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工作总结范文(精选9篇)
作为送老师上门的老师,我们的工作平凡而艰巨,但我们为能够做好这项工作而自豪。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送教上门工作总结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有成效的进行,在送教之前,资源中心负责人闫宾艳老师和专职教师张丹丹老师就送教工作做了具体的方案计划,并将送教教师分为四个小组,分别由四位领导担任送教小组组长,负责本组送教工作。之后,组长及时开展组内会议,针对本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商议探讨本次送教将要采取哪些形式;每位老师承担的送教任务及分工;并要求老师要提前撰写教案,准备好教具、学具;两个老师一小组,分别担任主教和辅教老师,两位老师要配合好,辅教的老师同时负责拍下上课时候精彩的镜头。送教之后,大家把拍到的照片发到群里共享,由资源中心收集整理并保存。之后由资源中心撰写本次送教的报道稿并上传公众号。大家既分工又合作,井然有序,确保送教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为了确保送教的质量,组长会对送教教师严格要求,让每一位老师明确职责,严把送教质量观。在送教准备阶段,教师们根据平时收集的教育案例和在一些报刊杂志及网上上看到的有关特殊教育的理论文章、视频等等及时复习巩固,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互探讨学生的教学内容,提前备好课,争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孩子们送去最有效的教学活动,上完课后,送教组内的老师在车上一起研讨当天送教的工作。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总结自己上的课成功与否,好的地方大家相互借鉴,不足之处,大家共同商榷,确保下次送教时候能够发扬优点,修正不足,不断提升送教上门的质量,进一步明确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走近身边,开启心门
家里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家长难免会心疼、觉得亏欠他,给其充分的溺爱,但由于没有同龄孩子愿意与其玩耍,所以比较孤独,语言能力差,不愿意理人。或由于由于程度过重,没有办法进行语言交流,给送教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但教师们都能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心平气和地慢慢来,通过播放儿歌、带各种玩具或食物等多种方法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争取跟学生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经过本学期的不懈努力、反复刺激,这次送教过程中学生们都慢慢接受送教教师的到来,并从开始的从不正视、嘴巴紧闭,到后来有了简单的眼神交流。
三、积极参与,热情服务
本次送教过程中,老师们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送教前,认真备课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从生活实际出发,帮助智障儿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对象有进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送教上门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重复多次,反复演示,手把手教学,直到孩子能较为熟练地掌握。智障儿童的进步是缓慢的。然而在送教时,每当她(他)们取得点滴进步,"你真行!""你真棒!"几乎成为了送教上门老师的"口头禅"。
四、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可以说送教学生几个孩子几个样,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本着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社会的能力为宗旨,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对象有进步。根据他们的个别教学目标,为其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
五、注重方法,循循善诱
送教上门的这些特殊的孩子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他们都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友情关爱的需要。送教上门的老师们,把这些孩子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时刻注意这些孩子的健康发展,用真诚的爱去打动和感染他们。自始至终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以自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使他们能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六、指导家长,增强效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这些残疾在家的孩子的家长,所以在教育上,取得家长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送教老师送教结束后,都会向家长介绍本次送教的内容,以及如何在家里带孩子巩固所学的内容,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康复训练,疏导家长的羞愧心理,鼓励家长带领孩子走出家门,参与日常的家庭活动。并在本学期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会,邀请泾阳县家庭教育讲师团王小芹老师召给残疾孩子家长做培训,让家长也能掌握家庭康复教育的方法,不断地为家长树立自信心,鼓励家长以阳光的心态面对孩子,积极乐观地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
七、收集整理,完善档案
每次送教结束后,资源中心负责收集整理送教学生的教案,作品等等,更是把在送教的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视频等整理出来,来记录学生进步的点点滴滴,将学生的学习辅导照片打印出来,装订成册,为学生完善成长档案。
八、宣传报道,总结经验
为了让特殊教育之花开遍泾阳县的每一个角落,提高公众对特殊教育的知晓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资源中心在上半年申请了公众号并开始运行。本次送教结束,资源中心及时撰写报道稿向外界宣传报道本中心的活动资讯信息。到目前为止,公众号涉及康复训练、新闻资讯、政策宣传等方面,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资料的更新,内容的完善,关注该公众号的人数不断增加,不但有省内外同行,还有教育局干部,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员,到目前为止,关注人数已达到160多人,使公众对特殊教育有了更广泛的宣传。
通过本学期的送教活动,在送教教师的辛勤工作下,学生们不但学习了知识,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鼓励,而且教师们也能主动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帮助孩子进行协调性训练和康复训练,提高他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家长的欢迎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虽然开展“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校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我们真诚地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感召社会上更多的力量来关注弱势群体,让这些孩子与其他儿童一样,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地成长,让每一朵鲜花都有绽放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尊严的生活。
第二篇: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根据《**_*等七部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指导意见云教发{20_}74号》中提出以党的十九大“办好特殊教育”精神为指导,深入推进“全纳教育”理念,对不能到校就读但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自20_年启动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以来,我校承担“送教上门”的重任已整整六年了。在上级政***、残联的重视下,我校“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送教上门招生工作情况
截止20_年12月,我校招收送教上门学生45人,其中思茅区28人、宁洱县6人、镇沅县3人、西盟县1人、孟某某6人、外地州1人。送教上门班7个,每个班安排固定班主任对班级学生信息进行管理。
二、组织送教工作
经学校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成立了三个送教上门小组,明确职责,以“新理念、善管理、求合作、讲实效”为目标,以“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为具体要求,进行“送教上门”工作。其中:
送教1组:朱文萍、李某某、罗某某、尹某某、纪某某、张辉、忍谭梅。负责片区思茅区、江某某。
送教2组:李某某、刘某某、李某某、张某某、徐某某。负责片区镇沅县、宁洱县。
送教3组:娜朵、陈某某、陶某某、侯雪莲。负责片区孟某某、西盟县。
三、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20_年1月,三个送教小组分别对思茅区、江某某、宁洱县、镇沅县、孟某某、西盟县的学生进行了送教。此次送教内容为:(1)发放教材;(2)对学生进行教育康复;(3)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心理疏导等。针对个别学生赵某某、张某某、罕婷婷开展了入户个别化评估并进行康复教育。1月份我校开展送教工作8次,服务学生253人次。
20_年5月至6月,我校针对思茅区距离学校近的三名学生赵某某、张某某、罕婷婷,于每周三下午入户对学生进行送教。尹某某、张某某负责赵某某的入户送教;娜朵、张某某负责张某某;陈某某、李某某负责罕婷婷。其中赵某某在认知上,能认识大、小、多、少、月亮、太阳、白天黑夜等实物;罕婷婷在言语上,通过老师和家长的配合一个学期不间断的训练,现已能听懂部分汉话,并能运用汉话表达;张某某能更听懂老师的指令。
5-6月期间开展送教上门工作8次,服务学生16人次,一共32课时。
20_年7月,三个送教小组分别对思茅区、江某某、宁洱县、镇沅县、孟某某、西盟县的学生进行了送教。此次送教内容为:(1)发放教材;(2)对学生进行教育康复;(3)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心理疏导;(4)开展20_年的招生筛查工作;(5)发放生活补助费;(6)代收学生保险等。此次送教8次,服务学生253人次。
为了让距离学校远的学生更好的享受受教育的权利,且能更好的提升送教质量,我校积极与教育局沟通协调,将各县区的送教学生转入就近的普通学校,方便就近学校送教老师按时按量送教。其中,思茅区转出37人、宁洱县转出20人、孟某某转出13人、西盟县转出42人、江某某转出34人。
20_年9月至12月,学校安排20名教师,两个人一组,针对思茅区的10名学生开展送教工作。送教老师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每月2次,每次3课时进行送教。
9月至12月,期间开展送教上门85次,服务学生85人次。
一年来,我校组织开展送上门工作109次,服务学生607人次。
四、积极开展“送教上门”培训工作
为更好的对重度残疾学生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学校在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前,对送教教师进行送教上门业务培训。其培训内容为如何鉴定安置、如何评估并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应有的知动技能等进行全面的培训,旨在提高送教上门工作质量。
我校积极向省外各特殊教育学校交流送教上门经验,12月22日至28日,学校由校长杨上登带队,成员有朱文萍、李某某、徐某某、尹某某到西安参加“全国特殊教育送教上门落地实操培训会”,学习省内外送教上门工作经验。
五、成效
1.在送教教师的辛勤工作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县区的大部分学生转入就近的普通学校后,学生能按时按量的享受教育康复服务,学生进步明显。思茅区的大部分学生,在通过老师每月2次的送教服务后学生进步明显,获得家长的一致认可。例如:木乃河工业园区的送教学生王某某,在认识字上能学会认读:大、小、多、少、长、短、白天、黑夜等;凤凰巷的送教学生党某某老师的教学下,能数20以内的数,并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
2.我校教师在送教过程中不断总结送教经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呢及个案研究。11月份我校针对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的省级课题完成结题。八位老师针对送教学生的送教情况开展个案研究,其中有陈某某、尹某某老师的送教上门个案研究分别在《现代特殊教育》、《湖南特殊教育》杂志发表。
六、存在问题
1.特殊儿童本身身体和智力方面存在残疾,其能够参与的学习活动有限,而且每个孩子特殊性和差异性各不相同,送教的内容选择存在很大难度。具体实施送教时缺乏针对性,没有对送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送教的内容实用性不强。
2. 送教上门服务的时间有限制,儿童接受教育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而与特殊儿童接触时间最长的是他们的家长,家长在特殊儿童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送教上门服务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对特殊儿童家长的帮助和教育,有限的时间内不利于教学成果的巩固和深化。只有借助家长的辅助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送教效果。
总之,开展“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校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把它做实做细。我们真诚地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感召社会上更多的力量来关心弱势群体,能让各地政府、医疗部门提高关注度,让这些孩子和其他儿童一样,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
第三篇: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局文件精神,推动教育精准扶贫和控辍保学工作的有序进行,进一步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享受教育权益,我校在本学期末集中开展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思想,强化组织领导。
我校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建立起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推进送教上门工作有序进行,我校组织成立了以齐军飞校长为组长,高学文、白惠龙为副组长,高学文、刘瑞霞、云建忠为成员的送教上门工作领导小组,推进送教上门工作。
二、核实信息,明确工作任务。
我校通过走访和电话沟通形式与家长联系,与家长取得互动,赢得他们的支持,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他们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温暖和社会的关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所了解的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孩子的病因、发病的情况、治疗情况、作息安排、与孩子惯用的沟通方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孩子的脾气、性格等,根据这些情况我安排每个孩子的送教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将“送教上门”基本定位在“生活适应、活动训练、适用语算、爱好促进”这几个领域,针对每一个残疾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采用个性化家庭教育方式。
三、制定方案,送教服务到位。
我校制定具体的送教上门工作方案,在教导处的组织下,相关人员深入残疾儿童家中,给残疾儿童带去喜欢的玩具、书籍,教他们做喜欢的游戏,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知识,现在孩子能够简单交流,对老师的话也有回应,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了,能看见他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校教师积极开展工作,为残疾无法到校上课的孩子免费量身打造送教到家的优质教育模式。
通过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学校号召广大师生帮助残疾儿童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接受师生帮教,不断改善残疾儿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气氛,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在生活中各方面的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充分提高了残疾儿童的认知能力以及生活的自理能力。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而我们的送教工作经验不足,充满了挑战性。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校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继续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努力探索一些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把送教工作做实做好。
第四篇: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本组共有送教教师四人,我负责黄埠镇重度残疾学生蔡勇的送教上门工作。一学期来,我们本着全心全意为残障孩子和家长服务的宗旨,利用月假和周日休息时间先后多次深入学生家庭,为不能入学的重度残疾孩子康复和学习送教上门。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下,我组“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在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
一、了解对象,制定方案
本学年伊始,我们对每一个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做出送教方案实施送教。具体做法是:
1、了解情况
我们先把送教上门的打算通过电话或家访告诉家长,及时与家长取得互动,赢得他们的支持,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他们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人性的温暖和社会的关注。送教老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所了解的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孩子的病因、发病的情况、治疗情况、作息安排、与孩子惯用的沟通方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孩子的脾气、性格等,这些情况都记录在案,为后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2、评估对象
在了解了儿童的大致情况后,我们对送教对象逐一入户家访,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等。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从各领域的角度来分析对象的状况,为制定送教计划和教学进度方案提供依据和方向。
3、制定方案
在充分了解送教对象现状后,我们立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设康复训练、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特色发展等课程,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学方法服务每个“送教上门”的对象。但在教育方案制定之前,先征求家长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训练中,可行性也就更强。具体送教时间由学校、送教老师与家长协商而定。所定的送教时间相对稳定,原则上要求家长在场,这样对孩子来说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家长在旁边进行配合、学习,以便自己在家中也能用相同的方法对孩子训练,增加孩子训练的频率。
二、持之以恒,送教到位
1、克服困难,坚持上门
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心的召唤下,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能克服自己假日少、路途远、家务忙、压力大等困难全身心融入到送教工作中,坚持按规定的时间每月两次每次三课时的送教活动。“送教上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用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让残疾儿童在运动康复和认知上得到一定的提高。老师们认真的工作精神、耐心的工作态度、细心的工作方式,无不使周围邻居和孩子家长感动。
2、加强学习,及时充电
为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我们不断总结、反思,理论联系实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力争送教工作取得多一点的效果。大家都不断加强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送教上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提高移动课堂的实效性。
3、精心取舍,注重实用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采用《快乐生活》为主要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包括简单的识字、常用的称谓、简单的实用算术等,每次的必修课程有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选修课程由送教教师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从教育与康复、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出发,补充音乐、美术、律动、情绪矫正等相关内容,进行送教上门康复训练。
4、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送教的3个孩子3个样,我们本着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宗旨,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教学过程不求快,不求直,只求有起色、有进步。由于学生的生理原因,有的送教学生甚至不能按一节课35分钟进行,上课时间、教学方式根据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身体状况而定。
5、注重教法,循循善诱
要让残障儿童在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是相当困难的。教师们极富爱心和耐心,重视情感的投入,自始至终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以自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在脑瘫孩子的康复训练中,教师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要重复N次,反复训练,强化效果。蔡勇就是在教师们不厌其烦的重复中一点点进步的。
经过半年送教上门的辅导和训练,蔡勇自己学习的信心和家长投入的决心都明显增强。
三、家校携手,取得成效
在送教教师的辛勤工作下,送教工作保证了质量,既帮助残障儿童学习知识,鼓励他们重新振作起来,也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帮助孩子进行协调性康复训练,提高他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受到家长的欢迎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们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切实保障残障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确定“送教”方案,全力保障残疾儿童教育平等性。我旗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自治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_~20_年)实施意见的通知》(内政办发[20_]68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并逐步完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送教上门”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教学内容可结合残疾儿童少年的自身情况,合理制定和安排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法。教育形式主要针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具体情况,采取走进家庭实施一对一的送教上门服务,原则上学生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每学期不少于16课时,每学年不少于32课时,家长课堂每两个月不少于1次,每学年不少于4次。
(一)“送教上门”工作三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确定服务对象。在旗残联、旗教育局通力合作下,提供残疾儿童年龄、名单及家庭住址等联系方式,在核实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确定“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入户家访,了解学生现状,制定教育康复计划。在旗残联和旗教育局的组织下,旗特殊教育学校组织教师深入调查“送教上门”服务对象所在区域,旗特殊教育学校相关负责老师对服务对象逐一入户家访,制定教育康复计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正式启动“送教上门”工作,由旗特殊教育学校专职教师走进残疾儿童家庭,实施一对一教育康复服务课程。
(二)“送教上门”的具体方案和主要措施 1.建立特殊儿童档案,客观反映学生情况
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资料,教学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训练记录等。通过首次入户家访,了解学生的病史、原有的教育水平、康复状况、生活自理情况等,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如家庭经济情况、家长以及抚养人的教育水平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需做好教案、每课的教学反思、每月总结等教学过程性资料。
2.定制“送教”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开设选修课与必修课,实施教育与康复双向服务,保证教学康复效果。课程设置方案充分考虑了残疾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课程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构成。学生选课模式为“2+2”,即每人每学年可选择两门必修课和两门选修课。
必修课主要着眼于学生需掌握的基本智力技能,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开设的课程有: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能力课程。
生活语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生活数学——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时空认识以及数的运用,学习运用简单的运算工具等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生活适应能力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选修课着眼于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强调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相关服务,体现学生发展差异的弹性要求。开设的课程有:第二语言、音乐、绘画和手工、感觉统合课程、精细运动课程、言语课程、认知课程等。每位学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特长选择以上课程,或是依据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从缺陷补偿的角度选择课程,从而达到居家康复的目的。
第二语言——在学生已有语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可选择学习第二语言,如:地方语言、民族语言、普通话以及简单的外语等;对不能使用语言的学生也可以采用其它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或沟通辅具。音乐——通过音乐欣赏课程,使学生尝试学会感受美和表现美,丰富、愉悦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和生活品味,提高智力残疾学生的生活质量。
绘画与手工——通过绘画和手工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视觉、观察、绘画、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育康复训练(感觉统合、精细运动、言语、认知)——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求,以及在运动、感觉、认知、言语、思维、心灵和个性等方面的主要缺陷,结合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治疗、咨询和辅导。课程力求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受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第六篇: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充实而又意义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一转眼,我们的“送教上门”又将告一段落。“送教上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平凡而又艰辛,任重而道远!现就将我“送教上门”的工作总结如下:
在第一次上门进行摸底后,我充分考虑每个残疾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他们的个别教学目标,为其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
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对象有进步。送教的孩子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他们也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友情关爱的需要。但要让这些智障儿童在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是相当困难的。我重视情感的`投入,注意教师的形象、教态,自始至终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以自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在教学活动中,我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重复多次,反复演示,更多的是手把手地教孩子,支持孩子。
虽然“送教上门”是一件小事,但是我们为能做好这项工作而感到骄傲,因为我们的耕耘与收获并存,我们的付出换来了特殊儿童的进步,迎来了特殊儿童家长
的笑颜。开展“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在此要特别感谢领导给我这次机会,为学校搞好送教上门工作做出积极的努力。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们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
第七篇: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本学期的送教上门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本学期我校的送教上门工作在吸取了过去一年送教上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此项工作,让送教上门工作更加有序地开展,内容更加充实。
本学期的送教上门工作还是我和郭老师一起担任,主要的送教对象还是黄洋同学。开学初,根据上学期的测评结果以及开学初对黄洋的测试,结合本学期学习的课本内容,为黄洋制定了非常详细的个别化教学计划,将每一单元每一课的内容都划分为一个一个小的知识点,明确学习目标。我们的送教上门工作时间定在每周二的上午,每次两个小时,期间没有中断,每周二都会按照约定时间前往送教学生的家中。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及时调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本学期共送教上门16次,每次2个小时。其中我授课的主要内容是《生活数学》和《绘画手工》两大块。在生活数学方面,这学期主要学习了数的认识(认识6、认识7、认识8、认识9、认识10、认识0、比较数的大小、110的数序)、常见的量(比大小、比长短、比高矮、比粗细)。在数的认识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数的含义,能数、认、读、写,要会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物体,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黄洋数、认、读掌握的都非常好,手口一致点数的时候黄洋偶尔会出错,过于急躁,有时候需要提醒,写数应该是黄洋的一个弱项,由于身体原因,手部力量有时不受控制,数字写得不好,笔顺也不准确,需要反复提醒,6、8、9、10、0这几个数字写不好,数字上有“○”的,黄洋都写不好;在绘画手工方面,本学期以撕贴、添画、涂色为主,撕贴是这学期新接触学习的,黄洋兴趣非常大,刚开始的时候是在老师的辅助下进行撕贴的,到后来就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撕贴了,涂色方面,黄洋经过一年的练习,本学期的进步也是非常明显的,能够在规定范围内进行涂色,也不会再出现涂色时涂破的现象,添画是掌握的不是很好的,需要在下学期加强练习,每次上完课前,黄洋都会把作业拿出来让老师给他拍照,一学期下来作品都保存了下来,学生看着也非常有成就感,自信心也越来越高了。
在十二月初的时候,接上级领导安排,我校送教上门学生中新加入一名学生,孙艺洋。她是一名严重的智力障碍儿童,之前也从来没有上过学,今年已经15岁了,在校领导的支持与安排下,20xx年12月10日在汪校长的带领下,郭老师我们三个人第一次走进他们家,与家长进行沟通,讲明送教上门的意义,家长签订送教同意书,登记学生的基本信息,郭老师对学生进行各项能力的筛查与评估,向家长反馈评估结果,指导家长在家时应如何教育学生,家长对此深表感谢;20xx年1月9日,学期结束,我和汪校长再次走进孙艺洋家,给她送去新年的礼物多功能画板,与学生一起互动,进行音乐游戏,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同时布置了寒假期间的训练内容。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特殊教育工作,送教上门既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残障学生们需要,我们都会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义无反顾地把送教上门工作坚持下去。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把这项工作做好,切实保障残障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为创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八篇: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哪里有残疾孩子,哪里就有爱心的凝聚。为切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真正体现“教育公平”,早在20xx年,我校便开始了送教上门工作的尝试和探索。为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精神,为了让更多的残疾儿童和家庭享受到政策之惠,本学期,我们加大了送教上门工作的力度,把送教工作做得更规范,更扎实。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市教育局的重视下,我校“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在圆满完成了教育局交付任务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省教育电视台、宜春电视台及高安电视台分别对我校的此项工作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了专访内容。
一、爱心为本,情动稚儿家长心
教育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一门艺术,特殊教育事业更是一种爱的传递,爱的奉献。送教上门工作的对象是中重度的残疾儿童,身患残疾是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都无法逃避的不幸,那么,家境的贫困更使残疾人家庭雪上加霜,似冰冻三尺,让家长们都饱受着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的双重折磨。为了切实落实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关怀,让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们一贯重视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对参与送教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最基本的一项要求:对残疾孩子及家长要尊重、理解与同情,热情服务,耐心作答。
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与责任”的召唤下,我们的老师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融入了这份崇高的事业,“送教上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每一位送教的老师对孩子和家长都是百般尊重和关心,态度亲和,语言温婉,工作耐心细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可以说一个孩子一个样,如:文慧属于重度弱智,平时经常会哇哇大叫,大吵大闹,乱扔玩具,情绪极不稳定,虽然多次强化训练,毫不见效,有时她会蒙住头,有时她会抖动手脚,教她说“小熊”,她偏说“小猫”,根本不能进行正常的训练。于是,游老师改变方法,把文慧抱在手中,细心地为她做康复,就像孩子的亲人一样。当学生志威发脾气把口水吐在她身上的时候,家长非常歉疚,她却毫不在意地擦掉,继续微笑着引导她,教育她。熊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学和亲切温柔的话语,让景煜和奶奶如沐春风。邹老师送教的孩子陈武,右手、右腿残疾,走路颠跛得很厉害,发音有障碍,至今生活还不能自理。邹老师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重复多次,反复演示,直到孩子能较为熟练地掌握。罗老师和兰老师把子越、子馨搂在怀中,教他们说话、唱儿歌,指导他们做康复小
游戏,每次去的时候,小家伙都缠着老师,情不自禁地亲吻老师的脸,舍不得老师离开??多么感人多么温馨的画面啊!他们正努力地把温暖的“阳光”送进孩子的心坎里,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人性的温暖,社会的关怀。他们努力着,他们也收获着。
老师们认真的工作精神、耐心的工作态度、细心的工作方式,换来的是家长们的笑颜,欣慰与感激的泪光。志威的爷爷还特意送感谢信到学校,信中写道:“??看着别的孩子都去上学,而我的孙子只能跟着我到田间地头玩耍,有时甚至只能一个人在村子里游荡,我感到十分痛苦和无助。在这万般无奈之时,幸校长、邓校长、卢主任和游老师带着慰问品亲自到我家上门送教。??在你们的多次沟通和引导下,现在我孙子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此,我要向幸校长和全体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祝你们好人一生平安!”教育局华局长亲自参与了一次我们的送教活动,每当看到孩子搂着老师又亲又抱,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能让家长欣喜异常时,他总会情不自禁地赞许道:“我们的老师确实富有爱心,真让人感动。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实,坚持做下去,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效!”
学校不仅为这些残疾孩子家庭送上了免费的教育服务,还关心这些残疾孩子家庭方方面面的困难:为贫困家庭送上了慰问物品,为每位残疾孩子送上免费的校服,为特困家庭争取政府的扶助,为他们送上医疗康复的信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孩子的康复和进步。唯有热情服务,才能切实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残疾孩子家庭;唯有真诚关爱,才能让残疾孩子及家长感受到生活的阳光。用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让残疾儿童在智力、肢体活动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这是我们工作的追求。
二、潜心为法,多种渠道练师能
特殊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较晚,而学前的智力康复教育更是在这几年才开始兴起。作为一所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校,我校办校晚,师资力量弱。并且,近年由原来的以聋生为主开始转为以智障生为主。所以,教师在智力康复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待提高。
幸校长作为一校之长,极具前瞻性的眼光。在他的决策下,我校成立了特教送教上门服务队,“以新理念、善管理、求合作、讲实效”为目标,以“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为具体要求,用心做好特教事业。幸校长想方设法通过多种培训途径,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教师主动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通过自学、专家讲座、教科研活动、课堂实践等形式,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还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一些专门的技术专家到学校任兼职教师,不断扩充师资队伍。积极开展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研究和交流,了解国外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最新动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全方位、多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努
力培养一支能够致力于且勇于探索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师资队伍。今年x月,组织全体教师到南昌师专学习。5月上旬,选派一些教师到南昌师专聆听台湾东华大学特殊教育专家讲座。5月下旬,又派出教师到南昌市东湖区培智学校学习三天,全程跟踪该校骨干教师的教学。6月,再次组织部分教师到万载参加全市康复工作现场会,并观摩了万载汇爱儿童康复中心的康复教学。除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外,学校还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时间进行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活动,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得到了稳步提高。
作为学校学前教育及康复工作的负责人,邓副校长在幸校长的领导和指导下积极地开展工作。不仅妥善地安排好每次的送教活动,还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她积极加强与外校的联系,为教师培训学习提供途径。看到老师们热情工作,苦于无法提高专业技能,她建议学校根据老师的意愿购买了逾千元的相关书籍供教师借阅。每次外出学习回来,都要将学习成果一一向领导和教师们汇报。她还经常在网上搜寻相关的材料,上传至群与大家共享,或打印、下发给所有教师学习。组织教师完善各项材料和表格,为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所有参与送教工作的教师,都能自觉地加强业务学习,认真撰写业务笔记。在送教的过程中,自觉摸索,细心总结。在对孩子进行初步评估后,他们用心琢磨自己教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康复,怎样进行康复。用心地制定个别化教育服务计划,在送教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落实。每次送教前,认真拟写教案;送教回来,认真撰写教学反思。他们热情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与家长切磋探讨孩子的康复计划。教师之间还就送教及康复工作进行激烈的讨论,在辩论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I不管是领导还是教师,大家都是潜下心来,用心探索,积极思考,勤于实践,为送教上门工作能取得良好成效竭心尽智。
三、恒心为绳,期待明天更美好
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残疾儿童的康复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成效,特殊教育事业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只要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探索,持之以恒地努力,在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不断地改革创新,增强自身发展活力,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的质量一定会有较大提高,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聋人、盲人技能型人才!
从20xx年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的探索,到现在逐步完善这项工作,所有领导和教师都付出了许多的汗水与心血。康复工作是艰辛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教师不断努力提高专业素养,不懈付出汗水与心血。下一步,我们还将开展社区送教活动,整合社区资源,活化送教形式,提高送教效率;并将对每一位送教对象进行长期的教学跟踪服务。
迄今为止,我们共为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成功送教5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社会反响强烈。老师们的爱心举动像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残障孩子的心田,给他们的家庭带去了信心,带去了希望,也让这些社会上的最弱势群体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省残联康复处的邹处长、乐副处长一行在地区残联彭理事长、金副理事长及市残联胡理事长的陪同下,在我校考察后提出让我们尽快把所有资料完善,力争作为全省的一个样板进行推广。市教育局付局长、华副局长也对我校的送教上门工作非常赞许,并向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上级领导的肯定和鼓励,让我们全体教师倍受鼓舞,是我们做好送教工作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
我校的送教上门工作虽已基本走上正轨,但还存在许多的困难。虽然任务繁重,但我们全体教师一定不畏辛苦、力行奉献,把党、政府、领导与社会各界的关爱,通过送教这一途径传达到更多的残疾孩子及其家庭。我们一定会努力通过送教上门工作,让更多的残疾孩子能够通过康复,达到生活自理,切实减轻家庭的负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xx)》的发布,让我们看到全社会关爱残疾孩子的春潮正在涌动,发展特殊教育的春风正在劲吹。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校将会义无反顾地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我们相信:特殊教育的明天将更美好,残疾孩子的明天将更光明,生活将更温暖!
第九篇: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哪里有残疾儿童,哪里就有爱心的凝聚。自20**年我区启动特殊教育送教上门试点工作以来,我校承担起了“送教上门”的重任已整整一年了。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我区教育局的重视下,我校“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在圆满完成了教育局交付任务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
一、领导重视,专款专用
去年在接到相关文件后,区教育督导室王哲强书记、区教育局特教专干、区特教教研员及时到校调研、与校领导协商制定送教上门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区特教专干、特教教研员、学校校长、教导和学校关工委组成的业务指导组。同时与区义务教育办公室、区各街道教育专干了解我区特殊儿童的相关信息,确认了“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是具有厦门户籍且暂住思明辖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区教育主管部门支持和重视此项工作,下拨了17.7万元的“送教上门”试点工作的启动经费,此专项经费由学校统一管理,专项使用。主要用于“送教上门”服务教师的交通费、劳务费、餐点茶水费等补贴,购置相关教育教学设备费以及业务指导、经验交流总结会经费等。并且每年都将下拔专项经费,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确定对象,精心准备
从20**年4月17日开始,我校遵循家庭自愿、送教上门、免费教育的原则,经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入户家访,核实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7名“送教上门”服务对象。这7位特殊儿童都是重度残疾,其中还有1个智障伴随肢体残疾、3个脑瘫、1个癫痫,大多都是多重残疾。为了肩负起责任,履行义务,学校和学校关工委研究,选派5名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退休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并向区教育局上报工作方案,“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区特教学校学籍统一管理。确定了送教上门的对象后,接下来就是对每一个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做出送教方案实施送教。1、与家长沟通,了解对象情况。
三、持之以恒,送教到位
把老师对学生的爱送到这七位孩子的家中,送教教师可以说是不辞劳苦。
1、送教上门,从未间断
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与责任”的召唤下,送教教师克服自己年龄大,路途远,家务繁忙;克服心理压力;克服严寒酷暑;全身心融入了这份崇高的事业,落实对下一代“关注于心、关爱于行”的实际行动,坚持按规定的时间每周二次每次三课时的送教活动。一年来,送教教师发挥余热,车绕了一站又一站,楼爬了一层又一层,送教路上洒下了他们辛勤的汗水,“送教上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用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让残疾儿童在智力、肢体活动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认真的工作精神、耐心的工作态度、细心的工作方式,无不使周围的邻居、孩子的家长所感动。
2、加强学习,及时充电
为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送教教师十分认真,不断学习新的特教知识,补充更新自己的知识,我校德育部门及时把相关报刊杂志上的有关特殊教育的理论文章介绍给送教老师,送教老师在自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送教上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筛选教材,注重实用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或普通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与区特殊教育学校使用同样的教材,即以厦门市地方课程系列丛书培智学校九年义务教育教师用书《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为主要教材,教学内容包括简单的识字、常用的称谓、简单的实用算术等,每周的必修课程有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选修课程由送教教师再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从教育与康复,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出发,补充音乐、美术一些绘画涂色、音乐欣赏、律动康复、情绪矫正等相关内容,进行送教上门康复训练。
四、加强管理,保质保量
学校从课程设置和档案管理入手,注重教学管理,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将“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区特教学校学籍统一管理,使送教工作更加完善和规范。这7份特殊的工作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资料,教学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等。同时每学期初、每学年末各召开1次业务指导组及送教教师工作会,研究计划,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在送教工作开展的一年中,学校要求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研讨,年终有检查总结,关注送教的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与送教教师一起教研备课,探讨如何指导家长做适合孩子的康复训练,及时帮助送教教师添置教学设备及教学用书,教学用具。学校还经常入户走访或电话联系学生家长,了解教学情况,并根据家长反馈的意见,与送教教师一起商量对策,保证送教工作有序开展。
五、送教上门,效果显著
在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送教教师的辛勤工作下,保证了送教质量,既帮助残障儿童学习知识,鼓励他们重新振作起来,也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帮助孩子进行协调性训练和康复训练,提高他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家长的欢迎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市各大媒体记者还于去年“六一”前夕随教育局陆书记深入采访、报道。厦门电视台“十分关注”栏目还于六一节当晚报道了专访内容。在省教育厅的暗访中,我校的送教工作也得到了肯定,表示我们的工作是踏实、到位的,是走在全省的前列。今年“六一”节,学校党支部、团支部还走访,慰问了送教学生,亲切询问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向家长征求送教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开展“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在此要特别感谢送教的几位老教师,他们发挥老教师在关心教育下一代方面的经验优势,为学校搞好送教上门工作做出积极的努力和奉献。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校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我们真诚地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感召社会上更多的力量来关注弱势群体,让这些孩子与其他儿童一样,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