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场指南 调研报告

关于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3-09-19 10:41:2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急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关于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关于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蒙城,隶属亳州市,国土面积2091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和1个林场,人口132万(县城城区人口25万)。拥有年产300万吨的许疃煤矿,以及正在建设的年产300万吨的赵集煤矿。蒙城产业支柱明显,主导产业为汽车制造、轻纺食品、煤炭煤电等。县域东接京沪铁路中心站蚌埠市90公里,西连京九铁路中心站阜阳市90公里,南毗淮南,北邻淮北,南京至洛阳高速横穿东西,省道307线、305线、203线交汇于县城,涡河、茨淮新河经淮河通江达海,长年通航。

  蒙城是中国楹联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业机械化建设示范县、全国农机安全生产示范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文化工作模范县、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文明县城、安徽省园林县城、安徽省平安县。20_和20_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

  蒙城地处淮北平原,自然灾害以旱灾、水灾和暴雨冰雹为主;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类安全生产事故和社会安全隐患增多,尤其是火灾和道路交通事故频发,信访案件也有增长的趋势;卫生类安全隐患以春夏季肠道传染病为主。我县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围绕以上突发事件开展:

  一、近年来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应急预案体系已初具规模。蒙城县应急管理办公室成立于20_年,于20_年8月以蒙城县人民政府文件的形式出台了《蒙城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成立了蒙城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指挥在全县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20_年我县修改完善了《蒙城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完善了乡镇应急预案19个,部门预案21个,专项应急预案26个,以及各类厂矿企业、大型活动应急预案。预案体系已基本建成。

  (二)应急管理日常工作成效明显。一是认真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报告、信息汇总、辅助决策、综合协调和督查指导等职能;参与了各类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工作;组织参与了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和春运安全工作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对高温、台风、暴雨、干旱、低温雨雪等恶劣天气的进行了预测预警,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应急原则。二是加大了防灾减灾宣传力度。县应急办每年印制应急防灾宣传资料15在我县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宣传台向广大市民宣传防灾减灾知识;20_年印制《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1500本发放至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进行学习;5月17日,在全县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期间组织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对《条例》和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培训。宣传工作“五进”活动成效明显;三是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了城关镇、乐土镇双龙村、蒙城第八中学、安驰公司等8个应急管理示范点;投资1.5万元,建设了梦蝶广场应急疏散基地;投资205万元,建设了人防应急机动指挥平台;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治安视频监视网络和快速反应系统,并和县人防、应急平台、城管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共享;设置了短信群发提示平台;在县委党校完成了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建设。四是加强了应急组织和保障体系建设。20_年,我县对19个乡镇和县直单位的应急机构进行了重组,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各村(社区)均成立了应急组织,明确了人员、职责,成立了应急队伍和专家队伍,目前,全县共成立应急队伍30多支500多人;专家队伍15支60余人;成立了一支50人的综合救援队伍;成立信息员队伍1800多人,组织、协调地震、燃气、教育,交通等单位完成多场次的应急演练;全县所有单位、乡镇完成了重大事项、工程的风险评估工作。五是深入指导全县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20_年,县应急办出台了《蒙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通知》、《蒙城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7份文件;编制了《蒙城县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汇编》,用于规范、指导全县的应急管理工作。每年县应急办都组织召开了全县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对全年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具体的部署,明确应急管理工作的任务、责任,规范应急值守、信息报送的工作程序和应急救援工作的程序步骤。

  二、我县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级应急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各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对应急工作认识不足,应急组织的作用发挥很不明显。

  (二)信息报送不及时,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是应急工作的基础,信息渠道不畅通、报送不规范、不及时直接影响了应急处置的结果,部分单位对报送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意识不强。

  (三)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无法按预案操作。应急队伍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演练,在执行任务中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四)县应急办人员短缺,应急管理工作开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应急办的编制人数,解决基层应急部门人员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业务培训,解决部分应急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的问题

  (三)加强对县级分管领导的培训,解决领导不重视应急工作的问题;

  (四)制定统一的培训大纲,解决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日常训练问题;

  (五)制定相应的补助标准,解决应急管理人员生活待遇问题。

  关于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了解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提升安全风险应对和治理水平,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_年工作安排,5月中旬至6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由厉秀珍副主任带队,对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了调研。实地调研了瓯海区、乐清市、永嘉县和苍南县,实地视察了部分街道、村、企业和社会救援组织的应急管理建设情况,暗访了瑞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企业和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情况,分别召开相关县(市、区)政府及市级相关部门座谈会听取了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并要求未实地调研到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上报自查报告。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去年以来,按照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要求,坚持边组建、边应急,主动作为、积极创新,有力有序有效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20_年全市火灾起数和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7.2%和7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8.2%和27.6%,交通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0%。

  (一)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市应急管理局于20_年1月3日正式挂牌成立,先后整合了7个部门的20大类职责,2月底前完成人员转隶。紧接着,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也先后挂牌和完成“三定”。为做好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中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设置,市应急管理局、市编办联合下发《关于调整优化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设置的通知》,要求完善应急管理机构设置。健全预警制度,完善“分类管理、分级预警、平台共享、规范发布”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加强风险识别评估。强化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军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的应急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建立了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联合会商,及时商议具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市防指工作导则印发实施,制定下达信息报送标准模板、救灾物资联动保供机制、高速应急通行机制等一系列制度。

  (二)安全生产管控体系逐步建立。组织开展安全生产“5+5”专项整治行动,印发任务清单,出台专项行动方案和考核办法。消防工作纳入平安督查暗访和安全生产巡查。强化道路交通、火灾防控、危化品、加工制造、建筑施工、渔业船舶、城镇燃气、特种设备、水上交通、城乡民房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治理。出台“厂中房”整治标准和《居住出租房管理办法》。印发市级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整改单位(区域)名单的通知及20_年省级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治理计划表的函,省市已挂牌督办重大事故隐患70处。全市成立7个安全生产巡查组,计划开展4轮安全生产巡查,第一轮安全生产巡查发现的214条问题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毕。

  (三)防灾减灾抢险救灾能力稳步提升。认真落实《防汛防台抢险救灾能力提升50条措施》,截至5月31日,全年度需要完成的53项,已完成38项,其中7月15日主汛期前需要完成的47项工作任务,已完成38项,完成率80.8%。全市已完成六大类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完成地质灾害、病险水库、屋顶山塘、低标准海塘和小流域山洪易发区等危险区风险图制定,初步确定人员转移阈值。完成1052台卫星电话配备,储备和协议代储冲锋舟、挖掘机等大型抢险设备1675台(套)。市县两级现有应急救灾物资合计60万件,物资储备库19个,总建筑面积22730平方米。完成预案修编和3662个村(社区)防汛防台形势图绘制。在全市11个易成为防台孤岛的区域全部建立一线防台指挥部。建成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612家,培育社会化救援队伍30支,温州市代表队蝉联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构建起多层次多行业多领域的水陆空一体化应急救援体系。

  (四)科技措施推广应用逐步到位。防汛智慧大脑和“应急一张图”一期信息化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应急一张图”被省应急管理厅确定为全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消防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结合民生实事项目、“智慧用电”建设和电气火灾治理,先后在出租房和老旧小区安装“漏保”56.3万套,为独居老人免费安装独立式烟感7.6万个,重点单位、火灾高危单位全部接入远程监控。消防“秒响应”平台建设列为市级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渔业充分运用AIS和北斗功能,重点加强对恶劣天气生产、单船作业生产、渔船海上离线、超航区生产、敏感水域生产等事故易发多发渔船的动态干预和动态监管。住建开发完成全市智慧安监防汛防台信息动态更新系统,建立了危房地址、人员信息、转移责任人和避灾安置场所“四大要素”的危房人员清册,并一周一更新一汇总。“安监云”平台得到推广运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推进有序,但还存在跨部门协调体系不健全、应急管理基层基础薄弱、基层安全监管能力不足、实际救援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一)统一指挥、上下联动、跨部门的协调体系不健全。一是安全共享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应急响应启动机制不够顺畅,总指挥部和分指挥部之间存在职责重叠。二是要进一步处理好救与防的关系。虽然各部门职责明确,但各阶段要分工不分家。三是在消防工作上,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职能剥离后,基层消防监管和出租房管理力量力度要继续加强,进一步明确职责。四是市县应急管理部门与消防救援支队之间的关系需进一步规范和明确。

  (二)应急管理基层基础薄弱。一是我市各类安全隐患多。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隐患压力大。全市35.6万家居住出租房、16.7万家合用场所、50余万栋“通天房”、5129幢高层建筑、179万辆电动自行车等火灾隐患量大面广。小微企业众多,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直接影响安全投入。我市现有各类海洋渔船6136艘,渔船作业受海洋灾害性天气影响,事故险情常有。二是企业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部分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落实执行不到位。今年因为疫情,部分企业急于复工复产而忽视安全,导致日常管理缺失。三是个别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人员调动频繁,工作缺乏积极性和针对性。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违规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四是我市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且文化水平总体较低,对安全生产、消防知识接受能力不强,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难以提升。

  (三)基层安全监管能力不足。一是各镇街在机构改革之后虽然设立了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办公室或应急管理中心,但人员力量大部分还是保持原有的状态或增加不多,在承担更多职责的情况下力量相对弱化。二是乡镇(街道)存在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存在大量转岗混岗现象,不利于奖罚措施落地。三是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空编较多,专业性和稳定性不足。惧怕安全生产追责压力,不少干部不愿考取执法证,存在着畏难情绪,人员流动十分频繁。全市200个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服务中心(安监所)人员编制总数1379人,实际到位879人,到位率63.7%,持有执法证的仅占30.8%,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占比30.9%。

  (四)实际救援能力有待提高。一是《防汛防台抢险救灾能力提升50条措施》中机制体制类项目尚未开展演练,物资储备、抢险救援类成果未逐一核查,未集成到智慧应急一张图。危险区风险图和人员转移指标还未经过演练和论证。二是针对道路塌方、山体滑坡、山洪灾害等突发情况,应急演练以单一部门自行组织多,涉及多部门综合演习组织不多、联动不够,军地应急救援协调机构不完善。三是救援力量有待加强。全市共有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志愿消防队员2610人,其中工作满2年以上的仅816人,人员流动性大。个别专职队仍缺少独立的营房、车库,器材配备不达标,人员待遇保障落实不到位。

  (五)社会救援队伍需要规范提升。现在社会救援组织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社会救援组织缺乏必要的救援资质,不少资金场地缺乏,救援人员权益未得到有效保障。

  三、意见和建议

  要加快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向专业化、制度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进一步健全应急跨部门协调体系。一是适应大部制改革要求,发挥应急管理局牵头作用,细化责任分工,完善相关责任制度,使应急工作流程常态化。二是进一步理顺转隶后部门职责分工,及时调整优化防汛防台抗旱等相关应急预案,从细从紧,理顺职能。三是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应急管理部门与消防救援支队之间的关系。按照新修订的《消防法》规定“公安派出所可以负责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派出所要继续做好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等工作。

  (二)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一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层层压实每一个行业领域、每一个园区、每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大对企业的指导、检查,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落实专职管理人员,强化持证上岗,切实将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生产的每个环节。二是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鼓励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督导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基础台账,加强标准化建设的评估、考核工作,健全企业基础信息库实现动态管理,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三是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注重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三)进一步加强销号管理和执法。落实好《防汛防台抢险救灾能力提升50条措施》,督促指导各责任单位紧盯任务清单,落实任务销号管理。对进度滞后的项目,及时发出预警,明确措施,确保按期完成,对已经完成的任务,认真核实情况,做好及时上报,早销号。集中开展消防大排查大整治,大巡防大巡查,切实摸清隐患底数,逐一制定整改清单,实施隐患挂图销号。加强分级分类管理,积极开展道路运输行业的违法行为查处专项行动,不间断开展行业督查。市场监管部门和交警部门要严格执法、持续开展整治,坚决取缔非法改装电动车销售经销商,严厉打击违规载客。

  (四)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一是强化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考核。加大对应急管理工作考核的权重,引导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二要推进应急管理队伍专业化,增强稳定性。加强应急管理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在空编补员时,要选择与应急岗位要求匹配的专业人才,专编专用,规定从事应急管理岗位未满一定年限的干部不得转岗。三要加强基层社区、村(居)干部应急业务培训。四要加强队伍锤炼,不断充实救援力量。强化消防救援队伍综合性救援和社会救援队伍专业性救援训练。组织多部门协同作战应急演练,促进军民融合,通过共同救援模拟训练,提升实战处置突发事件协调联动能力。五要加强培育扶持社会救援力量参与抢险救灾。推行政府购买应急救援社会服务,加大对社会救援队伍的资金投入,规范提升社会救援队伍。

  (五)进一步提升智能监管能力。一是强化安全应急信息及时共享,实现各单位部门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二是大力推进智慧安监,积极推广运用高危作业场所视频监控、有害物质监测预警等技术手段,实现风险隐患防控的标准化、可视化、制度化。三是重点督促“两客一危”企业加强车辆动态监控,着力提升已安装卫星定位装置车辆的入网率、上线率和数据合格率,及时纠正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超载等违法行为以及打电话、吸烟等不安全驾驶行为。四是依托“安居码”搭建出租房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出租房线上动态监管。将“两类场所”智能终端设备全部接入消防管控“秒响应”平台,微型消防站纳入消防管控“秒响应”平台调度。

  关于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按照“一案三制”要求,明确责任,狠抓基础,强化落实,应急预案基本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应急机制不断完善,应急保障能力得到加强,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进一步掌握我市应急管理资源状况和应急保障能力,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高层建筑失火、危险化学品事故、山洪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雨雪冰冻灾害等突发事件,我办对全市有关应急管理单位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一)应急预案基本完善。目前,全市已制定完善市总体应急预案1个,市专项应急预案34个和50多个部门预案,基本覆盖了常见的各类突发事件。8个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均编制了总体应急预案,同时还编制了大量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大部分乡镇(街道)制定了应急预案,学校、社区、乡村、企业等各类基层单位的预案基本完善,全市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市水务局结合历年防汛抗灾经验和水情的新变化,修订和完善了重点垸防守、山洪灾害防御等预案;市国土资源局每年在认真排查勘摸地灾隐患点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市住建系统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对应急预案进行了细化,制定了十多个工作预案;电力部门针对可能发生的雨雪冰冻天气,对各种高低压线路均制定了不同的融冰方案;市公安部门完善公共安全事件预案基础上,还建立了“110”社会应急联动方案。各相关单位还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预案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把应急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好抓实。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市政府各位副市长任副主任的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全市大部分区县(市),市直和中央、省属驻益单位成立了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或明确了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相关职能科室,有专门的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市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公共卫生、通信、公安等专业机构应急指挥与协调职能进一步强化,全市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立。

  (三)应急机制不断完善。一是强化监测预警机制。各级各部门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加大装备建设投入,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提高综合监测和预警水平。公安、卫生、气象、地质灾害、防汛抗旱等监测预警系统已初步建立并发挥作用。公安部门在全市城区范围建立了治安环境视频防控体系;市水务局建设了山洪防御预警系统,对全市在册的517座中小型水库实现了水库信息采集、监视和调度自动化;市住建局对资江一桥、三桥建立了桥梁视频预警监控系统;市海事局对重点水域进行了实时监控。二是健全了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机制。各单位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按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规定,规范报送程序,强化报送纪律。近年来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事件信息迟报、瞒报、漏报等问题;三是形成了部门联动机制。各级政府和部门把日常值班和应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和部队、武警的联系,建立了一个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应急联动机制。如大桥管理所加强了与海事、交警部门的联动,确保大桥安全;中石化益阳分公司加强与安监、交通等部门的联动;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加强了同22个成员单位的联动,增强了联动处置实效。四是完善了安全隐患排查机制。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的原则,各单位每年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各类隐患点、隐患区域进行调查、监控,制定整改措施。市国土资源局从2000年开始,每年组织专业队伍对全市地灾隐患点进行1-2次巡查,目前共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471处,需重点防范的重要地质灾害点69处;中石化益阳分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大力开展库、站隐患治理项目及“碧水蓝天”环保隐患治理项目;益阳中燃公司对境内600多公里的管线,按区域进行划分,明确责任人,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巡查。

  (四)应急保障得到加强。一是加强了应急队伍建设。目前,我市基本形成了以公安、武警、军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骨干和突击力量,医疗急救、森林防火、防汛抗旱、道路交通等专业救援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应急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公安、卫生、交通、水务、建设、安监、林业、电力、石油、燃气等部门单位均建有专业或半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预案演练,增强技能,积累经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国土、卫生、安监等部门还聘请了有关专家,建立了专家库,为应急处置决策提供技术保障;二是加强了应急物资储备。各单位根据预案和实际要求,积极筹措资金,认真落实应急物资储备。针对可能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建设、交通、电力等部门储备了工业盐、麻袋、电缆、锄头等应急物资。水利部门按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原则,增补了防汛抢险物资器材。

  (五)应急宣教培训扎实开展。各级各部门利用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依托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采取媒体宣传、街头宣传、板报、培训和演练等多种形式,有效开展了应急知识宣传活动。20_年,国土部门在电视台连续举办了10期“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专题节目;桃江县对全县284个行政村村支部书记和17个居委会主任进行了防汛抗灾培训。中石化益阳分公司、国网益阳供电公司多次开展应急演练,有效提高公司应急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防灾减灾技能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应急意识。

  二、当前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急管理工作是政府的核心职能之一,市应急办从20_年成立运行至今八年时间了,从肩负的职责使命来看,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需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一)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全市应急管理“一案三制”的工作格局虽已基本形成,但全市八个区县(市)和专业部门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一是体制不健全。目前,仍有资阳、南县、高新区没有日常的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住建、交通、教育等部门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二是机制不完善。全市应急联动响应机制不灵活,从上到下指挥不协调,部门间联动运行不充分,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响应不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还存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

  (二)基础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只有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的工作。目前全市主要有四个方面基础性工作应予关注。一是没有预算的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没有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资金没有来源,开支没有口子,已严重制约了工作的开展;二是市县两级没有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库,如何做到专业的事情专家做,专业的事故专家处,已是我市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三是应急管理没有纳入各级各类学校培训课程。目前全市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没有全面展开,培训教育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应急知识进学校、进课堂不够深入,还没有完全进入各级党校培训主体班课程;四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薄弱。基层应急管理人员、资金、物资、装备不足,应急救援的基础条件薄弱,特别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较差,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获取慢,先期处置能力弱,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

  (三)突出问题有待抓紧解决。一是消防装备设施落后。消防部队是主要的应急救援现场处置力量,目前全市市县两级消防装备能力不强,全市云梯消防车仅3辆,其中只有1辆最大举高53米,只能开展15层以下高楼的应急救援工作,一旦高层建筑失火,扑救难度大,后果不堪设想;二是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使用监督管理不到位。我市生产、运输、使用危化品企业较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一、农用三轮车运输危化品监管不到位。目前,全市农用三轮车运输氧气、乙炔、液化气等工业气体的现象比较普遍,且无人监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第二、加油站内社会车辆乱停乱靠,妨碍公共安全。中石化益阳分公司目前在全市设有92个加油站点,社会车辆在加油站内乱停乱靠现象比较严重,仅凭中石化益阳分公司难以有效扼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三、会龙山油库、双强化工、宏源稀土等涉危企业均处在资江城区段,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污染水源等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城区几十万人饮用水安全;每天穿行的数十台运输液氨、气油、柴油的车辆也是较大的安全隐患。三是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和地质环境问题依然严竣。全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防治任务重、难度大,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开山修路、村民不合理切坡建房引发的地质灾害等呈上升势头,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

  三、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理顺市县两级应急管理体制。理顺体制,确保有机构理事,有人员办事;利用市县两级机构改革的契机,把政府办系统应急管理人员落实好。

  (二)进一步加大对应急管理经费的投入。《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目前,我市市县两级财政未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应急管理经费投入不足,不利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各级应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

  (三)进一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突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基层,防范和处置也主要在基层。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是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深入推进应急管理的关健所在。目前,我市基层的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差距大,人员、资金、装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资金困难投入不够;各类突发事件信息获取能力较差,综合预警能力不强;应急机制不健全,应急知识宣传教育不深入,遇到突发事件,先期处置能力较弱。应急管理工作重心应下沉、关口应前移,基层应急管理组织应健全,经费保障应有力,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一是加强全社会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将公共安全知识纳入教育体系。认真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针对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不同阶段,开设不同课程。组织编写应急知识手册,向社区、农村等基层组织单位群众发放;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介绍普及应急知识,宣传应急预案,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加强对各级干部应急管理知识能力的教育培训。制定培训规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有计划地对领导干部进行应急管理轮训,开展应急管理人员综合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业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三是加强对企业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严格落实高危行业及其工作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制度,抓好各类涉危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推荐阅读:

  个体集贸税收征收管理现状问题及措施调研报告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调研报告范文

  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调研报告

  有关村级卫生所药品管理的调研报告

  我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AD位1

相关推荐

对公安局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关于市教育内审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党

调研报告

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报告

共享雨伞市场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改进度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