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汇报简短(7篇)
20_年乡村振兴工作汇报简短一
石堆镇位于安丘市东部,面积67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1.06万户,人口3.9万,耕地面积6.4万亩。今年以来,石堆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为主线,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基本情况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
全面摸清每个村底数,包括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村规民约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纠纷、村霸村痞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
一是产业兴旺方面。开展“带富增收富民”活动。
1、培育一项致富产业。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项或多村确定一项能够有带动性的增收产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
2、培训一套致富技能。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种养业、务工知识等培训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培训达到90%以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各村帮助留守人员联系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
3、探索一条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金融信贷单位,对有意向发展项目缺少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创办项目,帮助落实贷款方案,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生态宜居方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
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确保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坚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
2、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全镇打造西莲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马家亭子、梯门、娄戈8个示范村。
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社区集中居住。
三是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倡树新风正气”活动。
1、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评选主题,在“阳光议事日”活动中开展“移风易俗标兵”“石堆好青年”“种养殖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对先进典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已评选巾帼标兵117名、移风易俗标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习俗的自觉性。
3、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每村打造1条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观念,让大家感受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1、开展“街头巷尾平安”活动。每村配备1名警务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逻队伍,警务助理牵头开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网”监视系统,连接派出所治安监控平台。每村组建一个警民微信交流的群,提供警务服务、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随时随地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
2、开展“全民参与调解”活动。每社区聘请1名法律顾问,在阳光议事日组织法律咨询和宣传,让法律咨询服务形成常态化。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由支部书记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优秀村民和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组成,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处“听证室”,对家长里短、邻里争吵等简单矛盾纠纷实行村级听证。
五是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
制定了《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村干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月召开一次“阳光议事”会议,组织学习农业技术、法律常识、健康保健等知识,充实阳光议事内容,增加阳光议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一个净增收不低于3万元的致富项目。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在盘活资源、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上下功夫,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
(三)打造示范点,进行典型带动。
重点打造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四个示范点。其中,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规划面积3500亩,已建成1500多亩,是集观光旅游、户外运动、休闲采摘、餐饮娱乐、农事体验、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目前,已发展阡陌人间、步云山庄、云岭人家、环秀山庄等11家休闲农庄和1处步云赛鸽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发展大樱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种植大棚80个,发展西瓜、大桃、黄金梨等1500亩。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2200亩,已建成1100亩,已发展百汇紫苏庄园、东顺蒜黄种植基地、华仔蔬菜种植基地、田硕洋葱种植基地、孟戈有机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等5家。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150亩,已建成高效种植大棚45个。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58亩,以生产生活生态、健康文化旅游为主题,建设木本粮油博物馆、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综合体、文冠果健康体验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种植、选育、高产示范、集散、加工、营销一体化的全国木本粮油谷。目前,已经栽植文冠果210亩。全部建成后,带动就业人数300余人,年可实现利润2900万元,利税700余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教育引导不够。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尤其在发展产业方面,目前大部分产业项目主要以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建设,通过引导群众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难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资金扶持。在基础设施提升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镇级财政不足,单凭县、镇、村三级财力,很难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才匮乏。目前,广大农村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学生及高层次人才不愿到农村创业。回来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担任村干部。
三、意见建议
(一)建议加大对群众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培训力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医疗、教育、文体等设施,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建议加大政策扶持、项目扶持、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建设田园综合体、郊野公园和休闲农庄,打造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区。
(四)建议上级职能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各类支持,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20_年乡村振兴工作汇报简短二
xx县,古称xx,辖11个乡镇,262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人,地域面积695平方公里。
xx县是xx窑发祥地,是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甘薯)、x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先进单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省级优秀县、xx省莲藕之乡、xx森林资源大县、xx省旅游资源大县。
20xx年xx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农村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全市唯一;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工作成效显著,连续两年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价为“优秀”档次;森林乡村创建任务完成突出,获得省、市表彰;全县一产固投工作比较突出,在全省招商、一产固投和百村示范带动工程调度视频会上作典型发言。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结构调整和深化“四个农业”的决策部署,狠抓一县一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等方面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一是发挥优势,夯实产业基础。已初步形成了西部特色杂粮、中部肉奶生产、东部果蔬产业梯次分明的农业经济格局。已经培育出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17家,市级示范社4家。二是因地制宜,带动产业强镇。以乡村振兴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一镇一策,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强镇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陶泉乡、北贾璧乡的山区作物和休闲农业;黄沙镇、时村营乡、xx镇的生猪养殖;讲武城镇的果树生产等产业特色乡镇。三是突出特色,扶持乡村经济。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积极扶持“一村一品”发展。全县涌现出张扬庄蛋鸡、驸马沟生猪、八里冢蒲公英、三合核桃、小盆沟生姜、南北白道果蔬等种养殖专业村和花驼休闲旅游专业村等多个专业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20xx年全县实施18个美丽乡村建设点,推动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示范引领,整体提升,形成县有精品点、乡有示范点引领乡村建设示范带动辐射效应,一批“美丽示范乡镇、美丽示范村庄、美丽示范农户庭院”逐步展现。推进道路硬化。20xx年完成全县158个村庄共计32.37万平方米的小街巷硬化任务,主街道、小街巷硬化率都达到100%。推进厕所革命。在厕所改造中,按照山区、丘陵和平原不同乡村的实际情况,因村制宜推行水冲式、双翁式和三格式等不同形式的无害化厕所改造4.1万座。
制定村规民约,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全县11个乡镇262个村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制定完善了可操作性、约束性的《村规民约》,将遵章守约纳入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三好一佳”等评选标准,促进村规民约的遵守和落实。依靠典型带动,培育良好家风民风。通过开展“三好一佳”特色宣讲,以“好公婆”“好媳妇”“好儿女”等群众身边事,育身边人,共表彰乡级“好公婆”“好媳妇”“好儿女”67人,县级“好公婆”“好媳妇”“好儿女”24人,优秀红白理事会10个。
优化“两委”班子结构。全县274个村(社区)全部高标准完成换届选举,换届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50岁以下占比71.9%,大专以上学历占比50%,新一届村党组织书记中“四类人员”占比85.5%;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全部“一人兼”。振兴经济促进乡村集体收入。谋划实施了“一强三抓富万家”工程。讲武城镇八里冢村种植蒲公英,时村营小屯洼村种植生姜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了30万元。
为提升扶贫产业组织化程度,集中打造了“四基地一示范区”,在全县形成了引领有力的扶贫产业发展格局。对无劳动能力的540户贫困家庭,直接入股分红;对有劳动能力但无法外出务工的,安排公益岗位268名,实现稳定增收;对有产业发展愿意的,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8笔110.7万元,助力贫困户通过发展种养殖业和服务业增加收入。
20_年乡村振兴工作汇报简短三
ok3w_ads("s005");郭杰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全面部署,江苏省予以贯彻落实,并出台了相关文件。在此基础上,句容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点和句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赴戴庄、西冯视察调研,给予了“句容乡村振兴初现端倪”的高度评价,给句容坚定不移地走乡村振兴道路,带来了巨大鼓舞。
基础扎实是乡村振兴的深厚土壤
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以来,句容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固本强基之策,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等方面坚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三农”工作健康稳定发展,为句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本面更稳。20_年,句容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81亿元,同比增长3.2%,增加值51.53亿元,增长1.2%。新认定高标准农田7.72万亩。20_年,句容创成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62%,其中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42%;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499公顷。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实施乡土人才“双百双兴”工程,返乡创业工作在全国人社会议作经验交流,农民华梦丽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脱贫攻坚成绩明显,句容全市79个经济薄弱村、6447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全部达标脱贫。
含金量更高。20_年,句容创成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后白镇福源电商创业园创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统筹推进“三块地”改革和“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成立江苏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句容分公司,天王镇获评全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镇。全市农民合作社有1183家,其中列入省级政府优先扶持名录的176家;获省级财政奖补项目的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19家。“茅山长青”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戴庄大米”“西冯草坪”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评审,均已进入公示阶段,产品效益不断提升。
美誉度更优。句容入围20_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入选江苏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成全省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天王镇芝樱小镇、粉黛谷多次亮相中央电视台,生态高效农业获得吴政隆省长批示。唐陵村、丁庄村入选农业农村部“千村万寨展新颜”名单。丁庄村入选江苏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获评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另有6个村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葡萄节、草莓节、郁金香节等特色乡村旅游节日的举办,极大拉动旅游消费市场增长。我市成功举办句容马拉松赛、环太湖公路自行车赛等国际性赛事并成功申办第十九届中国草莓文化旅游节。
代表性更强。白兔镇紧抓镇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体化运作和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成立草莓研究院和省草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富民产业,助力农民增收。后白镇成立稻米产业研究院和京东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郭莊镇“绿色新能源小镇”入选首批全国特色小镇典型案例。茅山风景区如花家庭农场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宝华镇围绕“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目标,大力提升城市品位。下蜀镇通过第二批经济发达镇改革省级评估验收。边城镇采用“1+8+n”联席会议机制推进脱贫攻坚,被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典型。
技术低端是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
“高精尖”农产品有所欠缺。农特产品总体呈现品种多、品牌少的问题,葡萄、草莓、大米、茶叶等产品虽有一定知名度,但缺乏众星拱月的核心品牌。农产品精深加工度也不够,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至今还是零,基本还是直接出售或以初级加工产品形式走向市场,仍徘徊在农业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
农业核心竞争力亟待加强。句容高标准农田占比55.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80.9%,属全省中下游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5.2%,低于全省总体水平。原创农业技术、品种匮乏,没能通过创新、研发、孵化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软管理”任务艰巨。农村基础设施仍有欠账,环境整治成效还不够明显;一些农村地方不良风气盛行,信教不信党、信访不信法,赌博迷信,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得不充分,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能力不强,习惯于固有思维抓工作,甚至有的被黑恶势力渗透操控,成为村痞村霸。
城乡共融是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
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资源环境约束和非农产业发展滞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持续下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基础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最主要的难点也在农村,而全面建成小康并进而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通道,则是城乡共融和空间互通。
发展要素必须双向流动。过去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渠道是畅通无阻的,反之要素从城市流向农村则受到了诸多限制。尽管在茅山、宝华山等地出现了“为生存的人进城,为生活的人下乡”,但只是个别现象。因此,当前亟须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打破农村集体的封闭性,优化农村开放发展的制度环境。
基础设施必须全面延伸。当前在路、水、气以及垃圾处理等方面,城乡间基础设施还存在着较大差异,这既表现在普及率上,也表现在后期运维上。以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为例,20_年以来,句容市下蜀等10个区域先后建设运行了10家污水处理厂。总体来看,大部分均不同程度存在一定问题,包括:进水量不足、进水浓度低,设备返修率较高,维护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运行管理松懈,污泥出路故障等。类似软硬件的差异,限制了镇村资源优势的发挥。
闲置空间必须有序盘活。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仍然是一个基本趋势。目前,句容市流出务工人员大约在15万人左右,不少村60岁以上留守老人占比达到了50%,甚至60%。在城镇化大趋势下,人口大量流出给乡村带来的空间留白为集体建设用地带来了巨大可利用契机,可以进一步提高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补齐短板开辟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
规划引领,重塑城乡发展格局。乡村振兴的新一轮顶层设计,是要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将自然地理生态与社会人文生态融为一体,其最为直观的表述就是:做城里没有的东西,做城里向往的东西。
一是保持空间定力。科学编制乡村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全市行政村、自然村进行功能划分,以重点培育型和特色示范型村庄为基础,规划长期居住点。
二是释放空间张力。科学谋划农业生产力的布局,总体来讲,规划建设东部干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带;加快布局东部高效设施农业组团、南部生态农业组团和东南部休闲农业组团,形成农业产业优势集群;以农业“三集”园区为核心,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是激发空间活力。根据土地法规修改的进度,在符合规划和政策的条件下,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联营、入股等方式,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的改革。通过宅基地的改革,为农业标准化、机械化以及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广阔的资源空间。
产业支撑,打响生态农业品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要求,只有产业链条形成了,乡村振兴才有源头活水。一是创新链。利用农科院、农校等院所的科研资源,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为主导,加强本地研发和就地孵化,在生物育种、疫病防控、智能农业等方面形成科研成果,并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林下经济等方面形成产品应用。二是产业链。整合资源、外引内联,实施补链强链工程,加大要素联动、技术渗透、体制创新力度,推动农业加工业快速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特别是发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带动作用,串联文旅小镇、鲜果小镇等特色小镇,打造一批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集聚地。三是价值链。坚持市场导向,持续构建以“三品一标”为基础、企业品牌为主体、区域公共品牌为龙头的品牌体系,从质量管控、包装营销等多个维度做好市场推广,着力打响句容优质农产品整体品牌,特别是“白兔草莓”“丁庄葡萄”“茅山长青”等一批农业品牌,从全省领先向全国知名迈进。
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乡村是农民聚居的家园,是都市人“记住乡愁”的心灵归处。新时代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绘就绿色底色、坚守生态红线,变“盆景”为“风景”。
用最严的措施管控面源污染。禁养区禽畜养殖场必须全面取缔,限养区实行“三分离农牧结合”改造。围绕提升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全力推进有机肥的使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农药零增长。
用最高的标准实施水源地保护。结合各部门关于饮用水源地保护要求,强化管理,对经营性农庄实施关闭,对非水源地保护设施进行拆除。对水库保护区范围内集中居住的居民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结合河长制相关职能,进行骨干河流清淤和沿河排污口清理,保证河道储水能力以及上游新鲜来水量。
用最大的精力开展垃圾及污水处置。推进垃圾减量和无害化处理,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根据区位条件、村庄人口、污水规模,积极采取污染治理和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
强村富民,增进乡村民生福祉。巩固脱贫成果是首要任务。克服松懈情绪,严格执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既要防止脱贫农民陷入“福利陷阱”,也要防止非贫困人口造成“悬崖效应”。针对脱贫人口不同情况,通过产业引领、创业激励、岗位补充、救助扶持、保障兜底等多种形式,采取一一对应的精准措施,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
加快富民步伐是急迫要求。推广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持之以恒地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吸引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农民收入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的特色种养业、融合多种业态的“六次产业”,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有事干、有钱赚,让更多农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
补好公共服务供给短板是重点课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结合新一轮村庄布局特点,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目标,推进教育、医疗、文化、养老资源向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倾斜,严格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大病救助等政策,稳步提高保障标准,织牢农民社会保障网。
深耕基层,构建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方面,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聚焦活动阵地、干部队伍、组织生活、为民服务、运行机制五个方面,配套具体操作标准,切实把农村党组织打造成助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和战斗堡垒。注重推进“三治融合”,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深入挖掘乡村蕴含的道德规范,引导农民传播正能量。
樹文化新风方面,结合文明城市建设等群众性活动,多措并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办好“道德讲堂”,让文明乡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开展“百姓大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农民群众种好自己的“文化庄稼”。注重传承乡村文脉,全面开展以“抢救保护老建筑”“抢救弘扬老民俗”为重点的“双抢”工程,通过配套文化产业基金、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创新举措,进一步保护历史建筑景观、传承传统节庆习俗、复活传统民间艺术、扬名地方美食文化。同时积极培育发展乡土文化体验、农事参与等新型业态,实现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转变。
(作者单位:中共镇江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张蔚菊
相关热词搜索:句容振兴乡村ok3w_ads("s006");ok3w_ads("s007");
20_年乡村振兴工作汇报简短四
街道村地处街道北面,距离城区2.5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19户,农业人口1781人,现有耕地面积1947亩,人均耕地约1.09亩。在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为了体现公平原则,将耕地分级搭配,整田整土划割为若干小块分到农户,导致每家每户承包经营的耕地零散分布。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在家的“留守农户”接手耕种承包地,使地块分布更加零散。如村5组其中一户农民3.5亩旱地被划分成10余块,最小的一块地只密植了3株柑桔。分散的土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一是难以进行机械作业,耕作效率低;
二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相互掣肘;
四是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难以有效运行;
五是对外土地流转涉及农户多,难以协商一致;
六是地块分割产生了较多不能耕作的边界,浪费了耕地资源。围绕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我们在街道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通过承包权入股、土地预流转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了耕地的“团聚”和适度规模经营,劳动效率和经营效益也相应提升。
在村调研发现,虽然群众意识到了承包地散碎化的各种弊端,也有将土地“集零为整”的愿望,但缺乏系统性解决方案和具体路径,缺乏组织者。如农户间相互可以进行土地调换,但各怀心思,效果有限;外部业主整体流转集约经营因农户意见不一难以达成。鉴于此,我们在广泛调研、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三权分置、承包权入股、适度规模经营试点的构想:以生产社为单位,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农户的耕地承包经营权全部入股,土地股份化,对农田进行集中整理,引进专合社、龙头企业进行成片经营。在具体探索过程中,我们分别制定了《村耕地成片经营试点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流转协议》等,组织街道及村干部成立了工作小组,通过宣传动员并与村民们达成一致意见,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情况下,以书面协议形式,每户农民将所有土地经营权委托给所在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和村集体资产公司完善入股相关手续,实现土地标准化整理和规模化经营。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街道以村为试点村,通过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吸引民间投资,以村集体资产公司为主要载体,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民”的互利共赢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血橙基地,切实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一)落实三权分置。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后,推进土地股份制改革,要坚持推进“三权”分置并行,落实好集体所有权,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这是开展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在实践中,稳定农户承包权,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等用益物权权能;放活土地经营权,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推行由农民一次性出租让渡土地经营权向入股经营、合作经营等共享土地经营权方式转变,形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
(二)规范资源管理。街道村xxxx年注册成立市区社区集体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对现有山坪塘、渠道、提灌站、村道、村级公益性房屋等集体资源资产进行清产核资,通过回收分散的集体资产,对村级“三资”开展集约化、规范化管理。对村集体经济共有人进行确认,为下一步村集体收益分配提供依据。按照“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思路,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村集体公司,集体公司聘请专合社和农村经纪人负责生产经营,通过把村集体资源资产折股量化组建村集体公司,并整合上级财政扶持资金和吸收民间资金,实现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的三方合作和互利共赢。
(三)培育主导产业。
一是以区大规模绿化行动项目(混交林)为支撑,通过新栽苗、嫁接等方式,规范化种植塔罗科血橙1000亩。注入社会化资本,完成“伙儿山牌”血橙商标注册,通过电商平台开展前期市场拓展、销售。
二是林下种植蔬菜、芽菜等,并与公司签订蔬菜订单收购合同,培育近郊城市保障性蔬菜基地。
三是发展特色水产和肉牛生态养殖,利用嘉隆竹木专业合作社竹笋加工废料为牛饲料,牛的粪便作为种植血橙有机肥,实现种养结合、种养循环。四是培育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结合血橙、蔬菜种植、有机草莓等产业,融合新村发展和七洞湖休闲体验,打造村田园综合体品牌,建立1-2家星级农家乐、农业公园,形成轻纺园区和南观路农业旅游示范点。
(四)优化利益机制。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对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村集体公司争取区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90万元投入血橙种植项目,专合社吸收民间资金和技术,通过采取“村集体资产公司+专合社+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导农户、村集体公司和参与“三变”改革的新型经营主体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联结和合作机制,确定村集体与合作社共占4成、入股农户占6成的"初次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股权收益分配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拟实施经营收益二次返利,切实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股东权益。同时,聘请本村种植大户、贫困户进行长期或临时性工作,以工资收入的形式回馈种植大户和农户。
(五)开展新村建设。加快“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着力实施农村房屋改造、风貌改造、环境整治、洁净亮化工程;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厕所改造,示范区内农房、道路及沿线人居环境改善逐步提升,适度统一,彰显特色;推进乡风文明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完善“一约三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反黑会),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文明院落等评比,开展法律明白人、法律进乡村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
20_年乡村振兴工作汇报简短五
同志们:
从现在到20xx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提振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心剂。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基层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定心丸。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
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
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即年初目标承诺制。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督查谈心制。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年末述职评议制。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三、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点。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四、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能人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六、文化繁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七、社会稳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压舱石。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八、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20_年乡村振兴工作汇报简短六
为全面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县城管局围绕“城乡统筹、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系统治理”的思路和目标,精心谋划、精致组织、精准发力、精细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
(一)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为进一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的出路,我县于20xx年投资1800万元在垃圾填埋场西侧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的大型垃圾中转站,20xx年1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全县生活垃圾全部转运至盱眙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现库区内全面停止填埋生活垃圾,经统计,20xx年全年共外运全县城乡生活垃圾量达63810吨,降低了环境污染,减少了资源浪费,
(二)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20xx年11月我县环卫体制调整,将城区背街后巷、城郊结合部、城中村以及经济开发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全部纳入了环卫规范作业,现有环卫人员458人。同时每个镇也建立了专门的环卫保洁队伍,保洁人员配备原则上按照集镇每千人配3名、每个村配4-5名的标准配备到位,并相对保证卫生保洁专业队伍的稳定。截止目前,全县农村环境保洁员已达1158名。
按照省里提出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垃圾统筹处理体系建设要求,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将“四步”变“两步”,采取县包到镇(垃圾转运、处理由县负责)、镇包到村组的两级统筹运行管理模式(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清扫保洁、垃圾收集由各镇负责)。目前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达9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20xx年县财政将农村环卫方面的奖补资金提高至128万元,较20xx年相比增长率达12.8%。大量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城乡清洁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立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提供了经费保障机制。
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明确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即县城“细化三类、三分法”,农村“定点投放、二分法”,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县城垃圾分类试点,金水湾、金采新村等试点小区开展“分类换积分”活动,引导居民自觉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推进机关单位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投放率。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吕良镇率先启动农村分类试点工作,投放三分类果壳箱、垃圾桶,建成易腐垃圾处理站,所辖村垃圾分类试点实现村域全覆盖,村民参与率达80%。
强化宣传教育,硬化工作措施。广泛深入宣传,以推动垃圾分类实质运作为基本目标,通过设立宣传栏、投放公益广告、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力争做到将垃圾分类投放与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加强垃圾治理,加快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垃圾压缩处理中心,加快推进城东、城西垃圾中转站建设,逐步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同时,统筹做好生活垃圾分流外运处理工作,力争垃圾不落地、不积压,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0_年乡村振兴工作汇报简短七
为全面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县城管局围绕“城乡统筹、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系统治理”的思路和目标,精心谋划、精致组织、精准发力、精细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
(一)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为进一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的出路,我县于20xx年投资1800万元在垃圾填埋场西侧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的大型垃圾中转站,20xx年1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全县生活垃圾全部转运至盱眙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现库区内全面停止填埋生活垃圾,经统计,20xx年全年共外运全县城乡生活垃圾量达63810吨,降低了环境污染,减少了资源浪费,
(二)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20xx年11月我县环卫体制调整,将城区背街后巷、城郊结合部、城中村以及经济开发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全部纳入了环卫规范作业,现有环卫人员458人。同时每个镇也建立了专门的环卫保洁队伍,保洁人员配备原则上按照集镇每千人配3名、每个村配4-5名的标准配备到位,并相对保证卫生保洁专业队伍的稳定。截止目前,全县农村环境保洁员已达1158名。
按照省里提出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垃圾统筹处理体系建设要求,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将“四步”变“两步”,采取县包到镇(垃圾转运、处理由县负责)、镇包到村组的两级统筹运行管理模式(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清扫保洁、垃圾收集由各镇负责)。目前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达9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20xx年县财政将农村环卫方面的奖补资金提高至128万元,较20xx年相比增长率达12.8%。大量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城乡清洁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立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提供了经费保障机制。
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明确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即县城“细化三类、三分法”,农村“定点投放、二分法”,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县城垃圾分类试点,金水湾、金采新村等试点小区开展“分类换积分”活动,引导居民自觉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推进机关单位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投放率。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吕良镇率先启动农村分类试点工作,投放三分类果壳箱、垃圾桶,建成易腐垃圾处理站,所辖村垃圾分类试点实现村域全覆盖,村民参与率达80%。
强化宣传教育,硬化工作措施。广泛深入宣传,以推动垃圾分类实质运作为基本目标,通过设立宣传栏、投放公益广告、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力争做到将垃圾分类投放与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加强垃圾治理,加快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垃圾压缩处理中心,加快推进城东、城西垃圾中转站建设,逐步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同时,统筹做好生活垃圾分流外运处理工作,力争垃圾不落地、不积压,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