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诗心得体会和方法 学习古诗方法(优质9篇)
古诗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初读古诗,知其概貌。它要求从读入手,大体了解、感知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对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
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要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连起来,由部分到整体把全诗的意思弄清楚。
三、诵读古诗,品味诗境。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要通过诵读,咀嚼诗味,想像诗的意境。
四、体味情感,勾画诗境。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你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时,可通过自身的丰富想像,用笔简要地勾画出诗的意境。这样,由诗到画,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就会逐步取得学习古诗的最佳效果。
古诗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古诗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味,对于培养学生的修养和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在教授古诗时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将通过五段式文章来分享。
第一段:古诗的魅力与独特性
古诗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在表达情感和抒发思想的同时,更能借助文学艺术的手段给人以强烈的美学感受。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皆融汇了诗歌、音乐、舞蹈和音韵等多种艺术形式,能够给人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使人如痴如醉。同时,古诗又以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味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底蕴,寓教于乐,颇具教育意义。这些特点使古诗成为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工具。
第二段:了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在教授古诗之前,我们先要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古诗创作背景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和思考。同时,也可以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其对古诗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态度。
第三段:挖掘古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古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独特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丰富多样的意象,通过对诗中意象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知能力,并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体会到古诗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四段:演绎古诗的音韵和节奏
古诗的美在于其独特的音韵和节奏,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韵味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朗诵古诗、演唱古词等方式来展现诗歌的音韵美,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古诗的美妙与独特。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古诗的音韵规律和节奏感,通过集体朗诵、合唱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和掌握古诗的音韵美。
第五段:赏析古诗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
古诗作为文学艺术的精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古诗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并从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通过赏析古诗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结: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些方法,使学生在古诗教学中能够获得全面发展,真正感受到古诗的魅力与独特性。
古诗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意”是诗的“灵魂”,词句声韵是躯壳;无躯壳,灵魂何以藏身?故,须先建躯壳。
如何建?
顽童手边这本《声律启蒙》还附上了《笠翁对韵》,两书同一性质。
2,熟读,读熟,背熟《千家诗》,可巩固声韵平仄,出口成诗。本为宋代诗人刘克庄专门为儿童学诗而编选的,以后历代有人增删,成为明清两代学诗启蒙必修教材。当代亦有《千家诗新解》,注释较详,也可用。
这两本书,网上即可以查到其详细的介绍,也可以免费阅读。
3,熟读,读熟,背熟《唐宋诗词欣赏启蒙》,帅建中编著,四川教育出版社。该书所选,超过《唐诗三百首》与《宋词三百首》,编者以七年之功,六易其稿,选、编、注、赏均颇具匠心,书后附有《近体诗格律》与《读词与填词常识.》。
此外,以前古籍出版社出的《唐诗一百首》,《唐宋词一百首》,《宋诗一百首》也很不错。
另外,面向中、小学生的古诗词选本也行。
熟读,读熟,背熟的功夫下得越多,效果越好!讲解越少越好!
在这个阶段,词句不大理解无关紧要,诗词格律也不要去管它,要熟到“化”,遇到一个与古诗词中类似的场景,相关的诗句就自动跳出来,好像是你自己写的一样!
从儿童开始,最好!当然,学习,任何时候都不晚!
到了这一步,当然还得往前走。如何走?且听下回分解。
古诗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古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由于古诗的语言和形式与现代社会相去甚远,所以教师需要采用一种合适的方法来施教。下面将从五个方面探讨古诗的施教方法的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的生活背景是教学的第一步。古诗源远流长,每一首古诗都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作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描绘了作者在困顿时期的情感。通过学习诗人的生活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情感色彩。因此,教师可以辅以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听觉感受,真正体会到古诗的深刻内涵。
其次,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是教学的核心。古诗的语言和韵律往往被学生所陌生,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去感受和领悟其中的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名篇佳作,解读其中的意境和韵律,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美的力量。同时,通过让学生自己模仿古诗的形式和语言,提高他们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第三,注重古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虽然古诗作为一种古老的表达方式,但是其中的情感和主题却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古诗中的情感和主题,将其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例如,现代社会中的青年学生对于爱情的思考和表达与古代诗人虽然时代有所不同,但情感却是共通的。通过将现代青年的情感体验和古诗进行对比,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义。
第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往往比较精炼,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活动,如演讲比赛、创作歌曲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写作作业,让学生通过写作来感悟古诗的美,并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最后,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化书籍。古诗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的魅力。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阅读与古诗相关的书籍,培养自己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总之,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来施教。通过了解作者和背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古诗的思想和美。古诗是我们民族的一张名片,希望通过学习古诗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诗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想让孩子理解古诗,最好能够找一些语盲浅显朴素、篇幅短小、描述直观的诗歌作为孩子入门时选用,如贺知章的《咏柳》、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柳宗元的《江雪》等都有朗朗上口、容易理解的特点,很适合孩子阅读。另外,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古诗的内容,家长可以把诗句变成短小精悍的故事,先讲给孩子听,让孩子记住主要内容,然后再读古诗,理解的难度就会明显降低。比如读孟郊的《游子吟》,家长就可以给孩子编一个“儿子要离家出去工作,母亲舍不得他,临走时还在为他缝制衣服,希望他能早些回来”的故事,这不仅能为孩子读诗增添不少乐趣,也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内容。
2.分析古诗中的语句
这里所说的分析语句不是让家长一字一字地给孩子翻译古诗,这样固然能让孩子理解诗句的意思,但是孩子却少了很多读诗的快乐,也无法体会诗句的美感。所以家长一定不要逐字讲解,而只要对一些生字词稍加解释,或对孩子提出不明白的地方作简要回答即可。像家长指导孩子读古诗(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bei),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可以重点给孩子解释一下“‘陂’指池塘,‘衔’就是嘴里含着的意思,而‘漪’是水波纹的意思”,再引导孩子自己去理解所谓“山衔落日”的含义,也就是“太阳慢慢落在两山之间,好像被山‘衔,住一般”。同时,家长可以点拨一下孩子,让他品味“衔”字运用的巧妙之处,问问他如果换成别的字,还会不会有这样好的效果。
3.构想古诗中的画面
古诗是语言的艺术,一首好诗也是一幅美好的画卷。因此在古诗阅读中,家长可以借助画面的形式采培养孩子理解、欣赏古诗的能力。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一面读诗一面构想其中的画面,并可以动笔画一画。比如读到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就可以让孩子动笔画下诗中的“翠柳”、“黄鹂”、“青天”、“白鹭”等,如此一来,孩子不仅能够很好地理解诗意,也能锻炼独特的审美视角,使诗意、画意相得益彰。除了自己动手画以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找采一些内容相近的画,让孩子看,也可以带孩子到户外,见景学诗。这样孩子眼中的古诗会变得更加直观,听觉印象能够和视觉形象有机结合,成为一种完整的形象。
古诗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特殊意象:
“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
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
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
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
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
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咏石灰》)
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影疏淡,幽香缕缕,梅花神态活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3、注意 “炼句”
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
a、词类活用
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
b、互文见义
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
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
c、倒装
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杜甫在这里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
d、省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
2、修辞手法: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寓理于事:
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修辞:
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杜牧的诗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拓跋焘的故事;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
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
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
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
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
2、诗歌的个人风格
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
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4、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
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
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他们才是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
古诗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新版初中语文课本的一个明显的改进,就是课文中的古诗文的比例大大增加了,这实质上也是对语言的.工具性的深层次的理解和对文言古诗文中丰富的人文因素的的高度重视的结果,并且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即“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很多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是科技发达的社会,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大多使用的是白话文,对古文学习无须努力去死记硬背。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其实古代文化中有许多作品是值得我们去深刻研究、领会的。有的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有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或见解,有的文章可以让我们认识政治上的利与弊等等。所以,学习古诗文既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也可以把历史当成今天或者是明天我们的人生道路的照明灯。为此,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学古诗文,应和现代语体文一样,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讲解,以使他们真正理解,并激起阅读的兴趣。现在有的教师逐字逐句地串讲,一字不漏,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彻底,实际上由于是灌注式的教学,可可说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反而是不彻底的。在教师指导下自读自思自讲,虽可能有误读和曲解的地方,但一经教师指出,既可得到纠正。再者,也是更为重要的,只有指导学生自读、自思,他们才能以自己之力,了解自己生疏的文言,以至进入文言所反映的历史生活中去。为此,就有必要提出思考题,让学生回答讨论。这对古文的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思考讨论题可以兼及内容和语言两方面。一般的应侧重在内容的一面,可就人物、事件、情景、气氛、环境、背景和作者等各个方面,提出思考课题,让学生思索,发表看法。
古诗文学习中,可能争论的问题比学习现代文多,而且有极不相同的看法。教师要各抒己见,让学生不受拘束的发表见解。这里,教师不要固执先入为主的某些传统看法,而要留意当代语言学和文艺理论的新学说,随时吸收科学的新成果,以做出更科学的解说。当然,这种解说要严格限制在课文及其直接相关的范围内。
这句话强调了读的重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古诗文教学诵读就更为重要。要通过诵读促进学生读准、读畅,进而增强语感、理解内容、提升品位。对读的要求可由低到高。如开始要求读准,古诗文中生僻字较多,古今不同音的字也较多,还有些文言句子不顺口,很容易断错句。教师可采用示范朗读对学生进行读的指导。以此为基础,注意节奏、重音,在发展到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具有古人的味道。这样以读感染,激发兴趣。读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如:范读、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有条件的可配乐朗读,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当然诵读要根据课文长短、难易程度及学生的读的情况而掌握好读的时间、遍数,以保证课堂的高效。
现在的大部分学生朗读能力差,口头表达能力差,这不能不说是与教师忽视朗读训练有关。因此在教一些名篇的时候,都要求熟读和背诵课文,因为熟读和背诵可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课文中的古诗文大都是一些浅易的文章,一些较困难的词句文中的注解都有,而另一些稍难的词句,学生可在多读中理解掌握。熟读和背诵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常常体现在段落及句式上,通过多读可以加深理解。在读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能够和作者产生共鸣,能真切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另外,熟读和背诵可以使学生领会写作上的特点及语言特点。只要能反复多读,学生就能更好的掌握语言的妙处,这是教师满堂讲授所不能代替的。
在既有课文注释,又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口译和笔译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口译必不可少,笔译则看课文的长短和时间的多少或译或不译,或全译或译一部分。口译尤其是笔译中的错误或不完全的地方是自然的,不能期望完善的语译。重要的是,只有学生自己译,他们才能深切地体验到古诗文的特点和妙处,才更有利于真正掌握阅读它的能力。
指导语译时,一要提出较具体的要求,比如哪里是重点译部分,哪些词语句必须明确译出之类。二是只要求译出词语句中直接反应出的意思,不要求深入思想内容。
在学完必修课文中的古诗文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写读书心得和评论,一方面加强了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思想素质;我们还可以建议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不仅能深入把握与了解课文所涉及的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思想情感,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古诗心得体会和方法八
我荣信的参加了20xx年10月的《国培计划》的培训学习。我在忙碌中抽空,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学习,和同班的老师们并肩探讨,在教学中的经验和感到困惑的问题。尤其是学习了模块五陈瑜老师讲的《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方法》感触深刻。陈瑜老师的主要观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引入课题是引领学生走入作品清静的关键的第一步。联系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体会:
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如教学《画》时,为体现“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美好景致,则可以色彩明丽的春景图为背景,将学生带入生机勃勃的春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心醉其情,古诗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方智范老师说:首先要重视孩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是一种创造,所以不要让孩子被你的标准答案所束缚,让他们主动地去发现意义、创造意义。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明,其情自见。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最好的展现方式是诵读。只有有感情地吟诵,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时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那么学生读起来也就入情入境。
叶圣陶曾说过:古诗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像;如果抓住精要之处,也就是古诗意象,指导一二句话就足够,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唯恐学生不能理解诗意,于是反复解说,还让学生解释背诵诗意,这样的结果只会使学生害怕、讨厌古诗,更不用说体味诗的美感了。多媒体教学帮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每位老师都有各自的教学风格。大可不必按照以上的这些方法亦步亦趋。古诗文的教学风格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最为基本的要求是教师首先要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只有自己读懂了文本,只有自己首先被文本感动了,你才能感动学生。
古诗心得体会和方法九
有幸参加了在诸暨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城东实验小学举行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培训活动,听了5位老师的精彩课堂,以及4位特级教师的讲座,我感受颇深。
每一位授课老师以配乐、吟唱、朗诵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华古诗文诵读成果汇报演出,这几堂课让我眼前一亮,心头一震。唐宋、明清的历史脉络,尽显古今诗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荡气回肠,令全体老师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总而言之,从这样一堂集古典与现代、文学与艺术之美于一体的课堂中传递出了中华文化的神韵和不朽魅力,并足见各位老师的功底之深厚!
这次活动有省内特级教师设计全新的观摩课,各位老师虽然授课的风格、运用的教学艺术各有特色,但每位老师都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将我们带到经典诗文教学的神圣殿堂,让我们回味无穷。每一场报告都呈现出老师们精湛独到的教学艺术,一个个教学案例让我们感到真情荡漾,自然流畅,活泼生动,受益匪浅。其中让我深感眼前一亮、受益匪浅的是黄吉鸿老师上午讲座,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熟悉让我们深深折服。整场报告中他旁征博引,妙语如珠,他对古诗词文本独到的理解与深刻的解读,是我在过去的教学中所不曾用心关注过的,这一点让我们望尘莫及,带给大家的震憾是无穷的。张英老师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听课的人如同走进了一个诗意的天地,整堂课中,张老师始终是如此的沉稳,一字一句,细细推敲,优美的视频,生动并带有回味的声音将学生们慢慢地带入诗境中,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到了古诗文的经典魅 力,同时用朗读、吟诵、想象、小练笔等教学手段更是将诗文教学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四个部分有机组合互为支撑,融为一体,看似简单,却把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极大的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既弄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看到各位名师的风采,使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的心中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了一种新的感受和认识,多了一层深刻的理解。再反思自己的工作,还缺乏更多的思考与钻研,以及厚重的文化积淀,因此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推陈出新,就必须要注重充分挖掘文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脚踏实地,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也只有这样,我们方能点燃和引发教学的火花,不断提高教学的境界,谱写美丽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