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综合范文

特色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4-06-24 19:07:2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引领财经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特色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色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近年来,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但农业发展方式仍然粗放、农产品供给还不完全适应消费升级需求,需要加强引导、加大投入,提高农业供给的适应性,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20_年开始,启动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是重要途径,也是重要任务。 

  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总体看,当前我国农业资源利用强度依然较高,农业投入品利用率偏低,农业面源污染仍然突出。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可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向全要素保护、全区域修复、全链条供给、全方位支撑转变,实现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质量效益仍然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可以加快选育推广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创建农业品牌,全产业链拓展增值空间,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适应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产品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特点。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可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提升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强化标准引领,推进科技创新,突出品牌打造,选育一批突破性农作物品种和畜禽水产良种,建设一批绿色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农业企业集团,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知名品牌,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落实“产出来”与“管出来”要求,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全过程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 

  坚持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投入品减量增效,净化农业产地环境,把绿色发展导向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 

  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推进育种创新,加强投入品使用、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等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和标准制修订。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激活主体,引导资源要素向品种选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集聚。 

  (三)目标任务 

  到2025年,育种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农产品品质明显提升,农业品牌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高。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种源和节水高抗新品种,建设绿色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80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500个,打造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00个、企业品牌500个、农产品品牌1000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达到6万个以上,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取得积极成效。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实施打好种业翻身仗行动方案,加快选育一批新品种。重点是“四个一批”:发掘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抢救性收集一批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和特色地方品种,对现有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水产种质资源开展鉴定评价,遴选优异育种材料。加强农业种质资源库(场、区、圃)建设。提纯复壮一批地方特色品种,针对当前地方正在推广应用的大豆、小麦、生猪等农作物与畜禽良种,采取品种选择、比较试验、原种繁殖等技术措施,加快提纯复壮一批品种。选育一批高产优质突破性品种,启动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新一轮畜禽水产遗传改良计划,自主培育一批突破性品种。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推进西北国家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西南国家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在适宜地区建设一批区域性果菜茶等园艺作物良种苗木和畜禽水产良种繁育基地。 

  (二)加快推进品质提升。推广优良品种,推广一批强筋弱筋优质小麦、高蛋白高油玉米、优质粳稻籼稻、高油高蛋白大豆等品种,推广一批优质晚熟柑橘、特色茶叶、优质蔬菜、道地药材等品种,推广一批禽类、生猪、奶牛、水产等良种。集成推广技术模式,研发创制高端农机装备和适宜丘陵山区、果菜茶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的农机装备,集成创新一批土壤改良培肥、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用药、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产品收储运和加工等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净化农业产地环境,针对不同区域土壤退化或污染现状,制定完善南方土壤酸化、北方土壤盐渍化、东北黑土退化、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加快治理修复,提高土壤地力,以清洁的产地环境生产优质的农产品。推广绿色投入品,加快推广生物有机肥、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高效叶面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等绿色投入品,推广粘虫板、杀虫灯、性诱剂等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产品。推广安全绿色兽药,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构建农产品品质核心指标体系,分行业、分品种筛选农产品品质核心指标,建立品质评价方法标准,推动农产品分等分级和包装标识。 

  (三)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要求,加快产地环境、投入品管控、农兽药残留、产品加工、储运保鲜、品牌打造、分等分级关键环节标准的制修订,推动建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开展30个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建设300个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集成应用基地,培育一批农业企业标准“领跑者”。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培育一批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扩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培育一批多元化专业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生资配送、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生产托管服务,推动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拉动,拓展农产品初加工,建设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延长供应时间,保证产品质量。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重点区域先行示范促动,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全域推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打造一批示范典型。 

  (四)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培育知名品牌,建立农业品牌标准,鼓励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打造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培育一批“大而优”“小而美”、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品牌。加强品牌管理,制定农业品牌工作管理办法,深入推进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发布品牌目录与消费索引。建立农业品牌评价体系,发布公益性农业品牌评价与发展指数,完善评价和退出机制。强化农业品牌监管,实行农业品牌动态管理,加大对冒牌、套牌和滥用品牌的惩处力度。促进品牌营销,挖掘和丰富品牌内涵,培育品牌文化,利用农业展会、产销对接会、电商等平台促进品牌营销,引导1000个国内优秀农业品牌参加国际知名展会,支持建立境外展示展销中心,提升品牌影响力。 

  (五)持续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依法实施农业投入品登记许可,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和使用指导,建立农药、兽用处方药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购销台账。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严格执行兽用处方药制度和休药期制度。推行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管理,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建设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体系,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探索“阳光农安”智慧监管模式,推进生产标准化、监管智慧化、特征标识化、产品身份化。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开展“治违禁促提升”行动,严厉查处禁限用农药、食品动物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使用及超标问题。完善生产主体名录,强化日常巡查检查,增加重点监管对象检查频次,严格落实“双随机”要求,扎实开展监督抽查、飞行检查。 

  (六)深入推进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强化农产品认证和监管,完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审核流程和技术规范,规范标志使用,加强相关风险监测和证后监管,稳步扩大认证规模,严格淘汰退出机制。打造一批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建设一批特色品种繁育基地和核心生产基地,挖掘保护传统农耕文化,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身份标识化、全程数字化发展。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信息化管理。指导生产者在自控自检的基础上规范开具合格证,提升合格证含金量,提高带证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实现合格证制度与已有监管措施的融合推进,探索开证主体信用评价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农业农村部成立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推进指导组,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指导服务,推动措施落实。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应成立相应的协调指导组,细化实施方案,统筹项目资金,强化责任落实,有力推进工作。重点区域先行示范的所在县(市)应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推进小组,加强协调,聚合力量,推进落实。 

  (二)创新推进机制。制定任务清单,按照“三品一标”的要求和重点任务,细化到相关司局,落实到重点区域,逐项逐区落实。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和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推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完善考核制度,将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 

  (三)强化政策支持。完善财政扶持政策,农业绿色发展、乡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种养业良种繁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可结合实际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实施区域倾斜。强化金融扶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扩大信贷规模。发挥融资担保体系作用,强化担保融资功能。 

  (四)强化科技支撑。支持科研单位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加快选育一批突破性品种,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科企深度融合,支持种业龙头企业进入商业化育种体系。指导县(市)成立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专家顾问团,加强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 

  (五)强化法治保障。在标准化生产、产地环境保护、质量安全监管、农业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快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制修订。联合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依法打击使用禁用投入品、生产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破坏农业资源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 

  (六)强化宣传引导。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各类媒体媒介,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利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平台,扩大展示推介,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各地及时总结、发现典型,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特色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前出炉的《云南省特色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是云南质量提升行动系列方案的一个重要领域。该方案为云南省更好支持质量兴农、质量强省建设明晰了未来路径和方向。

   方案提出,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突出农产品绿色有机化发展定位,聚焦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等8个重点产业,通过开展特色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到20_年,我省质量管控体系更加健全,重点特色产业、特色农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改善,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具体任务目标为:主要农产品综合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到5000个;建立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与传统防控相比减少20%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5%以上。

  打造特色农产品自主品牌

   方案明确了包括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推进标准化生产、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加强农业全产业链监管、打造特色农产品自主品牌6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其中,在打造特色农产品自主品牌方面,方案提出,由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牵头,省市场监管局等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加强品牌培育,强化品牌保护,注重品牌推介。

   具体举措包括:突出“高原特色、生态精品”主题,依托资源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持续开展云南省绿色食品“十大名品”评选工作。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对获得国际认证的企业,优先给予资金补助和奖励支持。

   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力度,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依法保护自主品牌企业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

   借助“一部手机游云南”等平台,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营销宣传活动。组织企业和产品参加全国有关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推介展,重点做好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昆明农交会等的参展工作,不断提升云南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加强农业全产业链监管

  根据方案要求,我省将加强农业全产业链监管。

   具体措施为: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在规划制定、力量配备、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村级监管员制度,加强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构建党政同责、部门管理、社会监督、生产自律的长效机制。提升全程监管能力,建立健全监管名录。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施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能力建设等项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实施系统内农产品质检机构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鼓励各类主体开展自检或委托第三方机构检验,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范围。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通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以及社会第三方机构、企业内部质量追溯信息平台等信息化方式开展追溯管理,推进“物联网+农产品追溯”管理模式,延伸追溯链条,推动农产品全程可追溯管理。以县域为单位,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以上示范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上线应用追溯信息平台,提升农产品可追溯率。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组织开展例行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和“三品一标”产品质量监测,对问题突出的区域或产品适时开展监督抽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检打联动、行刑衔接,严厉打击农兽药残留超标等违法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大力发展“一县一业”特色产业

   方案要求,各州、市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具体行动方案,细化具体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大县和跨县、市、区区域产业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落实到位。有关部门要紧密协作配合,发挥职能优势,共同推动特色农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提升。

   在完善政策支撑方面,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环境。支持当地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开展绿色有机生产,建立基地。引进有实力的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参与云南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支持有实力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并广泛开展产地初加工。在重点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导生产加工集聚发展。推动有关农林院所与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紧密合作,组建一批产研销联合体,推进生产精准化、智慧化。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根据方案要求,云南省将优化调整农业标准化委员会,成立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等8个重点产业标准化技术分委员会。

   此外,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牌”8个重点产业,云南省还将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以上示范社等主体,采取集中时间、集中人力、主动上门的方式,对符合认证条件的产品集中检查、集中指导、集中审核、集中申报,进一步优化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一企多品”,不断提高“三品一标”的总量规模和质量水平。

   与此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公益宣传,提高全社会质量、诚信、责任意识,让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成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价值追求和时代精神。

  方案对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推进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实施举措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特色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为便于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和推动《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洱市特色农产品等9个领域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普政办发〔20_〕17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贯彻落实,现就《行动方案》的出台背景、行动目标、主要任务等说明如下。

  一、《行动方案》出台背景

  20_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特色农产品等9个领域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云政办发〔20_〕63号),为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按照市政府领导批示要求,分别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起草了《普洱市特色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起草了《普洱市食品药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起草了《普洱市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普洱市装备制造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普洱市原材料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配合起草了《普洱市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市商务局牵头起草了《普洱市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了《普洱市生产性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起草了《普洱市旅游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经市实施品牌和质量强市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整理,并广泛征求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有关单位意见建议后反复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普洱市特色农产品等9个领域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上报市政府。20_年3月31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

  二、《行动方案》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从行动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等三个方面,就各领域质量提升行动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一部分:行动目标。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特色农产品等9个领域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_〕63号)确定的目标,各有关部门从本行业本领域结合普洱实际出发,合理设定了相应的工作目标:提出到20_年底,主要农产品综合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到400个;建立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与传统防控相比减少20%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5%以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品安全评价性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药品安全评价性抽验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力争消费品生产领域产品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主要消费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消费品企业新增1个省级技术中心。主要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力争原材料产业产值达到60亿元,规模以上原材料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原材料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房屋市政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高速公路工程质量交(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重点领域生活性服务业公众满意度达到80%以上。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打造若干个特色鲜明、模式先进的重点业态,力争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生产性服务品牌。涉旅企业诚信评价全覆盖,游客满意度居服务业前列,旅游服务质量、产品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全省先进水平,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第二部分:主要任务。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和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按照上级要求,针对我市质量工作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明确细化了工作任务。特色农产品领域提出,通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推进标准化生产,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加强农业全产业链监管,打造特色农产品自主品牌等举措落实农产品质量提升。食品药品领域提出,通过提升检验检测技术支撑能力,聚焦食品药品质量提升重点,严防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等举措落实食品药品质量提升。消费品领域提出,通过完善标准供给体系,实施质量技术攻关,提升有效供给水平,实施“三品”专项行动,推动“互联网+”质量,优化质量发展环境等举措落实消费品质量提升。装备制造领域提出,通过完善标准供给体系,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数字装备制造”,优化质量发展环境等举措落实装备制造质量提升。原材料领域提出,通过坚持标准引领,创新驱动质量提升,提高有效供给质量,“两化”融合促进质量提升,提升绿色发展质量,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等举措落实原材料质量提升。建设工程领域提出,提升勘察设计水平,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等举措落实建设工程质量提升。生活性服务业领域提出,通过重点领域提质增效,规范服务设施建设,创新便民商业服务模式,打造“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完善标准体系,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优化服务消费环境等举措落实生活性服务质量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提出,通过提高现代物流服务效能,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创新发展金融服务,增强研发设计能力,强化节能环保服务,激发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活力,健全商务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农业深度融合,拓宽会展服务领域,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品牌培育等举措落实生产性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业领域提出,通过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丰富演艺产品有效供给,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深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等举措落实旅游业服务质量提升。

  第三部分:工作要求。为确保《行动方案》落到实处,《行动方案》要求各有关部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部署要求上来,结合本行业领域实际,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督促落实,扎实开展工作,营造良好氛围,确保《行动方案》提出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成效,为推进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

推荐阅读:

  述廉述责报告【八篇】

  清明节活动规划方案三篇

  2024年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集合3篇

  生源地助学贷款系统登录

  检察官述责述廉报告2024年范文(精选3篇)

  神舟十一号发射直播_2024神舟十一号发射视频

AD位1

相关推荐

高三毕业教师特色赠言

综合范文

教育特色网站使用协议

综合范文

农产品采购配送合同书

综合范文

代理出口农产品协议书

综合范文

农产品网上招标合同

综合范文

农产品仓储保管协议书

综合范文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