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报告虽不需批复,却是下级机关以此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指导的桥梁;同时上级机关也能通过报告获得信息, 了解下情, 报告成为上级机关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依据。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20_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一、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强基固本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的执政基础,只有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固本,方能行稳致远。一是党员教育上突出实效性。以远程教育为载体,把农村党员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最新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为农村党员教育的重点,解决好农村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问题,根据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差异,做到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对那些思想守旧、无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民党员要作为主要工作目标,采用集中培训、实地参观、现场示范等形式,用身边的人和事,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观效益促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那些科技素质低、缺乏致富本领的农民党员,有计划地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党员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增强致富能力;对那些头脑灵活、率先致富的青年党员, 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远程教育培训,逐步、有意识地使他们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二是党员管理工作上突出灵活性。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从业特点,决定了党员管理工作的多样性。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走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党员队伍的流动性,外出党员增多,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实行外出登记制度;对老年党员可采取划分党小组的办法,指派支委专人负责其教育管理,使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管,老有所为。可打破地域限制,按行业相近、兴趣相同、年龄相仿等标准协调一些党小组,由不同的支委联系,提高学习兴趣,提升交流的效果。三是党员发展问题上突出严肃性。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是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主攻方向。发展党员上要摆脱束缚,放宽视野,重点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率先富起来的致富能人,骨干力量,从复退军人和村干部中发展党员,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不断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把好培养关、考察关、发展关和审批关,注重质量,不求数量,做到发现一个,培养一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四是党员组织活动上突出多样性。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农村党员队伍的实际,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以党员远程教育为主,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党员,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网上的学习与交流,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从集中活动向小组活动转变,按照党员特点和行业分布,划分若干个党小组,平时以党小组活动为主,结合每月十日的主题党日活动,支部按月活动一次,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以党性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党员发挥作用,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五是壮大集体经济上突出必要性。壮大集体经济,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没钱不行,从根本上说,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党群关系,还靠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集体有钱了,各项工作也就好做了。
二、提升村级党组织战斗力是当务之急
一是强化学习教育。以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强化党员学习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坚定信念,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党性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大投入,对旧的活动场所进行改造升级,对陈旧的办公设备和党组织活动设施进行置换更新。三是壮大集体经济。马克思说过非常经典的一句话:“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毋庸讳言的是,多年农村集体经济的弱化、私有经济的发展,加上天然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机制的驱使和现实生存竞争的压力,使得人们普遍对个人利益的关心度远远高于对集体、公益的关注度,这必然导致党员干部群众心中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的严重弱化。不少基层干部,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的感受是:“手里没米,叫鸡不理”,农村集体经济无法为农民提供福利、为农业和农村建设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党员干部和群众对集体无归属感、无认同感、无向心力、无凝聚力,导致村支部或村委说话无威信、号召无威力。所以,要增强基层组织的组织力,治本之举还是要理直气壮、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拓宽选人视野、选优配强村班子是强筋健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强而有力的村班子是群众所急盼的。因此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按照调优结构、注重质量的要求,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鼓励致富能手、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同时,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和“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把符合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鲜血液,储备好基层干部人才。
四、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根基所在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要按照******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重点任务是加强带头人培养选拔,积极引导热心公益、热爱集体、致富有本领的人进入党组织,发挥好他们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加强农村干部监管。发挥县委巡查组无缝隙全覆盖地巡查作用,强化对惠农政策、项目资金落实情况的巡查,严肃处理违法违纪行为。三是强化村风民俗建设。通过村规民约,加强孝贤文化建设、移风易俗建设,从机制制度上加大对孝老敬贤事迹的表彰奖励,倡树社会主义乡村文明新风。四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制度。科学运用这一制度方法,既能避免政出多门、各自为政或议而不决,又能避免家长制、一言堂、独断专行等少数人说了算、个别人说了算的弊端。五是提高服务群众水平。执行好村干部轮流坐班、值班制度,方便群众办事;加强村级群众服务场所建设,将镇街区的七站八所下沉到管区和村,方便群众办事,以服务群众为中心。六是加快“雪亮工程”建设进度,发挥党组织作用,促进乡村治安和谐。加快“雪亮工程”建设进度,严厉打击乡村违法犯罪行为,推动社会治理向基层下移,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调节作用,引导党员、群众贤达积极参与治理调解群众纠纷,让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不扩大、不上移,满足乡村和谐稳定。
五、强化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是动力之源
一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严格党组织各项活动,严肃党组织制度和纪律,锤炼党员党性和党组织战斗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有诚信、有威望、有号召力,使群众发自内心的信服,当仁不让的担当群众的主心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大胆放手实行自治。丰富创新基层民主协商形式,发挥村民监督作用,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做到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三是遵守规章实行法治。切实转变过去仅仅靠习惯靠威信靠风俗治理村务的观念,认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办事、服务,带头引导群众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四是立好村规民约实行德治。制定村规民约,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大力表彰道德模范,倡导孝老敬贤风尚,形成乡村优序良俗。
六、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是群众所盼。一是学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涵盖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里面有许多政策信息,含金量非常高,有许多涉及农业农村的项目需要我们去研究去策划去实施,对中央文件,我们要认认真真学习,挖掘出可供借力实施的项目。二是严格落实党组织生活制度。要以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平台,开展好学习教育活动,在真学上下功夫、在入心入脑上下功夫,在创新活动方式上下功夫,确保学了要真正能提高党性觉悟和发挥作用,学了要真正会引领群众发家致富。三是落实好基层自治制度。党支部要统揽全局,指导村委会执行好村民自治制度,特别是“四议两公开”制度,让村民当家作主。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用好省市县出台的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策划好项目,继续把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为村级运转和村民福利提供更多更好的经济保障。五是抓好人居环境治理。要按照最近中央下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在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同时,着力提升村容村貌治理水平。六是服务好村民大事小情。要自觉把党员和支部书记这个身份扛在肩膀上、放在心里,扎扎实实为群众服好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村民的医疗、子女教育、用水、用电、行路、养老、留守儿童、休闲娱乐等民生问题都会有相应的政策需要对接、落实,要及早行动,认真研读学习这些政策,搞好对接。七是抓好乡风民俗整治。要组织领导好村民委员会修订村规民约,从制度机制上彻底扭转农村不孝敬老人、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对那些不孝敬老人的人坚决给予惩罚;要做实“四德”榜建设,把好人好事宣传出去,弘扬好风气、正能量,让好人在村中感到光荣、在经济上得实惠,在社会上受崇敬。八是抓好班子建设。要搞好团结,本着为了工作而精诚合作的精神,虚怀若谷,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共同把村里的事办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遇事多与班子成员商量,多与群众商量,集思广益,共同把事情做好,坚决避免“一言堂”。九是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县镇两级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强化巡查,严格村级干部队伍管理,确保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满足群众期盼。
一、基本情况
我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一是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截止20_年底,我市完成80%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今年剩余20%建设任务,并且将为已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510个行政村、社区进行设施设备提升,以利于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小广场服务效能发挥。二是文化活动开展,今年计划开展“我们的中国梦20_年‘欢乐进万家·迎新春文化惠民行’”文艺演出、流动图书服务进基层、文化遗产图片展、大美xxx摄影展、迎新春送春联等活动;20_年迎新春摄影展;第五届民间艺术汇演;“群文之星”周末大舞台;“全民阅读季”活动,庆七一文艺汇演;迎国庆文艺演出;“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活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各类书画展、摄影展等。
目前,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已进入建设阶段,计划下月对建设情况惊醒督查检查。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设备提升工程已进入招投标阶段,计划招标完成后尽快配备。文化活动已开展完成“我们的中国梦20_年‘欢乐进万家·迎新春文化惠民行’”文艺演出、流动图书服务进基层、文化遗产图片展、大美xxx摄影展、迎新春送春联等活动;20_年迎新春摄影展;第五届民间艺术汇演。“全民阅读季”启动仪式将于本周末4月22日举行,拉开阅读季序幕;“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活动进入招标阶段,计划下月底前开始送戏下乡活动。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思想认识有差距。市委、市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力度不断加大,把文化建设纳入了全市科学发展绩效考核,但个别乡镇(街道)、村(社区)的重视程度不够,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仍然存在,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基层文化设施利用率较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财政投入不足。我市属于资源枯竭地区,市级财政保障能力相对不足,而且由于基础差,历史欠账多,文化事业投入还有较大差距。比如我市送戏下乡演出费用只有xxx元每场,泰安市本级已达到xxx元每场,经济发达地区已达到每场10000元以上。
(三)队伍亟需强化。虽然每年组织培训,但因经费问题,培训次数有限。而且按照国家、省标准要求,全市文化人才结构不够理想,总量不足、断层断代、人员老化;乡镇文化站存在混编混岗使用现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虽有服务人员,但多由村干部兼任,成为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瓶颈,亟需引入社会力量。
三、下一步的对策及意见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政府重要职能的体现,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地逐步推进。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运行保障、人员培训、服务管理制度,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要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文化在考核中的比重,重点对文化设施运行、经费保障、专职人员配备、服务功能发挥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二)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要统筹文化资源,注重吸收运用市场、社会等非政府资源,按市场规律,提升资源运行效益,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如建立城乡联动机制,在乡镇街道、中心村设立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再如,建立农村文化资源库,把送戏下乡演出、公益电影放映等资源形成文化“大礼包”,采用政府花钱买服务的方式,由农民自行选定。二是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现在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不平衡,农村文化设施相对落后,要制定针对农村文化发展的专门扶持政策,对落后的文化设施进行改造。
(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明确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标准、日常管理使用制度,着力完善乡、村两级文化阵地运行长效机制,确保群众文化活动有序开展。公共文化单位要坚持免费对外开放,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扩大群众参与。
(四)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文化惠民要紧接地气,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有针对性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深入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乡村、进校园等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农村、社区、机关、广场和校园文化。要精心策划特色文化品牌,组建群众文艺队伍,适时举办文化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统筹抓好专业队伍、庄户剧团、基层文化带头人建设,不断提高全市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民间艺人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积极培养基层文化建设的带头人。二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引进机制。配齐配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专职人员,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文化服务队伍。三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待遇,在考核中,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员、文化带头人给予奖励或表彰,广泛宣传其先进事迹,优先提拔重用。
(六)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培训机制。一是持续推进“金种子”培训工程,坚持“菜单式”培训,在充分征求基层意见的基础上,深入基层组织民间舞蹈、戏曲培训。二是深入推进“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深化与xxx的合作,开展琴棋书画、茶道和传统民间艺术传承活动。三是持续推进文化馆免费开放培训工作,开展群众性美术、书法、摄影、声乐等专业培训班。
一、农业、农村、农民现状
(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滞后
全县农业基础条件差,田地分散,地块较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农业基础设施欠账多,水利设施老化严重,近年来,虽然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和村村通水泥路项目,但从全县来看,比例仍然偏小,“田网、路网、渠网”等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项目支撑能力不强,缺乏统一规划,项目打捆使用,农口部门之间没有很好好契合,各行其事,各自为阵,造成有项目无产业,有产业无项目支撑。
(二)农业经营者素质不高
受传统农业的影响,我县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居多,农户经营较为分散,直接导致产业规模小,很难进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农村人员结构老化,18-60岁真正意义的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人才断代现象突出,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农业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双双短缺,部分乡镇农技部门有的农技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农村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基层农技员知识更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我县龙头企业(业主)发展规模较小,示范引领作用不强,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社会化组织程度不高、辐射带动效果不显著,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未能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目前我县农产品交易市场平台建设滞后,交易方式单一落后,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产品产销难对接,农产品产业链的各环节基本是分离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农产品销售还缺乏全方位的信息引导,缺乏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生产、技术、价格和供求信息,其指导生产、引导销售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基层政府服务能力不强
乡镇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上进人渠道窄,影响了干部补充,且优秀人才容易被上级部门挖走,造成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失衡、人员老化、青黄不接、断层严重。部分乡镇中年干部由于学历和知识层次偏低,对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认识不到位,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知识的能力较弱,习惯于用传统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在落实示范带动、农业产业开发中,缺乏创新能力,点子不多,办法不实用。部分乡镇年轻干部,由于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组织动员群众能力差,面对实际困难时往往显得办法不实用,与群众打交道存在障碍。部分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懈怠思想,缺乏勇于担当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贻误了发展良机,造成了工作被动。
二、建议意见
(一)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建设丘区现代农业强县提供全方位人才保证。一要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农业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从政治高度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扎实推进纪律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开展正风肃纪,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大兴敢于担当、狠抓落实、为民服务、调查研究、清正廉洁之风,在全县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牢固树立农业系统干部良好形象。三要扎实推进业务能力建设。坚持在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等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引导农业干部职工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法治、信息化和以点带面的方法推动工作,不断提升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
(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深、分工明细、服务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经纪人、职业农业经理人,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推行“保底收益+二次分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专业农户”等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提供农业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引进、动植物疫病防控、质量检测检验、农资供应和市场营销等服务,使农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坚持示范引领、创新推动,创建一批省市级示范社、示范农场。
(三)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一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综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城镇供水设施覆盖行政村比率、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能力建设。二要推广和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加强对生物质节能炉具、秸秆固化综合利用、沼气、太阳能节能房等新能源、新技术的推广利用,积极引导农村能源结构的转变。三要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和村社通水泥路项目,完善“田网、路网、渠网”等配套设施,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四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实保障农民住房安全。
(四)加大农业项目资金整合
充分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项目资金整合,注重产业发展的科学合理规划和扶持政策的连续性,实现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安全的原料,实现种植业产业链更加紧密有效。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对我县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合理利用政策、打捆项目资金、科学安排落实,最大化发挥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市场资本,助推全县畜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生物有机肥厂项目建设,建立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实现农业废弃物无害化综合利用,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
20_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着重论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攻方向。我们成武县就如何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进行了调研思考,现报告如下。一、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强基固本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的执政基础,只有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固本,方能行稳致远。一是党员教育上突出实效性。以远程教育为载体,把农村党员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最新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为农村党员教育的重点,解决好农村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问题,根据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差异,做到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对那些思想守旧、无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民党员要作为主要工作目标,采用集中培训、实地参观、现场示范等形式,用身边的人和事,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观效益促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那些科技素质低、缺乏致富本领的农民党员,有计划地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党员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增强致富能力;对那些头脑灵活、率先致富的青年党员, 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远程教育培训,逐步、有意识地使他们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二是党员管理工作上突出灵活性。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从业特点,决定了党员管理工作的多样性。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走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党员队伍的流动性,外出党员增多,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实行外出登记制度;对老年党员可采取划分党小组的办法,指派支委专人负责其教育管理,使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管,老有所为。可打破地域限制,按行业相近、兴趣相同、年龄相仿等标准协调一些党小组,由不同的支委联系,提高学习兴趣,提升交流的效果。三是党员发展问题上突出严肃性。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是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主攻方向。发展党员上要摆脱束缚,放宽视野,重点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率先富起来的致富能人,骨干力量,从复退军人和村干部中发展党员,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不断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把好培养关、考察关、发展关和审批关,注重质量,不求数量,做到发现一个,培养一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四是党员组织活动上突出多样性。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农村党员队伍的实际,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以党员远程教育为主,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党员,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网上的学习与交流,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从集中活动向小组活动转变,按照党员特点和行业分布,划分若干个党小组,平时以党小组活动为主,结合每月十日的主题党日活动,支部按月活动一次,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以党性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党员发挥作用,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五是壮大集体经济上突出必要性。壮大集体经济,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没钱不行,从根本上说,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党群关系,还靠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集体有钱了,各项工作也就好做了。
二、提升村级党组织战斗力是当务之急
一是强化学习教育。以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强化党员学习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坚定信念,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党性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大投入,对旧的活动场所进行改造升级,对陈旧的办公设备和党组织活动设施进行置换更新。三是壮大集体经济。马克思说过非常经典的一句话:“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毋庸讳言的是,多年农村集体经济的弱化、私有经济的发展,加上天然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机制的驱使和现实生存竞争的压力,使得人们普遍对个人利益的关心度远远高于对集体、公益的关注度,这必然导致党员干部群众心中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的严重弱化。不少基层干部,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的感受是:“手里没米,叫鸡不理”,农村集体经济无法为农民提供福利、为农业和农村建设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党员干部和群众对集体无归属感、无认同感、无向心力、无凝聚力,导致村支部或村委说话无威信、号召无威力。所以,要增强基层组织的组织力,治本之举还是要理直气壮、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拓宽选人视野、选优配强村班子是强筋健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强而有力的村班子是群众所急盼的。因此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按照调优结构、注重质量的要求,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鼓励致富能手、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同时,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和“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把符合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鲜血液,储备好基层干部人才。
四、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根基所在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要按照******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重点任务是加强带头人培养选拔,积极引导热心公益、热爱集体、致富有本领的人进入党组织,发挥好他们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加强农村干部监管。发挥县委巡查组无缝隙全覆盖地巡查作用,强化对惠农政策、项目资金落实情况的巡查,严肃处理违法违纪行为。三是强化村风民俗建设。通过村规民约,加强孝贤文化建设、移风易俗建设,从机制制度上加大对孝老敬贤事迹的表彰奖励,倡树社会主义乡村文明新风。四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制度。科学运用这一制度方法,既能避免政出多门、各自为政或议而不决,又能避免家长制、一言堂、独断专行等少数人说了算、个别人说了算的弊端。五是提高服务群众水平。执行好村干部轮流坐班、值班制度,方便群众办事;加强村级群众服务场所建设,将镇街区的七站八所下沉到管区和村,方便群众办事,以服务群众为中心。六是加快“雪亮工程”建设进度,发挥党组织作用,促进乡村治安和谐。加快“雪亮工程”建设进度,严厉打击乡村违法犯罪行为,推动社会治理向基层下移,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调节作用,引导党员、群众贤达积极参与治理调解群众纠纷,让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不扩大、不上移,满足乡村和谐稳定。
五、强化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是动力之源
一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严格党组织各项活动,严肃党组织制度和纪律,锤炼党员党性和党组织战斗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有诚信、有威望、有号召力,使群众发自内心的信服,当仁不让的担当群众的主心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大胆放手实行自治。丰富创新基层民主协商形式,发挥村民监督作用,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做到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三是遵守规章实行法治。切实转变过去仅仅靠习惯靠威信靠风俗治理村务的观念,认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办事、服务,带头引导群众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四是立好村规民约实行德治。制定村规民约,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大力表彰道德模范,倡导孝老敬贤风尚,形成乡村优序良俗。
六、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是群众所盼。一是学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涵盖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里面有许多政策信息,含金量非常高,有许多涉及农业农村的项目需要我们去研究去策划去实施,对中央文件,我们要认认真真学习,挖掘出可供借力实施的项目。二是严格落实党组织生活制度。要以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平台,开展好学习教育活动,在真学上下功夫、在入心入脑上下功夫,在创新活动方式上下功夫,确保学了要真正能提高党性觉悟和发挥作用,学了要真正会引领群众发家致富。三是落实好基层自治制度。党支部要统揽全局,指导村委会执行好村民自治制度,特别是“四议两公开”制度,让村民当家作主。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用好省市县出台的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策划好项目,继续把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为村级运转和村民福利提供更多更好的经济保障。五是抓好人居环境治理。要按照最近中央下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在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同时,着力提升村容村貌治理水平。六是服务好村民大事小情。要自觉把党员和支部书记这个身份扛在肩膀上、放在心里,扎扎实实为群众服好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村民的医疗、子女教育、用水、用电、行路、养老、留守儿童、休闲娱乐等民生问题都会有相应的政策需要对接、落实,要及早行动,认真研读学习这些政策,搞好对接。七是抓好乡风民俗整治。要组织领导好村民委员会修订村规民约,从制度机制上彻底扭转农村不孝敬老人、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对那些不孝敬老人的人坚决给予惩罚;要做实“四德”榜建设,把好人好事宣传出去,弘扬好风气、正能量,让好人在村中感到光荣、在经济上得实惠,在社会上受崇敬。八是抓好班子建设。要搞好团结,本着为了工作而精诚合作的精神,虚怀若谷,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共同把村里的事办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遇事多与班子成员商量,多与群众商量,集思广益,共同把事情做好,坚决避免“一言堂”。九是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县镇两级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强化巡查,严格村级干部队伍管理,确保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满足群众期盼。
20_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根据全市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部署要求,市委副书记xxx同志围绕“立足xxx实际,推进乡村振兴”开展调研。我局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填写了调查问卷。并形成了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我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一是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截止20_年底,我市完成80%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今年剩余20%建设任务,并且将为已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510个行政村、社区进行设施设备提升,以利于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小广场服务效能发挥。二是文化活动开展,今年计划开展“我们的中国梦20_年‘欢乐进万家·迎新春文化惠民行’”文艺演出、流动图书服务进基层、文化遗产图片展、大美xxx摄影展、迎新春送春联等活动;20_年迎新春摄影展;第五届民间艺术汇演;“群文之星”周末大舞台;“全民阅读季”活动,庆七一文艺汇演;迎国庆文艺演出;“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活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各类书画展、摄影展等。
目前,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已进入建设阶段,计划下月对建设情况惊醒督查检查。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设备提升工程已进入招投标阶段,计划招标完成后尽快配备。文化活动已开展完成“我们的中国梦20_年‘欢乐进万家·迎新春文化惠民行’”文艺演出、流动图书服务进基层、文化遗产图片展、大美xxx摄影展、迎新春送春联等活动;20_年迎新春摄影展;第五届民间艺术汇演。“全民阅读季”启动仪式将于本周末4月22日举行,拉开阅读季序幕;“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活动进入招标阶段,计划下月底前开始送戏下乡活动。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思想认识有差距。市委、市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力度不断加大,把文化建设纳入了全市科学发展绩效考核,但个别乡镇(街道)、村(社区)的重视程度不够,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仍然存在,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基层文化设施利用率较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财政投入不足。我市属于资源枯竭地区,市级财政保障能力相对不足,而且由于基础差,历史欠账多,文化事业投入还有较大差距。比如我市送戏下乡演出费用只有xxx元每场,泰安市本级已达到xxx元每场,经济发达地区已达到每场10000元以上。
(三)队伍亟需强化。虽然每年组织培训,但因经费问题,培训次数有限。而且按照国家、省标准要求,全市文化人才结构不够理想,总量不足、断层断代、人员老化;乡镇文化站存在混编混岗使用现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虽有服务人员,但多由村干部兼任,成为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瓶颈,亟需引入社会力量。
三、下一步的对策及意见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政府重要职能的体现,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地逐步推进。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运行保障、人员培训、服务管理制度,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要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文化在考核中的比重,重点对文化设施运行、经费保障、专职人员配备、服务功能发挥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二)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要统筹文化资源,注重吸收运用市场、社会等非政府资源,按市场规律,提升资源运行效益,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如建立城乡联动机制,在乡镇街道、中心村设立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再如,建立农村文化资源库,把送戏下乡演出、公益电影放映等资源形成文化“大礼包”,采用政府花钱买服务的方式,由农民自行选定。二是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现在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不平衡,农村文化设施相对落后,要制定针对农村文化发展的专门扶持政策,对落后的文化设施进行改造。
(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明确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标准、日常管理使用制度,着力完善乡、村两级文化阵地运行长效机制,确保群众文化活动有序开展。公共文化单位要坚持免费对外开放,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扩大群众参与。
(四)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文化惠民要紧接地气,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有针对性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深入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乡村、进校园等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农村、社区、机关、广场和校园文化。要精心策划特色文化品牌,组建群众文艺队伍,适时举办文化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统筹抓好专业队伍、庄户剧团、基层文化带头人建设,不断提高全市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民间艺人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积极培养基层文化建设的带头人。二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引进机制。配齐配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专职人员,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文化服务队伍。三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待遇,在考核中,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员、文化带头人给予奖励或表彰,广泛宣传其先进事迹,优先提拔重用。
(六)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培训机制。一是持续推进“金种子”培训工程,坚持“菜单式”培训,在充分征求基层意见的基础上,深入基层组织民间舞蹈、戏曲培训。二是深入推进“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深化与xxx的合作,开展琴棋书画、茶道和传统民间艺术传承活动。三是持续推进文化馆免费开放培训工作,开展群众性美术、书法、摄影、声乐等专业培训班。
20_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乐至县作为四川省的“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县”,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农业、农村、农民现状
(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滞后
全县农业基础条件差,田地分散,地块较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农业基础设施欠账多,水利设施老化严重,近年来,虽然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和村村通水泥路项目,但从全县来看,比例仍然偏小,“田网、路网、渠网”等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项目支撑能力不强,缺乏统一规划,项目打捆使用,农口部门之间没有很好好契合,各行其事,各自为阵,造成有项目无产业,有产业无项目支撑。
(二)农业经营者素质不高
受传统农业的影响,我县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居多,农户经营较为分散,直接导致产业规模小,很难进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农村人员结构老化,18-60岁真正意义的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人才断代现象突出,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农业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双双短缺,部分乡镇农技部门有的农技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农村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基层农技员知识更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我县龙头企业(业主)发展规模较小,示范引领作用不强,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社会化组织程度不高、辐射带动效果不显著,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未能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目前我县农产品交易市场平台建设滞后,交易方式单一落后,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产品产销难对接,农产品产业链的各环节基本是分离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农产品销售还缺乏全方位的信息引导,缺乏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生产、技术、价格和供求信息,其指导生产、引导销售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基层政府服务能力不强
乡镇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上进人渠道窄,影响了干部补充,且优秀人才容易被上级部门挖走,造成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失衡、人员老化、青黄不接、断层严重。部分乡镇中年干部由于学历和知识层次偏低,对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认识不到位,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知识的能力较弱,习惯于用传统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在落实示范带动、农业产业开发中,缺乏创新能力,点子不多,办法不实用。部分乡镇年轻干部,由于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组织动员群众能力差,面对实际困难时往往显得办法不实用,与群众打交道存在障碍。部分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懈怠思想,缺乏勇于担当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贻误了发展良机,造成了工作被动。
二、建议意见
(一)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建设丘区现代农业强县提供全方位人才保证。一要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农业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从政治高度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扎实推进纪律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开展正风肃纪,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大兴敢于担当、狠抓落实、为民服务、调查研究、清正廉洁之风,在全县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牢固树立农业系统干部良好形象。三要扎实推进业务能力建设。坚持在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等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引导农业干部职工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法治、信息化和以点带面的方法推动工作,不断提升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
(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深、分工明细、服务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经纪人、职业农业经理人,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推行“保底收益+二次分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专业农户”等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提供农业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引进、动植物疫病防控、质量检测检验、农资供应和市场营销等服务,使农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坚持示范引领、创新推动,创建一批省市级示范社、示范农场。
(三)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一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综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城镇供水设施覆盖行政村比率、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能力建设。二要推广和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加强对生物质节能炉具、秸秆固化综合利用、沼气、太阳能节能房等新能源、新技术的推广利用,积极引导农村能源结构的转变。三要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和村社通水泥路项目,完善“田网、路网、渠网”等配套设施,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四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实保障农民住房安全。
(四)加大农业项目资金整合
充分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项目资金整合,注重产业发展的科学合理规划和扶持政策的连续性,实现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安全的原料,实现种植业产业链更加紧密有效。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对我县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合理利用政策、打捆项目资金、科学安排落实,最大化发挥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市场资本,助推全县畜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生物有机肥厂项目建设,建立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实现农业废弃物无害化综合利用,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