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部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应急部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应急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以建立“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为工作目标,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深化专项整治、夯实基层基础、严格依法监管、创新工作举措,2023年1-12月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8人,同比分别下降30%、20%,全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得到稳定好转,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加快推进“湾区明珠、自贸港城”建设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加快推进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根据“边组建、边磨合、边运行”原则,主动承担消防、森林防火、防汛防台防旱、地质灾害防治、减灾救灾等方面工作职责,并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及时与经信、民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对接相关工作职能,按时完成三定方案编制和人员转隶工作。重新调整了县安委会、县减灾委、县三防指挥部、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成员,健全完善应急值守、情报会商、协同联动等工作制度,出台了《岱山县三防指挥中心联动运作机制》和《岱山县救灾物资储备使用管理联动机制》,并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岱山县海上小型无证船舶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同时,加强对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首次对4个乡镇、8家部门开展了安全生产巡查,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地。积极筹建县应急指挥中心平台,依托县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建设,拟整合公安、交通、海洋渔业、海事、城管等部门资源,完成指挥大厅建设,具体方案正在设计中,将集信息采集、数据分析、风险研判、预警发布、应急指挥于一体。
(二)强化预案编制管理,进一步健全应急救援工作体系。组织落实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起草修订县级总体应急预案(草案),对全县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进行梳理,明确部门专项应急预案管理清单25项,涉及专项应急预案管理单位15家。重新梳理机构改革后的应急联动单位、分管领导、联络员和24小时值班信息,共确定应急联动单位51家,开展应急联动拉练4次,确保应急联动工作开展有序,应急指令畅通。摸清应急救援队伍家底,现有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1队8组159人,其中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支65人,消防车11辆;专业应急救援队16队455人;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类应急救援队伍46支396人;乡镇应急救援队伍15支455人。今年9月,新组建成立了县内第一支社会应急力量-岱山民安公益应急救援队,为应急救援力量添新军、作补充。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增添应急救援设备,投资1079万购置55米进口云梯消防车1辆,已完成合同签订。
(三)夯实防汛基层基础,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完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对全县838名各类防汛责任人进行重新明确,对84个社区(村)和1个经济合作社的防汛防台形势图进行补充完善。组织修订了《岱山县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基层防汛体系及防汛物资储备情况检查,重点检查地质灾害隐患点、易洪易涝区、避风渔港、避灾场所等157处,检查乡镇、社区村21个,发现各类安全隐患47处。有效应对6轮梅汛期强降雨和5个台风侵袭,2次启动防台风Ⅰ级响应,共转移群众55540人(包括渔船人员、鱼山人员),出动抢险救援队伍26支3856人次,未发生大的灾情险情,达成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积极推进避灾场所规范化建设,对全县37个避灾场所进行调查摸底,通过重新登记造册、落实责任人员、完善标志设施和提升改造,已完成高亭养老服务中心等11个省级规范化避灾场所建设,进一步有效提升我县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四)突出重点领域监管,进一步守牢安全生产防线。一是牵头开展海上安全铁拳专项行动。深刻吸取浙岱渔02611号船“3.12”碰撞沉没事故教训,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高”行动,严厉打击涉海涉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整顿海上交通安全秩序和渔业生产安全秩序,共检查44个渔业村社,核查渔船“一船一档”1967艘,整改问题渔船187艘,强制停航12艘,移送公安7起17人,治安拘留15人;水上交通方面开展现场检查51次,检查运输船舶152艘、港口企业10家,查获违规船舶10艘次,共立案40起。开展海上联合大巡查2次,3名无证船员移交公安边防处理。二是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大检查。“3.21”江苏响水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我局迅速行动,邀请危化专家对照危险化学品安全大检查隐患清单表和生产安全事故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对危化品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共检查危化生产企业3家、油品储运企业2家、加油站6家、经营带储存企业3家和烟花爆竹批发企业2家,下发整改指令书5份,均已整改完成。并制订发布了《岱山县危化船修理安全基本技术要求(暂行)》,进一步规范危化品船修理行为。三是部署落实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综合整治。深刻吸取宁波宁海锐奇日用品有限公司“9.29”重大火灾事故教训,组织召开全县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专项整治专题会议,及时制订下发了《岱山县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综合整治行动方案》、《岱山县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并建立了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包片督导工作机制。目前,各乡镇、部门开展安全联合检查12次,排查企业225家次,排查隐患251处,整改223处,整改率88.8%。
(五)坚持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共治。一是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出资139.6万元引进安全生产第三方服务机构,主要对全县规模以上船舶修造企业、重点危险品企业常年开展专业性、针对性的安全服务。目前,已完成检查指导船舶修造、危化、涉燃爆粉尘等各类企业286家次,帮助企业发现并整改各类隐患826处;核查在修油轮26艘,提出整改项148项;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管理52家次,取得较好成效,并得到广大企业认可。二是推进科技兴安工作。继续推广使用智慧式用电安全管理系统,并专门发文明确各单位任务,督促各单位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完善事故防控体系,切实推进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建设。目前,已推广安装智慧式用电安全管理系统1082台,比去年增加了158%。三是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达标创建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矿山、危化、涉燃涉爆等企业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目前,已完成小微企业规范化创建验收20家,在4家矿山、1家洁具、2家涉燃爆粉尘、7家船舶企业全面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四是加大重大隐患单位治理力度。挂牌督办市、县二级(市2家、县12家)14家重大安全隐患事故单位,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和整改期限,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完成2处老旧小区消防设施增配改造任务。同时,积极落实《舟山市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奖励办法》,确定2家住建、3家交通、4家工矿商贸为示范企业,并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六)加强全程监管,进一步维护安全生产良好秩序。深化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按照省“八统一”工作要求,不断精简材料,缩短审批时限,推进网上办、掌上办等。目前共进驻中心16主项23子项,进驻率100%,今年已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10家,危险化学品设施设计审查2家,重大危险源备案2家,均做到最多跑一次。梳理并公开了第一批部门间最多跑一次事项4项。强化源头管控,实施重大项目引进安全预审制,严格危化行业安全准入,加强与发改、招商、经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对拟引进的招商项目、落户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估,做到提前介入,已预审项目8个。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组织开展重大节假日、重点时段的安全大检查,加强对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及船舶修造等高危企业的安全监管,1-11月共检查企业934家次,查处各类隐患662处,下发整改指令书187份,复查意见书147份,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1起,已办结21起,处罚单位15家,个人6个。同时,积极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推进掌上执法,共抽查企业196家次、日常检查136家次,其中掌上执法193家次。
(七)强化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全民应急防范意识。一是开展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宣传。紧扣“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活动主题,充分利用新闻、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进行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宣传,组织开展了“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日、安全生产法宣传周等活动,并以安全生产进企业进社区、应急知识画板展览、安全宣传环城跑、百题应急知识竞猜、播放事故警示教育光盘等形式,不断扩大宣传面,提高全社会对应急管理的认知度。二是加强安全技能教育培训。共举办安全培训班20期,其中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8期669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9期698人,烟花爆竹培训2期63人,应急救援人员培训1期45人;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讲座3场,参加人数230余人,各中小学观看防震避灾视频11070人,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此外,还组织80余名县属部门、乡镇分管领导和应急管理系统干部分2期在宁波大学、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应急业务素质提升培训。
(八)全面创先争优,进一步提升应急队伍整体素质。根据县委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三服务”活动,局班子成员身先士卒,积极倡导“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企业开展蹲点调研,听取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寻求矛盾症结和解决办法,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水平。强化领导班子政治生态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新修订《党组工作规则》,完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和网评员队伍,切实加强舆情引导和网络安全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继续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积极实施“清廉岱山”创新项目,不断创新和拓展廉政教育形式,组织开展了警示教育月活动,加强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着力提升机关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完成机构改革后新一轮中层干部聘任工作,新提拔任用股级年轻干部2名,并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综合素质,全面塑造“除患必先、救援最前、应急为民”的应急管理队伍新形象。
应急部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2023年6-7月松山应急站,在龙州市应急管理局、松山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按照上级各部门的系列会议、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严格按照汛期安全检查、排查的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现将2023年6-7月松山应急站开展的汛期安全工作做如下汇报,并对下步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一、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一)所监管企业基本情况
1、非煤矿山企业5家,分别为:龙州市顺安矿业有限公司、龙州市邦利砂石有限公司、龙州市松河山源矿业有限公司、龙州市松河兴发矿业有限公司、龙县松河宏发石膏矿。
2、加油站7家,分别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六龙水销售分公司松河加油站、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六龙水销售分公司麒麟加油站、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贵州六龙水石油分公司龙州市松河加油站、龙州市广源加油站、龙州市鸿发加油站、龙县松山新河加油站、龙县松河恒通加油站。
3、烟花爆竹零售店70家。
4、配合龙州市应急管理局、松山党委政府做好汛期其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汛期应急工作。
(二)汛期安全情况
2023年6-7月汛期期间松山应急站所监管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二、2023年汛期期间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理想道德建设
1、积极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按照年初制定的党风廉政工作计划,周密安排,每月组织1次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学习十九大精神、******系列讲话、《准则》、《条例》、******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人国生态环保大会上的讲话、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十二届省纪委二次全会、六龙水市七届市纪委三次全会、龙州市纪委一届一次全会和全国、全省、六龙水市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文件为重点,不断提高全站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站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了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
(二)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强化纪律作风建设,筑牢应急队伍拒绝腐败的思想防线,按照《松山应急站2023年党风廉政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各站长与站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成立松山应急站后重新梳理责任清单,开展节假日党风廉政自查,开展集中约谈,每次例会集中学习各类通报,学习党风廉政知识,防止党风廉政事件发生。
(三)汛期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工作开展情况。
1、辖区加油站7个,烟花爆竹零售网点70个。
2、配合政府认真开展“打非治违”行动,积极查处非法经营烟花爆竹和开展集中打击非法经营成品油专项行动 。
3、督查加油站、零售点参加培训。
4、指导加油站做好汛期应急值班值守和汛期物资储备工作。
(四)汛期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工作开展情况。
1、金属与非金属矿山企业5家。
2、全部砂石厂与市局联网,信息化平台能使用。
3、砂石企业配备技术人员指导现场安全生产工作。
4、指导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做好汛期应急值班值守和汛期物资储备工作。
(五)督促企业开展应急演练。
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按期完成汛期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备案工作,切实对企业的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指导及跟踪督促,重点查看各企业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情况、应急队伍建设情况、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急预案编制及备案情况、应急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应急制度落实情况、开展宣教育培训情况。
三、存在问题
汛期期间,我站辖区内各领域行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个别企业业主安全生产意识摆位不正。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扎实,未真正做到“紧起来、严下去”的要求。
(二)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个别企业仍然存在有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情况,安全生产的观念、意识未真正深入职工人心,仍然存在有“图便宜、怕麻烦”的现象,职工培训教育能够起到了一部分的作用,但职工整体素质偏低和职工流动性大依然是最大的问题。
(三)部分企业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预警防范意识差,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没有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置方案,未定期开展各类灾害的应急演练,未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个别企业管理人员不齐不配备,技术措施、档案资料收集等方面资料存在较大难度。
四、汛期期间工作计划
(一)强化对企业各级领导汛期期间安全生产意识提升的培训和教育。一是积极落实和传达各级领导关于汛期指示、批示、文件和会议精神;二是积极和企业进行沟通,督促其完善汛期期间安全生产投入工作。
(二)努力夯实汛期期间安全生产基础。坚决做好“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凡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必须重罚,并立案调查,对企业业主进行约谈工作。
(三)加强对企业汛期应急救援演练的督促和指导,督促企业做好各类灾害的应急演练,要能够真正的起到实效。
(四)加大对全体站员的汛期业务知识培训及自主学习的力度。
(十)、统筹调度抓好其他各项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应急部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在市安委办、市安监局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围绕平安龙湾建设大局,以“改革创新年”为主载体,坚守安全“红线”意识,以“12350”为总抓手,深化改革创新、隐患治理、基础建设、“七进”试点、队伍建设,继续保持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零发生”,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以“制度”为保障,强化安全责任有力落实
一是强化领导抓落实。深入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浙江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区政府调整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带队随机暗访督查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启动暗访10次,对12个村居的63家企业、70间出租房进行了检查,发现并督促属地整改安全隐患493条;各街道及有关功能区也将安全生产工作调整为党工委委员或者排名第一的副职分管。二是完善机制抓落实。出台《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十个一律”问责办法》《区安全生产红黄牌警示制度(暂行)》,严格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对履职不到位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实行问责,共对2个街道予以警示通报,追责相关责任人11人。出台并实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十条严管措施》《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十条严管措施》,对安全生产和消防隐患实行“零容忍”。三是健全体系抓落实。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提交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研究讨论。针对安全生产监管任务相对较重的行业,调整完善安全生产“1+X”专委会设置,健全完善“1+X”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发挥对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的统筹协调作用,推进行业监管职责的落实到位。
(二)以“七进”为引领,集聚人人向安磅礴力量
全力打造宣教基地建设社会化、示范单位选树精品化、安全文化建设多元化的“龙湾样本”。投入补助经费5万元,通过打造安全宣教基地,引入学校安全线上教育平台,结合安全主题教育、场馆体验、消防演练以及绘画、演讲、知识竞赛活动等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创建安全体验馆3家,创建安全文化校园11家。创建了8家安全文化公共场所,涵盖了酒店、商务广场、VR安全体验馆、文化公园、电影院、国际级登山步道、文博馆、文化中心等不同类别的公共场所。结合平安家庭、平安妈妈评选活动,发动辖区各户积极参与安全文化示范家庭创建,量户制定安全文化进家庭具体内容和自查表,联合“美团”开展送安全知识“大餐”入户活动,围绕安全逃生、安全用火、安全用电、安全习惯、安全应急五个方面的内容开展多次专题培训,向辖区各户发放《“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倡议书,创建文化示范家庭12户。另外,我区成立全市首个县级法治文艺团,多次进企业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宣传,举办了全市第16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现场咨询活动,区司法、安监、新居民、工会、工商联、普法办6部门联合开展了“营商环境提升年”法治文艺巡演下基层专项活动。区安委办组织27个部门隆重举办大型“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以时尚清新的方式让安全文化更接地气,让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共创建市级宣教示范基地1家、安全文化企业9家、学校6家、机关6家、社区7家、农村6家、家庭7家、公共场所7家。
(三)以“攻坚”为基调,深化重点领域隐患治理
一是协调推进安全生产“四大”专项治理攻坚战和消防安全“五大”整治行动。出台《安全生产“四大”专项治理攻坚战和消防安全“五大”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协调各牵头单位和属地街道制定方案、召开工作部署会,全面开展攻坚行动,对攻坚行动中发现隐患全面建立档案,实行隐患动态销号管理。安全生产四大领域中,道路交通排查隐患1631处,整治率99.87%;危险化学品排查隐患3555处,整治率100%;城乡危旧房排查隐患1409处,整治率99.93%;渔业船舶全区无10人以上海洋捕捞渔船、辅助船和休闲渔船。消防安全五大领域中,“两房”(民房、居住出租房)排查隐患902处,整治率97%;“两电”(电气、电动自行车)设定任务100处,完成率100%;高层建筑排查492处,整治率100%;老旧小区排查2处,整治率100%;燃气钢瓶设定任务140060个(户),完成率99.2%。二是推进工矿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结合业已开展的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三大高危领域“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和涉爆粉尘、有限空间、喷涂作业、金属冶炼、涉氨制冷“三场所两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截止目前,督促99家危化品企业,48家粉尘涉爆企业,1家涉氨制冷企业开展隐患自查;全局累计出动检查人员380人次,检查危化品企业78家,粉尘涉爆企业48家,涉氨制冷企业1家,发现隐患233处,整改229处,整改率98.3%。三是推进“销号摘帽”,清除重大事故隐患。直面危险性较大、治理难度较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较大社会影响的重点企业,全年完成2家市级、50家区级重大事故隐患单位的挂牌整治工作。
(四)以“创新”为引擎,大力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一是开展省级“线上”安全培训试点。引入浙江省安全生产网络学院,借力“互联网”技术,将安全培训由传统的“线下”培训转为“线上”培训,整个环节从咨询、报名、培训、考试、取证实现“一网运行”,做到安全培训“零距离”、“零费用”、“零跑腿”。同时,网络学院根据安全教学大纲和各时节、各行业安全生产特点安排了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实现精准培训,共培训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2236人。二是启动全省跨部门双随机抽查“一次到位”机制试点。按照随机不随意、公平公正的原则,选取监管领域相同、监管对象一致、监管工作联系密切的企业,确定了辖区20%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为抽查对象。按照设置抽查任务、抽取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共享任务名单、实地检查企业、问题汇总反馈、检查结果公示等程序,做到对同一企业主体涉及的多个部门的多个检查事项一次性完成,提高执法效能,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在全市率先开展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选取温州胜利矿业有限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对各作业区域和岗位进行风险辨识,制定应对措施,切实提升矿山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并总结成功经验,为全市推广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样本,7月13日,全市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另外,我区对辖区内危化企业进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专题培训,全面部署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督促企业确定专人负责、专家指导模式,按照相关标准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确保年底前100%完成相关工作并有效投入运行,切实有效提升企业事故防范能力。四是在全市率先开展“绿色化工”试点工作。选定温州东泰树脂有限公司和中航油温州分公司作为试点企业,在“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过程管理,提升作业现场安全,强化安全文化建设,优化排放管理,推进清洁生产,美化企业环境,推进危化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企业员工及周边群众创造更多的生态福利,构建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长效机制。五是推行“一次都不跑”。将浙江政务网申报系统已确认的全部行政许可和备案类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一次都不跑”办事清单,力促安全生产所有审批事项均可通过浙江政务网、温州市危险化学品许可系统、龙湾安监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进行网上咨询、申请和资料上传。推行烟花爆竹零售许可网拍模式,改变过去办烟火爆竹零售许可证跑6趟路局面。2023年1月至今,行政审批科共办理即办件280件;办理承诺件39件,平均办件时间比法定承诺时限提速74%。
(五)以“增安”为抓手,持续夯实安全监管基础
一是推行“智慧用电”防范于未“燃”。重点针对涉尘、涉危、电器火灾隐患较大的企业以及老人周转房、拆迁安置房、养老院和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智慧用电系统3179家,在全市率先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11.5%。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导线温度、电流和漏电等进行不间断的数据跟踪与统计分析,实时发现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即时发送预警信息,指导开展隐患治理,达到消除潜在的电气火灾危险,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二是在全市率先实现“安责险”全覆盖。持续探索推行“保险+服务+科技”模式,9月底,该区35家矿危企业全部引入安全生产责任险,在全市率先实现“安责险”全覆盖,参保的从业人员559人、保额高达1.8亿元。“安责险”特别强化事故预防工作,将通常的事后赔付转化为风险管理,聚合政府、企业、第三方科技公司、保险机构四方力量,强化了参险单位的过程管控和事故预防。三是“千万”安全红包撬动亿元安全隐患整改资金。今年对12家标准化达标规上企业奖励36万元,6年来,累计向402家企业发放安全“红包”1210万元,带动辖区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中投入过亿元,投入资金主要用于整改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及评审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累计查出、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13600多条,极大的改善了企业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和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另外,以温州空港新区中港小微园为试点,积极打造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性小微园,现园区内110家企业已有70多家企业与中介机构签订协议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40多家企业通过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四是“减企增安”提高危化品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摸清整治各行业(领域)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压缩高危行业数量,共整治危化企业19家,消除安全隐患511处,有效解决全区危险化学品行业“低、小、散”、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大等突出问题,全区危化生产、使用企业从23家减至6家,危险化学品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在全市率先进入“大提升”阶段。五是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和共享共治。以温州空港新区永兴南园小微创业园为试点,引入社会化服务机构,采取政府经费补助的方式,开展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小微园建设,该小微园内90多家企业实行安全生产社会化托管。同时,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共治。结合辖区实际,倡导“共享安全”新思维,组建了“蓝田电镀基地”、“天龙工业园”、“金沪厂中厂”等10余个安全生产互助联盟。
二、2023年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