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倾听教育心得体会 倾听着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大全8篇)
倾听教育心得体会一
我们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听”,“听”有各种不同的听,可以是泛泛的听,可以是用心的听,对教师而言,更重要的在于,是否具备足够的倾听力,教师的倾听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倾听习惯,甚至决定了教师是否具有强大的教育力,可见,倾听力对于一个教师的重要性,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干预应该从倾听开始。学生的学情蕴藏于他们的对话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鼓励学生互动交流时,要以一名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认真聆听学生的表达与对话,准确判断学生的学情。最近读了李政涛老师著的《倾听着的教育》一书,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倾听的魅力,李老师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倾听的重要性,下面就读书感悟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谈谈自己的感悟。
有强大教育力的教师,是能够将爱与听融通起来与学生形成共生共在关系的教师。只有教师真心、用心、专心的倾听学生,这样学生必然会感受到教师倾听中的尊重、信任和虚心,同时这也是教师应有的教育品质。在课堂上,我们会发现有的老师很善于倾听,老师微侧着头,脸上带着微笑,给学生以尊重、鼓励、赞许,有时尽管学生言说时,不流畅,不清楚,不准确,甚或有错误,教师也总是耐心地、专注地倾听,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那里的倾听与回应。教师通过语言、眼神、动作与学生进行交流,不同的语言,不一样的眼神,不协调的动作,在交流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不一样的情感表现,教师在参与学生合作,关注学生汇报时,要通过眼神、动作、表情对于孩子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让学生充满自信,体会的教师的无时无刻的关注。我们教师要带着对学生的爱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没有了爱的倾听,就意味着对学生的疏离、漠视,甚至无视。
倾听是教师的一种品质,教师的这种教育品质使教师更像学生的知心朋友、可信赖的伙伴、值得尊敬的长者。通过倾听实现师生共生,双方各自通过倾听向对方表明——我听故我在,展现由于倾听对方而来的在场感、存在感。但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师,负有首要责任,他需要通过绵绵不断的倾听与回应,告知并召唤学生:我听故我在,我听故我们同在。只有让学生通过教师无微不至的倾听,感受到教师与他同在共生,我们的教师才更能感染学生、打动学生、改变学生和发展学生,才能充分展现出教育的伟力。
教育智慧,从来与倾听智慧不可分割。倾听之所以与“智慧”有关,在于它具有丰富的“思维含量”,教师倾听时,总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倾听中,教师的外表是从容的,而脑海里是不平静的,在最短的时间内,甚至在瞬间必须做出决定,或是肯定后的点拨,或是以此展开的议论,或是片刻沉静中的回味、思索,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借题发挥,总之,无不闪现着教师的教育敏感、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的光彩。缺乏思维的倾听,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活力,最终成了空壳和形式。课堂上,有些教师通过倾听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着的课堂教学中最有价值、最鲜活的信息,抓住教育时机,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求最佳效果,吸引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并愿意与老师进行心灵对话。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同时,也逐渐学会倾听课堂里学生的心声和发现课堂的活力,能够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不断察觉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善于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关注、感受到教师的同在,教师的教育智慧就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生成。
教师以何种角色进入课堂并与学生交往对话,影响了甚至决定了教师听什么,如何听,以及听得质量。“学讲”实施以来,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师作为倾听者,只有真正朝向学生的听,才能对来自于学生的话语和信息进行有效的捕捉、判断、组织,对于出现的问题,才能排除局部障碍并基于学情进行课堂进程的灵活调度。教师作为倾听者,还需要倾听并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原先由学生主要承担的“听”的任务,将从只是听教师“问”与“说”,拓展为还要听同学的“问”与“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认真倾听,并努力将“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作为倾听的对象,进行捕捉、判断、组织,以及排除学生倾听中的障碍。
很多教师在观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有这样的困惑:教师一个问题下去,发言学生较少,发言质量不高,课堂中缺少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无法适应逐渐开放了的课堂。我们还发现,目前的课堂较多地强调学生的个人观点,所以学生较多地陈述自己的想法。事实上,真正互动的课堂,需要学生关注其他同学的发言,或者借鉴,或者提出反对意见,或者补充他人的发言。现在的孩子,独断的类型较多,个人的表现欲强,因此,很少关注他人的发言,使课堂中没能出现有效的多维、多层、多向的互动。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陈大伟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倾听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它强调平等、尊重、移情。作为一种艺术,它需要等待、鼓励和支持”。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和谐、生动、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倾听,老师必须学会倾听,教学中教师的干预必须从学会倾听开始!
倾听教育心得体会二
倾听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技巧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倾听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通过倾听,教育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并与他们建立起互信和友好的关系。在我多年的教育经验中,我深深体验到了倾听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倾听能够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感受和问题各有不同。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且积极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倾听,我发现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困惑都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因为担心考试出错而焦虑,而有的学生可能因为面对困难而自卑。了解学生的需求,我能够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其次,倾听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日常教育中,我经常尝试将课堂变成一个积极互动的平台,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究者。我通过倾听学生的观点和问题,鼓励他们自由地发表意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倾听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他在学习语文时特别困难,总是对作文乏味不感兴趣。我利用倾听的技巧,主动询问他对作文的看法,发现他其实对科幻类作文很感兴趣。于是我鼓励他在作文中尝试写科幻故事,并且倾听他的思路,给予他积极的反馈。渐渐地,这个学生开始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从事情的可能性中发现了学习的乐趣。
第三,倾听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建立。在教育过程中,我经常和学生建立起一种互信和友好的关系。通过倾听,我给予学生关注和接纳,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是一个充满温暖和支持的地方。我还会尽量避免批评和指责,而是专注于理解学生的立场和感受,与他们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倾听的过程中,我也会真诚地与学生交流我的观点和意见,与他们一同成长。通过倾听建立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
第四,倾听可以提高教育者的教育水平。教育者通过倾听学生的问题和需求,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倾听可以帮助我了解学生对我的教学是否满意,是否达到他们的期望。如果有学生提出批评或建议,我都会虚心接受,并尝试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倾听还可以帮助我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通过倾听与学生的互动,我不断地反思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倾听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技巧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倾听,教育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只有充分发挥倾听的作用,我们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让他们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倾听教育心得体会三
在20xx年我读的书单里,最触动我心灵的是李政涛教授写的《倾听着的教育》一书。20xx年暑假,我有幸在我之前任教的学校聆听这位教授的报告,后来在学校组织的学习中又学习了他关于小组合作方面的论文。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能感受到谦虚谨慎的学者风范,从他的论文中,我能感受到他对学术研究的深刻和细致态度。而读他的这本书,是源于读了佐藤学的《教师的挑战》和《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在他的这两本书中谈到了培养教师和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性,但怎样才能提高师生的倾听能力呢?我在他的书中没能找到切合我实际的操作方法。趁着双十一,我在淘宝上搜索“倾听”,想找找有哪些书可以买,搜到了这本书。虽然这本书双十一没有搞活动,定价也有些贵,但看到作者是李政涛,就毅然下了订单。果然,这本书给我的不仅仅是受益匪浅,而是唤醒与震撼。
在书的序言里,他谈到在他上研究生期间,能师从叶澜教授就源于叶澜教授对他的倾听。他提到叶老师有一个记录习惯:在任何一个场合,只要有人发言,她总会记个不停。她始终以一种专注的姿态对待每个人的言说,不是表演和作秀,而是来自内心的自发和自觉。读到这里,我想到了我自己在听别人发言时,听到不喜欢的或肤浅的言论会面露难色。这是多么不会倾听的表现啊!佐藤学在他的书中也谈到从异质那里学习的能力是一个人学习能力好坏的最好体现。有人说我是一个爱学习和会学习的人,以前我也自以为是这样,但随着我读得书越多,见得人越多,我越觉得自己的学习力低下。我崇尚终身学习理念,但怎样才是终身学习?这本书的第一章第二篇文章“终身教育,终生倾听”点醒了我。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谈到他曾有幸和一位成果颇丰、学术造诣很高的学者同桌吃饭、同台亮相,作者观察到这位老先生对年轻人的态度是几乎只对赞同之言、赞美之声和恭维之语有所反应或呼应,除此之外,就是“静默中的庄严”和“不屑中的漠然”了。李正涛在文章中表达出十分尊重这位学者的学术造诣,本想心向往之,但与他的隔膜与疏远却油然而生。
“对于老者、长者和高者,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尊重,不仅在于其年龄、地位,也不仅在于他的职业成就,还在于他在高龄和高位之际,是否还有主动倾听后辈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是否还能容纳与自己长年累月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视角和眼光不同的声音。”
“这或许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尺。这里的终身教育不是面向他人的教育,而是面向自我的教育。阻碍人的自我终身教育的障碍,常常在于自我堵塞、自我关闭了倾听的渠道。”
以上这两段话都来自文章,我太喜欢这两段话了,反复读了很多次,每读一次,我就反省一次。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而我,却常常因为不喜欢一个人的某些方面而不愿去听他们说话,不愿去和他们交往,这是多么的自我封闭啊!记得我从高中到大学时的座右铭是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那时的我在学校里,面对学识渊博的老师和“高手”云集的同伴,我谦虚的甚至有些自卑。我不停地读书,向老师请教,向同伴学习,直至工作。工作后,面对形形色色的同事和良莠不齐的学生,每天忙于教学和应付不同的人际交往,静下心来思考和读书的时间少了,盲从和放纵自己的时候多了,整个人不知不觉中变得烦躁和消沉。彷徨与无奈之后,我又钻进书本以求安慰。确实,读书让我成长了不少,我更加坚信“终身学习”理念的正确性。在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对“终身学习”的理解就是不断从书中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能用到的东西,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发现,终身学习并不是终身只学习自己喜欢的和自己认为能用到的,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品质。具体在实际的学习中,要先从学会倾听不同的见解,甚至是与自己的经验和学识相违背的见解开始。
有一句俗语说得很好: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要想打开自己的耳朵,需要自我否定的勇气和心胸。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了一个故事,说得是西方有一个武士,几年都不舍得脱下国王赏赐给他的金盔甲,直到他儿子忍不住提出要求要看一看爸爸的真容。但是,这位武士无法取下盔甲,直到在一位法师的指点下经历三个城堡:沉默之堡、知识之堡和勇气之堡。沉默之堡象征着要静下来聆听自己;知识之堡意味着学会放下已有的经验,突破既定的框框;勇气之堡代表着唤醒真正的力量,战胜生命中的各种恐惧。这三大城堡其实就是让这位武士真正放下已有的荣誉,战胜失去荣誉的恐惧,唤醒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力量,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人人都可能成为穿盔甲的武士,这盔甲是自己多年来努力换来的各种光环。有可能是学历、经验、资历、年龄、地位、财富、各种证书等等。光环越多,盔甲就越厚,就越不想取下来。因为一旦取下来,就有可能让别人质疑你、小瞧你,甚至伤害你。但如果不取下来,你就无法用最真实的姿态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无法解放自己的耳朵,无法给对方敞开心扉和你沟通的勇气。
“在我看来,卸下盔甲的钥匙,就是倾听,三个城堡的实质都是倾听之堡:在沉默之堡中,倾听自我的声音,寻找最真实的声音;在知识之堡中,倾听与己不同的声音,包括非议的声音、质疑的声音,甚至斥责的声音,让他者的声音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声音;在勇气之堡中,直面自己的生命,倾听生命的忧虑与恐惧之声,包括年长者常有的被后辈超越和忽略的恐惧,位高权重者、荣誉等身者常见的对权利旁落、名誉丧失,以致被冷落、被排斥、被打入冷宫的恐惧……用倾听,发现他们,捕捉它们,进而压倒和催伏它们……”
“这样以倾听为底蕴和根基的生命,就是能够不断除却盔甲的生命,因而就是在终生自我教育中持续蜕变和发展的生命。”
以上两段文字是我又忍不住从文章中摘抄的,说得太好了。我读了很多遍,但现在读来,还是有一种温暖、贴心与被理解的感觉。
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我们先要卸下“盔甲”,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与需求。作为一名成年人,我们更应该卸下“盔甲”,虚心聆听周围人的不同声音。
归根到底,终身学习就是终身倾听,姿态与心态的改变是第一步。
倾听教育心得体会四
最近,我发现班里的孩子特别浮躁,最外在的表现就是没有安静“倾听”的好习惯。不管是在听老师还是他人讲述时,都喜欢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就导致其余同伴无法听清楚,造成课堂纪律混乱。对于这个现象,在思考过以后,我在课堂上更注重对幼儿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并在一日活动中设计了几个 “节目”,来培养孩子安静倾听的好习惯:
每天晨间谈话时,我会留有十分钟时间让大家来“说新闻”。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天天要完成的任务——晚上六点看东方电视台的《媒体大搜索》,第二天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趣的新闻片段来说给大家听。我告诉他们,《媒体大搜索》汇聚了天南地北最有趣的新闻,使我们知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天,他们都会认真看节目,为了第二天的说新闻做准备。
在这短短的十分钟里,我时时提醒他们要做一个文明的小观众,要尊重主持人,安静倾听新闻,并每天设置一个“最佳新闻奖”,让文明的小观众来当小评委。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光荣棒上的小花一点点增多,孩子们“说”的兴趣日益高涨,“倾听”和“评价”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每天下午体育活动后,我发现孩子们的情绪比较浮躁。在活动后到午点前的短短五分钟里,我设计了一个“悄悄话”。这个小细节不仅可以调节好他们的活动后兴奋的情绪,让他们能安静用餐,也是培养他们倾听习惯的一个小细节。
每天我请五个孩子分别来和老师说一句悄悄话,然后由老师或者可以由幼儿自己来表演哑语,用动作和口型来让大家猜他说的是一句什么话。在别人表演的时候,教室里安静得鸦雀无声,孩子们都听的特别认真,看的特别仔细,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字眼。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小环节,他们把它当做了一个安静的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每个孩子都都体验到了分享和倾听的乐趣。
每天十五分钟,不仅让大家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孩子们说和听的能力。在课上,他们插嘴的坏习惯改善了好多。我想,也是得益于这短短的十五分钟吧!
倾听教育心得体会五
风能听懂云的呢喃,爱能听懂心的低语。
――题记
夜的潮气在空气中慢慢地浸润,泛滥出一种感伤的气氛,仰望星空,皎洁的月分外澄净,悠远的星扑朔闪耀,如同那细碎的泪花。
我心事重重地倚在窗前,凝视着深沉的夜幕,思绪也逐渐变得沉重起来。自己是什么时候和妈妈变成这样的呢?每当我们从各自的忙碌中挣扎出来后,在闲聊到不到十句话时,我们便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争执起来,而最终都以我的拂袖而去和她的无奈叹息得以告终。再这样无止境的恶性循环下,我们竟都如此默契的不再主动找对方谈心。砰!从此,两扇心门都紧紧地关上了,就算出现了什么状况,彼此也只是在门上的猫眼里看一下吧。
今天早上,我们之间又爆发了一场恶战。早上,已经准备好去上学的我坐在沙发上等她。十分钟过去后,我见她还没有出来,便随手从身旁拿了一本杂志看看。可待我刚翻开书的扉页,她便从房间里出来了。“都七点二十了,要上学了你还在看杂志。”她的语气显得有些强硬。“我不是在等你吗,谁叫你这么慢!”愤怒涌上了心头,我将那本杂志用力地扔在地上,可显然,这个举动已经触碰了她的底线,在还未等她作出任何反应,我便只留给她一个气愤的背影。
清凉的晚风掠过,荡起心中的涟漪。曾经,融洽得如朋友的我们,却在今天竟会为一句话,一个语气,一个举动而相互愤怒。我想:我一定使她伤透了心吧,我一直在用我的小脾气去拒绝她的的宽容。难道我们就不能彼此心平气和的聊一聊吗?鼓起勇气,我蹑手蹑脚的走进她的房间“妈・・・・・・”她略显吃惊,是呀,上一次和她这样柔声的说话是什么时候了啊,我的心底泛滥出一种酸楚。“女儿,今天早上是妈妈错怪你了。没有和你沟通就冲你发脾气,但愿你的青春期没有撞上我的更年期。”只见她上前将我拥入怀中,“不是的,妈,是我不该任性。”我听到了心底的那个声音,是的,我们需要倾听彼此的心声,每颗心都需要被倾听。当一种声音,强劲得使你拒绝归顺;当一张隔膜,厚实得使你无法穿越;也许,倾听,能让我们心与心相通。
倾听教育心得体会六
近年来,倾听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作为一名教师,我从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倾听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学生参与、沟通交流、情感关怀、问题解决以及个人成长五个方面,分享我在教育中倾听的心得体会。
首先,倾听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课堂中,我常常借助倾听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当学生被倾听时,他们会感到被尊重和重视,从而更加愿意参与课堂活动。倾听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倾听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作为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互动。通过倾听,我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此外,倾听还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打开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第三,倾听在教育中的情感关怀起到重要作用。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的问题和需求,更是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情感。在课堂中,我时常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并借由倾听来关怀他们的身心健康。当学生感受到关怀,他们会更加愿意与教师交流和分享,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四,倾听在解决问题上具有独特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扰和疑问。倾听不仅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学生问题所在,还能够激发他们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倾听,我能够迅速捕捉到学生的疑惑,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方案,提高课堂效果。
最后,倾听对于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倾听能够帮助我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倾听学生的反馈,我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改正,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倾听还能够拓宽我的视野,让我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综上所述,倾听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倾听,我们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倾听还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关怀,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使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持续学习和实践倾听,在教育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倾听教育心得体会七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技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倾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表达,增进彼此之间的互信与理解。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倾听者教育培训,对于倾听的重要性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倾听是一项能力。与许多人所认为的不同,倾听不仅仅是“听取”对方的话语,而是要全神贯注地聆听、理解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往往更习惯于表达自己,独占话语权,却忽视了与他人真正的交流。通过培训,我学会了如何给予他人充分的注意力,不打断对方,不做评判性的评论,而是真正倾听他们所说的话。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也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沟通和关系。
其次,倾听需要用心。在培训中,老师告诉我们,倾听是一种主动的态度。不仅要用耳朵去听,还要用心去感受对方说话的真实目的和情感。通过眼神交流、肢体语言、肯定的肢体反馈,我们可以传达给对方自己的真诚和关注。用心倾听的人,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也能帮助对方释放压力,达到有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此外,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如何提问。提问是倾听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意图和见解。通过提问,我们可以引导对方更详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给出更合适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培训中,我们学到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技巧,如“你能详细告诉我更多吗?”“你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问题能激发对方的思考,促进对话的深入。
另外,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和同理心。倾听并不仅仅只是关注对方的发言,更重要的是理解对方的情感和所表达的意思。有时候,人们会用比较模糊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或困惑,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聆听、解决问题。同时,同理心也是倾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真正理解和感同身受对方的情绪和体验,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对方的需求,建立更好的关系。
最后,我们要善于反思和总结倾听的过程。倾听并不是一项技术活,而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能力。在倾听过程中,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表现和效果,寻找改进的空间。我们要关注自己的问题行为,如打断对方发言、过早给出解决方案等,不断努力提高倾听的质量和效果。
总的来说,参加倾听者教育培训是一次非常有收获的经历。通过培训,我对于倾听的重要性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倾听不仅仅是将对方的话听进耳朵,更是一种给予他人关心和理解的态度。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倾听的技巧,并成为一个更好的沟通者和倾听者。
倾听教育心得体会八
倾听,是一种容纳、理解。
倾听,是一种认同、欣赏。
德国教育学家卡尔·威特说:“我认为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他能自由地对任何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和奚落,他就变得毫不迟疑、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先是在家里,然后是学校,将来就可以在工作上,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问题。”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某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先跳下去。”现场的观众早已笑得东倒西歪,林克莱特却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个自作聪明的家伙,于是他耐心地等待,听孩子把话讲完。没想到,孩子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林克莱特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小朋友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的!我还要回来!”
主持人林克莱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让孩子把话说完,并且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仍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这让林克莱特听到这名小朋友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在言说中得到了释放,在倾听中得到了呵护。这是一次诗意的交流。
倾听与拒绝倾听,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得到的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实,仔细想想,教育有时简单得只需要一次充满善意、理解与信任的静静的倾听。
于是我找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想和我班的孩子聊聊。孩子们很想和我说心里话,但他们一个一个地和我说,显然需要很长的时间。我想出一个办法,想和我说话的同学拿出一张纸。把想说的心里话写在纸上。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出纸,开始唰唰地写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孩子们都写好了,组长开始收纸条。嘿!还真多,每人一张。我开始细细地品味。
“老师,以后作业少布置一点;老师,上课时声音小一点,大了会伤嗓子;老师,您要多注意休息,别太累了;老师,你要多喝开水, 这样嗓子会好受一些……”
“老师,我不想你天天板着脸给我们上课,我喜欢看你的笑容,你灿烂的一笑,我们会高兴一整天的;老师,你辛苦了,我会好好学习的,不会让你失望的,相信我,看我今后的表现吧!老师,你别动不动就生气,生气会伤身体。”
看了孩子的这些真心话,我真高兴。孩子的真话唤起了我的自醒。原来觉得自己还不错,很“威严”,可孩子并不是从心里接受。不是一副板面孔,孩子就很佩服,孩子需要朋友式的老师,能和他们常沟通,说说心里话的大朋友。要经常换位思考,蹲下身去和孩子们交谈。
新课改明确规定: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赏学生,倾听学生,向学生学习,要和学生一起成长。“蹲下身子”是优秀老师成熟的标志。你只有蹲下身子,你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真正感受到孩子的心是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我们一定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赏孩子,倾听孩子,向孩子学习,要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