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综合范文

吉林市继续教育考试平台范本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5-02-05 13:26:2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吉林市继续教育考试平台范本一

你们好!欢迎您来到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我是这里的导游员,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一道参观游览长白山,我愿意竭诚为您服务,衷心祝您旅行愉快!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游览长白山后说:“不登长白山终生遗憾!”是的我想诸位今天游览长白山后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长白山将是您生态旅游、回归自然的首先旅游胜地。

(到达北坡山门后)

朋友们,您现在已进入了举世闻名的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现在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长白山保护区的情况。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60年,1980年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被列为世界自然保留地,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0__年被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以长白山天池为中心的长白山核心区的自然环境和森林生态系统,全区在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境内,东南部与朝鲜毗邻,总面积为196 465公顷。它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带原始状况保存最好,特种最丰富,生态系统最完整的自然保护区。区内不仅有原始状态的森林,还有苔原、草甸、湖泊、河流、沼泽等,是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据统计,保护区内有野生植物2 540种;动物1 508种,其中脊椎动物364种,昆虫780多种。

长白山山势高耸,地形起伏变化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从山下到山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生物等呈现四个界限分明的垂直植被景观带。由下至上依次为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山下枝繁叶茂,林木苍翠,郁郁葱葱,山顶则疾风重雾,几乎寸草不生。从山脚到山顶虽然只有几十公里的行程,但垂直分布的景观带却好像经历了欧亚大陆从温带到极地几千公里的变化,游客可以在几小时之内感觉到从温带到寒带的不同自然景色,如同游历了半个世界,历经了春夏秋冬四季一样,真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长白山从16世纪到现在曾有过三次喷发,第一次喷发是1597年8月,第二次喷发是在1668年4月,第三次喷发是在1702年4月,距今已有300年了。长白山的地质仍在不断变化之中,是痤休眠的活火山。

长白山的真正魅力在于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和白雪皑皑的冬季雪景,来到长白山您可以观赏到莽莽的原始森林、垂直分布景观带、独特的火山地貌、世界最大最深、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以及落差高达68米的长白瀑布,还有星罗棋布的温泉等景观、景点,让您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游客乘车在上山公路绿色长廊中穿行)

下面,伴随旅游车的上行,我先介绍长白山垂直分布的自然景观带,请大家留意向车窗外观看。

一、 长白山独具特色的垂直植被景观带

1.针阔混交林带 是长白山整个垂直景观带的最下部,处于海拔500-1000米之

间,气候温和和湿润,森林茂密,古木参天,素有长白林海之称。盛夏时节,山风吹拂,绿浪翻滚;仲秋霜降,五彩斑斓,如彩笔重染。树木以红松、落叶松、黄菠萝、胡桃秋等行、阔叶树种为主,还有一些藤类植物,如:山葡萄、五味子和多种弥猴桃等。在二道白河两岸的个别地段还生长有长白山特有植物--美人松(学名工白赤松)。由于有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植物,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马了优越条件。长白山的300多种脊椎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这里,兽类有东北虎、梅花鹿、马鹿、野猪、黑熊等;鸟类有鸳鸯、榛鸡、大山雀等;爬行类有蝮蛇、草晰、松花蛇等;两栖类有中国林蛙(哈什蚂)、花背蟾蜍等。

2.针叶林带 位于针阔混交林景观带上部,海拔1 000--1 700米之间,这里气温显著下降,空气湿度大,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树木以耐寒的针叶树如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等为主,树高林密,很多松柏树种都四季常青。针叶林带常见的兽类有上紫貂、松鼠、棕熊等;鸟类有三齿啄木鸟、黑琴鸡等;爬行类有蝮蛇、松花蛇;两栖类有日本雨蛙、林蛙。

3.岳桦林带 位于针叶林景观带之上,海拔在1 700--2 000米之间,这里山势险峻,气候严寒,降水多,风力强劲,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岳桦失去了一般桦树那种清秀挺拔的风姿,变得树干扭曲弯折,显得老态龙钟。尤其在迎风坡上由于疾风劲吹,岳桦的柽都整齐地向着背风面倾斜,几乎匍匐在地。岳桦林带的兽类有高山鼠兔,鸟类有山雀、柳莺等,两栖类有林蛙。

4.高山苔原带 位于岳桦林景观带上,海拔在2 000米以上的长白山火山锥体中上部,该地带气候恶劣,植物分布越往上越疏,种类也越往上越少,高大乔木已绝迹,多年生的草本地衣、苔藓等构成了开阔的地毯式的高山苔原。每年六、七月,苔原上百花争艳,宛如美丽的天然花园。这个地带的主要兽类是高山鼠兔,鸟类的代表种类是白腰雨燕。

(游客上到长白山顶)

现在,我就带领大家到主峰观看长白山天池胜景。

二、 长白山天池

站在长白山主峰天池四周的火山岩体上,清大家向下俯视,这就是长白山的第一风景名胜--天池。它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雄伟壮丽的长白山主峰的群峰之中;她形似落叶, 略呈椭圆形,是火山喷发后自然形成的火山口湖;它南北长约4 400米,东西宽约3 370米,最深处为373米,天池水面海拔高度为2 189.1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积水最深的高山湖泊。它也是中朝两国的界湖。

天池湖水清澈碧透,一平如境。周围16座奇异峻峭的山峰临池耸立,倒映湖中,波光峦影,蔚为壮观。天池上空流云急雾变幻莫测,时而云雾飘逸,细雨蒙蒙,“一片汪洋都不见”;里面去收雾剑,天朗气清,绘出了“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绝妙天池景观。

关于天池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王母娘娘有两个非常漂亮的女儿,姐妹俩长的几乎一模一样,没有人能够判别她们究竟谁更美丽,在一次蟠桃盛会上,太白金星送给王母娘娘一面神奇的玉境,并说这面玉境可以判别出她的两个女儿谁更美丽,结果玉境说妹妹比姐姐美丽,姐姐生气了,一怒之下,竟将玉境扔下,玉镜落到长白山上就变成了美丽的天池。

天池水面海拔高度为2 189.1米,总蓄水量为20.1亿立方米。天池孤悬天际,没有入水口,只有出水口,湖水终年上流不息,使人倍感神秘。很久以来,传说池中潜伏着一条“龙”,长流不息的天池水,就是龙吐出来的水,因此,天池又叫龙潭,天池水被奉为圣水。但这都是人们美好的想象。

天池水温终年较低,年平均水温在-7℃左右。自古以来,一直就有天池怪兽的传说,更给天池增添了迷人色彩。有的甚至拍了照片,但终因影像模糊、证据不足而无法证实。

三、 长白山天池诸峰

站在环抱天池的岩熔火山崖畔,俯望一池镜水,天宇辽阔,山势呈圆形,逶迤池水四周,起伏有致,其16座山峰座座神奇怪状。我们现在略作数点。

1.白云峰(海拔2 691米)

在长白山天池西稍北,水平距鹿鸣峰1 260米处,有一痤圆而高大、临池耸立、巍峨磅礴的山峰,远望白云缭绕,直插云宵,天晴时,群峰毕露,唯独此峰上的白云终日不散,这就是海拔2 691米的东北第一高峰——白云峰。正如《白山纪咏》诗曰:“看罢归来回首顾,白山依旧白云封。”

2.天文峰(海拔2 670米)

在长白山天池北偏东,水平距白云峰顶25米处,由黄色浮岩和碱性粗面岩构成。峰顶像鹰嘴的峻峭山峰被破石而出,也叫它鹰嘴峰,为了赞颂天池气象站工作者的辛勤劳动,1956年起,人们把它更名为天文峰。诗曰:“惟有鹰嘴极壮观,层峦高耸月光寒,年年剩有峰头雪,皎洁偏宜月下看。”

3.玉柱峰(海拔2 662米)

在长白山白云峰西南侧,水平距白云峰1 270米处,有一个状如玉柱、高耸挺拔不易攀登之峰,加之四周有多个小峰高耸起似有玉柱擎天之状,故称玉柱峰,其姿态婀娜,四季风光各具魅力。春夏之交,高山杜鹃、樾桔等高山植被,姹紫嫣红,十分动人;夏秋季节,群鹿奔跳,饮水觅食,活泼可爱。又因此山峰系青石玄武岩构成,又称青石峰。

4.华盖峰(海拔2 640米)

在天文峰东南侧,有一痤岩峭壁绝、形状似盖的山峰,远远望去,山巅皆白,雪石难辨,身临其境,能看出它是由白色岩石构成的,所以又称白岩峰,地质学家将这种白色岩石称为浮石,它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建筑材料和磨制材料。

5.芝盘峰(海拔2 603米)

在长白山天池西偏北,水平距龙门峰1 075米,同白云峰间隔一平顶小山,“峰顶有一草甸,形圆如盘”,如至严冬,其它山峰积雪如山,惟有此峰有灵芝草故称芝盘峰。山峰背坡坡度缓,谷溪多,植物生长茂盛,是动物夏季活动集中的地方,每逢七、八月间有成群的马鹿居此地避暑,故又称鹿鸣峰。

6.龙门峰(海拔2 595米)

在天文峰西面,水平距天文峰1 750米处,有一座山体,悬崖峭壁,形态奇特,因和天文峰隔乘槎河相对,“状若门形,故号曰龙门”。

(游客下山,盘山路中经停黑风口下车)

四、 黑风口

黑风口是长白山天池主峰半山腰的一处悬崖风口,位于北侧登主峰路旁,是一个可以

俯瞰二道白河峡谷,俯观天池北口流泻而下长白瀑布的绝佳景点。你站在悬崖豁口,会看到它与二道白河峡谷、长白瀑布迎面对峙,谷底至崖顶高差500米左右,犹如两扇天然屏风立于峰巅。无风天气到此,仰望悬崖陡峙,飞瀑直下,俯视温泉蒸腾,白河浪涌,确是风光无限在险峰。一旦天池上空风起云涌,这里便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此时此刻,若不小心翼翼地攀石爬过,则有被狂风卷倒的危险。

(游客下得山来,正处于天池北坡二道白河大峡谷中,沿峡谷布列着长白天池下的诸多奇特景观) 下面,请大家随我观赏长白山下的败处奇特景观。

五、 长白山北坡峡谷的奇特景观

1.长白山瀑布

群山环抱的长白山天池,惟北侧天文峰与龙门峰之间有一缺口,池水从此口溢出,沿

悬崖峭壁之间的乘槎河(或称天河)北流至1 250米的断崖处突然跌涛而下,势如万马奔腾,形成了落差68米高的瀑布,这就是著名的长白瀑布。

远望瀑布,似白练悬空,又似银河天落,景致蔚为壮观,堪称长白山最佳景观之一。

近视瀑布,水鸣如鼓,白浪飞溅,你可领略到那珠垂玉坠、喷银泼翠的风采。只见那玉龙般的水柱从断崖直立处骤然跌下,冲下幽深谷底,其声如钟鼓雷鸣咚咚作响,浪花飞舞,水气弥漫,犹如轻纱薄舞继而光涌奔腾,穿峡劈谷,一泻千里,成为源远流长的松花江之源。由于其白浪飞溅,在峡谷中蜿蜒流成一条白色的水练,当地人称白河(或称二道白河),是松花江最先的源流。

宏伟壮观的长白瀑布,常年飞流不息,即使到了隆冬时节,它也不畏严寒,不惧风雪,傲然从悬崖上凌空而下,飞起万千水滴,瞬间变成了冰粒,众多冰粒组成了簇簇冰花,冰花纵横喷射,宛如银光闪烁的焰火。有诗云:

白河两岸景清幽,碧水悬崖万古留。

疑似龙池喷瑞雪,如同天际挂飞流。

不须鞭石渡沧海,直可乘槎问斗牛。

欲识林泉真乐趣,明朝结伴再来游。

2.小天池

在长白瀑布北侧三公里处,二道白河西岸,有一个圆形湖泊,就是小天池。又称银环湖。周长260米,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水深10余米,池水终年不枯。池周围岳桦林密,百草丛生,池水清澈碧绿,峰峦倒映,恬静幽雅,至此游览好似人间仙境,又称画中游。相传仙女们在天池沐浴后,来到小天池,在这明亮如镜的湖面梳洗打扮,所以小天池又叫长白境湖。

3.温泉群

长白温泉群位于长白瀑布900米处,二道白河上游的河谷两岸。在方圆1 0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竟有数十个泉口,终日不断地从岩石缝隙中向外喷吐着沸腾的热水,犹如群龙喷水,所以长白温泉群又称聚龙泉。各泉水温不等,一般在60℃—82℃之间,属于高热温泉,若将鸡蛋放入泉水中,只需20分钟就可煮熟。

温泉水常年喷涌,热气弥漫,由于温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化氢气体,使得温泉周围的青灰色火山岩染上了一层层厚厚的泉华,而呈现出金黄、绽蓝、殷红、翠绿等色彩,光华耀眼,并发出像开锅似的声音,近看如沸珠跃空,远望则雾气腾腾。淙淙泉水在斑斓多彩的岩石缝中跳跃,呈现出一派欢腾而热烈的气氛。

长白温泉群不仅是风景秀丽的旅游圣地,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经化验证实,泉水中含有益元素和矿物质达数十各,在温泉水中沐浴,不仅可使人神清气爽,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游人在饱览长白山风光之余,心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和生活的惬意,将是旅游生活中的一大快事。

4.长白山地下原始森林(又称谷底森林)

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森林树木都是和在地面上,可奇怪 是在长白山中却有一片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下的峡谷底处的“地下森林”。

“地下森林”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胜景区之一。从二道白河峡谷上的公路北侧的一条林间小路蜿蜒伸向密林深处,沿途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如丝如缕飞挂萦绕的地衣、松软厚实的苔藓好像为远道而来的贵宾铺设的绿毯。站在谷底森林的边缘,整个谷底森林可尽收眼底,耳畔有二道白河的潺潺水声,眼前是绿涛滚滚的谷底林海,谷壁高达50—60米,谷底南北长约2 500—3 000米,谷底古树参天,巨石错落,吸一口森林清新的空气,不禁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与君千里,终有离别之时。朋友们,短暂的游览即将结束,感谢您在旅途中的真诚合作,请您留下宝贵意见,欢迎您再次光临长白山,祝您旅途愉快!

吉林市继续教育考试平台范本二

1、人体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答案:c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属了解水平。题目难度:容易题。

2、细细咀嚼米饭,会感到有一丝丝的甜味。这说明唾液…………………………… ( )

a、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b、含有消化淀粉的酶

c、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能提高味觉

答案:b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属了解水平。题目难度:容易题。

3、一个战士是a型血,当他受伤失血后需输血时,应以输给何种血型的血为原则( )

a.a型血 b. b型血 c. o型血 型血

答案:a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属了解水平。题目难度:容易题。

4、在小鱼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属于……………………………………………………( )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细胞内的液体

答案:a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属了解水平。题目难度:容易题。

5、下图是鸟卵的结构示意图,鸟的受精卵中能够发育成胚胎的部分是………………( )

    a.2

b.3

c.4

d.5

答案:d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属了解水平。题目难度:容易题。

6、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解释错误的是

a.螳螂和黄雀是肉食性动物

b.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

c.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建立营养联系

d.“蝉→螳螂→黄雀”是生态系统中完整的一条食物链

答案:d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属了解水平。题目难度:容易题。

7、大豆种子中贮藏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a.胚芽 b.子叶 c.胚轴 d.胚根

答案:b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属了解水平。题目难度:容易题。

8.上图中①示肱二头肌,②示肱三头肌。完成屈肘动作需……………………( )

a.①收缩、②舒张 b.①舒张、②收缩

c.①和②都舒张 d.①和②都收缩

答案:a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属了解水平。题目难度:容易题。

9.上题中,①和②都跨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因此,骨、关节、肌肉关系图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d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属了解水平。题目难度:容易题。

10.王师傅日常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一到夜晚就看不清东西。这种症状叫…( )

a.近视 b.远视 c.沙眼 d.夜盲症

答案:d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属了解水平。题目难度:容易题。

11.右图为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神经元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

b.神经元包括[①]突起和[②]胞体两部分

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冲动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b

20_年吉林市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下一页试题更加精彩!

吉林市继续教育考试平台范本三

在吉林省吉林市东部,与小白山、朱雀山及小团子山合称吉林四大名山。风景幽美,是个度假胜地。龙潭山是以位于西北角山麓一个称为龙潭的秀丽水池而得名。龙潭约长五十三公尺,约宽二十六公尺,深九公尺。叠石为堤,水清见底,每当皓月悬空,倒影荡漾湖心,那就是教人流连忘返的“龙潭印月”。龙潭又名水牢,相传古时有条孽龙给锁在潭底,铁链系于潭边一棵大树上,有人拉动铁链,立刻就会风云变色,潭水翻腾。潭东南有株古桦树,高三十公尺,两人不能合抱,轩昂挺直,清乾隆帝北巡至此,封为“神树”。附近有龙王庙、关帝庙、龙凤寺等古建筑,可供游览。龙潭山顶巅,有一座高句丽古城,城墙高十公尺,城基宽十公尺,周长二千四百公尺,形势雄伟,是古代的军事城堡。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势。古城四隅各有一平台,南平台地势最高,俗称南天门,置身其上,吉林全市景物尽收眼底。高句丽是古国名,建国年代无可考。

龙潭山,壁立于松花江东岸,山势挺拔,景色幽静,树木葱茏,覆盖全山。龙潭山峰海拔388.3米,登上山巅可俯瞰全城。在清朝,因山东北侧的一条小河里盛产小鱼,所以龙潭山又被称作尼什哈(为满语,意为“小鱼”)山。在龙潭山上有龙潭山公园和高句丽时期的古城龙潭山城,龙潭山城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吉林省著名风景区。龙潭山就是因龙潭山城和城中龙潭的传说而得名的。

龙潭位于龙潭山城西北角最低处,又称“水牢”。经考证是高句丽时代(另一说为辽金时代)戍守山城士兵利用山泉修建的备用贮水池。水池东西长52.8米,南北宽25.75米,深9.08米,水深而碧,四壁用整齐的长方形花岗岩石块砌筑而成。无论天气旱涝,水位变化不大,历经无数寒暑从未干涸。“龙潭”前有潭坊一座,曾悬有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德宗景皇帝御书“挹娄泽洽”匾额。池中水影空灵,四周林木清幽,有“龙潭印月”之美称,为著名的吉林八景之一。

关于龙潭的由来,至今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龙潭山周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渔猎耕织,安居乐业。有一天,忽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从天上降下一条孽龙,落到山间水池中。从此,老百姓称水池为龙潭,山也被叫做龙潭山了。这条孽龙经常呼风唤雨,发大水祸害山下的老百姓。有一年孽龙又发大水,淹没了山下的庄稼和房屋,老百姓四处逃命。一个叫林小妹的女孩也被洪水冲走,其父林翁拼命追赶,好不容易游到女儿身边。正要救起女儿,忽然一只受伤的燕子掉在林翁面前,林翁先救了燕子,再看女儿却不见了踪影。林翁及老伴失去独生女儿,痛不欲生。这时被救的燕子突然开口说话了,她安慰了老两口一番,并认林翁夫妇为父母。因燕子生长在龙潭,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龙潭燕。为除孽龙报达林翁夫妇救命之恩,龙潭燕决意飞往南海仙山求师学艺。三年之后龙潭燕功成归来,率领众燕子打败了孽龙,从此龙潭山下的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据说被降服的孽龙用铁链锁在潭底。早年曾有铁链系于潭边树干上,另一端深垂潭底。曾有好事者去拽链,刹时黑云密布,狂风大作,潭水翻腾。相传池东南原有一棵桦树,高9丈,胸径2尺,树杆笔直,枝叶繁茂。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东巡至此封这棵桦树为“神树”,每年春秋与龙潭并祭。解放后,有关部门曾对龙潭做过疏浚清理,在潭底出土过铁链和金代陶器等物品。

龙潭区旧名土城子。清初在此设尼什哈驿站(亦称乌拉站),为东、西、北三个方向大道的交叉点和邻近站的总站。光绪年间为吉林府辖下永智社之一部。1930年(民国十九年),属永吉县第十区。1936年吉林市江北区域增设江北、龙潭2区。1950年8月改称江北区。1951年改称第六区。1953年改称第四区。1956年改称龙潭区。吉化公司所属企业多集中于此区。

吉林市继续教育考试平台范本四

在吉林省吉林市东部,与小白山、朱雀山及小团子山合称吉林四大名山。风景幽美,是个度假胜地。 龙潭山是以位于西北角山麓一个称为龙潭的秀丽水池而得名。龙潭约长五十三公尺,约宽二十六公尺,深九公尺。叠石为堤,水清见底,每当皓月悬空,倒影荡漾湖心,那就是教人流连忘返的“龙潭印月”。龙潭又名水牢,相传古时有条孽龙给锁在潭底,铁链系于潭边一棵大树上,有人拉动铁链,立刻就会风云变色,潭水翻腾。潭东南有株古桦树,高三十公尺,两人不能合抱,轩昂挺直,清乾隆帝北巡至此,封为“神树”。附近有龙王庙、关帝庙、龙凤寺等古建筑,可供游览。龙潭山顶巅,有一座高句丽古城,城墙高十公尺,城基宽十公尺,周长二千四百公尺,形势雄伟,是古代的军事城堡。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势。古城四隅各有一平台,南平台地势最高,俗称南天门,置身其上,吉林全市景物尽收眼底。高句丽是古国名,建国年代无可考。

龙潭山,壁立于松花江东岸,山势挺拔,景色幽静,树木葱茏,覆盖全山。龙潭山峰海拔388.3米,登上山巅可俯瞰全城。在清朝,因山东北侧的一条小河里盛产小鱼,所以龙潭山又被称作尼什哈(为满语,意为“小鱼”)山。在龙潭山上有龙潭山公园和高句丽时期的古城龙潭山城,龙潭山城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吉林省著名风景区。龙潭山就是因龙潭山城和城中龙潭的传说而得名的。

龙潭位于龙潭山城西北角最低处,又称“水牢”。经考证是高句丽时代(另一说为辽金时代)戍守山城士兵利用山泉修建的备用贮水池。水池东西长52.8米,南北宽25.75米,深9.08米,水深而碧,四壁用整齐的长方形花岗岩石块砌筑而成。无论天气旱涝,水位变化不大,历经无数寒暑从未干涸。“龙潭”前有潭坊一座,曾悬有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德宗景皇帝御书“挹娄泽洽”匾额。池中水影空灵,四周林木清幽,有“龙潭印月”之美称,为著名的吉林八景之一。

关于龙潭的由来,至今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龙潭山周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渔猎耕织,安居乐业。有一天,忽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从天上降下一条孽龙,落到山间水池中。从此,老百姓称水池为龙潭,山也被叫做龙潭山了。这条孽龙经常呼风唤雨,发大水祸害山下的老百姓。有一年孽龙又发大水,淹没了山下的庄稼和房屋,老百姓四处逃命。一个叫林小妹的女孩也被洪水冲走,其父林翁拼命追赶,好不容易游到女儿身边。正要救起女儿,忽然一只受伤的燕子掉在林翁面前,林翁先救了燕子,再看女儿却不见了踪影。林翁及老伴失去独生女儿,痛不欲生。这时被救的燕子突然开口说话了,她安慰了老两口一番,并认林翁夫妇为父母。因燕子生长在龙潭,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龙潭燕。为除孽龙报达林翁夫妇救命之恩,龙潭燕决意飞往南海仙山求师学艺。三年之后龙潭燕功成归来,率领众燕子打败了孽龙,从此龙潭山下的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据说被降服的孽龙用铁链锁在潭底。早年曾有铁链系于潭边树干上,另一端深垂潭底。曾有好事者去拽链,刹时黑云密布,狂风大作,潭水翻腾。相传池东南原有一棵桦树,高9丈,胸径2尺,树杆笔直,枝叶繁茂。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东巡至此封这棵桦树为“神树”,每年春秋与龙潭并祭。解放后,有关部门曾对龙潭做过疏浚清理,在潭底出土过铁链和金代陶器等物品。

龙潭区旧名土城子。清初在此设尼什哈驿站(亦称乌拉站),为东、西、北三个方向大道的交叉点和邻近站的总站。光绪年间为吉林府辖下永智社之一部。1930年(民国十九年),属永吉县第十区。1936年吉林市江北区域增设江北、龙潭2区。1950年8月改称江北区。1951年改称第六区。1953年改称第四区。1956年改称龙潭区。吉化公司所属企业多集中于此区。

吉林市继续教育考试平台范本五

游客们:

大家好!我叫悦悦。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去龙潭山游览,请您随身带好贵重物品,注意安全。

游客们,我先介绍一下吉林远近闻名的龙潭山。

龙潭山公园是是中国著名城市森林公园,它位于吉林省东北地区,松花江东岸,占地234公顷,始建于1957年。因山上有古池“龙潭”而得名,现在尚存1500多年前修建的高勾丽古城遗迹。一会儿我们进去的时候,会看到更详细的介绍。

看!我们已经位于龙潭山了。龙潭山山势雄伟,呈卧虎形西东走向。西路峰峦陡峭,拔地而起;东路绵延远去,没于群之中。龙潭山被近百种,一百二十余万株乔、灌木所覆盖其中百年以上古木有一百三十余株,不愧是森林公园。

游客们,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龙潭山中的龙潭,亦称水牢。

在龙潭山高勾丽城西北角最低处,是古人利用泉眼修建的贮水池。因为,传说有一条孽龙被所在潭中,铁链系与潭边一棵大树上,传说有人拉动铁链,立刻就会风云变色,潭水翻腾。故称“龙潭”。龙潭四壁以花岗石条垒砌,呈长方形。东西长米;南北米,水深约10米。潭水主要以山上的雨水和积雪聚集而成,又因泉下有泉眼,故水深而碧,无涨无落,终年不固。每当浩月当空,倒影荡漾湖心,吉林八景“龙潭印月”即指此处。

与水牢距离250米处,是一圆形石砌深坑,称其“旱牢”,其实是高勾丽时期古城堡储存军需物资的地窖。

好了,我们这次“龙潭山一日游”就到次结束了,请大家玩好,欢迎大家常来游玩,一定会收获更多知识的,谢谢!

推荐阅读:

  外出申请书范本(9篇)

  有关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实施方案范文(精)(8篇)

  有关会议通知模板及范文如何写(四篇)

  红木家具合同(二十五篇)

  如何写高一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4篇)

  关于手工作品(4篇)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