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简便运算题六年级怎么写
有关简便运算题六年级怎么写一
这节课我以学生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为主线进行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学生在整体认知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的运算律方面较容易,在计算过程中不少学生忽略了小数点的移动,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做好已有知识结构的迁移。在复习时先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做:25×12和 87×46+ 54×87 ,同时其他同学集体练习。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提示学生运用的是哪一个乘法运算定律,实际有学生说第二题用的是乘法结合律,我并没有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问学生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式和乘法分配率的字母表达式,并组织学生进行区别,以便更好的运用这两个定律解题。通过复习使每一个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运算定律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更加清楚如何运用运算定律解题。同时渗透并思考,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能不能用,激发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的猜想和求知的欲望。
教师出示例题4后,简单分析题意,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题。
0.8×1.3○1.3×0.8
(0.9×0.4)×0.5○0.9×(0.4×0.5 )
(3.2+2.8)×0.6○3.2×0.6+2.8×0.6
有学生通过计算两边的算式结果来判断,大多数学生看见算式联想到简便运算来判断,第一种算法确定算式两边结果相等,第二种算法提供了学生思维判断的方法。这样有效地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和小数乘法结合起来,运算方法在小数乘法中一样有效。
为了学生更好地运用运算律,安排了三题练习题
0.25×0.7×4、 1.25×2.4 3.2×1.02
保留了教材中试一试第一题,修改了第二题,增加了第三题题,第一题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第二题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三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第二题中2.4的分解是教学时一个难点,不少学生着重把24分解成8×4,忽略了小数点,这个环节的处理不够好,未能预料。第三题的教学也是一个难点,不少学生意识不到把1.02分解成1+0.02,只是一味去分解3.2。
巩固练习的设计除了根据运算定律填空外,还设计了各种类型的简算题,如:12.5×4.8 0.72×101 3.8×9.9 1.01×2.6 0.25×0.125× 0.4×0.8 0.4×8.2×25-0.3
这些题里有的接近整数、有的超过整数、有的要先转化再做,有的运用乘法结合律做,有的运用乘法分配律做,有的是部分简算,几乎涵盖了所有小数乘法简算的各种类型 ,另外还出现了部分简算的题,这样的题学生掌握的不好, 关键是根据运算定律判断是否能简算。最后是拓展提高,3.67×8.9 + 36.7×0.11 86.9×1.73 + 8.69×7.3 这两道题分别都有两种解法,学生根据刚才做题的经验,分析后很快发现36.7和3.67 、86.9和8.69可以互相转化,怎样才能使转化后的数的积不变,利用积不变的规律就能解决问题。这样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整节课由于课堂密度较大,所以学生说的多,动笔练习较少,使得一部分同学没有掌握简算的方法,尤其是需要转化的题掌握的不好。其次,在新知识的探索阶段,教师给学生的时间较少,使得同学没有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内同学之间交流的较少。
有关简便运算题六年级怎么写二
【--党课讲稿】
乘法运算律简便计算题型:
125×7×8
8×(25×15)
25×23×4
40×13×25
35×4×5×20
125×4×8×25
25×7×4×3
16×25
125×48
15×32×25
125×32×25
540÷45÷2
3800÷25÷4
16000÷125÷8
420÷(5×7)
810÷(9×2)
270÷45
420÷18
(25+11)×80
(400+4)×25
125×(10+8)
12×105
37×101
101×56
103×25
135×6+6×65
8×264+8×36
14×99+14
99×25+25
56×(20-3)
(80-8)×25
164×8-64×8
234×7-7×34
58×101-58
45×201-45
99×63
34×98
25×96
本文来源:http:///buwangchuxin/23148/
有关简便运算题六年级怎么写三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导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续学习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习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感想。
1、理解教材,把握目标,扎实落实目标
本课时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本课时共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问题一,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清自己的思路,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结合思路说清算式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因为先求的事天坛公园的是多少,所以计算时应先算272×1/4,初步体会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独立完成小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其次,问题二,重点放在不同思路的比较与联系上,对于8800×7/10+8800×1/4和8800×(7/10+1/4)这两个算式,它们只是不同思路的不同列式方式,并不是乘法分配律的体现,所以我引导学生从算式结果相同上分析,可以用等号连结两个算式,这样再让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算式特点,才会让学生明白它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这样处理,有效地落实了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看、想、算、查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突出本节重点)的法宝,在教学中,我分两个层次渗透了这种方法:在试一试小练习环节中,重在让学生说清,看的是运算符号想的是运算顺序;而在计算四道题时,强调不仅要看运算符号还要看数字特点和有没有括号,从而得到正确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动笔计算。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还要准确判断出是否符合运算律,想有没有简便算法,从而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该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差异
对于每个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不断地获取知识与方法,同时也关注学生差异。对于计算,要求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完成,一般完成2—3道,在问题二的处理上,出示线段图就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第二种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本节课有些环节落实得不到位。对于看想算查方法的渗透,第二个层次落实的不及时不到位;计算题在订正时应该展示不同的做法,进行对比,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关注不够全面,没有真正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组织生生互动。本节课部分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表达准确,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3、整节课时间的把握不太好,有点前松后紧,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使得最终讨论本节收获时,没有让孩子充分讨论。
有关简便运算题六年级怎么写四
简便运算是一种高级的混合运算,是混合运算的技巧,学好了简便运算,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计算速度及正确率,还能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也就是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慢为快。同时能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定律、性质、法则等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是计算题中最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开拓学生思路的一种题型。所以,在计算题教学中应重视简便运算,注重简便运算灵活思路的学习,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五年级的简便运算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对简便运算的认识上。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是整数乘法简便运算的延伸。
这节课我以学生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为主线进行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学生在整体认知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的运算律方面较容易,在计算过程中不少学生忽略了小数点的移动,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做好已有知识结构的迁移。在复习时先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做:25×12和 87×46+ 54×87 ,同时其他同学集体练习。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提示学生运用的是哪一个乘法运算定律,实际有学生说第二题用的是乘法结合律,我并没有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问学生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式和乘法分配率的字母表达式,并组织学生进行区别,以便更好的运用这两个定律解题。通过复习使每一个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运算定律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更加清楚如何运用运算定律解题。同时渗透并思考,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能不能用,激发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的猜想和求知的欲望。
教师出示例题4后,简单分析题意,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题。
0.8×1.3○1.3×0.8
(0.9×0.4)×0.5○0.9×(0.4×0.5 )
(3.2+2.8)×0.6○3.2×0.6+2.8×0.6
有学生通过计算两边的算式结果来判断,大多数学生看见算式联想到简便运算来判断,第一种算法确定算式两边结果相等,第二种算法提供了学生思维判断的方法。这样有效地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和小数乘法结合起来,运算方法在小数乘法中一样有效。
为了学生更好地运用运算律,安排了三题练习题
0.25×0.7×4、 1.25×2.4 3.2×1.02
保留了教材中试一试第一题,修改了第二题,增加了第三题题,第一题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第二题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三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第二题中2.4的分解是教学时一个难点,不少学生着重把24分解成8×4,忽略了小数点,这个环节的处理不够好,未能预料。第三题的教学也是一个难点,不少学生意识不到把1.02分解成1+0.02,只是一味去分解3.2。
巩固练习的设计除了根据运算定律填空外,还设计了各种类型的简算题,如:12.5×4.8 0.72×101 3.8×9.9 1.01×2.6 0.25×0.125× 0.4×0.8 0.4×8.2×25-0.3
这些题里有的接近整数、有的超过整数、有的要先转化再做,有的运用乘法结合律做,有的运用乘法分配律做,有的是部分简算,几乎涵盖了所有小数乘法简算的各种类型 ,另外还出现了部分简算的题,这样的题学生掌握的不好, 关键是根据运算定律判断是否能简算。最后是拓展提高,3.67×8.9 + 36.7×0.11 86.9×1.73 + 8.69×7.3 这两道题分别都有两种解法,学生根据刚才做题的经验,分析后很快发现36.7和3.67 、86.9和8.69可以互相转化,怎样才能使转化后的数的积不变,利用积不变的规律就能解决问题。这样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整节课由于课堂密度较大,所以学生说的多,动笔练习较少,使得一部分同学没有掌握简算的方法,尤其是需要转化的题掌握的不好。其次,在新知识的探索阶段,教师给学生的时间较少,使得同学没有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内同学之间交流的较少。
有关简便运算题六年级怎么写五
本学期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学生对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较好,然而对于乘法结合律则运用得不太理想。
反思造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如下:
第一,学生现在只是能够初步认识,还不明白这几个运算定律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学生不能正确的分析算式并正确的运用运算定律,如遇到25× 16就不知道如何计算 ,有时会把16分成10×6,有时会写成25×10+6 ,针对上述情况还需对学生加强算理、算法的理解,更要在学生的脑海中渗透“凑整”的思想。
第三,对于有些算式,有的学生甚至运用运算定律折腾了一番又回到了原来的算式,不会灵活处理。
综上所述,学生并没有深刻体会到运算定律带来的方便,解决办法可以是多讲多练,多做一些对比性强(能简便与不简便的混合运算)的题目,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体会应该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以能凑成整十、整百的优先组合为原则)也就是如何做题。等接触的题目类型多了,我想学生会感悟到原来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运算过程变得简单,这样,学生在计算的时候,自然就会去运用了,而且会十分的感兴趣
有关简便运算题六年级怎么写六
教学内容教材第117 、118 的内容及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一4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点难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 16-4+21 24-(18+3)
2. 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自 学 内 容 1、自学p117的例1 提问a、在例题中你能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计算吗? b、你还能提出一个加减混合的问题给同伴,让他解决,并且能用多种方法尝试 2、自学p118中的例2 你发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的关系是什么? 2、尝试练习,能简便则简便 + + = —( +)= — — = +( — )= 尝试练习 试着完成p118的做一做
(三)合作交流,展示汇报。
1.出示例1 的表格,反馈预习。
(1)通过预习,你从表格里读懂了什么,用自己语言来描述一下。
(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3)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4)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方法一: + 一 方法二: + 一
= + 一 =+ 一
= 一 =
= =
(5)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出示例1 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 l )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 ? 是什么意思?
( 2 )请学生列出算式:1 - - 或1 -(+ )
( 3 )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1 - - 1 -(+ )
= - - =1 -(+ )
= =1 -
=
提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
3.小结。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四)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完成教材第118页的“做一做。
学生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看运算顺序及书写美观情况。
2 .完成教材第120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 — 4 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3.思维训练
某市举办一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综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板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 - - 1 -(+ )
= - - =1 -(+ )
= =1 -
=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
附分数加减混合运检测题
一、直接写得数.
二、填空.
1. 表示( )个,得( )个,是( ).
2. 表示7个( )减去2个( ),得( )个( ),是( ).
3.一袋玻璃球红的、绿的各8粒,红色玻璃球占袋内玻璃球总数的 .
4.3个 加上3个 的和是( ),2个 减去2个 的差是( ).
5.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全长的 ,两次共用去全长的( ),第一次比第二次少用去全长的( ),还剩下全长的( ).
6.
三、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四、解方程.
五、列式计算.
1. 减去与的和.结果是多少?
2. 加上的和减去一个数,差是.求这个数.
六、应用题.
1.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千米,第二天修了 千米,还剩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2.食堂里原有大米 吨,吃掉吨,又运来吨.现在食堂里有大米多少吨?
3.小强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总页数的.还剩总页数的几分之几没有看?
教学反思:
教学一开始,作为老师我没有做更多的讲解,只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计算。没想到学生反馈上来的运算方法这么多。然后我再让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最优秀,最合理的方法,同时交流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