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镇2023年“十四五”三农工作计划集合9篇
工作计划是指在提前一定时间安排和计划工作时,在工作中制定工作计划。事实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工作计划,它们不仅分为时间长度,而且范围也不同。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某乡镇20_年“十四五”三农工作计划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某乡镇20_年“十四五”三农工作计划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开端,是开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开局时期、实施创新强国阶段的开局时期。我镇将在“十三五”打下的坚实基础上,以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三农工作的主基调,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造有效需求相结合为主线,以深入推进结构改革、优化产业布局为目标,提升我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一、目标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紧紧围绕市委市府目标规划,以打造美丽乡村,提升群众幸福感为目标,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有力推动我镇乡村振兴工作。尽管我镇近年在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们深知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在“十四五”期间我镇将继续把乡村振兴摆在工作首要位置,努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
二、工作重点及举措
聚焦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镇。“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当前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普遍,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依然存在。因此,我镇将继续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让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扎实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让农村住房有权可依;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元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形式,拓宽农村就业渠道,解决就近就业难题;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
激发经济活力,做到富民强村。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努力挖掘区域内可发展的经济潜力股,盘活用好农村资源要素,打造有特点、有优势的乡村经济主体,如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吸引人才回乡,留得住人,实现真正的农民增收。在原有创业基地的基础上,全力支持返乡人员回乡创业活动,推进人才创业园建设,打造功能全、服务优、覆盖面广、承载力强、孵化率高的返乡入乡创业园,提升农村创业创新水平。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遇扩大招商引资的覆盖面,促进有意在乡镇发展产业的大型企业与发展意愿强烈、发展条件匹配的农户的有机融合,达成长期合作意愿,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汇通,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保障人才供应,破解空心难题。“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二是一个总要的战略部署。要想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需要破解的难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吸引培育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依托现有的“农民夜校”、“工匠人才培训”、“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一是加大宣传,让更多的农民知晓并能够积极参与到中间来;二是提升课程质量与多样性,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百姓需求,按需开设课程,提升实用性,真真正正能够帮助到百姓。
三、20_年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乡村规划设计。全面推进“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抓好乡村环境治理工作,继续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垃圾清运运转机制,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形成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秸秆禁烧值班制度,落实秸秆禁烧奖惩制度,大力倡导农业有机循环机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围绕“利用”“节约”“减污”“增收”,引进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继续加强水库饮用水源地治理和龙洞河雨污分流整治,保障群众拥有健康绿色的生产生活环境。制定全面的发展计划,向省、市级争取资金发展基础设施及孵化项目,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做强现代种养业。全镇现有耕地3.5万余亩,粮食常年播种面积6万余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万余亩,农业基础深厚,因此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巩固提升粮食产能,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成立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集中流转,发挥现有种植规模引领带动作用,辐射周边村社,集中打造水稻、油菜、玉米、莲藕等优质高效示范片,实现10000亩玉米高产示范、10000亩优质水稻种植建设,提标改造粮食生产功能区。
三是做精乡土特色产业。我镇现拥有省级知名品牌2个,远近闻名;千亩柑橘产业园基本形成,景色优美;24个家庭农场,各有千秋。这些产业发展已日趋成熟,我镇将以打造精品经济作物、绿色生态畜牧为重点目标,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让产业有亮点,近而达到长远发展的目的。
四是加强乡村治理领导。抓实建强基层党支部,加强和改善村党组织对村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级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领导。开设法制课堂,引导干部群众学法、遵法、守法、用法,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强化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激发基层自治活力。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以德治弘扬正气,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中的道德力量,制定村规民约、道德公约等自律规范,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回归“十三五”的奋斗历程,汗水犹在鬓边,而“十四五”的发展蓝图已徐徐展开在眼前,我镇将紧紧围绕市委赋予“打造‘锂业之都’核心区、建设市域副中心、辐射带动北部地区发展”的目标任务,继续深化我镇农村改革发展,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第2篇: 某乡镇20_年“十四五”三农工作计划
20_年,镇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详细落实”十四五”规划,按照区委、区政府“三大建设”总体要求,突出“优居、兴产、强村、富民”总基调,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宜商宜居城镇。
一是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效应。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推进“一委两站五岗”建设,在优化“两委”班子结构的同时,完善机制保障、健全成长机制、优化考核管理,努力建设一支稳定、高效、活力的村干部队伍;抓实党建引领振兴。在持续推进“支部联盟”建设的基础上,将党建落到实事上,把组织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深入谋划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在认真谋划庆祝活动的同时,挖掘党员先锋事例,通过宣传报道、事迹宣讲、评选表彰等形式,为乡村振兴汇聚人心、凝聚力量。
二是推动宣传文化再攀新高。进一步加强宣传文化引领工作,在理论武装、干部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多手抓多手硬”,切实提高宣传阵地利用率和关注度,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强化文明长效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指导作用,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积极宣传移风易俗和道德新风尚,形成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友善、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新时代文明风尚。进一步强化品牌建设,在原有志愿服务队及主题活动基础上,重点挖掘培育长胜罗庄文明实践基地,打造文化新名片。
三是加快新农房建设工作。利民新型社区全部356套房屋将在20_年年底前建设完成,春节前交付群众使用,同步做好相关配套工程收尾,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和我家小菜园等维护工作,重点打造精品农村社区;镇区幸福家园工程目前已进场施工,预计20_年年底前建设完成,同步实施相关配套工程,打造精品街区。
四是加强工业和招商引资工作。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新创业园平台吸引作用,紧紧围绕轻工业、机械零配件、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引进一批有发展前景、带动力强、税收贡献大、科技含量高的工业项目落地建设,争取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建设、早达效,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力做好规上工业企业培育,确保新一年培育规上企业开票销售达20_万元以上;
深挖航道经济发展前景,充分利用岸线资源,借助航道优势,进一步提升工业承载能力;全力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走势,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定期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企业座谈会,进一步加强指标跟踪分析和对接协调,针对性做好生产服务,特别对因特殊原因停减产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分类指导,确保企业开票销售应开尽开。
五是加强农业发展和公共空间治理工作。重点做好芦蒿产业设施大棚建设,进一步抓好提质增量规划,延长产业链,努力招引芦蒿深加工企业入驻;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好“三社”共建试点工作,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引导鼓励能人大户领办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促进农民增收及社会发展;巩固清产核资成果,有效利用好村集体资产资源,规范资产资源的使用和出租发包,增加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对标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目标,20_年全镇所有涉农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要全部超过1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年增幅要达到10%以上。
六是巩固脱贫攻坚各项成果。在全面排查基础上,对预估收入低于7000元的一般脱贫户重点关注、一户一策,实现扶贫政策因享尽享,危房户因改尽改;进一步促进农户返岗就业,对就业情况进行跟踪梳理,重点保障工作不稳定群体就业,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寻找就业岗位,实现家庭稳定增收;加大产业带动作用,采取“合作社+农户”、“大户+农户”等方式发展特色芦蒿种植项目区,增强产业效益和带动能力。进一步挖掘电商线上销售和线下带动作用,拓宽地产品销路。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工业园区扶贫厂房增收带动作用。
第3篇: 某乡镇20_年“十四五”三农工作计划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开端,是开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开局时期、实施创新强国阶段的开局时期。我镇将在“十三五”打下的坚实基础上,以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三农工作的主基调,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造有效需求相结合为主线,以深入推进结构改革、优化产业布局为目标,提升我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一、目标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紧紧围绕市委市府目标规划,以打造美丽乡村,提升群众幸福感为目标,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有力推动我镇乡村振兴工作。尽管我镇近年在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们深知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在“十四五”期间我镇将继续把乡村振兴摆在工作首要位置,努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
二、工作重点及举措
聚焦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镇。“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当前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普遍,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依然存在。因此,我镇将继续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让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扎实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让农村住房有权可依;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元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形式,拓宽农村就业渠道,解决就近就业难题;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
激发经济活力,做到富民强村。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努力挖掘区域内可发展的经济潜力股,盘活用好农村资源要素,打造有特点、有优势的乡村经济主体,如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吸引人才回乡,留得住人,实现真正的农民增收。在原有创业基地的基础上,全力支持返乡人员回乡创业活动,推进人才创业园建设,打造功能全、服务优、覆盖面广、承载力强、孵化率高的返乡入乡创业园,提升农村创业创新水平。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遇扩大招商引资的覆盖面,促进有意在乡镇发展产业的大型企业与发展意愿强烈、发展条件匹配的农户的有机融合,达成长期合作意愿,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汇通,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保障人才供应,破解空心难题。“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二是一个总要的战略部署。要想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需要破解的难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吸引培育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依托现有的“农民夜校”、“工匠人才培训”、“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一是加大宣传,让更多的农民知晓并能够积极参与到中间来;二是提升课程质量与多样性,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百姓需求,按需开设课程,提升实用性,真真正正能够帮助到百姓。
三、20_年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乡村规划设计。全面推进“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抓好乡村环境治理工作,继续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垃圾清运运转机制,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形成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秸秆禁烧值班制度,落实秸秆禁烧奖惩制度,大力倡导农业有机循环机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围绕“利用”“节约”“减污”“增收”,引进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继续加强水库饮用水源地治理和龙洞河雨污分流整治,保障群众拥有健康绿色的生产生活环境。制定全面的发展计划,向省、市级争取资金发展基础设施及孵化项目,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做强现代种养业。全镇现有耕地3.5万余亩,粮食常年播种面积6万余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万余亩,农业基础深厚,因此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巩固提升粮食产能,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成立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集中流转,发挥现有种植规模引领带动作用,辐射周边村社,集中打造水稻、油菜、玉米、莲藕等优质高效示范片,实现10000亩玉米高产示范、10000亩优质水稻种植建设,提标改造粮食生产功能区。
三是做精乡土特色产业。我镇现拥有省级知名品牌2个,远近闻名;千亩柑橘产业园基本形成,景色优美;24个家庭农场,各有千秋。这些产业发展已日趋成熟,我镇将以打造精品经济作物、绿色生态畜牧为重点目标,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让产业有亮点,近而达到长远发展的目的。
四是加强乡村治理领导。抓实建强基层党支部,加强和改善村党组织对村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级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领导。开设法制课堂,引导干部群众学法、遵法、守法、用法,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强化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激发基层自治活力。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以德治弘扬正气,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中的道德力量,制定村规民约、道德公约等自律规范,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回归“十三五”的奋斗历程,汗水犹在鬓边,而“十四五”的发展蓝图已徐徐展开在眼前,我镇将紧紧围绕市委赋予“打造‘锂业之都’核心区、建设市域副中心、辐射带动北部地区发展”的目标任务,继续深化我镇农村改革发展,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第4篇: 某乡镇20_年“十四五”三农工作计划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开端,是开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开局时期、实施创新强国阶段的开局时期。我镇将在“十三五”打下的坚实基础上,以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三农工作的主基调,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造有效需求相结合为主线,以深入推进结构改革、优化产业布局为目标,提升我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一、目标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紧紧围绕市委市府目标规划,以打造美丽乡村,提升群众幸福感为目标,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有力推动我镇乡村振兴工作。尽管我镇近年在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们深知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在“十四五”期间我镇将继续把乡村振兴摆在工作首要位置,努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
二、工作重点及举措
聚焦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镇。“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当前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普遍,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依然存在。因此,我镇将继续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让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扎实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让农村住房有权可依;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元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形式,拓宽农村就业渠道,解决就近就业难题;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
激发经济活力,做到富民强村。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努力挖掘区域内可发展的经济潜力股,盘活用好农村资源要素,打造有特点、有优势的乡村经济主体,如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吸引人才回乡,留得住人,实现真正的农民增收。在原有创业基地的基础上,全力支持返乡人员回乡创业活动,推进人才创业园建设,打造功能全、服务优、覆盖面广、承载力强、孵化率高的返乡入乡创业园,提升农村创业创新水平。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遇扩大招商引资的覆盖面,促进有意在乡镇发展产业的大型企业与发展意愿强烈、发展条件匹配的农户的有机融合,达成长期合作意愿,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汇通,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保障人才供应,破解空心难题。“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二是一个总要的战略部署。要想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需要破解的难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吸引培育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依托现有的“农民夜校”、“工匠人才培训”、“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一是加大宣传,让更多的农民知晓并能够积极参与到中间来;二是提升课程质量与多样性,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百姓需求,按需开设课程,提升实用性,真真正正能够帮助到百姓。
三、20_年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乡村规划设计。全面推进“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抓好乡村环境治理工作,继续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垃圾清运运转机制,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形成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秸秆禁烧值班制度,落实秸秆禁烧奖惩制度,大力倡导农业有机循环机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围绕“利用”“节约”“减污”“增收”,引进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继续加强水库饮用水源地治理和龙洞河雨污分流整治,保障群众拥有健康绿色的生产生活环境。制定全面的发展计划,向省、市级争取资金发展基础设施及孵化项目,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做强现代种养业。全镇现有耕地3.5万余亩,粮食常年播种面积6万余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万余亩,农业基础深厚,因此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巩固提升粮食产能,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成立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集中流转,发挥现有种植规模引领带动作用,辐射周边村社,集中打造水稻、油菜、玉米、莲藕等优质高效示范片,实现10000亩玉米高产示范、10000亩优质水稻种植建设,提标改造粮食生产功能区。
三是做精乡土特色产业。我镇现拥有省级知名品牌2个,远近闻名;千亩柑橘产业园基本形成,景色优美;24个家庭农场,各有千秋。这些产业发展已日趋成熟,我镇将以打造精品经济作物、绿色生态畜牧为重点目标,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让产业有亮点,近而达到长远发展的目的。
四是加强乡村治理领导。抓实建强基层党支部,加强和改善村党组织对村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级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领导。开设法制课堂,引导干部群众学法、遵法、守法、用法,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强化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激发基层自治活力。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以德治弘扬正气,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中的道德力量,制定村规民约、道德公约等自律规范,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回归“十三五”的奋斗历程,汗水犹在鬓边,而“十四五”的发展蓝图已徐徐展开在眼前,我镇将紧紧围绕市委赋予“打造‘锂业之都’核心区、建设市域副中心、辐射带动北部地区发展”的目标任务,继续深化我镇农村改革发展,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第5篇: 某乡镇20_年“十四五”三农工作计划
“十四五”期间,镇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为宗旨,
加强“三农”工作,认真落实省、市、区相关部署,强化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乡村产业体系,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狠抓各项兴农、强农措施落实,加强农房改善,切实打造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坚持惠民利民,加快农业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和追溯平台,加强绿色农产品和家庭农场培育申报,加强职业农民培训,进一步增强“利民芦蒿”品牌影响力,积极转化经济效益。坚持系统推进,深化公共空间治理,进一步完善乡镇力推、村居主导、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整体格局,推动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助推村居经济发展、惠及群众。
加快基础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快利民新农房和镇区幸福家园两个农房改善项目,确保工程质量,维护安置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保障,重点扶持引导农房项目周边农业产业发展,推动镇村农房改善项目和农业产业布局深度融合。加强镇村卫生保洁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快推进仰顺线和振兴路改造工程,强化对镇区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持系统合一,推动乡村绿色发展。镇将坚持系统思想、尊重自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和工业经济建设过程中,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
在加强土地综合利用过程中,始终强调规划引导,促进土地资源要素有序流动,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充分盘活存量用地,优化产业布局;
不断强化农用地综合整治,在保护生态环境、田园风光的前提下,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宜耕后备资源开发等,不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深抓招商引资,进一步强化工业布局。计划依托现有优势产业,瞄准国内大中型企业,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大的“名企、名商”,不断提升工业园产业档次和集聚水平;
进一步强化帮办服务,以“三服务三促进”为抓手,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降低生产成本,维护合法权益,增强发展信心,释放投资活力;
进一步加强土地盘活,进行项目再招引,坚持创新强驱动,对新、老园区项目,集中优势优质资源实行精准施策,通过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品牌强企四篇文章,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帮扶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加速形成以超5千万为龙头,规模企业为骨干、小微企业为基础的梯次发展格局。
坚持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利用好一系列农村优惠补贴政策,积极培育镇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及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推动发展如水产垂钓、果蔬采摘、花圃观赏、乡村大锅台等富有“田园气息”的特色产业;
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利用好京东青年馆等平台载体,探索以镇村电商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通过整合镇区资源,进一步发挥镇区商业街基础优势,利用电商辐射效应,加快形成产业聚集地;
强化“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一方面加强本土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品牌打造,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销售平台、流媒体传播平台等新手段,大力推动传统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让“粉皮”、“利民芦蒿”、“酥肉饼”等一系列地方特色农产品借助新科技“东风”焕发“第二春”;
深化“企业+农业”合作平台,加强与正大集团、京东、苏宁、淘宝等大企业的产业合作,创新农产品新销售点,深挖附加产值,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产研一体农业基地等形式,拓展市场发展前景,进一步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吸纳剩余劳动力就业,构建完善地方特色产品从生产到开发再到销售的完整闭环。
坚持高位推动,加强党建和宣传工作。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效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两委“班子结构,完善机制保障、健全成长机制、优化考核管理,努力建设一支稳定、高效、活力的村干部队伍。深入抓实党建引领振兴,持续推进“支部联盟“建设,深化党建富民。进一步挖掘党员模范事迹,加强宣传报道,为乡村振兴广聚人才;
深化文化宣传服务发展大局,强化理论武装、干部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文明长效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指导作用,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加强移风易俗和道德新风尚宣传引导,借助新媒体优势,进一步加强地方特色品牌推广,积极打造文化新名片。
深化一户一策,巩固脱贫各方面成果。目前全镇所有低收入户已实现全面脱贫,“十四五”期间,镇将在全面排查核准基础上,对预估收入低于7000元的一般脱贫户重点关注,强化一户一策,实现扶贫政策因享尽享,危房户因改尽改;
进一步促进农户返岗就业,对就业情况进行跟踪梳理,重点保障工作不稳定群体就业,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寻找就业岗位,实现家庭稳定增收;
加大产业带动作用,采取“合作社+农户”、“大户+农户”等方式发展特色芦蒿种植项目区,增强产业效益和带动能力。进一步挖掘电商线上销售和线下带动作用,拓宽地产品销路。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工业园区扶贫厂房增收带动作用。
第6篇: 某乡镇20_年“十四五”三农工作计划
20_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的关键之年。我们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大力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富镇、商贸活镇、生态美镇”战略,重点在工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求突破,加快补齐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短板,确保高质量脱贫摘帽,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一、20_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大力夯实基层组织建设。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制定《曹庙镇20_年基层党建工作计划》,出台了《曹庙镇村干部日常管理办法(暂行)》,调整充实党建工作领导组。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对于符合组建条件的及时成立党组织,6月底新成立霍邱县红霞纺织有限公司党支部。制定《曹庙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奖惩激励措施,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村级年终目标综合考评,突出结果运用,与绩效工资挂钩。结合每月“创先争优点评日”活动,将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与“四联四帮”工程相结合,组织党员参加扶贫走访、环境综合整治、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等工作。今年发展党员10人,培养积极分子21人。
(二)稳步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全面推行良种良法配套,提升科技种粮水平,加快推进我镇粮食生产品质结构调整,遴选推广示范优质水稻品种,大力推进企业+农户订单生产模式,推广稻虾一体化种养殖结合模式面积近1.5万亩。种植业经营主体及种植大户100亩以上规模已发展到178家,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5.2万亩,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达到8万亩次,救治水稻“菠萝泛”菌感染田块6000余亩,有效遏制病菌进一步传染。在畜禽水产养殖上,以规模化养殖和特种养殖为重点,扎实做好畜禽防疫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制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对16家畜禽养殖场开展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小体积网箱养鳝、稻田养虾等养殖已具规模。
(三)全面增强招商引资活力。霍邱红霞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霍邱县蓼盛畜禽废弃物资源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如期实现建成投产,安徽忠旭雨衣制造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已建成使用。霍邱县韩云畜禽养殖有限公司生猪养殖项目一期厂房已建设完成。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640万元。扎实开展“四送一服”活动,持续深化干部联系企业制度,摸清企业发展困难及需求,做到“精准扶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部署,帮助企业有序做好复工复产,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统筹推进各项政策落地,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确保群众脱真贫、真脱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继续推进中央巡视脱贫攻坚“回头看”反馈问题、国家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工作,全面整改存在的各类问题,加快补齐短板,完善基础工作。对照十大扶贫工程,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全年发放产业补贴3批次1114户313.45万元。月点评得分暂居全县第一。今年代表县迎接省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并顺利通过县摘帽及省第三方评估验收。
(五)统筹推进镇村宜居建设。继续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对镇域内做到全覆盖整治,大力度开展“清洁文明户”创评活动,促进全镇群众比学赶超,共建共享文明绿色家园。从道路硬化、净化、绿化、亮化,旱厕改造等方面凸显新农村建设,X037吴阳至新建段绿化、亮化提升工程已完工,紧盯全镇1941户改厕工作,现已全面完成整改任务,投资80万元的元圩村扶贫车间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投资615万元的曹庙、黄郢两村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及500万元的曹庙村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中心村道路项目已开工建设,元圩村12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已基本完成,800亩节水灌溉项目已完成招投标程序。新建村美丽乡村建设已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省级美丽乡村吴阳、黄郢两村已完成规划,污水管网等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元圩、西郢两村通过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验收。我镇被评为安徽省第五届“文明村镇”。
(六)着力解决民生福祉问题。做好城乡低保、孤儿供养、特困供养人员、社会救助等惠民政策落实,坚持阳光操作,实现应保尽保,共发放民政类救助资金821万元。城乡居保参保率达到97.8%,危房改造33户已全部竣工验收,曹庙、吴阳两个自来水厂扩容改建已全面完工,全长11.016km的9条农村道路建设项目工程已全面竣工,正在验收。投资20_余万元的西汲河(油坊河)曹庙镇段正在建设,镇级电商服务中心已建成,投资760万元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公交车站正在施工建设,坐落在曹庙村的松山公墓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七)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水平。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通过广播电视、村村通喇叭、“大手拉小手”等方式扩大宣传面,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建立健全综治维稳信访工作机制,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化解矛盾隐患。目前,我镇未出现越级上访。筑牢安全生产基础,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共开展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检查12次,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责任,切实抓好全年禁烧工作,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镇实现“零火点”目标。
(八)显著提高风险防控能力。20_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月一场悄无声息的疫情,把我们卷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镇上下同心协力、紧抓重点、精准防控、狠抓责任,截止目前,曹庙镇未出现一例确诊及疑似病例。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序开展,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返程人员重点监控,冷链食品排查登记毫不放松。七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让镇村干部面临着一场巨大的考验,灾害发生后,镇立即组织干群抢险救灾,紧急救援9个村民组251人,未出现一例伤亡事故。同时开展核灾定损和道路隐患排查、组织环卫人员清运垃圾,对村庄和农户开展环境消杀,对死亡畜禽运至镇无害化处理中心集中处理,指导受灾村进行灾后重建。目前,已发放救灾资金125万元,补种粮食1200余亩,拨付资金17.9万元修复重建房屋13间,投入180万元对胡台、双桥两村水毁设施进行修复。
(九)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主动接受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承办人大代表建议意见21条。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服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委各项规定要求,作风不断好转。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制度,从源头上防微杜渐。“三公”经费逐年下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今年我镇态势明显转好。全年立案1件,处理信访3件。
同时,完成年度民兵整组和征兵任务。发挥工会作用,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坚持党团联建,提升基层团组织工作水平。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发挥科协、老龄委、关工委作用。做好统计、档案、办公室等工作。
二、存在困难及问题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顽强拚搏下,全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仍有许多不足和缺点,工业发展不足,税源培育不优,财政蛋糕不大是我们的基本镇情,与先进乡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部分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解决困难的办法不多,党员作用发挥不充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形式单一,总量偏小;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村干部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后继乏人;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作风建设亟需提高,部分干部工作状态低迷,效率低下;镇村干部综合能力亟需进一步提高等等。
三、20_年工作打算及“十四五”期间工作展望
20_年,曹庙镇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集中全力打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战。“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科学谋划全镇“十四五”发展,对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曹庙镇将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团结奋进、扎实苦干,力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力促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有效提高执政能力。
一是以党建为统领,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班子成员。巩固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内基本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理论组学习等各项学习制度,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二是继续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思路。通过成立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流转土地、盘活水面资源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青年后备力量队伍,及时有效为基层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把新时代青年力量聚焦到我镇各项事业发展中来。
(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全镇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优化村庄规划,完善污水治理、绿化美化、硬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提升政府驻地环境面貌和吸引力。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全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二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坚持“五清一改”,按照相关工作规划,挂图作战、重点攻坚,拉网式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着力解决村庄脏乱差问题。三是持续推进农村绿色发展。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加快河湖沟道环境综合治理。结合环境综合整治攻坚,切实推动剩余5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三)以招商引资为契机,力促经济社会发展。
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硬任务、硬要求、硬责任,作为经济工作发展的“第一菜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联系成功人士宣传本地营商环境及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人才回乡创业,着力打造曹庙工业园。加大对现有企业的培植力度,深入开展好“四送一服”活动,收集企业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需求,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四)坚持人民至上思维,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巩固推进脱贫攻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四个不摘”,继续做好政策宣传、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会保障等工作。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二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创业就业富民工程,带动全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稳定增收。扎实做好低保动态管理、大病临时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生活有保障。
(五)着力巩固发展基础,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一是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继续做好宣传发动、线索摸排,坚决打击各类黑恶犯罪。坚持化解存量、遏制增量,持续巩固信访无越级上访成果。坚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二是深化基层民主治理。做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严格“四议两公开”村级事务决策机制。全面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切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大对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决策、执行、公开的监督力度。
(六)以自身建设为保障,打造服务型政府。
对确定的目标、部署的任务一抓到底,以激励促落实,以问责求实效,提升政府执行力。优化办事流程和服务标准,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提高政府公信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树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第7篇: 某乡镇20_年“十四五”三农工作计划
一、“十三五”期间及20_年工作总结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达州北向开放‘桥头堡’”发展战略,紧抓机遇、主动担当、切实作为,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扎实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平安建设、绿色康养建设,以及社会事业等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紧扣“12345”工作法,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建设“一个队伍”。即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党员干部队伍,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发展,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量,平均每年发展优秀年轻党员7名,截止20_年底全乡共有党员252名,其中培养优秀农民工党员45名、村级后备干部19名、产业致富带头人5名,在“十三五”期间不断调优村社两级党员干部结构,充实大量年轻有本领的优秀农民工担任村社干部,其中全乡5个行政村实现村级党组织书记与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强化了党组织在基层的领导作用。
二是落实“两个责任”。即严格落实干部党员责任与无职党员责任,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曾家乡实行干部党员与无职党员精细化管理模式,落实干部党员“一岗双责”责任制度,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搭建舞台,在明确村社两级干部党员职能职责的同时为本村无职党员灵活设置职责岗位,根据无职党员闲暇时间、专业特长、个人意愿等,重点围绕安全、道路管护、环境监测等,设立“堰塘安全管理员”“道路管护员”“环境保护网格员”等,按需设岗、因事设岗,明确工作责任,做到党员个个身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任务,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三是强化“三个理念”。即强化学习理念、服务理念、创新理念,坚持开展好“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等活动,突出政策学习、理论学习、业务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理论学习作为跟紧时代发展、应对时代挑战的第一需要,争创学习型党组织;有效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醒党员干部牢记服务人民宗旨,建立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成立党员干部应急处置工作队,在应急抢险、事故处置中带头冲锋保障群众切身利益,20_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乡村社三级107名党员干部24小时坚守执勤岗位60余天确保全乡无一起疫情发生;扎实推进“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发和解放党员干部的思想,激发创新活力,同时建立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建立科技烟叶示范田500亩、特色茶叶种植1300亩、覃家坝特色红脆李200亩、木瓜种植550余亩,特色高山中蜂养殖600余箱。
四是突出“四个重点”。即制度、纪律、教育、保障四个重点,抓好规章制度建设,要求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好党支部工作条例、“三会一课”、民主集中制等制度,扎紧制度笼子筑牢不可触碰红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突出纪律作风建设,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20_年至20_年底,查出党员干部违纪违规案件15件、处理党员干部15人,着眼于“整治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活动,整治群众反映述求31件,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党风廉政建设“12340”社会满意度评价工作扎实推进,在全乡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常态化推动“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等党员教育活动,抓好抓实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教育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促使党员深学深悟、笃信笃行;加大投入保障,规范化建设村级党群服务中心,20_年以来新建曾家村、新桥村党群服务中心2个,规范公开公示栏、建立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妇女儿童之家等,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党员活动、群众娱乐、汇聚民心的地方。
五是盯紧“五个要点”。即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平安建设、民生服务五个重点领域工作,建立贫困户党员帮带机制、培养党员带富人、组建党员巡逻队、打造党员便民示范岗等,将党建贯穿各个领域,让各个领域都有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身影,让党员在各个领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民谋发展、办实事、保平安,以抓好群众重点关心的领域为着力点,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全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帮扶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在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乡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截止20_年11月,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830户2477人顺利脱贫。
一是大力发展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助力群众增收,确保“一超两不愁”。坚持发展特色产业,20_年以来,烟叶生产累计达到3000亩,累计收购烟叶91.8万斤,发展青脆李、红脆李700余亩、特色茶叶种植1300亩、木瓜种植550余亩、中蜂养殖600余箱,建立专业合作社5个。持续加强村集体经济建设,其中覃家坝村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人均分红6.24元;龙泉村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人均分红8.03元;花红湾村集体经济2.12万元,人均分红10.56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提高群众生产经营收入,20_年以来,累计兑现五小庭院经济补助资金159.5035万元,收益贫困户达658户,多产业助力群众增收。会同市就业局,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20_年以来,累计开展技能培训22余次,参加培训人员累计达到2200余人次,利用公益性岗位、护林员等岗位累计解决贫困户就业168人;大力宣传就业扶贫相关政策,如针对贫困劳动力开设扶贫专岗、浙江东西部协作就业岗位的宣传等,鼓励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助推贫困人口增收。在以产业和就业扶贫为主的同时以政策兜底为辅,针对部分和完全丧失劳动力的贫困人口,通过低保政策兜底、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扶持助推了收入增长确保贫困人口收入达标、吃穿不愁。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饮水困难,化解“两难题”。出行难、饮水难是全乡群众的两个大难题,自20_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争取,截止20_年底上级共下达我乡扶贫项目44个,其中道路新建及维修工程36个,涉及资金1728.87万元,现已完工32个,共完成社道硬化13.212公里,维修贫困村通村委会道路并实施窄路加宽25.2公里,新建平板桥2座,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积极与市水务局衔接,争取集中供水项目,自20_年以来,全乡共修建集中供水池17处,保障了辖区6500余人有安全饮水,修建分散供水微水窖110处,管道引流解决458户群众饮水难问题,全乡3108户10832人安全饮水得到保障。
三是坚持分类施策,聚焦住房、教育、医疗,做到“三保障”。因户施策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确保困难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20_年以来,全乡大力实施危房改造1238户、人居环境改善工程1184户,对符合搬迁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易地搬迁220户,极大地提高了群众住居生活质量,村容村貌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全面落实控辍保学工作,对发现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的适龄儿童进行劝返复学,对因特殊情况不能上学的适龄儿童,实施送教上门,认真执行国家教育扶贫“三免一补”等相关政策,为贫困户入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发放生活补贴,为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深入推进国家“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培训资助项目,20_年以来补助213人次,34.275万元,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无一辍学,无因学致贫现象发生。通过院坝会、宣传单、入户宣传等形式做好医疗保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宣传、解释和推进工作,20_年以来均圆满完成医疗保险征收工作,且全乡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均由乡卫生院医生进行一对一家庭签约服务,确保贫困户基本医疗有保障。
(三)坚持服务为本切实保障群众权益,严防严控社会治理成效明显
一是始终咬定“群众满意”这一标准,提高服务质量,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20_年以来,新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2个,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20_年规范化新建乡便民服务中心1个,全乡5个行政村建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点,实行村三职干部轮流坐班制,加强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优化办事流程,提高为民服务效率,“十三五”期间乡便民中心及各村代办点累计办理民政、残联、国土等事项1万余件。认真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惠民政策,加强弱势群体保障力度,做到应保尽保,20_年城镇居民医保参保8971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80人。五保供养51人,农村低保771人,城市低保11人,发放优抚金122人。量服录入残疾人193人,打卡直发解决残疾102人护理费6.1万元。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政策,联合曾家乡小学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关爱留守儿童246名,全乡无一名儿童辍学。
二是坚持开展平安建设工作,严防严控扫清发展隐患,社会治理成效明显。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加强社会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_年以来联合罗文派出所、村建办、水务、农业等职能部门,开展执法检查30余次、线索甄别80余次。深入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宣传教育,加强防邪工作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认真办理领导信访批示件和交办件,积极做好不稳定因素排查稳控化解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大力开展重点建设及发展软环境治理,开展法制宣传70余次,严厉打击推进重点建设中的强揽强卖、强包强拦等违法行为,为重点项目建设在曾家的顺利推进创造了“零干扰”环境。20_年开展安全检查60余次,排查隐患25起,发出整改通知书25份,开展防汛减灾演练2次。按时办结书记信箱、市(区)长热线、达州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来信来访9件,调处矛盾纠纷13起。
三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灵秀烟霞分外娇。
巍巍青山,潺潺绿水是曾家的真实写照,丰富的自然资源就是“金山银山”,自20_年以来,曾家乡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作,对曾三路、曾花路、曾新路等重点路段和烟霞山重点区域实行24小时监管,在辖区主要干道及人流集中处设置环保宣传标语,利用信息、微信平台、村级阵地LED显示屏等广泛开展宣传,营造“环保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并加强“散乱污”企业及小作坊生产业主的监管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纠正,自20_年以来对违法排污行为依法查处,挡获乱倒垃圾、建渣40余次。切实履行河长制责任,持续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辖区水库河道水质和沿线的生态环境质量。打造“文化+绿色”特色旅游,以烟霞寺、清净硐、古院落、明清古墓等为依托,向游客展现独有的古巴人文化,借助优美的自然风景,让游客沉浸其中留连忘返。同时不断强化烟霞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0_年完成烟霞山停车场滑坡治理工程和停车场维修工程,有效保障游客停车需求。自20_年以来,烟霞山共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特色旅游雏形初现。
二、“十四五”时期工作思路及20_年工作打算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20_年是曾家乡决胜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乡党委政府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围绕市委、市政府“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达州北向开放桥头堡”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大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丰富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着力实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新曾家。
一是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继续强化党支部标准工作法推进,着力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管理教育,严把党员发展审查关。扭住薄弱环节持续用力,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党员活动日”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引导广大党员争做合格党员、争当时代先锋。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规定,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认真履职尽责,坚决惩治违纪行为。
二是加大重点建设推进力度。纵深推进法制宣传,深入开展发展软环境治理,依法打击重点建设推进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对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定期研判、全面动员,倾力做好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曾家村宋家坪文化设施及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征地拆迁,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清扫保洁的监督管理,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营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清爽、美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实现“空气清新、水域清净、城镇清爽、乡村清秀、庭院清雅、景点清丽”六清目标。
四是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信访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和邪教活动,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厉整治安全隐患,持续加大新冠疫情防控村社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加大产业扶持,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工作,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确保“十四五”期间各项目标圆满完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工作建议意见
20_年以来,我乡在党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我乡地广人稀,社道路错综复杂,建设里程长,仍有较多社道路未硬化,群众生产运输困难,出行不便,造成该部分群众满意度不高,信访问题时有发生。
(二)党的建设还需加强
由于我乡为劳动力输出大乡,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党员结构老化严重,虽然自20_年以来,发展党员均为年轻优秀农民工,但改变党员结构40-60岁占主体的现状还需很长时间。农村党员在总人口占比仅为2%,党员队伍不够壮大,村“两委”干部后备人选匮乏。
(三)群众思想急需转变
虽然党委政府在不断加大对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工作力度,但仍有部分群众抱有“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思想,“干部干、群众看”现象时有发生。
第8篇: 某乡镇20_年“十四五”三农工作计划
20xx年,供销合作社按照“创新转型、开放合作”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供销社体制改革创新,完善供销社为“三农”服务的新型流通网络体系,强化社有资产监管,妥善处理改革改制遗留问题,不断提升供销活力和竞争力,推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盘活资产,构筑供销事业发展的资本平台
供销社是一个合作经济组织,经济性是供销社的第一属性,要树立起资产转换为资本的观念,盘活存量资产,实行资本运作。一是对资产进行清理建档,进行价值评估;二是健全和完善资产的相关手续、特别是土地确权问题;三是在实行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对资产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四是努力探索对社有资产实行打包整合、综合利用的新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转换为资本的效用。
(二)搞活经营,增强供销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
一是进一步完善供销系统的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经营网络的建设;二是通过用企业龙头带网络的模式,不断做强做大企业龙头,带动基层网络共同经营;三是通过开放办社,与农民及其他经营者合作创办、领办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协会组织。创新各种经营模式,不断提高供销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
(三)做活项目,强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上项目就是上企业。要抢抓上级对“新网工程”项目建设扶持机遇,加大发展力度。一是着力培育有竞争力、带动力的“新网工程”建设项目,切实做好项目的包装和申报工作;二是做好项目跟踪,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三是抓好项目的督查和管理,通过项目建设促进供销社四大经营网络体系不断得到提质扩容,搞活农村商品流通。
(四)激活队伍,为供销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一是做好角色转变。实现由供销行政管理者到经营管理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市场经济的操盘手;二是创新人才机制。通过创新企业人才聘用和管理新机制、新模式,大量吸纳企业经营人才向供销社集聚;三是发挥带动作用。充分调动供销系统老一批经济能人积极性,使他们成为供销经济发展中的榜样,培养并带动新一代供销人成为新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的主力军。
第9篇: 某乡镇20_年“十四五”三农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结合芜湖地域特色,发挥区域优势,围绕“四个名城”和“现代化滨江大城市”建设,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推进芜湖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发展目标
以“国内一流、全省示范”为目标,以无为市、南陵县、繁昌区、湾沚区、鸠江区等5个县市区为重点,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全力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乡村治理能力和乡风文明水平。力争到“十四五”末期,全市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建设成效明显展现,将芜湖市打造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和引领标杆,为下一阶段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重点工作
1、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加快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落地建设,确保20_年底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常年水平。认真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扎实推进“158”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地发展青梅、薄壳山核桃、草莓、蓝莓等特色农产品,高起点建设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支持休闲食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芜湖大米”品牌振兴等主导产业发展,打造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年扶持50个示范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农村电商全覆盖,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建设美丽宜居乡村。20_年将继续深化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构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抓好乡村旅游线路及重点区域提档升级,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建设提升行动,稳步开展省、市两级“多规合一”村庄规划试点工作。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加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注重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一时美向长期美、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转变。
3、接续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对口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做好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增收。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加大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继续完善小龙虾价格指数保险,积极开展螃蟹水文气象指数保险、蔬菜自然保险,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面。
4、全力巩固禁捕退捕工作成效。加强指导服务帮扶,做好渔民转产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落实,确保渔民生计保障到位。加强渔政执法能力建设,严格执法监督,开展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行动,坚决斩断非法捕捞、运输、销售地下产业链条,务求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5、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续工作,全面完成农村“三变”改革。深入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治理、经营运行、收益分配、监督管理等机制。稳步推进湾沚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试点工作,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开展乡村治理示范建设活动,打造乡村治理示范镇村,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6、提高乡风文明指数。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逐步提高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比例。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倡导村规民约“一事一规”、“一事一约”,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风气进行治理;加快推进乡村文化载体建设,加强民主法治教育和群众性法律文化宣传;组织开展农村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体娱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