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的报告
20_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的报告
《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切实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的意见》和《关于报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相关材料的通知》要求,我镇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从而转变工作职能,提高防控能力,现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完善风险防范工作机制
针对九个领域重大风险,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事项,明确责任人,确保具体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层层压实,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组建工作专班。组建了由党委书记为总负责人的工作专班,由其他分管领导任组长或副组长的工作小组,负责对九大类重大风险进行全面指挥调度,确保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统筹推进。二是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实行一月一调度、特殊情况随时调度的工作机制,调度会主要是听取防范化解风险工作情况汇报,分析研判各类风险隐患发展趋势,重点是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委关于防范化解风险工作的决策部署,协调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有序推进。各工作小组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调度机制,对存在的风险隐患建台账、明目标,并逐一研究、逐一化解、逐一落实、逐一销账,确保相关部署要求落地见效。
二、细化措施,防控风险确保稳定
1、着力防范政治、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通过“生态”公众号和“学习强国”软件系统,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势,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理想信念教育,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防止“四风”反弹;深化作风纪律专项整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继续加强民族团结,做好宗教工作。
2、公共管理类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一是多渠道维护法治。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将群众信访、法律咨询、纠纷化解融入一个平台受理、一个窗口服务、一套机制解决,实现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切实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二是高质量提升服务。加大校车、出租车、客运车管理力度,合理制定运营标准,深入开展黑车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三是零容忍保护环境。扎实开展人居环境环保执法行动,对辖区内企业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重点对非法加油站和流动加气进行巡查监管。严肃查处“未批先建”、违反环保制度等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环保设施在项目建设中得以落实。
3、着力防范社会治安领域风险。我镇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密切关注XX镇区域内拖欠施工款和工人工资现象;防止和及时化解部分军队退役人员聚焦上访;防范信访、精神障碍人员极端行为。推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这段时间来我镇共计处理矛盾70余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4、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一是招好商优环境。紧抓20_年招商年机遇,制方案、层责任、明目标,采取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方式,紧盯农产品精深加工、高新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助推农民工转移就业、就近就业。优化招商服务,以企业“最多跑一次”为目标,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实现新进项目代办,营造好亲商、爱商、助商服务环境。二是抓预防严惩治。举办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工作,全面曝光最新金融诈骗和电信诈骗方式方法,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对发现的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和电信诈骗案件从严处理。制定互联网金融整治方案,联合相关单位开展风险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督促整改到位。
5、着力防范生态环境领域风险。彻底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大力推进清洁取暖和散煤治理工作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持续抓好焚烧工作确保不点一把火不冒一股烟,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和处置工作;加强对河流和纳污坑塘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地下水综合治理、垃圾治理、厕所改革、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做好辖区企业限产停产工作。
6、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一是规范网络新媒体等宣传阵地管理,落实各类新闻阵地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强化网上有害信息防控处置、情报预警、落地调查和舆情导控工作机制,守好网络舆论阵地。二是构建深度融合的融媒体传播格局,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提升XX镇公众号关注度和知晓度。三是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加强对教育、卫生等重要领域网络安全检查,摸清辖区内网络安全底数,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
7、防范化解党的建设领域风险。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党性锻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干部党性修养,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学思践悟,筑牢理论根基,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完善各层级干部考核机制,切实发挥指挥棒作用。要以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让付出得到回报,让耕耘得到收获,避免出现多干多出事、少干少出事、不干不出事。三是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大胆干事创业。干部不敢作为担当,跟怕犯错误有关,要建立健全容操作性强的错纠错机制,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鼓励干部大胆干事创业,让干部从“怕”中走出来。四是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形成双向激励机制。用什么样的干部,就有什么样的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形成群贤毕至的良好导向。干得多,出错多,得罪人也多,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打破传统的“唯票”,要“为担当者担当,让敢为者有位”。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基层风险防范工作队伍的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在当前形式复杂多变的今天,特别是发展迅速形式多变的情况下,对涉及风险的场所辨别力不高,警惕性不强。二是网络新媒体的应用,负面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比较多,对防范和化解风险工作带来挑战,也成为当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三、下步工作计划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精神,强化使命担当,努力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水平,担负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全面排查隐患,集中开展整治,健全防控机制,以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20_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的报告
今年是我市脱贫攻坚决战年,是我市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关系到补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三大最突出的短板,关系到“五个XX”建设和决胜全面小康。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市政府高度重视重大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精心安排部署,全面开展风险点大排查,归纳总结出现存风险隐患七大类三十七项,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化解措施,做到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抓早、抓小、抓了,将各类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社会大局总体平稳可控。
一、强化组织,完善风险防范工作机制
我市出台了《XX市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责任风险实施方案》,针对存在的七大类三十七项重大风险,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事项,明确责任人,确保具体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层层压实,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组建工作专班。组建了由市委副书记为总负责人的工作专班,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或副组长的工作小组,负责对七大类重大风险进行全面指挥调度,确保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统筹推进。二是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实行一月一调度、特殊情况随时调度的工作机制,调度会主要是听取防范化解风险工作情况汇报,分析研判各类风险隐患发展趋势,重点是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州及市委关于防范化解风险工作的决策部署,协调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有序推进。各工作小组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调度机制,对存在的风险隐患建台账、明目标,并逐一研究、逐一化解、逐一落实、逐一销账,确保相关部署要求落地见效。三是建立量化考核机制。市督查考评局和各行业主管部门针对我市现存的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考核体系,并实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将督查结果与年终考核直接挂钩,确保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成效显著。
二、细化措施,防控风险确保稳定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始终坚持防范在前、预防为先的工作原则,强化工作措施,提高防范化解效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一)民生类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一是精准脱贫。及时对建档立卡的错、漏、缺户进行纠错、补漏、完善,对全市扶贫对象进行精准监测动态管理,确保建档立卡信息的准确率。严格执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要求,按照项目实施“532”比例进度核拔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工。严格落实“五公告二公示”制度,邀请群众代表参与扶贫项目的规划、决策、管理,做到项目实施公开化、透明化。二是关注民生。通过实施“四关爱”工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优化中小学布局和教学质量,加强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力度,织密织牢社会兜底安全网,着力解决“病从口入”、城镇“大班额”、抢尸弃尸等突出问题,确保各项民生事业健康发展。目前,已建立留守儿童之家40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所,留守儿童困境救助服务点8个、养老院7个。三是及时救助。出台《XX市20_-20_年冬春生活救助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保重点,不出事”的原则确定实际救助对象和所需救助款物,规范救灾款物发放流程,确保救灾款物安全运行。通过整合重建项目、建设资金和社会资源,有序推进因灾倒损民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在第一时间安置。出台《XX市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实施方案》,计划20_年投保61200户,省、市两级投保总额为89.11万余元,以提高农村出现灾害后应急处置能力。
(二)城市建设管理类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一是文明执法。出台《XX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案件办理程序暂行规定》,规范执法流程,并依托“六位一体”“互联网+”大数据综合行政执法智慧指挥平台,对文本证据、录音、视频影像等资料记录归档,确保执法全程留痕。实行征地拆迁、赔偿补助标准公开公正透明化,建立顺畅沟通渠道,安排专人负责落实贷款,稳定征地拆迁群众情绪。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要求,要求施工企业缴纳解决农民工工资纠纷保证金,与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务合同,合理合法解决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事宜。二是规范建设。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对主体工程禁止转包和违规分包、转包,严禁以低于成本价包揽工程。坚持“三最”原则,精准摸排调查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按程序审核,按规范建设,重点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在项目建设前,要求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确保城市和景区建设过程中发现的文物得到完整保护。三是强化管理。坚持“两个同步”,着力整顿并规范建筑市场,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保障大型机械运行安全;着重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开展复查审查工作,对相关“三类人员”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建筑工地无重大质量安全隐患事件发生,全力打造省、州样板工地。加大物业管理公司培训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标准的物业管理队伍,积极引导小区居民自觉参与小区管理。目前,全市已有15家新建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备案并发放备案证书。
(三)公共管理类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一是多渠道维护法治。全力打造“一中心”“一平台”,建立政务110服务平台,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XX“112”模式,将群众信访、法律咨询、纠纷化解融入一个平台受理、一个窗口服务、一套机制解决,实现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切实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充分运用“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现代高科技,织牢网络信息防控网,拓宽监管范围,及时发现、封堵、删除蛊惑煽动群众的信息,对已发生极端、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治安、刑事案件涉及人员进行依法处理、正面宣传引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高质量提升服务。加大出租车、客运车管理力度,合理制定运营标准,深入开展黑车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严格按照景区星级目标打造标准,加快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推行厕所革命,重点对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游客聚集区域,实行专人管理,明确相关收费标准和旅游产品销售价格。开展导游IC卡扣分检查工作,挤压“黑导”“劣导”生存空间,保障旅游者出游安全,提高服务品质,树立旅游行业窗口单位的良好形象。三是零容忍保护环境。扎实开展环保“风暴”、百日攻坚专项等执法行动,对辖区内清水江流域、乌江流域企业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重点对辖区内8家国控和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采取夜间定期或不定期巡查,确保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正常。目前,下达环境监察执法通知书80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5件,共处罚金290余万。严肃查处“未批先建”、违反环保“三同时”制度等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环保设施在项目建设中得以落实。目前,已对9家安装自动监控企业进行现场监察,下达环境监察执法通知书15份。
(四)安全生产类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一是推行“双控”机制。在全州率先在煤矿、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三个行业分别推行“双控”机制,有效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从根本上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构建科学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二是提高运营效率。在煤矿、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积极推进科技投入,不断加强井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加大矿山资源整合和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建立安全投入长效机制,促进企业规范、高效运营。在煤矿领域,以恒睿集团为主体,整合XX境内及周边县境内煤矿资源,提高煤矿企业生产力和抗风险能力。在非煤矿山领域,推进全市50家矿山企业兼并重组进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减少非煤矿山企业8家,有效提升非煤矿山的规模化开采,保障资源有效利用,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三是加强应急防范。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平台建设,督促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各乡镇(街道)、各生产经营企业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机制,指导高危企业加大专兼职救援队伍建设。依托瓮福集团、工业园区等重点企业和场所,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煤矿等行业的紧急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确保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做好重大群众性活动的安全引导及防范,详细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增加安保人员,做好交通引导和安全疏导,杜绝出现因安全防范不力导致人员伤亡的现象。
(五)经济金融类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一是招好商优环境。紧抓20_年产业大招商突破年机遇,制方案、层责任、明目标,采取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方式,紧盯磷石膏综合利用为主的磷化工转型升级,文化旅游为载体的全域旅游大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高新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助推农民工转移就业、就近就业。优化招商服务,以企业“最多跑一次”为目标,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实现新进项目代办,营造好亲商、爱商、助商服务环境。深入开展“千企改造”工作,对效能低污染大的企业进行关闭,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停工改造或搬迁改造,高效发挥企业效率。二是抓预防严惩治。制定出台《XX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方案》,举办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工作,全面曝光最新金融诈骗和电信诈骗方式方法,增强市民自我防范意识,对发现的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和电信诈骗案件从严处理。制定互联网金融整治方案,联合相关单位开展风险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督促整改到位,确保两类公司依法合规运营。三是去杠杆化债务。坚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的要求,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有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清理系统内的债务项目,进一步核实底数,精准掌握债权债务情况,区别对待、量体裁衣,通过低成本置换高成本、PPP转化等多渠道化解存量债务,降低债务余额。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增加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等政府性基金收入,提高专项债务可偿债财力。以通过压缩债务余额和提高可偿债财力双措并举,降低综合债务率,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六)工作作风类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一是紧盯“四风”转作风。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有效解决调查研究走形式、走过场以及会议活动铺张浪费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实现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二是严守纪律强监督。制定和完善《XX市六届人民政府“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意见》,规范政府决策行为,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严格按照相关工作原则及相关规定,加大政府性调研、会议、活动等方面惩治腐败力度,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变,严肃查处不收敛不收手之人,坚决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持续形成强大震慑,不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三是精准统计呈实事。严格执行“一月一调度一分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全面摸底调查,确保统计工作不重不漏。严格执行“三个制度”,做到“三个结合”,抓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认真组织各统计专业开展自查,严守统计工作红线,及时纠正各种统计错误,杜绝错报漏报等情况发生,确保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全面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七)宣传报道类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一是坚定立场。在重大政治表述、重大提法上从严把关,严格政治原则,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看齐意识不动摇、纪律规矩不动摇、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方针不动摇,时刻保持与中央、省、州、市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严格程序。严肃新闻宣传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三审三校”,特别是在对党委、政府会议活动的宣传报道中从严要求,严格把关,层层负责,杜绝新闻宣传出现与党委、政府定性不符,用词用语不规范等现象。三是强化引导。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化解舆情风险,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研判、分析等工作制度机制,在全国及省、州、市“两会”、“党代会”等时间节点严格执行网络舆情24小时值班责任制,建立120余人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在舆论热点问题上主动发声,积极引导,化解风险。杜绝对损害地方形象的网络谣言处理不及时、正面发声不力引发持续关联炒作的问题发生。
三、查找问题,促进工作提升见效
通过不懈努力,我市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开展顺利,经济社会环境良好,群众满意度、获得感逐步提高。但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开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债务限额与融资需求仍有差距,建立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任重道远。二是民生项目资金投入大,来源少,民生领域抗风险能力不足。三是面对新形势下互联网违法增多、非法信贷增多等情况,应对新风险的防范能力有待提升。
今后,我市将重点围绕以下几点开展好重点风险防范工作。一是主动防范。加强风险防范的顶层设计,系统规划、稳步推进,将“集中力量办大事”与“市场机制效率”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对各类风险的评估,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制定系统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实施方案,明确每个阶段风险管理的重点。加大对新形势下风险防范工作学习,紧跟时代需求,提升防范本领。二是系统应对。将防范化解风险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视角进行设计,事前加强风险的预判和防范,事中加强风险的应对与处置,事后加强风险免疫和管理能力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框架,修复资产负债表,建立新型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三是标本兼治。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社会保障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等基础性领域和关键性环节改革,建立和完善经济运行所必需的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管机制。四是守住底线。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防患于萌发之时,充分估计最坏的可能性,对最坏的情景做到心中有数。面对风险时做到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客观地分析和评估风险,通过科学的风险处置,确保不出现最坏的情景,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是市政府及各工作部门的重要职责和法定义务,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下,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领导,采取更有力措施,切实防范化解好重大风险问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_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的报告
******指出,科技领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科技局高度重视市科技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在科技项目、研发平台、成果保护、科技金融等多个方面加强科技风险的评估、预判和防范,实现了科学技术防风险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有序推进,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
一、有效防范和化解科技领域风险的主要措施
对于科技领域的风险,经过认真分析和识别,紧紧抓住对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重大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其最终目标是把科技创新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支撑我市总体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1、掌握核心、自主创新,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目前我市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关键技术都在国内,前沿技术研究也都是与国内院校或科研团队合作,总体技术风险可控可防。同时我们自20_年开展研发投入攻坚行动,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尤其针对部分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而产生的被卡脖子风险,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支持,同时推进市级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鼓励企业建立核心技术保密制度,采取签订保密协议,关键核心技术有条件参观等措施有效保护自主创新成果。目前我市企业建立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0个,市级以上创新人才和团队*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家,每年研发经费投入达到*亿元,为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2、严密监控、防微杜渐,加强科技项目风险防范。一是严把科技合作审核关。立足自身职能,在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对涉及对外科技安全和存在有重大风险的项目进行重点监控、严格监控和全过程监控,尤其是对申报国家、省、市项目材料进行认真甄别,严格把关,落细落小,防止发生重大风险安全事件;对发现企业存在有技术泄露风险的信息、材料和资料等责成企业收回严格保管,绝对保密,谨防技术泄密,目前没有发生过一次技术泄密事故。二是严把科技项目立项关。加强科技研发项目立项和组织方式的改革,制定了《新余市科技计划项目遴选办法》,市级科技项目在科室初审、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增加了现场考察程序,对项目的真实性进行考察。班子研究讨论时,把专家评审结果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的主要依据,对于现场考察发现的虚假项目、不实项目予以一票否决,确保项目质量,防范科技项目资金风险。
3、加强保护、完善制度,切实保障科技成果不外泄。一是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开通维权援助热线电话,出台《*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管理办法(暂行)》,突出对重点内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形成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持续高压态势,全市范围假冒、冒充专利产品上柜率低于1‰,假冒专利案结案率100%。二是加快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出台《*市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的意见(暂行)》,促进我市专利代理行业规范有序,提升了我市专利代理服务专业化水平。三是完善科技成果登记的规章制度。起草修改《关于办理科技成果登记的通知》的通知,加强科技成果管理,及时登记备案,确保资料完整和规范。
4、废旧立新,强化监管,有效推进我市“科贷通”业务。针对20_年建立政企银融资平台存在的偿还风险,及时终止与建设银行的后续业务,收回了保证金821万元交回市财政,暂停新增贷款,适当压缩续贷额度,逐年收回贷款。同时又新成立省科贷通融资担保业务,引入中国银行和专业融资担保机构市国信担保公司营运管理,不断降低风险承担比例,政府部门风险承担从市科贷通成立最初的100%,到引入国信担保之后承担85%,再到新成立的省科贷通承担25%,不断降低我市科技风险保证金的风险承担比例。自20_年下半年启动以来,省“科贷通”共计筹资*万元,按照1:10比例可放贷*万元,目前已为我市*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万元资金助力。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市科技局党组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认真学习和全面落实******关于“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的重要指示,把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多次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系统学习科技风验防范基本规则和基础知识,提高大家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工作能力。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创新现状开展走访调研,认真梳理排查科技领域任务风险隐患,梳理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形成风险隐患台账,制订相关应对措施。
二是加快科技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持续关注与预警,建立重大科技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社会公众科技意识的培养,扩大科技惠民的覆盖面,缩小数字鸿沟,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三是加强协同应对。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有效防范科技风险与其他各类风险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