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命题作文范文点评:必须跨过这道坎
好喜欢文字,尤其是那种作者用心写出来的文字,不掺杂半点矫情,完全是本性的流露。
曾经,我只是文字对岸的一个信徒,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那些珍宝,从来不敢对它有半点亵渎,害怕由于自己的不慎会玷污了那一片神圣。
可是,对岸迷人的风景一次次冲刷着我的心田,渴望填满了意念。我屏息凝神,奋身越过不自信这道坎,提起笔,勾勒内心的世界。
听人说,自己是自己的敌人。本来以为跨过不自信的坎,一切就会如所料想的那样,但现实告诉我,我错了,而且大错特错。没有人可以建造传说中的“空中花园”,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从零开始。而这旅途中,一味模仿是最难跨过的坎,只有发现自己,文字才会被人奴役。否则,你只能是文字的奴隶。
君不闻“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要想成为文字的主人,不模仿是不行的,但要分清模仿和一味模仿的区别,却要靠亲身体验。
王安石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不正是模仿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吗?我读过李白的天真浪漫,“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读过杜甫的忧国忧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读过李清照的凄苦愁思,“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正可借前人之力,登上升级之梯。
“必须跨过一味模仿这道坎”,虽然我心底一直回旋着这句忠告,看看自己亲手打造的渡船,却显得那样不伦不类:船帆是李商隐的爱恨情愁,“春蚕到死丝方尽”;船舷是陆游的感时伤怀,“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整条渡船难以合成一个整体。我,又没能跨过一味模仿这道坎吗?
无意读到一首诗“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吗?我是这样吗?心底浮起的答案是肯定。
我明白了,要想跨过一味模仿这道坎,就要用自己的感受作铆钉,扣起心中丝丝情怀,串成线,连成板……
收集自己的眼泪,化作坚毅之帆;淌下自己的汗珠,化作勇敢之舵;采撷自己的思绪,化作机智之灯;拾起内心洒落的感激,化作前行的动力……
纵然江上风云变幻,守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不会孤独;望着高高扬起的风帆,不会寂寞。一个浪头袭来,小船侧身而过。我明白,我已跨过作文一味模仿这道坎,用心写作,从而走出了长久的困境。
点评
本文立意独特,语言形象。作者用“跨过一味模仿这道坎”为写作的意旨,并分析了自己长期以来跨不过这道坎的原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采用了辨证的分析,将模仿与一味地模仿作出了对比阐述,特别是选用历代文人雅士的诗文作了例证,再用形象化的语言做诠释,告诉我们“……要想跨过一味模仿这道坎,就要用自己的感受作铆钉,扣起心中丝丝情怀,串成线,连成板……”的道理,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另外,语言生动形象还表现在比拟、引用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上,使得似乎枯燥的议论文,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曾经,我只是文字对岸的一个信徒,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那些珍宝,从来不敢对它有半点亵渎,害怕由于自己的不慎会玷污了那一片神圣。
可是,对岸迷人的风景一次次冲刷着我的心田,渴望填满了意念。我屏息凝神,奋身越过不自信这道坎,提起笔,勾勒内心的世界。
听人说,自己是自己的敌人。本来以为跨过不自信的坎,一切就会如所料想的那样,但现实告诉我,我错了,而且大错特错。没有人可以建造传说中的“空中花园”,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从零开始。而这旅途中,一味模仿是最难跨过的坎,只有发现自己,文字才会被人奴役。否则,你只能是文字的奴隶。
君不闻“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要想成为文字的主人,不模仿是不行的,但要分清模仿和一味模仿的区别,却要靠亲身体验。
王安石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不正是模仿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吗?我读过李白的天真浪漫,“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读过杜甫的忧国忧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读过李清照的凄苦愁思,“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正可借前人之力,登上升级之梯。
“必须跨过一味模仿这道坎”,虽然我心底一直回旋着这句忠告,看看自己亲手打造的渡船,却显得那样不伦不类:船帆是李商隐的爱恨情愁,“春蚕到死丝方尽”;船舷是陆游的感时伤怀,“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整条渡船难以合成一个整体。我,又没能跨过一味模仿这道坎吗?
无意读到一首诗“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吗?我是这样吗?心底浮起的答案是肯定。
我明白了,要想跨过一味模仿这道坎,就要用自己的感受作铆钉,扣起心中丝丝情怀,串成线,连成板……
收集自己的眼泪,化作坚毅之帆;淌下自己的汗珠,化作勇敢之舵;采撷自己的思绪,化作机智之灯;拾起内心洒落的感激,化作前行的动力……
纵然江上风云变幻,守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不会孤独;望着高高扬起的风帆,不会寂寞。一个浪头袭来,小船侧身而过。我明白,我已跨过作文一味模仿这道坎,用心写作,从而走出了长久的困境。
点评
本文立意独特,语言形象。作者用“跨过一味模仿这道坎”为写作的意旨,并分析了自己长期以来跨不过这道坎的原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采用了辨证的分析,将模仿与一味地模仿作出了对比阐述,特别是选用历代文人雅士的诗文作了例证,再用形象化的语言做诠释,告诉我们“……要想跨过一味模仿这道坎,就要用自己的感受作铆钉,扣起心中丝丝情怀,串成线,连成板……”的道理,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另外,语言生动形象还表现在比拟、引用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上,使得似乎枯燥的议论文,变得生动形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