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心得体会

2024年学习陶艺心得体会实用 做陶艺的心得体会(优质10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4-08-25 14:42:2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学习陶艺心得体会实用一

做陶器,听起来就觉得好玩。做陶器就像玩泥巴一样,但是,做出来的陶器比好看多了。真神奇!

大前天的晚上,我在金鹰国际里看见了一个做陶器的地方,就问妈妈:“可以去做陶器吗?”可是时间太晚了,妈妈就回答道:“现在太晚了,下次有空再陪你做。”

前天,妈妈说:“今天我们可以去做陶器了。”我没听错吧?没错,就是今天!我欣喜若狂,迫不及待想去做陶器。可是,下午有人来,没去成。昨天,因为妈妈生病了,也没有去成功!

今天,外面在下雨,跳完舞以经4:00了。妈妈说:今天下雨,我们又要去送语恬回家,我们就明天去吧!”

“不!”

“那么,去问问悟恬想不想去做陶器吧,如果想的话,我陪你们去。”

“我问了她,她说想。”

“好吧,我们走。let’s go.”

到了那里,我们看见一位大姐姐在做陶器,她做得好漂亮呀!我恨不得马上把它做完。

开始做陶器了,老师先教张语恬怎么做,再来教我。我在她教张语恬的时候先学一下。轮到我做了。老师先给我了一块陶泥,让我把它固定起来,再一步步地教我怎么做碗、杯子。

当我的手没沾水时,陶泥摸起来黏黏的,但是手沾水了以后,陶泥摸起来光滑又细腻。老师让我们用大拇指先开个洞,做成杯子,再一点点用食指往外扩,记住,做的时候手上一定要有水,不一会儿就做成了一个碗。老师还告诉我们做任何东西都是先做成杯子的形状。我们俩做好了,各拿出自己的作品,呀!张语恬做的杯子真可爱啊!做了个杯子,上面还贴了个小白兔,想象力真丰富。我呢,而是做了一个有一朵花的碗。

学习陶艺心得体会实用二

艺术创作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材料的理解和使用,在熟知了材料的特性之后才能更好的驾驭它,从而完成对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小孩子都喜欢捏泥巴,但那在大人眼里来看那可能就是些无意识的玩闹而已,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天性才有了对创作的渴望。记得年幼时常常会在河边上的沙堆里和小朋友们在那嬉戏玩闹,我们用取自自然的产物来进行我们的小创作。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可能就是在小时候养成的吧,虽然自己当时并不知道那是艺术,仅仅认为是种天性的解放和快乐。

每个周的陶艺课我们都会很早赶到陶艺工作室来完成我们的每件小作品,在这几周的时间里我相继完成了几个作品,其中的乐趣只有自己能深深体会到啊,但我们大家都对彼此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因为大家不同的想法做出来的东西都合适不同,其中都赋予了同学们不同的思想,对我们来说那些小东西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更会认真的对待。

学陶艺的人绝对是耐心一流,创意无限,能把一块不是干硬就是软弱一滩的泥块捏出表面光滑、软硬适中、厚薄均匀、布局合理、别致新颖、无裂痕、无气泡、无杂质的陶艺作品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和不断的思考好的作品是一定会被创作出来的。

最后几周我们去了工厂,所获良多。

在7周的陶艺学习,我受益匪浅。在文才方面和艺术审美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熏 陶,不仅在这些方面有所收获,在平时生活和学习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陶艺是一门集艺术审美,设计,动手能力于一身的科学。陶艺科学能静心,能审美,能设计,能把人带入大自然的怀抱。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我了解到其实生活中就有好多设计好多创意,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总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好的设计元素来供我们设计。他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提升人的品位。能把人带入大自然的怀抱。经过陶艺课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知识,不管是从做人还是团队合作的大方面还是从 生活修养生活习惯方面都是受益匪浅。陶艺雕塑的语言,不只是形体,而是以形体为基础的 造型、色彩、光泽、肌理纹饰等互相作用,融于一身的综合性语言。如果说一般雕塑在完成 了形体塑造之后,便已基本上显示出它最终形体的雕塑形象面貌的话,那么陶艺雕塑则大不 一样。也就是说,现代陶艺雕塑在进行艺术塑造的同时,还须介人相应的成型、施釉、烧成 等因素,并使这些因素同雕塑造型的审美表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成为完美雕塑形象的必 要成分。总之,陶艺雕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学习陶艺心得体会实用三

今天下午,我和李思冉刘星月相约来到银座里的一家店——光影 手工陶艺diy体验馆,准备做一个陶瓷。烤制好了后是可以使用的。

中国是陶瓷古国,说起陶瓷,外国人就想到中国。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

想到了三月十号就是妈妈的生日了,我打算给妈妈做一个碗当做生日礼物。学习好了基本的动作要领后,我就开始制作了。 机器在旋转着,先把手的中指放到食指上,轻轻在上面点,等平稳了后垂直向下慢慢进入,钻出一个洞,深度够了以后,再进行下一步。左手轻扶陶泥的边,右手食指和中指进入钻出的洞里,随着外面的左手慢慢改变厚度和高度,熟练了以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了。我决定做一个吃饭用的碗送给妈妈。就在我经过第一天的制作和一晚上的等待,第二天去给碗上釉时,我一步小心把碗底给掏空了,就是一个没有碗底的碗。当时我心里一惊,想:完了,这可是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怎么办啊!”正当我急的快哭出来时候,旁边的叔叔说:“这样也不能补了,再给你块儿泥重新做一个吧”我一听,顿时高兴了起来。连忙表示感谢。

重做的这一个,我决定还是做一个喝水用的杯子吧,碗不好画画上色,杯子也不错。于是,我从开始揉泥到后期画画上色,都是万般小心翼翼,生怕出一点儿差错,像那个碗一样“死无全尸”。终于,在两天的.坚持下,我做好了一个喝水用的杯子。外面的杯壁我画了一只羊因为妈妈是属羊的,旁边写了:happy birthday和日期。最后一天的收尾工作我简直是悬着心完成的,因为涂色很难,要在曲面的杯壁上进行,所以,我基本上是大气不敢喘一下。终于完成了!我捧着杯子像捧着宝贝一样慢慢地放到了柜台上。现在我就等着杯子烤好以后店主给我打电话啦!

这次的diy陶艺活动我认为很有意思,虽然中间出来一点儿“小插曲”,但最后还是顺利完成了,现在就等着妈妈收到我的惊喜啦!

学习陶艺心得体会实用四

今天,我终于能亲手学做陶艺啦!

穿上褂衣,戴好帽子,我小心翼翼地将手放在了陶泥上,机器慢慢地转动起来,加了些水后,陶泥开始变得光滑柔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技巧。我将两手的食指放在陶泥的正上方,轻轻往下一压,一个小口就被我开了出来。双手捧着往里挤,那陶泥的形状颇有几分观世音菩萨手中那个仙瓶的韵味;将手放入瓶口中,沿着瓶子的内壁往外一推,陶瓶瞬间变得又矮又胖,像一个胖娃娃,让人忍俊不禁……陶泥在我手中不停地变化着样子,我玩得不亦乐乎。

可是,沉浸其中的我浑然不觉陶泥已经摇摇晃晃,快要变成一摊烂泥了。这下糟了,我手忙脚乱地将它扶正,可那陶泥好像在和我较劲儿似的,我往左扶,它偏要往右倒;我往前推,它偏要往后靠。三番五次下来,我已经筋疲力尽,望着眼前这个已经没有了形状的陶瓶,我仿佛看到它正在朝我坏笑。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工作人员走了过来,他细心地用手重新将陶泥塑形,很快,陶泥又恢复了原本的样子。

我小心翼翼地捏着,最终,我将陶泥定型成了一个陶罐。随后,就到了雕刻的环节啦!我选了一把精细的小刀,开始画起属于我的“大作”来。

我小心地拿着刻刀,在陶罐上细心地刻画着,一点一线,都融入了我认真仔细的心。近处,几棵松柏正傲然挺立着,隐约可见几处民屋。远处,雄伟壮丽的瀑布正飞泻而下,形成了无数朵巨大的水花。而在那蓝天之上,几朵白云悠然自得地飘着。似乎还少了些什么,对呀,山水画怎么可以没有青山呢?我拿起小刮片,在那瀑布旁抹了几笔,一座座青山就显现在了我的眼前。

陶艺能陶冶情操,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学习陶艺心得体会实用五

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灵”,任凭你怎么捏、揉最终都会成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假期里,我就去陶艺馆体验了一下做陶艺的乐趣。

一走进陶艺馆,我就看到架子上陈列着好多新奇别致的作品,真是赏心悦目啊!看着一件件精美的陶艺品,我也迫不及待地想一展身手了。

第一步是准备工作,陶艺老师让我穿上围裙,给我一团陶泥,详细讲解制作步骤,并让我学着他的样子摔泥五分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泥里的空气排干净,否则烧制时会作品会炸裂。我拿起泥,一下一下地摔着,直到泥变得光滑后再把它轻轻摔成正方形。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以拉胚了。把泥放在拉胚机的正中间,用掌心按压让它紧紧贴在转盘上,粘湿双手,用手掌上小鱼际的位置紧贴陶泥的两侧,均匀向中间发力,陶泥底部受到挤压变成了像蘑菇一样的东西。然后,将手移到陶泥的顶部,两手掌放平挤压陶泥,把泥塑成石柱形状,接着再将左手放在泥的顶部,大拇指关节向下压,用力将泥从后往前推,这样陶泥就恢复了原来的状态。这套揉合动作反复做三次,是为了调节陶泥的软硬度,中途还要时不时地加水,否则陶泥会粘在手上。

接下来,老师教我用右手大拇指从泥的顶端开口,一个小洞出现了,我将中指伸进洞中一点点向外拉,洞口越来越大,一个杯子的雏形出现了,我把手放在杯子上,感受杯壁在我手中慢慢变薄,突然,杯子软绵绵地耷拉了下来,就要瘫在转盘上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亏老师一个箭步冲过来,及时把它“抢救”了回来,原来是我用力过猛,导致杯子边缘过薄才会这样,看来力度的把控很重要。

经过老师的帮忙和自己的领会,我终于做成了一个杯子。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就是给杯子贴上图案装饰一下,等三天之后阴干了,就可以涂上颜色放在窑里烧制了。我非常期待我的“大作”早日诞生。

虽然制作过程中,我的动作略显笨拙,作品也不尽完美,但能将一块泥巴做成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也挺有成就感的。这次的陶艺体验让我体会到了动手操作的快乐,感受到了陶艺的魅力,将会成为我童年的一个美好回忆。

学习陶艺心得体会实用六

今天放学后,我来到“童画乐园”上第一节陶艺课。

一上课,老师首先给我了一大块深棕色的“泥巴”,还告诉我它不是什么“泥巴”,而是陶土。

老师让我把那块陶土使劲扔一扔,揉一揉。让我不要“心慈手软”,把它想象成一个仇敌。于是,我把这个“仇敌”使劲地又压又揉,还“轰——轰”地拼命扔陶土,我的手不一会儿就变得脏兮兮的,沾满了陶土。然后,老师又让我取一小块陶土,并且让我把它搓成圆形。接着,老师让我用大拇指在上面弄一个小洞洞,让我自己看看可以做什么。噢!原来老师让我做一个杯子、碗或者是一个盆呀!我决定做一个小花盆。于是,我便仔细地用手捏洞洞四周的陶土,一个小花盆的基本造型便完成了。但是,小花盆四周的“盆沿”都想没吃饭似的,软绵绵地“趴”了下去。老师赶紧告诉我“补救”方法:把“趴”下去的地方撕开,让后再捏在一起。小花盆这才重新“站”了起来。我又把小花盆装饰了一下,我先搓出了两根细细长长的“面条”。然后,我把刚刚搓好的“面条”围在小花盆上。为了让小花盆看起来更生动一些,我把其中一根“面条”摆成了好看的“波浪线”形,还用雕刻刀在上面刻出了好看的花纹。

最后,我又用雕刻刀刻出了一个个不同表情的小人脸,并“贴”在小花盆上,小花盆便做好了。老师又让我在小花盆里“种”几朵花,还可以“养”一些小昆虫。于是,我便开始动手做花。我首先卷出一个小小的“玫瑰花蕊”,然后,按顺序一层一层地做好“玫瑰花瓣”,最后,做出“玫瑰花”的“叶子”和“茎”,并把它们粘在一起,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便做好了。接着,我又做了两朵“玫瑰花”和两只“小蜗牛”,并把它们放进小花盆,一个完完整整的小花盆便大功告成了。

老师拿出手机,给我的小花盆拍照。并且表扬我做的不错,要给以后来上课的学生看呢!

做陶艺课真有趣!

学习陶艺心得体会实用七

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盘条———个性绽放

陶艺制作的第一节课就是盘条,其实说实话,我根本没准备用那些细条条去盘出个什么茶壶碟子来,带着只是玩玩的态度,我开始了制作课,第一堂课,老师没按我们自己揉泥,貌似是嫌我们太嫩,还是怕我们劳累呢,既来之,则安之,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拿着一团泥就是雕啊,刻的,构思是,桃心的杯底,杯身是由底部开始渐变到口径小一点,到达中部时在向外扩展口径变大,杯柄也采用桃心形状的。不过后来,在制作的过程中,我的心都碎了,杯子是没碎,不过在大约三分之二是向右边坍塌,没办法,我取出几条,改成一个烟灰缸,尽管还有一点歪斜,不过俗话说“残缺美嘛”也就不介意了,其实还蛮啊q精神的。不过事实证明我还是太乐观了,后来我的这个作品在摆放架的外侧不知道什么原因被人压成了碎条条,由此可见老师的上课前的注意事项是非常有必要的。

忌讳。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此时眼看看就要下课了于是取了一个块状泥,做了一个小脚丫的形状,因为和我的名字谐音所以意义不同,题了字,自我感觉良好。

拉坯——旋转的舞蹈

我的要求降低了些,我把杯壁(或者碗壁、瓶壁)做的厚一些,之所以不确定是什么的壁,是因为不确定能做出什么,最后就只能做出什么就叫它什么了。嗯,这次不错,做出了一个很小的坛子。这节课也算是在我的胜利中谢幕了吧。看看双手,真不敢相信这是我的胜利啊,当成拉坯机胜利了也是有道理的。

第三节课,还是拉坯课。我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作品总是有点歪斜以及厚度控制不好。于是请教了女老师,老师说歪斜主要是我扶正不到位导致的,而厚度呢,大致差不多就可以了,修坯的时候还可以修改,另外要把表层的软泥给完全去除,还要注意不要有气泡。老师还给我演示了一遍,自然老师的作品,我就收入囊中啦。这两节课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做拉坯作品。很有几次做的时候都很急,当然结果就是作品失败,完全不成形状。所以,总结出一个经验,除非十分熟练的情况下,还是要一步步、静下心来做拉坯作品。

修坯——最用的上心的时刻

就这样发生了,我的作品的底部被修穿了,得不偿失。一旁的同学打趣道:“就叫一米阳光好了.”又觉得欣欣然,艺术嘛,终究讲究一些特殊的意义的。

上釉——华丽的收尾

感触:

是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它曾经的辉煌成就另外国人一提到陶瓷就会想到中国,可以说,陶瓷已经是中国的另一张名片。但是现在国人对陶艺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我是这次才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陶瓷的,我想像我这样的应该不在少数,或者有的还没接触过。而在国外,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陶艺课,而且许多家庭建成了陶艺作坊,还出现了一些个人经营的陶艺工作室,许多休闲场所也摆放陈设着陶艺家的作品。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应该加大对陶艺的重视程度,应该从小孩就开始抓起,向公众提供更多接触学习陶艺的机会,不然我们的陶瓷艺术真的会一代不如一代了。

我的建议:

陶艺欣赏课:内容丰富精彩,将中国陶艺的发展历程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出来,从起源到现代发展状况都有涉及。并重点介绍了其中各个时期的名品。使我这个之前对中国陶艺基本一窍不通的也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炫耀了。老师讲课风趣,从老师口中时不时蹦出另全班爆笑的话语。采用ppt与视频共同教学,使得课堂不在变得富有活力。陶艺制作课:老师亲自教授制作技巧及细节。使得我们这些对制作基本上从零开始的也能够很快上手。另外制作时放上音乐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觉得这样的课堂轻松愉快,很有意思。

陶艺之旅

艺术创作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材料的理解和使用,在熟知了材料的特性之后才能更好的驾驭它,从而完成对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小孩子都喜欢捏泥巴,但那在大人眼里来看那可能就是些无意识的玩闹而已,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天性才有了对创作的渴望。记得年幼时常常会在河边上的沙堆里和小朋友们在那嬉戏玩闹,我们用取自自然的产物来进行我们的小创作。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可能就是在小时候养成的吧,虽然自己当时并不知道那是艺术,仅仅认为是种天性的解放和快乐。

每个周的陶艺课我们都会很早赶到陶艺工作室来完成我们的每件小作品,在这几周的时间里我相继完成了几个作品,其中的乐趣只有自己能深深体会到啊,但我们大家都对彼此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因为大家不同的想法做出来的东西都合适不同,其中都赋予了同学们不同的思想,对我们来说那些小东西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更会认真的对待。学陶艺的人绝对是耐心一流,创意无限,能把一块不是干硬就是软弱一滩的泥块捏出表面光滑、软硬适中、厚薄均匀、布局合理、别致新颖、无裂痕、无气泡、无杂质的陶艺作品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和不断的思考好的作品是一定会被创作出来的。

最后几周我们去了工厂,所获良多。

在7周的陶艺学习,我受益匪浅。在文才方面和艺术审美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熏 陶,不仅在这些方面有所收获,在平时生活和学习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陶艺欣赏与制作报告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专 业

陶艺学号

目 录

一、前言概述

二、陶艺作品欣赏

1、奴隶制社会陶艺的发展

2、战国以及大一统秦国的陶艺发展

3、隋唐时期陶艺技术的发展

4、宋元明清的辉煌灿烂

5、台湾莺歌镇陶瓷

三、陶艺作品制作

1、泥塑

2、拉坯

3、修坯

4、上釉

四、陶艺欣赏与制作课感想

一、前言概述

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中国古代瓷器闻名遐迩无与伦比而在世界上被当做中国的代名词。然而这种传统文化现在似乎只能够在专题纪录片里面看别人在制作和分享陶艺的乐趣,我内心充满了崇敬和向往。盼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亲身实践,看看我这个玩泥巴长大的孩子对于泥的驾驭能力究竟如何。得知在大学我们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之后我变欣喜若狂,毫不犹豫的在大一下半年选了这门课,不过由于这门课着实火爆地大,而我的人品也没有爆发,我第一次便落选了。在大二那年有幸去了景德镇,当时在那些作坊里也曾亲自感受过那些陶艺人的匠心独运,鬼斧神工。但当时也是受制于客观条件限制,人家不允许游客去体验那制作的乐趣,我那美妙愿望也便铩羽而归。而后又由于种种方面的原因第二次选这门课时已经是大三了,呼呼。

说真的,这门课火爆自有它火爆的原因。课堂上老师讲解的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历史的生动以及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至今仍旧有感觉。另一方面,也不禁又被中国古代的陶瓷艺人超越现代人的卓越智慧儿由衷感叹!

最后,我最想说的是,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历史发展中的瑰宝,陶艺需要我们后辈去不断探索实践,继承和发扬壮大。然而由于种种方面的原因,陶艺离我们却越来越远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的复兴,我们需要陶艺知识与技术的普及,弘扬中华文明,引领世界潮流!

二、陶艺作品欣赏

1、奴隶制社会陶艺发展

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陶瓷艺术,不过那时的并不能称作瓷,而是陶。我们的祖先一直对美食比较感兴趣,其他种族还在吃生食的时候,我们祖先就发现了熟食比生食更加健康并开始吃熟食。接着便发现熟食的做法不只是烤,还有炖。其炊具有刚开始的找天然石头变成了制作炊具。于是陶器便应运而生了。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以泥质和沙质胎体居多,其制陶工艺,尤其是彩陶工艺的发明,标志着我国古代的生产发展和艺术发展发生了重大的飞跃。

(图一:彩陶瓮)

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花纹的陶器,它的彩是在陶胚打磨以后、未烧以前用毛笔蘸红色、黑色颜料画上去的,烧成后彩纹固定在陶器表面不易脱落。彩陶以黑色为主,亦兼用红色。这些作品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彩陶,器烧成温度是在九百到一千之间。图一为彩陶瓮,高35厘米,颈短腹鼓,浑圆饱满,瓮口内例为弧线纹,外侧是齿形纹饰,俯视时,黑色的菱形格子纹组成了向四周放射的纹样。穿耳而过的一圈波纹,犹如涟漪,造型优美,别具一格。

(图二:白陶鬶)

商周时期的陶艺主要代表有:白陶、釉陶。白陶是以高岭土为原料经高温烧制的胎质洁白细腻的陶器,这种陶器泥质洗练精细,造型工整富丽,纯白无暇,花纹宛转繁茂。商代晚期达到了高峰。釉陶是以某些天然矿物和植物涂抹在陶胚上经烧制而形成陶釉的陶器,这种陶胎质灰白、坚硬致密、表面上挂有一层透明的青釉的釉陶。图二为白陶鬶,是一件典型的龙山文化代表,类似今日锅的用途。此鬶造型独特,如同引颈长鸣的鸟。三只袋状足成鼎立之势,口部高高昂起的长嘴,不仅便于倒物,又使整个器形有挺拔之气势,还有那提梁像翘起的尾巴,设计得既实用又巧妙。它复杂的结构和饱满有趣的造型给人以雄浑、昂扬的美感。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实可成为后人进行陶艺创作借鉴的典范。

2、战国以及大一统秦国的陶艺发展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战国时由于丧葬制度发生了变化,贵族们渐渐用陶礼器代替青铜礼器,随葬用木俑或陶俑代替人殉。这是的陶器只要是仿青铜礼器。主要有鼎、壶等,制作精良,磨光、暗花、朱绘线刻等装饰广为应用。战国陶俑的主要特点是:体小,火候很低,制作粗劣,有些身体上还留有明显的削刮痕迹,带有很大的原始性。战国时期的艺术陶制品不多,但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却也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笔。

它的高度写实性,俑坑所展现的军队阵容是完全按照当时秦军的实况设计的,带有明显的肖像性和写生性的特征。陶俑一般身高1.8米左右,最高者可达2米,均为彪形大汉。陶马一般身长2米,与真马大小相等,形体比例准确,形象栩栩如生,且均为青壮时期马。秦兵马俑的写实并不只是简单的按照现实摹刻下来,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这些都体现在了兵马俑的身上,造型不仅形似不且达到了神似。请用的头部刻画最为精致,有的眉宇凝聚,端庄肃穆;有的面庞清秀,微微含笑;有的带有皱纹,一脸老成。另外让我们惊奇的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兵马俑其实并不是他的本来面目,它其实是彩绘的,只不过由于火烧和自然的破坏,今天我们已经见不到它色彩绚丽的样子了,但是所幸仍有一部分陶俑和陶马身上有残存颜色的痕迹,这些颜色的种类有红、绿、蓝、白、黑、黄等多种。

(图三图四:秦始皇兵马俑)

3、隋唐时期陶艺技术的发展

综合材料创作——陶艺之旅

艺术创作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材料的理解和使用,在熟知了材料的特性之后才能更好的驾驭它,从而完成对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男孩子的我们在小时候就有爱动手的习惯,但那在大人眼里来看那可能就是些无意识的玩闹而已,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天性才有了对创作的渴望。记得年幼时常常会在长江边上的沙堆里和小朋友们在那嬉戏玩闹,我们会利用长江水及沙石来搭建小建筑和一些孩子眼中其他的有趣的玩物,我们用取自自然的产物来进行我们的小创作。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可能就是在小时候养成的吧,虽然自己当时并不知道那是艺术,仅仅认为是种天性的解放和快乐。

如此出色的作品产生,因此我对这门课更加的憧憬也有了更多的信心,自己在努力过后肯定会有好的艺术作品诞生。

在整理完工作室后,我们男生就开始准备原材料,把整块整块的陶泥碾碎成粉末倒入盆中,经过水的溶解后我们用手搅拌这些陶泥,到了一定的粘稠度后再把它倒入专门的搅拌器内,在搅拌没多久后陶泥材料似乎就变成了热乎乎的新鲜的血液到了我们的手中,当时的心情是无比兴奋,因为我们马上就可以进行创作了。但是做任何事都不能没有准备,叶老师马上就开始跟我们讲些注意事项和对这门课的要求。老师跟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陶泥的成分及使用方法,还有就是为什么要使用陶泥作为材料,因为它有很强的可塑性不同于金属材质和其他非金属材质,在我眼里它就是大地的一部分,它就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却又倍感亲切。陶泥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对材料的浪费且还能大大降低污染,因为这是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天然材料。在叶老师对材料耐心解读后,我们终于可以开始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创作了。

原料变为细泥条实属不易,当中我们要注意其中的水分所以就要不停的进行柔和,把它柔道一定湿软的程度才能做造型。在用泥条进行创作的时候是要格外细心和耐心的,如果条件都不成熟,我们的作品就不可能继续下去。当然一开始对它的小小陌生会让自己有些举步维艰,但在叶老师的耐心细致教导下,我的第一件作品终于完成了,虽然它并不是那么的成功,但我认为沉着而细心的对待这些事才是成功创作的开始,特别的是要有想法和对这些材料的理解。相信自己在脚踏实地的完成每一件作品后会有一个成功的创作。

切的为人都让我们心头暖和和的。

在学习了压条等制作方法后,叶老师还教了我们如何拉胚,开始对这项方法不仅着迷并且十分自信的认为难不倒自己,但在后期的实践过后还是发现没有经过大量练习和细心的揣摩是根本做不好的。只可惜这门课仅有五周的时间,在这短短的几周里要想做好这个功夫活说真的有点天方夜谈,但是今后只要还有机会我一定会谨遵老师的教诲用此方法做出个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学陶艺的人绝对是耐心一流,创意无限,能把一块不是干硬就是软弱一滩的泥块捏出表面光滑、软硬适中、厚薄均匀、布局合理、别致新颖、无裂痕、无气泡、无杂质的陶艺作品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和不断的思考好的作品是一定会被创作出来的。

地选择了在课后休息的时间里跑去陶艺工作室进行创作,艰辛的努力和对艺术的这份追求让我很好的完成那个体量较大的作品,当时可真是如释重负了。但真正的艺术创作是永不停息的,这一点我也得向叶老师学习,因为在我们眼里老师对创作的执着和思考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启迪和动力。

中国陶艺——无法复制的辉煌

陶艺学号:818 名:李显光 班级学号:072093-08 学号:20_1001243 在高中时就了解到中国的英文单词和陶艺是同一个,刚开始很好奇经过查询后大概的知道了其中的缘由:china一词是随着中国瓷器在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转而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从此便对陶艺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在里面,很想近距离的见识一下曾今乃至现在都作为中国代名词的中国陶瓷。于是在大学知道我们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之后便选了这门课,不过这个愿望是在我第三次选的时候实现了,当时得知没被踢的时候别提我有多高兴了。虽然现在这门课已经结束有一个多星期了,但课堂上讲解的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历史以及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现在仍然印象深刻。再次想起,不禁又被中国古代的陶瓷艺人的卓越智慧及独具匠心所折服,下面是我学习这门课程的体会及自己的在实践中的过程和自己的一些看法。

学后我所知道的中国陶瓷艺术:

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陶瓷艺术,不过那时的并不能称作瓷,而是陶。我们的祖先一直对美食比较感兴趣,其他种族还在吃生食的时候,我们祖先就发现了熟食比生食更加健康并开始吃熟食。接着便发现熟食的做法不只是烤,还有炖。其炊具有刚开始的找天然石头变成了制作炊具。于是陶器便应运而生了。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以泥质和沙质胎体居多,其制陶工艺,尤其是彩陶工艺的发明,标志着我国古代的生产发展和艺术发展发生了重大的飞跃。

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花纹的陶器,它的彩是在陶胚打磨以后、未烧以前用毛笔蘸红色、黑色颜料画上去的,烧成后彩纹固定在陶器表面不易脱落。彩陶以黑色为主,亦兼用红色。这些作品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彩陶,器烧成温度是在九百到一千之间。

商周时期的陶艺主要代表有:白陶、釉陶。白陶是以高岭土为原料经高温烧制的胎质洁白细腻的陶器,这种陶器泥质洗练精细,造型工整富丽,纯白无暇,花纹宛转繁茂。商代晚期达到了高峰。釉陶是以某些天然矿物和植物涂抹在陶胚上经烧制而形成陶釉的陶器,这种陶胎质灰白、坚硬致密、表面上挂有一层透明的青釉的釉陶。

战国时由于丧葬制度发生了变化,贵族们渐渐用陶礼器代替青铜礼器,随葬用木俑或陶俑代替人殉。这是的陶器只要是仿青铜礼器。主要有鼎、壶等,制作精良,磨光、暗花、朱绘线刻等装饰广为应用。战国陶俑的主要特点是:体小,火候很低,制作粗劣,有些身体上还留有明显的削刮痕迹,带有很大的原始性。战国时期的艺术陶制品不多,但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却也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笔。

的本来面目,它其实是彩绘的,只不过由于火烧和自然的破坏,今天我们已经见不到它色彩绚丽的样子了,但是所幸仍有一部分陶俑和陶马身上有残存颜色的痕迹,这些颜色的种类有红、绿、蓝、白、黑、黄等多种。

潇洒。”代表作品有供春壶,陈明远的南瓜形壶等。

说到陶瓷我们一定会想到景德镇,但在我国的宝岛台湾也有一陶瓷胜地——莺歌。一个同样具有悠久的陶瓷历史。在台湾,只要提到“陶瓷”,第一个让人想到的,就是位于台北县的莺歌镇。莺歌镇位于台湾省的新北市,以盛产陶瓷而闻名,被人们誉为”台湾的景德镇”,有台湾釉瓷之都的美称。莺歌陶艺最早也是继承大陆,1805年,福建泉州的吴姓人氏移民到台湾的莺歌,开始了莺歌制陶的历史。随后,占有煤炭丰富、交通运输便利的莺歌制陶业迅速发展,陶瓷制品畅销岛内外。尽管现代莺歌制陶的工业化程度已经很高,但传统的手工制作仍然香火不断。这也是莺歌陶在当前出口工业没落后,仍能保留活力的原因。各具特色的制陶工作室遍布莺歌,成为了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浓墨重彩的一笔。

制作课点滴:

陶艺制作课总共有6节课,首先是泥塑课,其次是两节拉坯课,接着是两节修坯课,最后一节是上釉课。每节课感触和乐趣也有所不同,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泥塑课和修坯课。

第一节课是泥塑课,这是我第一次进入陶艺工作室,感觉有点兴奋。首先,老师花了一段时间介绍了陶艺工作室的具体规定,接着讲了我们该如何去取用泥以及我们作品的厚度范围,之后,我们便正式地开始了陶艺制作课,也是仅有一次的泥塑课。我从老师手里拿到了一块泥,感觉和以前小时候玩的泥不一样,感觉比以前的泥要干点。之后,我用类似小刀的木制的东西,切了一小块泥下来,我做好了一个底部,这是用来支撑盘条的,这个底部,我做成了心的形状但并不像,厚度有点厚,但接近老师所说的那个厚度,然后,我又做了很细的几根长条,我要做一个由盘条构成的杯子,但是做这几根长条费了很长时间不是揉断就是不均匀,最终还是做出来了,但不知能不能烧成,为了避免烧坏我又做了几件作品,第一节课下来感觉做陶艺是需要耐心,只有耐心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第二节是拉坯课。老师先开始给讲了拉坯的注意事项,接着给我们示范了如何做拉坯作品,包括如何揉泥土、如何在转盘上进行拉坯等等,感觉很简单,我兴致勃勃的领了块泥,开始在老师要求之下先揉泥,揉的感觉差不多了(其实没揉好),就开始正式的制作过程。但在我做的过程中发现事实并不那么简单。我把泥土用力地甩在拉坯机的圆盘面的中心,按照老师的口诀“逆向发力”“由下而上”“由外及里”,将泥扶正,但我一直把泥土都扶不正,在接近下课的时候终于找到感觉了却是下课了,只好等到下节课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了印象。

第三节课仍然是拉坯课,首先慢慢地将新泥土扶正,在此基础上做出了几个作品,但各有各的特点,不是歪的就是扁的,看起来都是病态的,怎么看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最后只好请老师帮忙做了个,真的感谢老师啊,要不就可能一个作品都没有。

第四节课是修坯课。老师仍然是讲了修坯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拿作品来修坯,也说了这是最危险的课,接着按照老师的要求,我加倍小心的将自己以前的作品取出来,将它们打薄。对作品进行修坯,就是刮、修、掏。虽然作品看起来都不具有美感,但我还是耐心的将它们修好,毕竟是我花心血做来的东西,不过并不是那么顺利,弄坏了一个,一个小碗的底部被掏空了(没想到,本来以为很厚),最终将病态修成了更病态,不过还是挺开心的。

第五节课仍然是修坯课,由于拉坯制作技术不好,做不出好的作品,所以在刚开始拉坯时我就对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只讲数量不讲质量。所以拉坯完后,我收获颇丰,不过都是些歪瓜裂枣。即便是不太好看,但我也不准备放弃他们,所以按照上次的修坯要领我又修了一节课的坯。

挺擅长的,不过也仅限于十几年前了。所以我的作品基本上都上的是彩釉。另外几件是实在不好意思上彩釉了才在上面随便花了几笔上了透明釉。最后就是等待进窑烧制,也就是对作品进行考核,如果过了这一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跨过了鬼门关,我的心情还是激动的想看看我的作品到底咋样。

感触:

在课堂上经常听老师说道很多中国古代的陶艺制造方法现在已经失传了,很多的制造工艺现在看来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每当听到这这些时,我的心里是半喜半忧。一半为中国有这么高超的陶瓷工艺而自豪骄傲。另外不经又为现在的陶艺失传而觉得失落。陶艺是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它曾经的辉煌成就另外国人一提到陶瓷就会想到中国,可以说,陶瓷已经是中国的另一张名片。但是现在国人对陶艺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我是这次才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陶瓷的,我想像我这样的应该不在少数,或者有的还没接触过。而在国外,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陶艺课,而且许多家庭建成了陶艺作坊,还出现了一些个人经营的陶艺工作室,许多休闲场所也摆放陈设着陶艺家的作品。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应该加大对陶艺的重视程度,应该从小孩就开始抓起,向公众提供更多接触学习陶艺的机会,不然我们的陶瓷艺术真的会一代不如一代了。

我的建议:

陶艺欣赏课:内容丰富精彩,将中国陶艺的发展历程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出来,从起源到现代发展状况都有涉及。并重点介绍了其中各个时期的名品。使我这个之前对中国陶艺基本一窍不通的也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炫耀了。老师讲课风趣,从老师口中时不时蹦出另全班爆笑的话语。采用ppt与视频共同教学,使得课堂不在变得富有活力。

陶艺制作课:老师亲自教授制作技巧及细节。使得我们这些对制作基本上从零开始的也能够很快上手。另外制作时放上音乐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觉得这样的课堂轻松愉快,很有意思。

当然,老师讲课的特色肯定不止上面我所概括的这些,要不然我也不会苦思两天毫无战果。不过老师你说,提建议很有加分的可能,所以我还是冒昧的提一些建议,由于老师的课讲得几近完美,并且据说是我的前辈们提建议的结果,所以我的建议老师你就“看着办”吧。

我觉得中国陶艺欣赏课,除了向我们讲解介绍中国的灿烂陶艺文化,向我们灌输陶艺知识,我们使我们初步了解中国的陶艺外,应该培养我们对陶艺的欣赏力,也就是向我们介绍陶艺的鉴赏欣赏方法。应该是“授之以渔”,然后对陶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用这些知识去深入了解陶艺,并将之推广下去。我觉得这比仅仅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要多。

学习陶艺心得体会实用八

昨天,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三防演练教训及陶艺培训”的活动,让我印象深刻。

一早,我们便上了车,前往广州市中小学生陶艺培训中心。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时间也不知不觉的流逝了,我们很快到达了目的地。虽然陶艺培训中心不是很大,却也丝毫没有减去我们的热情。首先,老师让我们看视屏:如何做陶艺,了解大概后,老师先让我们班做拉胚。这个项目是五个人一小组,我、蓝欣、伍逸歆、莫文静和曹诗琪是一组的。每个组都有老师给准备的做拉胚的工具,一开始,我们每个人都试了一下,手迅速变得黑不溜秋的了,弄了半天,我们才做出了一个不规则的长方体,但被陶艺老师用一只手修整了一下,一个瓶子的形状就呈现在我们眼前。离收工的时间还很长,于是我们很多手的上去调整了瓶子的形状,五双手轮流摆弄着瓶子,结果越调整越惨不忍睹。

第二个项目是让我们捏泥巴。我一边玩着泥巴一边想着要做什么,随便捏了一个椭圆形,觉得有点像天鹅的身子,索性便捏了一只天鹅,看着还剩下好多的泥巴,便又捏了一只小天鹅,最后,我还用剩下的泥巴,搓成一条很长的绳子,再用绳子一圈一圈盘起来,变成了一个形状怪异的杯子。

第三个项目是在做好的陶瓷上涂颜色。这个其实最简单了,我拿了个hello kitty的陶瓷,主要是以红色和粉色为主的。一个有趣的早上就这样过去了,接下来就是午餐时间了,老师还很好的为我们放了一部电影,让我们一边吃一边看。

结束了午餐时间,我们也要告别陶艺培训中心了,坐上车,前往第二个目的的——南海泌冲广州市中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因为下雨的缘故,我们在车里休息了一会,才开始了正式的训练。首先。教官带着我们到室内里上课,这次活动的“三防”主要就是教我们在周围受到化学污染的时候,怎样保护自己。教官先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三防”,他们还拿出了防毒面具和防毒的衣着,一边讲解一边示范。还让我们亲自动手操作。教官还带着我们到室外去练习,教我们在有毒区域时,怎样逃脱才能使自己身体的伤害降到最小,先是要逆风逃跑,尽量跑到空旷的场地,他们还教我们正确的逃跑姿势,同样也让我们动手实践了,这使我们对防化学毒物又有了更深的印象。训练结束后,我们也坐车回学校了。

这次的活动,让我更喜欢陶艺,也让我知道在遇到化学或有毒物时,该怎样逃生,怎样更好地保护自我,我觉得,学校组织这次的活动很有必要,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沉着面对,安全逃脱。而陶艺的培训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想象力 。希望学校可以多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学习陶艺心得体会实用九

我们一家人在外面玩的时候,找到了一家陶土艺术中心,于是我就做起了陶艺。

妈妈给我付了三个项目的钱,让我好好玩一下,我开心得手舞足蹈。第一个项目,是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用旋转的方式来做陶艺品。工作人员开启了机器,拿来了陶土,教我怎么做艺术品。我把手贴在陶土上,时而放开,时而收紧,我小心地做着,生怕“陶碗”塌掉了。终于,一个类似脸盆的碗呈现在我面前。该怎么说呢?我看了又看,稍微调整了一下,觉得还算满意。我洗了洗手,妈妈在一旁开心地说:“可可,你做得不错,等会儿捏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争取捏出更好的东西。”

就这样,我开始了第二个项目的制作——捏艺术品。

首先,拿出陶土,沾一点水在手上,然后捏出自己喜欢的样子。我想了想,啊!要不做一个大白吧。于是,我动手捏了起来。妈妈走了过来,幽幽地说了一句“你在捏什么鬼东西?鬼都比你捏的好看!”额,好吧。我只好放弃自己的大白计划,跟着别人做了一个盘子。捏出好看的艺术品实在是太难了!于是,我干脆做起了最后一个项目---在盘子上画漂亮的图画。

这一次,我绞尽脑汁地想啊想,终于想到了!我沾了好多种不同颜色的颜料,首先画了一些高低不等的图案,然后“变”出绿色的枝干,再添上了绿叶。没错,我画的就是美丽的花。

三项都完成了,工作人员叫我选一个带走,我选了那个碗。可是,我也很喜欢那个盘子,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

做陶艺品真不容易啊!虽然我做得不是很好,但我今天真的很开心!

学习陶艺心得体会实用篇十

星期六,爸爸带我去做陶艺。当我们走进一家陶艺馆时,发现这里除了店主外,空无一人,冷冷清清的,我心里暗暗地想:“这里肯定不好玩!”

这时,店主看到了我们,就乐呵呵地迎了上来,热情地给我介绍起来,还详细示范了一下陶艺的具体做法。

听完介绍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坐在了陶艺机前。首先,我将一团泥球放在陶艺机的转盘上,再打开开关,让它快速旋转起来。然后,我再往手上蘸了点水,握成喇叭形后,罩住泥球,大拇指往里一伸,再往上一捋,一个美丽的细颈杯就做成了。但就在我洋洋自得的时候,衣袖不小心碰了一下杯子,杯子就从最细处裂开了。

我很不甘心,就请叔叔给我重换了一个泥球,又做起了泥杯,这次我不敢再将杯腰收得太细了。我轻轻地将杯腰收了一点后,就开始做杯口,但在用手蘸水时,又不小心碰了一下杯子,哎呀!杯子被碰了个大豁口,万般无奈下,我只好又重做了。于是,我又堆了个泥球,并稍稍晾了一下,做了起来,在做杯口、杯腰时,我用叔叔教的方法,一点一点缩,一点一点收,“哈哈,杯子最后终于做好了!”

就在这时,我的同学谢雨彤和她的好朋友也来玩陶艺了,不一会儿,她就做好了一个碗,我仔细瞧了起来,惊喜地喊到:“你做得真好!……”

就在我和同学高兴地说话,欣赏我们的作品时,爸爸走了过来,对我说:“时间不早了,该去上兴趣班了!”

唉!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但千万别让我爸爸妈妈知道,那就是,当我做喜欢做的事情时,比如:看书、画画、弹琴和去跟同学玩时,令我最头疼的事,就是爸爸催我去上兴趣班,什么兴趣班啊,简直就是无聊班嘛!

唉!最后,我还是不得不恋恋不舍地告别同学,离开陶艺馆,去上兴趣班了。

推荐阅读:

  2024年学习宠物医学心得体会(大全11篇)

  2024年学习心得体会(七篇)

  2024年参观学习交流会心得体会(实用11篇)

  2024年学习电脑心得体会及收获(大全10篇)

  2024年书香昆明心得体会 昆明事件学习心得体会(模板11篇)

  最新学习长江之歌心得体会(精选8篇)

AD位1

相关推荐

精选师德培训心得体会范本

心得体会

民警重温入党心得体会总结 民警在党言党心得

心得体会

2024年高中地理教师心得体会800字(6篇)

心得体会

参加教代会心得体会总结(模板9篇)

心得体会

党员培训心得体会通用

心得体会

最新团建旅游心得体会及收获(汇总9篇)

心得体会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