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作文大全 优秀作文

最新我心中的桃花源作文400(十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4-08-02 14:33:0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我心中的桃花源我心中的桃花源一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梦想中的桃花源小学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南阳的刘子骥最终也没有找到陶渊明的那片神秘的桃花源,桃花源变得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可我始终在憧憬那个地方的神秘美好。

那里一定晴空万里没有雾霾,没有一丝乌灰的迹象,不用戴防雾霾口罩,人们不再谈论pm2.5,因为没有排放超标的大工厂,工厂用的是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的现代化新型工业生产线。人们大都绿色出行,能走路就走路,能骑车就骑车,即使开汽车,汽车用的也是清洁能源,根本就没有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

路边的树木枝繁叶茂,傲然挺立,守护着这方净土,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淡淡的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每一次深深的呼吸,都像是让全身增添了力量。湛蓝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仿佛是天上的一对对情侣,在那里卿卿我我,轻声曼语,他们在谈些什么呢?肯定不是倒霉的天气,应该是人们的幸福生活吧。

的确,在这美丽如画的环境里工作、学习、娱乐,肯定是幸福快乐的,不信你看那舞动着青春色彩的广场舞大妈跳得正起劲,那群在奔跑在绿茵场上的孩子正释放者他们的活力,那抱起孩子的妈妈眼里正绽放着幸福。他们的笑脸就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开放在澄明的蓝天之下。

多么美好的画面,多么美好的梦想!这个梦想看起来遥远,但只要我们都为此而付出努力,相信这个美好的梦想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我心中的桃花源我心中的桃花源二

一  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掌握“皆”、“咸”、“具”、“俱”、“并”等副词,辨认“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文言词语。

二  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三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一  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易掌握,重点应放在词汇和朗读教学上。

二  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叙事的口头训练。

三  因本文为文言文,学生自学有难度,故安排两教时。

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导读课文一、二节。

一  导入  新课

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

2.教师介绍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  导读课文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垂髫  要  俨然  邑人

阡陌  骥  怡然

3.教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对照原文。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各段段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5.导读第1段。

(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关词语:

“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实“行”的解释。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

“异之”: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6.导读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

(2)讨论: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教师点拨: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

三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背诵全文。

3.预习第3、4段。

教学要点:

一  继续导读课文,理解文中主语省略现象;二  学习范围副词“皆”、“咸”、“具”、“皆”、“并”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自读课文(散读)

二  试背课文

三  结合课后练习二、六,导读第3节。

讨论:

“要”通“邀”。

反映了村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咸、皆”,表示范围的副词。(结合练习六)

皆:全,都。指人、事、物的全数。

咸:全,都,一般指人的全数。

俱:全,都。一般指两个以上的人同做一件事,在这个意义上,“俱”一般不写作“具”。

具:全部,引申为详尽、详细。

并:一起,一并。从类别上概括。

2.桃源人为何“不复出”?

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3.辨析“妻子”、“绝境”等词的古今义。

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

今义:单指妻。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练习二)

明确: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叹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

四  导读第4、5节

1.指名朗读、讲述句意。

2.讨论:

(1)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结合练习三)

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有可能的。

作者的用意在于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

(2)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五  散读课文,归纳写作特色。

1.剪裁得当。通过描绘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社会。中间部分写得详细,开头结尾写得简略。

2.线索清楚。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一线贯穿,层次分明,但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曲折回环,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3.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流畅。

六  集体朗读课文。体味鉴赏写作特色。

七  指名试译课文

八  自读练习(印发练习题)

1.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本文叙事的线索是(    )。

②渔人发现桃源的经过。

③渔人进出桃源。

④时间先后。

(2)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①说明桃源人小心谨慎。

②暗指“桃源”是找不到的。

③说明渔人有意捉弄地方官员。

④暗指“桃源”人心存戒心,不愿意让外人知道他们的藏身之地。

2.判断下列各句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桃花源记》一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    )

(2)“阡陌交通”的意思是:田间的小路成为交通要道。

(    )

(3)陶渊明在本文中通过描绘桃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社会。(    )

(4)“缘溪行”中的“行”是行走,向前走的意思。

(    )

3.分别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例: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1)妻子    古义:

今义:

(2)绝境    古义:

今义:

(3)无论    古义:

今义:

(4)鲜美    古义:

今义:

(5)穷      古义:

今义:

4.将下句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完整:

(1)(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5.试从课文中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个词语写一段话。(要求:(1)语句流畅,围绕一个中心选择材料。(2)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3)字数2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1)③,  (2)②,

2.(1)√,  (2)×,  (3)√,  (4)×

3.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指与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指毫无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今义:表示无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穷;古义:尽;今义:贫困。

4.(1)村中人,村中人,村中人,渔人,村中人,村中人。

(2)村中人,村中人,渔人,渔人。

5.出自本文的成语有: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不足为外人道

小练笔:(略)

我心中的桃花源我心中的桃花源三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从中获得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再现桃源,理解陶渊明创作目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根据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桃林”图片(播放ppt1-6),让学生欣赏,问:大家有怎样的感受?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世外桃源)它有什么含义呢?投影明确: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出示课题目和作者。(播放ppt7)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点击“陶渊明”链接到ppt13);

三、明确本文的学习内容(播放ppt8)

共六方面:课文朗读、字词释义、课文结构、思考讨论、写作特色、文言知识。

四、课文朗读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课件,学生跟读,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领会语气节奏。

五、字词释义

点击播放“字词释义”课件,结合学生课前预习,对各段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解释。(学生汇报)

六、课文结构

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发展)

七、思考讨论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

2、渔人看到什么景象?(所见: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所闻: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4、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所历:民风淳朴)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是虚构的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7、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8、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讨论归纳)

八、总结全文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九、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2、总结并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课文的结构、主题等)

二、写作特色(点击“写作特色”链接到ppt24)

(1.详略得当;2.语言优美,通俗易懂;3.想象丰富,曲折回环; 4 .虚实结合 )

(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精华集萃五方面举例说明。)

四、课堂总结(播放ppt32)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五、课外拓展(播放ppt33)

想象训练:(任选一题)

1、我来到桃花源;2、 今日桃花源;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我心中的桃花源我心中的桃花源四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渔人甚异之。前行,欲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极狭,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这两段文字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

2.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  )(  )交通  黄发垂(  )

3.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2)落英缤纷: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n10六]

(注释:①肆:致力。②艺:种植。③靡:没有。④暖:遮蔽。⑤俎豆:祭器。)

1.这些诗句和《桃花源记》中哪些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

2.这些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

假如在21世纪的今天,一位桃花源中的人猛然来到外面的世界,面对今天的人类富足而幸福人生,他将会怎样?请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1.文学常识,生字注音  2.实词的翻译  3.译句。

要熟记文学常识,牢固掌握文下注释。

4.(1)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缤纷。

(2)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3)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二、考查比较阅读能力。

1.与课文“土地平旷……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一致。2.描绘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和平宁静,古朴自然,怡然自乐的社会情景。  答对意思即可。

我心中的桃花源我心中的桃花源五

(一)教学目标

1.恰当地评价课文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2.了解课文的叙事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3.体会精炼生动的语言,积累文言词语。

4.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曲折回环、悬念迭起的写作特点。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辨认 “交通、妻子、绝境、无论”等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这一设计巧妙,能激起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起步好,就能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①引子

有一个成语—— “世外桃源”,谁能解释一下?

明确: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谁知道这个成语从哪里来?

明确:出自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

②由 《桃花源记并诗》的影响,引入课文学习。

[出示投影片一]

在中国,素有 “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武陵桃源,原是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陶渊明作 《桃花源记并诗》以后,始为文人墨客所重,梁陈之际已有诗人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至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桃花源忽名声大噪,甚至引起朝廷的关注。天宝七年,诏令 “三十户蠲免税赋,永充洒扫,守备山林”。此后,游者日众,成为人皆慕趋的风景胜地,吟咏之作也历代赓续不绝。

《桃花源记》如此佳妙,让我们诵读欣赏,享受这篇课文的艺术美吧。

[出示投影片二]

上课之初,让学生知道教学要求、学习方法及步骤。这一设计的好处:从教的方面说,让学生一起来掌握教学要求,有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从学的方面说,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达到什么要求,目标明确,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要求:

①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②了解、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

学习方法及步骤:

把握整体、分析结构

提问朗读、重点分析

分析、评价文章主旨

2.把握整体、分析结构

①学生对照注释阅读课文,阅读时正音正字。

[出示投影片三]

第一部分 (第1段):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 (第2—3段):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 (第4—5段):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3.提问朗读、重点分析

①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朗读是带着问题去读有关片段。学生寻找有关片段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的实践过程,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a. 提问朗读: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

b. 推敲字词。

△ “忽逢桃花林”中的 “忽”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因为 “忽”说明是偶然的。

△ “芳草鲜美”中的 “鲜美”作什么解释?

明确:“鲜美”,鲜艳美丽。

对文中难懂的字词进行推敲,也是一个阅读、积累的实践过程。

△ “渔人甚异之”中的 “异之”作什么解释?

明确:“之”,指见到的景象, “异之”,是“以之为异”,即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

△ “欲穷其林”中的 “穷”字作什么解释?

明确:“穷”,穷尽,走到头。

②学习第二部分

a. 提问朗读:文中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景象的?(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

b. 提问朗读: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

“自云先世避秦世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提问:为什么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学生回答后明确: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d. 推敲字词。

△ “阡陌交通”中的 “交通”,作什么解释?

明确:“交通”,交错相通。

注意区别那些与现代汉语形式上完全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符合文言文教学的特点。

明确:“妻子”,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指妻子、子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③学习第三部分

学生回答后明确: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b. 推敲字词

明确:不相同,前一个 “志”为动词,做了标记,后一个 “志”为名词,做的标记。

③积累词语

鲜美 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不足 如此

积累文言词语是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教学中,让学生边学习,边积累,如此日积月累,学生就能掌握大量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后明确:

[出示投影片四]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 (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 (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 (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 (四折)。“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 (五折)。

5.分析、评价文章主旨

①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以上的分析自始至终是扣住作品本身的,几乎没有考虑联系作品之外的因素,我们把这种只重文学作品本身,基本不考虑作品之外因素的阅读称为主观性阅读,而把那种既考虑作品又注重作品写作背景因素的阅读叫做实证性阅读。

我们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主观性阅读,大家一定有兴趣再作一次实证性阅读。请看陶渊明写作本文的有关背景材料。

[出示投影片五]

教师提供有关资料,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 (421)。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 “大济于苍生 之志,可是,他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他有志不能施展。他也曾任彭泽令等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不愿 “为五斗米折腰”,义熙元年(405),愤然弃官回乡,从此过着 “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他虽 “心远地自偏”,但 “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 “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本文原是 《桃花源诗并序》中的 “序”,《桃花源记》与 《桃花源诗》有密切联系,请看 《桃花源诗》。

[出示投影片六]

桃花源诗

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学生回答,互相补充。

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空想。

6.朗读课文

朗读前的指导十分重要。这里,对朗读课文应掌握的节奏、感情作了提示。这样,就能启发学生在朗读时去体会,去感悟。

①教师范读,指点

朗读,一是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不能读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应该读成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二是要求读出感情。如,读出渔人发现桃花源时的“异”,桃源人见渔人时的 “大惊”,听渔人介绍后的 “叹惋”。

②学生朗读

7.布置作业

用现代汉语把 《桃花源记》改写成故事。

作业提示:

本题设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解题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上下文推想,渔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 “叹惋”?使得故事更加丰腴。

参考答案:略。

文章不求统一,但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忠于原文的思想内容;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不能变成翻译课文。

设计说明

课程标准重视感情层面,重视培养语感。这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对语言的品味不能脱离作品的感情形象;二是语言片断不能脱离作品整体。如何培养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学生加强阅读,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惟有对文章进行审美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深入到达作者潜意识的层面,理解作品。

为此,这篇教案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过程,围绕教学要求,设计三个步骤来阅读课文。第一步是学生对照注释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这一设计符合学生对作品解读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从阅读的对象看,学生面对的作品,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整体,作品是以整体形象呈现给读者的;从阅读的动力看,阅读作品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学生的情感与理智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与作品融会交流,产生共鸣;从阅读基础看,学生在阅读中必然会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积累、人生经验,这是一种整体的主体参与,所以文学教育必须以整体把握为前提。第二步是提问朗读,重点分析。提问朗读是这篇教案的一个特点。提问朗读是带着问题去读有关的片断,学生必须对课文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找出这些片断,这比一般的朗读更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思考。教案根据课文的意境设计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各有侧重点,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寻找有关片段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感悟、探究的学习过程。在提问朗读的同时,教案根据教文言文的特点,即要字字清楚,句句落实,而不是字字解释,句句翻译,设计了 “推敲字词”和 “积累词语”这两个教学环节。通过对这些字词的分析,领略其精神,赏析其特色。这样教,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步是朗读训练。朗读是一种自我体验,是沉浸其中,达到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从而感受作品。

教案还提供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桃花源记》写作背景和 《桃花源诗》,让学生通过联系阅读,自己去思考,去感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

教案较好地纠正了一些习惯教法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学生阅读的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它体现了课程标准这样一个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是阅读行为的主体,应该让学生直接与作品进行对话,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因为语文材料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必须在反复阅读过程中方能实现。

(王松泉)  

我心中的桃花源我心中的桃花源六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

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比喻无人过问。

鸡犬相闻——鸡叫声和狗叫声可以相互听到。指人烟稠密。

落英缤纷 :落花繁多的样子。

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交错相同。

黄发垂髫 :老人和小孩。

与世隔绝:不与人来往;或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事物。

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我心中的桃花源我心中的桃花源七

成语释义: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战乱的美好地方。

成语例句: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成语典故: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成语例句:宝玉豁然开朗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解释:一下子出现开阔明朗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

成语释义: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刘厚守听了,怡然自乐,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发音:wú rén wèn jīn

成语释义: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

示例: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无人问津。

结构:兼语结构

用法:常作谓语、定语、宾语

近义词:置之不理

反义词:门庭若市

古意为渡口,今意为唾液

成语释义: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成语例句:在那乡下景色很美,鸡犬相闻,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成语释义:在那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成语例句:看那一片片水稻田中,阡陌交通,掩映着农家的自在。

成语释义: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语释义:落花纷纷。缤纷,纷纷。

成语释义:形容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成语释义:人与人的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成语出处:要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我心中的桃花源我心中的桃花源八

桃花源记借助于笔墨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情趣。学习的苦涩是一种痛苦中的快乐。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新我心中的桃花源作文400(十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

(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

寻:

(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

(1)便舍(shě)船:离开。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

(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

(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

(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

为:

(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作为。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读wéi,介词,对、向。

遂:

(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3)后遂无问津者:“就”。

得:

(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2)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闻:

(1)鸡犬相闻:听见。

(2)闻有此人:听说。

向:

(1)寻向所志:从前

多词一义

(1)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2)便要(yā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自乐:都

(4)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的来源)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芳(古义:花;今义:气味芬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

间隔(古义:间离隔绝;今义:空间或时间上的隔绝)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路,探访。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 多形容性格)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要(古义:邀请;今义:表示意愿)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语(此中人语(yu第四声)云):名词作动词,告诉

黄发(黄发垂髫):借代手法,代指所有的老人

垂髫(黄发垂髫):借代手法,代指所有小孩

通假字“要”通“邀”,邀请(不属于150实词范围内)

具:通“俱”,完全、详尽

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是“(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

省主语: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从口入。(是“〈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句意:〈渔人〉就丢下船,从洞口进去。)

本文省略主语有多处,如:“(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招待渔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翻译时一并补出。

省宾语:

例一:问所从来(是“问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句意:问〈渔人〉从哪里来。)

省介词:

例二:林尽水源(是"林尽于水源"的省略.)

9.四个“然”

①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

②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③怡然自乐(怡然):愉快的样子

④欣然向往(欣然):高兴的样子

3)出自本文的词语:(今义)

豁然开朗: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

与世隔绝:不与人来往,或已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事物。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一、 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情境,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本文的主题。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桃花源美景的描绘,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思维的能力。

(3)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个人理想而努力学习的兴趣。

教学方法:朗读法、想象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二、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使用抄、查、读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进一步的熟悉文章。

抄就是将注释抄在字的上头(蓝笔);查就是查阅工具书将理解有困难的字解决掉(红笔);读就是就以上的解释进行全文的翻译。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然会对下一节课的内容高度关注。符合新课标中阅读浅易文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的要求。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三国两晋时的军阀混战,时局动荡的背景切入,我们要了解的大诗人陶渊明就生活在东晋,他的名篇《桃花源记》也在那个混乱丑恶的时代应运而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背景简单认识,暗示他们更好的理解文章须以此为依托。

(二)提出问题:

(1) 找寻描写自然风光优美和桃源人安居乐业的段落指导朗读。

总结提升朗读效果的方法:

(1)了解内容,准确翻译。

(2)明确作者抒发的情感。体味表达的意境。

(3)、注意节拍、重音、语速。

(2) 对表现桃源另一特点即村民的纯朴善良的语句赏析。结合本节留白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

建议:

从景物描写入手。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入手。

设计意图:符合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学习诵读古文,有意识的积累,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审美情趣。所以,主问题牵引细碎的小问题更容易让学生推敲朗读方法、结合语境解释词语,训练发散思维。

(三)揭示主题

a找出虚构的痕迹。

b陶渊明为什么没有直揭社会现实,而是虚构了一个理想化、至少

在当时不会有的世外桃源?

学生先说,教师不马上说出答案,将课前学生查找的、老师整理汇总过的资料分发给他们,在其中找到答案,进而概括主题。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不是太强,或者说不愿意查,抱着双苹果书不放,那里的介绍并不十分全面,这个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应全面了解作者,了解风格、了解他的遭遇,了解他的故事。培养筛选、积累和阅读课外文字的习惯。

我心中的桃花源我心中的桃花源九

《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本是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诗》的序言,但因其流传广泛,脍炙人口,在文学史上远远比诗歌本身更加著名。

“和谐”是近年来党中央提出的执政理念,其实这个观念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易传》中说:“保合太和,乃利贞。”只有事物处在一个和谐的状态中,对事态的发展才会吉利。《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作者认为天地万物的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阳中环阴,阴里抱阳,以求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可见“和”是先哲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生命境界。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首先体现了天然之和。在通往这个世界的路上,“缘溪行……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在清澈的溪流两岸,桃花如簇,绿草如茵,水之清、花之艳、草之翠,构成了这个幻想仙境的三原色。流水奔流歌唱,桃花悠然舞落,芳草闲冶摇摆,它们都拥有自己活泼的生命,又相互围绕,相互交流,没有任何杂物、杂色来破坏它们之间的自足圆满,引出一个自然质朴的世外桃源。

“渔人”来到桃花源后,进入了一个人际和谐的美好世界。人们依靠“往来种作”维持生活,凭借劳动营造自己的家园,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人间仙境图画。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嘘寒问暖,没有“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的悍吏,没有“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的不平等,没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有的是这个世界在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之中享受着质朴的宁静――童叟无欺,言笑熙熙,丰衣足食。时间仿佛凝止定格在这种自然恬淡,美好娴静的喜悦之中,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见到“渔人”这个“外来者”之后,桃源人纷纷邀请他到家中做客,“设酒杀鸡作食”,那一杯杯浊酒、一缕缕鸡香正是桃花源人淳朴民风和美好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如果说自然之和让人欣喜,那么这人际之和便让人倍感温暖,也正是和谐观念的综合体现。

早在《道德经》中,老子便提出了对“大同世界”的期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段文字与桃花源的描述非常相似。

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显示了这片土地上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和美。而“鸡犬相闻”与老子的描述字字相合。“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为何与外人不一样呢?从课文中我们知道桃源人的祖先“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祖祖辈辈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息繁衍,与外界“不相往来”。

由此可见,陶渊明延续了古代先哲对于一个完美世界的想象。但这个想象世界越美好,越是折射出现实生活中深重的苦难。老子处在一个列国争雄的战乱时代,而陶渊明生活的晋代也是风雨飘摇。东晋政治黑暗,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在官场上长期压抑,于是便有了“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辞官豪语。他授印去职后,写下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表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趋炎附势,只愿在自然中求得内心安宁的决心。但即使在乡间的生活也不是想象中的完美,他时常在诗中透露出自己的隐忧和窘迫。

当“渔人”沿河流而行,见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时,正是这微弱的光芒指引他继续前行。我们可以想象,“渔人”在“初极狭,才通人”的窄道里,那一束微光在他心里投射了怎样的`欣喜和忐忑,如同对理想的坚持支撑着作者在污浊之世中存活并继续寻找美好的事物。而当“豁然开朗”,一个完美世界霎时呈现在眼前之时,那种奔涌而至的喜悦寄予着作者多少期盼!

但陶渊明并没有沉浸于乌托邦的幻想之中。“渔人”“停数日,辞去”,在讲课中我曾向学生提问:既然桃花源是这么美好的世界,渔人为什么还要离去呢?有的同学说是想念家人,有的说是对世俗生活的眷恋,有的说“渔人”离开时不遵守诺言作了记号,后来还去向太守报告,作者安排“渔人”离开这个情节是为了说明那个时代的人已经丧失桃源人的淳朴了,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可以明确:陶渊明认为世俗之人是不可能永远居住在那个美好世界的。桃花源像梦一样唯美,但它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现实永远无法到达。所以才有后文“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末尾还说“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这样一个高洁之人,也未能寻访得之,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如此不可跨越,难怪他不久便“寻病终”。可以说,在陶渊明心中,桃花源如同那些飘落的花朵,纵然美好,却对它充满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

总的来说,《桃花源记》这篇短文虽然不过数百字,但是它言简意丰,相信这样的千古名篇,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体悟。本文只是初步探索了它在传统“和谐观念”和“乌托邦”两个方面的文化意义,敬请各位同仁指正。

我心中的桃花源我心中的桃花源篇十

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今天为大家介绍桃花源记中的三个成语,欢迎阅读!

世外桃源:以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豁然开朗:比喻顿时通达领悟

无人问津:没有多少人关心询问,现形容毫无生气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艺术构思精巧,虚写、实写相结合,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作品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

《桃花源记》用的是朴素的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写的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桃源人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作者运用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但陶渊明描写的.是一群避难的普通百姓,一片农耕的景象,而不是神仙,也没有古代所谓仙境的长生和财宝。他们和平、宁静、幸福,靠劳动生存,保留着真淳的天性。桃花源固然是作者空想的理想社会,但在一千五百多年前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推荐阅读:

  写春节烟花的作文(八篇)

  春节放烟花作文(七篇)

  最新描写放烟花的场面描写作文 写放烟花的作文200字(8篇)

  我爱水仙花的作文500字(6篇)

  2024年桃花山的作文300字(六篇)

  最新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作文400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作文开头(七篇)

AD位1

相关推荐

最新青岛作文300字写景 青岛作文600字写景(三

优秀作文

最新足球梦作文300字(39篇)

优秀作文

最新笑对生活作文600字(3篇)

优秀作文

最新未来的教室作文450字(七篇)

优秀作文

最新暑假日记300 暑假日记作文(四篇)

优秀作文

最新同学作文500字 同学作文开头(5篇)

优秀作文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