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计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下面是惠好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计划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书第五部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选编了4篇重要论述,明确指出了决战脱贫攻坚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全面阐述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主要做法和重大成就,系统总结了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系统回答了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遵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成果
在《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一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必须做到实打实、不掺任何水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虽然全面小康不是人人同样的小康,但如果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让人信服。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举全社会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所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到20_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几乎走遍了全国最贫困的地区。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可以说,只要还没有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没有解决好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全面小康的承诺就难以兑现。因此,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上来,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推动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那些生活在资源贫乏、生态脆弱、灾害易发频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难以有效覆盖等地区的贫困群众,通过传统扶贫手段实现就地脱贫难度很大。从实践看,通过实施约960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换穷业”,可以让这些贫困地区的群众迅速享受到更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他们脱贫发展面临的障碍,切断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方贫困代际传递,从根本上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历史性跨越。
促进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近年来,多个少数民族先后实现整族脱贫,这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要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为抓手,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携手走上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着力提高精准脱贫的质量和成效
在《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两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加大工作力度,聚焦突出问题,逐村逐户逐项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在这些重要部署要求的指引下,我国脱贫攻坚战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突出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突出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突出开发式内源式扶贫。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建立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动员和凝聚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推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实践证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组织领导是保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既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坚强政治保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胜法宝。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此后又系统提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要求,继而明确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脱贫路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定型、丰富发展,推动我国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扶贫资源使用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找到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有效脱贫途径。实践证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真正解决好了谁来扶、扶持谁、怎么扶、如何退四个问题,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最具特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标准,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期内,扶贫标准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要调高标准、吊高胃口。“两不愁三保障”就是,到20_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逐项逐户对账销号,推动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实践证明,“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现有承受能力的标准,是高质量脱贫摘帽的关键所在,既有利于加快补上贫困地区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方面的短板,也有利于逐步缩小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确保贫困群众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坚持完善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制度保障。脱贫攻坚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关系战略全局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逐步建立起脱贫攻坚“八大体系”,包括: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实践证明,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既是对我国消除贫困工作重要经验的总结升华,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具体体现。
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光荣脱贫的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断改进包办代替和简单发钱发物的帮扶方式,在激发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的同时,通过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形式,开展实用有效的技术培训、指导,实施契合实际的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措施,切实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实践证明,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为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关系、有效激发内生动力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坚持以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脱贫攻坚战中,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空喊口号、不好高骛远,不断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困难群体,集中优势资源强力攻坚,加强考核监督,严肃问责整改,切实提高了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和成效。各级党员干部深入贫困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支持贫困群众大胆创新扶贫方式方法,靠着实干把脱贫目标一步一步变成现实。实践证明,只要拿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决心和毅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一篇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时指出,这些制度成果,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贫困发生的根源性问题和有效治理的规律性认识,既是新时代我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理论指导,也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科学开展反贫困工作、全球有效推进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的经验借鉴。
为切实保障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人权指明了根本途径。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没有生存权、发展权,就无从讨论其他方面的人权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脱贫攻坚,通过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其就业创业、子女教育、医疗养老、权益保障营造良好环境,还从长远角度保障和改善了其子孙后代的生存权发展权,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实现了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为发展中国家人民摆脱贫困提供了示范标杆。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当今世界,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消除贫困、摆脱贫困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我国自20_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300多万,7年减少9300多万,成为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树立了标杆,坚定了全世界消除贫困的信心。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了广泛力量。消除贫困是让全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贫富悬殊和南北差距扩大问题依然严重存在,根源还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一部分群体没有充分、公平地享受到发展红利。推动减贫国际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人民摆脱贫困,就是要弥合南北鸿沟,缩小发展差距,通过消除贫困、提高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释放有效需求,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把中国梦和发展中国家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紧密联系起来,携手走出一条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响鼓重锤。今年底,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集中力量啃下剩余脱贫任务这块“硬骨头”,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计划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时代,必须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历史经验证明,不改革开放,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就发展不了中国,发展不了社会主义。让中国赶上时代,必须进行改革开放这一伟大革命,以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还不深刻。可以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当时,苏联模式是唯一的参考与借鉴。但我们党很快就意识到,中国不同于苏联,将苏联模式照搬到中国,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由此,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这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抉择。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发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大幕。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让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避免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通过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40年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新时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关乎国家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上,始终保持高度的清醒和坚强的定力,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推进改革开放这一伟大革命,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的成功,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主义、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关键要看这个主义和制度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改革开放的成功,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成功。
习近平同志强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今天,改革开放再出发,必须自觉坚定“四个自信”,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让中国这样一个具有超大国土空间、超长历史纵深、超大人口规模的大国在短短40年间创造出震撼世界的经济奇迹,创造出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历史伟业。1978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_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这些事实有力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优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的。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得出这样一个历史结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历史结论昭示,到20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
改革开放成就中国的今天,也将决定中国的未来。习近平同志指出:“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行百里者半九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离不开顽强的奋斗和拼搏。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保持改革定力,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行稳致远,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计划
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文化基因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发展的基本因子,其核心内容是凝结在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系统中、升华为哲学核心理念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
中国传统社会长期保持家国一体的文化传统,个体的自律和家族的他律构成个人行为规范的主体。以格物致知作为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共同起点,中国传统社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孝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等观念,有力支撑着家和万事兴的信念。在传统观念中,家庭角色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乡土熟人社会的环境又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识。这种伦理根脉与乡规民约一道,有力维系着中国几千年的社会生活。
进入20世纪后半叶,城镇化给我们的生活形态带来巨大变化。城镇化进程中社会公共领域伦理道德的建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出在当今社会依然可以发挥作用的伦理道德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华文化发展的重大课题。
并非在泥土上铺一层柏油就会成为都市,并非建立起足够数量的公共服务设施就能完善公共领域伦理道德。从某种意义上说,把乡土规则融入都市,都市才能更有温度;从天人合一、家国一体等价值观念中发掘现实意义,转化成岁时节令里民众的仪式感与生活趣味,我们才会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不失典雅从容的风范。这些都是中华文化在发展中应当努力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