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以“同情”为话题的作文
高中生以“同情”为话题的作文
关 于 同 情
同情是人类道德的基本体现,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互助行为。拥有了同情,人在灾难来临,孤立无援之时,就有了一双强而有力的手支撑,让人可以依靠着这个走到希望的彼岸。
薄伽丘说过,对不幸的人寄予同情,是一种德行,确实地,在遭遇苦难的人面前,其他人相对而言就成了强者。当“强者”站在自我的制高点,俯瞰着这蝼蚁一般的芸芸众生,一种优越感就会油然而生。而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强者”能自发地产生一种去帮助他人的想法,就完全需要依靠其自身的修为了。品德的高尚与低劣也在此立马分晓。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仁者,爱人”,其中就包含着同情的含义。所以广义上说,《论语》中的各章节差不多都体现孔子的同情心;狭义上说,也可以从一些典型的话语中体现出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推己及人的态度,深刻反映了对他人的深切关怀。因此试想,当你处于弱势地位时,是否也不希望他人对你抱以冷漠态度,甚至落井下石加以奚戏嘲弄呢?
这也就引出了同情的本质内涵。同情二字,从字面上剖析理解,就是感同身受的情感。这不是一种高位者对低位者的恩赐、施予,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爱的理解和传递。在这种同情大爱面前,接受者也是有人格尊严的,给予者决不能因给予一些恩惠而自觉高人一等,妄图踩着这些底层人士的脊梁骨夸夸自耀。虽然有时接受者迫于生存压力也会无奈地接受这种同情,比如那些贫困学生,只因接受了一些企业家区区几千的助学金,就被要求戴着块牌子站在台上,以便让虚伪的企业家洋洋自得地向外人夸耀和展示他的丰功伟绩。在这种虚伪的同情面前,精神被烙印上了强烈的屈辱的痕迹。
同情作为一种美德,是一种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界限的大爱。但在同情心发挥作用的时候,请时刻不要忘记,对方是一个和你一样有人格有尊严的人,不要打着同情之旗而行侮辱之实。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年轻的乞丐,在地上铺了个卖铅笔的小摊。一天,一个商人经过,出于同情,买了一大把铅笔,但留下钱却未带走铅笔。因为他觉得这些铅笔还能让这个年轻人再赚一笔。但走出几步远后,他一想又觉不对,于是匆匆返回说是忘拿了铅笔,毕竟大家都是商人。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一高级酒会,被一衣冠楚楚的人士致谢,此人竟是当年的乞丐,因商人的那句“大家都是商人”而发奋努力,现在生活改变重大。所以,对于身处困苦的他人来说,你举手投足间的一个小细节也足以改变他们的命运。正如马尔登所说,同情是你所能给别人的最佳礼物。
有同情心是好事,但是不能太过泛滥以致事非不分。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的故事想必也是耳熟能详,这也说明不辨真伪地滥用同情,只会让一些坏人钻了空子,同时更会危害自己。
愿每一个人都有真正的同情之爱,也愿这种同情之爱更加理性,富有真正的人情味。
同情,爱的给予
同情,就是当别人感到悲痛时与他站在一起。
——题记
同情,是爱的给予,爱的奉献。生命之路的两旁,有一棵名为同情的树,需要你常常用爱浇灌它们,呵护它们。终有一天,你生命的长径会一路花香。走在与你交叉的路途上的行人,即使脚踏荆棘,也会感到花的馨香,爱的温暖。
同情,是一切道德的最高准则。
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们的善良中,同情也许是天生的。因此,看到有孩子落入井中,必定会有人去救他。无论此人做过何种恶事,至少此刻,人性中普遍的特征——同情已驱使他在危难时救助弱小。当路上有老人过马路时,总会有人去搀扶他,帮助他;当有人遭遇车祸,躺在血泊中时,也总会有人去解救他,援助他。同情是道德的最高准则,也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品质。
同情,是对他人遭遇的认真对待。
一枚小小的硬币落入路边乞讨者的小碗中,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然而,给予者连看也不看乞讨人一眼,不屑地离去,似乎在打发着烦人的东西。这不是同情,是施舍,是虚伪的慈悲。真正的同情,是对他人遭遇的感同身受,是如雨润大地般默默无言的大爱。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智利矿难,送到救援现场的不仅是救助设备和物资,送到受难家属手中的也不仅是“赔偿费”,还有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亲自探望和关心以及全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同情和爱心。只有当我们认真对待他人的遭遇,平等地感受他人的痛,尊重他人的人格,才能出自真心地给予自己的爱,同情他们的不幸。
同情,是由爱和互助的天性中派生出的一种感情,它来自内心,出自真情。它不是一种炫耀,不是施舍或交换,它是一种与功利全然无关的爱的给予,不求回报,不求赞颂。
因此,同情是一种无私而真挚的爱的给予。
同情是人性光辉中最闪耀的光芒,是人生路上最和煦的一缕春风,是道德品质中最美的一种表达。它,无需矫饰,一个拥抱,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滴泪,都足以向不幸的人给予你最真的爱。
当你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时,希望每个人都肯感受别人所感受的,伤心别人所伤心的,用同情给予自己的一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