支部书记党课讲稿党性三问觅初心范文(通用3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支部书记党课讲稿党性三问觅初心的文章3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
【篇1】支部书记党课讲稿党性三问觅初心
习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归根结底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守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靠的是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样的重要节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当其时。
担使命,就是要勇于担当负责。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新时代党员干部要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工作导向,要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员干部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
担使命,就是要敢于直面挑战。新时代,伟大斗争仍有风险挑战,伟大工程还有很多薄弱环节,伟大事业尚需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伟大梦想更要奋发有为。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我们越要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投入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问题矛盾要迎难而上,面对风险危机要挺身而出,面对逆境挫折要愈战愈勇,锤炼破解难题、化解风险等斗争本领,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
担使命,就是要化思想为行动。牢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党员干部要把初心和使命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岗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履行岗位职责。
【篇2】支部书记党课讲稿党性三问觅初心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讲党课,主题是——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使命和担当。我们山东省年初定下的工作总基调是——“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结合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应当认识到,使命和担当两个词,不能只挂在嘴边,抄到纸上,更应该放在在座各位的心里,落实在我们开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行动中。
我们今天的党课,从分享两个人物故事开始,这两名同志都是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山东人,而且和在座各位一样,是村党支部书记。我们一起学习一下他们是如何做的,是如何在村支部书记的职位上,得到全国表彰的。大家在听的时候,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换作是你,面临同样的境遇,你能做到什么程度。
时代楷模故事分享——朱彦夫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朱彦夫,男,1933年7月出生在沂源县张家泉村,中共党员,曾任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
他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没上过学,但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是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退伍后,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放弃祖国对他这个特残军人照顾,放弃后半辈子衣食无忧的生活,毅然要求回乡自强自立,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并在离职后,用嘴衔笔、残肢抱笔,翻烂了4本字典,用掉了半吨稿纸,历时7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用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极限人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朱彦夫退伍后,为了练习生活自理,来家8个月,就砸碎了饭碗141个,菜碟盘子23个,茶碗7个,泼掉饭菜上百次,因摔伤、冻伤用药90多次……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他一直与命运搏斗。他终于成为胜者!1957年,全村8名共产党员,一致选举朱彦夫当了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肩负重任,又捧出了一篇篇描山写地的绝世文章!他拄着双拐,爬山头,到田间,访贫问苦到家院;他用残臂、用假肢支撑着大干苦干,开山劈岭,治山改水,打机井;他躺在地里,跪在沟里,育苗、拔草、浇水;他带领村民,千方百计,历经艰难,把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绿山果园;向瘠薄的土地,要出了高产;修道路、搞副业,全村用上了电……
请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朱彦夫冬闲时带领村民打水井,亲自下井指挥,上来后假肢铁腿取不下来,与残肢冻在了一起,血肉模糊。为制订山地改造计划,他亲自爬山越岭地考察,带着17斤重的铁腿爬山,站着走腿被磨疼了,就卸下铁腿挂在脖子上跪着走,跪着走磨破了皮肉就爬着走;下山的时候,站着走经常摔跤,又不能跪着走或爬着走,他干脆扔下铁腿身体抱成团滚着走。那时,他经常是四肢的创伤面刚结痂,又被磨破,流血化脓是常有的事。站着走,跪着走,爬着走,滚着走......
在那个一穷二白,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年代,他带领大家用自制的简陋工具完成了一个个山里人想都没想过的大工程。
时代楷模故事分享——王传喜
我们的第二个故事,主人公是王传喜,男,1968年9月出生,现任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党的十九大代表。
1999年3月,经过民主推选和组织考察,31岁的王传喜走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当选党支部书记之初,直接面对的是村集体负债380多万,法院传票126件,村内环境脏、民风乱、治安差。现如今,代村崛起为产业总值超20亿元、村集体收入1.1亿元的先进村,所辖面积3.6平方公里,村民1200多户3600多人,社区居住人口超过1.1万人。
代村之治:人均耕地患不均,调整土地聚民心。王传喜上任后不久,一手解近忧,一手谋远略。他一边带领年轻的委员们重新调整分配耕地,一边制定了代村第一张发展规划图,仔细谋划代村的未来。当周围村庄出让村集体土地、建小工业项目时,任旁人怎样劝,他就是不为所动。
20_年,王传喜抢抓机遇将全村2600亩土地流转归村集体经营。20_年,又流转周边5个村的7000多亩土地,高标准建起现代农业示范园。
20_年,王传喜带领规划投资建设了代村商城。凭借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新名片,代村商城带动就业超过6000人,集体经济收入4000多万元。
王传喜用10年时间完成了旧村改造,建起了65栋居民楼、170户小康楼。社区医院、小学、幼儿园、老年公寓拔地而起。村民年人均纯收入6.5万元,全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实现了人人有工资性收入,家家每年都有村集体“分红”。
从落后到先进、从贫困到富裕,代村用19年的时间实现了全面发展。
二十年来,王传喜尽心竭力,率领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筑牢村庄发展根基;团结群众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共同富裕;积极推动乡村有效治理,倡导文明新风,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模范践行新时期沂蒙精神,干事创业、服务群众,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曾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6月29日,中央宣传部授予王传喜“时代楷模”称号。
分析两位楷模的成功经验
今天,我们把大家在百忙之中集中在一起,共同上一节党课,我希望在座各位听完以后,一定是有所收获的,一定是对咱们开展村内工作有启发的,而不是来这里浪费时间。
我们王庙镇财政资金并不富裕,但是我们比起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沂源县张家泉村,我们的物质条件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我们在坐的各位,身体条件也要比朱彦夫同志强百倍。但是,我们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我们攻坚克难的精神,我们为民服务的信仰,我们对初心和使命的追求,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比得上这位老前辈。
代村的发展历程,大家可以在“学习强国”上看一看,搜王传喜就可以找到。视频中展示了代村的新面貌以及王传喜是如何带领大家致富的。
他们的经验对于我们而言是可复制可借鉴的——在土地里找机会,集中力量向现代农业转型。他们从20_年开始启动全村土地流转,村民拿土地入股,村里土地全部集约化经营。建起了高标准的花卉园、果蔬园等示范园区,走上了农业与科技、旅游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之路,用集约化方式做强集体经济。建设起兰陵省级农业科技园以及占地2万多亩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代村能取得如今的成绩,离不开一个干事创业的带头人。
今天我们讲的张家泉村和代村,如果任何一个村的干部有等、靠、要的想法,那他们都不会有现在的成绩。
我们面临的时代背景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放眼全球,局势并不太平,但是我们生活在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有幸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有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有先进榜样的示范,有前人的经验可学。
我们有一个十分重视,且了解农业农村农民的领导人。
***总书记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当作国计民生的大事,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萦绕心中的“重中之重”。总书记早年即下乡务农,做过大队党支部书记,从政经历遍及村、县、市(地)、省(直辖市)和中央党政军主要岗位,十分懂得“三农”工作,“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对“三农”工作思考和实践的步伐从未停止。
在陕北梁家河,他与村民们一起战天斗地,对农业农村农民有了深切的了解和感悟,成了“黄土地的儿子”;在河北正定,他探索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的新路子,总结出裕民富民的“二十字经”;在福建,他组织推动山海协作、闽宁对口帮扶,强调扶贫先扶志,提出“滴水穿石”、“弱鸟先飞”;在浙江,他亲自部署“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重要工程,推动浙江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走在全国前列;在上海这个农业比重不到1%的超大城市,他强调只要有农业、农村、农民,就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擘画出一条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我带领大家重温一下***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二十个字”总要求。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就业、高的收入,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推进产业兴旺,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构建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适应现代需要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真正成为有奔头、有前途的产业。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现在不少城里人之所以向往农村,就是因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可以缅怀乡愁的味道。实现生态宜居,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让良好生态成为永不枯萎的“摇钱树”。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既要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因地制宜推进移风易俗,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我们党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革命胜利的,今天,乡村治理仍然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说一千道一万,提高农民收入是关键。农民没有富裕起来,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要千方百计保持农民增收好势头,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我们肩负的使命和应有的担当
***总书记鲜明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他在20_年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所以我们干工作的标准就在于此——看看农民的钱袋子。
我们看到,代村的巨变正应了一句俗话: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带”字,形象地道出了火车头的作用。如果把“三农”工作比作一辆奔驰的火车,党的领导就是这个至关重要的“火车头”。
如何发挥党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总书记强调,要把好政治方向、建好基层组织、创新人才工作。
坚持底线思维,把好政治方向。***总书记鲜明指出:“农村改革不论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把耕地改少了、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把农民权益损害了。”比如,在土地问题上,如果农民失去土地,在城镇又待不住,就容易引发大问题,因此农民土地承包关系必须保持稳定,农民的土地不能随便动。比如,在粮食问题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如果中国粮食出了问题,世界上谁也救不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和对农业的支持。
我们常讲,“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给钱给物,还要建个好支部”,其实就是要抓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农村政策千条万条,最终都得靠党的基层组织,靠基层干部来落实。要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打造一支高素质带头人队伍,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这些话不是说给别人听的,就是说给我们在职在岗的各位村党支部带头人的。朱彦夫在这样的身体条件下,尚且不认命;王传喜在普通的岗位上,可以做到全国闻名,都是依靠自身的努力,拼出来的。我们镇能不能出一个这样的支部书记呢?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实在在干。混天熬月,把精力花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早晚会被快速发展的农村淘汰,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辜负了可以创造无限可能的生命,更愧对党的信任。
今天,我们共同分享了两个村支部书记的故事,同样都是村支部书记,我们从他们的事迹中,同样的看到了我们自己肩负的使命和应有的担当,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时代楷模的身上,得到启发,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希望在座各位,主动出击,用心思考,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觉悟,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3】支部书记党课讲稿党性三问觅初心
同志们:
根据县委统一安排,今天组织XX镇全体党员干部,围绕“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切实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主题,由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瞻远瞩、开拓创新,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全面深化改革,新的举措一茬接着一茬,新的声势一浪高过一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当前,我们全体党员正通过多种方式、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学习我们全体党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全面的认识,对新时代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有了更深切的感悟。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展示党员形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标杆和表率,结合十九大精神学习和我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作表率
思想意识是一切工作、一切行为的基础,我们只有打牢夯实思想基础,才能建起万丈高楼。习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员安身立命的根本”,形象点说,理想信念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原因还是在于思想出了问题,信仰丧失、精神迷失。从最近几年反腐案例中看,凡是出问题的领导干部,总结起来都是思想上先出了问题,理想信念一旦动摇,就会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要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切不可思想动摇、丧失理想信念。如何提高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方法很简单同时也很难,这个法宝就是学习,而且要坚持不懈学,联系实际学、针对短板学。要坚持向理论学,学党章、党规、党纪等党的规矩纪律,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等重要论述;要向先进典型学,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自己的精神家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捍卫者和忠实拥护者、实践者。通过学习,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保持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更好地带领群众致力于强富美高新XX建设。
二、在严守政治纪律上作表率
我们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是直面最基层的广大群众,我们的一举一动,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基层,乡村两级干部廉洁自律问题是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苍蝇”虽小,危害尤大,作为“离群众最近的人”,基层干部与群众朝夕相处,若其作风不正,不守规矩,更会直接危害群众利益。所以,基层的党员干部一定要能够时刻紧绷纪律之弦,严守政治纪律规矩,坚持廉洁自律、守住底线、不碰红线,才能以点带面、以上率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政治本色。一要保持敬畏之心,“法律无小事,纪律无小事”,心存敬畏,才会“思”而出乎理智、“做”而有所顾忌、“行”而不忘法纪,牢固树立党纪国法红线不能触碰的观念,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二要坚持防微杜渐,***总书记多次强调,“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要始终做到慎初、慎独、慎微,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律,从严要求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组织监督,牢牢守住做人的底线、守住党员干部的底线。三要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党章党纪规范言行,在内心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各项纪律规定,面对权力要时刻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行为规范,坚持严以用权、廉洁用权、阳光用权,把好用权“方向盘”。
三、在责任落实担当上作表率
习总书记将落实责任担当总结为八个字,即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全体党员干部只要能够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尽心尽责、勇于担责,就一定无坚不摧、攻无不克。要敢于担当,习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责任不落实,工作就落空。我们不论是领导班子成员,还是普通党员干部,都是群众中的先进代表和模范榜样,必须增强担当意识,敢于负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豪气,逆势而进、后发赶超的志气,干出新成效,体现新担当。要敢于斗争,党员领导干部的第一身份是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在面对一些涉及大是大非、根本原则的问题上,要敢于站出来旗帜鲜明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传播速度较快,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观点、思想,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要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的身份和政治属性,要坚决予以抵制批评一些恶意丑化、诋毁污蔑、调侃抹黑党的政策、国家形象、党史军史等行为,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事情(比如前些年毕福剑事件,还有网民恶意调侃董存瑞、刘胡兰等民族英雄的事件),作为一名党员,在不传播的基础上,还要敢于站出来严厉予以反驳。要积极主动,能否积极主动,是衡量我们能否成为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准,也是出色与平庸的分水岭。当前的发展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过程,你原地踏步或是动作迟缓,肯定是要被别人超过的。因此,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而且容不得有一丝一毫的清闲和偷懒、迟疑和观望。特别是我们党员干部应有不完成目标寝食难安的紧张感,更应有“倒计时”的心态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更应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用我们的干事创业激情去感染身边的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点燃集体激情,凝成合力干事、谋事、成事。要雷厉风行,庸懒散浮是严重的“精神懈怠病”,与作风建设新常态不相适应,就像“木桶效应”,这块短板将直接影响整体水平。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强弱,将直接影响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能否落到实处、预期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因此,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于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一定要有“今天能解决的不拖到明天,一周内能解决的不拖到下周,自己能解决的不把问题上交”的责任意识,不能只在表态、开会、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以事不过夜的紧迫感,带头雷厉风行抓推进和抓落实,带头雷厉风行把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一项一项地抓,一环一环地抓,一抓到底,使工作办一件成一件,以抓铁有痕、雷厉风行的作风推进工作、狠抓落实。
四、在发挥党员作用上作表率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建设全面小康,不仅是提高农民收入,还要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生活方式得到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党员干部,要紧贴群众愿望、期盼、需求和诉求开展工作。工作开展好不好,一个是看村里平不平安,也就是村民之间有没有大的矛盾、村民与干部之间有没有大的矛盾、有没有信访问题,村里和谐稳定,才有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另一个是看村集体收入,是否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稳定的集体收入,村集体收入上去了,才能真正为群众干实事。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开展工作,怎样发挥党员作用,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呢?我认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首先要当好党的声音传递者,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距离最近、接触最频繁,是党的政策传递者、党的形象代言人,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党员的特殊身份,充分履行好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做好传播党中央政策的“扬声器”和“小喇叭”,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当好“正能量”的传递者。其次要当好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冲刺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精准脱贫工作已到了“抢关夺隘”的最后冲刺阶段。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我们党员干部要发挥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作用,努力克服“等、靠、要”思想,理清发展思路,带头发展种养业,在自己发展致富的同时,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扶持周围群众脱贫致富,把左邻右舍、村里的群众都带动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再次要当好公道正派的守护者,中国有句古话“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说老百姓不怕贫穷、不怕分的少,就怕分配不公平。特别是我们很多党员干部长期工作生活在农村,都有三亲六故,但为人处事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信任你、拥护你。一定要把“公平、公正、公道”作为为人处事的根本原则,特别是在农村的三务公开、低保户申报、土地征用补偿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一定要讲原则、讲程序、讲公平,不能优亲厚友,更不能与民争利,要让真正困难的得到照顾,让自己的工作经得起评论和检验。最后要当好发动群众的组织者,基层党员干部要当好基层和谐稳定的“减压阀、灭火器”,当好群众的“连心桥”,要切实发挥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自己同群众放在一个等高线上,站在群众角度,设身处地考虑群众切身利益,才能带动更多的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我们的工作,只有得到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身边也涌现出一批对党忠诚、尽责担当的好党员好干部,如张道干同志,70年无怨无悔找党寻党的坚定信仰;殷勇同志,33年用心用情服务群众的为民情怀;陈晓龙同志,立足工作岗位的担当作为。他们是坚守初心的楷模、工作的典范、岗位的模范,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本色。我们宣誓入党就是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牢记义务责任,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党的传统不能丢,奉献精神不能变。
同志们,当前XX发展站在了新的重要关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前景广阔,挑战严峻。我们要牢记初心和使命,聚焦中心和大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切实发挥好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时不我待的的紧迫感推进工作、推动发展,不断开创XX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希望大家以此次党课为新的起点,坚持以上率下、树好标杆、做好表率,大力弘扬“责任担当、改革创新、务实落实”之风,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