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发展点滴印记活动总结
五年发展点滴印记活动总结
五年发展点滴印记活动总结(1):家庭之美,美在奉献
五年发展,点滴印记。在中国好网民喜迎党的十九大之际,中央网信办联合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教育部、国资委等部委,纷纷在网上讲述“家庭幸福篇”、“工作成就篇”、“学业进步篇”、“青春成长篇”、“科技创新篇”等系列故事,傲娇和幸福炸翻了屏幕。
由全国妇联牵头的“家庭幸福篇”也一波波和网友分享见面啦,闽姐姐接着抢个镜!今天推出《家庭之美》系列的第三篇:《家庭之美——美在奉献》。
家庭离不开每个人的奉献。丈夫奉献的爱是最好的港湾,妻子奉献的温柔可以成为坚强的后盾;父亲奉献的力量成为荫庇家人的大树,母亲奉献的心血守护着孩子们的成长。亲朋之间,邻里往来,多一点奉献,就多一点浓浓的人情味。奉献温暖人心,奉献凝聚力量。从下面三个福建“最美家庭”的故事里,也许你能感受到无私奉献的力量。
陈桂铭:和谐社区的守望者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鑫荣小区的陈桂铭夫妇,不但自己的小家庭和乐融融,还成功带动整个小区,变成了温馨的四合院。她们经常开展扶老携幼志愿服务,还义务做好小区花圃修剪工作,楼栋电控门坏了或是哪家门锁坏了,陈桂铭主动帮忙修好……在这种带动下,小区邻里之间形成了互帮互助的风气,老人上下楼,年轻人会主动搀扶,下雨了相互招呼快收衣服……
陈桂铭毛遂自荐管理的“党群活动室”里,放置着电视、便民服务箱、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等,自掏腰包订阅《精神文明报》、《福建日报》等,让这里成为小区“会所”。住户们有空就爱来这里下棋、看报、聊天、写作业……每逢“七一”,夫妻俩还组织住户们举办楼栋文化节活动,各家各户都拿出压箱底“绝活”登台亮相,欢乐无比,这也成为大家每年最期待的欢乐盛会。
小区一租户家的孩子不幸患上白血病,夫妻俩组织居民为其捐款治病;得知一位农民工家中液化气泄漏了,陈桂铭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助关紧液化气,及时避免了一场安全事故。
在夫妇俩的带动和感染下,社区群众纷纷踊跃加入志愿者行列。有的提供义诊等医疗服务;有的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有的提供赡养、婚姻问题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邻里守望促和谐”成为居民们的共同行动和共同愿望。
叶东星:撑起一个家的“爱心天使”
十多年前,福州市区长大的美丽女孩叶东星与三明市将乐的农村青年张先震相识。
张先震出生贫苦家庭,命运多舛,初中还未毕业就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并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瘫痪卧床,但他不向命运低头,走文学创作之路。
从媒体上看到张先震身残志坚的故事,叶东星被打动了。“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自强不息,什么叫责任,当看到他所面临的困难,更激起我跟他一起承担的决心!”叶东星不顾反对,毅然与张先震结婚,成为这个家庭的“爱心天使”。
不管春夏秋冬,每天,叶东星都早晨5点多钟就起床,准备一家人的早饭,帮助丈夫洗漱和儿子起床。丈夫和儿子吃完早饭,她自己匆匆扒上几口,送儿子去上学,完后立马回家洗衣、扫地忙家务,料理丈夫,忙完后,又匆匆奔往学校接儿子放学……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收拾完碗筷,叶东星立即给儿子洗澡,之后又给丈夫擦洗、换衣,等轮到她自己,往往已是10多点钟了,如此日复一日。
有了叶东星的悉心的照料,张先震专心致志地写作,他先后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中国儿童文学》等全国两百多家报刊发表散文、童话等各类文学作品1000多篇;在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出版《大笨猫》、《给月亮找伴》等幼儿童话书;有一百多篇作品被收入各种文集、年选;数个系列童话在报刊连载。获各类奖项21个,成为福建省作协会员和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联盟会员。
马莲英:她用爱让瘫痪的丈夫重新站立
福建省长汀县城关的马莲英,一个55岁、身材瘦小,只有小学文化的警嫂,在丈夫发生脑溢血昏迷后,六年如一日地细心照顾着他。爱的力量战胜了病魔,马莲英的丈夫不仅苏醒了,还能站起来了。这个为爱付出太多的女人也因此熬白了头发,但她觉得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值得。
201X年11月2日,时任长汀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科长的曹炎周,在连续工作16个小时后,突发脑溢血昏倒。抢救后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右半边身子完全没有知觉,很可能变成植物人。面对插满了管子的丈夫,马莲英下了决心,要让丈夫重新站起来。
在恢复过程中,马莲英坚持每天用土豆片给丈夫因打针浮肿的手消肿;每天坚持给丈夫擦洗身子,每隔两个小时帮他翻一次身;每天给丈夫做按摩,直到自己的手麻木了也不停下;不管他能不能听到,每天她都和他说话,呼唤他,盼望他早日能够醒来。
在马莲英的悉心照料下,两个月后,曹炎周终于慢慢有了意识。然而因为陪丈夫锻炼时身体负重过大,加上日夜操劳,马莲英的脊椎被压得变形,换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十几岁,头发也熬白了。
马莲英的执着换来了回报。201X年2月11日,当马莲英再次扶起丈夫时,他终于可以用双脚站立了。作为一名妻子,马莲英用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也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五年发展点滴印记活动总结(2):七个民族组成的特殊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枝花,盛开在祖国大地。在新疆塔城,有一个特殊的家庭,盛开着7枝花:马连花所在的大家庭,由7个民族组成。这样的家庭,在塔城并不少见。
马连花的父母都是回族人,一共养育了12个子女,兄弟姐妹们又与不同的民族结合,马连花排行第五。父母还认了两个干女儿,几十年在一起生活,就跟亲人一样。所以,现在全家一共有7个民族、59口人。
马连花的大姐马金花作为家里第一个与其他民族通婚的女儿,结婚34年没有吵过架,“这也充分说明,是不是同一个民族并不重要,只要人好、有感情基础,就能在一起生活。”马连花说。
大嫂段玉珍进家门的时候并不顺利,当老人知道儿子找了个汉族姑娘时,坚决不同意。“大嫂第一次到家里来的时候,一进家门就系上围裙开始干活。那时候家里孩子多,吵吵闹闹的,她也不嫌弃,没几天父母就被感动了。”马连花说。
马连花至今记得,1975年,当二哥娶回哈萨克族媳妇时,父亲四处借钱买回一只羊,办了简单而热闹的婚礼,此后家中便时常传出哈萨克族的民歌声。
有了父母开明包容的态度,马家子女各自组建了小家庭,不同民族的家庭成员融入了大家庭。
“在塔城,像我家这样民族融合的家庭还有很多。”马连花说,“很多家庭都由不同的民族组成,但一点也不影响交流,各式各样的语言我们都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从小凑在一起长大的我们非常和谐与幸福。”
每年春节是这个大家庭团聚的日子。每到除夕,孩子们都会回来,每家自备两个菜,59个人都坐齐,需要摆好几张桌子!而在家庭晚会上,只要拉起手风琴,维吾尔族民歌、哈萨克族民歌、中文通俗歌曲、俄罗斯族踢踏舞轮番登场,悠扬的音乐、美妙的歌声、拍手叫好的笑声传出窗外,飘荡在小院的上空,惹得左邻右舍好不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