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局局长在人大常委会上的述职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于20_年6月任市农牧业局局长。任职近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大监督支持下,我与班子成员一道,坚持绿色、健康、安全、环保的理念,深入实施“南菜北薯、乳肉并举”战略,不断优化“三带、六区”发展格局(即,南部现代农牧业发展带,规划建设现代农牧业集聚区、蔬菜产业集聚区、休闲农牧业集聚区和高效设施农业观光区;中部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带规划建设马铃薯产业核心区;北部草原畜牧业发展带规划建设草原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加快推进四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五个基地”、“一个屏障”(国家马铃薯产业化示范基地,西北地区蔬菜集散地和自治区重要的优质肉羊基地、奶源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高精强”的现代农牧业全面加快发展。同时,在工作中狠抓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要求,坚持“一岗双责”和“三重一大”民主集中决策;制定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细则、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干部职工学习、工作督查等16项工作制度办法,进一步提升了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干事创业、争先创优、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氛围逐步形成,连续两年我局在全市领导班子综合考评和政风行风民主评议被评为优秀单位。此外,结合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教活动,在全市农牧业系统开展“三包五服务”活动(“三包”,指局级领导包联旗县区、机关科室包联示范区和重点项目、局属单位包联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五服务”,指为基层开展政策、科技、项目、信息、执法等方面服务),每年为经营主体提供有效指导服务1000余次,累计受益农牧民达到10万人(次)。
特别是20_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提升到“6521”战略定位,市人大列为重点工作进行调研视察,为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农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围绕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发展“高精强”现代农牧业等重点任务,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政策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与之配套的加快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土地草牧场流转、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家庭农牧场认定等10余个政策文件,激发出农牧业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与中国农大合作编制了《xx市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_-20_年)》,并配套编写了现代农牧业发展路径模式、现代农牧业园区建设、品牌建设、物联网、休闲农牧业等7个子课题报告,为今后五年农牧业发展提供了规划依据。同时,制定印发了《加快农牧业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农牧业产业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编制完成510个村的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和110个贫困村的产业脱贫发展规划,使每个村形成了1-2个带动农牧民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是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蔬菜产业以“菜篮子工程”建设为核心,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物流配送,建成蔬菜基地23万亩,形成了以东河区华鹿等龙头为主的万亩蔬菜产业园区核心区;马铃薯产业推动商品薯产、销、加、储一体化和种薯“北繁南种”,建成马铃薯生产基地100万亩,“北繁南种”合作规模达到300万亩,建成了以固阳县田丰、达茂旗九华为核心的国家马铃薯产业园;肉羊产业通过组建百万肉羊联合体和打造草原、有机羊肉高端品牌等,建成以土右旗小尾羊、固阳县草原百盈、达茂旗蓝色牧野等为核心的自治区优质肉羊基地,形成带动全市500万只肉羊养殖、加工、销售产业体系;乳产业通过扶持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奶牛养殖规模稳定在17万头,有力保障了市民的“乳瓶子”。同时,结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特色产业,四年来培育形成三主粮、草原立新等一批特色龙头和畅兴、花舞人间等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394家,有效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
三是加快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编制了《xx市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规划》。土右、九原、固阳、达茂、东河5个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入住企业达到112家,园区产值占全市农牧业产值的45%。其中,土右旗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九原区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达茂旗被评为全国草原保护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区,固阳县被评为自治区产业化示范园区。土右、九原、青山3个大型食品加工园区入住企业40家,生产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新建了昆区、达茂、石拐、高新区4个食品园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引进中粮、中牧、希望等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落户我市发展精深加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3%。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国际)牛羊肉产业大会暨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完成订单合同和交易额近100亿元;签订重点项目协议86个、总金额超过300亿元,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有力推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四是不断发展壮大经营主体。牵头成立了全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66家,其中国家级6家、自治区级30家、市级130家,上市龙头企业达到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位列全区第二。同时,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科技服务,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756家。其中,创建国家级示范社9家、自治区级示范社36家、市级示范社162家。培育种养大户3520个,认定家庭农牧场64个,农牧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小尾羊肉羊养殖分类带动、三主粮千亩种养单元等一批利益联结紧密型模式典型,70%的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及农牧户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辐射带动农牧户超过10万户。
五是稳步推进品牌战略。制定出台《加快实施农牧业品牌战略的推进意见》。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1个、内蒙古著名商标37个、xx市知名商标78个,其中,驰名商标数量位列全区第一。小尾羊餐饮连锁店突破千家,蓝色牧野有机牛羊肉进入上海120家连锁超市。内蒙古大宗畜产品交易所落户石拐,xx市绿色农畜产品展销中心投入运营,古顺园、东宝生物等龙头企业建成一批行业单品专业网站,西部地区最大的润恒农副产品物流园投入运营;XX、上海、海南、无锡等地农畜产品展示流通平台设立,带动32家企业200多个产品实现网上销售,有效加快了我市农畜产品与全国市场互联互通。
六是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与高端科研院所合作,设立中科院绿色农业xx中心、中国农大玉米工程技术院士工作站和内蒙古农科院xx分院,共同实施病毒生物农药、玉米高光效栽培、草原短尾羊选育等50余个科研项目;每年示范推广优质品种100个、适用技术50项。按照3年投资1.5亿元的建设规模,以市农科院为核心打造西部一流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已争取上级资金和市本级投入6500万元,建成盟市首家分子育种实验室,建成10000平方米智能连栋温室2栋、太阳能四季温室3栋、不同结构高标准日光温室5栋,并开工建设了占地100亩的海南南繁科研基地。着力打造国家级番茄育种实验室、内蒙古肉羊种羊繁育中心,进一步加速了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进程。建成集农畜产品质量监管、科技服务、电子商务、招商引资等于一体的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互联网+农牧业—“农技宝”服务平台上线运营,农牧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牧民实训基地33个,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1970人,农牧民职业化水平稳步提高。
七是不断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按照“四个最严”的原则,不断完善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在自治区率先建成由政府主导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197个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投入运营,30家经营主体实现视频监管全覆盖,市、旗县区、基地三级追溯信息平台基本形成。建成xx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成为全区首家通过“双认证”(实验室资质考核认证和计量认证)的盟市级检测机构,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可对11大类、205个参数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从土壤、水肥、种子、农药、饲料等源头抓起,推行标准化生产,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50项,建成5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1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个水产健康养殖场。认证“三品一标”农畜产品355个,绿色、优质农畜产品供给能力有效提高。
八是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制定出台促进土地草牧场流转、扩大土地流转收益等办法方案。全面开展土地草牧场确权工作,土右旗完成耕地确权试点,工作进度处于自治区前列;达茂旗草原确权承包试点通过验收,为自治区树立了典型。创新金融支持农牧业模式,规模30亿元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和总额10亿元的融资担保公司基本筹建完成,正在对申报资金的企业进行资质审核,近期将发放贷款、基金。同时,与蒙草公司达成协议,共同设立规模100亿元的生态产业基金。着力推进农牧业行政执法规范化、一体化和农牧业信息化改革,组建了xx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农牧业信息服务中心。
九是切实做好人大各类调研和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把市人大对农牧业的各类调研活动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工作进行有效衔接。近年来,我们认真研究、积极申报人大重点调研视察工作,主动接受市人大对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农田草牧场流转、围封禁牧等6个方面工作的调研视察,并对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加以研究落实,有效解决了农牧业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同时,我们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每年接到人大建议后,由班子集体研究、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专人推进落实,并按要求及时、高质量地答复了人大代表本人,每年人大代表对建议答复的满意度保持在100%。同时,通过办理这些建议,我们吸纳了许多好的思路、方法和措施。比如,关于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品牌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10余项人大建议,对推进农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经过近四年的实践,我市农牧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菜、薯、肉、乳四大主导产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产值占一产比重超过70%、较20_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一产增加值达到105亿元,较20_年增加15亿元。粮食、蔬菜产量分别由101万吨、104万吨提高到106万吨和110万吨;肉类、禽蛋产量分别由15万吨、2.9万吨提高到18.7万吨、3.9万吨。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增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66家,较20_年增加65家。“三品一标”达到355个、增加193个。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7%、提高3个百分点。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4%、提高2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收入稳步提高,由20_年的11421元提高到13667元,保持在自治区前列。“农牧业强、农村牧区美、农牧民富”的目标正在以扎实的步伐加快实现。
任职以来,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现代农牧业快速稳步发展,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对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认识不深、办法不多和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发展水平偏低、基层科技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诸多问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我将以此次述职审议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市十二届党代会精神,认真查找自身不足,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为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高精强”现代农牧业、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