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县林业局森林康养及林下经济发展专题报告
20_年县林业局森林康养及林下经济发展专题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XX的经济发展,XX县林业局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深入开展森林康养及林下经济产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县林业基本情况
XX县坐落于(略)。
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落叶松、胡桃秋、椴树、柞树、白桦等。?野生动物主要有:林蛙、梅花鹿、马鹿、野猪、狍子、野鸡、飞龙、野兔、野鸭、黑熊等。?药用植物主要有:人参、西洋参、野山参、轮叶党参、穿龙薯蓣、细辛、贝母、白芍、灵芝、桔梗、红景天、刺五加、五味子等。山野菜主要品种有:蕨菜、薇菜、猴腿、广东菜、柳蒿芽、马蹄叶、大叶芹、水芹、东风菜、黄花菜、刺嫩芽、刺五加等。?野生食用菌类有:黑木耳、松茸、榛蘑、元蘑等,资源得天独厚,特别是松茸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1999年4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同意并经省林业厅批准,在我局建立了省级“明月松茸自然保护区”。
多年来,XX县林业局依托得天独后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了具有长白山特色的种、养殖业项目。自80年代末就开始了林下多种资源开发,全县共开发沟系96条,面积为69292公顷,开发的主要项目有30余个,拉动了全县林业经济的发展。?
二、森林康养和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一)森林康养现状
森林康养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是充分借助当地自然资源,打造适合所有群体人员的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养生等服务活动,全面推行特有的休闲、度假、森林康养的发展。
XX县生态完好,拥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而又最优质的空气、水、土壤、植被等自然生态资源,是发展森林康养的资源基础。同时,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将极大增强森林康养产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水资源丰富,全县大小河流88条,河流总长1800多公里,年径流量40多亿立方米,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之源。XX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平均气温19.3℃,是理想的避暑天堂,冬季平均气温-12.7℃,适合开展登山、滑雪、冰上运动等户外活动。
今年10月,XX县通过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审核,成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
(二)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林、农、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我县国有林地面积62516公顷,集体林地面积67084公顷,由于对林下经济发展的认识程度不高,缺少创新精神,思想上很少向“围着山林转”、“围着林地转”、“围着市场转”转变等原因,导致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小、模式少、品种单一,林外缺乏企业带动,森林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林业经济优势。
三、存在的问题
1.森林康养存在问题: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尤其是我省还处在萌芽阶段,发展潜力巨大。但人们对于森林康养与生态旅游、退休养老、康复医疗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森林康养相关的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模式、发展前景、发展路径等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森林康养认识表面化,多停留在以满足感官体验为主的休闲旅游初级阶段,开发康养精品项目少、特色不明显,品质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2.林下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产业发展规模较小,没有主导产业,品种结构单一;农民思想认识不够高,对林下经济重视不够,信心不大,认为收益小,投资回收期长;资金投入不充足。XX县林地经济潜力巨大,但目前还没有出台林地经济扶持政策,限制了林地经济的良性发展;服务体系不配套,截止目前,尚未建立林下经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覆盖全县的林下经济服务中心、林下经济服务协会或专业合作社;龙头带动不显著。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借力借势,仅仅依靠农民放鸭式的发展林下经济显得势单力薄,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则是明智之举。
四、发展规划
(一)森林旅游开发。吉林旺达通经贸有限公司依托我县林业资源投资建设开发五虎山古城墙旅游项目、五虎山冰雪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宾馆、酱文化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延边朝鲜族特色小镇建设、森林康养及17公顷建设用地项目,该项目坐落于XX县石门镇,总投资1199万元,项目分为两期推进,五虎山景区内新建民俗宾馆、新建漂流码头、新建唐渤海国驿站风情体验区、亲水文化休闲区等,预计20_年立项。
(二)开发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综合型项目。福兴林场利用独特的地里环境优势和管理养殖经验,发展养鱼+餐饮+娱乐项目。一是在原有的基础将面积3公顷鱼池修建投入使用,冬季进行捕捞,盈利可翻倍。二是发展野外餐饮业,对外餐桌出租、人工林搭设吊床出租,还可以建设小木屋,鼓励周边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民宿业,如种植有机蔬菜、黏玉米,养殖大鹅、土鸡等,共同致富。三是利用鱼池开发娱乐项目。建设滑雪道370米,吊桥1座,滑雪道桥1座(原地类老爬犁道),冬季利用鱼池开发滑冰、冰车、冰爬犁等娱乐项目。
养殖认领。为满足现代人回归田园、健康而富有意义的生活需求,在抓好生态林业的同时,引导职工开辟“养殖认领”的新路子。养殖林下猪、兔子、鸡等动物,以放养及圈养的饲养方式,喂食不放任何添加剂,顾客可以“认领养殖”,在自己的动物脖子上挂上名签,顾客可以现场观看动物成长情况,平时在家里可以通过监控视频观看。未被认领的林下猪、兔子、鸡等动物,也可以现杀现烤,为顾客提供原汁原味的生态美食。还可以养一些观赏型动物,如:鸽子、孔雀、大雁、鹿等,吸引众多游客,为他们提供一个亲近自然,亲近动物的好场所。打造成认领、观赏、美食等休闲与保护一体化的综合性娱乐项目。
森林康养:依托绿色自然环境,推行“森林+疗养”康养模式,培养专业化的理疗师,为病人提供疗养治愈、建立完备的森林疗养基地。推行“森林+民宿”、“森林+温泉”康养模式,为现代年轻人提供优质的住宿、SPA、饮食等项目,享受天然森林氧吧服务。
(三)娱乐休闲。东清林场位于XX和敦化去往长白山的道路枢纽,地理位置优越,结合红旗朝鲜族民俗村、长白山旅游,利用大关东文化园等开发漂流、木栈道等项目,科学布局,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营造休闲避暑、水上漂流、玻璃栈道、冰雪项目、户外拓展基地等项目,给人们一个能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环境。
(四)林下药材、采摘观光、果蔬种植。林药种植:所有林场利用自己得天独厚资源优势发展林下药材:林下参、灵芝、五味子、返魂草、贝母、刺五加等,合理规划、均匀分布,争取打造成为“XX县北药示范基地”。采摘观光:建设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可以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水果、山野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果蔬种植:引进栽培特色水果,培育具有地方风味的果品,繁育适合当地实际又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特色鲜果种苗,如:苹果、草莓、蓝靛果、蓝莓等。引进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反季节特色蔬菜、有机蔬菜及特色山野菜。
(五)建设人参养殖示范基地。在福满林场进行大田土壤改良建设10公顷人参种植示范基地,邀请山东烟台大学教授,深入开展人参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实现温控、水控,依靠高新科技手段实现高端健康养生参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如:参茶、参凉茶、参酒、参糖果等产品,向社会提供多种优质、安全、高营养的林下参产品。
(六)养蜂项目。在局属石门、福兴、福满等7个国有合理安排有养蜂经验的林业管护员作为养蜂人员,养殖20_群蜜蜂。与企业合作,加大品牌开发,积极开展蜂产品深加工,利用我县良好的蜂蜜质量,引导合作企业开展蜂产品深加工,开发蜂蜜、蜂糕、蜜饯、蜂蜜饮料等产品。特别要结合林下药材种植,开发中草药保健蜂蜜系列产品,把蜂产品开发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
五、几点建议
(一)构建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建议规划以乡镇为单位,若干宗林地为基础,成立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统筹发展森林工程、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使发展林下经济有人说话,有人做事。培育林下经济种养殖专业大户。XX县种养殖户较多,但缺乏真正的种养殖能手和上规模的大户。故此,集中培育林下种养殖大户,可以很好地引导扶持成更多家庭林下种养殖专业户能手,使之成为一条富民捷径。
(二)注重质量打造品牌。通过“对林果类品种的选育、林果类科技研发和林下种养殖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切实提高林产品的质量。要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和推介松茸、蓝靛果、蓝莓等林产品,对现有的林产品进行包装打造,突出发展XX县林果品牌项目,积极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申请、注册果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快林果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生产、加工、分级、包装、销售全过程质量监控。积极推进统一标准、收购、分类、包装、品牌、检验检测,形成生产、销售、贮藏、运输、加工、包装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打造XX林产品品牌。
(三)坚持绿色发展。发展现代林业产业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富民强县”原则,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要把生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依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要结合大规模绿化XX行动,依托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采取“林业+旅游”的发展方式,积极开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森林公园创建,助推全县乡村生态旅游快速发展。
(四)政府大力支持。政府要重视森林康养及林下经济的发展,政策倾斜及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提供资金支持,扶持森林康养及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宣传森林康养及林下经济成功案例,做好宣传报道,为林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
20_年县林业局森林康养及林下经济发展专题报告
建设××××,大力发展林业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世界级城市目标,把××作为××21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而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此自02年起,我县大力推进林业建设,02-06年我县共造林18万亩,其中公益林11万亩,经济林7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近36万亩,森林覆盖率预计为17%。在经历了林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后,从07年起,全市
林业建设从“重建向重管”方向转变,不再进行大面积租地造林,因此我县林业建设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解决当前林业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找准林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将生态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林业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1、林业资金短缺
02-06年,我县公益林建设面积在11万亩左右,需建设资金约8.4亿元,土地流转及养护费约0.3亿元(不包括社会化造林),目前市到位资金约4.7亿元,缺额约4亿元。再加上03-05年我县经济林建设面积近7万亩,超计划3万多亩,缺额资金约0.3亿元。其他如森林测报、防火等经费还远远达不到要求。由于林业资金短缺数额巨大,给我县林业建设和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农民工工资、苗商资金现象严重。二是土地流转费不能及时发放,农民反映强烈。特别是一些社会化造林企业,运作困难,由其承担的土地流转费不能支付,社会稳定难以保证。三是养护、森防及防火经费得不到保证,缺少必需的植保机械、防火设备、农药等,森林病虫害、火警隐患多,影响林地正常生长。
2、宏观政策制约
这几年实施××建设,大力推进林业发展,使我县林业资源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曾吸引了岛外很多企业来崇投资。很多投资者是冲着当初市有关林业开发政策(如以房养林、以林养林、以项目养林等)和××林业规划目标来投资造林的。目前国家对土地实行严格保护政策,在林地内开发房产基本无望;07年起不再进行大规模造林,使原本以林养林的打算也落空;受管理用房的限制,在林地内搞的休闲旅游项目,不能满足旅游者吃、住、娱乐的需求,对游客缺乏吸引力而难以维持。由于政府政策缺乏指导性和连续性,目前许多投资者投资无回报,难以继续经营,均有退出的想法。
3、间挖苗木无出路
我县三岛总体规划已批准实施,规划中林业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按我县17%的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规划目标。但目前按照市林业发展思路,××将不再进行大规模生态林建设,使已建生态林面临着严峻的间挖压力,今后如何解决间挖苗木出路、如何科学利用间挖苗木,如何保持生态林健康持续发展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4、失地农民安置问题
由于我县大量租用农民土地进行造林,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土地流转后,他们必然要求政府给予就业等相关政策来保障生活。而我县就业机会少,仅仅依靠“万人就业项目”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可谓杯水车薪,大部分失地农民还是难以安排,不能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虽然我县出台了土地流转补偿标准,但随着物价上涨,以目前564元/亩的土地流转费很难维持农民的基本生活,因此土地流转费上调也成必然趋势。政府要马上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妥善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
二、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今后我县林业发展要实现“三个转变”、寻找“四条出路”:
三个转变:一是实现大面积租地造林向经济林、四旁植树和庭院经济的转变;二是实现由政府管理向市场化运作的转变。三是实现林业公益型向经济型的转变。
四条出路:一是寻找经济林建设的发展之路。今后经济林建设应改变过去发展盲目、种植面广、分布零星的情况,要有一定规划,集中财力,建设一批标准化果林基地,形成规模和区域优势。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二是寻找已建生态林的发展之路。目前我县生态林建设投资大,养护管理任务重,财政负担困难。为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林业资源,有效减轻政府负担,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突破现有政策瓶颈,结合国家林权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公益林经营权限,制定市场化运作机制,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公益林开发建设。三是寻找今后生态林的发展之路。今后生态林建设应改变过去土地流转到那里,建设到那里的做法,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实施,结合××生态项目建设,配套实施绿化建设,这样就不会与开发项目及其他基础实施建设相冲突,真正做到种一块绿一块。同时抓住市林业补贴政策的契机,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大四旁植树和庭院绿化建设,美化绿化家园。四是寻找林下经济发展之路。今后要进一步利用现有林地资源,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寻找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点,为我县林业增效、农民致富探索一条新途经。
三、需要落实的四项举措
(一)、完善和制定林业发展政策
1、公益林转让经营政策
结合国家林权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公益林转让经营政策,建议在比较成熟的公益林地块(如港东生态林、明珠湖及相关社会化造林等区域)进行试点,允许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在其承包的公益林内进行生产经营,但经营者必须按规定支付土地流转费、无偿养护好林地。如结合新农村建设,利用林地四周农村闲置房屋,由企业与农户联手,
采取松散型组织形式,开展“农家游”项目。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又可以让企业有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农村环境可以得到改善和整治,国家又可以增加税收。
2、生产管理用房政策
由县相关部门在充分研究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林业生产管理用房的地方规定。经营者在进行“休闲、旅游”等经营活动时,允许建造一定的管理用房(建议每100亩林地可以建造100-120平方米的管理用房),主要用于生产、生活需要,只限于在承包经营期内使用,没有产权。经营期一到,可以无条件拆除。
3、社会专业养护政策
以目前政府实施的公益林养护方式,每亩养护成本在700元左右,而实际养护成本在300元/亩左右。建议由政府制定政策,在沿海防护林区域进行试点,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由具备专业资质的养护公司进行养护。这样可大大降低养护成本,减轻财政压力,并为今后大面积的管护积累经验。
4、经济林扶持政策
除给予经济林建设补贴外,建议政府对有一定规模、实施标准化建设的果林基地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渠道等,解决运输、排灌、作业等问题;二是加大果品深加工建设,建立果品加工厂,增加打蜡、选果、包装、冷库等设备的投入等,解决果品保鲜、加工问题,逐步走果品商品化道路;三是逐步建立和健全果品销售网络,切实解决农民销售难的问题。
(二)、解决和筹措林业资金
一是积极与市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将我县林业建设所需的土地流转费、养护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减轻我县财政负担。二是制定林业产业发展政策,吸引和利用民间资金投资林业建设。
(三)探索林下经济模式
目前林下经济主要围绕种养业开展。在种植业方面,由于林地2-3年后基本郁闭,对林下作物生长有影响。而在用药、施肥等方面,林业与其他作物也有冲突,作物的食品安全难以保证。在养殖业方面,由于受禽流感等影响,搞林地养殖风险较大,发展缓慢。因此林下经济发展的选择面较窄。目前可以在以下4方面进行尝试,建议政府拿出一定的课题经费搞试验,通过试验解决技术问题后,逐步向面上推广。一是食用菌,主要是黑木耳和草菇;二是中药材,主要是杭白菊;三是蔬菜,主要是苜宿和中晚熟花菜;四是养殖业,主要是鹅。
(四)、部门协调,共同推进
林业产业发展涉及政策法规、规划、旅游、房地等多个领域,需要各部门配合协调。建议县政府成立××林业产业发展推进协调小组,解决林业发展中碰到的政策、规划、资金、用地等问题,切实推进林业经济发展。
20_年县林业局森林康养及林下经济发展专题报告
定远县位于皖东腹地,江淮丘陵。全县国土面积102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四座国有林场,总人口98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有林地面积60万亩。近几年,县委、县政府以兴林富民为目标,在抓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同时,努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下养殖、生态旅游有了飞速发展。目前全县发展林下经济20万亩,从业人数达到5000多人,年林下经济收入达到4000万元。
一、我县林下养殖的基本情况
为了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定远县政府制定政策措施,拿出专项资金,扶持林下规模养殖。通过林牧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20_年全县林下存养家禽家畜110万(头)只,出栏320万(头)只;发展林下规模养殖场42处,有效利用林下空间20余万亩;农民从中获得收益4000万元。涌现出定远县亲情绿色养殖公司等一批林下养殖企业,在当地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我县林下养殖模式主要有:
1、林下养禽模式。该模式适宜于20_年以来退耕还林地内和山场林地,一般是先林后牧(即先造林,后养殖)。饲养方式主要为放养和舍饲相结合。主要在张桥、蒋集、西卅店、定城、严桥、桑涧等乡镇。
2、林下养兔模式。该模式适宜于山场林地,一般是先林后牧,也可林牧统筹、合理安排。主要在永康青山等乡镇。
3、林下养羊模式。该模式适宜于山场林地。多属于林牧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安排。饲养方式实行圈养与放牧相结合。主要分布在我县沿山范岗、能仁、拂晓、池河岱山等乡镇。
4、林下养牛模式。该模式适宜于山场林地。一般先牧后林(即先建设,后植树),林牧统筹安排。饲养方式主要实行圈养。主要分布在能仁、永康靠山等乡镇。
5、林下养猪模式。该模式适宜于20_年以来退耕还林地,小型育肥猪舍或简易育肥小区建于林内,多见于先林后牧,林牧统筹安排。一般占地面积30亩,存栏育肥猪300头以上,年出栏二茬。主要分布在蒋集、连江、仓镇、池河、张桥、严桥、藕塘等乡镇。
6、林下养蝉模式。该模式适宜于20_年以来退耕还林地。产品主要用于中药材和食用。20_年,我县三和集镇已经有林农在林内放养120亩,计划今年夏季即可收益。我县林下规模养殖组织形式大体分为二类:一是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设林下规模养殖小区。通过引导农民投入和协调信贷资金建设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养殖小区,同时建立“公司十合作社十规模饲养场(养殖小区)”的生产模式,推动养殖业的发展。如蒋集镇亲情绿色养殖公司;二是个人投资建设林下规模养殖小区。如张桥胜利、桑涧天河等地。
我县林下养殖实践证明,林下可以饲养多种畜禽,但以小型动物更适宜在林下养殖。总之,发展林下规模养殖形式多种多样,模式不断创新,但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政策引导、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使林下养殖成为绿色、生态林牧业发展的亮点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热点。
二、我县林下养殖的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县农委负责协调全县林下养殖具体工作,林业、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负责协调林地和生产饲养方面遇到的情况和问题。
2、增加资金投入。由县农村信用社出台了《定远县林权抵押贷款办法》,加大对林下养殖的信贷扶持力度。截止目前,全县金融部门共投放贷款200多万元用于扶持林下养殖生产。
3、搞好示范带动。为推动林下养殖快速健康发展,在全县范围内狠抓了一批林下养殖示范场区,供广大养殖户参观学习。20_年,全县林下养殖专业示范场地42处。同时,对规模以上养殖专业大户,县农业部门一次给予3—5万元奖励。大大激发了林农在林业养殖的积极性。
4、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为把千家万户的林下养殖者组织起来,联合闯市场,形成规模优势和产品竞争优势,我县围绕林下养殖,积极引导成立合作经济组织(养殖协会)。截止20_年底,全县围绕林下养殖累计组建合作经济组织11个。
三、我县林下养殖存在的问题
1、林下养殖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林下养殖是根据我县资源优势提出来的,现在正处于各种发展模式由尝试阶段向推广阶段的过渡期,林牧结合的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还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和探索。比如造林模式、密度与畜禽品种的结合方式,野外大棚的防风、防寒等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产业化经营及市场开拓有待于加强。我县的畜牧产业化经营起步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少、规模小、产量低,林下养殖也缺少品牌,这些都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3、生产要素配置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林下养殖发展面临着林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分配不合理的制约,尤其是资金更为突出。发展林下规模养殖,前期运作资金较大,一个存养20_只的鸡舍,需资金2.5万元,一般农户都感觉很困难。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养殖户原始资金积累少,以及货款难度大,资金短缺已成为发展林下养殖是一大制约因素。
4、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畜牧业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动物防疫体系、良繁体系、饲料安全体系、加工流通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还不够健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方式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式有待完善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