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作文大全 优秀作文

语文听课记录三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3-01-05 12:56:5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听课的主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老师。对学生而言,听课是接收信息,吸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老师而言,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下面是范文网为大家带来的语文听课记录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听课记录一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I(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习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引起阅读兴趣: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提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莲蓬花骨朵饱胀翩翩起舞舞蹈蜻蜓昨夜好梦破裂一幅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

  (初读时的充分诵读,就是为了使学生读透课文,为感悟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的多了,学生理解的也就多了,老师需要讲解的也就少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便是这个道理。现今,我们也常说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但仅仅靠讲读课文时的那点“读”是远远不够的。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又要让学生读中感悟,时间根本是不允许的,结果仍然是老师“包办代替”——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因此,在初读时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读透课文,过了这一关,到精读课文、品读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在新的教学思想下,我们不提倡以往的给课文划分段落。其实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需要一个死的划分,就如这篇文章,可以分为“看荷花”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甚至还会有其他的划分方法。但把握思路、理清脉络也是需要的,只是在方法上、思想上灵活一些,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不必再追求一个死板的、固定的答案。)

  4.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人生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语文听课记录二篇

  授课教师:xx

  科目:语文

  听课时间:xx课时

  听课课题:蜜蜂引路

  听课地点:xx班级

  听课记录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读题。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二、自学生字新词

  ⑴读准生字的读音

  ⑵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景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

  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

  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听课评析

  课堂中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中,要把指导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

  语文听课记录三篇

  《雷雨》听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一、导入:闭上眼睛听雷雨的声音,引出课题

  二、预习:

  自己读读课文,那几段是写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

  (教师的语言很简洁明了,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的任务。)

  三、检查预习:

  1-34-67-8

  读了课文,你明白是一场怎样的雨?

  四、默读课文第二段,想想哪些句子写雨下得很大?能够用横线画出来。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好习惯,需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

  生:第五自然段:雨越下越大,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树房子都看不清了。用因为所以说说。

  生:因为……所以

  师:还有谁会说?

  生:因为雨下在窗户上,所以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师:你会说吗?跟你的同桌说一遍。

  很多小朋友这天很能干,一说好就坐好了。

  (教师的评价语言不错,很简洁,也很有效)

  还有哪句话写出了雨很大?

  生: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师:你明白什么?

  生:哗哗哗,说明雨很大

  师:我仿佛看见有人用脸盆在倒水。谁能读出雨很大的感觉?

  生:读

  师:谁能读得更大一点?更急一点?

  生:读

  师:我们一齐读读好吗?(老师读第一个“哗”,女同学、男同学分别读第二第三个)

  五、学习第一段:大自然会告诉我们一些现象,默读1-3小节

  1、默读:找找大自然有哪些变化?

  2、交流:云——压

  结合写“压”:你写的时候会注意哪点?---竖撇点

  老师示范,点明写字的要求:抬头

  (老师示范的时候学生自己在写,没有到达示范的作用。呵呵,还要明确一点任务)

  写好的同学想想,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把它记住?

  (怎样写,怎样记最好一齐教,让学生在写的时候就记。但是这是小节。)

  怎样的云压下来了?(黑沉沉)

  你能读一读吗?我觉得不够黑啊!

  满天的乌云,说明什么?很多

  学生:还有厚厚的云

  师:很多、很厚、黑沉沉的云压下来,这时候是多么的闷呀?

  出示:蝉为什么一点也不叫呀?(太闷了)

  3、还有哪些也变了?——风

  树枝会怎样乱摆?——摇来摇去歪了飘呀飘

  大风还会吹到什么?——灰尘蜘蛛

  学习“蜘蛛”

  (训练学生的说话潜力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低年级这很重要。会连贯的表达,自然语文潜力就得到了提高。)

  学习:垂——想象一下,蜘蛛是怎样逃走的?

  还有什么表现?——闪电越来越亮(用竖线表示)

  雷声越来越响(用圆圈表示)

  大家能读出来吗?

  (这个创意很搞笑,对于调节课堂的氛围很有好处。)

  训练:把“渐渐”放到下面的句子中:

  天黑下来了。

  粉红色的花儿开放了,真美呀!

  太阳像个大火球,浅水洼中的水干了。

  4、积累:学习下雨的词语:乌云密布等

  六:下课

  总体感觉:

  1、教师的教学设计层次清楚,思路明晰

  2、能够注重学生各方面潜力的培养。如:说话、想象等

  3、教师本身的素质很好,语言表达简洁明了,指令明确

  推荐:

  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是不错的,但是缺乏“主体性”:学生自己的学习、创造性的表现,这一类的东西很少。为什么?因为老师引导、指引、指令性学习行为过多了。也许这和低年级课堂教学特点有关。

  在情景的营造上,学生是被动理解的,是不是能够创造一种互动的、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更快乐的学习。

  当然,说说容易,做做难。听了阎春燕老师的课,还是感觉获益匪浅的。谢谢

推荐阅读:

  父母作文600字

  超整人的脑筋急转弯

  童年的记忆普通话考试三分钟演讲_童年的记忆普通话考试说话三分钟范文5篇

  花钟400字作文

  最难绕口令大全爆笑

  关于离别的句子大全

AD位1

相关推荐

考试的作文300字六年级(三篇)

小学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有你真好老师(共13篇)

小学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封面看图写话作文(严选32篇)

小学作文

高中走自己的路800字作文【三篇】

高中作文

高中人与路议论文【三篇】

高中作文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看图写话:观猴

优秀作文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