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作文大全 优秀作文

乡土作文教学的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3-01-09 09:40:3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乡土作文教学是以乡土资源、乡土文化为依托的一种作文教学模式。乡土作文教学拉近了新生代与乡土厚重历史文化的距离,把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 乡土作文教学的,供大家参考选择。

  乡土作文教学的

  乡土作文教学是以乡土资源、乡土文化为依托的一种作文教学模式。乡土作文教学拉近了新生代与乡土厚重历史文化的距离,把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长期以来存在对乡土认识的偏颇,对乡土作文主题理解的思维固化。乡土的不是农村的,城市也有它的乡土;乡土作文也不是单一的歌颂褒扬家乡美,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引导更多的教师去思考关于乡土的方方面面问题,这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思考,继承发扬乡土文化中的精华。

  一、乡土作文提出的背景

  广阔的农村蕴藏着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千百年的乡土文化、乡土风情,有它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这对于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来说,是享之不尽的资源,是得天独厚的条件。乡土并不是农村孩子特有的,每座城市都有他独有的乡土资源,这是本乡本土的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城市也有他的过去,有他的 乡土情意,也有很多本土性的知识可歌可颂,不能忽视城市的本土文化。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_版)提出的理念:“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乡土取材,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提升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自己家乡的认同感。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而乡土作文无论是从取材还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大角度来说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乡土作文的阐释与写作

  (一)乡土作文的含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乡土”就是本乡本土。本乡本土是指主体生存地域的本土性,但是这并不排斥城市的本乡本土性,并不是只有农村才有本乡本土的,城市也是有他的“乡土”。每个人生存的地域都有他的特殊性所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他特有的本土的东西,可以是风土人情,可以自然景观,可以是标志性的建筑物,可以是特定的节日,也可以是某位文化名人,只要是具有代表性的展现地域的特征的就是乡土的。乡土,就是具有典型性的地域特征;乡土,不是乡村和农村的代名词,它是地域独一无二的象征,城市也有他本土性的东西,专属于他的独特标志,所以乡土并不排斥现代化的城市,乡土是包括城市的乡土。

  有学者认为:“乡土作文教学以乡土文化为源泉,以发掘和表现生活的真善美为主旋律,它使学生在特定的地域内,占有丰富的作文养料,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因而能写出一篇篇鲜活感人的佳作。”也有学者认为:“乡土写作应该是作家在真实地介入到乡土生活之后,在对乡土生活有一个真诚的思考基础上,创作出的带有自己独特的思考痕迹的作品。”

  我们认为,乡土作文就是以乡土资源为依托为基础,以观察、发现、体验为方式手段,以乡土资源作为作文的取材,让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获得对赖以生存的这片热土的敬畏和热爱,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家乡的发展,深入的了解家乡的古今文化。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性体验性作文形式,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乡土作文的内容

  1.抒写家乡的自然风景

  每个人的家乡总有许多令人沉醉的如画般的风景名胜,使我们魂牵梦萦、留连忘返,比如各种奇峰峻岭,它们可能是令世界瞩目的焦点,比如黄山,林涛云海,层林叠嶂。安徽黄山就是一个乡土写作资源的典型。可以写游记类的散文,可以写黄山的一个景点,可以以任何片段作为作文的切入点。

  2.记录独特的风土民俗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乡土文化负载着民族文化,是根之根。”而乡土民俗是根的精髓是核心,它蕴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灵魂,是一方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精神文明的结晶,它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象征。各地都有独特的风俗乡情,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风俗民情都在慢慢打上时代的烙印,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

  春节贴对联、放爆竹、家家户户都会做圆子,象征着全家人都团团圆圆;元宵节观灯猜灯谜吃汤圆;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包粽子吃绿豆糕;中秋赏月尝月饼……这些农家传统节日各具特色、丰富多彩,但是并不会有农村还是城市的差异,大多数民俗风情无论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还是生活在农村中的人都传承得很完整。

  风土民俗也是满载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积累下来一系列的关于气象、物候、农事谚语,至今仍为 指导农事活动的生动教材,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比如一些农业谚语如:“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些农谚可能已经不符合科学了,但是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仍旧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生可以留心搜集这些农谚,许多的民间俗语充满着智慧,满贮着真理,为我们的作文写作提供了宝贵的写作素材,用心体会这些农谚,问问家中的长者关于这些农谚的真伪,产生感情共鸣,让自己在其中成长,长此以往语言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写作就如鱼得水,水到渠成。

  3.赞颂家乡的古今文化名人

  每个人的家乡总有那么几个名人,学生可以从探讨历史名人入手,写这些历史名人对家乡人民的影响、对家乡精神的影响,也可以写现代都市生活淡化了历史名人的历史氛围,人们对历史文化感悟的缺失、对家乡文化的漠视,也可以以史为鉴,多角度的谈论,这样乡土写作的内容既有料也不乏深刻度。

  4.推荐家乡的特色物产

  家乡总会有那么点特色的物产,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北京的全聚德烤鸭、温州的鸭舌、黄山毛峰、六安瓜片,这些东西都是全国驰名的,但是也有一些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特产,合肥宿州路上的詹记蛋糕店,卖的小蛋糕和酥饼都是合肥人最爱的东西,你无论什么时候去,排队买蛋糕的人永远让你望而生畏;鼓楼桥下的芙蓉蛋卷滋味还是和十年前一样;安庆有名的炒米,金灿灿的米粒泡上鸡汤,这种吃法也只有当地人才懂得其中的滋味。还有的家乡总有那么点让人歆羡的野味。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观察、品尝家乡的特产,体验家乡特产的制作工艺,感受家乡物产的特色与丰富,引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乡土作文教学的

  读了费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深有感触。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乡土或者类似于乡土的环境中度过的,因此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土中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此刻已有60多年的时刻跨度了,而这60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乡土此刻怎样样了?中国是不是还是一个乡土中国?费先生的乡土理论是不是还适应此刻的中国?这些问题都让我充满了兴趣。

  在我看来,本书开头就应是注重写中国的乡土,后面多转化为写乡土的中国。中国的乡土自有其特点,而中国也的确带有浓浓的乡土味。直到此刻,这种味道也还处处可闻。

  中国此刻的乡土状况如何呢?我没有做过有用的调查,不敢妄语。官方的说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这未免有失精细,我姑且以我的家乡为例吧,这状况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平时在村里,最有感触的便是孩子少了,减了不少热闹。村中的老人过世的也多了。让人不好意思的是许多村里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来,不少新媳妇也不认识了,真有一点物是人非的感觉。每一天早晨都有幼儿园的车来,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经常不回家,更别说大学生了,这就让长老权利的施行大打折扣。有一次,我们村长让我抄一份关于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确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成为农民工。以上所述也就应是大多数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状况了,这当然与费先生所在的那个年代的乡村不一样了,然而虽然有这么多的变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对于每一个乡土中人来说,土地是亲切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也是密切的,因此乡土本色毕竟是维持住了。

  说道文字下乡,其实是知识下乡,费先生说只有等到乡土性的基层变化了,文字才能下乡。而今的社会变迁如此之大,以至于包括我在内的农村孩子都出来找知识了,同时,知识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乡下传播开来,手段多样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于超出了村民的理解潜质。比如有线电视的普及,当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大人们只看本省的几个常看的节目。

  当我们把视线从乡下转移到整个中国社会,我们便会发现这的确是一个乡土的中国,费先生提到两个概念——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谈到西方人的团体意识和他们那象征着团体的神,着重讨论了中国社会的乡土特性。我自己的看法是中国和西方在那个年代并没有在一个水平线上。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却早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早先以放牧为主的欧洲人进入资本主义礼貌,而后剧烈的社会变革彻底确立了团体格局,而中国一向已农经济为主,受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封建思想影响数千年,在物质上的自己自足决定了意识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头为自己的修养和前途而独自寒窗,闭门造车,悬梁刺股也须自己动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句话道出了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克己的发展会导致差异,费先生的圈子理论可谓恰当,每个人周围都会构成一个圈子而不管你情愿不情愿,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个“己”为中心,这让我想到“找熟人”这个词。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个个势力范围,有其众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难免重叠,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就不可避免的复杂化,而这重叠区也是最繁忙的一处了。就拿我在开学时经历的申请贷款事件为例吧,许多事情是要排队来办的,但排不了多久就眼看着没有必要了,几个装模作样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样的工作人员寒暄几句,工作的严肃立刻就荡然无存了,他们要办事也就成了。这真是谁的关联网大,谁才能够捕上鱼。其它人没有这种所谓的关联,又没有队可排,几次来都无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门口没有目的地等,这也确实好笑,算得上是一种奇观了。也有一种现象是一个人突然失势,他的圈子遽然缩小,和别的圈子的联系断裂或者被圈进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于一段时刻后没人理他,这也显得很正常了,这也许便是中国为什么经常有人抱怨世态炎凉的原因了吧。

  随后费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别这两章里提到了两种文化模式——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根据我的明白,前者的文化特质是确定,而后者是户外,从于主流文化的就应是后者,但我却赞成前者的一些观点,像“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整的秩序。”虽然概念上的无知给了我很大的麻烦,但我始终是坚持一种观点的,即我认为未来首先是确定的,其次是可预测的。我认为时刻和空间是“相对”的,物质及其户外真实存在,并创造了一切,时刻和空间只是为了方便描述而定义出来的,是无所谓有无的。物质的户外是可知的,尽管这有很大的困难,但当这一合理真实存在时,未来就已经确定了。打个简单的比方,当你扔出一个苹果时,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抛射角,因此还没等苹果落地,你已经能够计算出它落在哪里了。同理,如果知道所有物质的户外状态,未来就可预知了。回过头来才知道扯很远了,然而也的确很搞笑。我是同意费先生的许多观点的,中国家庭的一贯的单子的差序格局传统隔断了夫妇之间横向的联系,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劳动量和所劳动的重要性规定了劳动者的地位,男性日益占主导地位,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也就男女有别了。

  和谐社会今年来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这首先需要道德与法律的和谐,恩威并重才能不失方寸。类似于费先生的人治与法治,法律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乡土的中国的许多很好的传统也同样不可忽视,费先生说有时人治能够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这对于法治来讲是很理想的,也值得我们借鉴。而两者的和谐的确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我也对费先生的“无讼”观点深有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打官司”这一名词在乡下很受争议。我这儿刚好有三次亲身的经历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一现象。大约在五六年以前,我家发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里的另一家有关,但当时双方都没有思考诉诸法律,最终在村里几个有威望的老人的协调下私了,而我们两家至今也还都和气。另一件发生在大约二三年前,和我的一个亲戚有关,他们两家由于在采石场上的利益而发生争执,后果很严重,反复协调不得私了。最后争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去看了。我们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于我们,但这种有利在法律上却不能持续,于是双方争吵很激烈,这方“说理”,另一方“道法”,以至于法官不得不几次暂停审理。最后的一件事发生在我们村上,是今年暑假时的,双方发生了一点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了警察的罚款,互为邻居的两家从此形同陌路。无论是巧合还是必然,总是有这么一个趋势的,无讼的状况正在悄然改变,这正如费先生预料的那样:只有在社会秩序和思想观念上进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这种改革很大程度上已成事实,这个过渡也就理所应当了。

  四个权力的观点给我了很大启示,在封建社会的乡村只有默许的长老权利,推行的是一种无为政治,而我学过的知识说这种政治是一种残酷剥削的政治,我认为这其实是同样的意思,长老权利的极端发展造就了封建社会,从家长制到君主制,从父子到君臣。社会上开始构成两大对立阶级,与其说是地主剥削农民,还不如说是农民适应了这种被剥削。长老权利的恶行膨胀得到遏制,封建社会也就成为过去了。

  读到血缘与地缘这几张章,我更加明白了三峡工程的所有问题中为什么移民最难,乡土人安土重迁啊,谁愿意在异地长久地做客人,几世几代被人说成是外乡人。另外以一个感触是一句“钱上往来不好牵涉亲戚”,仔细想来,我们村陆续开的几个小卖部还真大多是所谓的“外乡人”办的。但讲到学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实行AA制,正因面子总是得用经济条件去撑,这一过程是痛苦的,我是听到很多人的抱怨的,因此理智开始纠正感情上的“错误”,这也是社会的一个大转变,这一理性方向上的转变同时也体此刻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变化是巨大的,以至于费先生的预测几乎是事实了。名实的分离到处都是,要营养不好味觉,需要规范了欲望,但不否认的是传统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乡土性的社会依然将长期持续她的人情味。这一套乡土理论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将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极富指导好处。

  读完这本书,我发此刻重刊序言和后记中有一句同样的话: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这句话的确很到位,理论创新永远不会有完稿,甚至不会有定稿,人的一生应当有不断探索的精神。费老这种孜孜不倦的理论创新精神和求质求真、舍生忘死的实践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他那谦虚、认真、务实、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的学术精神也教育了我,于是我想借费老的话结尾: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

  乡土作文教学的

  爸爸的老家在江西的农村,过年时,我们去那里过新年。那里到处都有浓浓的乡土味。

  矮矮的猪圈里,躺着一头头肥肥的大母猪,看见我们,全都哼哼唧唧的叫起来。还有一窝小猪呢,刚刚生下来才两天,就已经会跑了。小猪全身粉嫩嫩的,白里透红,好可爱,它们“嗷嗷”地叫着,挤在猪妈妈身边抢奶喝。

  田里的庄稼都已经收割了,只留下短短的枯草和稻秆,远远的看去,一片金黄。菜地里,有些油菜花已经开了,引来了勤劳可爱的蜜蜂。棉花地里,棉花白胖胖的,一大朵一大朵挂在枝头。

  村里的老房子非常古朴,灰灰的墙,灰灰的瓦,木头门“嘎吱、嘎吱”响,窗户上雕着梅花鹿、麒麟、骏马、花朵、人物……等各式各样的图案,栩栩如生。

  老家堂前上方墙角有一个燕子窝,土土的颜色,布满了小颗粒,还有一个小洞,大概是燕子进出的门吧。可惜现在还没有小燕子住在那里,奶奶告诉我,到了春天燕子们就会从南方飞回来,还住在我们家。

  啊,好一股浓浓的乡土味!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但有一种古朴的美,自然的美。

  乡土作文教学的

  随着天气慢慢变冷,中秋节来了,也就意味着我一直向往的中秋假期到来了。这个假期,我打算去乡下体验乡土生活。

  十·一那天早上,我们全家开了四个多小时车,终于到了乡下。刚到乡下,就有一股动物粪便的味道隐隐飘来。正当我还在疑惑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粪便的时候,爸爸带我来到了爷爷家,是爷爷帮我找到了答案。原来,这里家家户户都养家畜,粪便是它们排出来的,爷爷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别看我是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小朋友,可一到乡下,我才发现我真的还有好多东西不知道呢!比如来爷爷家的第一天,马上就要吃饭了,就在我要准备洗手的时候,我发现有个水龙头正开着,于是我便接着水龙头洗手,结果令大家哈哈大笑。正当我茫然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原来水龙头下面那口大缸里面盛的水是用来做饭和洗衣服的。你瞧瞧,真是让人感到羞愧呀!

  第二天,我们一起去了太奶家。太奶家在另一个村子里,那里有许多羊和飞鸭。哈哈!大家一定没听说过飞鸭吧!它的颜色是黑白相间的,眼睛旁边有一圈红色,眼睛是黑色的,所以显得非常突出。它之所以叫作飞鸭,是因为它会飞。因此,飞鸭的主人害怕它们飞走,便将它们翅膀上的羽毛剪掉了。

  在乡下的这几天,我体验到和小动物们亲密接触的感觉了。爷爷家养了16只鸡,我经常用南国梨喂它们。我先吃一口,再咬一口用力地吐出去,小鸡们便蜂拥而来,每次总有一个胜利者来和我一起分享南国梨的美味。看着它们可爱的样子,我高兴极了!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这里居然还有老鼠。爷爷有一个捕鼠夹,他每天晚上都把捕鼠夹放到鸡架底下,用月饼馅做诱饵,这种馅对老鼠来讲,绝对是最好的美味,因此每天也都一定有一只老鼠因贪吃而丧命。在这里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了老鼠,它长着小小的眼睛和两只小小的耳朵,可是却有一条长长的尾巴。

  我的乡土生活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这几天给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第一,这里的天黑的特别早,那是因为晚上很少有人开灯;第二,这里的蔬菜都是没有化肥的,是纯绿色食品;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真正体验到了与亲人相聚的快乐!

  乡土作文教学的

  我的家乡在箬山,那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是无边无垠的大海的地方,非常美丽

  家乡的建筑依山而建,人们用石头造房子,黑瓦盖顶,并用石块压住,有些人还会用石头在屋顶摆成一个“喜”字。居民们一户一栋,不是一排排的,而是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中间有弯弯曲曲的石头路。有山涧的地方,还会有一座石拱桥。石拱桥看上去小巧精致。对于看惯了城市里钢筋水泥建筑的人们来说,看到家乡这石头房子,一定会眼前一亮,家乡的石头建筑,引来了许多画家和游客到这里写生和旅游,他们还称这里是“东方的巴黎圣母院”。

  到了箬山,一定少不了吃的。箬山小吃可多了。有山粉夹,漂圆,鱼丸,炒绿豆面,索面,鱼面,肉羹,蛏羹,山粉圆……还有更多美味的海鲜,让你一饱口福。在享受这些美味的时候,你的舌头品尝的是与众不同的口味,耳朵听到的是闻所未闻的闽南语,因为箬山人是从福建那边移民过来的。

  你吃饱了,当然会想到玩,如果你在正月的时候,会看到“大奏鼓”,“扛台阁”,“扛火钁”。那热火朝天的场面,会让你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渔民的粗犷朴实,还有他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会让你深深感动。

  箬山犹如一幅富有纯净和美妙个性的乡土风情画卷,值得人们慢慢欣赏,细细品味。

推荐阅读:

  7字春联带横批

  建国70周年论文三篇

  抗击疫情青年担当作文三篇

  新冠肺炎疫情作文最新

  疫情给我的启示作文600字

  临时党支部书记退休老干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事迹

AD位1

相关推荐

二年级作文教学设计案例(推荐41篇)

小学作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教学计划(汇总3篇)

小学作文

三年级作文教学一次有趣的游戏(解析26篇)

小学作文

二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设计(推荐9篇)

小学作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作文教学计划(优选11篇)

小学作文

中考作文教学反思

中考作文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