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场指南 调研报告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调研报告8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3-10-08 19:25:5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以下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调研报告8篇范文,欢迎参考借鉴~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调研报告篇1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的通知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认真开展调研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工作情况

  近年来,全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将X村确定为市级试点单位,将X村确定为区级试点单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坚持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以平安建设为统领,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紧扣新时代新使命,适应新矛盾新要求,探索新时期社会治理科学路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提高了服务和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提升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水平,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加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主要做法

  (一)在“共建”方面。一是巩固优化大党建工作格局。在城市社区,健全完善了“兼职委员制”和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十个一”区域化联建协议书。建立完善了“双清单、双认领”联建机制,社区党工委通过社区自主制定、上门征集辖区单位需求等方式,认领了辖区单位服务需求事项,向辖区居民开放了棋盘室、书画室、红观影室、培训场所等服务场所,做到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辖区单位认领了社区服务事项,开放了各自单位体育馆、篮球场、羽毛球馆等资源共享场所。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积极发挥行业部门优势,按照“四定”“六个一”标准开展集中志愿服务,参与社区“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文明城市创建、辖区平安建设守护等工作。在农村,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五四八”(五项机制、四项能力和八项体系。即:“建立党组织领导机制、政府负责机制、社会协同机制、公众参与机制、法治保障机制;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村级治理能力、法治服务能力、德治教育能力;建设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共同发展体系、信用评价体系、网格管理体系、治安防控体系、安全责任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心理服务体系”。)综合治理体系。二是持续深化网格化工作模式。进一步健全规范了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全科网格员”工作,落实了“六必访、六必到、八必报、十条为民服务线”工作法。三是探索实行巷长负责制。在城市社区,组建了由社区党工委班子成员兼任巷长,由网格员、在职党员、社区民警、物业公司负责人等力量组成的治理队伍,由社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和社工委副主任分别担任巷长,综合协调管理各类事务。同时,建立完善在职党员、网格员、物业公司职工兼任信息员制度,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及时反馈网格内各类信息,及时将特殊群体的信息反馈到楼栋党小组、网格党支部、巷长及社区党工委,做到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四是以职业化管理提升战斗力。全区全部行政村四委班子成员实行正常上班制,全天候服务人民群众。大力推行村“两委”正职“一肩挑”,切实提高村干部待遇保障水平,强化绩效考核,20_年村干部年工作报酬人均X万元,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积极探索实行村干部廉洁保证金制度,将村主要负责人每年绩效考核奖励报酬总额的40%作为廉洁承诺保证金,在届中或任期届满离任时一次性发放,让村干部廉洁管事。

  (二)在“共治”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完善自治机制。充分发挥社区民情接待室、代表委员工作室、社区警务室、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功能作用,开展居委会成员、人大代表、党代表、居民代表议事工作,收集社情民意,解决居民诉求。建立完善“周集—月议—季报”居民议事机制,打造居民协商议事阵地,研究解决违章建筑拆除、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地埋式垃圾桶安置等突出问题。二是坚持“法治”“德治”相结合。社区结合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打造心理咨询室和法律咨询室,聘请法律顾问,常态化开展心理疏导和法律咨询服务。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依托道德讲堂、市民学校、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三是丰富拓展党员作用发挥平台。探索推行以“党员+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党员+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党员+N”服务模式。采取多形式打造过硬网格队伍,以“双向培养”建强党员、网格员队伍。设立小区巡逻岗、文明劝导岗等服务岗位,组织居民老党员开展不明文劝导、车辆乱摆乱放等“逢六”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集中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先锋圆梦微心愿”活动,兑现微心愿。突出主题党日“党味”,组织支部党员深入群众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爱心募捐、义务劳动、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四是探索基层协商民主新实践。在所有行政村按照“l+7+X”模式组建协商议事会(“1”即村党支部书记;“7”即七类固定成员:包括村党组织班子代表、村民委员会班子代表、村监委会班子代表、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辖区内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代表以及村民代表;“X”主要包括协商事项涉及的利益群体代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代表等),对群众普遍反映的共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六步议事”程序开展协商(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协商议事、公开公示、跟踪落实),引导农民群众通过协商表达诉求、化解矛盾,初步构建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基层治理主体多元联动格局。五是构建村民自治新机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切实发挥“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创新建立村民褒扬惩戒和失德行为约谈等制度,采取提醒约谈、警告约谈、曝光等方式,督促失德者向好向善,真正使村民自治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发挥实效。六是以德治提升治理活力。创新推行道德信贷工程,为星级文明户发放低利率的道德贷款。开设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用积分换日用品。创新开展最美夕阳红“德润生日会”活动,每个季度为7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七是打造法律服务新模式。在所有行政村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聘请法律顾问X人,组建“红袖章”志愿服务队伍X支,加大法律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三)在“共享”方面。一是打造美丽宜居社区。巩固提升“全域无垃圾”工作成果,实施老旧小区美化硬化改造工程。结合党员活动日、志愿服务、网格周三入户日整治违规占道、车辆乱停、摆摊设点等行为,不断改善辖区居住环境。二是全面推行“一门式”服务。安装便民服务终端,衔接推进服务窗口从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逐步实现“一窗受理、一证通办、一次办结”,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居民满意度。三是拓展社区大学教育功能。采取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方式,试点社区设立社区老年大学分校,根据社区实际以及居民爱好和需求,每周开设工笔画、书法、国画等班次,招募师资团队。打造红色教育观影室,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电影”的要求,为辖区党员和居民播放红色电影。四是持续拓展社区品牌。将党建活动和群众活动有机结合,采取“每周小活动、每月大活动”的方式,针对不同群体、不同节日、不同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效提升了社区党组织凝聚力。五是着力推进共管共享。在所有行政村成立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理事会,制定管理章程、基金管理办法和设施管护标准,按照每村X万元的标准设立基金专户,选聘X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开展村庄保洁和设施管护,建立分段包干、划段管理、绩效考核的工作运行模式,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村民共管共享的良好机制。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随着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加,如何加强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相互叠加、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矛盾纠纷呈现出“诉求利益化、形式多样化、参与群体化、化解复杂化”的多元发展趋势,如何有效化解各类矛盾问题,成为当前社会治理工作的重点难点之一。

  三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原有住宅小区设施的老化,辖区人防、物防、技防设施落后,人防措施还存在薄弱点。

  四是辖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力度还不足,部分在职居民习惯当旁观者,对基层治理工作不了解、不理解、不认同,不愿参与进来,持观望或者冷漠态度。

  四、对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深入开展的意见建议

  下一步,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措施,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推动基层各类组织共管,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制,引导各方面积极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确保社会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化自治实践,加强法治建设,提升德治水平,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一是积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诉前调解机制,在各镇设立涉农纠纷特邀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诉前调解联席会议制度、诉前工作报告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督查督导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健全诉前调解体系,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二是结合综治中心建设,在各社区(村)卫生室建立心理驿站和心理咨询(辅导)室,配备心理辅导人员或社会工作者,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心理援助服务,重视流浪乞讨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加强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制度衔接,预防和减少极端案(事)件的发生。

  三是加强农村社区警务室规范化建设,配齐配强警力,实现村警务室全覆盖。以“雪亮工程”为依托,大力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布点建设、联网共享、智能应用和统筹管理,结合智慧城市和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全面推行“红袖章”工程,动员组织辖区内已退休且身体较好的“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教师、老退伍军人)以及爱心人士,出屋上街,看家护院,为全区平安建设做贡献。四是建立居民恳谈会、访谈日,设置意见建议箱,在微信公众平台开设留言功能,拓宽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平台。进一步发挥道德银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的作用,积极动员公益组织、党员、居民群众以及热心公益人士自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广泛性、民主性和科学性。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调研报告篇2

  一、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基层社会治理总体情况较好,但是与面临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群众更加个性化、更加差异化的需求相比,在思想认识、治理能力、治理方式及干部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认识陈旧。虽然我们在化解矛盾、强化防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基层治理仍然存在“社会治理就是社会管理,治理就是管控”的陈旧观念,法治思维和创新意识不强。基层工作的中心和重心在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上,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够,没有准确把握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规律性,没有认真思考和分析研究对策建议。

  (二)基层基础薄弱。县级职能部门习惯性的将工作任务直接安排和转嫁给基层组织,村(居)疲于应付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自治功能难以发挥,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平台单一,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对基层治理满意度、认可度不高。平安建设满意度长期不高与日常政策宣传不及时不到位、群众参与度不高密切相关。

  (三)基层社会治理制度设计不够系统化。随着此次机构改革完成,县级综治部门被撤销,综治的联动机制没有有效衔接,社会治理仍侧重政府主导,社会治理系统化不够,制度设计整体性、全局性联动不足。例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涉及公安、卫生、民政等多个部门,各相关部门对患者评定标准、统计口径不统一,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影响工作实效。在精准区分不同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精准管理与服务方面还较为欠缺,网格化管理的精准度不高,精细化水平较低,信息分析研判、大数据应用不够深入。在流动人口、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我们虽然对此类特殊人群建立了信息系统,并及时采集录入人员信息,但在信息分析研判、运用信息数据指导服务管理实战方面没有形成良好机制,各类信息化系统还停留在信息收集的低端层面,深度开发应用不够。基层治理长期处于一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模式,事后处置多、事前预防化解少,对一些基层矛盾、信访问题,不少干部信奉“摆平就是水平”,甚至采取“花钱买平安”方式解决,从源头破解社会矛盾难题做得不够好。

  (四)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基层从事政法综治等社会治理的专职人员较少,甚至基层派出所人员都严重不足,接处警大部分由警辅人员完成,接处警质量不高,群众满意度较低。基层网格员队伍不稳定,专职网格员较少,专职人员待遇不明确,兼职人员往往一人任多职,年龄普遍偏大、知识结构明显较低,仅能应付部分工作,对于创造性、精准性、差异化的服务难以提供。

  二、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们认真总结治理实践经验,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在基层社会治理理念、体系、模式、保障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一)提高政治站位。一是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基层治理平台转型升级。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全面提档升级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综治中心)、“幸福驿站”、村(社区)警务室等基层服务阵地,将政法、信访、行政执法等社会治理力量相对整合,打造“政法小院”,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强堡垒。二加快提升“四位一体”建设的协同化水平。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为牵引,研究制定推进我市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举措,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鼓励各镇(区、街道)探索形成各具特色、贴合实际的基层治理模式,打响基层善治的邳州经验、邳州品牌。

  (二)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一是不断完善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在党建引领的总原则下,聚焦重点解决发展瓶颈问题,构建党委统领、政府负责、部门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向村、社区等基层“细胞”延伸。二是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治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划拨专项资金、筹集社会公益资金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事务性工作和服务职能,积极参与和服务社会基层治理,优化治安政务服务。三是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依托“雪亮”工程,逐步将城管、交通、住建等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公共视频监控接入110指挥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深度融合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阳光信访三大信息平台,深化平安视联网建设,建立起“互联网+社会治理”的“一网通管”格局,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全面提升驾驭全局治安能力。

  (三)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一是拓展“党建+”模式,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社区党建要融合“网格化”管理,逐步形成“小网格、大党建”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探索“党建+群团”“党建+社工”“党建+网格员”等工作模式,采取“群众点单、社会组织接单、政府买单、第三方验单”的公共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至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二是创新精准化服务模式,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目标。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对一般人群、特殊人群、重点人群,精准分区分类服务管理。在扶贫、交通、医疗、教育、养老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领域,创新方式方法,提供精准化社会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三是实现技术智能化,以科技主导基层治理。科技从来都是基层社会治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规律,用智能化推动社会治理理念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科技含量,做大做强网格化联动指挥平台,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四)强化投入保障。一是明确专项资金。要明确设立基层治理专项资金,采取项目资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激励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社会治理专项资金申报审批、监督检查机制,明确资金适用范围、扶持方式、使用原则、法律责任等,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倾斜,激励各方积极参与,提升社会治理质量和公共服务效益。二是壮大队伍力量,凝聚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健全完善政法综治队伍教育培训、职业技能进修、岗位交流等培养机制,在纠纷调处、法律援助、特殊人群矫正帮扶等社会治理重点领域建立专门性从业入门培训课程。三是筑牢基层基础,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统筹推进网格化服务、心理疏导、纠纷调处、法律服务等基层服务治理阵地建设,打造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的共建共享基层治理平台,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最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和管理。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调研报告篇3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的通知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认真开展调研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工作情况

  近年来,全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将X村确定为市级试点单位,将X村确定为区级试点单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坚持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以平安建设为统领,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紧扣新时代新使命,适应新矛盾新要求,探索新时期社会治理科学路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提高了服务和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提升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水平,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加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主要做法

  (一)在“共建”方面。一是巩固优化大党建工作格局。在城市社区,健全完善了“兼职委员制”和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十个一”区域化联建协议书。建立完善了“双清单、双认领”联建机制,社区党工委通过社区自主制定、上门征集辖区单位需求等方式,认领了辖区单位服务需求事项,向辖区居民开放了棋盘室、书画室、红观影室、培训场所等服务场所,做到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辖区单位认领了社区服务事项,开放了各自单位体育馆、篮球场、羽毛球馆等资源共享场所。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积极发挥行业部门优势,按照“四定”“六个一”标准开展集中志愿服务,参与社区“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文明城市创建、辖区平安建设守护等工作。在农村,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五四八”(五项机制、四项能力和八项体系。即:“建立党组织领导机制、政府负责机制、社会协同机制、公众参与机制、法治保障机制;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村级治理能力、法治服务能力、德治教育能力;建设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共同发展体系、信用评价体系、网格管理体系、治安防控体系、安全责任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心理服务体系”。)综合治理体系。二是持续深化网格化工作模式。进一步健全规范了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全科网格员”工作,落实了“六必访、六必到、八必报、十条为民服务线”工作法。三是探索实行巷长负责制。在城市社区,组建了由社区党工委班子成员兼任巷长,由网格员、在职党员、社区民警、物业公司负责人等力量组成的治理队伍,由社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和社工委副主任分别担任巷长,综合协调管理各类事务。同时,建立完善在职党员、网格员、物业公司职工兼任信息员制度,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及时反馈网格内各类信息,及时将特殊群体的信息反馈到楼栋党小组、网格党支部、巷长及社区党工委,做到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四是以职业化管理提升战斗力。全区全部行政村四委班子成员实行正常上班制,全天候服务人民群众。大力推行村“两委”正职“一肩挑”,切实提高村干部待遇保障水平,强化绩效考核,20_年村干部年工作报酬人均X万元,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积极探索实行村干部廉洁保证金制度,将村主要负责人每年绩效考核奖励报酬总额的40%作为廉洁承诺保证金,在届中或任期届满离任时一次性发放,让村干部廉洁管事。

  (二)在“共治”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完善自治机制。充分发挥社区民情接待室、代表委员工作室、社区警务室、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功能作用,开展居委会成员、人大代表、党代表、居民代表议事工作,收集社情民意,解决居民诉求。建立完善“周集—月议—季报”居民议事机制,打造居民协商议事阵地,研究解决违章建筑拆除、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地埋式垃圾桶安置等突出问题。二是坚持“法治”“德治”相结合。社区结合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打造心理咨询室和法律咨询室,聘请法律顾问,常态化开展心理疏导和法律咨询服务。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依托道德讲堂、市民学校、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三是丰富拓展党员作用发挥平台。探索推行以“党员+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党员+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党员+N”服务模式。采取多形式打造过硬网格队伍,以“双向培养”建强党员、网格员队伍。设立小区巡逻岗、文明劝导岗等服务岗位,组织居民老党员开展不明文劝导、车辆乱摆乱放等“逢六”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集中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先锋圆梦微心愿”活动,兑现微心愿。突出主题党日“党味”,组织支部党员深入群众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爱心募捐、义务劳动、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四是探索基层协商民主新实践。在所有行政村按照“l+7+X”模式组建协商议事会(“1”即村党支部书记;“7”即七类固定成员:包括村党组织班子代表、村民委员会班子代表、村监委会班子代表、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辖区内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代表以及村民代表;“X”主要包括协商事项涉及的利益群体代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代表等),对群众普遍反映的共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六步议事”程序开展协商(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协商议事、公开公示、跟踪落实),引导农民群众通过协商表达诉求、化解矛盾,初步构建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基层治理主体多元联动格局。五是构建村民自治新机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切实发挥“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创新建立村民褒扬惩戒和失德行为约谈等制度,采取提醒约谈、警告约谈、曝光等方式,督促失德者向好向善,真正使村民自治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发挥实效。六是以德治提升治理活力。创新推行道德信贷工程,为星级文明户发放低利率的道德贷款。开设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用积分换日用品。创新开展最美夕阳红“德润生日会”活动,每个季度为7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七是打造法律服务新模式。在所有行政村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聘请法律顾问X人,组建“红袖章”志愿服务队伍X支,加大法律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三)在“共享”方面。一是打造美丽宜居社区。巩固提升“全域无垃圾”工作成果,实施老旧小区美化硬化改造工程。结合党员活动日、志愿服务、网格周三入户日整治违规占道、车辆乱停、摆摊设点等行为,不断改善辖区居住环境。二是全面推行“一门式”服务。安装便民服务终端,衔接推进服务窗口从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逐步实现“一窗受理、一证通办、一次办结”,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居民满意度。三是拓展社区大学教育功能。采取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方式,试点社区设立社区老年大学分校,根据社区实际以及居民爱好和需求,每周开设工笔画、书法、国画等班次,招募师资团队。打造红色教育观影室,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电影”的要求,为辖区党员和居民播放红色电影。四是持续拓展社区品牌。将党建活动和群众活动有机结合,采取“每周小活动、每月大活动”的方式,针对不同群体、不同节日、不同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效提升了社区党组织凝聚力。五是着力推进共管共享。在所有行政村成立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理事会,制定管理章程、基金管理办法和设施管护标准,按照每村X万元的标准设立基金专户,选聘X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开展村庄保洁和设施管护,建立分段包干、划段管理、绩效考核的工作运行模式,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村民共管共享的良好机制。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随着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加,如何加强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相互叠加、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矛盾纠纷呈现出“诉求利益化、形式多样化、参与群体化、化解复杂化”的多元发展趋势,如何有效化解各类矛盾问题,成为当前社会治理工作的重点难点之一。

  三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原有住宅小区设施的老化,辖区人防、物防、技防设施落后,人防措施还存在薄弱点。

  四是辖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力度还不足,部分在职居民习惯当旁观者,对基层治理工作不了解、不理解、不认同,不愿参与进来,持观望或者冷漠态度。

  四、对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深入开展的意见建议

  下一步,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措施,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推动基层各类组织共管,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制,引导各方面积极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确保社会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化自治实践,加强法治建设,提升德治水平,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一是积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诉前调解机制,在各镇设立涉农纠纷特邀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诉前调解联席会议制度、诉前工作报告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督查督导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健全诉前调解体系,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二是结合综治中心建设,在各社区(村)卫生室建立心理驿站和心理咨询(辅导)室,配备心理辅导人员或社会工作者,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心理援助服务,重视流浪乞讨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加强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制度衔接,预防和减少极端案(事)件的发生。

  三是加强农村社区警务室规范化建设,配齐配强警力,实现村警务室全覆盖。以“雪亮工程”为依托,大力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布点建设、联网共享、智能应用和统筹管理,结合智慧城市和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全面推行“红袖章”工程,动员组织辖区内已退休且身体较好的“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教师、老退伍军人)以及爱心人士,出屋上街,看家护院,为全区平安建设做贡献。四是建立居民恳谈会、访谈日,设置意见建议箱,在微信公众平台开设留言功能,拓宽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平台。进一步发挥道德银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的作用,积极动员公益组织、党员、居民群众以及热心公益人士自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广泛性、民主性和科学性。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调研报告篇4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伟大梦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保障。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重大论断,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打造健全高效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体系,是我们当前的重大课题。

  一、存在问题

  1.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难度加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调整,工作的新任务、人民的新需求、社会的新矛盾交织叠加,这就要求要建设一支素质全面业务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就目前情况看,基层干部队伍普遍存在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年轻干部、工作方式方法和能力素质不足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也损害了基层干部队伍的形象。

  2.基层治理方式的创新不足。就目前情况看,部分农村、社区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方式方法缺乏有效创新,服务机制的落实还不够到位,缺乏与人民群众交流沟通的载体和机制。同时受资金、人员、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为人民群众提供社会服务还存在数量不足、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亟需加以解决。

  3.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自治组织建设能力较弱。近年来,法库县注重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创新有机结合,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正逐步发挥出核心引领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存在边缘化现象。部分基层党组织对自身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没有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式,没有自觉把基层党建融入基层治理的实践中。二是基层党组织引领的多元共治格局有待加强。在经济建设逐步加快和基层群众的需求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培育多元主体、增强社会协同等方面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有效落实“多元共治”的基层善治新格局迫在眉睫。

  二、原因分析

  1.基层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人才是基层发展的第一要素,更是基层治理的主力军。基层发展基础薄弱“难留人”,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多外出创业就业。农村优秀人才长期在外,导致优秀年轻基层干部储备不足,不利于整体队伍结构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

  2.基层工作目标任务头绪过多,权责不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眼”,由于目前基层工作日益繁重,乡镇(街)与村(社区)两个管理层级出现责权“碎片化”、不对称的局面甚多,致使在实施基层治理过程中较为乏力,没有充分高效的创新治理手段。

  3.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进一步提高。***以来,党中央牢固树立抓基层强基础的鲜明导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显著提高,但仍存在个别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这些软弱涣散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不够,在工作推进中缺乏主动深入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对策建议

  1.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组织领导力。一是筑巢引凤,增强基层干部储备。做好基层招才引智工作,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的党员培养选拔干部。加大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知识分子等重点群体和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领域发展党员力度,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从而增强基层干部的储备。二是管激结合,强化基层干部教育。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逐步树牢基层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大力开展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

  2.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和机制,增强基层治理能力。以“精细管理、共建发展、服务群众”为宗旨,创新基层治理工作的方式方法,逐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一要创新治理模式。要革新传统治理方式,推行精细化治理模式,努力实现人性化、高效化和规范化特点。二要突出高效治理。在完善传统治理方式的同时,进一步吸收借鉴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微信群、QQ群等,突出基层治理的科技化和高效化特点。三是突出治理反馈。设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群众的需求,从而完善治理方式和载体,推动基层治理再上新水平。

  3.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基层治理多元共治共享体系。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做强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筑牢多元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在农村,充分发挥好村务监督委员会、“四议一审两公开”、“党员奉献日”等组织、工作方法和载体的作用;在社区,通过“大工委”建设、社区“兼职委员”等措施,把过去单打一、碎片化的共建组织模式,推动从“单打独斗”向“整体作战”转变。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调研报告篇5

  根据《关于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集中学习研讨活动的方案》中关于开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致力打造自创自贸高地”大调研活动要求,近期,我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和当前正在做的推进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采取走访了解、集体座谈、个别谈心等方式,深入各社区(村)。调研存在的实际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党建基层创新治理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贯彻落实“1+5党建计划”全面强化年要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治理力、服务力不断增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区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主要做法

  主要是3个方面:

  (一)当好“主心骨”,确保基层组织坚强过硬。在基层转型发展建设中,坚定不移地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强化“四个意识”中增强“四个自信”,坚决把省、市三级党委指示精神落到实处。一是严肃组织生活。持续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重点促进党员干部在常学常新系列讲话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严格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确保人员全覆盖。运用好移动媒体功能,灵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党课”,增强党课时代感和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创新在外党员管理方法,认真组织党员进行汇报,确保思想不断线。二是建强组织体系。把支部建在小区,构建城市基层“基层党委—社区党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切实织密党组织网络,把党建纵向抓到底。紧盯基层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互联网、律师行业,巩固“两新”组织“两个覆盖”建设成果,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三是开展争先创优。以“五星支部”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强支部分类管理;已建成×个“五星支部”,同时将×个党委打造成为“市级标杆式示范点”,不断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制定党员积分管理具体考核细则,并根据形式任务的变化及时调整、补充完善,引导党员紧贴时代、与时俱进,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当先锋、做表率,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当好“领头雁”,促进为民服务提质增效。坚定不移“改善民生、决胜小康”,以高质量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填好“三张清单”。紧盯服务群众的“需求侧”,激活“供给侧”。坚持问题导向,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建立“需求清单”;展开“地毯式”摸底排查,梳理人、才、物等方面的优势,盘活“资源清单”;综合各方意见建议,形成惠民“项目清单”,制定任务图,做到挂账销号。指导社区全力打造开放融合、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高效便捷的区域化党建服务体系。二是建好“邻里中心”。按照“三创五化”工作要求,依托洛轴南山生活区,建成×个邻里中心,探索“垃圾分类回收+积分管理”机制,依托育苗基地,收集厨余垃圾,发酵为生态酵素和有机肥,采取立体种植模式生产绿植、蔬菜等;开展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助贫助困、献智献策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小区自治水平。三是用好“道德银行”。坚持党建为引领,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益为先、共促和谐”的理念,采用“3×3”模式(“三治”并进+“三社”联动+“三库”同建),建成“1空间+6驿站”的基层“道德银行”体系,打造“道德银行公益日”“公益集市”“道德天使”等五个服务品牌,孵化社会组织,培育公益项目,培养专业人才,链接“道德联盟”商家资源,丰富社区服务形式,有效服务辖区居民。

  (三)当好“火车头”,推动社会治理精细高效。持续落实各级组工会议精神,积极构建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进”的基层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一是共商共建强自治。用好基层和社区“两个工作法”,在两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以辖区内的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为主体,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参政议政和联系群众作用,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育先进文化,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不断调动广大群众和驻区单位参与基层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自治能力。疫情防控期间,基层指导社区建立“党员先锋岗”×个,招募党员志愿者×××人、群众志愿者××人,接收市直机关到社区报到党员×人、区直机关到社区报到党员×人,同时组织基层干部×人、社区工作人员×人、网格长(员)×人,在辖区小区设置×个人员出入检测点,进行全天候不间断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二是传承家风强德治。开展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焦裕禄好家风活动”,通过制定社规民约、分享家风寄语、宣讲家风故事等,深入挖掘优秀家风,用传统美德促进社会治理。结合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干部群众编排家风题材文艺节目,润物无声推动优秀家风根植家庭、融入群众,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制作横幅×条、展板×个,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活页×个,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条,营造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良好氛围。三是多措并举强法治。依托“三新”大讲堂,组建固定的师资团队(外聘+居民),按照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团队接单流程,为居民开展法治讲座。用“微信+”开展法治宣传,将法治融入群众生活中。依托党代表工作室,建立“第三调解室”,完善由“社区法官+社区调解员+调解志愿者”(1+1+N)的调解团队,主要通过志愿者调解较小的邻里纠纷,社区调解员调解一般的邻里矛盾,社区法官调解较大的民事纠纷,让居民依法维权意识内化于心。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存在于3个方面:

  (一)基层党建工作有短板。抓党建力度不够,存在时紧时松的问题,例如:在环保攻坚、拆迁改造等工作任务重时,“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落实滞后;抓党员教育管理不严格,对经常不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缺少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党员教育覆盖率仅90%;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缺少活力,参与党组织活动的党员还未达到80%。

  (二)基层治理体系不完善。“自治、法制、德治”结合不紧密,人才储备不足,引入社会组织仅×家,专业志愿者队伍×支,缺少专业的个人或组织。社区运用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不规范,没有真正集民情、表民意,群众参与率较低,三“治”并进工作机制效果不突出。如×个城市社区运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个社区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事项不经常,流程记录不清晰。

  (三)基层服务能力待提高。社区存在服务能力不强、解决民本民生问题的思路不够宽、方法不够活的问题,习惯按老一套、老经验、旧框框办事,缺乏创新意识。部分非公企业党支部的党员作用发挥普遍很弱。党员干部常态化联系群众不够,虽然按照区委要求开展了“万名党员连心群众、不忘初心担当使命”活动,但是存在“雨过地皮湿”,没有抓常抓长。

  四、对推进×区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在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上,主要是做到“四个坚持”、提升“四个能力”。

  (一)在守正创新,提升基层政治领导力上下功夫。一是学好“第一议题”。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基层和社区召开党的会议时,把学习领会******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采取书记领学、研讨交流、晾晒心得等方式,确保学懂弄通。二是用好宣传手段。用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新时代“三新”大讲堂3个硬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宣传好党的理论和基层党建工作生动实践;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智慧党建”融平台、组工微信公众号3个软件,发挥其“短平快”3个特点,持续唱响党的好声音。三是开展丰富活动。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制度化,运用好周边红色资源,高标准过好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围绕传统精神、制度优势、红色故事等内容,组织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讲党课,确保党始终占领和巩固党员和群众思想的“主阵地”。

  (二)在强基固本,提升基层群众组织力上下功夫。一是建强组织,打造阵地。全面摸清×个小区党员底数,采取单独建、联合建并用、“拆—建—转”三步走的思路,年内建成×个小区党支部,实现小区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年内创建×个市级标杆式示范点、×个“五星支部”。列支专项资金×万,总结打造邻里中心经验做法,整合小区闲置房屋,年内改造提升×个党群服务中心、×个商圈党建阵地,新建×处邻里中心,实现培训中心、服务驿站和党建阵地等功能,有效服务辖区居民。二是建强队伍,加强培训。不断优化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全面推行“一肩挑”,进一步巩固党组织核心。持续挖掘社区优秀青年人才,建立×名社区后备干部库。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学习、现场观摩等形式,年内将基层×名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全部培训一遍。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基层每半年、社区每季度集中组织×次培训。以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为重要参考,计划发展党员×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人,年内将全体党员分×批集中培训×次。三是用好载体,创新机制。开展“机关基层手拉手、党员群众心连心”活动,基层党委班子成员和科级干部每人分包1~2个居民小区、联系2户群众,社区干部每人分包5个楼栋、联系1户群众,普通党员每人联系1户群众,促进党心民心交融。建成基层“1空间+6驿站”的“道德银行”体系,打造“道德银行公益日”“公益集市”“道德天使”等服务品牌,结合“三张清单”制度,培育公益项目,培养专业人才,链接“道德联盟”商家资源,让基层更有能力为居民服务。

  (三)在强化治理,提升基层统筹协调力上下功夫。一是以自治强心。用好“两个工作法”,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充分发挥居民代表作用,培养×名协商联络员,通过民主决策,大力倡导协商共议机制,共建美好社区。强化“公约精神”,年内指导所有社区、小区制定居民公约,培育文化品牌。年内孵化培育×个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专业化的特点,丰富社区服务形式,有效服务辖区居民。二是以法治正心。结合全区平安智慧小区建设,以“三无”小区为重点,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设立管理平台和功能室,实现小区平安管理、智能管理、精准管理。打造×个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健全“社区法官+社区调解员+调解志愿者”矛盾调解工作队伍,开展“模拟法庭”、以案说法课堂、法治文化汇演等活动,增强居民法治意识。三是以德治润心。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灵活运用“三单式”“文艺式”“互动式”“网络式”4种宣讲方式,第一时间把×的好声音润物无声地传播出去。加强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实践所和家风家训馆软硬件建设,培育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积极选树基层“道德榜样”,结合建党节、国庆节、重阳节,表彰一批“好党员”“好媳妇”“好婆婆”,营造向典型学习的良好氛围。

  (四)在惠民利民,提升基层服务保障力上下功夫。一是全天候服务。依托×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个小区邻里中心,逐步引入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推动社会组织主动作为,打造“5+2”便民服务圈,让居民身不离小区,老年人和伤残人员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利的生活服务,不断提升家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二是全方位服务。整合社区邻里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室、社区警务室、幼儿园等场地资源,新建日间照料中心、超市、卫生服务站,重点打造党建综合服务体,使居民能够享受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生活休闲、社区养老等服务,切实感受身边稳稳的幸福。三是全类型服务。向居民公开基层、社区政务服务清单,坚持一网通办,让基层多操心,让居民少烦心;让数据多跑路,让居民少跑腿。深化“三社联动”,加大购买社会服务力度,确保让专业化的服务惠及社区居民。深入推行“三张清单”制度,常态化收集居民需求、走访辖区单位,盘活人财物技等方面的资源,建立基层党建共建共享机制,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调研报告篇6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效能,构建以党建为引领、以公共服务为依托、以“三社联动”为载体、以志愿者服务为补充的“四位一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的社区服务体系,X社区从X年起加快推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联动服务机制建设,为居民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

  一、社区简介和建设情况

  (一)社区简介。×市×区×社区位于×区×路中段,现在的×社区成立于×年。辖区东起×路,西至×路,南起×厂,北至×西路,总面积×平方公里。辖区服务单位为×重工,共有×个居民小区,×栋楼,×户,总人口约×万人。

  (二)社区建设情况。自×年构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站、综治办“四位一体”的社区治理新体制,推行以片区和楼栋为单元的“两级网格”社区治理新模式以来,社区的服务职能真正得到最大发挥,极大地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年×月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提出建设×区“四位一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之后,×社区于×年×月完成了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化平台标准化建设,并新扩建×平方米社区用房,现社区总面积×平方米。

  二、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职工居民双受益

  (一)社区工作人员减负。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化平台标准化建设之前,×名社区工作人员中有×名专职负责计生、民政、组织等业务,全部从事窗口业务办理工作,办理事项以人工填报为主,办件量大、存档资料多、手工统计报表多。另外,这×名人员还肩负社区各居民楼院的网格长、安全巡查员、矛盾调解员等工作,日常工作繁重、压力较大。自×年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化平台标准建设后,社区建立了社会事务受理中心,受理窗口由原来的×人减至×人,提供“站岗式”服务,即通过设立便民驿站和×个业务岗位,实现“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类办理、中心一流管理”,形成了新的工作模式,达到了“办事服务零距离、办事流程零障碍、办事过程零差错、办事对象零投诉”的目的,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工作误差,使社区工作人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抽身,有更多精力参与“三社联动”和网格化工作,真正实现了人员减负,提升了社区治理服务能力。

  (二)业务办结时间“瘦身”。×年×月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化平台正式运行以来,社区业务办理由原来的手工办理变为电子办理,办件与流转件比例由原来的×:×,上升为×:×,事项办理效率提高了×倍。以办理×岁以上老年人公交卡事项为例,社区每年需新办、年审老年公交卡约×张,之前,工作人员不仅要将老人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乘车卡号等内容手写填入自制表格中,还要一一汇总,平均耗时为×分钟/人次;现在,此项工作平均耗时减少至×分钟/人次,仅此一项工作,全年可节省×小时,大大提升了社区办事效率。截至目前,平台共受理业务总量为×件,其中民政事项×件,计生事项×项,人社事项×项,残联事项×项,居民信息采集量为×人。

  (三)居民办事手续简化。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后,社区充分利用高拍仪、网络等平台,为居民提供信息采集、在线查询、预约办事、系统自动匹配填表等特色服务,像系统设置的自动告知单,让居民清楚地知道是否符合办理要求、需要哪些手续等内容,真正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居民少跑腿”。在信息平台使用之前,如果居民来办理事务时资料没有带齐,有些事项就无法办理,甚至有的事项需要居民往返多次进行办理;而信息平台使用后,就算居民少带了部分材料,工作人员依然可以从系统中查找并调阅该居民的信息和材料,简化了办事流程,大大缩短了办结时间。

  三、“三社联动”良性互动,服务居民零距离

  (一)坚持社区正向引导,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为实现社区服务的优质化,×社区以社区正向引导和群众所想所需为依据,充分利用社区网格长、社工和志愿者,在广泛征求辖区居民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科学划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合理设置服务项目,设立了×等功能室,设立了×等服务项目,培育了×等特色服务项目,最大程度满足了居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今年,社区还开办了社区学堂,并将其与×讲习所有机融合,结合居民需求,开设了书画、舞蹈、瑜伽、模特、智能信息等×门课程,营造了浓厚的讲学氛围。20_年共开讲×余节,受益学员×余人,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二)强化社会组织对接,实现社区专业化服务。为了让社会组织能够在社区稳定开展工作,×社区成立了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中心以“引进社会组织,推动共治参与,创新社会治理,服务基层群众”为发展理念,先后引进×等×支社会组织,并聘用×社会组织中心的×名社工,引导其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工作,实现社区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20_年,引导社会组织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时间节点,针对双职工家庭、未成年人等不同群体,先后开展了“家风小课堂”“传统汉代礼仪系列活动”“小小主持人”“环保义集”“漂亮妈妈化妆术”“邻里邻外粽是情”等各种多彩服务活动×余次,受众×余人次,丰富了辖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关系,促进了邻里关系友爱和谐,进一步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立足社区工作实际,发挥群众自主参与意识。×社区原有志愿者不足×人,在“三社联动”工作全面推进特别是社会组织进驻社区开展活动后,一大批老党员、退休职工踊跃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志愿者队伍注入了近×名的“新鲜力量”。之前,这些志愿者并不了解社区工作,也不愿意参与社区活动,对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意义也一知半解,后来,通过参加社区学堂等主题活动,认可了社区的服务,也自觉加入到社区志愿者队伍中。在日常管理上,为了进一步增强居民参与意识,×每个功能室有×名志愿者分包管理,包含功能室活动的组织开展等,比如社区学堂,志愿者作为班长,参与课程安排、学员组织等管理运作中,也带动了更多的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再比如,今年以来,×市开始实行退休人员养老资格认证网上申办,社区学堂开设的智能手机课教会了参与课程的居民使用手机认证,这些居民也自发地组成志愿者队伍,义务帮助那些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认证的老邻居,通过这种“传、帮、带”的形式,在辖区内真正形成了“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目前,×社区“三社联动”信息综合平台及党群服务中心×现已经过摸索试行阶段,成为了社区与居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社区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也得到全面提升。社区先后荣获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先进基层党校、×省科普示范社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市级以上荣誉×多项。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调研报告篇7

  根据《关于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集中学习研讨活动的方案》中关于开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致力打造自创自贸高地”大调研活动要求,近期,我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和当前正在做的推进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采取走访了解、集体座谈、个别谈心等方式,深入各社区(村)。调研存在的实际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区党建基层创新治理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x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贯彻落实“1+5党建计划”全面强化年要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治理力、服务力不断增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x区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主要做法

  主要是3个方面:

  (一)当好“主心骨”,确保基层组织坚强过硬。在基层转型发展建设中,坚定不移地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强化“四个意识”中增强“四个自信”,坚决把省、市三级党委指示精神落到实处。一是严肃组织生活。持续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重点促进党员干部在常学常新系列讲话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严格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确保人员全覆盖。运用好移动媒体功能,灵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党课”,增强党课时代感和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创新在外党员管理方法,认真组织党员进行汇报,确保思想不断线。二是建强组织体系。把支部建在小区,构建城市基层“基层党委—社区党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切实织密党组织网络,把党建纵向抓到底。紧盯基层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互联网、律师行业,巩固“两新”组织“两个覆盖”建设成果,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三是开展争先创优。以“五星支部”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强支部分类管理;已建成x个“五星支部”,同时将x个党委打造成为“市级标杆式示范点”,不断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制定党员积分管理具体考核细则,并根据形式任务的变化及时调整、补充完善,引导党员紧贴时代、与时俱进,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当先锋、做表率,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当好“领头雁”,促进为民服务提质增效。坚定不移“改善民生、决胜小康”,以高质量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填好“三张清单”。紧盯服务群众的“需求侧”,激活“供给侧”。坚持问题导向,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建立“需求清单”;展开“地毯式”摸底排查,梳理人、才、物等方面的优势,盘活“资源清单”;综合各方意见建议,形成惠民“项目清单”,制定任务图,做到挂账销号。指导社区全力打造开放融合、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高效便捷的区域化党建服务体系。二是建好“邻里中心”。按照“三创五化”工作要求,依托洛轴南山生活区,建成x个邻里中心,探索“垃圾分类回收+积分管理”机制,依托育苗基地,收集厨余垃圾,发酵为生态酵素和有机肥,采取立体种植模式生产绿植、蔬菜等;开展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助贫助困、献智献策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小区自治水平。三是用好“道德银行”。坚持党建为引领,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益为先、共促和谐”的理念,采用“3x3”模式(“三治”并进+“三社”联动+“三库”同建),建成“1空间+6驿站”的基层“道德银行”体系,打造“道德银行公益日”“公益集市”“道德天使”等五个服务品牌,孵化社会组织,培育公益项目,培养专业人才,链接“道德联盟”商家资源,丰富社区服务形式,有效服务辖区居民。

  (三)当好“火车头”,推动社会治理精细高效。持续落实各级组工会议精神,积极构建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进”的基层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一是共商共建强自治。用好基层和社区“两个工作法”,在两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以辖区内的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为主体,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参政议政和联系群众作用,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育先进文化,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不断调动广大群众和驻区单位参与基层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自治能力。疫情防控期间,基层指导社区建立“党员先锋岗”x个,招募党员志愿者xxx人、群众志愿者xx人,接收市直机关到社区报到党员x人、区直机关到社区报到党员x人,同时组织基层干部x人、社区工作人员x人、网格长(员)x人,在辖区小区设置x个人员出入检测点,进行全天候不间断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二是传承家风强德治。开展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焦裕禄好家风活动”,通过制定社规民约、分享家风寄语、宣讲家风故事等,深入挖掘优秀家风,用传统美德促进社会治理。结合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干部群众编排家风题材文艺节目,润物无声推动优秀家风根植家庭、融入群众,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制作横幅x条、展板x个,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活页x个,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x条,营造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良好氛围。三是多措并举强法治。依托“三新”大讲堂,组建固定的师资团队(外聘+居民),按照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团队接单流程,为居民开展法治讲座。用“微信+”开展法治宣传,将法治融入群众生活中。依托党代表工作室,建立“第三调解室”,完善由“社区法官+社区调解员+调解志愿者”(1+1+N)的调解团队,主要通过志愿者调解较小的邻里纠纷,社区调解员调解一般的邻里矛盾,社区法官调解较大的民事纠纷,让居民依法维权意识内化于心。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存在于3个方面:

  (一)基层党建工作有短板。抓党建力度不够,存在时紧时松的问题,例如:在环保攻坚、拆迁改造等工作任务重时,“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落实滞后;抓党员教育管理不严格,对经常不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缺少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党员教育覆盖率仅90%;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缺少活力,参与党组织活动的党员还未达到80%。

  (二)基层治理体系不完善。“自治、法制、德治”结合不紧密,人才储备不足,引入社会组织仅x家,专业志愿者队伍x支,缺少专业的个人或组织。社区运用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不规范,没有真正集民情、表民意,群众参与率较低,三“治”并进工作机制效果不突出。如x个城市社区运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x个社区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事项不经常,流程记录不清晰。

  (三)基层服务能力待提高。社区存在服务能力不强、解决民本民生问题的思路不够宽、方法不够活的问题,习惯按老一套、老经验、旧框框办事,缺乏创新意识。部分非公企业党支部的党员作用发挥普遍很弱。党员干部常态化联系群众不够,虽然按照区委要求开展了“万名党员连心群众、不忘初心担当使命”活动,但是存在“雨过地皮湿”,没有抓常抓长。

  四、对推进x区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在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上,主要是做到“四个坚持”、提升“四个能力”。

  (一)在守正创新,提升基层政治领导力上下功夫。一是学好“第一议题”。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基层和社区召开党的会议时,把学习******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采取书记领学、研讨交流、晾晒心得等方式,确保学懂弄通。二是用好宣传手段。用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新时代“三新”大讲堂3个硬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宣传好党的理论和基层党建工作生动实践;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智慧党建”融平台、组工微信公众号3个软件,发挥其“短平快”3个特点,持续唱响党的好声音。三是开展丰富活动。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制度化,运用好周边红色资源,高标准过好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围绕传统精神、制度优势、红色故事等内容,组织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讲党课,确保党始终占领和巩固党员和群众思想的“主阵地”。

  (二)在强基固本,提升基层群众组织力上下功夫。一是建强组织,打造阵地。全面摸清x个小区党员底数,采取单独建、联合建并用、“拆—建—转”三步走的思路,年内建成x个小区党支部,实现小区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年内创建x个市级标杆式示范点、x个“五星支部”。列支专项资金x万,总结打造邻里中心经验做法,整合小区闲置房屋,年内改造提升x个党群服务中心、x个商圈党建阵地,新建x处邻里中心,实现培训中心、服务驿站和党建阵地等功能,有效服务辖区居民。二是建强队伍,加强培训。不断优化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全面推行“一肩挑”,进一步巩固党组织核心。持续挖掘社区优秀青年人才,建立x名社区后备干部库。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学习、现场观摩等形式,年内将基层x名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全部培训一遍。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基层每半年、社区每季度集中组织x次培训。以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为重要参考,计划发展党员x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x人,年内将全体党员分x批集中培训x次。三是用好载体,创新机制。开展“机关基层手拉手、党员群众心连心”活动,基层党委班子成员和科级干部每人分包1~2个居民小区、联系2户群众,社区干部每人分包5个楼栋、联系1户群众,普通党员每人联系1户群众,促进党心民心交融。建成基层“1空间+6驿站”的“道德银行”体系,打造“道德银行公益日”“公益集市”“道德天使”等服务品牌,结合“三张清单”制度,培育公益项目,培养专业人才,链接“道德联盟”商家资源,让基层更有能力为居民服务。

  (三)在强化治理,提升基层统筹协调力上下功夫。一是以自治强心。用好“两个工作法”,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充分发挥居民代表作用,培养x名协商联络员,通过民主决策,大力倡导协商共议机制,共建美好社区。强化“公约精神”,年内指导所有社区、小区制定居民公约,培育文化品牌。年内孵化培育x个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专业化的特点,丰富社区服务形式,有效服务辖区居民。二是以法治正心。结合全区平安智慧小区建设,以“三无”小区为重点,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设立管理平台和功能室,实现小区平安管理、智能管理、精准管理。打造x个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健全“社区法官+社区调解员+调解志愿者”矛盾调解工作队伍,开展“模拟法庭”、以案说法课堂、法治文化汇演等活动,增强居民法治意识。三是以德治润心。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灵活运用“三单式”“文艺式”“互动式”“网络式”4种宣讲方式,第一时间把x的好声音润物无声地传播出去。加强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实践所和家风家训馆软硬件建设,培育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积极选树基层“道德榜样”,结合建党节、国庆节、重阳节,表彰一批“好党员”“好媳妇”“好婆婆”,营造向典型学习的良好氛围。

  (四)在惠民利民,提升基层服务保障力上下功夫。一是全天候服务。依托x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x个小区邻里中心,逐步引入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推动社会组织主动作为,打造“5+2”便民服务圈,让居民身不离小区,老年人和伤残人员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利的生活服务,不断提升家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二是全方位服务。整合社区邻里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室、社区警务室、幼儿园等场地资源,新建日间照料中心、超市、卫生服务站,重点打造党建综合服务体,使居民能够享受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生活休闲、社区养老等服务,切实感受身边稳稳的幸福。三是全类型服务。向居民公开基层、社区政务服务清单,坚持一网通办,让基层多操心,让居民少烦心;让数据多跑路,让居民少跑腿。深化“三社联动”,加大购买社会服务力度,确保让专业化的服务惠及社区居民。深入推行“三张清单”制度,常态化收集居民需求、走访辖区单位,盘活人财物技等方面的资源,建立基层党建共建共享机制,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调研报告篇8

  根据《关于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集中学习研讨活动的方案》中关于开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致力打造自创自贸高地”大调研活动要求,近期,我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和当前正在做的推进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采取走访了解、集体座谈、个别谈心等方式,深入各社区(村)。调研存在的实际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党建基层创新治理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贯彻落实“1+5党建计划”全面强化年要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治理力、服务力不断增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区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主要做法

  主要是3个方面:

  (一)当好“主心骨”,确保基层组织坚强过硬。在基层转型发展建设中,坚定不移地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强化“四个意识”中增强“四个自信”,坚决把省、市三级党委指示精神落到实处。一是严肃组织生活。持续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重点促进党员干部在常学常新系列讲话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严格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确保人员全覆盖。运用好移动媒体功能,灵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党课”,增强党课时代感和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创新在外党员管理方法,认真组织党员进行汇报,确保思想不断线。二是建强组织体系。把支部建在小区,构建城市基层“基层党委—社区党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切实织密党组织网络,把党建纵向抓到底。紧盯基层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互联网、律师行业,巩固“两新”组织“两个覆盖”建设成果,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三是开展争先创优。以“五星支部”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强支部分类管理;已建成×个“五星支部”,同时将×个党委打造成为“市级标杆式示范点”,不断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制定党员积分管理具体考核细则,并根据形式任务的变化及时调整、补充完善,引导党员紧贴时代、与时俱进,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当先锋、做表率,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当好“领头雁”,促进为民服务提质增效。坚定不移“改善民生、决胜小康”,以高质量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填好“三张清单”。紧盯服务群众的“需求侧”,激活“供给侧”。坚持问题导向,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建立“需求清单”;展开“地毯式”摸底排查,梳理人、才、物等方面的优势,盘活“资源清单”;综合各方意见建议,形成惠民“项目清单”,制定任务图,做到挂账销号。指导社区全力打造开放融合、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高效便捷的区域化党建服务体系。二是建好“邻里中心”。按照“三创五化”工作要求,依托洛轴南山生活区,建成×个邻里中心,探索“垃圾分类回收+积分管理”机制,依托育苗基地,收集厨余垃圾,发酵为生态酵素和有机肥,采取立体种植模式生产绿植、蔬菜等;开展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助贫助困、献智献策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小区自治水平。三是用好“道德银行”。坚持党建为引领,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益为先、共促和谐”的理念,采用“3×3”模式(“三治”并进+“三社”联动+“三库”同建),建成“1空间+6驿站”的基层“道德银行”体系,打造“道德银行公益日”“公益集市”“道德天使”等五个服务品牌,孵化社会组织,培育公益项目,培养专业人才,链接“道德联盟”商家资源,丰富社区服务形式,有效服务辖区居民。

  (三)当好“火车头”,推动社会治理精细高效。持续落实各级组工会议精神,积极构建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进”的基层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一是共商共建强自治。用好基层和社区“两个工作法”,在两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以辖区内的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为主体,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参政议政和联系群众作用,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育先进文化,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不断调动广大群众和驻区单位参与基层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自治能力。疫情防控期间,基层指导社区建立“党员先锋岗”×个,招募党员志愿者×××人、群众志愿者××人,接收市直机关到社区报到党员×人、区直机关到社区报到党员×人,同时组织基层干部×人、社区工作人员×人、网格长(员)×人,在辖区小区设置×个人员出入检测点,进行全天候不间断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二是传承家风强德治。开展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焦裕禄好家风活动”,通过制定社规民约、分享家风寄语、宣讲家风故事等,深入挖掘优秀家风,用传统美德促进社会治理。结合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干部群众编排家风题材文艺节目,润物无声推动优秀家风根植家庭、融入群众,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制作横幅×条、展板×个,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活页×个,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条,营造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良好氛围。三是多措并举强法治。依托“三新”大讲堂,组建固定的师资团队(外聘+居民),按照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团队接单流程,为居民开展法治讲座。用“微信+”开展法治宣传,将法治融入群众生活中。依托党代表工作室,建立“第三调解室”,完善由“社区法官+社区调解员+调解志愿者”(1+1+N)的调解团队,主要通过志愿者调解较小的邻里纠纷,社区调解员调解一般的邻里矛盾,社区法官调解较大的民事纠纷,让居民依法维权意识内化于心。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存在于3个方面:

  (一)基层党建工作有短板。抓党建力度不够,存在时紧时松的问题,例如:在环保攻坚、拆迁改造等工作任务重时,“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落实滞后;抓党员教育管理不严格,对经常不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缺少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党员教育覆盖率仅90%;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缺少活力,参与党组织活动的党员还未达到80%。

  (二)基层治理体系不完善。“自治、法制、德治”结合不紧密,人才储备不足,引入社会组织仅×家,专业志愿者队伍×支,缺少专业的个人或组织。社区运用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不规范,没有真正集民情、表民意,群众参与率较低,三“治”并进工作机制效果不突出。如×个城市社区运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个社区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事项不经常,流程记录不清晰。

  (三)基层服务能力待提高。社区存在服务能力不强、解决民本民生问题的思路不够宽、方法不够活的问题,习惯按老一套、老经验、旧框框办事,缺乏创新意识。部分非公企业党支部的党员作用发挥普遍很弱。党员干部常态化联系群众不够,虽然按照区委要求开展了“万名党员连心群众、不忘初心担当使命”活动,但是存在“雨过地皮湿”,没有抓常抓长。

  四、对推进×区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在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工作上,主要是做到“四个坚持”、提升“四个能力”。

  (一)在守正创新,提升基层政治领导力上下功夫。一是学好“第一议题”。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基层和社区召开党的会议时,把学习领会******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采取书记领学、研讨交流、晾晒心得等方式,确保学懂弄通。二是用好宣传手段。用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新时代“三新”大讲堂3个硬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宣传好党的理论和基层党建工作生动实践;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智慧党建”融平台、组工微信公众号3个软件,发挥其“短平快”3个特点,持续唱响党的好声音。三是开展丰富活动。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制度化,运用好周边红色资源,高标准过好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围绕传统精神、制度优势、红色故事等内容,组织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讲党课,确保党始终占领和巩固党员和群众思想的“主阵地”。

  (二)在强基固本,提升基层群众组织力上下功夫。一是建强组织,打造阵地。全面摸清×个小区党员底数,采取单独建、联合建并用、“拆—建—转”三步走的思路,年内建成×个小区党支部,实现小区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年内创建×个市级标杆式示范点、×个“五星支部”。列支专项资金×万,总结打造邻里中心经验做法,整合小区闲置房屋,年内改造提升×个党群服务中心、×个商圈党建阵地,新建×处邻里中心,实现培训中心、服务驿站和党建阵地等功能,有效服务辖区居民。二是建强队伍,加强培训。不断优化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全面推行“一肩挑”,进一步巩固党组织核心。持续挖掘社区优秀青年人才,建立×名社区后备干部库。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学习、现场观摩等形式,年内将基层×名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全部培训一遍。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基层每半年、社区每季度集中组织×次培训。以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为重要参考,计划发展党员×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人,年内将全体党员分×批集中培训×次。三是用好载体,创新机制。开展“机关基层手拉手、党员群众心连心”活动,基层党委班子成员和科级干部每人分包1~2个居民小区、联系2户群众,社区干部每人分包5个楼栋、联系1户群众,普通党员每人联系1户群众,促进党心民心交融。建成基层“1空间+6驿站”的“道德银行”体系,打造“道德银行公益日”“公益集市”“道德天使”等服务品牌,结合“三张清单”制度,培育公益项目,培养专业人才,链接“道德联盟”商家资源,让基层更有能力为居民服务。

  (三)在强化治理,提升基层统筹协调力上下功夫。一是以自治强心。用好“两个工作法”,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充分发挥居民代表作用,培养×名协商联络员,通过民主决策,大力倡导协商共议机制,共建美好社区。强化“公约精神”,年内指导所有社区、小区制定居民公约,培育文化品牌。年内孵化培育×个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专业化的特点,丰富社区服务形式,有效服务辖区居民。二是以法治正心。结合全区平安智慧小区建设,以“三无”小区为重点,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设立管理平台和功能室,实现小区平安管理、智能管理、精准管理。打造×个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健全“社区法官+社区调解员+调解志愿者”矛盾调解工作队伍,开展“模拟法庭”、以案说法课堂、法治文化汇演等活动,增强居民法治意识。三是以德治润心。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灵活运用“三单式”“文艺式”“互动式”“网络式”4种宣讲方式,第一时间把×的好声音润物无声地传播出去。加强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实践所和家风家训馆软硬件建设,培育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积极选树基层“道德榜样”,结合建党节、国庆节、重阳节,表彰一批“好党员”“好媳妇”“好婆婆”,营造向典型学习的良好氛围。

  (四)在惠民利民,提升基层服务保障力上下功夫。一是全天候服务。依托×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个小区邻里中心,逐步引入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推动社会组织主动作为,打造“5+2”便民服务圈,让居民身不离小区,老年人和伤残人员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利的生活服务,不断提升家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二是全方位服务。整合社区邻里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室、社区警务室、幼儿园等场地资源,新建日间照料中心、超市、卫生服务站,重点打造党建综合服务体,使居民能够享受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生活休闲、社区养老等服务,切实感受身边稳稳的幸福。三是全类型服务。向居民公开基层、社区政务服务清单,坚持一网通办,让基层多操心,让居民少烦心;让数据多跑路,让居民少跑腿。深化“三社联动”,加大购买社会服务力度,确保让专业化的服务惠及社区居民。深入推行“三张清单”制度,常态化收集居民需求、走访辖区单位,盘活人财物技等方面的资源,建立基层党建共建共享机制,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推荐阅读:

  党建工作调研报告范文_2023年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调研报告三篇

  党委书记抓党建调研报告

  我县妇女维权工作调研汇报调研报告

  电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

  纪检监察调研报告6篇

AD位1

相关推荐

对公安局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关于市教育内审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党

调研报告

纪检监察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报告范文(通用3

工作报告

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报告

共享雨伞市场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