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综合范文

党内监督制度(通用12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4-06-25 13:08:0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今天范文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党内监督制度(通用12篇),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党内监督制度1

  一、党内监督是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依据党章和其他重要的党内法规相互监察、督促的活动。

  二、党内监督就是监督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正确行使职权,抵制和纠正各种不良倾向,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和违法乱纪现象发生;揭露和处理一切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三、党内监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否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执行党中央和党支部的决议,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能否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

  (三)能否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科学决策。

  (四)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五)能否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六)能否坚持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以及有关规定,做好干部工作。

  (七)能否廉洁自律,模范遵守法纪,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八)能否坚持原则,敢于同各种错误倾向和违纪违法行为做斗争。

  四、党内监督要通过考察党员进行监督,定期检查党员思想、工作、学习和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党员履行义务和保障党员权利的情况。特别是党员在每个重大事件或每个转折时期的表现都要认真考察,并向全体党员通报。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情况,应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五、党内监督要通过党的组织生活进行监督,要定期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会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广泛征求党内外的意见;会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后,要将民主生活会的情况和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如实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六、党内监督通过建立定期评议党支部委员制度进行监督。根据党章的标准和要求,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民主评议。了解并掌握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及时向上级反映。对于群众意见较大的党员干部要及时谈话、提醒、揭露,按照有关规定查处党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七、党内监督要通过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的制度进行监督。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全体党员大会,听取本部门行政负责人通报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完成党的工作任务,履行职责情况,对党员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处理情况;党支部面临的新形势和工作任务及准备采取措施的情况。

  八、党内监督要发挥作用。依据党章和党内法规处理违法违纪行为,严肃党的纪律。

党内监督制度2

  一、党内监督的目的是:

  保证党员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党内监督主要内容是:

  (一)能否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支行组织的决议,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党中央的权威。

  (二)能否参加党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

  (三)能否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科学决策。

  (四)能否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认真调查研究,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五)能否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六)能否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及有关规定,做好干部工作。

  (七)能否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八)能否坚持原则,敢于同各种错误倾向和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三、实施监督的主要办法:

  (一)定期检查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并向全体党员通报,党组成员参加行内党组织生活情况,应向上级党委织报告。

  (二)督促行内党组成员定期开好民主生活会。会前,收集党员、群众对党组成员的意见,如实转告本人或者在会上报告;会后,监督党组成员根据党内外群众提出的主要意见进行整改,并如实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三)了解并掌握党员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及时向行党组织反映,对于群众意见较大的党员干部,要及时谈话提醒,问题严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查处违纪行为。

  (四)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社党员干部大会,听取主任通报主要工作情况。

  (五)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六)如实向上级党组织反映社内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

党内监督制度3

  同志们:

  刚才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合伟同志传达了美姑县4月25日召开的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暨“三问三治”的会议精神,并对我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和“三问三治”工作的目标要求,工作进度做了安排,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和组织全乡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切实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不断以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成效,推动我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就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不断完善惩防体系,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做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是一项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推进我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一)深刻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是深刻认识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州、县委重大决策的紧迫任务。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预防腐败更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全乡广大干部职工、村

  组干部,必须增强政治敏锐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州和县委的部署要求上来,自觉投入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中去,务求取得明显成效。

  (二)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是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在我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就是要围绕权力运行的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全面排查权力风险点、管理风险点、制度机制风险点以及人员素质风险点,从办事程序、监督管理、制度机制等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构建一套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进一步深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三)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是开展各项工作新乡面的纪律保障。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有利于堵塞管理漏洞,健全规章制度,增强工作的执行力;有利于干部职工加强廉政学习,保持自警自励,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树立党员干部的新形象。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务求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工作取得最大实效

  这次开展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要求严格。我乡要在抓好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把握各阶段的关键要求、取得各阶段的实际成效上下功夫,着力在解决思想认识、风险排查、建章立制、加强制度执行力上求突破。

  (一)是扎实抓好教育引导,确保筑牢思想防线。终把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强化党性修养作为搞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一方面要大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一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观看警示片等使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水平。另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廉政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党纪党规,努力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切实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让党员干部依法履职有导向,廉洁奉公有指南,勤政为民有规范。

  (二)是扎实抓好风险排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第一,风险点的排查要在“透查”上下功夫。干部职工要对照履行职责、执行制度和存在问题的情况,认真分析并查找个人在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二是内设部门对照职责定位等情况,查找办事处、机关内设部门在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并细化分析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排查负责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三是排查本单位、本村组在重大事项决策和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第二,廉政风险等级要在“定准”上下功夫。对风险程度,区分轻重缓急,准确定位风险级别,周密制定防控措施。在接待客人方面,要严格执行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杜绝铺张浪费的行为。对高风险等级,乡党委要特别重视,定期听取防控工作汇报,及时加大监督检查,确保不出事;

  对一般风险等级,纪委要予以关注,随时检查和监控,分管领导要加强指导,随时主动过问。对排查出的隐患和苗头性问题,要区分性质和程度,确保整改落实到位。第三,加强制度建设,在权力运行“规范”上下功夫。我们要强化制度观念,切实加强制度建设,逗硬制度执行,不断规范权力运行,让遵守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成为我乡干部职工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在制度的建立中,要结合各个环节和岗位的工作实际,进一步从教育制度、预防制度、监督制度、惩治制度等方面去充实和完善。我们必须通过严格执行制度来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做到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努力营造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的良好风尚。需要强调的是,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制度,坚持原则,抓好制度的落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努力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工作责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乡党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做到认识统。

党内监督制度4

  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强化自我约束,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廉洁自律准则,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

   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党委(党组)履行以下监督职责:

  (一)领导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内监督工作,组织实施各项监督制度,抓好督促检查;

  (二)加强对同级纪委和所辖范围内纪律检查工作的领导,检查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情况;

  (三)对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党委委员,同级纪委、党的工作部门和直接领导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

  (四)对上级党委、纪委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开展监督。

党内监督制度5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切实履行党支部的监督职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结合支部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党支部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的主要内容

  1、能否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级组织的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

  2、能否按时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

  3、能否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议事与决策规则,做到决策科学、民主。

  4、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5、能否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6、能否执行党和国家干部管理的有关规定。

  7、能否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廉洁自律,模范遵纪守法,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8、能否坚持原则,敢于同各种错误倾向和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二)党内监督的主要形式

  1、党组织的监督,即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互相监督和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

  2、党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即党员之间、党员领导干部之间、党员与党员领导干部之间的监督。

  3、纪律委员所实行的监督。

  (三)党组织实施监督的主要方法

  1、定期检查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的情况,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能否如实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作风等情况,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督促定期开展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3、党支部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以及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和廉政建设情况,要将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如实向上级党组织反映,遇有重大情况应及时报告。对于群众意见较大、有发生违纪苗头的党员干部,支部主要负责同志应对其进行批评帮助,提出告诫。

  4、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按照有关规定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党支部接到对党员干部的检举和控告,有权进行初核,并报告上级纪检部门。按照党内有关规定,切实保障党员行使监督的民主权利,严肃处理阻碍党员正常行使监督权利和打击报复的行为。

  (四)监督保障

  党支部应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发挥监督作用。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正确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监督。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视情节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党内监督制度6

  根据区纪委、监察局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我镇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第三阶段——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风险防控,成效显著。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廉政承诺公示

  一是提出廉政承诺。全体党政领导和镇村干部根据岗位职责要求,结合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提出与岗位职责相对应的廉政承诺事项,承诺的主要内容包括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依法行政、廉洁勤政等,承诺内容细化、量化、实化,切实增强廉政承诺的针对性。二是公开廉政承诺。将承诺内容予以公开,把承诺事项张贴于公示栏内,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更好地督促工作人员牢记承诺事项,在工作、生活中自觉履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三是践行廉政承诺。对承诺事项采取有力措施,逐一对照落实,认真履行承诺,坚持每月汇报践诺情况,建立廉政承诺督办、采取民主测评、定期通报等制度,加强对践诺情况的检查,及时了解践诺落实情况,确保践诺到位。

  (二)完善各项制度

  制度建设是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以全面梳理岗位职责、加强科学分工为基础,以有利于防范风险、有利于高效工作为原则,根据日常工作积累,对由于岗位管理制度不严而产生的廉政风险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进一步完善内部岗位管理,对现行的《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的实施办法》、《民主生活会制度》、《干部管理》《干部值班驻勤》等32项制度进行了整理,新发了《近期推进重点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的管理方式。

  (三)建立督查机制

  一是实行包保监督与管理,落实责任。对在廉政风险预防工作中查找出来的风险点,按照领导分管负责,部门科室具体负责,镇纪委、监察室监督落实,努力把廉政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实行动态监督,建立预警机制。通过定期自查、设立岗位廉政风险举报箱、监督电话等方式,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并及时检查,通过诫勉谈话、限期整改、组织处理及时予以纠正。对发现的属于权力过于集中的,及时进行合理分解和科学配置;属于违反工作程序或违规操作的,进一步规范行政程序,明确规章制度;属于制度缺失和不完善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抓好落实,严格实行廉政风险考核追究制。三是实行日常考评与实地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廉政风险的防范管理,将廉政风险自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目标考核管理,因廉政风险监督管理不到位出现违法违纪问题的,依纪依法予以严肃追究,决不姑息,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二、主要成效

  (一)干部的廉政意识得到全方位提升。通过梳理工作职权,查找廉政风险点,优化工作流程,实行廉政承诺公示,起到了对干部自我教育、自我警省的作用,使每一位干部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工作岗位和手中的权力,增强了廉洁自律的意识。

  (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全面优化。充分调动和整合人员的力量,开展重点岗位廉政风险排查防范工作,党政领导、中层干部和各部门全体参与反腐倡廉建设,形成了反腐倡廉的新合力,使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更加坚实。

  (三)以廉促政的联动效应逐步形成。通过查找廉政风险点,优化工作流程,完善体制机制,落实检查考核办法,强化了责任追究,不仅较好地促进了反腐倡廉建设,也助推政府各项工作,特别是当前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的落实,第二届乡村旅游节的筹备,古镇改造、环境整治、新村建设的相关工作都得到有力有序有效的开展,形生了“以廉促政”的联动效应和良好效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开展廉政风险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与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党纪条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风险无处不在、防范人人有责”的全员责任风险意识。

  (二)做好相关资料收集,健全完善制度,再造业务流程,不断整改提高,确保岗位职能设置和业务流程达到顺畅、精简,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有效规避风险。

  (三)探索建立和完善高风险岗位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对风险等级高或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重点岗位,探索建立中层干部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形成科学、合理、规范的用人机制。

党内监督制度7

  各市、州工商局党组:

  20XX年XX月XX日,省纪委在XX召开了全省惩防体系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进会。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XXX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XX书记的讲话为今后较长时期的工作阐明了思路和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现将XX书记的讲话转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各级党组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务实进取,真抓实干;进一步落实工作举措,要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认真落实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工作责任,健全有效运转的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进一步梳理目标任务,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增添措施,督促整改、推动工作,确保惩防体系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中共XX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

  20XX年XX月XX日

  主题词:惩防体系廉政风险讲话王怀臣通知抄送:省局机关各处、室、总队,直属事业单位。

党内监督制度8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推进省委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省委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委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省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省委常委会委员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关心全局工作,积极参与集体领导。

  第三条省委全委会在省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是全省党的领导机关,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省党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本地区的工作。其职责是:

  (一)制定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党代表大会决议、决定的措施;

  (二)审议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对全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三)听取和审议省委常委会的工作报告,对省委常委会及其成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议;

  (四)决定召开省党代表大会或省党代表会议,并向其负责和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

  (五)选举省委常委会和书记、副书记;通过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常委会和书记、副书记;决定递补省委委员;

  (六)酝酿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换届的重要人事安排;向有关方而推荐重要干部;

  (七)对市(除杭州、宁波外)党政领导班子正职,省委工作部门和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进行审议,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八)对省委常委会提请决定的问题或其他必须由全委会决定的问题作出决策。

  第四条省委全委会由省委常委会召集并主持。省委全委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遇有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省委全委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到会方能举行。

  第五条根据工作需要,省委常委会可确定有关人员列席全委会,也可以召开扩大会议。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因故不能参加会议,应当在会前向省委常委会请假,其意见可用书面形式表达。

  第六条省委全委会应当严格按事先确定的会议议题和议程进行,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在会上临时动议。

  第七条省委全委会决定事项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表决时以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委员人数的半数为通过(未到会委员的书面意见不计人票数)。会议决定多个事项的,应当逐项表决。表决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表决可根据讨论事项的不同内容,分别采取举手、无记名投票、记名投票或其他方式。

  第八条省委全委会审议通过的事项、作出的决策和决定,会后以省委名义上报和下发。

  第九条凡属省委全委会职责范围内决定的问题,必须由集体讨论决定。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未能及时召开全委会的,省委常委会可先行处置,事后应当向全委会报告。

  第十条省委全委会作出的决定,由省委常委会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省委常委会在全委会闭会期间行使全委会职权,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全委会的决议,主持经常工作。其职责是:

  (一)召集省委全委会并确定全委会议题;对需全委会决定的事项事先进行审议并提出意见;研究讨论省委常委会向全委会的工作报告,每年至少向全委会报告一次工作。

  (二)传达讨论党中央的重要文件、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工作部署,研究贯彻执行意见;传达讨论国务院重要指示,听取省政府贯彻实施意见及执行情况的汇报。

  (三)研究确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指导方针和重大决策。对全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经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作出决定。

  (四)讨论确定省委年度工作要点;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草案的情况汇报;听取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及草案的情况汇报;研究讨论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每季度听取省政府关于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

  (五)研究讨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省政府党组、省政协党组和省军区党委提出的重要事项;对省直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的党委(党组)请示的有关全局和重大问题作出决定。

  (六)以省委名义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工作,向各市、县(市、区)党委和省直属各单位党委(党组)发出重要指示和重要文件。

  (七)按照中央规定的干部管理权限、程序,负责推荐、提名、任免干部,负责教育、管理和监督干部;讨论制定全省各类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任免、监督和奖惩等方面的重大政策和重要制度。

  (八)研究决定副厅以上机构设置和变动等重要问题。

  (九)每年听取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法院、省检察院党组的工作汇报。

  (十)视具体情况听取有关市委和省直单位党委(党组)的重大专项工作汇报;听取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工作汇报。

  (十一)每年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汇报。

  (十二)对其他必须由常委会决定的重要问题作出决定。

  第十二条省委常委会会议由省委书记召集并主持。书记不能参加时,可由书记委托一名副书记召集并主持。常委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两次,如遇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

  第十三条省委常委会会议议题由省委书记确定,或由副书记、常委提出,经书记审定同意后确定。提交常委会会议讨论的议题会前应当协调成熟。

  第十四条省委常委会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常委会委员到会方能举行;讨论干部问题时,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到会方能举行。会议主持人可根据会议内容,确定其他人员列席;也可以召开扩大会议。列席会议的部门和单位的人员原则上为主要负责人。

  第十五条省委常委会委员因故不能参加会议,应当在会前向省委主要领导或秘书长请假,其意见可用书面形式表达。

  第十六条凡属省委常委会职责范围内决定的问题,必须由集体讨论决定。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未能及时召开常委会会议的,省委书记、副书记或常委可先行处置,事后应当及时向常委会报告。

  第十七条省委常委会会议应当严格按事先确定的会议议题进行,无特殊情况,不得在会上临时动议。

  第十八条省委常委会会议决定事项应当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表决时以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常委会委员人数的半数为通过(未到会常委会委员的书面意见不计人票数)。会议决定多个事项的,应当逐项表决。推荐、提名干部和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应当进行表决,对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应当暂缓表决。

  表决一般采取口头、举手方式,必要时可采取无记名投票或记名投票方式。

  第十九条省委常委会会议应当有专人记录,会议意见和决定事项应当编发会议纪要,会议原始记录应当存档。

  第二十条省委常委会会议作出的决策,由常委会委员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省委书记办公会议不是决策机构,不得决定重大问题。其议事范围是:

  (一)酝酿需要提交省委常委会会议讨论决定的问题;

  (二)对省委常委会决定事项的组织实施进行协调;

  (三)交流日常工作,通报有关情况。

  第二十二条省委书记办公会议视工作需要召开。会议由省委书记召集并主持,也可由书记委托副书记召集并主持,主持人可根据需要确定有关负责人列席会议。

  第二十三条省委书记办公会议酝酿的意见,如需形成决策,应当在常委会会议上提出。

  第二十四条省委书记办公会议酝酿的事项、形成的意见,应当记录备案。

  第二十五条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在省委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全省国民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和重大决策,研究提出处理全省重大财经问题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原则和措施。

  第二十六条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实行集体讨论重要问题的制度。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一般一至两个月举行一次,也可根据情况随时召开。

  第二十七条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的议题,由省委财经领导小组组长确定,或由领导小组成员提出,经领导小组组长审定同意后确定。会议由组长或由组长委托副组长主持召开。会议应当有专人记录,会后编发会议纪要,会议原始记录应当存档。

  第二十八条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不直接受理省政府各部门和各市关于日常财经工作的请示或报告。但涉及国民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重要决策和重大财经问题、重大建设项目的请示或报告,应当抄送省委财经领导小组。

  第二十九条省委全委会、常委会和财经领导小组研究决定重大问题,必须严格执行决策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民主、科学决策,并抓好决策的落实:

  (一)在决定重大问题之前,各位省委委员、常委会委员和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掌握真实情况,为科学决策做好准备。

  (二)在召开会议讨论决定事项时,应当充分发表意见,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各种意见和主要理由应当如实记录。讨论干部任免事项,还应当如实记录推荐、考察、讨论决定的情况。领导班子成员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

  (三)在提出决策方案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方案内容,征求下级党组织的意见或听取人大、政府、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必要时还应当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论证。

  (四)决策实施中,应当加强督促检查和信息反馈,跟踪了解决策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实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因决策失误或决策实施不力造成严重损失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条省委书记、副书记、常委要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既坚持集体领导,又充分发挥个人分工负责的作用,切实有效地履行领导职能:

  (一)省委书记负责组织常委会活动,协调常委会委员的工作,支持常委会委员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常委会委员的监督。

  (二)副书记协助书记负责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工作。

  (三)省委对不需要常委会会议讨论的重大专项工作进行协调和决策时,可根据专项工作内容由省委书记或副书记召集并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有关领导和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形成的意见,根据要求,编发专题会议纪要。

  (四)常委会委员按照分工各负其责,按照集体的决定和工作分工切实履行职责,抓好分管的工作,并向常委会报告工作情况;对不属于个人分管的工作,也要关心、配合,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常委会委员应当支持书记的工作,接受书记对自己工作的检查、督促;同时应当自觉维护常委会内部的团结,互相信任,互相谅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监督。

  第三十一条省委常委会委员要自觉遵守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保证省委决策的有效实施:

  (一)常委会委员应当紧紧围绕省委的部署开展工作,积极贯彻省委的各项决议、决策,齐心协力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常委会委员个人对省委作出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保留意见,也可按组织程序提出,在省委没有重新作出决定前,不得公开发表不同意见,不得有与省委决定相违背的言行。

  (三)常委会委员在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参加会议和其他活动时,可以发表指导工作的个人意见,但个人意见必须符合集体决定的精神。凡代表省委发表的涉及全局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应当经过常委会讨论。

  第三十二条除遇紧急情况外,对应当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未经集体讨论,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对不遵守、不执行省委决定,或未能按照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履行自己的职责,给工作造成损失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三条各市、县(市、区)党委参照执行。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负责解释。

  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党内重要情况通报、报告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切实加强对党内事务的联系、沟通、协调和督促检查,促进党务公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是指省、市、县(市、区)党的委员会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决定,常委会会议内容和本地区的重要情况;各级党委、纪委在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向本次党代会代表通报有关决策和重要情况;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报告重要情况、重大问题以及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向党组织报告个人重大事项。

  第三条向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通报的重要情况的内容及方式为:

  (一)党的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全委会工作报告、作出的涉及全局性重大问题的决议、决定等,应当在会后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二)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作出的涉及全局工作的重大决策等,应当在会后以适当方式向全体党员通报传达,也可视内容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三)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时间、会议议程等情况应当在会前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会议公报和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委员、候补委员以及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应当在会后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四)党委常委会会议对全局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和精神,应当在会后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第四条下列事项可以根据需要,以会议或者书面等形式向本次党的代表大会代表通报:

  (一)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有关重要情况;

  (二)党委常委会会议作出的有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决定以及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的代表大会决议、决定的意见;

  (三)党委常委会会议的重要学习情况。

  第五条向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通报的内容和方式为:

  (一)党的代表大会拟审议的工作报告和决议、决定等,应当在会议召开之前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通报,充分听取意见;

  (二)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拟审议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重要决议、决定等,应当在会议召开之前以会议材料的形式通报;

  (三)党委常委会会议决定的重大事项,应当以会议或书面形式通报;通过的重要干部任免,应当以党委文件的形式通报。

  第六条向下级党的委员会和下属(基层)党组织通报的内容和方式为:

  (一)党的代表大会拟审议的工作报告和重要决议、决定等,应当在会议召开之前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通报,充分听取意见;

  (二)党委常委会会议决定的有关事项,以会议或书面形式通报;需要办理的事项以督办通知的形式通知有关下级党委或下属党组织落实;通过的重要干部任免,以党委文件的形式通报;

  (三)党委常委会对与下级党委或下属党组织有关的重要问题作出决定,一般应征求下级党委或下属党组织的意见;需要下级党委或下属(基层)党组织了解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及时通报。

  第七条党的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对涉及党和国家秘密或者重大决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通报以及通报的范围和方式。

  第八条向上级党的委员会报告的主要内容为:

  (一)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

  (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社会稳定、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情况;

  (三)围绕中央重要决策部署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情况;

  (四)干部群众对中央方针政策和重要情况的反映、要求和建议以及其他重要的社情民意;

  (五)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事故、紧急灾情、疫情以及其他重要紧急情况;

  (六)党委的全面工作情况;

  (七)中央和上级党委要求上报的其他重要情况,党委认为需要上报的其他重要情况和问题。

  第九条向上级党的委员会报告情况和问题,一般以正式报告形式上报,或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的时限和程序,以信息、督查、信访专报等形式上报。党委的全面工作情况,一般一年报告一次;其他情况适时报告,或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重大突发事件、事故、紧急灾情、疫情等即时报告。

  第十条各市、县(市、区)党委,省直属各单位党委(党组)应当建立健全向省委报告制度。

  (一)每年应当就本地区、本部门的全面工作情况,以正式报告的形式向省委报告一次;

  (二)每半年应当就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情况,以正式报告或督查专报的形式向省委报告一次;

  (三)对本地区、本部门发生的事关全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情况以及重大问题,应当以书面形式及时向省委报告或请示;

  (四)本区域内发生的重大突发性事件、事故、紧急灾情、疫情等,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事发后的2小时内报送有关情况,并及时续报事件进展及处理情况;

  (五)每季度应当报告一次本地区、本部门重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和有关经济运行动态信息;报送一次综合反映本地区、本部门范围内的社情民意动态信息。遇中央重大决策出台前后和国际国内重特大事件发生后,应当及时报送有关信息;其他重要的社情民意应当随时报送。

  第十一条党组织对于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事关全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情况以及重大问题,应当按照规定时限和程序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或请示。

  第十二条上级党组织要及时、妥善处理下级党组织上报的报告或请示,并将办理结果及时通报下级党组织。

  对于内容复杂需要有关部门深人研究或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办结的请示、报告,上级党组织应当在规定的办理期限内及时向下级党组织通报文件办理情况及不能按时办结的原因。

  第十三条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向党组织报告以下个人重大事项:

  (一)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营建、买卖、出租私房和参加集资建房及购买汽车等情况;

  (二)本人参与操办的本人及近亲属婚丧喜庆事宜的办理情况;

  (三)本人、子女与外国人通婚以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出国(境)留学、定居的情况;

  (四)本人因私出国(境)和在国(境)外活动的情况;

  (五)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受到执法执纪机关查处或涉嫌犯罪的情况;

  (六)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营个体、私营工商业,或承包、租赁国有、集体工商企业的情况,受聘于三资企业担任主管人员或受聘于外国企业驻华、港澳台企业驻境内代办机构担任主管人员的情况;

  (七)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向组织报告的其他个人重大事项。

  第十四条对于第十三条规定的事项,应当由报告人在事后1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如实报告。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告的,应当及时补报,并说明原因。按照有关规定需要事前请示批准的,应当按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党的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各级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党组,以及上述领导机关所属的部门和单位的党组(党委),负责受理本级领导干部的报告。各部门和单位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的报告,由本部门、本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受理。

  第十六条对需要答复的报告,受理的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应当认真研究,及时答复报告人,报告人应当按党组织答复意见办理。党组织认为应当予以公开或本人要求予以公开的,可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第十七条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监督检查。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党员领导干部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情况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内容。负责受理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事宜的党委(党组)及相应机构每年要将党员领导干部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情况向上级党委、纪委综合报告一次。

  第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检查、限期改正、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等处理;构成违纪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一)党组织对重要情况应当报告而瞒报、谎报、漏报、缓报的;

  (二)党组织对下级请示不及时答复、批复或对下级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在职责范围内不及时处置的;

  (三)组织或个人干扰和阻挠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的;

  (四)党员领导干部不按本办法报告或不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商中共浙江省纪委解释。

  述职述廉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市、县(市、区)各级党委常委会、纪委常委会,设常委会的基层党组织的党委常委会、纪委常委会;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领导班子成员(包括各级地方党委管理的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

  第三条省、市、县(市、区)各级党委常委会、纪委常委会分别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报告工作一次。

  设常委会的基层党组织的党委常委会、纪委常委会分别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报告工作一次。

  第四条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准确,简明扼要,对存在的问题不隐瞒、不回避。

  第五条述职述廉分别在届中和换届前一年各开展一次,与当年党政“一把手”年度总结报告工作同时进行,与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有机结合。年度内工作单位发生变动的领导干部,到现单位工作满半年的,参加现单位述职述廉;不满半年的,只述廉,可不参加民主测评。

  第六条述职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政治理论学习情况;

  (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情况;

  (三)贯彻民主集中制、参加党内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情况;

  (四)密切联系群众和开展调查研究情况;

  (五)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七)其他需要报告和说明的情况。

  第七条述廉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情况;

  (二)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及其他廉洁自律规定情况;

  (三)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四)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情况;

  (五)对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情况;

  (六)作风建设情况;

  (七)其他需要报告和说明的情况。

  第八条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可根据工作需要,对述职述廉内容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第九条领导干部应当在一定范围的干部会议上进行述职述廉。

  第十条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会议的参加对象应当包括:

  (一)本级党委全委会成员;

  (二)本级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

  (三)本级纪委全委会成员;

  (四)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

  (五)本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直属单位、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主要负责人及本级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

  (六)下一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

  (七)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第十一条人大机关、政协机关、纪检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会议的参加对象应当包括:

  (一)本部门领导班子成员;

  (二)机关其他工作人员;

  (三)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四)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人数较多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参加对象。

  第十二条述职述廉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领导干部撰写述职述廉报告;

  (二)召开会议,领导干部进行述职述廉;

  (三)与会人员对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情况进行民主评议、民主测评;

  (四)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如实向班子其他成员反馈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的结果;

  (五)本人提出整改措施;

  (六)述职述廉会议结束后一个月内,向上一级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上报本年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

  第十三条为便于加强工作指导,各地、各部:门召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会议,应当提前15日向上一级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时,上一级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派员或委托派员参加。与会人员填写的民主测评表、民主评议表,分别由上:一级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负责汇总统计并向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反馈。

  第十五条述职述廉的领导干部应当将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以一定方式在参加述职述廉会议的人员范围内进行反馈。

  第十六条对述职述廉中隐瞒、回避重要情况,民主测评中群众意见较大,或者存在其他不正常情况的领导干部,由上一级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视情节轻重,对其作出谈话提醒、诫勉、通报批评或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第十七条各级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要对述职述廉及民主评议、民主测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报告和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的情况以及对有关问题调查处理的结论性材料,按有关规定分别存入领导干部的考察工作档案、廉政档案。

  第十九条人民团体、事业单位、高等院校领导班子成员,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和由国有股权代表出任或者由国有投资主体委派(包括招聘)、选举产生并经主管部门批准的企业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基层党委、纪委,党总支、党支部负责人,每年应当在规定范围内述职述廉一次。述职述廉时可邀请群众代表参加会议。基层党委、纪委,党总支、党支部负责人述职述廉的具体要求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商中共浙江省纪委解释。

  民主生活会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健全和规范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民主生活会在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躲督条例(试行)》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各级党的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民主生活会一般每年一次,原则上安排在当年11月到次年3月之间召开,可与党政“一把手”年度总结报告、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结合起来。有特殊原因需提前或顺延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后执行。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

  第四条除上级党组织有统一要求外,各地各单位应当针对各自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行确定民主生活会的主题。

  第五条民主生活会的主要环节是:

  (一)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召开座淡会、个别访谈、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征求意见箱等方式,认真收集党员、群众和下级党组织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在汇总梳理的基础上形成征求意见书面材料,反馈给班子成员。

  (二)开展谈心交心。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本着增进了解、互相帮助、增强团结、有利工作的目的,积极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坦诚交流思想,化解内部矛盾,消除个人分歧,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创造有利条件。

  (三)撰写发言提纲。领导班子成员在认真学习规定文件、深刻领会上级要求的同时,回顾总结一年来或近一个时期来自身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现实表现和思想认识,从加强党性修养出发,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找准班子和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撰写好发言提纲。

  (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刻检查自己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群众提出的意见,正确的要诚恳接受并切实改正;不符合事实或不完全符合事实的可实事求是地作出说明。要坚持原则,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对其他成员提出批评意见,对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五)制定整改措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根据群众意见和班子、个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班子的整改措施,要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六)通报会议情况。民主生活会后,要及时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群众和下级党组织通报民主生活会的情况和整改措施,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第六条民主生活会的要求是:

  (一)召开民主生活会前要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提前15天向上级党组织报送,经审核同意后执行。上级党组织如有不同意见,应当及时回复。

  (二)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是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会前的准备工作,把握好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时机,向班子其他成员反馈征求的意见和建议,带头进行自我检查和剖析,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三)领导班子成员应当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的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好工作,准时参加。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出席的,应当事先请假,并委托有关同志在会上代为宣读发言提纲。会后,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及时向其转达班子其他成员的批评意见。

  (四)民主生活会后,要在20天内向上级党组织报送民主生活会的情况和整改措施。

  第七条按照一级抓一级的原则,上级党组织应当切实加强对下级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各市、省直单位、省委协管单位的民主生活会的管理指导,以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为主。

  县及县以下党和国家机关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工作,由各市作出具体规定。

  第八条坚持和完善省委常委和党员副省长参加市或省直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省委组织部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及时提出需要省委常委和党员副省长参加和指导的市或省直单位的建议名单。

  第九条省纪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除参加所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外,每人每年应当参加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市或省直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市、县(市、区)党委、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省直单位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除参加所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外,每人每年应当参加一个以上的下一级单位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

  第十条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要切实保证质量。时机不成熟、准备工作不充分的,不得匆忙开会。对领导班子问题较多、党员群众意见较大的单位,地方各级纪委、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提前介入,掌握情况,帮助其作出周密安排。

  第十一条在贯彻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中,应当切实保障党员了解本人所提意见和建议处理结果的权利。

  第十二条建立民主生活会跟踪管理制度,掌握动态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指导,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第十三条对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主题不符合要求的,上级党组织应当提出明确意见并予以纠正,必要时可以直接确定会议主题。对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不符合规定要求召开的,上级党组织可责令其重新召开。

  第十四条有关单位党的领导班子或其成员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在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经上一级纪委或党委组织部门决定,可指定召开专门解决有关问题的民主生活会。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商中共浙江省纪委解释。

  信访处理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切实做好党内信访处理工作,进一步发挥信访处理在党内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信访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各级党委、纪委处理党内信访事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党内信访处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尊重党员、群众意见,改进党的工作;

  (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三)依法、公正、及时、就地解决;

  (四)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

  (五)集体讨论,妥善处理;

  (六)畅通信访渠道,维护信访秩序。

  第四条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信访处理制度,通过党内信访处理,对下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实施监督。

  第五条各级党委、纪委是受理和处理党内信访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实行信访工作责任制,主要领导对信访工作负总责,其他领导按照分工,具体负责分管范围内的信访工作。

  各级党委、纪委及党委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应当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听取信访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对于重要信访事项的办理,主要负责人应当亲自进行督检查,直至妥善处理。

  第六条各级党委、纪委及党委工作部门应当公开信访工作负责机构的通讯地址、电子信箱、来访接待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事项,并在信访接待场所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的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方便党员、群众信访。

  第七条各级党委、纪委及党委工作部门信访工作负责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别情况,在15日内分别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对属于本级党组织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由本级党组织或转送有关责任归属党组织及时处理,情况重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有关党组织决定。

  (二)对涉及下级党组织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转交责任归属党组织办理。

  (三)对上级党组织转送信访事项中的重要情况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可以直接转交责任归属的党组织办理,要求其在指定办理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下级党组织对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信访事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办理.按要求、按期限办结。

  第八条有关党组织应当自收到上级党组织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有关党组织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口起15日内书而告知信访人,但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

  对不属于本级党组织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采用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提出的,应当自收到之日起15日内报送或者转送有权作出处理决定的党组织或其他机关办理;采用电话、走访等形式提出的,应当告知信访人向责任归属的党组织或其他机关提出。

  第九条对责任归属本级党组织的署名信访事项,一般应当自收到之日起60日内办理完毕;情况复杂的,经本级党组织负责人批准,可适当延长。

  第十条信访事项的处理结果,应当根据信访事项的事实和情节,依照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分别作出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对于署真实姓名检举控告的,应当视情况将处理结果告知信访人,并认真听取其意见。

  第十一条信访人对信访事项的处理决定有异议,可以向责任归属党组织的上一级党组织提出复查申请,复查申请以书面形式提出。有关党组织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

  第十二条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党组织的上一级党组织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求的党组织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

  第十三条各级党委、纪委应当建立信访监督制度。凡向党组织反映下级党组织或党员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以及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下列问题,可以对被反映人实施信访监督:

  (一)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的一般性问题;

  (二)属于廉洁自律或不正之风范围内的一般性问题;

  (三)情节轻微尚无须给予纪律处分的问题;

  (四)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出现的需要引起有关党组织重视并加以整改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五)有必要实施信访监督的其它问题。

  第十四条实施信访监督可采用信访谈话、发信访通知书、建议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与组织(人事)部门联系沟通以及组织上认为合适的其它形式。

  第十五条实施信访监督应当由党委、纪委信访工作机构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及被反映人的职级等情况,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经常委、纪委批准后实施。

  第十六条实施信访监督原则上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

  对本级党委管理的党组织、党员干部实施信访监督,应当经本级党委、纪委主要领导批准后,由本级党委、纪委信访工作机构或委托下级党委、纪委施行。

  上级党委、纪委认为有必要对下级党委管理的党组织、党员干部实施信访监督的,经上级党委、纪委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或信访工作机构负责人批准后,一般可委托下级党委、纪委代为施行。

  第十七条凡向党组织检举党员或下级党组织严重违法违纪问题,以及党员控告侵害其合法权益行为的,党组织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受理,并及时调查处理。对于检举或控告所在党组织或党组织负责人的信访事项,应当由被检举或被控告党组织的上一级党委、纪委调查处理。

  第十八条各级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保护揭发、检举人权益的制度。对揭发、检举人以及揭发、检举的内容必须严格保密,严禁将检举、控告材料转给被检举、被控告的组织和人员;严禁对揭发、检举和控告人进行歧视、刁难、压制;严禁各种形式的打击报复。

  第十九条对于不负责任地揭发、检举、控制以及提出处分和罢免、撤换要求的信访人,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对于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应当依纪依法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于受到错告或者诬告的党员,应当澄清事实,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第二十条信访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党组织报请主管机关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提出的批评、建议对改进党组织工作有重要作用的;

  (二)揭发、检举违法违纪行为,对维护国家、集体、公民的利益有显著成效的;

  (三)反映的问题对党组织及时采取措施、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的。

  第二十一条各级党委、纪委应当对下级党组织办理信访事项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认真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建立信访工作联系制度,切实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第二十二条各级党委、纪委应当建立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信访处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党组织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因工作失职、渎职而引发影响公共秩序的事件或者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

  (二)对责任归属本级党组织的信访事项,应当受理而不受理,或虽受理但无正当理由久拖不决的;

  (三)应当报告处理结果而不按期报告又不说明情况的;

  (四)对信访人进行威胁、恐吓、压制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有违反信访处理有关规定的其他行为的。

  第二十三条各级党委、纪委及党委工作部门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信访处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对信访不接待或者应当作出处理而不及时处理的;

  (二)推诿、敷衍、拖延办理信访事项的;

  (三)未按规定告知信访事项的办理结果或者复查意见的;

  (四)应当回避而不回避的;

  (五)漏登、漏报重要信访情况或者丢失、隐匿、擅自销毁信访案件材料的;

  (六)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不良后果的;

  (七)泄漏举报、揭发内容或者举报人、揭发人姓名和其他信访秘密的;

  (八)利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或以所掌握的举报、揭发内容要挟被举报人的;

  (九)有违反信访处理有关规定的其他行为的。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中共浙江省委信访局商巾共浙江省纪委解释。

  巡视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对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巡视工作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加强党的建设,维护党的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决策的贯彻执行。

  第三条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对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决定及省委工作部署情况,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情况,选拔任用干部情况,处理改革发展稳定情况以及省委要求巡视的其他事项进行监督;

  (二)向省委报告巡视工作中了解到的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第四条省委设立若干个巡视组,承担巡视职责,负责对各市和省直部门的巡视,并可巡视至县(市、区)。

  第五条巡视组由正副组长、副厅级巡视专员、处级巡视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

  巡视组人员实行公务回避和任职回避制度。

  第六条巡视组对省委负责,在省纪委常委会和省委组织部部务会议具体领导下开展工作。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各确定一名副书记、副部长负责日常的巡视工作。

  第七条省委设立巡视工作办公室,负责巡视工作的分析汇总、政策研究、制度建设、文件起草、联络沟通等工作,承办省委、省纪委、省委组织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巡视组和巡视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任职基本条件是:

  (一)政治坚定,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治理论水平;

  (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敏锐,熟悉党务政务和有关政策法规,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和一定的文字综合能力;

  (三)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联系群众,依法办事,清正廉洁,组织纪律性强,严守党的秘密;

  (四)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五)身体健康。

  第九条巡视组和巡视工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按照有关规定共同管理,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交流轮换。

  第十条巡视组和巡视工作办公室分别建立党支部,负责党员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严格组织生活。

  第十一条巡视工作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年度巡视计划,经省纪委常委会和省委组织部部务会议同意后,报省委批准,由巡视组实施。

  第十二条巡视组采取以下方式开展工作:

  (一)听取被巡视地方和部门党委(党组)的工作汇报和有关专题汇报;

  (二)列席被巡视地方和部门党委(党组)的有关会议;

  (三)与被巡视地方和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群众个别谈话;

  (四)召开座谈会;

  (五)查阅有关文件、会议记录等资料;

  (六)向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了解被巡视地方和部门的情况,深入有关地方和部门单位进行实地考察或暗访;

  (七)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问卷或抽样调查;

  (八)受理反映被巡视地方和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有关情况的来信来访;

  (九)对反映被巡视地方和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题了解。

  第十三条巡视组对一个地方和部门的巡视时间一般为2至3个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或缩短。

  第十四条在巡视前,巡视组应当制订具体巡视方案,并与被巡视地方和部门取得联系。

  第十五条巡视组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地了解和反映情况。

  第十六条巡视期间,巡视组不干预被巡视地方和部门的正常工作,不处理被巡视地方和部门的具体问题。

  对巡视中发现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应当及时请示报告。

  巡视组收到的信访举报材料,不属巡视范围的,移交有关地方和部门研究处理。

  第十七条对一个地方或部门的巡视结束后,巡视组应当写出巡视报告,反映巡视情况,并对有关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巡视报告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呈报省委。

  第十八条经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分管领导审定并经省委分管领导同意,由巡视组向被巡视地方和部门的党委(党组)反馈巡视期间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并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

  被巡视地方和部门对巡视组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建议,应当认真研究落实,并向省委、省纪委、省委组织部报告。

  巡视组可通过参加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会和回访等方式,检查被巡视地方和部门的整改情况。

  第十九条受省委、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的委派,巡视组组长、副组长可与省管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或诫勉谈话。

  第二十条巡视工作办公室负责对巡视组移交的巡视情况反映、工作建议、案件线索等进行分析汇总,经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分管领导审核并报省委分管领导审定后,分类移送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第二十一条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要重视运用巡视成果,认真听取巡视组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处理省委巡视工作办公室移送的材料,并反馈处理结果。

  第二十二条巡视组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秘密及工作秘密,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

  对被巡视地方和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当了解而没有了解,应当报告而没有报告的,或者违反保密、廉洁自律等规定的,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中共浙江省纪委商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发布后,《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立巡视制度的通知》(浙委〔1999〕30号)同时废止。

  谈话和诫勉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促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我省各级党委(党组)管理的干部进行谈话和诫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各级党委、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委组织部门负责人,应当不定期与党委工作部门、直属单位、派出机构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和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谈话,了解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地区、所在系统、所在单位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党委的重要部署、坚持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干部、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勤政等方面的情况,提出建议、要求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建立健全纪委常委同下级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谈话制度,谈话主要对象是下级党委、政府和同级党政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必要时可以扩大到下级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第四条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由上一级党委、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委组织部门负责人谈话。

  省、市、县(市、区)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由同级党委、纪委领导班子成员或党委组织部门负责人谈话。

  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由上级党委(党组)、纪委领导班子成员或党委组织部门负责人谈话。

  第五条与下级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谈话一般一年一次。

  第六条实施谈话前,应当将谈话内容、时间和要求通知谈话对象本人。

  谈话对象接到通知后,应当按有关要求认真准备,在谈话中应当如实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和反映情况。

  第七条谈话时,对干部的成绩和优点,应当充分肯定,予以鼓励;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应当及时提醒,帮助纠正;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应当及时研究并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应当切实负起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责任,一般每年与班子成员谈话两次。

  第九条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应当在干部到任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其进行任职谈话。

  任职谈话一般在领导干部任职一周内进行。

  第十条任职谈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组织决定及任职的理由;

  (二)反馈群众意见,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提出履行职责的具体要求;

  (四)交流任职的,要介绍任职单位有关情况;

  (五)听取本人的意见。

  第十一条任职谈话由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实施。

  第十二条党委(党组)、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发现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出现苗头性问题,群众反映较大的,应当进行诫勉谈话,并要求限期改正。整改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

  第十三条领导干部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诫勉谈话: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策不力的;

  (二)作风不实,弄虚作假,或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认真履行职责,给工作造成一定损失的;

  (三)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影响团结和正常工作的;

  (四)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人用人方面存在问题或群众意见较大的;

  (五)廉洁自律、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问题反映较多,或不按有关规定严格要求其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

  (六)有不依法执行公务或妨碍他人依法执行公务行为的;

  (七)不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或故意隐瞒应当报告事项的;

  (八)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应当注意或者纠正的问题的;

  (九)年度考核或届中、届末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20%的;

  (十)其他需要诫勉谈话的。

  第十四条实施诫勉谈话,原则上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

  市、县(市、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正职,由上一级党委(党组)负责人谈话。

  省、市、县(市、区)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领导班子正职,由同级党委负责人谈话。

  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的正职,由上级党委负责人谈话。

  党政领导班子副职和其他班子成员,由纪委领导班子成员或党委组织部门负责人谈话,也可委托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书记谈话。

  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副职和其他班子成员,由主管部门党组织负责人谈话。

  第十五条实施诫勉谈话应当按照要求填写《与领导干部诫勉谈话情况呈报表》(见附件),并经批准后进行。

  第十六条进行诫勉谈话时,要认真听取本人对有关问题的说明和表态。接受诫勉谈话的领导干部,应当实事求是地向组织作出说明。

  诫勉要求和被谈话人的说明及表态,应当有专人书面记录,经本人核实并签名。

  第十七条纪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加强沟通联系,及时向对方通报诫勉谈话的有关情况。

  第十八条纪委、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对被诫勉谈话人主要问题的改正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对在期限内没有改正或改正不明显的,应当督促其改正;对拒不改正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

  第十九条诫勉谈话形成的有关材料,由纪委或组织(人事)部门留存。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商中共浙江省纪委解释。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舆论监督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舆论监督,是指省内新闻媒体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内参报道或公开报道的方式,对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等方而存在的问题,进行揭露批评并促使其解决的活动。

  第三条舆论监督工作应当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条舆论监督的重点内容是:

  (一)违法违规行为;

  (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实情况;

  (三)党纪政纪执行情况;

  (四)侵害群众合法权益行为;

  (五)礼会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

  第五条各级党委应当加强对舆论监督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应当会同纪检机关加强对舆论监督工作的指导;新闻单位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各地、各部门应当重视、支持和配合舆论监督工作。

  第六条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应当坚持以下基本要求:

  (一)服务大局。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抓住政府重视、群众关注、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着眼于改进工作,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事实准确。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充分掌握材料,认真核实情况,确保信息来源可靠、报道内容真实、具体情节无误、文字表述准确,严禁道听途说、以偏概全、虚构事实。

  (三)客观公正。判断是非、评价事物要以是否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对有争议的问题,要全面、深入地观察和分析,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坚持以理服人。

  (四)注重效果。端正态度,正面引导,健康向上,富于建设性。注意区分社会生活中的主流与支流,适时适度,统筹兼顾,防止人为炒作带来的消极影响。

  (五)依法监督。舆论监督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不得诋毁社会主义制度,不得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得危害国家安全,不得侵犯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获取新闻素材、核实报道内容要通过合法的途径、程序和正当的方式,不得采取非法和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手段。

  (六)遵守纪律。严格遵守新闻纪律,恪守新闻职业道德。严格执行有关保密规定,严防在报道中泄露党和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商业秘密等。

  第七条舆论监督所涉及到的部门、单位对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应当认真对待,调查核实,积极整改,并通过媒体公开处理结果。相关地方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指导整改工作。

  舆论监督所涉及到的单位和个人对报道事实或观点有不同看法的,可以通过正常途径反映,但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舆论监督工作。

  第八条党的各级组织应当重视舆论监督工作,善于借助舆论监督,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各级党委

推荐阅读:

  理论联系实际不足范文(通用3篇)

  2024工作励志早安心语

  小学眼保健操比赛方案范文(精选4篇)

  2024年深圳市民办中小学学位补贴申报系统

  销售助理年度规划三篇

  对照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3篇】

AD位1

相关推荐

医疗机构分级护理制度

综合范文

施工环境保护制度牌

综合范文

关工委工作制度

综合范文

部门管理制度范本

综合范文

劳务公司员工规章制度

综合范文

服装店管理制度

综合范文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