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度,提问恰到好处:度的把握恰到好处例子
把握好度,提问恰到好处:度的把握恰到好处例子
一、掌握好问题的难度
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有深度而不表面. “我们有时会这样去做的,对不对呀?”“这个混合算式该不该先算括号里的呀?” 类似这些问题笔者觉得实在没有提问的必要,因为提问不具有启发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无须深层次地思考,只是机械地作出应答,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学生的思维能得到锻炼吗?教师应尽力避免由于互动不够造成的教师“一言堂”的现象. 对于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的知识或容易理解的概念就可以不问,对难点、重点处反复设疑,以强化学生记忆. 另外,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设计问题时,应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提出一些贴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所以教师应多设计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一定联系,但学生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
二、选择好问题的角度
课堂提问首先要切合知识不跑题. 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都采用创设情境问题, 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提高课堂效率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如果情境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就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或是一味地强调问题情境的精彩而忽视了知识点,就会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宝贵的学习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从而严重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其次,课堂提问要问于重点、问于难点. 教材的重点应该贯穿整堂课的始终,它往往既是所授内容的重点,也是技能训练的重点. 教师应该准确地把握教材,紧扣教学目标,于重点关键处巧妙地设置问题,使学生在整节课中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思维的连续性、稳定性. 最后,问题的设置应注意角度的转换,使其具有新鲜感. 同样一个问题,提问得虽有难度却平淡,很难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 所以变换角度进行变式提问,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将新旧知识进行串联比较,使学生做到触类旁通.
三、考虑好问题的跨度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时,不仅要做到不呆板,有灵活性,还要有建设性. 有建设性的提问,能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并且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对难点、重点处多设疑,使学生既能理解又有深刻印象. 在进行复习时,对知识点的跨度可适当增大,提出一些思维量较大的问题,围绕教材的重点展开提问,使知识点都能串联起来,做到前后呼应. 有时为了加大跨度,可以考虑对设计的问题采用合并、简化等方法加以浓缩,用启发性的问题来深入浅出,以提高问题的质量.
四、把握好问题的梯度
学习活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问题的设置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化整为零、化复杂为简单的办法,把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科学地分解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渐进式的小问题,要按知识点难易级别从低到高逐层设问,由浅入深,环环紧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科学性、条理性和严密性,从而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并且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个性、水平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因此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学习成绩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回答,从易到难搭好台阶逐层解决. 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应多以贴近课本知识的、直问直答的问题为主;对成绩中等的学生可逐步“升级”;对知识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适当加大难度. 通过层层深入式的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五、把握好问题的时度
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提问,还要注意把握提问的时机,根据教学实施情况适时提问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不管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者是在课中置疑,波澜跌宕,还是在课后留疑,让人余味无穷,都能使学生在课堂上鼓足精神,保持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 另外,教师也须注重对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处进行提问. 有了旧知识的支撑才能学习新知识,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非常重要. 教师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进而能更全面地理解并掌握新知识. 因此,教师精心设置问题并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来能为学生搭建知识的桥梁,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
综上所述,成功的教学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用科学的、适度的提问,打开学生求知的心门,是我们每个教师应尽的义务.
把握好度,提问恰到好处:度的把握恰到好处例子
01
后台有时会收到这一类很相似的提问,提问者有男有女,但内容却大同小异,基本是在问:
猫姐,你说我该如何处理我的感情啊?
一般会在问题后简要描述了一下自己面临的情感状况,举出一些让自己疑问的例子,然后提出自己的核心问题。而这问题却大体走不出两个方向 ——
一方问,自己该如何在患得患失的感情中自处,如何才能消除不安、让对方更亲近?
而另一方则问,如何从令人窒息的感情状态中摆脱出来?
每一次,我都会针对留言认真给出一些我的建议,而随着遇到这类问题次数的逐渐累积,我觉得这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一面写着“争取还需努力”;另一面则写着“过犹不及”。
02
其实,如果你问我,无论恋爱还是交友,维系人际关系的最好尺度是什么?
我内心最佳的答案往往是:让彼此的亲近都恰到好处。
而如果,抛开了感情问题,你问我健身锻炼的最佳状态是什么?
我依然会回答,让它介于身体协调突破与安全底线之间的“恰到好处”。
如果你再问我,那该如何把握生活、工作、约会各事项间的时间分配?
我仍然会回答,一个让生活处于有条不紊的“恰到好处”最有帮助。
这不是因为我对答案的敷衍,而是因为这确实就是生活、情感、工作、休闲的最佳选择。也许这个答案过于简单,但世间本就没有太多复杂的真理,真正的真理都是简单而质朴的。
而为什么说“恰到好处”会是生活的最佳状态,那,让我们先来看一些它的反面例子,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到无法保持恰当心态对生活的负面影响。
03
7月25日,西安25岁的大学生小赵在连续健身三天后,感到身体不适,“胳膊肿了,尿量很少,尿液的颜色也不对了”。到医院以后,小赵本以为是简单的肌肉拉伤,没想到医生让他立即住院,还下了病危通知书。原来是由于过度锻炼造成的横纹肌溶解。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一名75公斤的女孩身上,武汉市民小兰为了在开学前有个新形象,去健身房锻炼。踩了1个小时动感单车,其后腿部由“感到疼痛”逐渐变为“疼得厉害”,而尿液也变为了酱油色。出于害怕,家人将其送往医院,经查小兰患上了横纹肌溶解症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果再拖延几天后果不堪设想。幸好经过医生的救治,通过对小兰身体补充了大量的液体及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让其转危为安。
上述两个例子,都是由于心急不顾客观进程,突击锻炼而造成的结果。
而在生活中,除了健身我们着急,恨不得一天就出来马甲线之外,在情感上过度急切、贪婪索取以至于导致悲剧的例子也时有发生。在你的身边是否也曾听过或者看过,甚至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例子:
交了男朋友,男友便成了这个女生的全世界。出于不安也好,或者只是无聊,无论对方上班下班都不停的微信对方,如果没有及时回就会更凶猛的提出疑问,质疑对方在做什么,是不是在跟别的女生说话聊天,是不是不喜欢她不爱她了之类。并且在下班后,也不允许对方有一丁点的私人时间,哪怕对方只是与好友相聚,也要紧随其后紧迫盯人。翻看手机、通信记录、QQ微信更是常态。结果发展到最后,男生往往会因为深感太窒息而分手。
或者是相反的情况,无论男生女生,有些却是会在谈了恋爱后依然我行我素,不管对方而只玩游戏、异地相恋却不经常联系、与其他异性交往过密、不注意影响,等等,这之后也往往会导致另一方忍受不了而分手。
无论是情感,还是生活,让一切都“恰到好处”的尺度是一种最难得的功底与艺术。它需要一颗热爱生活的新来维持,需要一个对事物保持尊重的态度来获取。
04
现在的时代太容易让人变得心急 —— 急着有漂亮的身体曲线,急着有偶像剧般的恋爱状态,急着有大富大贵的经济财富;急着变美,急着成名,急着出人头地,急着在有限的生命里赶紧走向人生巅峰。
与之相比,“静心”这件事也变得仿佛越来越有难度。
我们把它归咎于时代的特点,说我们难以沉淀自己是社会发展的过错、是时代的要求,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有拼劲儿从来都是好事儿,但“过犹不及”的警训在很早以前就已有过。而纵观历史,每一个时代的人也都在其所在的时代经受过同等的考验 ——
从诸子百家时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唐朝盛世的繁荣兴盛,从宋朝诗词的凝练深刻,到清代文人的挥墨豪情,历朝历代的人们都曾感受过他们所在时代的恢弘与激烈的各类竞争。
每个时期的人,都有自己的物质比拼、精神百态,又怎会只有我们现在生存的生活才有压力、有挑战呢?
归根结底,挑战与压力、渴望与追求、理智与本能,这本就是每一个智慧生命都要面对的课题,是早已随着人类诞生之初就刻进了DNA中的事情。
所以,与其盲从,与其躁动,不如安抚好自己浮躁不安的内心,先观察好自己的真实需求与自身特点,再结合自身特征,在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生活与感情进行把握。
05
恰到好处,确实是一个非常妥帖而又最接近幸福感实质的词语。
它描述着一种状态,令人对生活满怀憧憬而又充实于当下,有所收获又可以有新的征程,态度认真却不会不加节制地需索无度;
它发乎内心,是一种对世间美好心存尊重的态度,是对“索取与获得”最佳的平衡,是远离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而让幸福之泉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奥秘,是对幸福美满状态,最大的虔诚。
而想要做到这样的从容不迫,背后需要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自信,来告别“患得患失”;是“花开终有时”的遵守,来告别对结果的急迫;是“尽己所能,无愧于心”的坦然,来面对一切意外发生的可能。
把花在紧迫盯人的时间,多花一些在对自己的培养塑造、提高魅力上;把一股脑儿过度锻炼的急切,多分散到每一次躺沙发、吃零食、懒懒散散的时刻;把对财富的热烈渴求,多提高在增加技能,或者实打实看些有用的知识层面,……,这都好过一股脑的热忱,与“三分钟热血”的过犹不及。
有张有弛、进退有度,将事情停留在彼此安适的刻度上,需要的,更多是来自于一个人内心的强大。
就像武术高手,能把雷霆之势的劲拳停留在对方的鼻尖而不深入一步,这需要的,是常年累月的修行与对力量的掌控;而初入门的武夫却只会虚张声势的挥舞,哪怕出拳也控制不住拳脚的深浅与力度。
“恰到好处”四个字更是一种修行的结果,是实力的综合展现。
06
人人都有贪欲,这是人性本源的一部分。但,有贪婪还需有眼界,有心胸 —— 想要登上顶峰不怕,哪怕是珠穆朗玛峰也不是不可攀登,但关键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上去,而不是望山山高空做梦,毫无准备一场空。
对自身的了解、对事情发展规律的了解、对心态的调节,对事物客观细节的把握,就是该做的准备。
它难以做到,却又不难做到。
难的,是对贪婪、急切惯性的克服;而不难,则是因为归根结底,我们仍是在实现自己的欲望,只是更懂得了把握节奏,更懂得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学习,也便能,更快速而有效的到达结果。
光有急切的心,往往只会把事情办糟;
而把急切的事物化作目标,紧盯方向的同时走好道路,才可能获得结果。
越心急,脚要越稳,走得也能越扎实,而那得到的,也将越长久。
愿你也终有一天,能让生活的一切节奏,恰到好处。
把握好度,提问恰到好处:度的把握恰到好处例子
作为市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林俭对工会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上海市仪表电子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张林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直截了当地说,工会是党联系、发动群众的重要途径。作为董事长,其实与工会的最终目标也是一致的。1992年起就担任上海仪表局局长的张林俭,亲身经历了仪电系统10多年的调整、
重组,他深有感触地说,在改革中,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工会处在这一对矛盾中,要做好工作确实蛮难。工会既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同时又要与党政领导取得共识,理解企业发展的长远意义。工会如不能深明大义的话,就会与整个调整产生差异。
而令人欣慰的是,在集团漫长的调整过程中,仪电工会始终配合行政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这实属不易。
张林俭强调,在企业的发展阶段,工会的作用更加重要。企业的策略重在付诸实施,这就需要工会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充分调动起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方面,工会的作用不可替代。在此期间,党委提出了管理改善活动,行政推动进展甚微,工会抓住主题,投入大量精力,挖掘、培育典型,使改善活动在全系统得以推广。
对于工会如何参与管理,张林俭有着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工会作为一个群众组织,应该更好地参与到企业的整个发展中,而民主监督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他介绍说,民主监督与组织监督、股东监督、自我监督一起成为控股公司监督体系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其中民主监督至关重要,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民主监督要先行一步。在仪电系统,监督内容突出了职工和企业共同关切的两个基本重点:一是法定基本权益的监督。五年来,工会不断加强对社保金、公积金等缴纳的监督,落实职工切身利益的基本保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二是职工根本利益的监督,明确提出了加强对企业发展战略实施方向的监督,保证了企业目标的合理性和实施的正确性。
问及对仪电工会的总体评价,张林俭满意地说,工会很好地发挥了党的助手的作用,从调整、重组到发展,工会始终与党政协调一致,完成既定目标,其间,工会的“度”把握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