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场指南 实习报告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3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3-03-31 20:22:0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继续加大问责力度,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严纪律,明规矩,主动作为,锻造“扶贫铁军”,不折不扣落实省市下达的各项任务,扭转被动局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产业扶贫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车赶乡位于临县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与临县湍水头镇、三交镇、大禹乡和方山县峪口镇相邻,国土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00亩,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6074户、16628人。核桃种植业是全乡的重点传统主导产业。境内有西山晟聚90万吨煤矿1座,晋煤太钢600万吨矿井正在筹建。太中铁路吕临支线、省道218公路、县道钟张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20_年,全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回头看”共识别贫困村12个,贫困人口2243户、6380人。20_—20_年脱贫情况为:20_年脱贫人口388户、1286人;20_年脱贫人口377户、1204人,脱贫村1个;20_年,脱贫人口128户、435人,脱贫村2个;20_年,脱贫人口511户、1279人,脱贫村3个;20_年,脱贫人口357户、929人,脱贫村3个。另外,20_—20_年出列人口84户、295人。目前,现有贫困人口567户、1190人,贫困村3个。

  改革开放以来,车赶乡党委、政府积极带领群众发展核桃种植产业,全乡核桃林面积约30000亩,基本实现全覆盖。脱贫攻坚以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结合乡情实际,提出了“核桃增效、劳务增收、养殖带动、光伏普惠”的产业扶贫思路。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产业在不同程度的壮大,扶贫成效也正在逐步显现。种植业由粗放经营开始向精细化管理发展,林果业由注重数量扩张转变为注重提质增效,光伏产业从无到有,特色产业由少变多,劳务输出更加强劲有力,农民收入实现稳步提升。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从20_年的3200元提高到20_年的4500元。

  二、产业扶贫路径。

  (一)抓住核桃传统主导产业,依托专业合作社,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车赶乡耕地面积34800亩,现有核桃林面积30000亩,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中盛果期面积15000亩,是全乡重点传统主导产业。结合这一乡情实际,车赶乡紧紧抓住核桃传统主导产业不放松,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在提质增效上精准施策、持续发力,20_—20_年依托张家山晋丰专业合作社先后实施提质增效9456亩,品种改良230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从整体经营和长远发展看,种植分散、品种单一、销售困难、收益不高等仍然是突出问题,特别是产品深加工基本空白。下一步将继续在提质增效上谋思路、想办法、做文章,依托专业合作社创新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增加群众的核桃种植收入。

  (二)紧盯国家产业扶贫资金保值增值目标,积极探索资金变资产、资产换收益的发展模式。

  车赶乡15个行政村,沿川的2—3个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好,其余各村集体经济基本空白。为了确保国家产业扶贫资金保值增值目标,车赶乡结合自身实际,20_年在全乡15个行政村普惠实施了5—10千瓦不等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20_—20_年实施了沙家焉80千瓦、大焉80千瓦、神峪沟80千瓦、张家山150千瓦、坪焉200千瓦、马家圪垛200千瓦、凤翅甲100千瓦的光伏电站,积极探索“资金变资产、资产换收益”的产业发展模式,贫困户收益明显提高,初步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又继续创新延伸,利用国家产业扶贫资金由村集体组织新建大焉村10000只蛋鸡养殖、杨家岭村10000只蛋鸡养殖、马家圪垛村500只湖羊养殖、尚赵村500只湖羊养殖,建成后由贫困户或承包或租赁经营,也可以入股合作经营。下一步计划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展延伸、创新升华,壮大集体经济规模,增加农户收益分配。

  (三)立足当地实际,培植服务载体,拓宽和夯实劳务增收主渠道。

  车赶乡总人口16628人,20—50岁青壮年劳力7400多人,其中3∕4的青壮年劳力常年在外务工。针对这一乡情实际,车赶乡于20_年组织成立了劳务服务中心,通过护工培训、能人带动、抱团取暖等方式,积极介绍推荐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就业,年均劳务输出6000人以上,并聘请专职法律顾问,为外出务工人员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先后为15名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法律咨询帮助,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下一步计划紧紧围绕劳务输出,在护工培训、就业推荐、法律服务上继续做精做细做实,进一步拓宽和夯实劳务增收渠道。

  (四)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思路,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车赶乡地处临县、离石、方山三县交汇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又紧邻218省道,钟张线穿境而过,交通运输相对便利。脱贫攻坚以来,车赶乡紧紧利用这一自然优势,并结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按照“一村一品一主体”的发展思路,积极利用国家产业扶贫资金,创造性地支持和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初步形成猪、羊、鸡、牛、鹿、蝎等特色养殖产业格局。在特色种植方面,车赶乡结合核桃林全覆盖的乡情实际,20_年试点开展了肾型大豆、苦荞、林下药材等种植产业,取得了较好收益。下一步计划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思路,积极推动特色养殖、特色种植产业落地生根、做大做强。

  三、政策建议

  车赶乡在实施产业扶贫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或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贫困户融资难,自身造血能力不足;部分专业合作社为建而建,徒有虚名;培养能人大户有差距,选择不够精准;农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不强,增收基础不稳固;整合劳务资源不够充分,劳务信息不对称等。为此,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应当有更加灵活的金融信贷政策,方便农民变股民。目前,我县的金融扶贫信贷政策门槛普遍较高,真正的贫困户因缺少抵押担保仍然是望尘莫及。建议出台更加灵活的金融信贷政策,方便群众更好地带资入企、农民变股民。

  (二)规范和完善合作社建设,使其能真正成为农村产业扶贫的引领者。目前,全县农村扶贫专业合作社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个别合作社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只顾自己谋利,不考虑贫困户收益。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规范和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农村产业扶贫的带头人和引领者。

  (三)以县以乡为单位,分行业建立就业服务平台,有序推进劳务合作。我县为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劳务增收是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多年来一直是自发、分散、无序状态,没有真正形成团体合作优势。建议以县以乡为单位,分层级分行业建立劳务输出就业平台,与全省、全国知名品牌企业建立劳务合作,推动劳务产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四)建立对“能人大户”的综合审查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防范投资风险。事前,对所谓的“能人大户”要进行一个综合的审查,既要审查人质人品和社会责任感,还要审查经营能力和债权债务等,不能逮着棒槌就认针,也不能只是筷子桶里拔旗杆。事中,要加大跟踪监督力度,跟进经营流程,及时掌握生产经营实况,确保有限的扶贫资金能用在刀刃上,助推企业发展壮大。坚决杜绝扶贫资金填了尾欠窟窿,还了历史债务,或只是打着太极拳,玩着空手道,挂着羊头,卖着狗肉。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为做好我市产业扶贫是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到村到户,开展产业扶贫调研如下:

  一、现在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存在的问题:一是到村项目中,产业发展类项目所占比重也不高。二是在到户项目及措施中,产业发展类项目所占比重偏低,其中带动作用突出的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所占比重很低;总体上,产业扶贫项目安排不少,贫困村产业发展滞后。深入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认识到产业扶贫是脱贫增收的重要抓手。没有认识到产业扶贫是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基础性、根本性、长效性的举措,在实施其他脱贫路径时,忽略了产业扶贫。

  (二)对产业扶贫工作存在畏难情绪。认为产业扶贫难度大、见效慢,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在工作推动、政策支持、资金安排等方面用力不够。

  (三)没有利用好主体的带动作用。没有出台鼓励、引导、支持主体带动贫困户的政策,主体带动的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虽然对带动主体投入较多,但是没有选好带动模式、没有建好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效果较差。

  二、整改目标任务

  根据我市粮、棉、油、果、茶叶等产业特点,推进特色种养业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商贸流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力争产业项目、支持资金、主体带动、干部帮扶等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力争所有贫困村、贫困户至少发展一项产业或者参与发展一项产业,为村出列、人脱贫提供稳定、持续、有力的基础支撑。

  三、主要整改措施

  (一)精准选择脱贫产业。精准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资源、劳力、技能等产业发展条件,逐村逐户指导选择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持续性的产业。支持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商贸流通、农产品加工、手工业等产业。对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三无”贫困户,以及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贫困村,支持安排光伏扶贫工程项目,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等能稳定增收的产业。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山场、水面、设施、设备、帮扶资金等入股、托管的方式,或者以务工、就业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对于有发展意愿、贷款意愿、还款能力或还款措施的贫困户,金融机构应给予贷款。大力推广户贷企用、分贷统还等模式,帮助贫困户通过土地、山场等资源和资金参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其他经营主体,让贫困群众得到更多收益。鼓励和支持贷款贫困户购买贷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保证保险等保险,分散贷款风险。对购买扶贫小额贷款保险的贫困户,财政可适当安排保费补贴。支持贫困户在发展种养业时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贫困户承担的保费可从扶贫资金中支出。贫困地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的用地按照设施农业用地管理。

  (三)增加项目资金投入。要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力度,项目资金要早安排、早下达、早实施。到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的财政涉农资金要加大对产业扶贫投入力度,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全部用于产业扶贫。鼓励社会资本通过众筹、慈善等方式参与产业扶贫。

  (四)加强产业发展服务。要在产业规划、产业选择、招商引企、品牌培育、市场开拓、技术支撑、政策设计等方面加强指导。

  (五)创新主体带动机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其他经营主体,支持有意愿、有实力的主体参与产业扶贫,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大力推行各类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经营大户带动和群众自身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的“三带一自”模式,推进贫困村、贫困户与市场主体对接,力争每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贫困村、贫困户都有主体带动。及时总结归纳典型案例和优秀做法进行推广,加强产业扶贫现场观摩,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不断放大产业扶贫效应。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它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产业兴、乡村旺是所有农民的奔头,也是实现农民富裕的关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契机下,XXXX镇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精准扶贫和富民产业主要抓手,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作为新举措,依托其地理区域优势,抓住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开发等机遇,在全镇范围内实施整体推进,整村推进,宜栽则栽,宜改则改的工作举措,大力发展柑桔、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镇柑桔种植面积约40000亩、葡萄1000亩,覆盖全镇60%的农户。 XXXX镇2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_、20_年退出户除外)中除去长期在外务工和家中无劳动力的,剩余178户贫困户均发展了种植、养殖产业,20_、20_年有52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了脱贫。

  二、发展优势

  (一)环境适宜。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柑桔树的生长,离不开地理环境。“受命不迁”是因为离不开“南国”。即便是在“南国”的柑桔树,要想能生长出好的柑桔,则更需要好的立地条件和优良品种相匹配。大自然总是恩赐于有信仰、有追求的环境地域。 XXXX镇地处中亚热带季风带,辖区内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1℃,年平均日照1475.9小时,年平均雨量1992.6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59,4天,非常适宜于居住和各类植物及农作物生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XXXX重要的商品粮、柑桔、葡萄、凉薯生产基地。XXXX镇作为漓江的上游区域,境内的植被保存得非常完整,森林覆盖率达70.88 %。再加之我镇无工业三废、无重金属污染,秀美的山川更是成为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之地。

  (二)政策支持。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结合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国策,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充分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切实增强贫困户发展信心,激发内生动力,提高群众自我发展、摆脱贫困的能力,发挥产业扶贫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据中共XXXX县委员会《关于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总体部署,我镇坚持以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为目标导向,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为基本原则,通过扶贫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如期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种植产业类项目最高每亩奖励资金不超过1000元,每户不超过2000元/每年。并且根据《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办法》,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县级建立风险补偿金”的小额信贷,解决了贫困户由于资金不足难以发展种养产业项目的难题。

  (三)农户积极性高。 70年代以来,人们的思想还处于原始的农耕文化之中,广大农民还存在“靠天吃饭”的传统意识中,还并不知道发展集体产业是怎么回事。在国家农业更新时代来临后,人民政府通过积极调整当地农村产业发展形态,通过政策的宣传、技术的讲解,大部分农民在种植经济作物和种植粮食价格比较后选择了发展经济作物,如XXXX镇合群村委江州村种植凉薯、萝卜,其中萝卜素有“江州萝卜”美称,凉薯年种植面积100亩、萝卜年复种面积300亩。合群、码头村委在柑桔幼树果园套种青皮豆,价格在4-8元/公斤,在柑桔有收益之前也解决了生产成本并获得良好收益。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水果价格上涨,农民发展经济作物产业的积极性将会更高。

  (四)技术支撑。 为了提高贫困户劳动力职业技能,提高“造血式”扶贫效果,镇党委、政府积极申请县农技部门、人社部门组织专家在我镇开展农业技术技能培训,开办精准扶贫实用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学员160人。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不定期组织贫困户开展柑桔、葡萄等种植技术培训活动,邀请技术人员为贫困户讲解柑桔、葡萄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技术员深入村屯,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户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用技术进行指导与培训,切实提高贫困户科学种果的水平。通过农家课堂培训、现场参观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重点对贫困户新种果园、果园标准化生产等技术进行培训;抓好低产果园改造工作,提高水果产量和质量,加大对果园土壤改良、整形修剪、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创高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果农的果园管理技术,推进果园改低创高技术的应用。

  (五)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专业合作社带动。 1.按照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植发展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特色农业中的带动作用。镇委镇政府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本地企业,推动种养植、加工、营销一体化进程,培育和创建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扶持发展多形式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生产指导、产品营销和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加强能带动群众增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在资金和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通过企业自身发展有效带动全镇贫困农户“抱团取暖”,实现脱贫致富。目前全镇已有各类种、养殖专业合作社70多家,吸纳社员2000多户。 2.XXXX镇引导桔红甘棠江核心示范区的柏林芳、新桥、码头、伊泉等32家种植分社,组建XXXX县XXXX种植专业合作联社,种植基地100%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完成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5000亩,完成创建农业部挂牌的标准示范园2000亩,完成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注册了“江头一品”商标。现示范区内建有20000㎡村级农产品市场,并引进16条分级打蜡选果生产线,提升柑桔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XXXX县XXXX镇合群黄柏村的柏林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自20_年成立以来,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新模式,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柑桔产业,吸纳社员256户。现合作社拥有柑桔基地8000亩,年产量10000多吨,年产值3000万元,合作社所在地XXXX县XXXX镇黄柏村人均果品收入达10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蜜桔村”。 3.以新宅塘村800亩优质葡萄为核心区的XXXX葡香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以本镇20_年荣获自治区示范社的绿宝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由合作社向社员提供苗木栽培、生产标准、技术培训、组织销售等服务,并通过加强葡萄种植的组织化建设,稳步提升葡萄种植产业效益,并使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并成功注册了“新宅塘”的商标,优质果品远销东盟市场和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由于葡萄品质优良,技术成熟,新宅塘村种植的800亩无公害优质葡萄成为XXXX镇乃至XXXX县水果产业的一大亮点,更成了当地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

  三、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以特色产业为主,依托我镇具有优势的柑桔产业,重点落实“产业脱贫一批”,将柑桔产业覆盖到全镇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发展优势产业,狠抓脱贫攻坚,打好精准扶贫产业牌。依托桔红甘棠江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区域优势,带动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对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贫困农民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镇2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_、20_年退出户除外)中除去长期在外务工和家中无劳动力的,剩余178户贫困户均发展了种植、养殖产业,截至目前贫困户共发展柑桔种植580多亩,20_、20_年有52户贫困户通过发展柑桔产业实现了脱贫。一是土地流转租金。农民将耕地或山地流转出去能得到每亩400-1000元/年土地出租收益。二是打工薪金。贫困户、留守妇女以及年龄较大的农民可进入专业种植合作社打工,每天能得到60-120元不等的劳动报酬,在柑桔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以及果实采摘期等,各专业种植合作社和农民种植大户均需招聘大量临时农民工,在果实采摘高峰期示范区内XXXX段一天的用工量就达到600人左右。三是种植柑桔收入。带动了178户贫困户种植优质柑桔450多亩,柑桔到达挂果期后按现在市场价每亩收入可达2-6万元。

  (二)以短、平、快产业项目为辅,充分挖掘本土民间特色技艺,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土特产。为解决无劳动能力贫困户难以实现产业脱贫问题,XXXX镇于7月6日成立了以贫困户于石刚为社长的甘美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成立大庙村委豆酱合作社,目前正着手建设厂房,组织劳动力薄弱的贫困户加入,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技术、统一价格,统一通过电商渠道及综合体农业特色产品展示厅进行销售。现已有28户贫困户加入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养蜂,且截至目前已对8户贫困户养殖的蜜蜂进行了取蜜,平均每户摇出蜂蜜8斤,为家庭增收1000元。

  四、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XXXX镇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已基本形成了XXXX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但从总体上看,XXXX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滞后,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多年来XXXX镇虽然在道路、供电、灌溉等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XXXX大部分七八十年代建立的农业基础设施还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大多已超期服役。设施运行时间长,人为或自然损坏严量,加之年久失修,现已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生活需要。农业抗灾能力明显下降,灌区工程基本完好率仅为33%,年久老化,效益衰退现象十分普遍。 2.农业科技水平低,科技推广缓慢。大多数贫困户及农民没有掌握科学施肥、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常规管理技术,多数果园都存在严重失管,导致产量下降、效益减收、果树误退甚至干枯死亡。果农在生产中遇到技术问题,找不到咨询的地方,只有购买农药、肥料时向农资门市询问,很多农资门市的从业人员没有掌握果树田间管理技术,导致投资花了但没有效果。目前XXXX镇农业科技的现状,存在“三低一高”现象:一是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低。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三是转化成果普及率低。四是农村留守老人及妇女占比较高。农业科技水平低已经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3.农业生产规模狭小,滞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XXXX镇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植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一般家庭土地经营规模平均只有5~6亩,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这样小的家庭经营规模,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科学化管理,不利于统一供种、机械作业、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和采用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加大了经营成本,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五、下一步的工作及建议

  1.完善农业家庭组织形式,加大农业产业化步伐。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大胆探索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户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农户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农民通过参与龙头企业的发展,还从农产品的加工、流通等环节得到收入,从根本上改变以前农民只是种养一个环节取得收入。积极吸收村干部、供销社负责人、致富能手、科技爱好者参加,引导他们学习技术,收集农业信息,为农民提供产前购种、产中技术咨询、产后销售的服务,并逐步使其过渡为公司。

  2.科学规划特色产业。科学规划是发展生产的第一步。在规划中要综合考虑耕地和劳动力等资源现状,做到四个注意。一要注意突出重点。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重点打造优质柑桔主导产业。二是注意长短结合。柑桔为多年生经济林木,规划发展地点时要适当分开,每地选择一种配以一年生的蔬菜等短效作物即可,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三要注意相对集中成片。集中成片便于科学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四是注意科学搭配品种。在突出优势品种的前提下,要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以提高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3.加强扶持引导,强化保障机制。政府主要工作是搞好规划和政策扶持,帮助解决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要做好引导、支持和推动三个方面。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定期发布产业信息,引导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培训、参观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农民的管理水平,使农产品品质上档升位,占领市场份额,增加农民收入,防止盲目生产给农户造成损失。要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等方式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搞好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真正实现产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推荐阅读:

  [行政管理毕业自我鉴定]行政管理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环保局电话举报中心|环保局实习总结范文

  顶大学生个肺_大学生工厂顶岗实习报告

  智慧党建自查报告篇

  中学学校领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述责述廉报告

  大学生实习证明_优秀大学生实习推荐信

AD位1

相关推荐

对公安局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关于市教育内审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党

调研报告

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报告

共享雨伞市场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改进度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