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述职报告_2023年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篇1】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强调,要把扶贫开发和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脱贫攻坚关键在党,根本在人,成效在做。面对脱贫攻坚的新形势新任务,石城县工委紧紧围绕“抓机关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工作思路,将机关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实践证明,通过抓好机关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经验。
一、新形式下脱贫攻坚对机关党建工作提出新要求
(一)脱贫攻坚是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任务。20_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释放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信号。******也明确指出,“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主要精力要聚焦到脱贫攻坚上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作为贫困地区的机关党组织,脱贫攻坚更是机关党员干部的第一位任务、第一项必须全面完成的政治任务。石城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江西省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县,全县贫困对象有13325户48519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基础薄弱,而且条件差,扶贫难度大,是扶贫工作中的“硬骨头”,扶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需要机关党员干部以“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坚决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大会战、歼灭战。
(二)贫困户需要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开展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工作,是中央、省、市的统一要求,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方法和有效载体,是决战全面小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创新举措,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题中应有之义。开展结对帮扶也是锻炼干部能力、检验干部作风的平台。机关党员干部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主心骨”“主力军”。全县3257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农村贫困户13325户,有在职机关党员干部2627名结对帮扶农村贫困户10879户,机关帮扶干部占全县总数的80.65%,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占总数的81.64%。为打赢扶贫攻坚战,石城县机关党员干部争做脱贫攻坚的排头兵,纷纷进村入户结对帮扶,在脱贫攻坚任务中大显身手、各显其能,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三)贫困村党组织需要机关党组织结对共建。开展贫困村基层党组织与机关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是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统筹机关与贫困村党组织发展步伐、全面落实“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重大举措。贫困村党组织不同程度存在党员干部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致富带富能力较弱等软弱涣散问题。相对而言,机关党组织党员比例大,党员领导干部多,党员结构层次多、整体素质好,具有明显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机关党组织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协助结对帮扶的贫困村党组织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各项监督制度,提高贫困村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积极推动党建信息、党员教育等多方面资源共享,推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 石城县抓机关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
20_年年初,石城县直属机关工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六个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号召全县机关党组织和机关党员干部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工作思路,坚持把扶贫攻坚与机关党建深度融合,通过实施“六个一”行动,切实把政治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把组织力量转化为扶贫力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抓好机关党建、促进脱贫攻坚的康庄大道。
(一)开展一批专题培训。机关党组织培训资源向脱贫攻坚工作倾斜,脱贫攻坚内容为培训班必修课程。通过教育培训,统一机关党员干部脱贫攻坚思想认识,增强脱贫攻坚工作本领,把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智慧和力量切实统一到中央作出的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上来。一是抓实机关党员干部专题培训。凡机关党员干部培训,均安排脱贫攻坚专题培训。培训时,组织机关党员干部系统学习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方针政策,切实提高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思想认识,提高脱贫攻坚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据统计,全县机关涉及有脱贫攻坚的培训班8期850人次。二是抓实扶贫工作队培训。对石城县工委选派的120支扶贫工作队和71名第一书记开展1次专题轮训,轮训机关党员干部330人。培训重点为增强第一书记和帮派工作队员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宗旨意识,引导扶贫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学习掌握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方针政策、实现途径和具体措施,扶贫项目类型及资金管理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内容。
(二)选派一批帮扶干部。2627名机关党员干部每人联系3—7户,共结对帮扶农村贫困户10879户。把干部资源汇集脱贫攻坚一线,以更实更严的举措,落实帮扶责任,确保帮扶实效。一是建强扶贫驻村工作队。每个县直单位至少选派2名工作骨干组成工作队,共120支288人包村常驻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所在单位负责落实好办公、差旅、食住条件等工作生活基本保障,为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提供保障。二是选优选强第一书记。选派政治素质好、群众观念强、有较强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71名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派出单位负责落实一年不少于1万元的第一书记专项工作经费,累计筹集92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用于为群众办事服务。三是扎实开展结对帮扶。按照“76543”帮扶要求,每位党员领导干部至少结对帮扶4户贫困户、其他干部结对不少于3户贫困户。帮扶干部因户施策制定脱贫计划,做到每月必访,与贫困户拉家常,了解生产生活难题,力所能及解决贫困户的燃眉之急,一年开展扶持贫困户生产的帮扶活动不少于4次。
(三)培育一批“双带”党员。按照中组部“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有脱贫致富项目、每个贫困村都有党员致富带头人,每个有帮带能力的党员至少结对帮扶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要求,通过不断聚点成片、以点带面,帮助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一是培育一批党员致富项目。采取机关和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的方式,依托贫困村资源优势,引导农村党员积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烟叶、白莲、油茶、薏仁、山地鸡、脐橙、大棚蔬菜等优势产业,扶持建立一批示范带动强的党员致富项目。全县共打造13个农村党员创业孵化基地。二是培养一批党员致富带头人。对有产业、有项目,头脑灵活、善于经营、政治素质高的农村党员进行精心培养,共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20名。深入开展“三培两带”活动,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引导其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帮助成立党员产业合作社、产业协会、产业基地等协会,吸纳贫困户入社入会,帮助其脱贫致富。全县共组建农业产业合作社335个,其中华丰畜禽合作社与1800多户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
(四)实施一批党建+项目。帮助农村党组织全面推进“党建+”工作,围绕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动党建工作与农村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联动发展、相互促进,确保农村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一是实施“党建+产业发展”。围绕产业扶贫深化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产业链上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使党员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让农民致富在产业链上”的“党建+产业”新路子,为产业发展提供政治引领、协调服务、组织发动,形成以党建促发展,以产业帮致富的良好局面。如县商务局党支部实施“党建+电商”,牵头建立31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带动贫困户就业469人次。二是实施“党建+乡村旅游”。围绕“旅游强县”发展战略目标,全力打造“党建+乡村旅游”新模式,将党的建设有机延伸到旅游产业发展中,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增加农村就业岗位,畅通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党建工作和旅游产业发展两促进、双提升。如县委办党支部协助琴江镇大畲村贫困户,办生态农业合作社、带头创办农家乐、土特产经销点,带动区域17户群众兴办各类旅游三产经济实体,从业人员达130人,全村群众人均直接从旅游产业获利超过800元。
(五)开展一个主题活动。全县机关党组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不忘初心,争做群众贴心人”主题活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建立健全“连心”的制度,向贫困户发放便民连心卡15000份,连心卡标明分管领导、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常驻队员等联系方式和服务承诺,实现双向联系常态化。完善“民情家访”制度,提倡经常性走访群众,端午、中秋、春节等重大传统节日定期走访,走访资金累计超过130万元。机关党员干部与群众经常性谈心,同群众共餐,增进与群众鱼水亲情。
(六)完善一套考核机制。大幅提高脱贫攻坚在机关党建目标考核中的比重,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各机关党组织视脱贫攻坚为最大政治责任、为第一民生工程,形成良好工作导向。一是建立脱贫攻坚领导责任机制。坚持脱贫攻坚与机关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落实机关党组织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和党委(党组、党支部)书记的“第一责任”,做到年初立下“军令状”、挂好“作战图”,年底述实绩、找问题、排位次,对排名落后的单位纳入重点管理范围,对机关党组织书记进行约谈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二是建立脱贫攻坚工作考核机制。有机融合机关党建目标任务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党建责任和脱贫攻坚责任,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年终目标管理考评的重要内容,对完不成脱贫任务的帮扶单位在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时实行“一票否决”。
三、对抓机关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考
(一)要做好选派文章。机关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首要的是选好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选优配强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至关重要。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不断深化机关党员干部对脱贫攻坚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干劲足、热爱基层、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要教育引导第一书记切实履行好驻村帮扶责任。
(二)要做好结合文章。机关党组织服务脱贫攻坚主要是采取“党组织结对共建+驻村帮扶”的形式。在选派驻村单位时,要结合不同县直单位的工作职能。例如,可选派组织部到软弱涣散村,县旅发委到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县公安局到社会治安较差的村,县交通运输局到交通基础条件较差的村等等。要注重把精准脱贫与发挥当地比较优势和贫困群众自身潜在的优势结合起来,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发展长短结合的脱贫产业。要将眼下脱贫与根本脱贫相结合,帮助贫困村树立强化教育脱贫和人才发展观念。
(三)要做好考核文章。要提高脱贫攻坚在机关党建目标考核中的比重,健全机关党建服务脱贫攻坚的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激励保障等制度。通过跟踪督查、随机抽查、定点检查等方式,动态掌握党建脱贫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倒逼驻村工作队认真沉到基层,拿诚心办事、用实际说话,确保精准扶贫任务落地见效。对干部在帮扶中做出成绩的,要记录在案,作为评选先进、提拔使用、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形成奖惩有据、惩勤罚懒、促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篇2】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按照中央、湖北省、襄阳市关于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整体部署,枣阳市立足“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总体思路,针对我市建档立卡的77个贫困村,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强化党组织建设基础保障等,积极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各项任务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努力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一、主要做法
(一)明确责任,抓好党建制度落实。我市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和“用责任制管责任人,以责任人带一班人,以一班人活一盘棋”的党建工作理念,通过党建知识过关考试、建立四级党建责任区、落实“两述三评一考”制度等方式,强化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并将各乡镇贫困村的脱贫攻坚任务纳入基层党建年度考核和履职尽责考核中,以此加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脱贫责任意识。同时,在换届和干部调配过程中,选优配强乡镇党政正职,选拔一批优秀的本乡本土“老乡镇”和乡镇专业技术干部进班子。
(二)集中摸排,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我市对7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情况进行集中摸排和选配,出台了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方案,对既贫困又软弱涣散的“一村一策”重点整顿,对不胜任现职的党组织书记给予调换,并从县级及以上机关单位选派了77名第一书记到贫困村任职。今年6月18日至20日,我市对77个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和选派的“第一书记”进行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知识培训,让他们找准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适合本地发展的新路子,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打造本土特色产业,带领群众“拔穷根”“破穷障”,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为了切实负起工作责任,各乡镇与“第一书记”签订驻村工作目标责任状,层层传导压力,使其“肩上有任务,心中有责任”,确保工作效能高,出典型。截至目前,有23名“第一书记”因工作实绩突出而被提拔使用。
(三)党员带头,创业致富做示范。我市按照“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思路,以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群众为主体,通过领办、创办、协办示范基地、示范项目,引导广大党员争做致富带富帮扶先锋。全面推行“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规模小的专业大户和缺技术、缺信息的农户做大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引导驻村帮扶工作队、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成员和农村发展能手与贫困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向他们传授致富技术、提供信息服务。同时,整合农业、扶贫、林业等部门项目、资金和资源,为后备干部搭建好干事创业的平台,带头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鼓励支持领办专业合作社,提升“双带”能力充分发挥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作用。
(四)加大投入,强化党组织建设基础保障。我市坚决把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政策落到实处,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建设基层阵地、加强基层党建上。通过出台《农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工作方案》,将村主职干部的待遇提高到了乡镇副科级干部的标准,副职干部报酬也纳入市财政保障,确保不低于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要求。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量的扶贫资金也在向基层倾斜,市财政每年为第一书记安排不低于1万元工作经费,从扶贫资金中专项安排帮扶经费2600万元,村级组织年均办公经费不低于2万元,77个贫困村均建有办公活动场所。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转变干部思想认识,是抓党建促脱贫的力量源泉。在基层干部队伍中,部分乡镇领导干部没有认识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的重要性,思想上具有“重计生、综治,轻党建、扶贫”情况,干部队伍精力和干部个人精力没有倾斜到党建扶贫工作中来。“轻党建扶贫”思想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不转变过来,有碍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碍于同步小康目标的实现。要转变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一是要进一步优化目标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党建扶贫在目标绩效考核中的比重;二是要使党建扶贫宣传工作向基层延伸,在基层形成“大扶贫”氛围。
2、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是抓党建促脱贫的力量基础。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开展的好坏,最终实践还是在村级组织,但是在村级组织中,存在村干部、党员示范户、致富带头人发展信心不足及村干部年纪大、水平不够用问题,制约了党建扶贫工作的开展。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村干部、党员示范户、致富带头人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帮他们找回发展信心,激发发展愿望;二是要切实抓好“示范带头”工作,把一些想干、能干的农户打造成“示范户”,“示范户”赚钱了,大家的顾虑也就打消了,也会跟着干;三是要通过提高村干部待遇,留住有能力、有水平的外出务工青年在家乡挑起村干部的重任,带领群众发展致富。
3、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抓党建促脱贫的根本途径。在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的同时,也要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是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界限,把农民劳动合作与社会资本、技术、管理合作结合起来,把土地、山林资源优势与商品开发结合起来,通过对传统集体经济进行股份制改造、新办经济实体,优化生产结构,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引导村集体与基层农技组织、基层供销社、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开展合作,努力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探索发展途径。
到20_年实现全面脱贫,是枣阳市委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将以从严从实的态度,全力抓好扶贫开发与党建“双推进”工作,为全市7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致富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