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时忆七夕 优秀作文
七夕节时忆七夕 优秀作文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又快到七夕节了。七夕节前和家人一同回忆以前过七夕,仍是津津乐道,趣味盎然。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过七夕,男孩子供奉孔圣人,女孩子则供奉织女姐姐。男孩子希望孔圣人保佑自己学业有成,将来金榜题名。女孩子则希望织女姐姐保佑自己貌若天仙,心灵手巧,将来也能碰到像牛郎哥一样勤劳能干,爱情专一的意中人。
过七夕最让孩子兴奋的就是榼巧饼。巧饼的样子有很多种,有蝉、鱼、花篮、树叶和元宝等等,造型逼真,惟妙惟肖,活泼可爱。种类多的关键在于榼巧饼的榼子多,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多多益善。他们大中午头风风火火,窜东家跑西家借榼子以充实自家的样数。如果碰到人家正在使用,就站在旁边耐心等待,等人家用完了就立刻兴高采烈地拿回家。还有一种叫十样景的小榼子,榼出的巧饼小巧玲珑。大人用线串成一串挂在孩子的脖子上。每年的七夕节都在三伏天中,不干活都热得人们透不过气来。母亲任劳任怨,挥汗如雨地为孩子烙巧饼。这就是伟大母爱的体现。
我最喜欢的七夕节活动可不只是吃巧饼那么简单。记得二姑告诉我,白天的时候把筛子盖到井上就能看到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对于好奇心极强的男孩子来说肯定是要照做的。我把筛子挪到井上,整个人都趴在上面,眼睛透过缝隙观看水面。我把眼睛瞪得溜圆,好长时间都不敢眨一下,生怕一眨眼的功夫就错过了什么好看的光景。可是我趴在上面好久都不见有牛郎织女的身影,就揉揉眼睛继续看。当水面平静时竟看到自己倒映在水里的画面,便朝着里面做鬼脸,不小心把一颗石子碰到了井里,水面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井里的那个自己立刻变得模糊了,过一会儿又出现了,我就这样看着井里的那个淘气鬼咯咯地笑,竟也觉得有趣的不得了。
晚上,一家人早早吃过饭,拿着马扎围坐在葡萄架下。当大人们喝着茶水就着巧饼说说笑笑拉家常时,我就做出一个“嘘”的手势让大家安静,以便于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说的悄悄话。这样还嫌不够,我站起来,挪过一个小石头墩,摇摇晃晃地站到上面去,竖起耳朵听。一阵风吹过,葡萄叶子沙沙作响,我立马兴奋地大叫:“我听到神仙说话啦!我听到神仙说话啦!”这时候,爸爸强忍着笑问我听到他们都说了什么,我就神秘而又理直气壮地说:“神仙说的话咱听不懂的!”一家人听后哈哈大笑,尤其是爸爸,笑得前仰后合。
等到第二天早上,母亲把供奉的豆芽切成几截,和上面粉做成美味的巧芽汤,让织女姐姐喝了后好重返天庭。全家人也同时喝汤期望沾上一点仙气。至此七夕节的主要活动就算结束了。
时间荏苒,光阴如梭。如今七夕节的有些风俗习惯已逐渐淡化消失。作为我国的“情人节”七夕从西汉至今已经历了两千多年,比西方的早了好几个世纪,可谓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希望年轻人科学继承,发扬光大,爱情幸福,过一个浪漫的七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