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端午节初中作文800字
一个节日思念无数,一条微信祝福万千。端午节到了,祝你节日快乐,同时祝你健健康康地,快快乐乐地,和和美美地,顺顺利利地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快乐的端午节初中作文800字》是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快乐的端午节初中作文800字
今天是端午节了,已经习惯了在早上看新闻的我,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今天新闻节目上的互动话题就是“端午节”,主持人也是微笑着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在家乡里过端午节时候的事情。
说到端午节,其实自己并不怎么熟悉,而且我总觉得北方对这种节日好象并不象中秋节那样隆重,反而是南方比较重视一些,也会举办一些活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么说来,这个节日反而是多了一些怀旧的色彩,这么多的传统节日中,好象端午节是的一个纪念古人的节日?看来,中国人确实是对古人很是尊重,或许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吧。
早上,下起了雨,好象今天全国很多地方都是有雨,雨水很舒服,尽管没有带任何的雨具,想想难得在这种天气里感受到这么清凉的空气,不禁抬头深呼吸了几下,真是舒服,雨天的空气就是最纯净的,手机上早上收到了朋友发来的祝愿,也为自己的心情上添加了一抹美丽,今天一出门就是这种温馨,想想一天都是美好的心情吧。印象中,以前是写过很多关于雨天的文章,很喜欢雨天的感觉,雨水轻轻飘落下来,仅仅打湿了自己的头发,反而体会到了一种春风的感觉。
今天在一个朋友的博客中看到了一幅漫画,雨天中的风景,看到这个时候,第一的印象就是一个安静的心情,因为在雨天中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欣赏到风景的,雨天中的风景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不仅要去接受这雨水中的朦胧还要接受这雨水中的泥泞,而这些一旦进退到自己的视线中成为了风景时,就会忘记所有的泥泞,就好象是端午节的粽子一样,想想,都已经好象闻到了扑面的香味了。
端午节的雨水中,祝愿每一个人都温暖。
一年又一年,我们转眼间长大了,伴着我的中秋夜,也在发生着变化,一年胜似一年。记忆中很清楚,前几年快到中秋节时分,家家忙着打月饼,特殊是我奶奶家。那时候,奶奶到加工厂里打的月饼,我吃起来很香很甜,虽然仅仅是瓜子白糖面粉的。
我记得,我家邻居假如先打好了月饼,就拿来给我们尝尝鲜,不管是一块还是两块。我看到后,欢欢喜喜的样子,拿一块放在嘴里吃着,还不停地问:“奶奶,我们家什么时候打月饼啊?”
中秋节,苹果和梨是必有的。我常常抱起一大个梨,吃的不亦乐乎。晚上,全家人居在一起赏月,谈论着家长里短。我是快快乐乐的,心里总想着,月亮上会不会有嫦娥。
时间过的多快,我已走过了16个中秋节了。有时候想想,还真的很喜欢以前的中秋。和以前不同,今年的中秋,总感觉来的有些快。
今天,吃完早饭,开始学习,并没有感觉到中秋的不同。中午,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饺子,吃月饼。可吃完午饭,妈妈就去玩了。爸爸去午休了。屋子里空落落的,好清静的中秋节啊!
晚上,期盼已久的中秋晚会来临了。边吃着月饼,月亮从窗外洒来一束束皎洁的幽光,正好照在我身上。看着晚会,感觉一点意思也没有。人呢,也没有了以前的欢快劲儿。
这时候,若有若无地闻声了一声鞭炮的嘹亮声,有些镇耳朵,我紧紧地捂了起来。外面,屋里,还是和寻常没什么两样,只是多了月饼的芳香味。
看完晚会,就上床睡觉了。望到很明亮的月光,撒下了一片银色的朦胧。有树枝遮去了一块,忽明忽暗的,宛若少女羞答答的脸庞。
月光还是和以前一样,澄澈,明亮,唯独月光下的人变了,变得不一样了。
【篇二】快乐的端午节初中作文800字
一提到端午节,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西晋周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见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篇三】快乐的端午节初中作文800字
端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节,在民间,它的风俗之重不亚于任何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人们游山玩水的大好时光,久居市井的人们纷纷走出户外,涌上郊外的山头,尽情享受怡然自得的大自然恩宠,久而久之形成了百姓苍生心理上得到放纵的寄托。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在每年的夏历五月五日,相传是纪念徇节汨罗江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中国的诗人又将这一天定为诗人节。百姓怀念屈子,倒不是从《楚辞》、《离骚》中读到了特殊的意味,而是钦佩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风亮节,欣赏他勇于牺牲奉献的无畏品质。民众只会记住造福苍生的先驱者,并把朴素的情怀化为自己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至于那些鱼肉乡邻的恶少,就算在生之年风光发迹,极尽无所不能的奢华,几十年短暂的尘嚣一过,便会失去在人们心中最轻浅的记忆。端午节的习俗最先在湖南省的汨罗江岸兴起,据说人们为了不让水族侵扰屈老先生的遗体,擂鼓划舟驱赶恶鱼,并用糯米做成的美味食品去饲喂鱼虾,祈求让他们心中的英灵长此安息,渐渐地,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随同屈子不羁的桀傲精神传遍了全国。楚国时期一段回肠荡气的故事在人们心中活了两千多年,相比之下,纵然是帝王将相,“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忘却都会是黯淡的悲悯。
民间纪念端午节还由来于另一个故事,《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为救丈夫许仙,不惜甘冒九死一生的危险,赶往仙山绝地去盗灵芝草,由此感动神祗,续了一段艰辛曲折的奇缘。当然神话终归是神话,表达的也只是人们赞美浓情厚义的善良愿望,不过喝雄磺酒,插艾蒿菖蒲的习俗倒值得考究,国人的许多风俗习惯都与消灾避难联系在一起,图的是过宁静和美的生活,从一个民俗甚至可以反映出国民的思想境界。
一种时尚流传久了就会夹杂与之无关的内容,后来有人又将端午这一节日补充进神农尝百草的典故,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百草皆可入药”的讹传又蔚然成风,进山的人们无止境地索取各种不知名的药草,用来医治奇形怪状的顽疾。这是一种缺乏科学性的愚蠢,尽管始作俑者的出发点未必都是想害人,但在一个民众相对蒙昧的国度,盲从历来都是贻害苍生的罪魁祸手,更何况人间尚有祸国殃民的异端邪说,值得每一个清醒的意识去时刻警惕。
到了端午节人们就匆匆进山,有的甚至从天一见亮径直游到天黑,民间称作“游百病”,意为端阳一游,百病消顿。运动能增强人体抵御疾病的机能,这是人所共识的真理,但如果闲坐久了,仅靠一天的剧烈运动,想必会是适得其反的事。再加上不良饮食和酗酒,疾病究竟离我们又有多远?人生确实有很多时候是在花了开销引来痛苦。不过,适度地游上一游倒是件很惬意的事,平素慵懒惯了,找个理由放旷一番,实在是找不到更合适的籍口了。
我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都还是争取到郊外走走,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恩赐,并对屈原不朽的灵魂作一次潜心的瞻礼。为大众谋福利是我永生的追求,忧国忧民其实也就是一种主人公的态度,在我从小吟诵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里,那种公德意识一样具有强劲的牵引力,教我不泯、向善、追求,并把才能和智慧回馈于社会,反哺给滋养我成长的生命之根,我想这也是屈原用惨烈来写就的精神实质了。端午节,这个道德与良知对撞而生的历史清音,永远激励着每一颗乐于忘我奉献的心灵,从虚妄走进完美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