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县政协关于农业产业扶贫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县政协组织了部分政协委员深入渡江、程龙、临塘等乡镇,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该县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xx县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一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7.53万亩,20_年粮食总产量为6.54万吨,比市级下达该县全年粮食作物目标任务数增产0.18万吨,增长2.83%;二是蔬菜茶叶产业不断壮大。全县有无公害蔬菜基地45个,现有相对集中连片50-100亩蔬菜基地5个,100亩以上有35个。蔬菜复种播种面积15.8万亩,总产量23.7万吨,产值4.72亿元,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1%、6.1%和5.6%,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1000亩。xx县万特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xx县德强生态蔬菜专业合作社、窜客惠家农林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引领着我县蔬菜产业朝基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三是生态养殖健康发展。(1)畜牧业。20_年生猪饲养量、存栏和出栏数分别为41.91万头、16.54万头和25.37万头,分别同比增长4.28%、2.8%和5.27%;家禽饲养量、存笼和出笼数分别为868万羽、382万羽和486万羽,分别同比增长4.33%、3.24%和5.2%;牛饲养量3.51万头,羊饲养量2.81万只,分别同比去年增长2.33%和4.1%。发展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4家,年出栏1000头以上猪场30家,规模养殖占总养殖户的20%以上。(2)渔业产业。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4563亩,水产品产量为8267吨,同比增长5.6%,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为2426吨,同比增长6.36%。积极向上争取实施了“20_年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xx县九连山水晶水产品养殖设施改扩建项目”、“20_年渔业标准化养殖项目”等多个渔业项目;四是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江西虔心小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20_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同时江西虔心小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还被江西省农业厅评定为20_年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虔心小镇跻身省级旅游风情小镇。
二、主要措施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xx县始终坚持“五个一”产业扶贫思路,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激活内在动力,探索带动模式,找准脱贫路径,提高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实效。
1.扬长避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大格局引领,各部门形成合力,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项目,深入推进区域特色农业产业、休闲农业产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以销售农特产品为主的农村电商扶贫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等项目。目前,累计带动贫困户20_户4568人次,覆盖全县所有省、市贫困村。传统农业稳步发展。采取“企业、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通过委托养殖、合作社联结、大户(能人)带动等方式,为贫困户合理选择和布局特色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地发展了脐橙、油茶、茶叶、生猪、水稻、肉牛、肉羊、水产养殖和其他农业产业等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目前,该县通过发展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全年覆盖带动贫困户765户1534名人次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增收,户均月收入至少可达1200元。休闲产业初露荷尖。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农民(贫困户)主体”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抓手,据统计,全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50家,其中农家乐19家,休闲农庄11家,休闲农业园20家,农民就业人数达1200人次,其中引导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农家乐7家、观光采摘园9家,带动贫困户106户152人,实现贫困户收入2800元。电商农业蓄势待发。通过出台政策、龙头企业引领、电商知识培训等方式,大力开展电商扶贫工作,积极支持电商龙头企业及电商服务站点引导、带动贫困户参与电子商务产业,通过电商增收。据统计,全县17个乡(镇、场、管委会)均设立了电商服务站点,其中“农村e邮”精准脱贫站点已完成11个脱贫站点建设,此外杨村镇还设立了农村电商快递综合服务中心。目前,覆盖全县省、市级贫困村34个,建设电商服务站点36个,建设“益农信息社”10家,558户贫困户参与电子商务培训,培训后通过电商创业就业294户,电商服务站帮助734户贫困户销售了农产品。
2.创新模式,培育壮大新型主体,带动农民创业。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在全县形成了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新局面。一是培育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载体特色、经营产业、服务全面、管理规范的特点。一方面注重在产业链条上把贫困户纳入帮扶对象范围,实行订单生产,全程技术指导,贫困户只管简单的种或养,收购、加工、销售环节全部由企业负责,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共赢;另一方面鼓励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流转土地、参与合作社经营、入园进厂务工,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同时,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示范带领作用,让贫困户“跟着看,跟着干,共同富”。在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既有种植养殖大户、经营能手牵头,又有龙头企业带动;既有村组干部、基层农技人员领办,又有私营业主创办;二是经营范围多元化。全县农业经营主体主营经营范围遍及粮食生产,生猪、牛羊、水产、家禽等传统产业,果蔬、茶叶等有机产业,油茶、花卉苗木等相关行业,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逐步扩展到休闲农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旅游等农旅领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使县域特色产业基础得到夯实。目前,全县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带动贫困户980户实现增收2190人;三是利益联接多元化。实行“整体经营、带动发展、保底分红”等方式,推广“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基地)+贫困户”等帮扶联结模式,通过“产业扶贫信贷通”政策文件激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以采取土地、贷款资金等要素入股,以及返租倒包、基地共建、阶段就业等方式,建立保底分红、劳务增收、订单生产等联结机制,让懂市场、懂经营的能人带动贫困户增加收益,形成了产业精准扶贫的“大合唱”。目前,全县通过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基地)+贫困户”等帮扶联结模式带动贫困户数1000多户,其中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600多户;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入股等创收的贫困户共有400多户。
3.典型引路,全面孵化产业基地,拓宽辐射力度。一是强措施解决难题。坚持点面兼顾、平衡推进,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着力解决资金和土地的瓶颈难题,加快建立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20_年,全县有1917户贫困户发展了农业产业,其中申请产业奖补的贫困户有1123户,涉及86个行政村,全面覆盖省级、市级贫困村,共下拨农业产业奖补资金共计232多万元;累计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21242万元,惠及贫困农户2716户。二是多模式齐驱并驾。产业基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发展,实现产业扶贫示范带动推进。如临塘乡“虔心小镇”采取阶段就业、倒包返租、自我发展、基地共建等方式,增加当地农户收入,带动了330户贫困家庭走向增收之路;渡江镇和宏昌商贸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扶贫模式,该镇286户贷款贫困户可从中连续三年按每季度800元进行股权分红,同时,公司还优先吸纳贷款贫困农户到基地务工,贷款贫困户也可以承包公司基地的蔬菜大棚自己种菜,公司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有力增强了扶贫工作的“造血”功能。三是大力度建设基地。目前,全县共建设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基地23个,17个乡(镇、场、管委会)均建设一个百亩以上农业产业扶贫基地,积极打造了渡江精准扶贫综合示范基地、临塘东坑村万亩茶园基地、里仁千亩花卉苗木基地、武当镇千亩鹰嘴桃产业基地、xx九连山下湖千亩蔬菜基地、东坑均兴千亩油茶基地及东江大稳千亩脐橙基地等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同时,大力发展程龙龙秀村精准扶贫石斛旅游种植基地、食用菌种植基地等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基地。据统计,我县产业扶贫基地面积10000多亩,涉及产业扶贫基地25个,计划投资2亿8千多万,已完成投资7000多万元。目前,扶贫产业基地已基本全面建成,累计带动贫困户400多户,带动人口837人次,户均收入3000元左右。
三、存在问题
该县农业产业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帮扶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基地辐射带动人数有限。全县脐橙、生猪、蔬菜三个主导产业的规模较大,尤其是以脐橙为主的果业,有8.9万多亩面积,并且有三家果品加工厂,但由于没有建立良好的利益连接机制,有时农产品不能满足龙头企业的加工需求,同时,一些生产基地缺少特色,规模不大,基地建设不成熟、不稳定,加工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基地辐射力弱,难以拉动市场,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企业经营现状不佳,利润薄,对贫困户带动能力也较弱。
2.贫困户自身素质低影响就业。贫困户缺乏种养专业技能和启动资金,个体规模又较小影响自身的发展,同时,由于贫困户自身素质比较差,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在提供相同报酬的基础上,肯定是优先选择劳动力更强的,因此,选择贫困户,实际上是牺牲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3.土地、资金等问题瓶颈日显。土地不集中,滞后的农民小农意识影响土地流转与经营主体的发展,现有的连片集中土地满足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即使有“产业扶贫信贷通”等贷款政策,农户也是裹步不前,真正贷款用来自己发展创业的不多。目前,全县贫困户主要是通过借助“扶贫信贷通”政策进行转贷赚取利息,大部分信贷资金放在旅投、城投等企业,因为有政府背书,贫困户感到完全无风险;而私人企业,存在破产、资不抵债等风险,贫困户不能精准识别;转贷利息太低,只有5.3厘的月息,风险与收入不成正比,低于市场行情,农户获益不大。
四、意见建议
按照“产业支持、龙头带动、加工流通、特色高效”的原则,政协委员在推动深层次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全面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1.加大资金扶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财政性投入形成资产民用、民管、民受益的管理运行机制,可优先安排符合实施条件的经营主体承担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装备能力建设等方面项目;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证、农业政策性补贴等方式,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及“产业扶贫信贷通”资金,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将资金投入到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产业,让资源变资金,让资金变股金,让农民变股民,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2.拓展产业链条,创建知名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大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支持经营主体发展订单种植、建设生产基地、创建农业示范园区、开展产学研合作、投资新建实验室、试验示范基地,加快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的产业链经营机制。坚持品牌化发展战略,重点支持“马槽山”、“粤霸”、“田田果”、“格物之源”、“虔茶”、“徐府山珍”等省著名商标和“xx大蒜”、“蜂蜜”、“马蹄”等农产品地理标识的企业发展,以龙头为引领,带动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产业扶贫。
3.推动项目建设,产业集群发展。不断破解用地的难题,以渡江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依托,充分利用园区秀美的田野和村庄等自然条件,建设集农业生产、农耕文化、采摘体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休闲农业体验观光园,打造“生态农业+休闲公园”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实现农业发展“接二连三”,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树立标杆。打造一批“农旅结合”、休闲观光、农产品加工、食品产业等农业项目,重点推进总投资30亿的江西红井坊酒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3亿的德馨茶油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亿的赣州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料加工项目、总投资4.6亿xx果龙高科技农业特色小镇项目等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助推农业集群式发展。
4.引进科技人员,提高服务能力。完善农业人才引进制度,吸引专业化人员前来xx投资创业,全面带动本地农业产业发展;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实验、示范和推广等合作。加强扶贫技术服务队伍,大力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培育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5.加快土地流转,推动产业发展。鼓励贫困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支持贫困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形式与其他农户组建合作社,按规定分红。在贫困农户自愿的基础上,鼓励流入方优先流转贫困农户的土地。对流转其它农户土地的贫困户和对流转贫困农户土地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给予一定的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