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贫困家庭调研报告
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好城乡贫困家庭生活困难问题是解民生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转型步伐加快,除低保等常规弱势群体外,因疾病、意外事故等因素导致家庭支出巨大的新型贫困群体日渐增长。如何合理设置该类群体社会化救助项目,如何提升救助水平成为我们关注重点。为摸清我县贫困居民分布及困难程度,我局组织开展了“走万家、察民情、解民难”的活动,探讨解决其生活困难的途径和方法。
一、“支出型”贫困类型与现状
据统计,我县共有有贫困人口__万人,其中已享受城市低保__万人,农村低保__万人,农村五保__万人,共占贫困人口的55%。现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已经基本解决了“收入型”家庭贫困问题。在我局组织开展“走万家、察民情、解民难”的活动中,我们了解到这样一类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出现重大疾病、子女就学、突发灾祸等原因,导致家庭刚性支出远远超出其承受能力而造成的生活贫困。这些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原可以维持日常生活,但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之后陷入困境,有限的收入难以满足刚性支出的需求,由于家庭收入超标又无法享受低保,他们实际处于社会救助的“夹心层”,往往比低保户更困难。
二、“支出型”贫困原因分析
从走访的__户情况看,造成“支出型”贫困的有__户,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因病致贫型,共__户,占72%。这类家庭因其成员出现重大疾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或药物维持,每月固定的医疗费用占据了家庭收入的大头,有的甚至出现吃药挤占吃饭的局面,形成贫困。如我县__。。二是遭灾突变型,共6户,占11%,这类家庭因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的家庭支出过大,远远超出家庭收入的承受能力。如我县__。特别是两个年幼的孩子幼嫩的皮肤被严重烧伤,惨不忍睹,因烧伤面积大,伤情特别严重,巨额的医疗费用用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后续的治疗还寥寥无望,多亏有民政部门和社会慈善募捐的帮助,才缓解了唐汇军家暂时的困境。三是教育负重型,共9户,占17%,这类家庭因子女求学给家庭经济造成了沉重压力,往往出现交了学费难买米,形成贫困。要培养一个义务制教育阶段的学生还可以勉强承担,但要培养一个高中生或大学生就不堪重负了。我县__x。全家经济收入来源有4亩茶,年纯收入6000元,靠种玉米、红薯、马铃薯养猪,过年才吃上肉。农闲时,在附近打些临工,用于日常开支。房子是乱石砌的墙,已成重度危房,报危改计划,因没有没有配套资金修不起房。女儿在一中读书每年生活费、学费、车费等,节约着用要15000元左右。为保障女儿的正常学习生活,他尽可能压缩各项生活开支,生活非常困难。
三、“支出型”贫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与现行救助制度的矛盾。目前城乡最低保障制度通常做法是,用一条最低收入线作为甄别困难人群的标准,低于这条线就可以享受低保待遇,根据申请人的收入状况,全部收入除以家庭人口,如果平均数低于当地保障线的,这部分人就纳入到低保救助范围里面,进行差额补助。同时如果这一家有就医、就学困难,都会参照他是不是低保,如果是低保就给予医疗和教育的救助。但现在碰到的问题是,有一部分人收入平均以后超过了“低保线”这一刚性标准,因此不能进低保,但如果这个家庭中有人突发重大疾病,一年支付十几万元的医药费,医疗支出就挤压了这一家的基本生活水平。像这样的人群,现在的低保制度是照顾不到的。
2、“支出型”贫困家庭的需求与救助标准的矛盾。我局通过采取临时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助学帮扶以及节日慰问等多种方式,尽最大可能对“支出型”贫困家庭给与了帮助,但这种临时性的救助方式、救助标准明显偏低,而且具有太多的模糊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只能缓解“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困难,很难起到应急救难的作用。
3、“支出型”贫困家庭与救助及时性的矛盾。“支出型”贫困家庭往往都是因突发灾祸无法继续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一旦家庭发生突发事件,家庭支出在短时间内急剧增长,致使家庭收入远远无法应付支出的增加,很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救助。但目前的救助远远还没有这种能力。
四、“支出型”贫困救助的对策建议
1、建立“支出型”贫困家庭综合救助办法。一是要对家庭刚性支出、家庭收入核实标准进行明确界定。二是要明确“支出型”贫困家庭的认定条件。三是经认定的“支出型”贫困家庭,参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实际生活水平达不到低保标准的家庭,差额部分发放生活补助,并相应纳入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及助学范围。
2、设立“支出型”贫困家庭专项救助基金。一是设立“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专项基金,整合各项社会保障资金。二是建议进一步提高救助标准。如临时救助标准、医疗救助标准及助学标准等。
3、尽快构建“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信息平台。形成政府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的“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动态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等规章制度,使救助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公平。
4、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应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全社会救助资源,形成政府部门、慈善机构、社会组织、金融保险等共同参与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