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3篇
习惯的力量1
①习惯的力量巨大持续的,甚至带有“传染性”。如同主人饲养的小狗,起初很习惯弱小,当它长大时,再想改变它就难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坏习惯是成就美好人生的绊脚石。可见,习惯的力量巨大。
②习惯好坏看它对社会是否有利。养成好习惯,对自身发展和保证生活质量都有利,对社会有益;而不良习惯,轻则毁人健康,重则扭曲人性。人之所以不同,就在于习惯不一。培根说:“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蒙田举例说:柏拉图训斥一个玩骰子的孩子,那孩子不满“你为这点小事就训我!”柏拉图反驳:“习惯可不是小事。”因为“习惯无所不做,我看不无道理。”习惯一旦形成,会深入意识,浸透行为。利弊参半,因习惯性质而定,养成好习惯自然好,恶习就不妙了。
③人的习惯都是后天养成的。一日三餐、日作夜息是生理习惯;爱学习讲道德是品行习惯。没人降生就高尚,也没人胎里就恶劣。恶行可成习惯,高尚能成美德。心理学认为:道德习惯是一个人不需要监督和意志努力就可以自动实践的道德行为,它是品质的重要标志。亚里士多德说:“德性则是由于先做一个简单行为而后形成的,这和技艺的获得一样。”只要持之以恒,必能养成好习惯而成好人。所以,“日行一善”是有益的,以恶小而为之,必成恶品。所以,刘备对子女的告诫很正确。
④习惯养成有客观和主观因素。环境对习惯养成潜移默化,孟子说:“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因此,提升素质,创造良好环境十分必要,而制度规范,舆论监督至关主要。虽然与环境密切相连,但人有主观能动性,在理性指引下,有意识地培养习惯,客观和主观相辅相成。如放任情感,高铁霸座,飞机空闹,公交抢方向盘,闯红灯等不良行为皆成习惯,就不可收拾。当邪恶的洪水冲破理性的闸门,当自私的欲望占据纯洁的心灵,当不良的习惯荡破人性的底线,不和谐就会接踵而至。
⑤人有明辨善恶是非知荣辱本性。孟子云:人无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非人也。古来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所以,从小就放任自流,久之入鲍鱼之肆不觉其臭,不经意间就被恶习俘虏,失去美好的修养。当代青年应如卢梭所言:“艰苦的生活一经变成了习惯,就会使愉快的感觉大为增加”,培养好习惯,会让人享用终生。
⑥坏习惯如恶狗,到处伤人;好习惯如春风,温暖人心。人人养成良好习惯,内心和谐,社会和谐,生活美好,那就从我们做起吧!
习惯的力量2
①习惯的力量是巨大、持续的、甚至是带有“传染性”的。起初看起来似乎很弱小,弱如一滴水。但滴水穿石,当人们感觉到习惯的巨大力量时,再想改变它,可就难了。古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此作出了形象而准确的概括。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的养成使人终身受益,造就美好的人生;而坏习惯的养成即使不毁损人,至少也会成为你成就美好人生的绊脚石。
②习惯好坏的标准,在于对社会和公众是否有利,有利为健康,反之则为不良。人养成好习惯,对促进自身发展和保证生活质量都有利,自然对社会也有益,而不良习惯,轻则毁人健康,重则扭曲人的品性,置人于不利的社会地位,所以人应该远离恶习。可以说,人之所以各不相同,就在于养成了不同的习惯。习惯不是本性,却有着本性一样的固执,“习以为性”正是指的这种特点。培根说:“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蒙田举例:柏拉图曾训斥一个玩骰子的孩子,那孩子不满意:“你为这点小事就训我!”柏拉图反驳:“习惯可不是小事”为例,认为“习惯无所不做,无所不能。据说品达罗斯称习惯为世界的王后和皇后,我看不无道理。”习惯一旦形成,就“积习难改”,会深入人的意识,浸透人的行为。这特性利弊参半,全视习惯性质而定,健康习惯不易改变自然好,恶习顽固就不妙。
③人的习惯,不论好坏都是后天养成,习惯成自然,一日三餐、日作夜息的生理习惯是这样,爱学习讲道德的品行习惯更是这样。没人降生就道德高尚,也没人胎里就品质恶劣,品行来自习惯。恶行可以成为习惯,高尚品德也是习惯养成。心理学认为,道德习惯是一个人不需要监督和意志努力就可以自动实践的道德行为,它使道德行为经常化、巩固化和自动化,因此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标志,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道德习惯养成靠反复实践,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过:“德性则是由于先做一个一个简单行为,而后形成的。这和技艺的获得一样。当我们学习过了一种技艺时,我们愿意去做这种技艺,于是去做。就由于这样去做,而学成了一种技艺。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勇敢的人。”只要持之以恒地实践道德要求,必能养成习惯,成为好人,所以,“日行一善”的方法对培养品德是有益的。虽然有些行为看似不是习惯使然,像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等壮举,谁也不会有很多机会实施这种行为,直接养成习惯。其实这种行为不会出于偶然,不是一时激动,它以良好思想道德为基础,这种基础仍属习惯范畴。
④养成习惯的因素既有客观环境,也有主观努力。环境对习惯的养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于是孟子说:“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为提高人的素质,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十分重要,其中制度规范舆论风气都至为关键。虽然习惯的养成与环境密切相连,但是人又有着主观能动性,可以在理性的指引下,有意识地培养习惯,客观环境和主观努力相辅相成。习惯养成在主观上避不开情与理,脱离理智引导任由情感诱使难成正果,但理智不能转化为情感,也不成其为习惯。就说廉洁行为,如放任情感,就只能免谈,但仅诉诸理智,透着勉强不说还不保险,唯有公私分明养成习惯,会享受廉洁的心理愉悦,境界才是上品,也才可靠。
⑤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在于有明善恶辨是非知荣辱的智慧优势,应把智慧用来养成良好习惯。古来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所以不能图轻松稀里糊涂地放任自流,否则久入鲍鱼之肆不觉其臭,不经意间就会被恶习俘虏,失去美好的人生体验。有些习惯需要艰辛磨炼,会经历痛苦,但习惯既成,感觉会随之改变,如卢梭所说:“艰苦的生活一经变成了习惯,就会使愉快的感觉大为增加。”培养习惯好像锻炼身体,起始自然是“舒服不如倒着”,但为了强身健体,不管他腰酸腿疼、浑身疲累,咬紧牙关练去,终会由不适应到适应,由感觉痛苦到享受快乐,逐渐形成习惯,习惯后不锻炼倒难受。
⑥既然生而为人,既然总要与习惯相伴,那就没有理由放弃对良好习惯的选择和培养,人人都养成良好习惯,内心就可和谐,与社会就可和谐,和谐的社会生活就会实现。
习惯的力量3
作为人类,我们有能力改变带给我们伤害的习惯,走向开放与关爱的。我们有清醒地带着觉知生活的能力,也许你注意到了,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于模式,包括情绪,行为,思维的。我们似乎不断站在十字路口,不停地做着走哪条路的选择,经常陷入矛盾与焦虑中,又时而封闭又孤独。这些思来想去带来的选择,通常是更迷惘痛苦,但其实我们还有另一条路:更轻松更快乐。
为了能巧妙地做出选择,许多人转向了各种心灵与心理方法,希望找到让人生变得轻松起来的办法。不过在选择时,往往忘了一个重要的背景:我们热爱的地球与国家,以及它们所处的危困状况,我们身边的人所处的困境,我们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做出的选择呀!
心灵成长代表了放松之道,获得内心平静的方法。我们想要在疯狂而充满压力的生活中,寻找更平静更专注,谁又能责备我们呢?但是我们有责任思考更宏大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也才能更好的实现我们的目标。如果心灵成长能够让人放松,为我们带来内心平静,那很好。但这种个人满足能帮助我们应对世界上发生的各种问题吗?我们以什么方式生活呢?是给混乱的世界带来更多的攻击性,冷漠与自我中心,还是一些开明与理性呢?
我们许多人十分关心世界的状况,很真诚的希望事情能有所改善,人们能从痛苦中走出来。不过,如果我们对自己诚实,不妨想想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知道如何将这种愿望落实为行动吗?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可能正在制造痛苦吗?我们即使意识到自己正在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也知道如何停下来吗?在如今的年代,摆脱困境似乎比获得快乐更加重要了,在自己身上下工夫,对自己的思想和情绪更为清楚,这也许是我们找出解他人福祉和地球存继之道的唯一途径。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我们如何现在就开始练习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与模式,而不是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