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文章怎么写
国学经典诵读文章怎么写一
上了小学后,我每次做作业都很不认真,甚至是边做边玩。妈妈很生气,在暑假时和我温习了之前学过的《论语》,论语中有一句“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触动了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的进步;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每当我做作业时,思想准备又“开小差”时,我都会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果然,在新的学期,我的成绩越变越好,妈妈也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很高兴。
9岁半时,我开始有些叛逆,爱对父母乱发脾气,于是,爸爸买了本《弟子规》给我读。当我读到“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这几句时,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对之前的所作所为后悔。
去年的母亲节,因为我读了《游子吟》,所以我过得非常有意义。那是因为妈妈还没下班,我就偷偷地把饭煮好,又煮了几个菜,等妈妈下班回家,我一听到妈妈用钥匙开门的“咔咔”声,就把饭菜用罩子罩起来。看见妈妈疲惫的脸,我的心酸酸的,泪珠差一点就掉了下来。妈妈看到了我煮的菜,很感动,紧紧地抱着我,像怕我跑掉似的。吃饱饭后,我拿出我的“秘密武器”——捶背玩偶!我用它那圆圆的“锤子头”帮妈妈捶背。我看妈妈落出心满意足的微笑,心里太高兴了!
后来,我在学校又参加了“中华颂”之类的朗读比赛,都是因为平时多看了国学之类的书,我才能一次又一次的获得好成绩。
国学经典诵读,您不但给我学习、生活带来了帮助,还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您是我生命里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来的路就算再崎岖坎坷,我也会迎难而上。我爱您!
国学经典诵读文章怎么写二
国学经典著作
经部——儒学经典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古籍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定义
国学,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附录:经部
十三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仪礼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郑氏周易
大戴礼记 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 易纬坤灵图 易纬乾元序制记 陆氏易解 中庸
东坡易传 周易正义 轻松学诗经
尚书正义 易传
韩诗外传 毛诗正义 泰泉乡礼
深衣考误 深衣考
仪礼注疏 礼记正义 周礼注疏 春秋左传正义 大学
春秋谷梁传注疏 孝经注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 周易参同契 大学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论语集注 孟子字义疏证 大学问
论语注疏 孟子注疏 尔雅注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 宋书 梁书 魏书 陈书
南史 北史 南齐书 北齐书 周书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唐才子传 贞观政要 逸周书
古列女传 徐霞客游记 大唐西域记 荆楚岁时记 战国策
前汉纪 后汉纪 华阳国志 东观汉记 通典
唐会要 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洛阳伽蓝记 越绝书
前汉纪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国故事 邺中记
三楚新录 江南馀载 吴越备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东观奏记 北狩见闻录 竹书纪年 五代史阙文 官箴
平宋录 大金吊伐录 松漠纪闻 翰林志 高士传
李相国论事集 赤松山志 真腊风土记 荆楚岁时记 北戸录
岳阳风土记 溪蛮丛笑 吴中水利书 岁华纪丽谱 吴地记
平江记事 南岳小录 岭表录异 东京梦华录 风土记
益部方物略记 游城南记 淳熙三山志 桂林风土记 朝鲜赋
南宋都城纪胜 桂海虞衡志 洛阳名园记 南方草木状 佛国记
捕蝗考 宋朝事实 大清律例 三国杂事 史通
子部
兵书类
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唐李问对》
其他兵书
《孙膑兵法》 《百战奇略》 《握奇经》 《练兵实纪》 《将苑》 《何博士备论》《三十六计》 《守城录》 《孙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兵制》 《阴符经》 《太白阴经》 《历代兵制》 《素书》 《备论》
其他子部
墨子 列子 庄子 荀子
申鉴 说苑 新语 论衡
茶经 棋经 中论 邓子
盖庐 人物志 潜夫论 初学记
洛阳牡丹记 王守仁全集 四十二章经 论衡校释
梦溪笔谈 太平广记 孔子家语 韩非子
鬼谷子 归田录 唐新语 公孙龙子
搜神记 搜神后记 周易参同契 山海经
校注
艺文类聚 穆天子传 唐摭言 颜氏家训
古画品录 盐铁论 宋高僧传 广弘明集
老子道德经 钝吟杂录 弘明集 宣室志
世说新语 金匮要略注 九章算术 吕氏春秋
黄帝内经灵枢经 黄帝内经素问 备急千金要方 伤寒论注
难经本义 神农本草经 孔丛子 抱朴子内篇
法言义疏 风俗通义 鹖冠子 齐民要术
潜夫论 范子计然 西京杂记 晏子春秋
周髀算经 朱子语类 山房随笔 林泉高致集
吴子兵法辑佚 银雀山尉缭子 司马法逸文 群书治要三略
孙子略解 水战兵法辑佚 群书治要六韬 敦煌写卷六韬
怀王墓竹简六韬 六韬逸文 汉墓竹简六韬 老子集注
范蠡兵法辑佚 太公兵法 太公金匮 太公阴谋
端溪砚谱 歙州砚谱 扬州芍药谱 橘录
糖霜谱 刘氏菊谱 洗冤录集 荔枝谱
高僧传 阴符经 随隐漫录 画继
续高僧传 方言校笺
集部
楚辞
楚辞 楚辞补注
总集类 全上古三代文 全秦文 全汉文 全后汉文 全三国文
全后周文 全北齐文 全陈文 全梁文 全齐文
全隋文 全唐文 先唐文 唐文拾遗 唐文续拾
全宋文 全晋文 全后魏文 全唐诗 全宋词
千家诗 文心雕龙 文选 乐府诗集 全元曲
全宋诗 历代诗词赋
其它集类
优古堂诗话 诚斋诗话 庚溪诗话 草堂诗话 藏海诗话
六一诗话 后山诗话 彦周诗话 二老堂诗话 怀麓堂诗话
沧浪诗话 诗品 诗人玉屑 中山诗话 观林诗话
李太白全集 王右丞集笺注 欧阳修集
国 语
其他
四库全书目录(介绍、史话、乾隆《文渊阁记》)
总 目
经 部
史 部
子 部
集 部
考 证 辑注类
三字经 庄子集解 商君书 汉官六种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千字文 孟子全译 史记三家注 九家旧晋书辑本 敦煌变文集新书
百家姓 老子校释 世说新语笺疏 太平经合校 管子轻重篇新诠
幼学琼林 列子集释 新语校注 龙文鞭影 八家后汉书辑注
论衡校释 孙子兵法论正 明夷待访录 裴注三国志 文心雕龙注
古文观止 曾国藩文集 菜根谭 传习录 文心雕龙考异
增广贤文 曾国藩家书 金人铭 众家编年体晋史 文心雕龙义证
【国学经典·一日一句】
浩瀚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经典著作凝缩着中华文化之精髓,其思想智慧成为了传之千古的结晶。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灿烂遗产,也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学国学,魅在领悟,工在体味,效在吸纳。读国学经典,能助今人修身怡心,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之境界;品国学经典,能让今人以圣人为师,汲取历经岁月沉淀的人生哲理。
为此,我校隆重推出“国学365·一日一句”栏目,旨在和全体同学学国学、悟国学、用国学,愿大家在这片园地能感悟国学的魅力,读有所悟、学有所得,收获人生的财富。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5、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10、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1、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3、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6、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7、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8、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9、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20、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1、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2、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3、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2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6、子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7、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28、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29、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3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1、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3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33、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34、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35、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3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37、子曰: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38、子曰: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39、子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4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1、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2、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4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44、子曰: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45、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46、老子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47、老子曰: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8、老子曰: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49、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50、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51、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52、老子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53、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54、老子曰: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55、老子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56、老子曰: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57、老子曰: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58、老子曰: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59、老子曰:故知足之足,恒足矣。60、老子曰: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
61.老子曰: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
62.老子曰:同于德者,道亦德之。
63.老子曰: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弊则新。
64.老子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65.庄子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66.庄子曰: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67.庄子曰:大知闲闲,小知閒閒。
68.庄子曰: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69.庄子曰: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70.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71.庄子曰: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72.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73.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74.庄子曰: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75.庄子曰: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76.庄子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77.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
78.庄子曰: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
79.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
80.庄子曰: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
81.庄子曰: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82.庄子曰: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83.庄子曰: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84.庄子曰: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自见而已。
85.庄子曰: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
86.庄子曰: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
87.庄子曰: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愧穷
88.庄子曰:必服恭检,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
89.庄子曰:知其愚者,非大愚也。
90.庄子曰:“大惑者,终身不解。”
91.庄子曰: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
92.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93.庄子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94.庄子曰:至贵,国爵并焉;至富,国财并焉。
95.庄子曰: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96.庄子曰: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
97.《庄子》: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98.《庄子》: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
99.《庄子》: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100.《庄子》: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101.《庄子》: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102.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103.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104.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
105.行乎无名者,唯庸有光。106.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
107.动以不得已之谓德,动无非我之谓治。108.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
109.《庄子》: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110.《庄子》: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
111.势物之徒乐变,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112.《庄子》: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
113.《庄子》:尽有天,循有照,冥有枢,始有彼。114.以不惑解惑,复于不惑,是尚大不惑。
115.人之于知也少,恃其所不知而後知天之所谓也。116.颉滑有实,古今不代,而不可以亏。
117.旧国旧都,望之畅然。118.谋稽乎誸,知出乎争,柴生乎守,官事果乎众宜。
119.《庄子》:人而无以先人,无人道也。120.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国学经典诵读文章怎么写三
那书中醉人的清香浅浅,萦绕在我心中。
小时候的我总不喜欢“大块头”似的名著,觉得厚厚的一本翻阅起来总枯燥无味。可当年龄逐渐增长,那些《儿童文学》杂志已经满足不了我对书的强烈渴求。于是那些颇具时代感的名著渐渐走进我的视野。起初还不能够读懂它的意思,还需要借助翻译,后来慢慢喜欢上了那些有些难懂却又极吸引人的词词句句。
现在越来越喜欢厚重的国学经典它们就好像是沉淀了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璀璨文化,捧在手中极有分量。
我在这些经典中成长。“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是老子教育我们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一生的坚守,将权势名利都看清。
我在这些名著中感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仿佛感受到了李白忧国忧民的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我仿佛领会到了辛弃疾以身报国的豪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孤独寂寞的神态……
一次偶然的邂逅,我看到了《红楼梦》,我感叹这结局的悲哀,直到放下这本书,我仍不知该将那些丝丝缠绕在心头的忧愁怎么办才好,于是也曾抱怨曹雪芹狠心:为何不成全宝、黛二人间的那一段情,最后落得天各一方?许多个日子后,自己的情绪才能够稍稍平复。
《水浒传》,这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名著。我总敬佩那些忠义两全、侠肝义胆的一百零八条好汉,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他们兄弟间出生入死的情谊,当有人遇难时,他们总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去救回,正是因为他们这种团结的精神,才一次次击败强大的朝廷官军,取得胜利。我常常沉迷于这种英雄豪气的情节里。
最让人耳熟能详的便是《西游记》了,小时常常惊叹作者吴承恩的才能,为何他能够将原本虚幻的人物描绘的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瞧,那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还有火眼金睛竟如此厉害!往往在看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为他着迷。
值得一看的经典还有许多:《诗经》以古朴的文字表达了人本初最真挚的感情,它不仅仅告诉我们爱,更让我们知晓了人生有万般无奈,好像生离死别、阴晴圆缺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来自三千年前古老的呼唤,如曼珠沙华,纵然无法摘取,却依然一直存活于心。
国学经典伴随我成长,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只愿往后能捧一卷经典,静下来,再慢慢品读。
国学经典诵读文章怎么写四
国学永在我心,永伴我成长。
——题记
每每提及国学,我就会想到诗。唐诗宋词,无时无刻不陪伴着我。
唐诗宋词,朗朗上口。每一首诗,就像一只调皮的小精灵,他在你的脑海里周游,在你的脑海里观光,死拉硬拽都不肯离去。
我喜爱诗的五花八门,像五言绝句,当然,还有七言律诗。我喜爱诗词各式各样的派别,如田园派,豪放派,婉约派,花间派等。种种的形式,满足我种种时刻复杂的心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壮志豪言,总会让失意的我斗志复燃,任前方艰难险阻,我总会“坚持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溪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总会令匆匆的我去更加匆匆地追逐时光的脚步,火热的心在胸膛里剧烈地跳动,胸中的大志从来不肯输于“偷时间的人”;“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一直引领着我在逆境中成长,拨开重重迷雾,搜寻胜利的曙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同样感染了我,让我持之以恒的走自己的路,过随性的生活。
伴随着年级的愈来愈高的,还有那愈来愈紧张的气氛。如若你伫立在深黑之中,蓦然回首,一定会看到我明晃晃的窗户,而如若我蓦然回首,一定会看到妈妈站在我的背后,静静地看着我,有时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传来阵阵清香,是妈妈端来了刚热的牛奶,我不禁联想到“慈母手中像,游子身上衣”,妈妈如此细致入微地照顾我,我尽不知如何是好,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词,能缓解我的情绪。当我连连受挫,心情沮丧时,长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细细一想,李白经历了多少磨难,我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真不如用“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种冲天的豪气来抑制住我焦躁苦恼的心。当我取得优异的成绩后,尽管我愿像孟郊《登科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那般骄傲,但我任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平心静气,这般才能永远做得骄傲。
从小到大,诗词是我的伴侣,如花香沁人心脾,如乐音放松身心,如美景赏心悦目,诗词给予了我无限美好的体验,而诗词,就是伴随我长大的国学经典。
有人说一本好书是他的终身伴侣,那么,我的终生伴侣,就是诗词,就是国学。国学永在我心,永伴我成长。
国学经典诵读文章怎么写五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作为其中的一支,它通过朴实的文字、优美的韵律、凝练的语言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儿时的我,就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咿呀学语的我,每天便随父母拿着鹅的图片诵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虽不明其义,但那简短的句子却朗朗上口,令我牢记于心。每次在电视上或乡下见到鹅时,这首《鹅》就会脱口而出。
大一些时,幼儿园的老师教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并不完全懂那些句子,但在我心中种下了要珍惜粮食的信念。
读小学时,我已经能够读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是那么雄奇壮丽,也能够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亲情是多么可贵,还能够体会“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不一定那么准确,但我对诗词的理解在逐步加深。
升初中后,随着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我读到了更多优美的诗词。当读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时,我不禁热血沸腾,真想披甲上阵,与诗人共御外敌;当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操时,我不禁被深深折服,立志要忠诚爱国,为伟大的祖国奉献一切;当读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豪放与洒脱时,我倍受感染,告诉自己事无完事、人无完人,不要过于计较得失;当看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哀与无奈时,我禁不住神色黯然,深深体会到了诗人的愁绪……从诗词中,我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欣赏,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爱国,学会了洒脱,学到了优美的语言。
中国的诗词,细腻处如少女情怀,欲语还羞;豪放处似天马行空,徜徉恣肆;悲伤时如杜鹃啼血,寸断肝肠,激昂时似金戈铁马,锐不可挡。中国的诗词,国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语言中的精灵,它是会燃烧的句子,它激励我前进,它指引我提高,它将一直伴着我成长。
国学经典诵读文章怎么写六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今天上午,李老师在教室里为我们主办了一场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弟子规》主题性活动。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被命为人生的第一步,天下第一规。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在李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已经把其中的前三章内容背得滚瓜烂熟,我也早早把自己准备发言的资料准备好,高兴而又激动地迎接这一活动的到来!
这次活动的主持人是李静宜和王子骞这两位同学。李校长、雷校长等学校领导也来参加活动。
活动开始了,我们进入了第一个环节:女生前,男生后,背诵《弟子规》第一章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们用最洪亮的声音,有节奏地背诵着。当我们背完之后,学校领导给我们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我们进入了第二个环节:谈一谈自己学习《弟子规》后有什么收获。同学们谈的收获各不相同,有的同学说自己与父母顶嘴的坏毛病改掉了,有的同学说与姐姐吵架的坏习惯改掉了;有的同学说与小伙伴相处融洽了,不再斤斤计较了……
很快,我们又进入了第三个环节:表演有关《弟子规》的故事、相声、小品……这些精彩的节目,让在座的学校领导、老师及同学们大开眼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小艺讲给大家的《黄香温席》的小故事。李小艺不愧是我们班的“金嗓子”,她的表情很自然、声音洪亮,语速也很适当。《黄香温席》的故事让我们很受启发,内容是告诫我们从小要学习小黄香,学习他孝敬父母的行为!
最后,我们进入了第四个环节:是由主持人命题,让同学们来抢答,答对者有神秘礼物哦!当时,我暗暗地为自己加一把劲!因为,我也早已准备好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几句话的大意是什么?当主持人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的同学们刷地一个全都举起了手来,像一片茂密的小树林一样……我也争先恐后高高地举起了我的右手臂。“王一!”主持人叫到了王一的名字。王一神情自若地站起来,很流利又很准确地回答了这几句话的大意,她还得了神秘礼物——一块奶糖!我也发言了一次,得了一块奶糖,我感到非常非常高兴!也感到这块奶糖非常非常甜,因为这是用自己的实力得来的……
通过这次《弟子规》主题性活动,我觉得自己变了,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我学会了关爱他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我变得有礼貌了……《弟子规》真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国学经典啊!我一定要把它好好地学完!!!
国学经典诵读文章怎么写七
几天前,我诵读了《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它给我的感觉是:诵读国学经典真好!
这本书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又明白了许多道理。我被《诵读》里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
读完这本书,我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孝悌、勤俭朴实、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
我知道了经典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经典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是直探人性本源的东西。经典书籍提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让你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诵读国学经典真好!经典既有宇宙深层的道理,又有人生的理想;既有政治的智慧,又有历史的教训,还有审美的情趣。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卓越辉煌;它是整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血脉、是浸润华夏儿女心灵的智慧食粮。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需要我们诵读中华文化中那些最优秀、最有价值的篇章!国学让我们在继承中感悟,在创新中升华。
诵读国学经典真好!
国学经典,您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积淀结晶,是曾经鲜活生命迸发出来的智慧之光。优秀诗词歌赋还浓缩了汉语韵律、词章之美,寄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追求和审美理想。我在诵读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浸染;我在诵读中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我在诵读中理解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美德。 诵读国学经典真好!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我享受到了诵读的乐趣!
国学经典诵读文章怎么写八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众多耳熟能详的国学经典。国学就像一杯淡雅幽香的茶,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就理解了。
《论语》中写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意思是:消逝的时光就像河水一样,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时间珍贵,是金钱买不来的。鲁迅先生说过:“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时间对于军事家来说,珍惜时间就是胜利。红军要飞渡金沙江,夜以继日地行军,其目的就是争取时间,夺取胜利。可见珍惜时间是多么重要,这关系着祖国的生死存亡。
时间对于学者来说,也是无比的珍贵。学者只有珍惜时间才能创造出自己的价值,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开拓出一片新的知识天地,科技才能进一步发展,为祖国的腾飞奉献自己的才华。反之,不珍惜时间,碌碌无为的过日子,明日复明日,不但毁了自己的前程,还给国家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在不知道《论语》中的这句话和鲁迅先生说的这句话之前,总是每天抱怨时间为什么过得这么慢,想要快点长大,离开学校这所“监狱”。就每天混日子,整天无所事事。上课时,听会讲后发会呆,再听会讲后发会呆;作业就是不管你对或者错,只要写完了就行了;考试时,选择题不会写的就瞎蒙,蒙对几个是几个,所以,成绩一直处于中游。直到现在到了初中了,才明白过来学习很重要,知道了那两句的意思和含义,也知道了时间其实流逝的很快。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懂得了珍惜时间,那两句话我也会牢牢记在心里,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