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考地理试题的变化趋势分析
一、试题更具灵活性
近年来,高中地理试题越来越重视知识间的关联性,并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对于背诵类内容考查大幅减少。考题题干简洁明了,提示信息隐蔽性较强,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解析。这种变化趋势要求学生具有极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例如,在2009年新课标中有这样一道试题:题干信息中给出了南极中山站和昆仑站的经度、维度,并明确了昆仑站建设于南极最高点附近位置,要求考生对比中山站和昆仑站的年降雪量、年太阳辐射、年均风力以及气压值。此试题题干中并没有给出图示,只是单纯的文字表述,这就对考生基的本空间定位能力提出了要求,考生必须先进行坐标定位才能明确中山站和昆仑站的具体地理位置。此外,考题还考察了学生对于气压带、风带的分部、气压带和海拔对气候的影响等。而解题时,考生最易犯的错误就是忽略昆仑站海拔较高这一特征,从而遗漏了考虑海拔对气压的影响。
灵活性除了在考查形式上有所体现以外,目前高考地理试题的材料也变得越来越新颖、多样化,并且变式图的应用也逐年增多。例如,在2009年新课程标准卷的前三道题目中就运用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图;在2010年新课程标准卷中的第4题和第5题中都运用了人口年龄结构图;而在2011年全国卷的第9题至11题中则运用了气温变化图。此外,在知识的考查范围方面,高考地理试题以课本上的主干知识为主,但每一年的侧重点都有变化,相对以往灵活性也变得越来越强。
二、试题更具开放性
自2011年起,新课标地理试卷中开始出现了选做题,考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主挑选试题作答,同时,开放性的题目也越来越多。在2011年新课程标准卷36(3)题中要求考生提出一条关于新加坡淡水资源紧缺的解决方案,并阐明方案的可行性理由。这道考题并没有固定答案,考生可以探索海水淡化、淡水借调、废水回收利用等多种途径的解决方案,只要能说清楚理由即可得分。又如在2012年新课程标准卷在第37(3),题目是你认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并说明原因这道题目的答案开放性也很强,考生的观点是肯定还是否定并不重要,该试题考查的重点在于考生对观点的论述过程。
地理材料的开放性表现在试题题目材料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和社会热点,例如,自然灾害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等,这些转变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融入到一起,加强对世界和社会的关注。
考题的解题过程也是一种开发构建的过程,试题题目和材料中经常会有一些帮助解题的新信息,要求考生通过综合分析、理解后将信息整合,并把答案反映到试卷上。例如,在2013年新课程标准一卷第37题中,题干并没有直接阐述什么是物种入侵,但考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完全可以认识到物种入侵对地球生态平衡的破坏和消极影响;而在2010年全国卷36题中提到葡萄的含糖量与其生长过程中尤其是成熟期的光照时间和昼夜温差呈正相关,考生先行提炼题干中的信息要素,才能进一步分析地域、土壤、气候等因素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三、试题更具探究性
高考是一种考评方式,同时也是高中生学习的一个探究过程。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这一要求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的体现极为明显。通常高考地理将试题设置为:选择题2题至3题一组,综合题1题一组,每组试题都有统一的一段文字或图表材料,并在统一材料下设置具有相关性的若干小问题,这些小问题相互承接,环环紧扣,有时是由一个大问题分解而成。这种考题设置方法意在培养高中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引导他们逐步探索,最终完成整个题目的解答,同时促使学生完成对新知识体系的建构。
四、试题更具科学性
高考试题的科学性表现在其越来越能体现出综合性、地域性和以地图为第二语言的学科特点。第一,新课程改革标准地理试卷用地理学科内的综合题和自主选做题替换掉了过去相关政史地三学科的综合题,试卷的地理学科属性更强;第二,试卷中对地图的运用越来越多,且类型多种多样,除了区域图、等值线图,还有过程图以及遥感影像示意图的出现;第三,试题对人文地理知识的体现不断增多,试题往往要求考生结合区域、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分析问题;第四,题目中承载的知识点和信息量增大。例如,将气候、气压、城市发展、地理特征融合到一起,将农业、工业、环境污染融合到一起,将地形、人口、河流分布融合到一起,一个题目中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即使是单一问题也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第五,主题内容越来越关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资源问题、环境问题逐渐成为高考地理中的热点。
高考是中国高等教育院校筛选人才的首要手段,也是测评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是国家推行全国统一课程标准的一种手段,因此,地理高考试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课程改革标准对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关要求与评价,深入分析高中地理考试试题及变化趋势对高中地理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