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应对处置措施3篇
舆情应对处置措施1篇
日常生活中网络舆情的表现以及重要性:
首先,网络时代社会管理的要求。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新渠道,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
其次,制定政策的参考。网络舆情日常应对中的一项基本工作是采集舆情信息,通过采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了解公众关心的问题、关注的热点以及他们对这些问题和热点的态度、观点、意见。
最后,可以防患于未然。做好网络舆情的日常应对,在舆情发生的萌芽状态,及时发现,及时应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可以有效地避免网络舆情的扩散与危机的到来。
网络舆情应对方案
正确的判断,对网络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跟(回)帖材料。
1.迅速反应,严控事态影响。一旦发现针对大化法院的负面舆论,立即向各庭科室主管领导汇报,并由领导小组召集成员研究应对措施,立即用网民的方式靠上去做工作,努力化解矛盾,使其不再蔓延。被网络媒体报道转载的重大事件或问题的网上投诉举报,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引发的错误舆论导向,有关负面报道、跟帖被上级领导批示的,可能出现越级上访等问题,必须在发现该报道或帖子后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
2.真诚沟通,提高公信度。在处置网络舆情事件时,一定要端正工作态度,多渠道、多方法全面了解事件真相,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在回应时不要只站在如何消除对法院形象的影响上,而要站在当事人或受害者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第一时间告知社会公众或受害者事情真相,进行真诚、公开、及时的沟通,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3.借助媒体,增大应对空间。根据某一重大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和走向,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体的支持,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适时转移目标,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把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该网络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
4.加强宣传,依托信息调研的力量,提升法院的良好形象。调研员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确定网络宣传主题,采写新闻稿件,在网络上大力宣传我院开展审判、执行等各项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用正面的声音唱响网上主旋律。让更多的网民了解法院、客观看待并正面热议法院审判工作的成效。
网络舆情如果运用得好,可以让网络舆论成为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如运用不好运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做好舆情监测防患与未然,助力解决企业和政府与潜在群体隐形矛盾和问题,化“危”为“机”请让云腾舆情成为您最得力的助手。
舆情应对处置措施2篇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局突发网络舆情工作机制,规范突发网络舆情处置程序,提高网络舆情工作时效,特制定本预案。
一、责任主体
(一)局法规科负责全局网络舆情工作的牵头协调,负责网络舆情信息的汇总、报送,负责网络舆情监控及评论员队伍管理。
(二)局法规科负责“武侯人社局”(新浪和腾讯)微博舆情的监控、收集、研判、处置、引导工作;局人才中心负责“武侯人才”(新浪和腾讯)微博舆情的监控、收集、研判、处置、引导工作;各科室(单位)负责本科室(单位)业务范围内网络舆情的监控、收集、研判、处置、引导工作;各QQ工作群负责人负责本群舆情的监控、收集、研判、处置、引导工作。
(三)局办公室负责网络舆情监控及评论员队伍建设,会同局法规科组织相关培训。
二、工作机制
(一)舆情监测报告机制。各责任主体将监控和收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实时报送局法规科;法规科汇总网络舆情信息后实时以电话、短信方式报告局领导,由局领导牵头视情组建舆情应对处置小组,决定是否向上级报告;法规科按照局领导指示督促各责任主体及时处置负面舆情,并动态跟踪、实时汇报舆情处置情况。
(二)舆情研判预警机制。各责任主体应认真甄别收集到的舆情,对舆情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舆情工作措施;重大政策出台、重要活动举办时,要分析判断可能出现的负面舆情,拟制舆情预警应对方案,准备应答口径,做到业务工作与舆论引导、舆情应对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统筹兼顾。
(三)舆情应急处置机制。网络上突发涉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公共事件,或出现涉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热点、敏感、负面舆情时,各责任主体要严格按照局领导指示,及时组织局网络舆情监控及评论员开展网络舆情评论,通过网络跟帖评论、论坛发帖、撰写博文、微博发布等形式,抢占先机,正面引导舆论走向。
(四)舆情外联协调机制。各责任主体应加强与省人社厅、市人社局和区委宣传部对口处室、对口单位的联系,经请示局领导同意后及时汇报,争取省、市、区及相关领导对我局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三、工作要求
(一)增强主动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络舆情工作关系民生,影响部门形象,全局干部职工要强化大局观念、整体意识和协作精神,积极主动并富有前瞻性地自觉做好网络舆情工作。
(二)提高时效性。各责任主体要切实增强网络舆情工作敏感性,严格按照责任分工,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工作时效,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舆情信息,不得应付、敷衍、拖沓、草率处置舆情。
舆情应对处置措施3篇
网络舆情风险一般会经历萌发期、发展期、爆发期、衰退期和沉淀期,在不同周期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需要规避的风险和误区也各不相同。企业在面对舆情风险时也应有不同措施来应对可能到来的舆情危机。
舆情风险萌发期处理措施
萌发期的网络舆情通常呈现为线索式内容,如星星之火,还未被网友普遍关注。如果此时介入得当,往往能将其快速平息;如果介入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使其快速进入舆情发展期。在风险萌发期,企业可以使用识微商情这样的网络舆情监测工具进行7x24小时全自动监测,发现负面信息。
面对负面信息,企业切忌盲目控评、删帖,舆情多是现实问题在线上的延伸,在引导处置时只是重视舆情引导处置的形式,而忽略舆论背后的网民关切和舆论诉求,不但无法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会给公众留下恶劣的负面形象。企业要针对网友负面信息中提出的诉求妥善处理,积极回应。
02
舆情风险发展期处理措施
发展期的网络舆情迫切要求企业的快速有效回应,并开展实际处置工作,但在这个过程中容易陷入回不回应、如何回应的困惑。面对舆情风险的快速发展,企业可以借助识微商情网络舆情监测工具掌握舆情起源、发展中真实信息,进行初步调查,不能仅凭主观意识进行回应与判断,这样不仅不能平息舆情,反而易导致次生舆情风险的出现。
在舆情风险发展期,线上线下舆论会出现频繁联动的现象,舆情工作的重心要放在着手解决线下存在的实际问题。线下问题处置不当,就会激化相关矛盾,进一步刺激线上舆情发酵,扩大线上负面舆情的影响。
03
舆情风险爆发期处理措施
爆发期的网络舆情热度高,议题较多元,诉求相对明确,能量亟待释放。此时的总体策略应以疏为主,切不可盲目进行堵截。在舆情爆发,舆论已经形成一定惯性,具有强大的语话权,在这种时候,切忌过度封堵、切忌形式化或情绪化的信息发布、切忌采取强对冲的处理方式。
爆发期的舆情格外关注客观事实。如果在舆情爆发期强行处理,不仅会浪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会引起网络舆情的反扑,激发更多的质疑。以上的几种处理方式不仅不能缓和舆情风险,而且会波及舆情引导主体,引发次生舆情危机。
04
舆情风险衰退、沉淀期处理措施
进入舆情发展后期,舆情热度会慢慢消退并趋于稳定。但如果疏于防范,会导致新的焦点议题再次产生,也可能会造成舆情热度反弹。这种时候要切忌盲目乐观,要继续使用识微商情网络舆情监测工具对舆情进行实时监测,对于负面信息实时报送,密切关注线下线上舆情的联系,进行动态的观察和评估,防止舆情的良好发展态势发生反向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