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心得体会

美文朗读心得体会 朗读美文心得体会(汇总11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4-04-12 17:30:5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美文朗读心得体会一

朗读美文是一种美妙的活动,它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文字的美感,更能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我长时间的朗读美文的过程中,我领略到了许多的乐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感受文字的魅力

朗读美文能够让我深刻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当我将文字慢慢吟诵出来的时候,每个字都仿佛有了生命,跃然纸上。我不仅能感受到文字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还能品味到作者所蕴含的文化和人生哲理。有时候,我会陶醉其中,在这些文字的世界里忘却一切烦恼,感到心灵的宁静和愉悦。

第三段: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朗读美文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巨大的作用。通过朗读,我学会了更加自然而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我会注重语调的把握,运用适当的停顿和语气,使得语言更具韵律感和感染力。我还会通过模仿不同的朗读风格和演绎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表达技巧。这些经验不仅在朗读中受益,也对我日常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

第四段:培养审美能力

朗读美文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通过长时间的朗读,我能够更准确地感知到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欣赏到其中的艺术之美。我学会了分析和品味优秀作品中的细节,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训练了我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也为我日后的创作和欣赏提供了更多的灵感。

第五段:结语

朗读美文是一种既能磨练自己,又能享受其中的活动。通过朗读美文,我不仅获得了美的享受,也提升了我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我将继续坚持朗读美文,用心去感受文字的魅力,用手去展现文字的艺术,同时也希望能够把这份美好传递给更多的人。在朗读美文的道路上,我愿意不断探索,不断提升自己,与美文相伴,一生相依。

美文朗读心得体会二

从里面钻出来,露出残暴的笑颜。

小兔波波有一个习惯,就是爱好躺着看书。一天,波波坐在树桩边津津乐道的看书,可过了一会儿又躺下了,正好山羊伯伯经由说:“波波,你不要躺着看书,应当坐起来,这样对眼睛不好的。”波波连忙坐起来,看起它的书来。

过了一会儿,天慢慢暗下来了,小兔波波不回家,还坐在那里看书。这时波波的好友人来了说:“波波,天都这么黑了,你怎么可以在这样的光芒下看书,快点回家吧!

匆匆的时光一长,小兔波波感到眼睛含混了,最后带上了眼镜。它好懊悔呀!

坐着螃蟹船动身,到了一个小岛边我思故我在。爸爸一共钓了两条鱼,一条是小丑鱼,一条是石斑鱼,导游说小丑鱼要放生,石斑鱼最好吃了。

钓完鱼,我们再玩浮潜。我们先穿上救生衣,再戴上面具和呼吸器,我赶在爸爸妈妈前下了水。一到水里,我就喝了口水,好咸!不外立刻就惊呆了,海里的鱼真多啊!我心里想:鱼看起来那么多,钓起来怎么那么难,这里的鱼真狡诈!鱼的色彩有良多,红橙黄绿青蓝紫都有,还有的是彩色,五彩缤纷,漂亮极了朵朵云。同样色彩斑斓的还有珊瑚和海葵,很快,导游说吃饭时间到了,还说已经有15分钟了,可我认为最多只有5分钟,我被大海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信任来日会玩的更开心,因为明天要去玩深潜了。

中国儒家文明的形象代言人曾国藩曾说过: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无数胜利的事实表明曾国藩观点的准确。

在上学期开学仪式上,我也试着提出曾国藩的观点并依照他的观点出台了一些教改教研的举动。

一学期下来,确切收到了一些功效:

一是学校“三风”建设有了显明的改变,尤其是全校师生的精气神面孔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二是高考二本录取人数和品质又攀新高;

三是中考高分人数有了不小的提高,尤其是肖智霖同窗还取得了中考总分亚军;

四是学校校容校貌发生了看得见的变化,校园文化气氛日渐浓重。

一个学期下来,教导主管部分及社会各界给予了必定的确定。作为校长,面对从前半年来取得的成就跟产生的变更,我心坎坚持着非常的苏醒——千万不能自豪,千万不能沾沾自喜。同时,我也晓得,信念比黄金更可贵,这些成绩的获得。

美文朗读心得体会三

朗读美文是一种极富教育意义和情感共鸣的活动。通过朗读美文,我们可以吸收其中的哲思智慧,分享其中的感慨忧愁,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朗读技巧。近期我通过与朋友们一同朗读多篇美文,深受启发和感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自己的成长与收获,并收获了一些有关朗读美文的心得体会。

首先,朗读美文需要充分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情感。在开始朗读之前,我们需要仔细阅读、理解美文的内容。只有将作者的观点和感情认真消化,才能将美文的内涵和情感准确地传递给听众。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运用不同的语调和语速,通过合理的停顿和重读,将文章的情感和语气表达得淋漓尽致。只有真正理解了美文,才能用心朗读,才能打动听众的心弦。

其次,朗读美文需要用自己的真实感情与文字结合。美文之所以打动人,不仅仅在于文字的华丽和句式的巧妙,更在于文字中展现出的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当我们朗读美文时,要学会从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出发,与美文中的情感相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朗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到美文中,让听众感受到我们对美文的真实情感。朗读美文不仅仅是嘴巴上的功夫,更是情感和文字的结合。

第三,朗读美文需要注重声音的调节和节奏的把握。声音是朗读美文的基本工具,而节奏则是将声音合理运用的关键。在朗读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声音的高低、声调的变化和节奏的把握,使我们的朗读更加生动有力。例如,在读忧伤的美文时,我们可以将声音调成低沉而有力的状态,声调适当降低;而在读欢快的美文时,我们可以将声音调得高亢有力,声调适当提升。通过合理的声音调控和节奏把握,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出美文的情感和思想。

第四,朗读美文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通过与他人一同朗读美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人的朗读方式和魅力,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技巧,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例如,当听到别人清晰而富有力度的朗读时,我们可以模仿他们的发音和节奏,尝试将这种力度和魅力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相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的质量和效果。朗读美文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还能激发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欲望。

最后,朗读美文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和传递。当我们朗读美文时,除了通过语音表达文字外,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情感赋予文字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感情。这种情感的共鸣和传递不仅可以使我们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美文的内涵,还能使听众更好地感受到美文中所包含的情感。正是由于我们的情感和文字的结合,朗读美文才能使人动容,产生共鸣。

朗读美文是一种极富教育意义和情感共鸣的活动。通过朗读美文,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朗读技巧,打动听众的心弦。与此同时,朗读美文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我们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的质量和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理解美文的内涵和情感,用自己的真实感情与文字结合,注重声音的调节和节奏的把握。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传递美文中的情感和思想,使朗读更加生动有力,打动听众的心。

美文朗读心得体会四

两年多来,我校有效创设朗读经典的良好的校园氛围,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朗读活动,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努力使之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大气之人。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校园及学生身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使校园溢满书香

朗读经典诗词活动的开展不仅拓展了学生思维、启迪了智慧,更活化了校园文化,多种活动在校园荟萃,经典诗文在校园交流,使整个校园文化气息变得浓郁、丰富,更增加了一种动感。这种交融在一起的文化对每一个学生乃至教师时刻都有一种无形的影响、熏陶、润泽,丰厚了校园文化底蕴,使校园溢满书香。

二、增强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十三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儿童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儿童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教导儿童读诵经典,不仅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而且使人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基础。此外读诵经典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三、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古诗词的艺术魅力,让学生深受感染、熏陶,有助于塑造学生高尚灵魂。学生幼小纯净的心灵有经典古诗词的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对文化的向往。通过朗读,学生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同时,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对学生良好道德观的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深化了学校民族精神活动的开展

通过开展朗读经典活动,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变化,日常生活中,说脏话、粗话的人没了,主动问好,微笑待人的学生多了,校园里乱扔垃圾的现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主动拾捡垃圾。同时也深化了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使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和了解,让他们从小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将来做人做事奠定坚实的文化和思想的根基。

总之,开展“中华古诗词朗读”活动,是一件好事,我要在活动中善于发现和总结,把一些好的、快乐的学习方法推广应用,如表演背诵法、熟读成诵法、吟唱结合法等。我想真正把开展“中华古诗词朗读”活动的设想实施起来了,它也许将成为学校建设的一大特色!

美文朗读心得体会五

美文朗读是一种非常享受的体验,每一篇美文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美丽的语言,朗读美文能够让人们深刻体验到这种美丽和思想的力量。若想在朗读中更好地体验文本,需要付出许多努力,以下是我在进行美文朗读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练习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什么事情上,练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美文朗读中也是如此,只有日复一日地练习,才可以轻松自如地掌握每一篇文章,使得朗读时更加流畅自然,让人听起来更加舒服。因此,在进行美文朗读之前,我们需要不断地勤奋练习。

第三段: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朗读美文不仅仅是读字,更是需要表达出文本中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地打动听众,触动他们的心灵。在进行朗读时,要时刻注重语调、语速以及情感的表达,让自己真正地融入到文章中,让人听到不仅是文章的意义,也是朗读者的情感。

第四段:注意呼吸

正常的呼吸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保证整篇美文朗读的流畅性和自然性的重要因素。在朗读时,我们要时刻关注呼吸,尤其是在冒号和逗号处要稍作停顿,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句子和意义,也让自己有时间调整呼吸,更加顺畅地进行朗读。

第五段:丰富表现力

美文是如此的生动有趣,有时就像一幅幅画卷,能在我们脑海里勾勒出一个个绚丽的景象。在朗读过程中,我们要时刻着眼于文章的形象、场景,让听众看到我们所描述的画面。同时,适时地加上表情和手势,丰富朗读的表现力,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美文所表达的思想。

结尾

朗读美文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磨练。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更加顺畅自然地进行朗读,也是为了让听众更好地接受和感受到美文的意义和思想。通过我的这些心得体会,希望广大的朗读爱好者都能够更好地进行朗读,让美文的力量更好地传达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美文朗读心得体会六

我们__小学请来顾老师对我们进行了朗诵培训,培训模式的基本程序是:首先把互动提到首位,青年教师读文、现场点评、专家范读、专家讲座四个阶段。

我最深感触的是:通过青年教师的朗读、专家声情并茂的范读与适时的指导、同事们学习的专注,令我感动,同时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首先是打开了思路,专家提出的观念让我对朗读课文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青年教师的朗读让我对比到了我们之间的差距,在深受启迪的同时,也有所反思,深感当前教学任务的艰巨。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如何使语文朗读教学工作焕发新的光彩,是我要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语文朗读教学中,针对自己的教学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思想,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努力提升语文教学朗读水平。

这次学习我体会最深的的有以下三点:

一、发挥想象,配以肢体语言指导朗读

每次朗读,都要启发学生想象,要变文字为图画,要眼睛看文字,脑海中要展现出相应的画面来,从而入情入境。例如读《所见》时要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是你在喜、在忧,有了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像演员一样扮演好各种角色,再配以相应的神态、动作就能读得有味而传神。不多我的年纪大了,做起来觉得别扭,看同事做觉得开心,赏心悦目。

二、老师的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平时里,我喜欢从投影机里放出朗读,我以为只要他们能读准音就行了,而今天顾老师站在我们中间精彩的范读,以声传情,形神兼备,则更能使我感到贴近也更能打动我,不仅使我对课文内容产生感情,还使我受到感染。因此她每次范读我几乎都能把我带到文章的情境中,使我听得如痴如醉,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这时的阶梯室异常安静,随着顾老师的朗读情感,我们的心和作者的心碰撞在了一起……很多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跟顾老师一起读起来。同时让我明白在耳濡目染中,范读不但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触及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及时把握住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基本掌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师的范读很重要,可以把学生带入文章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相比之下投影里传出的声音听起来很遥远。

三、划分节奏,改变符号

划分节奏,由我以前总认为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听了顾老师的讲解,让我知道原来划分节奏可以根据意境与理解诗意来划分。但我有点质疑(不敢提出)因为我没做好准备。如果划分的节奏与参考书不一样,考试的时候批改试卷时,批改老师会改变答案吗?还有标点符号,可以在读书时这句的符号省去,那句的符号也可以省去。听起来美感是有了。可是我还是质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阅读和作文的教学,而标点符号的掌握又是其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在初步接触和学习标点符号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如果在平时中告诉他们这种朗读方法,会不会对他日后阅读与写作造成影响,这也值得深思。苏联著名高级编辑布拉果曾指出:“标点符号就是标出思想,摆正词和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句子易懂,声调准确。标点符号好比音符,它们牢固地缚住文章,不让它撒落。”被选入教材的课文每一篇都是文质兼美的。它们不仅思想内容积极向上、语言文字准确生动,而且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极其讲究。标点符号的学习也离不开朗读。以前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也要读出标点符号的语气和情感、逗号停顿时间短,句号停顿长些。如教师能充分利用课文引导学生像推敲语言文字一样去琢磨标点,感受标点之意蕴,体会标点之精妙,并创设情境使其学以致用,相信学生滥用标点符号的情况一定能得到改善。但今天顾老师这一招又是否创新呢?该值得借鉴吗?我个人认为标点符号是――无声英雄,朗读指导时该怎样使用真是见仁见智了。

此次培训使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受益匪浅,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让教师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是专业成长的主体,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不断学习的动机和需求,并且不断地付诸于行动,不断地自我学习,主动积极地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并能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分析、总结,这样才能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美文朗读心得体会七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是掌握不了读与不读的尺度,究竟该怎样指导学生去读?怎样范读出最佳的效果?今天经过杨修宝老师的培训和指导后,开始对朗读及朗读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培训时杨老师就朗读的方法和朗读教学十二种策略进行详细地讲解和指导。朗读时首先要调整好气息,这样才能做到字正腔圆;朗读时还要处理好重音,而处理重音的方法有加强音量;增加音高;增加音长;重音轻读。没提到一种策略时,杨老师都举出恰当的例子,引导我们去试读体会。

说句实话,在如此专业的老师面前,一向还自诩朗读不错的我,竟然多了几分怯意。每次朗读例句总是小声的尝试着。等听过杨老师的示范朗读后才知道了自己在朗读上有多么大的差距。虽然很多理论的东西需要不断地实践去检验,不过通过这一下午的培训到使我对朗读产生了极浓的兴趣。

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环节,课上要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教师就要善于以“趣”引路,以“情”导航。低年级的课文多以童话故事为主,情节生动,人物的对话内容较多,最适合分角色进行朗读,让学生选定自己喜欢的角色,配之以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这其中最能体现出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感情的把握,因为他们真正地做到了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去参与,这时的孩子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文章中的人物。这样读出来的语句必然趣味横生。

要做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指名读,分角色读,上台表演读、诵读,美读等。不同的形式也给学生提供了朗读的机会。配上乐曲来朗读,又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总之,朗读作为一种有声有色的语言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活动。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象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愿借这一次的培训,提高自己对朗读的认识。

关于朗读培训心得体会5

我们xx小学请来顾老师对我们进行了朗诵培训,培训模式的基本程序是:首先把互动提到首位,青年教师读文、现场点评、专家范读、专家讲座四个阶段。

我最深感触的是:通过青年教师的朗读、专家声情并茂的范读与适时的指导、同事们学习的专注,令我感动,同时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首先是打开了思路,专家提出的观念让我对朗读课文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青年教师的朗读让我对比到了我们之间的差距,在深受启迪的同时,也有所反思,深感当前教学任务的艰巨。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如何使语文朗读教学工作焕发新的光彩,是我要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语文朗读教学中,针对自己的教学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思想,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努力提升语文教学朗读水平。

这次学习我体会最深的的有以下三点:

每次朗读,都要启发学生想象,要变文字为图画,要眼睛看文字,脑海中要展现出相应的画面来,从而入情入境。例如读《所见》时要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是你在喜、在忧,有了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像演员一样扮演好各种角色,再配以相应的神态、动作就能读得有味而传神。不多我的年纪大了,做起来觉得别扭,看同事做觉得开心,赏心悦目。

在平时里,我喜欢从投影机里放出朗读,我以为只要他们能读准音就行了,而今天顾老师站在我们中间精彩的范读,以声传情,形神兼备,则更能使我感到贴近也更能打动我,不仅使我对课文内容产生感情,还使我受到感染。

因此她每次范读我几乎都能把我带到文章的情境中,使我听得如痴如醉,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这时的阶梯室异常安静,随着顾老师的朗读情感,我们的心和作者的心碰撞在了一起……很多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跟顾老师一起读起来。同时让我明白在耳濡目染中,范读不但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触及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及时把握住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基本掌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师的范读很重要,可以把学生带入文章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相比之下投影里传出的声音听起来很遥远。

划分节奏,由我以前总认为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听了顾老师的讲解,让我知道原来划分节奏可以根据意境与理解诗意来划分。但我有点质疑(不敢提出)因为我没做好准备。如果划分的节奏与参考书不一样,考试的时候批改试卷时,批改老师会改变答案吗?还有标点符号,可以在读书时这句的符号省去,那句的符号也可以省去。听起来美感是有了。可是我还是质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阅读和作文的教学,而标点符号的掌握又是其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在初步接触和学习标点符号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如果在平时中告诉他们这种朗读方法,会不会对他日后阅读与写作造成影响,这也值得深思。苏联著名高级编辑布拉果曾指出:“标点符号就是标出思想,摆正词和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句子易懂,声调准确。标点符号好比音符,它们牢固地缚住文章,不让它撒落。”被选入教材的课文每一篇都是文质兼美的。它们不仅思想内容积极向上、语言文字准确生动,而且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极其讲究。标点符号的学习也离不开朗读。以前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也要读出标点符号的语气和情感、逗号停顿时间短,句号停顿长些。如教师能充分利用课文引导学生像推敲语言文字一样去琢磨标点,感受标点之意蕴,体会标点之精妙,并创设情境使其学以致用,相信学生滥用标点符号的情况一定能得到改善。但今天顾老师这一招又是否创新呢?该值得借鉴吗?我个人认为标点符号是——无声英雄,朗读指导时该怎样使用真是见仁见智了。

此次培训使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受益匪浅,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让教师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是专业成长的主体,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不断学习的动机和需求,并且不断地付诸于行动,不断地自我学习,主动积极地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并能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分析、总结,这样才能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美文朗读心得体会八

在这一节中,张老师说:善于最精细、最灵动地感受语词,是朗读者至关重要的能力,是朗读好一篇作品的必备条件。这句话要表达什么?是说我们朗读时要特别重视对语词的感受。感受的单位不是语句,更不是段落和篇章。而是落实到文章最基本的组成元素——语词。为什么强调语词,是因为只有落实到语词,才能使感受进入具体而精细的层面。

举个例子,《春》当中有这样一句:“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对这段话的初步感受可以用“欣欣向荣”四个字来表达。如果只是这四个字,我们这样读就差不多了:孙老师范读1。但借助语词感受律的提示,我们发现,还需要对“园子,田野,对坐、躺、踢球、赛跑、捉迷藏,风、草”各个语词(意象)进行感受。感受的结果是什么呢?大概是这样:孙老师范读2。显然,从听感上来说,上面两种读法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二种表达更加灵动,也更加好听。有人也许会问:将感受落实到这一层面是否过于繁琐和细致。我们当然不提倡朗读过程的字字玩味,词词打磨。语词属于语句,语句才是表达的基本单位。但是,对于创作者来说,这种精细又是必要的。一旦精细地感受语词成为习惯,朗读者的思想感情就会始终处于一种灵动的运动状态中,由此其气息状态也处在一种变化状态中,从而直接改变了朗诵者的创作状态,呈现出灵活多变的声音形式。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感受是朗读者至关重要的能力”。有些人天生有一付好嗓子,还有些人声音弹性特别好,这都是成为一名优秀朗诵者的有利条件。但如果没有精细的语词感受能力,那些天赋或者能力有可能成为摆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精细感受语词一定是尽可能贴近文本,所以也不会增加创作者的思想或者情感负担,相反,朗读者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创作空间和乐趣。

在这一节中,张颂老师用了一多半的篇幅说一件事情:语词是抽象的,模糊的,间接性的,概念性的,有隔阂的。因此,仅仅“看见”或者“识别”出语词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作为朗读者,不仅要了解语词的明确含义,更要精确感受语词的具体色彩,以便准确表达作品的情理。朗读者如果只是阅读文本,充其量只是获取信息,要想获得具体感受,还要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将客观的语词概念与自己的生活实践、情感经历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主观的、明确的感受。

“朗读者对于作品,对于具体语词的理解必须有所皈依,拿定自己的主见,并努力从中获得具体感受。”这句话包含两重意思:一是理解要有主见,有皈依;二是感受要具体,而且要“努力”获得。

先看主见的问题。语词是抽象概念,对它的具体感受总是随着创作主体与创作情境的差异而千变万化。而对于一旦主体与情境确定了来说,感受就必须是清晰的,唯一的,不能模糊了事。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你所要说的事物,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不应满足于差不多。”可以反复阅读、细细揣摩的文字作品尚且如此,那么线性传播、稍纵即逝,有赖于人的直觉产生情绪感染的有声语言则更加强调具体和精准。没有主见,形成不了对文本、对语词的精细感受;没有皈依,我们的表达就容易变得飘忽不定。

再说努力的问题:张老师反复强调感受的具体性,具体到什么程度?从外在来说,要具体到意象的大小、远近、高低;从内在来说具体到身体、肌肉、器官。要想获得这种具体感受,一目十行的浏览是不够的,要付出足够的主观努力。举例来说,《春天的邀请》中有这样一句:“我听见春天在叩击窗棂。”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开始的表达是这样的:“孙老师范读”,随后我要求他们用手指去敲打墙壁,去体会叩击、敲打、砸擂的区别。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明白了叩击与敲打、砸擂的区别。有了这种具体感受后,他的表达就变成了这样:“孙老师范读”。有了这样一番体验,我们就能动的:“朗读者对文字作品的语词,在理解上不能模棱两可,应使语词符号的代表性及其明确,在感受上更不应含混不清,应克服语词符号的间接性所极易造成的隔阂。这样,听者从朗读中获得才是世间事物的真切映像,才是文字作品的精神实质。”

没有人是天生的朗读者,感受的能力和习惯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从小到大,我们习惯了作为文本的“阅读者”而非“朗读者”来接受文本。作为“阅读者”也会有所感受,但是这种感受往往是概念化的,或者是浅表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表象碎片。在当下人们被手机所俘虏,更习惯浅阅读、快阅读时这种情况就更为普遍。以这种状态开始朗读,很容易陷入“见字出声”的彀中。而当我们以“朗读者”的角度看待文本,就需要以更加主动的态度面对文本,面对文本中的语词,在强烈的表达愿望驱动下,自觉地、主动地、精细地感受语词。这也许就是“语词感受律”的意义之所在。

美文朗读心得体会九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这里孕育着文明,传承着经典,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经典文章犹如一颗颗晶莹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散发着弥久不散的幽香。从古至今那些文学经典被人们代代相传,在书写和吟诵中滋润了无数心灵,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得到升华。

我,一名普通的小学生,在学校开展朗读活动以来,我从一个惧怕语文课、作文能力烂得一塌糊涂的后进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喜欢语文,挚爱文学的优等生,而在朗读学习过程中的经历也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

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展了朗读活动,要求各个年级根据同学的不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习和诵读的经典内容,利用早读书和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学习诵读。老师为我们找来《论语》《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经典书籍,从中节选通俗易懂的内容教我们诵读。一开始同学们对这个活动还蛮有兴趣,能够认真跟着老师抑扬顿挫地朗诵,然而几天下来后,整天都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开始整齐划一的琅琅读书声变得稀稀沥沥、松松散散,诵读时我们的思想开始游离于经典之外了。

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天特地组织大家召开了一个特别的班会,主题就叫“我爱朗读”。在班会上,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让我们懂得了诵读经典的意义,并为我们展示了全国各地小学生进行朗读的优秀视频,老师告诉我们:“这些经典著作都是古代的学者用尽毕生的精力完成的,里面的一字一句都有很深的含意,只有认真阅读,仔细领会才会品味出它的意蕴,读到妙处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即使背得滚瓜烂熟,却并不理解其中含义,又有什么意义?”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对朗读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只有用心去读,认真揣摩,才会领会经典中的精髓。

从那开始,琅琅的诵读声又开始响彻教室,而这次我们不仅限于无意义地机械记忆,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小小智囊团”,通过图书查阅和网络搜寻,专门负责帮助同学们查找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成立了“诗韵小舞台”,由班里的文艺骨干带领大家把古诗词用演唱和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大家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我们还成立了“新芽”文学小组,经常开展同题作文、作文互评、作文比赛等活动,让大家把朗读的感受写出来,共同分享。从此朗读不再是枯燥的功课,而是我们最喜爱的学习活动,我们在朝阳初升的清晨里用清脆的声音朗读那悠长的韵律;我们在操场的树荫下共同分享那一本本图文并茂的《诗词赏析》,我们在课外活动的兴趣小组里自由交流与探讨朗读的精妙,我们在学校组织的朗读展示舞台上放声吟诵,尽展班级魅力。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作文水平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我自从成为“新芽”文学小组的组长后,每天负责收集同学们的上报稿件,组织同学开展作文比赛和作文评析,我们还把好的作品打印成电子稿上传到博客里和全国各地的同学进行交流,并试着向各种刊物投稿。也获得了一些小小的荣誉:参加全国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征文评选,我的作品《美丽的语言,神奇的文字》荣获二等奖,参加全市国防征文比赛,我的征文《心中那一抹生命之绿》荣获一等奖,在学校组织的国防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班里很多同学的作文也都陆续在各种报刊发表。朗读活动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学识,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美德、优秀文化的熏陶,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准则。现在我在班里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在家里是人人称赞的好孩子,这一切都来自于朗读。

感谢朗读让我的少年时光如此丰盈,感谢朗读让我的生活如此多姿多彩,我爱朗读!

美文朗读心得体会篇十

美文朗读,是一种锻炼口语表达和阅读能力的好方法,一段好的文章读出来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位,也能够感染和启迪身边的人。在进行美文朗读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美妙的语言和情感,更领悟到了相应的思想和道理,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选择好的美文

美文的选取,很重要。好的美文不仅在语言上精妙,而且让人感触深刻、思维开阔。我一般选择一些经典的文章,或者一些近期发表的优秀文章。在选择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阅读水平,也要考虑到听众的特点和需要。

第二段:深入理解文章

在读美文之前,要先经过深入的阅读和理解。我一般会先花时间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文章,尽可能的理解其中的语言、逻辑和情感。同时,还要考虑文章的作者、背景和意图,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价值。

第三段:准备朗读稿

在读美文之前,要先准备好朗读稿。朗读稿是指根据原文,加上自己的话语和语气,进行修改和组织的文本。在制作朗读稿时,我一般会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删减、增补和改写,使其更具有朗读性和表演力。同时,还要注意掌握语速、节奏和情感,使自己的表达更加自然、流畅和感染力。

第四段:朗读与表演

真正的美文朗读,并不是简单的读出文字,而是通过声音、语气和表情,将文字转化为情感和思想,深入人心。我一般会将自己视为一名表演者,通过语言、表情、姿势等各个方面,来表达自己对所读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在朗读时,要注意语音的抑扬顿挫、语调的变化和停顿的掌握,使整个表达更加生动、自然和感人。

第五段:深入体会与分享

通过美文朗读,我不仅更加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和作者用意,也更加重视自己的修养和品位。同时,我还会将所得的感悟和思考,与周围的人分享,通过相互交流,来提升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通过美文朗读,我不仅能够享受美妙的语言和情感,也能够汲取其中的思想和道理,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品味。

总之,美文朗读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能够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味,也能够感染和启迪身边的人。通过选择好的美文、深入理解文章、准备朗读稿、朗读与表演、深入体会与分享,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文朗读者,把文字转化为情感和思想,深入人心。

美文朗读心得体会篇十一

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读尤其重要,其中有一种非常凑效的朗读形式就是分角色读。在孩子们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特别喜欢走进文中的童话世界,把自己扮演成其中的一个角色。第一册后两组课文几乎都是蕴涵丰富寓意的童话故事,情节生动,对话丰富,非常适合分角色读,所以在这两组教学中我常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

分角色朗读,确实是一种能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情作者之情的有效的途径和形式,教学中每每进行这样的训练,课堂气氛顿时异常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一试,就连性格内向、平时寡言少语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往往在这样成功的角色朗读过程中,学生便把课文读通了读懂了,语言训练和情感内容也就落到了实处。但是在这组课文分角色朗读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

教学《自己去吧》第一课时,没有精心设计什么问题,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我先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接着在第一层次的读后,就示范,要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这时的分角色读,我不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而是要学生学会合作,利用小组检查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结果巡视的时候发现各小组的合作角色朗读几乎是失败的,学生不是读错句子就是把提示语一起读了,有的还读过了地方不知道在哪里停,这样的角色朗读把整篇课文读得支离破碎。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朗读,只重视了合作和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喜爱,在分角色朗读前,没让学生充分熟读、了解课文,学生没弄清小鸭和鸭妈妈说了什么话,所以分角色时自然就要乱套了。

于是在第二课时就让学生多读,还加上了我的范读,范读课文时,小鸭、鸭妈妈,小鹰、鹰妈妈的音色语气都不太一样,孩子们笑了,鼓掌了,说老师读得真好。我们开始讨论这些角色该怎么读好,学生一遍遍的尝试,我用生动的朗读评价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读出味道:“你这鸭子,急什么?”“鸭妈妈,你还不紧不慢的,你就不担心吗?”“瞧小鹰在撒娇呢!”这个时候,我请学生把小鸭、鸭妈妈等各角色的话划出来,动动笔墨,反复读读。可是,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对话,让学生直接画出小鸭说的话真难,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没全部画对。于是,我在课堂上这样铺垫:

师:小鸭看见清清的溪水,想做什么呢?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小鸭和鸭妈妈说些什么?(生自读)

师:谁是小鸭子?你对妈妈说什么?(学生很自然的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鸭子妈妈在哪呢? (请另一个和小鸭对话: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吧)

学生潜能无限,但是在潜能被激发出来之前,必须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懂得了哪句是谁的话以后,再让他们在下面同桌分角色读,这时情况就好多了。有了前面的铺垫,到了后面的课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样从易到难,先扶后放,学生在以后课文的学习中准确画出对话的概率就高了。

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时,分角色朗读之前,依然让学生先把各角色的话划出来,划出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话读读,然后再分角色朗读。课后忽然觉得,划是手段,是为了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又是为了什么?分角色朗读不是目的,是手段,如果把分角色朗读看成是学习的过程,那么,我们不妨改进一下教学思路,让学生在小组里学习,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角色朗读,请各角色想想自己该读什么话,动笔划出自己说的话。不机械地划,让划和读联系得更紧密,这样学生更好接受,就不会划完以后又不知道该读哪。

其实,成功的分角色朗读训练还要求教师的指导要恰当、及时,要融于阅读之中。引导学生从描写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中体会角色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挖掘角色的个性。总之,分角色朗读,要灵活运用多种策略让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读出不同角色不同的语气、语调和内在的思想感情,才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相应的表情,伴之以相应的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分角色朗读课文或创造性角色朗读,要求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感情,这是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更高的朗读训练。因此,分角色朗读也只有在学生熟读课文,正确领会作者意图、角色的内心情感,能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去进行的。花哨的道具和形式往往分散学生对文本的注意力,不是阅读的本质,要适可而止。角色朗读不是课本剧的表演,也不是课堂教学的作秀,它仍是实在的,严肃的,认真的阅读。学生只有在扎实的阅读理解基础上,才能读出角色的情感、态度,正确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才能自然地朗读、自然的表演、自然地流露。同样,台下的同学才能观察出朗读同学的水平,体验角色的情感、态度。这样的分角色朗读才更有意义,才更有价值。

推荐阅读:

  2024年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心得体会总结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心得体会(四篇)

  劳模事迹心得体会(优秀11篇)

  2024年护士工作心得体会500字(十篇)

  最新幼师培训心得体会800字 红缨幼师培训心得体会(十一篇)

  智慧教育心得体会100字(三篇)

  匆匆读书心得体会800字(4篇)

AD位1

相关推荐

酒店餐饮实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24年安全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高中军训心得体会模板

心得体会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800字精选

心得体会

2024初一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