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第一书记推荐材料范文(通用9篇)
第一书记是指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中选拔出来的党员,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未退休,因年龄原因调整领导职务,被分配到村一般为软弱涣散村,贫困村担任党组织负责人的干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优秀第一书记推荐材料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优秀第一书记推荐材料
我叫胡红宝,中共党员,是三门峡市工商局竞争执法科科长。按照组织的安排,20_年4月份到双龙湾镇久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久富村位于卢氏县西南山区,是省级贫困村。全村辖6个居民组,174户498人。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2994亩,耕地面积389亩,人均不足1亩。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薄弱,生存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困苦,聋、哑、呆、智障及残疾多达40人,近78%的村民仍居住在土木结构房屋中,个别人家全年收入不到1000元。目前,该村有贫困户为88户258口人,贫困发生率为49.5%;兜底户13户、33人,贫困面比较大、程度较深。
驻村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的直接指导下,我牢记责任和使命,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严守组织纪律,坚守工作岗位,紧密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会议精神,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理念,紧紧围绕“项目兴村、产业富民”目标,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充分发挥作用,倾心投身脱贫攻坚,倾情帮扶贫困群众,新发展产业项目5个,为村、群众办实事好事40余件,争取项目、财物、钱款总价值2600余万元,群众收入稳步增长,脱贫31户111人,贫困率下降22.29%,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党组织堡垒作用发挥明显增强,一举由软弱涣散村、贫困村成为脱贫攻坚先进村,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赞扬,连续2年获得三门峡市和卢氏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多次代表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做典型发言。
一、抓班子、带队伍,党建引领促脱贫
按照“党建引领、支部搭桥、党员铺路”工作思路,我和久富村两委班子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引领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抓好硬件提升,阵地建设有了新变化。先后筹措资金13000元,对村室、党员活动阵地进行提升改造,坚持制度上墙,配备办公家具;筹集近27万元资金,修建二层楼房,党员活动阵地扩大到280多平方,硬件建设水平大大提升,阵地面貌持续改观,达到了争创“五星级”党支部条件。 二是强化党性锤炼,党员担当意识实现新提升。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党员活动日为抓手,认真开展“党员积分管理”等活动,带领村干部、党员先后到狮子坪、洛阳龙峪湾学习党建先进经验,极大增强了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党员战斗力大大提升,党员精气神进一步提振。
三是推进电子商务,脱贫产业有了新发展。市、县组织部门筹资5万多元,建成久富村电商服务站,成为全市“党建+电商+扶贫”模式示范点,助推精准扶贫。目前,已开发农副、药材食材、旅游和花卉苗圃四类产品30多个品种,统一纸质包装,统一标签,提升了上行产品质量和数量,久富村党建引领脱贫,电商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
二、抓项目、夯基础,村容村貌大改观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同村两委一班人,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宣扬先进典型,坚定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从提升村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入手,一项项群众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得以实施。
一是积极推进村级道路建设。争取资金近127万元,硬化村级公路9条7.6公里,目前已投入使用,彻底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贯穿全村的投资近600万元的5.28公里宽5.5米的水泥路拓宽工程,已于今年10月9日正式开工,明年5月份将完工投入使用,全村村道面貌将彻底改变。
二是加快推进文化广场建设。投资46万元建设文化广场,新修了群众娱乐室、阅览室、大舞台、活动健身场地等基础设施,10底正式投入使用;投资11万元的村卫生室4月份已投用。通过积极争取,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为村偿捐彩色B超仪2台,价值38.4万元,极大改善了医疗条件。
三是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整治,重点对农户房前屋后、村道河道垃圾、粪土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整治,价值10万元的垃圾车和12个垃圾箱、启明公益基金会捐赠的价值30万元垃圾桶全部到位,并配齐3名清洁员,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得到有力改善。联通公司的宽带网线实现了“家家通”;投资300多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顺利完工;投入25元资金对村室、党员活动室进行改造;整治周边环境,实施美化、亮化工程,久富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呈现出新的面貌。
三、抓产业、助脱贫,帮助群众快致富
致富靠项目,发展靠产业。我和村委一班人把目光紧紧瞄准产业项目,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解决农民致富无路、增收无门的问题。
一是抓住农业产业项目。争取到670亩连翘种植到户增收项目,已通过验收,49.2万元政策性补贴已下发到村民手中;争取到北京启明公益基金会资助资金15万元,支持发展大樱桃产业,今年已种植了100亩6000余棵。初步形成长期见效的连翘产业和短期见效的香菇产业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二是大力推进劳务输出。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目前全村70余人长期外出务工,60余人在附近打工,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三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牵手河南省菜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8个生态卢氏鸡养殖场,成为久富村第一个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已初见效益,集体收入4.8万元,贫困户收入11.8万元。
四是发展新型集体项目。投资9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即将并网发电,运转正常每年将给村集体增收纯利润16万元;投资169万元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园,也即将动工,预计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进20万元的收入。5大新的增收产业项目的建成发展,极大地推动村经济发展,加快村民脱贫的步伐。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在如炽党旗的引领下,我和久富村党员干部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奋发有为的激情,书写脱贫攻坚新篇章,让“久富”久富,成为名副其实的永久富裕之村!
第2篇: 优秀第一书记推荐材料
微发胖的身材,黝黑的皮肤,说起话来会笑的眼睛……初次见到xx,是在四角方村村委会的“第一书记”办公室里,此时的他不只是xx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还担任着四角方村的“第一书记”。此次笔者在四角方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之余,近距离接触到“第一书记”xx。谈起“第一书记”,对于多数人或许是个完全陌生的词语,xx作为我校选派的三位“第一书记”之一,用行动给予这个词这样的解释……
一、义不容辞担任“第一书记”
四角方村属淄博市张店区沣水镇,共有人口1071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村子的发达与富裕溢于言表,随着村内引进工厂的污染及领导班子的一届届更换,往日热闹非凡的村庄逐渐没落。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时至今日,靠天吃饭的村民、严重老龄化的劳动力、依旧污染严重的空气、巨额外债等等压得村庄得不到一丝喘息。经过学校再三考虑及筛选,xx被选为四角方村的“第一书记”,指导四角方村脱贫致富的重任便落在他的肩上。
xx得知学校的决定时,只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经过省、市委组织部门的“第一书记”培训后,四月中旬,xx来到四角方村开始了驻村工作。那个时候xx的妻子刚做完手术,身边离不了人,尽管如此,他还是第一时间到村里报到,并用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村里的全部住户。
二、石头碴上“练技术”
走访时,村民告诉xx,由于通往村里的路基遭到严重破坏,出租车司机一听说到四角方村,两倍价钱都不愿意拉。xx说到,有一位村民出嫁,婚车在出村路上被石头硌得抛锚,救援车在晚上都很难找准村子的位置。
修好这条“致富路”成为了xx面临的首要问题。他反复与村委讨论,通过协调,相关政府已经给出答复:四角方村公路的修复将成为淄博市的重点工程,最晚今年年底或明年初,村民们再也不必为进出村而发愁了。就这样,xx为了能及时帮助村民解决问题,每天开着车在石头碴上“练技术”。
村里的一位村民娶了一个外来带孩子的妻子,为了帮他们查清楚如何帮孩子上户口,xx在市里往返两次,最终使这位夫妇一两年都没搞清楚的问题得以解决。村头有位老战士用来谋生的水泵坏了却无钱修理,xx得知后,先掏出3000元让他将水泵修好。就这样,xx用看似琐碎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第一书记”的职责。
三、“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发展好了给了谁”
来到四角方村已经三个月了,xx已和村民打成一片。“老梁来下盘棋吧!”实践队员在走访xx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吆喝声。谈及村庄的发展问题,xx常道:“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发展好了给了谁。”他对村民的情况已经十分了解,在他的“第一书记”日记本上,笔者看到xx对每日走访的工作记录,哪家有什么困难、哪家需要什么东西等等都详细地记录着。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村民们靠天吃饭的情况得解决……”xx凝眉向笔者说道。通过详细走访、研究了村里的地形结构后,xx决定要努力为村里打一口井,解决村内的灌溉问题。
据实践队员调研,如今的四角方村饱受赤泥污染。“风大时出门必须戴口罩,路边玉米地结的果实都是红色的,洗都洗不掉。”一位大娘向笔者说道。对此,xx联系学校生命科学学院相关人员对四角方村土地情况、村貌特征等取样分析,争取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谈话间,xx的手机又响了,原来是村民向他咨询有关高考志愿填报方面的问题。为了帮村里的孩子们填报理想的大学,xx作为学校派出学习小组组长赴青岛、烟台等地交流经验,同时他也认真分析今年高考录取形式为村民们出谋划策。
“一切都是村民的,都是老百姓的,我们不带走一丝一毫。”xx时常这样教导实践队员。在此,我们祝这位“第一书记”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期待四角方村在他的带领下早日致富。
第3篇: 优秀第一书记推荐材料
***,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年39岁,1996年12月在部队服役,20_年1月转业后安置到三门峡市卢氏县交通运输局工作,20_年8月向组织主动请缨到瓦窑沟乡庙上村担任第一书记。
瓦窑沟乡庙上村位于瓦窑沟乡东南部,省定贫困村,
辖9个居民组,耕地514亩,林地21000亩,267户975口人,其中贫困户130户421人,已脱贫103户359人。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基层党员,该同志对农民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对农村始终有一种无比特殊的感情,时刻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的光荣使命,坚持扑下身子,同村广大干群一道,把脱贫攻坚和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落实,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推动该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扑下身子,搞好调研,当村发展的明白人。该同志时刻铭记“担负着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担负着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怎样工作才能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的责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为入村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他主动向乡政府、包村领导和村干部讨教,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和群众接地气、深谈心是自己的强项。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到老党员、退休的老支书、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的农户庭院、田间地头,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在对走访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分类召开了座谈会,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及优势劣势,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精心绘制了脱贫攻坚对象需求、目标时限、帮扶措施、帮扶责任、组织机构等作战图,挂图作战,对表交账,有计划、有目标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二、建强组织,夯实基础,当党建工作的带头人……
拓宽渠道,调整产业,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四、为民服务,实心实意,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该同志始终做到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先后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从各个方面改善该村基础设施:争取资金60万元高标准修建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争取资金112万元建设150Kw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发电收入15万元,扶持贫困户30户,户均增收3000元,村委终于有了集体经济;争取资金500万元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对村级4.4公里道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修筑护路坝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铺设柏油;争取资金260万元修建月子沟口大桥,已完成桥台建设任务;争取资金70万元对全村3公里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河道变得既整洁又畅通;争取资金5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再次升级改造,变成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两层小木楼,各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争取资金450万元对全村150户居民房屋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户,得到群众一直好评;争取资金12万元修建旅游公厕2所;争取资金4万元安装监控,加强该村平安建设;争取资金15万元为村里配备移动式垃圾箱10个,垃圾清运车1辆,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运;同时,本着“搬穷窝、斩穷根、换穷业”的扶贫工作思路,立足拔穷根,动员搬穷窝,使55户177人享受了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已搬迁41户145人;争取市人行扶贫政策,20_年确定该村为金融扶贫试点村,率先在全市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户贫困户和131户非贫困户的基础信息采集,档案资料整理,信息录入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已为贫困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57户28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无启动资金的难题,为全市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做了标杆,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基本达标,贫困群众脱贫愿望强烈,“两委”班子团结向上,全村上下和谐稳定。付出总有回报,该同志的工作业绩受到各级领导一致肯定,得到群众普遍赞誉,先后多次被县和乡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
第4篇: 优秀第一书记推荐材料
20_年4月,作为三门峡市编办的业务科长,张国红被组织选派担任灵宝市苏村乡固水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持续建强基层党支部,大办各类惠民实事,狠抓软弱涣散整顿,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把一个软弱涣散村、重点移民村、信访大村和省级贫困村,建成农村基层党建先进村和脱贫攻坚典型村,各项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肯定和表彰。
一、持续建强基层组织,显著提升支部形象
一是实施村部改造提升。筹措资金、设施共计32.85万元,对村部先后实施了三期改造:铺上地板砖,安装塑钢窗、硬化村部大院,增添办公桌椅,建成配齐了会议室,党员活动中心、便民服务室、脱贫攻坚工作室等20个办公和服务场所,高标准建成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二是调整加强支部班子。为有效提升班子战斗力,他撤换了消极怠工的组织委员,劝退了矛盾集中的宣传委员,重新选任了村会计,调整了民调委员会主任,优化加强了村两委力量。三是健全党员管理机制。随着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逐步成立了流动党员、城区移民、民事调解委员会、文明建设理事会,油用牡丹专业合作社等5个党小组,全村45名党员全部分解到各小组,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党员的能力和才干;同时,探索建立了党员、组长和村民代表组成的生产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协商、决策本组的重大事务,有效提高了党员参与村组事务的热情。20_年通过生产组联席会议机制识别确定的57户贫困户,没有1户引发信访问题。
经过努力,村党支部被乡党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2年被灵宝市评为五星级党支部,全村连续3年获乡党委表彰为“全面工作先进村”,从以往名次垫底跃进全乡一类村。
二、大力办好惠民实事,有效改善村容村貌
建好支部这个主心骨,全村各项公益事务有人管。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争取移民资金支持,修建了排水泄洪渠,解决洪水排泄不畅难题;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硬化了部分村组生产和生活道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争取卫生项目支持,改造扩建了村卫生室,改善了村民就医条件;协调相关部门支持,为全村安装路灯65盏,实现了全村亮化;争取整村推进项目,扩修全村对外联系主干道,消除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争取派驻单位支持,改造了3个村民主要聚居区饮水设施,保障了村民旱季生产、生活用水;争取并整合相关资金项目,高标准建设村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争取到高标准农村改造项目,极大改善全村坡地、旱地的农业生产状况……
驻村以来,他大力争取各类惠民实事27件,有效锻炼了党员干部队伍,显著改善了全村基础设施状况和村容村貌。
三、狠抓软弱涣散整顿,形成稳定发展局面
一是持续强化正面引导。组建了“固水党建工作群”,吸纳党员群众骨干70人加入微信群,向外出党员和移民群众不断公布全村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项目、脱贫攻坚政策等党务村务信息,引导干部群众思考、讨论全村发展大问题。二是建立四级矛盾调解机制。调整班子分工,明确由村委会主任兼任村民调委员会主任,各类琐碎细小纠纷由民调主任调解处理;较大的矛盾纠纷举行正式调解会议;民调会议无法解决的,由村党支部研究解决办法;较大信访纠纷,申报上级协助解决。驻村以来累计调解矛盾纠纷40多起,有效化解群体性信访苗头1起。三是探索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筹建文明固水建设推进理事会,发挥村内老党员、老干部和青年骨干的作用,调动村里外出工作、经商等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共同为固水发展献计献策;筹集资金1万余元购置锣鼓器材,组建村锣鼓队、秧歌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娱乐活动。
通过努力,全村连续3年实现“零上访”,形成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20_年,他在三门峡市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座谈会上做典型发言,整顿工作受到上级肯定。
四、精心谋划产业发展,强力推进脱贫攻坚
一是建成高山油用牡丹基地。驻村以来,他逐步克服产业发展困难,组织村民累计栽植了500亩190万棵油用牡丹;筹建了固水油用牡丹专业合作社,同河南省春亿牡丹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三味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产业合作关系。二是积极争取产业扶持。争取到户增收项目扶持76户贫困户发展油用牡丹,争取科技扶贫项目通过食用菌托管经营帮助58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在上级支持下,固水被确定为河南省扶持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油用牡丹合作社获财政扶持资金161万元支持。三是大力争取社会帮扶。争取各帮扶单位脱贫攻坚各类资金、设施、物资共计125.4万元,持续增强脱贫攻坚合力。截止目前,全村实现增收脱贫38户12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以下;道路、饮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全部满足脱贫要求,达到整村脱贫的基本条件。20_年7月,在省政府脱贫攻坚专项检查中,固水脱贫工作成效受到上级肯定。
驻村以来,他累计争取各类扶持资金达1796.89万元,连续3年驻村工作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被省委授予“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被评为“全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全市20_年度敬业行动先进个人”、“全市20_年脱贫攻坚创新奖”,“灵宝市20_年度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作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在三门峡市驻村工作座谈会上进行典型发言,工作事迹先后被人民网、大河网、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三门峡日报、三门峡广播电视台等各级媒体报道。
第5篇: 优秀第一书记推荐材料
杨松茂,男,39岁,20_年8月被选派到卢氏县狮子坪乡下庄科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来,他坚持真情走访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团结村两委班子,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千方百计发展产业,多措并举强力脱贫,使下庄科村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民生条件明显提高,产业规模明显扩大,脱贫步伐明显加快,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体现,其本人第一书记的形象得到广大认可,赢得普遍赞誉。
凝心聚力巩固堡垒
杨松茂20_年担任下庄科村第一书记之后,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调查了解下庄科村的基本情况,掌握了下庄科的自然、经济等基本情况,找到下庄科成为全乡、全县重点扶贫村的原因所在,除地域偏远、基础薄弱、文化落后、观念陈旧等因素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过差是不容否认的重要原因。
杨松茂深知自己入村的使命和责任,能够安下心、扑下身,有过皱眉、有过叹息,但没有报怨,没有泄气。首先与支部书记、支部成员促膝交谈,共商良策。其次组织民主生活会正常化,开展“两学一做、三会一课”活动,使散兵游泳的个体党员聚拢到组织的大家庭之中,抱团取暖,信心倍增。紧接着分任务加压力,共产党员包户扶贫,荣誉感、使命感激发了热情。
“四议两公开”制度的执行,进一步推动党支部的建设。改变了过去的“只会不议”的不良会风,为民而议,为议而会。党支部的提议要求支部书记放下“土皇帝”的架子,做出为民谋事的样子;党员大会审议,帮助每个党员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振了精神,提升了责任;两委商议促进了团结,形成了合力;村民决议确保了方向形成了动力。决议公开和结果公开,更加彰显了党组织的坦荡胸怀,密切了党群关系,不少年轻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组织的新鲜血液、村两委的后备梯队,呈现出后浪推前浪的可喜局面。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软弱涣散的党支部,真正变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
攻坚克难摆脱贫困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稳定民心,增强信心的工作,杨松茂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下庄科要项目跑资金,先后修通了4条到自然村的公路,总里程10.2公里,入户路的硬化结束了下雨水泥路,天晴杨灰路的历史。26万元的文化广场及配套器材,丰富了下庄科的精神文化生活。120万元资金帮助40户居民改造了房屋,向美丽乡村跨进了一步,使下庄科成为卢氏旅游廊道上的一颗明珠。80万农网改造项目,彻底解决了生产动力难题。72万元建设了红庙湾、草沟口、寺而沟三个通讯基站,消灭了信号盲区,沟通了与外界的联系,捕获信息更为便捷。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第一书记担负的重要任务,杨松茂耗费了心血,想尽了办法,找准了路子,做出了成绩。在澄清家底,确定对象之后,关键是上项目、 上产业。没有产业来支撑,攻坚脱贫嘴上功。杨松茂一边宣传护林政策法规,一边联系外购原料,帮助群众稳定发展传统产业代料香菇。在争取县林业局提供14.3万株连翘苗,1.6万株核桃苗发展林果产业外,自筹资金2万元,为贫困户购买4000株大樱桃苗、20_株猕猴桃苗,建起了特色水果基地。为了壮大产业规模,提高管理水平,杨松茂与村两委一班人马组织成立了农民合作社,54个贫困户养殖优质黑猪270头,单项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落户安装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15万元的可观收入。
民生基础的改善,扶贫产业的发展,帮助下庄科20户88人实现了脱贫目标,同时为持续发展,奔赴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村串户温暖民心
驻村工作像回家,走罢东家串西家。杨松茂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农民的感情之缘可想而知,加上随和爱动的性格,走村串户成了工作常态和必修课程。
刚到下庄科村的时候,一切都很陌生。杨松茂就抓紧时间到村各户了解情况,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沉到底,接地气的方法,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爱戴,也给他的工作打开了方便之门。
党建工作要求每一个党员都要聚集在支部中,党旗下,长期弱化放任的生活方式,相当一部分党员的模范意识、纪律意识、组织观念日渐淡化,对党建活动冷漠。杨松茂就登门拜访,逐一交谈,回忆历史,谈论现在,展望未来。老党员李国泰就是这样重新回到了组织的怀抱,并且成了活动的积极分子。
修路架桥,本是惠民利事,但触及到少数人的利益之时,就产生了矛盾甚至冲突。下庄科村近两年新修的几条公路,都是杨松茂苦口婆心,软磨硬缠才得以实施的。
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是精准识贫。而把“精准”这个动听悦耳的词语落实到实处并非易事,从最初不愿当贫困户脸上无光,到后期的不愿退出怕收益受损,从开始不愿上项目怕担风险,到随后膨大规模挤占份额。不管是调查计算的结果,集体研究的决议,还是张榜公示的内容,都是变成杨松茂一次次“访问”的谈资,晓情喻理,才可以变成可以总结的成绩。
工作的事认认真真,群众个人的事也尽心竭力,学生上学,看病求医,杨松茂有忙必帮。虽然他是“外来户”,“过路客”,却把自己当成下庄科的一员。无论谁家的红白喜事,他都登门帮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九百多天的交流融合,杨松茂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遵纪守规塑造形象
杨松茂性格开朗,为人随和,看似喜喜哈哈,实则细致入微。虽然是天马行空的“独行侠”,却时刻紧崩着纪律之弦,坚守岗位,严于律己,把组织要求的“五天四夜”工作制度演变成“5+2”,“白+黑”。两年多时间从没有脱岗漏岗受处分,也没有迟到参会挨批评。有时晚上开完会驱车回家,第二天早上又出现在下庄科。群众戏称“夜猫子”,妻子嗔怪“像野人”。
长时间生活在村里,每天和群众打交道,杨松茂很注意生活纪律,自带炉灶、生火做饭。不仅做到不吃请、不收礼,不搞特殊,还自掏腰包买礼品,中秋、春节慰问老党员,自己赢得了口碑,维护了党的形象,树起了“第一书记”的大旗。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作为一名第一书记,杨松茂只是千千万万个第一书记中其中的一名,但他却用自己的真实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肩上的历史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应尽职责。
第6篇: 优秀第一书记推荐材料
王鑫华,卢氏县农牧局菌业生产管理办公室生产技术股股长,卢氏县食用菌研究所所长。20_年7月派驻卢氏县东明镇北苏村党支部任第一书记。自担任村第一书记以来,自觉融入到村民之中,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聚民心,发挥领头雁作用,认真履行第一书记职责,带领村三委和驻村队员,勤奋努力,扎实工作,为北苏村群众早日脱贫努力工作着。
北苏村位于卢氏县东明镇,距县城10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1550亩,耕地900亩,经济林面积650亩;全村辖10个居民组,340户1400口人,目前共有五保户3户,78人享受政府低保,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28人。
——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
王鑫华任驻村第一书记以后,牢牢抓住党支部的核心地位,全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进一步明确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切实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核心、思想核心、决策核心和行动核心作用,不断巩固基层基础。二是认真开展培训。邀请县乡优秀党务工作者对支部委员进行培训,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支部活动。三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活动日制度。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坚持上党课制度,狠抓每月5日的党员活动日活动,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四是注重发展新党员。认真制定党员发展计划,积极吸收年轻人加入党组织。20_年已培养两位入党积极分子,做好了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的储备工作。
在王鑫华的带领下,北苏村党建工作得到了上级党委的充分肯定,20_年北苏村党支部被县委组织部命名为“五星级支部”。
——强化民主监督,力推“四议两公开”
为了增强村务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王鑫华组织村三委完善了村务公开工作制度。首先理顺会议制度,明确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并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做法,实行民主决策,接受群众监督。其次完善《村干部值班制度》《村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村务规章制度。
——坚持多措并举,扎实开展精准脱贫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美丽苏村
驻村后,王鑫华上下协调,跑项目,要资金,争取到一个又一个基础设施和产业扶贫项目。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75万元,硬化道路13条7.8公里。争取农村饮水工程项目资金20万元,埋设饮水管道2.6公里;争取基本口粮田项目资金19万元,打机井3口,完成砂石路建设1200米;争取文化项目资金95万元,修建文化广场3000平方米,实现舞台、健身器材、文化活动室全配套;争取卫生项目资金20万元,建成标准化卫生室;争取新能源项目资金5万元,实现村主要道路太阳能路灯全覆盖。
(二)加快产业发展 ,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经济的发展,实质是产业的发展;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驻村后,王鑫华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一要义。结合北苏村富余劳力多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是引导群众走出去,通过劳务输出脱贫致富;另一方面,着力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增强脱贫内生动力。一是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规划。根据本村实际,重点发展食用菌、畜牧养殖、林果业、大棚蔬菜等特色农牧产业。二是强化生产技术指导。聘请市、县专家对农民群众进行生产技术培训,使其进一步掌握生产技术,提升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三是通过项目建设引领产业发展。申请国家海关和县扶贫办项目资金40万元,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带领贫困户发展羊肚菌、黑木耳、玉木耳等高附加值食用菌产业,就地解决当地贫困户劳动力30余人;对现有的600亩核桃林进行高产丰产管理,将其建设成为高标准核桃种植基地;建设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发展香菇代料40万袋、蔬菜大棚10个。四是积极做好金融扶贫。协助申报12户贫困户60万元贴息贷款,切实解决了他们在产业发展上资金短缺这一大难题。
(三)加强困难救助,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
驻村以来,王鑫华坚持把困难群众放在心上,积极做好困难救助,帮群众渡过难关、解除疾苦。协调国家海关总署、郑州海关、三门峡海关为北苏村学生及幼儿园捐物达3次,捐赠学生文体用品和食品70套,价值近2万元;为村民免费发放农药40箱,价值120_元;积极协调乡镇关爱基金,慰问贫困户47户,总价值达12500元;组织帮扶人员送温暖活动,筹集资金8000元,对47户贫困户进行看望和慰问。除此之外,为4个贫困家庭学生申报雨露工程助学,解决助学金8000元;帮助因意外事故和生病住院的贫困户连条门、李丁户、付会宾解决大部分医疗费用;每天帮助年逾八旬腿脚不便的老太太袁秀荣提上一桶水,袁秀荣老人逢人就说:“这娃对我真好!”
——积极排解矛盾,维护农村稳定
真诚化矛盾,稳定促发展。驻村期间,王鑫华努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截至目前,本村没有发生一例群体性事件、恶性事件和非法访事件。
——轻伤不下火线 只为脱贫攻坚
驻村以来,王鑫华经常白天到贫困家中入户,倾听贫困户的实际需求,晚上加班整理内业资料。除了第一书记这个身份,他还是我县食用菌专家县科学技术拔尖人才。他自己也记不清任第一书记以来熬过多少夜,又有多少周末不能陪伴孩子。但是你见到他,看到的依旧是那一如既往的笑容。20_年11月在去贫困户家走访途中不小心摔倒,造成股骨平台内不全骨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关节腔积液。不巧的是,下周一县人劳局举办的义工培训班轮到了他主讲。他轻伤不下火线,拄着双拐在课堂上整整讲了七天。讲完课后,他又拄着拐杖积极开展太阳能路灯安装、“最美东明人”表彰人选筛选、贫困户慰问等工作。一个月后,骨头没长,主治大夫强制让其休息。不得已,他请了两周的假,可就在请假的第二天,他拄着双拐的身影又出现在会场之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风正、能力强、乐于奉献。在贫困户眼里,扶贫干部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给他们带去帮助和希望。王鑫华正是这万千扶贫战线上的最普通的一名扶贫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扶贫干部的承诺,用汗水泪水践行着一名基层扶贫干部的信心和决心,彰显和诠释了基层扶贫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爱民情怀。“不破楼兰终不还”,正是有了这些千千万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基层扶贫干部,我们的脱贫事业才能取得一个个更大的进步。
第7篇: 优秀第一书记推荐材料
我叫胡红宝,中共党员,是三门峡市工商局竞争执法科科长。按照组织的安排,20_年4月份到双龙湾镇久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久富村位于卢氏县西南山区,是省级贫困村。全村辖6个居民组,174户498人。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2994亩,耕地面积389亩,人均不足1亩。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薄弱,生存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困苦,聋、哑、呆、智障及残疾多达40人,近78%的村民仍居住在土木结构房屋中,个别人家全年收入不到1000元。目前,该村有贫困户为88户258口人,贫困发生率为49.5%;兜底户13户、33人,贫困面比较大、程度较深。
驻村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的直接指导下,我牢记责任和使命,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严守组织纪律,坚守工作岗位,紧密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会议精神,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理念,紧紧围绕“项目兴村、产业富民”目标,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充分发挥作用,倾心投身脱贫攻坚,倾情帮扶贫困群众,新发展产业项目5个,为村、群众办实事好事40余件,争取项目、财物、钱款总价值2600余万元,群众收入稳步增长,脱贫31户111人,贫困率下降22.29%,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党组织堡垒作用发挥明显增强,一举由软弱涣散村、贫困村成为脱贫攻坚先进村,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赞扬,连续2年获得三门峡市和卢氏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多次代表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做典型发言。
一、抓班子、带队伍,党建引领促脱贫
按照“党建引领、支部搭桥、党员铺路”工作思路,我和久富村两委班子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引领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抓好硬件提升,阵地建设有了新变化。先后筹措资金13000元,对村室、党员活动阵地进行提升改造,坚持制度上墙,配备办公家具;筹集近27万元资金,修建二层楼房,党员活动阵地扩大到280多平方,硬件建设水平大大提升,阵地面貌持续改观,达到了争创“五星级”党支部条件。 二是强化党性锤炼,党员担当意识实现新提升。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党员活动日为抓手,认真开展“党员积分管理”等活动,带领村干部、党员先后到狮子坪、洛阳龙峪湾学习党建先进经验,极大增强了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党员战斗力大大提升,党员精气神进一步提振。
三是推进电子商务,脱贫产业有了新发展。市、县组织部门筹资5万多元,建成久富村电商服务站,成为全市“党建+电商+扶贫”模式示范点,助推精准扶贫。目前,已开发农副、药材食材、旅游和花卉苗圃四类产品30多个品种,统一纸质包装,统一标签,提升了上行产品质量和数量,久富村党建引领脱贫,电商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
二、抓项目、夯基础,村容村貌大改观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同村两委一班人,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宣扬先进典型,坚定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从提升村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入手,一项项群众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得以实施。
一是积极推进村级道路建设。争取资金近127万元,硬化村级公路9条7.6公里,目前已投入使用,彻底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贯穿全村的投资近600万元的5.28公里宽5.5米的水泥路拓宽工程,已于今年10月9日正式开工,明年5月份将完工投入使用,全村村道面貌将彻底改变。
二是加快推进文化广场建设。投资46万元建设文化广场,新修了群众娱乐室、阅览室、大舞台、活动健身场地等基础设施,10底正式投入使用;投资11万元的村卫生室4月份已投用。通过积极争取,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为村偿捐彩色B超仪2台,价值38.4万元,极大改善了医疗条件。
三是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整治,重点对农户房前屋后、村道河道垃圾、粪土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整治,价值10万元的垃圾车和12个垃圾箱、启明公益基金会捐赠的价值30万元垃圾桶全部到位,并配齐3名清洁员,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得到有力改善。联通公司的宽带网线实现了“家家通”;投资300多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顺利完工;投入25元资金对村室、党员活动室进行改造;整治周边环境,实施美化、亮化工程,久富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呈现出新的面貌。
三、抓产业、助脱贫,帮助群众快致富
致富靠项目,发展靠产业。我和村委一班人把目光紧紧瞄准产业项目,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解决农民致富无路、增收无门的问题。
一是抓住农业产业项目。争取到670亩连翘种植到户增收项目,已通过验收,49.2万元政策性补贴已下发到村民手中;争取到北京启明公益基金会资助资金15万元,支持发展大樱桃产业,今年已种植了100亩6000余棵。初步形成长期见效的连翘产业和短期见效的香菇产业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二是大力推进劳务输出。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目前全村70余人长期外出务工,60余人在附近打工,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三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牵手河南省菜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8个生态卢氏鸡养殖场,成为久富村第一个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已初见效益,集体收入4.8万元,贫困户收入11.8万元。
四是发展新型集体项目。投资9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即将并网发电,运转正常每年将给村集体增收纯利润16万元;投资169万元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园,也即将动工,预计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进20万元的收入。5大新的增收产业项目的建成发展,极大地推动村经济发展,加快村民脱贫的步伐。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在如炽党旗的引领下,我和久富村党员干部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奋发有为的激情,书写脱贫攻坚新篇章,让“久富”久富,成为名副其实的永久富裕之村!
第8篇: 优秀第一书记推荐材料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XXX,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年39岁,1996年12月在部队服役,20_年1月转业后安置到XXX市XX县交通运输局工作,20_年8月向组织主动请缨到XXX乡XX村担任第一书记。
XXX乡XX村位于XXX乡东南部,省定贫困村,辖9个居民组,耕地514亩,林地21000亩,267户975口人,其中贫困户130户421人,已脱贫103户359人。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基层党员,该同志对农民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对农村始终有一种无比特殊的感情,时刻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的光荣使命,坚持扑下身子,同村广大干群一道,把脱贫攻坚和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落实,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推动该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扑下身子,搞好调研,当村发展的明白人。该同志时刻铭记“担负着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担负着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怎样工作才能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的责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为入村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他主动向乡政府、包村领导和村干部讨教,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和群众接地气、深谈心是自己的强项。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到老党员、退休的老支书、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的农户庭院、田间地头,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在对走访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分类召开了座谈会,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及优势劣势,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精心绘制了脱贫攻坚对象需求、目标时限、帮扶措施、帮扶责任、组织机构等作战图,挂图作战,对表交账,有计划、有目标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二、建强组织,夯实基础,当党建工作的带头人。“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紧紧围绕全市开展的“百村示范千村提升”活动,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认真履行党建指导员的职责,每月5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党员活动日,主动上党课,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规范开好“三会一课”,要求每个党员研读政策,带领群众学政策,主动用政策为发展服务,深入学习增素质;培养和发展2名正式党员和2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四必到”“四必访”制度,把关心困难群体放在工作的首位来抓,两年多来组织村两委成员入户看望困难群众40余户,帮助解决实事难事30余件。制定了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并加强对村党支部工作的监督,要求村务工作事事要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让群众明白、使干部清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村“三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拓宽渠道,调整产业,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该同志深深牢记村民如何增收是脱贫的关键,先后带领村民到本县、赴外市5次进行产业发展观摩学习,6次组织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打破群众惯性思维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全村群众每年稳定发展食用菌230户200万袋,带动108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发展猕猴桃种植136户450亩,并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套种200亩,可带动80户困难群众有稳定增收项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户贫困户共栽植连翘7.5万株;发展兰花种植10000株,可带动22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发展大鲵养殖业,养殖大鲵1000尾。同时,帮助该村成立猕猴桃、食用菌、兰花合作社3个,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实现了户户都有3个以上长短结合的脱贫项目,为全村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为民服务,实心实意,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该同志始终做到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先后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从各个方面改善该村基础设施:争取资金60万元高标准修建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争取资金112万元建设150Kw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发电收入15万元,扶持贫困户30户,户均增收3000元,村委终于有了集体经济;争取资金500万元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对村级4.4公里道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修筑护路坝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铺设柏油;争取资金260万元修建月子沟口大桥,已完成桥台建设任务;争取资金70万元对全村3公里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河道变得既整洁又畅通;争取资金5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再次升级改造,变成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两层小木楼,各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争取资金450万元对全村150户居民房屋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户,得到群众一直好评;争取资金12万元修建旅游公厕2所;争取资金4万元安装监控,加强该村平安建设;争取资金15万元为村里配备移动式垃圾箱10个,垃圾清运车1辆,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运;同时,本着“搬穷窝、斩穷根、换穷业”的扶贫工作思路,立足拔穷根,动员搬穷窝,使55户177人享受了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已搬迁41户145人;争取市人行扶贫政策,20_年确定该村为金融扶贫试点村,率先在全市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户贫困户和131户非贫困户的基础信息采集,档案资料整理,信息录入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已为贫困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57户28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无启动资金的难题,为全市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做了标杆,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基本达标,贫困群众脱贫愿望强烈,“两委”班子团结向上,全村上下和谐稳定。付出总有回报,该同志的工作业绩受到各级领导一致肯定,得到群众普遍赞誉,先后多次被县和乡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
第9篇: 优秀第一书记推荐材料
20_年4月10日,崇左市公安局黎源同志派驻凭祥市上石镇油隘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扶贫攻坚工作。驻村工作以来,第一书记深入村屯调研、帮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第一书记驻村以来的先进事迹例举如下:
一、深入村屯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体察民情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后,首先通过村干了解油隘村的基本情况和村中比较贫困的农户情况。在村干的带领下,用了3个星期的时间对村中12个屯的贫困户、五保户、困难党员户、村干部、致富能手户和本村学习、驻军、派出所等单位进行走访,并到叫册互市点了解了互市点的一些基本情况,熟悉了本村各个屯的具体位置和本村的具体民俗习惯及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第一书记除回崇左或凭祥向领导汇报工作外,坚持每日必到村屯开展工作,双休日经常都在村里开展工作,把上级组织部门对第一书记驻村的6个100%要求做到位。
二、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排忧解难
1、到村委工作的第一天,村团支部书记就反映油隘村那浦屯的水利渠道因大量降雨已被洪水冲垮,致使那浦屯下游的村民农田不能灌溉,无法进行春耕,如果不及时把水利渠道维修好,过了春耕的最佳时期,秧苗很难成活。因事情比较紧急,向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后,第二天第一书记自己出资到凭祥市购买了16条内孔20cm的水管,还请了凭祥市交警大队的车辆把水管运送到田头,并安排该屯村民小组长组织群众立即对被毁坏的水利渠道进行临时的维修。因维修及时,水利渠道水路恢复畅通,保证了村民的灌溉用水供应,顺利进行春耕生产,此举得到了群众的赞誉。
2、第一书记在到礼那屯进行走访调研时,礼那屯的村民反映屯内的道路现状很差,特别是下雨天的时候,车辆根本无法进入,村民行走也比较困难,黎源书记得知这个信息后,立即组织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召开了屯内的小型会议,决定通过一事一议的方法由村民集资投工投劳对屯内的道路进行硬化,并拟定在施工时联系后盾单位进行资金或原材料的投入,得到了村民们的拥护。目前该项目已在村民中进行筹集资金。
3、叫册屯是油隘村离越南边境最近的一个屯,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村民饮用的水源都来自越南境内上游的一条小河,第一书记通过走访村民了解到村民们都很希望能够饮用上安全、卫生的水源。为此,第一书记协同镇党委书记和市扶贫办的领导深入叫册屯实地进行了多次的调研,并召开了屯内的过半村民的会议,镇领导和市扶贫办的领导当场拟定联系油隘村的各挂点单位投入资金在叫册屯修建一座可供全村饮水的水井,并把屯内的道路进行硬化,美化叫册屯的屯容屯貌,此举也得到了村民们的高度赞誉。
三、走访农户,解决矛盾纠纷,排除不安定隐患
1、在油隘村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时,在公告贫困人口名单后,因谣言的原因(民间谣传列入贫困人口后每月每人可领很多现金补贴),未列入贫困人口的群众就到村委、镇政府、市信访办反映情况。期间,每日到村委和镇政府反映问题的群众过百人,最多时达到200多人,造成了不安定的隐患。问题发生后,第一书记每日坚持在村委、镇政府或凭祥市信访办对反映情况的群众做思想工作,给群众答疑解惑,并在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不分双休日,冒着酷暑连续几个星期下到村屯逐户进行入户调查、宣传,期间第一书记走访了油隘村12个屯所有的农户,并进行了登记造册。经过走访和宣传,现在村民们情绪比较稳定,已经没有到村委或镇政府反映情况的现象,排除了不安定的隐患,为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礼那屯有位村民把自己家的山头承包给外地老板进行药材的种植,应老板的要求,修建一条可供车辆行走的道路,该村民在修建道路时,因未和本屯的村民协调好,就把路修过其他村民的山地,毁坏50多株树木,并在修路开挖土方时有大量的山石滑落山脚村民的农田,影响了其他村民的耕种,此事引起了村民们的不满,经自行协商无果后,村民们就到村委找到了第一书记解决这个难题,并表示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就准备用暴力进行解决。第一书记在听了村民们的讲述后,次日顶着烈日就召集了村干和当事人各方到现场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发现村民们所说的情况基本属实,当即对把山地承包给外地老板的村民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法律宣讲,该村民经第一书记动员后,当即表示愿意进行赔偿和恢复被损坏的农田,之后第一书记又和村民们说明了修建道路对村民们今后进山进行耕种和运输农作物时的便利之处,村民们听了第一书记的劝说后也当即表示接受这次调解,只要能恢复农田的耕作,只需要适当的赔偿即可。得到各方当事人的认可后,第一书记就组织各方到村委签订了调解协议,并握手言和,使得此次村民纠纷得到了妥善的处理,避免了更加恶性事件的发生。
四、传递政府关怀,警民结对全力帮扶贫困户
第一书记本人认为,此次组织干部驻村扶贫攻坚的初衷,既是体察民情、帮扶贫困人口脱贫的一项措施,又是传递政府温暖和关怀、密切干群关系的一种方式。干部不能脱离群众,干部要帮助群众,干部要把自己的关怀传递给群众,让群众体会到温暖,感觉到希望。在深刻理解此次驻村活动意义的基础上,第一书记基本天天下村走家串户,特困户则询问疾苦,致富户则倾听经验,有脱贫意愿的农户则帮忙筹划,让村中的农户都感觉到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使他们形成“政府并没有忘记我们”的认知,这种认知就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让群众觉得,政府尊重他们的愿望,政府会全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从而增加了他们对自己脱贫计划的信心。
第一书记通过和入农户走访和谈心后,在本村12个屯中选出23户有劳动能力和致富意愿的农户进行全面的帮扶,并联系后盾单位崇左市公安局的各个党支部对这23户农户进行结对帮扶。崇左市公安局各党支部在深入到结对农户家中了解家庭情况后,根据各个农户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了帮扶计划,并投入了适当的致富启动资金或物资,使得各农户致富的思路得到了开阔,提升了农户致富的信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