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范本(八篇)
精选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范本一
转述句练习及答案推荐度: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推荐度:我是小偷的阅读答案推荐度:历年语文高考真题与答案推荐度:高考语文全国乙卷真题和答案推荐度:相关推荐平时多做练习,有利于考试的发挥。那么,关于语文鱼我所欲也练习有哪些内容呢?语文鱼我所欲也练习答案是什么呢?
1、本文选自《 》,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他的政治主张是 ,他认为人之初, 。
2、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
(1)死亦我所恶________ (2)一箪食,一豆羹________
(3)蹴尔而与之________ (4)乞人不屑( )也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乡为生死而不受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4、翻译下列句子。
(1)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_
(3)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6)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词多义。
为
(1)今为( )
(2)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 )之
(3)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 )也?
(4)乡为( )身死而不受
7、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积累“舍生取义”的名人事例(3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为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中加线字的意思。
①苟得( )②恶( )③由是( )④独( )⑤蹴( )
⑥本心( )⑦得( )⑧已( )⑨丧( )⑩向( )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依据“呼尔而与之”演变而成的成语是 。
4、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填写完整下面的一副对联。
上联:杀身以成仁,斯仁非仁也;
下联: ,此 是 乎?
5、下面的名言不是孟子说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很有说服力。
b. 本文选自《孟子•台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共七篇,二百六十一章。
c.《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是恶的,本文正是从这种理论出发,来论述“舍生取义”的主张的。
d. 孟子指出,那些不能“舍生取义”的人,正是为物欲所蔽,为了“万钟之禄”“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失其本心”。
7、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例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8、选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9、这篇文章阐述了什么观点?
10、既然有比生更可宝贵的,比死更可厌恶的,那么平时应该如何做?
11、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 )
a、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12、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这段文字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本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一、基础知识。
1、《孟子•告子上》、仁政、性本善。
2、(1)wù (2)dān gēnɡ (3)cù (4)xiè
3、①“乡”通“向”;从前。②“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③“辩”通“辨”;辨别。④“辟”通“避”;躲避。
4、(1)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2)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3)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4)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的话,我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义”。
(5)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获得生命的手段为什么不采用呢?
(6)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是有人不采纳。
(7)用脚踢着施舍给别人,即使是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8)万钟的俸禄如果不问它合不合礼仪就接受它。那么万钟的俸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9)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
5、略(可赞成,可分析其局限性,也可结合时代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6、(1)为了(2)做(3)做、采用(4)肯、情愿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8、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二、文言文阅读。
1、①苟且取得 ②厌恶 ③通过某种办法 ④仅仅 ⑤践踏 ⑥本来的思想,即“义” ⑦同“德”感激 ⑧停止⑨丧失⑩原先、从前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3、嗟来之食
4、舍生以取义,此义是义乎?
5、c 6、c
7.“如使人……何不为也?”这样写使文章结构严密,感情充沛,读者易于接受与背诵。
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9、舍生取义
10、不为苟得也 患有所不辟也 11、a 12、d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暴政”。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小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知也。仁义礼智,非曲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s("content_relate");【语文鱼我所欲也练习答案】相关文章:
鱼我所欲也练习答案05-24
鱼我所欲也练习及答案05-17
鱼我所欲也语文阅读答案11-02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11-06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11-03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及答案11-02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答案05-25
鱼我所欲也练习册答案05-24
《鱼我所欲也》练习说明11-13
鱼我所欲也练习课件05-12
精选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范本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与 通 欤;乡 通 向;辟 通 避)
《鱼我所欲也》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鱼我所欲也》注释
亦:也。
欲:喜爱。
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舍:舍弃。
取:选取。
甚:胜于。
于:比。
故:所以,因此。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莫:没有。
则:那么。
凡:凡是,一切。
得生:保全生命。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为:做。
而:但是。
是故:这是因为。
非独:不只,不仅 非:不 独:仅。
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是:此,这样。
心:思想
勿丧:不丧失。丧:丧失。
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则:就。
弗:不。
得:得到。
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
蹴:用脚踢。
而:表修饰。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辩:同“辨”意为辨别。
何加:有什么益处。何 介词结构,后置。
宫室:住宅。
奉:侍奉。
穷乏者:穷人。
得我:感激我。得:同“德”,感激。
与:同“欤”,语气助词。
乡:同“向”,先前、从前。
已:停止。
本心:指本性,天性,良知。
《鱼我所欲也》赏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
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
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赏析二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
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其实,仅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本心”的事例,并不牵涉生死,而只是富贵与“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舍生取义”的说法没有什么关系。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鱼我所欲也》简析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他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还强调指出“非独贤者有是心(舍生取义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其本心(舍生取义之心)”。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如今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鱼我所欲也》一文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论点应当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贤者能勿丧耳”。如果把《鱼》文分成三段来分析,是不难说明这一观点的。本文逻辑严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流畅,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文言现象
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与”,通“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中:乡”,通“向”,先前,从前。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本文主旨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精选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范本三
1、积累一些实词、虚词,正确翻译课文。
2、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
3、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
1、 体会语气,练习朗读,背诵课文。
2、 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
:
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由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观,导入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注意要点: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
停顿示例: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学生自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2)师生讨论,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精选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范本四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4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以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庄子故事两则》)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欲代子相( )
(3)故不为苟得也( ) (4)于是鸱得腐鼠(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3分)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小题3】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 的“鸩鶵”,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 ,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2分)
【小题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也体现了这种追求。(2分)
【小题5】《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三篇文章中孟子的思想主张与《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的思想主张有很大不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孟子与庄子思想主张的不同点。你赞同哪种思想主张?简谈你的理由。(3分)
答案
【小题1】同“避”,逃避 做国相 苟且 在这时(2分)
【小题1】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3分)
【小题1】志向高洁 ; 功名利禄(2分)
【小题1】舍生取义(2分)
【小题1】孟子积极入世;庄子消极避世。
答到“积极”、“消极”或“入世”、“避世”的意思,均可得满分;
答到孟子“重义轻生”,庄子“不贪图富贵,幽默风趣”等也可给满分。
解析【小题1】解释词语注意通假字和古今异义字。
【小题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注意字字落实,连词成句的原则。注意关键字:子:对人的敬称,你。欲:想要。以:用。(3分)
【小题1】对话外之音的考查,“ 的鸩鶵”实际是“——的庄子”可以联系人物性格特点。(2分)
【小题1】考查运用原文回答问题,也考查对主旨的理解。(2分)
【小题1】没有固定答案,注意抓主要观点,庄子:消极。孟子:积极。谈理由要充分且言之有理。
精选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范本五
鱼我所欲也
一、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名柯,字子舆,被后人称作“亚圣”,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长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的学说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散文家孟轲及其弟子万章等人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261章,3.5万多字。也是“四书”之一,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二、解题
孟子主张“行善论”,他认为人生而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生和不义可耻到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和力,不要失其本心。
三、注释:
欲:想要,喜欢。
所欲:想要的东西。
亦:也
兼:同时
舍:舍弃
生:生命
取:选择,选取
义:大义
甚:超过,胜过
苟得:不合理的取得。指苟且偷生。
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如果,假使,者,„„的手段。
何不用也: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
是故:因此
独:只,仅。
贤者:贤能的人
心:想法
是:这样
丧:丢失
勿丧:没有丧失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豆:古代食器,有木制,陶制等,用来
盛肉或其它食品。
羹:用肉或菜做的带汤的食物
弗:不
呼:呼喝,轻蔑的对人不尊重
尔:语气助词
与:给
蹴:踢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优厚的俸禄
辩,同“辨”,辨别。
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增益
宫室:住宅穷乏者:贫穷的人
奉:侍奉。得,通“德”,感激
与,同“欤”,语气助词,译为“吗”。乡,通“向”,原先,从前。已;休,罢,停止。
本心:天性,天良。是故:这样的原因,因此。
能:能够。
四、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3.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而挺身而出?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7.不辨礼仪接受万钟是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
死者。
10.《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似的孟
子曾说过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五、主旨、写法特色、写作思路
(一)主旨
“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阐明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二)写法
1、论证方法:开头比喻论证,2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3段【总体-具体】。
道理论证
2、a孟子散文特点:b排比作用,对比手法句式作用,比喻
(三)写作思路
首先,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讲道理论证论点,接着,举“穷者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从正面论证论点,最后,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从反面论证论点。
七、阅读理解:
1、孟子是怎样提出和论证他的主张的?
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比喻“舍生取义”。比喻论证,类比推理,生动形象地论证生和义的关系,并指出“生”和“义”孰轻孰重的关系,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2、比喻论证的作用?
运用比喻论证,引出下文舍生取义的观点,使所讲道理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形象通俗,容易接受,又使文章有文学趣味。
3、生活中常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来说明什么道理?
人们所喜爱的两种事物,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如,名和利益,要择优而取。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是心”是指什么?“贤者”是指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1)“是心”指羞恶之心,即“义”舍生取义
(2)“贤者”指那些不为利动,不为势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义,舍生取义的人。
(3)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具有善的本性,只是后来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才
变化的,但是贤者却能不受恶习的影响,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天性。
5、作者说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的意图何在?
说明所有人都怀有义,人应保持正义,激励众人崇尚道义。
6、为什么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为什么有的祸患不能躲避。
因为苟且偷生的事往往违背道义,如果背信弃义去做,就会被人们唾弃,有的祸患如果躲避了就违背了道义,因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
7、贤者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
是否能固守道义,贤者能坚持操守不丧失。
8、本文写作的目的?
针对世人大都被物欲所蒙蔽,而不能舍生取义的情形,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号召人人保持本心,做到舍生取义。
9、孟子在文中赞扬哪些人,哪些精神;叱责了哪些人,哪些精神?
赞扬了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舍生取义的精神
叱责了苟且偷生,贪图富贵,见利忘义的人,批判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贪利忘义的丑恶现象。
10、文章结尾说:“此之谓是其本心”本心是指什么?有什么目的?
(1)本心指天性天良,羞恶之心,即舍生取义之心。
(2)这句话突出贪利忘义的严重后果,失去了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以此突出舍生取义的重要性
11、面对“弗得则死,得之则生”的情形,(1)为什么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
(2)举例行道之人和乞人不是嗟来之食的目的?
(3)面对这种不受的现象,你怎么看待?
(1)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失其本心,违背道义。为了维护道义而不接受。说明人们把义看的比生命更重要,二者不可得兼时,就应舍生取义。
(2)说明连行道之人和乞人都可以为守义而舍生,一般人更应如此,以此做事实论据,说明舍生取义的重要性。与下文例举的“不辨礼仪接受万钟”的事例做对比,说明见利忘义的现象,应该停止,有警示世人的作用。
(3)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当关系生死时,却能考验人的品格,即便是乞人,也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所以我们更应该坚持道义,做到舍生取义。
12、从文中找出对比的句子说明好处?
第一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好处:通过对比,使句式更加音韵,和谐,整齐,读起来声调铿锵,显得有气势,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词锋犀利,说理透彻,论证更加严密。
第二段:“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作对比“乡为”和“今为”作对比。
作用:认识到不顾礼仪,贪图富贵的人是多么可耻,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渐变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舍生取义。道理说的更清楚,给人深刻印象加深文章说服力。
1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排比句?作用?
加强语势,增强感情,显示说话的人义正言辞,理直气壮,把孟子对一些人丧失本心的痛心和遗憾表达的淋漓精致,也体现孟子散文气质充沛,感情强烈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表现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
14、如何理解评说孟子的义?
孟子的义有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经人们的充实和阐发,已经超过了儒家的思想范围,今天我们给予了它新的意义,一切正义和道德规范都是义,为了正义和真理,应该牺牲个人的利益,直至生命,义已经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
15、本文中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首先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提出论点舍生取义。
然后以正反两方面道理论证论点。
接着以行道之人和乞人不是嗟来之食的例子从正面论证论点。
最后以不辨礼仪接受万钟的例子从反面论证论点。同时形成对比论证。
以见利忘义之人,已失其本心,总结全文。
16、本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
①本文的观点舍生取义,赞扬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叱责了苟且偷生贪图富贵,见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他的进步性。②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有阶级局限性③又说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是后来失之本心,这样理解没有强调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它唯心主义性善论的表现。
17、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作者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如何理解?
义是人格的基石,在生与义相冲时,贪生者是懦夫,舍生取义方显大丈夫所为,生命固然重要,但道义高于一切,在生与义发生冲突时,我们不能贪生怕死,应为国家民族献身,舍生取义。
18、孟子指责“万种---受之”的现象①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意义?②举例说明。③你从中获取什么启示?
①对当时的黑暗政治和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的意义,提醒后人应该时时刻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富贵,做不合礼义的事。
②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成功之时,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时,违法乱纪,追名逐利。如,解放初期的贪官张子善;现代原安徽副省长王怀忠等人。就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他们是丧失了原来的立场和品德。
③孟子认为这是丧失本心的表现,启示我们要时时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名利而丢失任个、尊严,做出不该做的事情,不能见利忘义,要恪守本心。
20、从本文看出孟子是怎么的人?
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坚守道义,不趋炎附势,拒绝“万钟”有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是是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21、请对本文第二段的内容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舍生取义”。接着以行道之人和乞人不是嗟来之食的例子从正面论证论点。最后以不辨礼仪接受万钟的例子从反面论证论点。赞扬舍生取义之人,批评见利忘义的人,以见利忘义之人,已失其本心,总结全文。
22、孟子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又认为那些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是失其本心,这样解释——没有强调后天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他唯心主义性善论的表现。
23.那些“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辱,现在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是什么原因是他们这样的呢?
他们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德我”而丧失了立场和品德,失其本心
24、孟子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赞,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的影响?
(1)历史上有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作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
(2)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烈士夏明翰《就义歌》中写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3)这样都是与舍生取义精神,一脉相承。音调铿锵,意境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5、孟子所说的“义”与江湖所说的义气有什么不一样?
孟子所说的“义”指道义、礼义,是封建道德规范,江湖义气的“义”指小集团的狭隘有时不分是非的团结,今人的正义指为追求真理和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高尚情操。
26、孟子散文特色?
(1)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2)使用对偶句,排比句,文章读起来生动,有节奏感,富有文采和气势。(3)善用比喻,使所讲道理易于接受。又使文章有文学趣味。(4)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有说服力,充分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和雄辩善辩的才华
27、.当今社会人民提倡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与舍生取义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孟子主张“舍生取义”是在“生”和“义”发生冲突时做的抉择,并非不热爱生命。
28、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千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生命践行了这一主张。但是,强盗有时也讲“义”,例如二战时期的日本军人为了效忠天皇而“杀身成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区别正义与非正义呢?正义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通常指人们按一定道德标准所应当做的事,也指一种道德评价。在汉语里,它通常与公平、公道、正直、正当、公利、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德、人格的自尊、自爱等相连。在日本的教育体系里没有是非、没有善恶,只有忠诚、利益和对强者的崇拜。因此日本人的“杀身成仁、为国捐躯”,并不是反抗侵略压迫的正义之举、而是指对天皇无条件效忠和为大日本帝国利益不惜一切代价。
29.学习本文你受到怎样的启迪?
生命固然重要,但道义高于一切,在生与义相冲突时,我们不能贪生怕死,见利忘义,而应该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勇于舍生取义。
30、全方位、直通车习题
八、1、孟子的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尽信书不如无书
2.列举舍生取义的人及诗句
文天祥在敌人的高官厚禄、威胁利诱面前视死如归,抗元失败后,不动摇民族气节,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流传千古。
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生便种自由死
3、.对联
1.生切勿苟得 义不可窃取
2.生莫贪小利 义不存私心
1. 生是天下众人欲 义为世间贤者求
2. 生于浮尘莫偷生 义在凡间莫丧义
3. 生不食嗟来之食 义勿失浩然正气
精选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范本六
《鱼我所欲也》 复习题
一、文学常识
此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二、实词积累(1)欲:想要。(2)于:比。
(3)苟得:苟且有得,这里指“苟且偷生”。(4)恶:厌恶。(5)患:祸患,灾难。(6)辟:通“避”躲避。(7)如使:假如,假使。(8)为:做。
(9)丧:丢掉,遗失。
(10)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11)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12)呼尔:吆喝着。(13)与:给予。(14)蹴:用脚踢。
(15)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6)万钟: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的一种量器。(17)加:好处。
(18)辩:通“辨”,辨别。(19)奉:侍奉。
(20)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21)与:通“欤”语气词,吗。(22)乡:通“向”,从前。(23)已:停止,放弃。(24)本心:天性,天良。(25)何加:有什么益处。
三、相关成语
舍生取义 嗟来之食
四、相关对联
1贫贱不移颜回有丈夫之志
威武不屈天祥存英雄之举 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依口味取舍
生同大义非能共存,据良心抉择
五、原文填空
1、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以“鱼”与“熊掌”比喻引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为什么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所欲有甚于生者。
4、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句子是: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强调“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关乎生死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7、作者赞颂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即义重于生的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8、结尾“此之谓失其本心”照应开头哪句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六、问答题
1、此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它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是什么?
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舍生取义。
3、什么是“义”呢?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他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羞耻,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一般指公正的道理或正义的行动。
4、孟子是怎样提出和政论他的主张的?
把生命比做鱼,把义比做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5、为什么用比喻形式说理,而不直接提出来?
这样说理形象通俗,易于接受。
6、第一段分几层论述?分别从哪个角度论述?
三层: 第一层:“鱼,我所欲也一一舍生而取义者也。”用比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第二层:“生亦我所欲一一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用生与死进行对比论证为什么要“舍生取义”。(指出人间有比生更宝贵的东西,就是义,也有比死更可怕的东西,就是不义。)
第三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贤者能勿丧耳。”
激励众人,此心人皆有之。
7、文中至今流传的一个成语是?
舍生取义。
8、作者说“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意图何在?
激励众人崇尚道义。
9、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既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10、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东西是什么?
义, 不义。
11、为什么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为什么有的灾祸不能躲避?
因为苟且偷生的事往往违背道义,如果背弃信义去做,就会为人所唾弃。
因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
12、“贤者”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什么?
能否固守道义。贤者能坚持操守,勿丧失。
13、“一箪食„„乞人不屑也”。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举例论证。
14、“一箪食„„乞人不屑也“。化用成语故事是: 嗟来之食。
15、用这一生动的事例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什么?
“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关乎生死。如果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即使是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既义重于生。
16、“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此之谓失其本心。”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作用是从反面论证“万钟”亦不该接受。
与“一箪食,一豆羹”段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印证了“舍生取义”。
17、孟子在文中表扬了哪些人?斥责了哪些人? 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见利忘义的人。
18、如何看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义”字是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大多数人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19、对孟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的评价。
他认为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善心,在文中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但是这种结实没有强调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20、从古到今,无数的事例验证“舍生取义”的人可以流芳百世,见利忘义的人遗臭万年。请举例一一加以验证。
舍生取义之人如,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李大钊等。
见利忘义的人如,吕师孟叔侄、秦会、洪承畴等。
21、联系全文的大意,用“生”与“义”开头,拟写一副对联(不少于五字)。
略。
22、你过去一定也做出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印象最深?你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或教训。
(思考人生选择的意义及应当遵循的原则,树立起义重与利、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
23、文章开篇运用了什么修辞?为何运用这一修辞?
比喻,因为本文是论述“舍生取义”的,重在“义”,“义”是抽象事物,难以把握,理解,用比喻使人容易接受。
24、本文围绕什么展开议论?
孟子设喻,从人的口腹之欲开始通篇议论,也围绕着人的口腹之欲展开。
25、文章从所欲入手,说明人的所欲发生矛盾时应该怎样?
应采取一个正确的原则态度,要进行正确的抉择和取舍。
26、文章用“鱼”和“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鱼喻生命;熊掌喻“义”,形象的区分“生”与“义”的价值高下。
27、面对生与义不能得兼时,孟子认为应该怎样做?
宁可取义,也不苟且偷生。既故不为苟得也。
28、面对死与不义不能同时避开时,孟子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拧可赴死,也不愿躬躬不义
29、作者在文中把什么看作比死更令人厌恶?(用两个字概括)不义。
30、作者认为面对正义时,人表现应如何?
为了正义绝不能贪生怕死,屈辱人格,而要无所畏惧,义无所顾。
31、指出文中从反面论述: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凡是可以苟且偷生的无耻手段都做得出来的句子: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32、指出文中:有的人明知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生存却不采用,其原因是:
所欲有甚于生者。
33、指出文中有的人明知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躲避辟患却不采用,其原因是:
所恶有甚于死者。
34、为什么世人的行为仍有贤与肖,义与不义的区别呢?
因为贤者能坚持“舍生取义”,始终“勿丧”,一般人则难免因环境改变,而“失其本心”
35、文中作者认为“舍生取义”之心,不仅仅是贤人所具有的语句: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6、文中“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
37、“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为什么饥饿的行人,乞丐不接受呢?
因施与者态度不好。他们认为接受这“嗟来之食”,将陷身于不义,这是人们天生的羞恶之心。
38、用者对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是如何回答的:
万钟于我何加焉!
39、文中指出昔日宁死不受嗟来之食的人,此时却不辨礼义而受之,你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这类人是在无尽的利欲的旨诱一丧失了本心。即受环境影响。40、文章第二段举实例的目的是:
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并在篇末点题,指出不应为物欲所蔽。
41、指出文中点题的句子: 此之谓失其本心。
42、孟子在文中虽讨论的是一般人的道德标准,但实质另有它论,你认为作者意在职责谁,体现什么思想?
意在职责统治者,不应被物欲所蔽,而丧失羞恶之心。体现了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精选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范本七
挫折也美丽演讲稿推荐度:我为建党百年献礼内容推荐度:《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推荐度: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推荐度:事务所实习报告推荐度:相关推荐《鱼我所欲也》内容赏鉴
《鱼我所欲也》的内容怎么样呢?下面来一起赏鉴吧!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
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
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孟子在本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
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s("content_relate");【《鱼我所欲也》内容赏鉴】相关文章:
鱼我所欲也内容概括06-28
鱼我所欲也课文12-30
鱼我所欲也板书06-22
鱼我所欲也 课件06-20
鱼我所欲也论证06-02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06-02
鱼我所欲也音频05-12
鱼我所欲也解释05-08
鱼我所欲也启示05-09
鱼我所欲也朗读我05-08
精选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范本八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23.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2分)
通 意义
24.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断子之手足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或以钱币乞之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诲汝知之乎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投诸渤海之尾
25.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26.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 的观点,甲文则用 论证了 的观点。(3分)
27.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3分)
答案:
23.“辟”同“避”,“躲避”的意思。(2分) 24.a(3分)
25.(1)不只是贤明的人,才有这种思想。(2分)[来源:]
(2)给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干这件事吗?(2分)
26.万事莫贵于义(1分),舍鱼而取熊掌(1分),舍生而取义(1分)
27.正义(或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1分)。有必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