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作文大全 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1000字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4-04-06 11:17:0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活着读后感1000字

  “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麻木、摧残、冷漠、绝望紧紧扼住咽喉,只有活着的意志给读者以最后的喘息。

  压抑——这是我在读完《活着》后最大的感受。我感到震惊,作者竟能用那么平淡的语言,那么短短几十万字诉说完一个人如此悲痛的一生!

  全书最残忍之处莫过于作者一次次将角色逼入死地,又透露给读者一丝柳暗花明般的喜悦与希望,正当所有人期待着美好生活将要降临时作者又毫不犹豫地、铁青着脸,让那些善良的人儿倒在血泊之中。在你还错愕着回不过神儿的时候,故事已经只剩下一位叙述者和一位旁观者了。

  置身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革的大背景下,似乎每个人的悲惨下场都与时代的迫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庆为救县长夫人被抽干了血,凤霞难产死在手术台上,二喜因公殉职留下可怜的苦根因太饥饿而吃豆子被撑死……这些死因离奇而又残酷,太过真实而显得与现今格格不入,无怪有人怒斥这简直是“时代精神的倒退”。

  诚然,《活着》写得太残酷了,残酷得仿佛是在再一次揭开文革时期人们血淋淋的伤疤,它仿佛是又一部试图诉说时代悲剧的“伤痕文学”。不愿再忆及人类文明倒退惨剧的人们高举“时代精神”的旗帜呼吁人们“回归当下”,呼吁作家不要再写《活着》一类的作品……《活着》真的只是一部充满时代悲剧的小说吗?我更愿意关注《活着》的另一条线索——人性的救赎。

  那是他人的救赎——即使福贵输光了家产,即使挺着大肚子在众人面前被福贵打倒在地,家珍不哭不怨只跟他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人们鄙夷福贵的行为,为家珍的忍气吞声而打抱不平,但也更为家珍的不离不弃、温柔体贴而感动。还记得有庆为心爱的羊求情、凤霞偷偷跑回家看父母、二喜孝顺地伺候岳父……纵使全书有太多的悲凉,那一丝丝温暖仍能直抵人心深处。我无法说是亲情让福贵从此振作,但确实是父亲的死将他从“败家子”的混乱生活中拯救出来;是母亲的死让他感到自责,感到亲情的珍贵;是孙子让他从儿女的死中缓过来,给予他活下去的动力和希望。

  然而世事不遂人愿,在亲人一个个逝去后,正当我们都平静地看着孙子苦根的死将成为压倒福贵的最后一根稻草时,他没有选择死亡,那是最后的救赎——自我的救赎。“福贵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经历了太多生死,福贵最终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他在审视自己的一生之后明白了“活着”的最大意义就是坚强地活着。尽管自己太过平庸,尽管有太多不幸,人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卑微的小人物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他们能做的最伟大的事莫过于纵使有太多死的理由,仍无怨无悔地活下去。如果说前半生的福贵太过软弱无能,而后半生的他是勇敢的:直面死亡,坚强地活着。这一切源于救赎——他人的救赎给予他暂时活下去的动力,而自我的救赎更是赋予他毫无理由地选择活下去,去拥抱一切接踵而来的幸福、苦难、轰动与平凡的力量。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源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这是作者余华对其作品的诠释。而我认为全书最大的意义也就是在探索活着的意义,无论是他人的救赎——他人赋予的生命意义,还是自我的救赎——直面活着的真谛。所谓的“过于惨痛”的悲剧不过是带有夸张与情感冲击力的艺术手法。

  所以,与其说《活着》是悲痛的时代印记,我更愿相信它是在诉说美好的人性救赎。

推荐阅读:

  史记读后感800字

  简爱读后感600字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700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80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

  《失落的一角》读后感400字

AD位1

相关推荐

《假文盲》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

史记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

简爱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