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成因及结构分析 科尔沁沙地已治理好
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巨大,荒漠化程度进一步加强,不同程度荒漠化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剧。浑善达克沙地作为我北方的四大沙地之一,其荒漠化的程度和速度以及其造成的环境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成因及结构分析 科尔沁沙地已治理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成因及结构分析 科尔沁沙地已治理好
摘要:该文以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对象,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巨大,荒漠化程度进一步加强,不同程度荒漠化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剧。浑善达克沙地作为我北方的四大沙地之一,其荒漠化的程度和速度以及其造成的环境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仅是我国的问题,而且是全球性的问题,对其现状以及结构的分析对荒漠化的治理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在综合治理的时候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为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防治预测、管理及监测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结构分析
一、浑善达克沙地概况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阴山北麓,从大兴安岭南部山地西麓克什克腾旗向西一直延伸到苏尼特右旗。土地面积约为217×104hm2(总面积4163967.63hm2)。
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热少雨。年平均降水量200~350mm,自西向东递增,热量和蒸发量则从东南向西北递增。全区风力强劲,年大风日数50~70天。
浑善达克沙地以草原植被为主,针阔叶乔木、榆树疏林等超地带性植被明显。浑善达克沙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新生代的断陷沉降带,海拔1100~1300m,地势由南向北缓降,地面起伏不大,由于沙地孔隙充分吸收降水和拦截源于南部山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潜流的补给,因而其潜水储量丰富,沙地中散布着众多大小不等的湖沼洼地。
干旱缺雨及地表组成物质粗疏,地表径流很不发育,常年河流极少。湖泊较多,由临时性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的湖泊约110余个,地下水丰富,分布广泛、埋藏浅(多为5~10m,有的仅有1~2m)、水量大,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丰富,对发展农林草业有重要作用。
二、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 气候日趋变暖,蒸发量增大降水不足
全球增温幅度为0.3~0.6℃。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中纬度地区和内陆地区夏季干旱的频率可能增加。气温的增高,使牧草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沙漠化的治理,但气候的变暖尤其是冬季、春季气温的大幅度增高,使地表蒸发量加大,干旱化趋势加剧。土壤水分将减少,从而使得土壤抗风蚀能力减弱。浑善达克沙地降水量的年际变率较大,季节分布极不均匀。春季雨量仅占10%左右,而50%以上的降水量集中在7、8两个月。对于浑善达克沙地这样一个独特的生态地理单元且生态环境脆弱及敏感地带,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且降水与植物的生长不能相匹配,从而直接影响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环境的保持与恢复,从而导致荒漠化面积的扩展。
2 风多,加剧了蒸发量
风大、风多,导致蒸发强烈,加剧干旱化,为沙漠化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在加上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风速最大的沙区之一,年平均风速为3~5m/s,最大风达12级。在11~4月降水少的干旱期,恰恰又是风期,风旱同期,抵消了本来因海拔高、温度低,而蒸发偏小的优势,造成2~5月份蒸发急剧增大,加剧了春旱,限制了植物返青。从而加剧了干旱进而导致荒漠化的发生。
3 沙源物质丰富
浑善达克沙地在地质构造上为地堑式的凹陷带,断陷带上沉积了巨厚的湖相砂岩页岩、泥岩、薄层灰岩和细砂岩,成为沙地形成的物质基础。第四纪中晚期在干燥寒冷气候作用下,各种沙质被风吹扬形成沙漠。其中固定沙地占总面积的67.5%,半固定沙地占19.6%,流动沙丘占12.9%。该地区地表构成主要是丰厚的沙物质,在强劲的大风吹蚀下就地起沙,形成东西长达450km的沙地,为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人文因素
浑善达克沙地面积扩张,沙地活化与近年来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减少、气候干旱加剧有直接的关系,但更为主要的是人为因素。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以103km2的速度扩展,这与人口的增长呈现的关系,使这里的农田牧场可利用面积不断缩小。
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
1 过度放牧和开垦
为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穿衣等生活问题,大规模的毁草开荒种地和超载过度放牧现象非常严重。从而导致进一步开垦和利用草原。这种举措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在缺少合理有效管理的情况下,滥垦和过度放牧是不可避免的。如此长期对沙区的乔灌木资源乱砍滥伐,掠夺式的利用,牧场的长期超载或乘载利用期过长,造成无休养生息之机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沙地生态系统陷入恶性循环的状态之中。
过度放牧导致草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失去平衡,长期的过度放牧状态将会造成草场营养元素的净损失,尤其是氮、磷、钾等一些限制性营养元素的匮缺,将会影响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破坏土壤稳定性,大大降低草场的生产力,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
2 不协调的人地关系
不协调的人地关系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区域脆弱多变的土地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土地沙漠化的根本原因。然而,这一对本质矛盾始终不能得到应有的解决。人类和牲畜在草地上的活动,是对草地最直接的一种作用力。长期的过度放牧使土壤——植被系统受到强烈的干扰,草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失去平衡,长期营养元素的净损失,破坏了土壤的稳定性,大大降低草地的生产力。
牧民为了维持基本生活,牲畜数量的减少有其一定的底线。致使牲畜对草场的压力主要表现为空间上的转移,草畜矛盾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新的土地沙漠化危险依然存在。
三、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结构分析
基于浑善达克沙地1989、20_、20_遥感数据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类统计,对浑善达克沙地的荒漠化面积从风蚀、水蚀、盐渍荒漠化累计值进行分析,根据荒漠的程度从未荒漠化、中度、重度荒漠化进行年际分析。
未荒漠化土地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从1989年12.97%到20_年的9.63%,在这十年当中,未荒漠化面积降低了3.34个百分点,20_年未荒漠化面积所占的比例略微增大,但是并不能说明荒漠化的到了遏制,出现这一情况与当年气候的不稳定性有关。从荒漠化的类型上来看,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的类型风蚀、水蚀、盐渍荒漠化均有,在不同的年份上风蚀荒漠化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在风蚀荒漠化类型当中1989年的统计数据中轻度风蚀荒漠化占的数量最大为1133825.4hm2,接近于本年轻度荒漠化总面积的近1/3,20_年的数据中,以中度荒漠化的面积占据对大的比例,其数值为1222495.3hm2。在20_年的统计数据当中,中度荒漠面积仍然最大,且有增大的趋势。可以得出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主要以风蚀荒漠化为主,其中以中度荒漠化最为显着。
从风蚀荒漠化的不同程度上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重度荒漠化向着极重度荒漠化的方向转化,且增加的比例比较大,同时其他类型的荒漠化也在增加。在荒漠化的治理当中,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的增长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从其总面积和所占的荒漠化的总面积来看,盐渍荒漠化从总量上来说在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不明显,其中不同程度的荒漠化面积也有所不同,但是从量上来看并不明显。
从遥感影像的颜色变化上也可以得到荒漠化的面积逐年增大,并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浑善达克沙地东南边缘的荒漠程度较小,属于轻度荒漠化和中度荒漠化,未荒漠化的土地主要集中在这一带,在浑善达克沙地西北部以及西北边缘,荒漠化的程度比较严重,重度荒漠化和极重度荒漠化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从浑善达克沙地整个区域来看,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总体上来说。西北部的荒漠化程度比较严重,所占面积较大并,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比较大。
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浑善达克沙地的荒漠化由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组成。其中以风蚀荒漠化为主要的结构组成,从东南方向西北其荒漠化程度进一步加剧,所占面积也随之增大,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增大。近年来由中度荒漠化向重度荒漠化的转化是比较明显的,在制定和采取治理措施时应该重点考虑。
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成因及结构分析 科尔沁沙地已治理好
浑善达克沙地:昔日沙源地 今日变绿洲
第一次走进浑善达克沙地是在20_年。当时,世纪之交的3年特大综合性自然灾害刚刚结束,着眼处,赤地千里、黄沙漫天,只有几颗拥有顽强生命力的树木守护着曾经的美丽家园。
资料显示,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加剧,沙漠化土地由2.5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3.05万平方公里,流动沙丘由上世纪60年代的172平方公里扩展到2970平方公里。由于沙地生态系统一度严重受损,生态防护功能明显减弱,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频发,20_年沙尘暴日数达到26次,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
新世纪之初,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临浑善达克沙地调研,语重心长地指出“治沙治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此后,一场人与天斗的治沙战斗在浑善达克腹地打响。
在20_-20_年,锡盟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898.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3.7万亩,封山育林850.9万亩,飞播造林515.3万亩,工程固沙9.5万亩,退耕还林265.5万亩,种苗基地建设3.8万亩。
通过集中连片、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结合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等制度措施的落实,全盟林草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5%以上。林业建设,每年以百万亩以上规模推进,营造林面积超过建国以来前50年的5倍多,森林覆盖率由20_年的1.24%提高到20_年的7.53%。初步呈现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牧民增收的态势。尤其是沙地植被恢复明显,据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20_年与1999年相比,流动、半固定沙地减少了1058万亩。沙地南缘长420公里、宽1-10公里、横跨5个旗县的生态防护体系基本形成,有效遏制了沙地的扩展蔓延。
党的十八大以来,锡盟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更加凸显生态屏障的重要作用,视生态的屏障作用为锡林郭勒草原最大的功能,紧紧围绕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林业治理体系,以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以浑善达克沙地、乌珠穆沁沙地2大沙地治理,乌拉盖水系、滦河水系、查干淖尔水系、锡林河水系4个水系保护治理、重点区域绿化为重点,以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百万亩沙地榆复壮建设工程、百万亩灌木柳基地建设工程、百万亩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百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百万亩重度沙化区综合治理工程6个百万亩工程为抓手,借助国家和自治区项目支撑,相继启动了一系列重点工程。
针对全盟境内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主的治沙区,明确了“生态优先、保护优先,林草水结合”的技术路线,将先进适用技术与常规措施集成配套,探索推行适合锡盟牧区实际的综合建设模式。整体上以围封禁牧、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为重点,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不适宜发展畜牧业的严重沙化区域,加大人口转移力度,促进生态恢复。在沙地综合治理中遵循自然规律,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在浑善达克沙地东部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保护培育乔灌草结合的复合型植被,增强生态的稳定性,并注重培育以灌为主的林沙产业资源;沙地西部结合休牧禁牧,采取规模化飞播造林、工程固沙、封山育林等措施,增加灌草植被,减轻沙化危害;沙地南缘,以灌为主,乔灌草结合,建设平均宽3公里左右的生态防护体系;沙地北缘以禁牧、休牧自然修复为主,保护恢复沙地上风源植被。
时至今日,再次踏进浑善达克沙地深处,眼前的绿意葱茏让人流连忘返,这片昔日威胁京津地区的沙源地如今变成了生态绿洲。但,对于锡林郭勒来说,这还不够。锡盟林业局长鲍文东接受采访时说,虽然通过治理,锡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整体上还是处在“不进则退”的局面中。因此,下一步,锡盟一如既往地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视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打造真正的北疆亮丽风景线而努力。(巴依斯古楞)
【数据】
锡林郭勒
20_——20_年5年间
草群平均高度32.24厘米
平均盖度49.66%
平均干草产量71.40公斤/亩
较20_—20_年5年间
平均值分别提高了4.78厘米
2.26个百分点
24.86公斤/亩
森林覆盖率
由20_年的1.24%
提高到20_年的7.53%
初步呈现生态恢复
生产发展牧民增收的态势
尤其是沙地植被恢复明显
据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
20_年与1999年相比流动
半固定沙地
减少了1058万亩
沙地南缘长420公里
宽1—10公里
横跨5个旗县的
生态防护体系基本形成
有效遏制了沙地的扩展蔓延
说说防沙治沙那些事
牧民说
呼和图嘎(正蓝旗赛音呼都嘎苏木巴音胡硕嘎查牧民)
在过去几年间,我所在的嘎查经历了赤地千里到重新焕发绿意的喜人变迁。这当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好政策的扶持和引领。以我家为例,从20_年开始,处理掉家里的牛羊,申请了中科院生态养鸡项目。现在,我家的无污染绿色柴鸡已经打开了北京市场,我家每年的收入也达到了近100万。但比这客观的经济收入让我更加高兴的是,通过禁牧,生态养鸡的措施,我家的草场基本恢复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美丽景象。
背景:正蓝旗地处锡林郭勒盟南端、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样,是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重点实施旗县。近年来,正蓝旗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统筹协调解决全旗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该旗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编制草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一套符合正蓝旗实际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定量定性指标体系和评估评价体系,严格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大力实施“减羊增牛”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企业说
赵建华(内蒙古国华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沙产业,企业启动了沙产业经济发展项目,包括林沙经济与生态旅游建设工程,主要是通过养殖产品销售、种植产品销售、以及生态旅游效益等方式实现效益多元化。“十三五”开局之年,内蒙古国华公司将认真落实习主席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按照自治区打造祖国绿色北疆的统一部署,守望相助,为锡盟防风固沙、构筑绿色长城再立新功!
背景:20_年开始,内蒙古国华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响应中央、自治区和锡盟委行署的号召,充分发挥治沙绿化企业的模范引领作用,先后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正镶白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乌拉盖、多伦县等地实施了防护林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通道景观绿化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程等一大批沙地治理及造林绿化工程。5年间,共完成工程量6.5亿元,累计完成沙地治理和造林绿化面积达10万亩,为有效改善锡林郭勒盟乃至全区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政府说
鲍文东(锡林郭勒盟林业局局长)
为深入贯彻“五位一体”战略布局,锡林郭勒盟把握国家、自治区林业发展形势,结合当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实际,20_年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总体思路:以“两大沙地综合治理、四个水系保护治理、四个重点区域绿化、三个产业带开发建设”为重点,以“六个百万亩工程”为抓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生态治理恢复范围,创新生态治理体系,强化资源保护管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林业的生态保障和惠民能力,努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祖国北疆生态文明亮丽风景线。
在沙地综合治理方面,锡盟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以保护为主,保护与治理相结合,以封沙育林为主,封沙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工程固沙相结合,对浑善达克和乌珠穆沁沙地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背景:20_年以来,全盟共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439.5万亩,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356.5万亩,造林补贴项目52.8万亩,重点区域绿化30.2万亩。在以往生态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近几年的持续努力,在沙地综合治理方面,锡盟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以保护为主,保护与治理相结合,以封沙育林为主,封沙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工程固沙相结合,对浑善达克和乌珠穆沁沙地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成因及结构分析 科尔沁沙地已治理好
浑善达克沙地水草丰美,景观奇特,风光秀丽,有人称它为“塞外江南”,也有人称它为“花园沙漠”。那里野生动植物资源比较多,是候鸟的产卵繁育地,还有很多珍稀的植物和药材。
近代由于气候的持续干旱和开垦,草场超载,造成草场退化,河流湖泊萎缩,沙化日益严重,据研究表明,浑善达克沙地已成为近年来困扰北京的沙尘的主要源头之一。
沙地成因
根据较广泛 的含风成砂地层的野外调查与有关室内样品分析结果,浑善达克沙地至少形成于晚第三纪。当时受暖干亚热带动力高压控制和较弱东亚季风影响,出现温暖干旱荒漠,半干旱草原及木森林草原之间的环境变化,形成亚热带红色季风性沙漠沉积。第四纪,受东亚季风及其变迁影响,环境在温带荒漠草原至森林草原之间波动变化,出现一系列活化,沙漠扩展与沙丘固定,沙漠收缩的波动过程,形成温带黄色季风型沙漠沉积。
地理气候
浑善达克沙地自然条件独特。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1,300米。旗境北部为著名的浑善达克沙地的中东段,为典型的坨甸相间地貌类型。在沙丘间形成的平坦草地上发育着疏林、灌丛和草甸,与其他草原构成独特的牧区风光。南部为低山丘陵地貌,是燕山北缘的低山丘陵与大兴安岭西南缘的低山丘陵交会地带,山间分布有面积较大的草原。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和南部的金莲川典型草原是生态环境的维持系统,更是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屏障。浑善达克沙地气候温和。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一月份平均气温-18.3℃,七月份平均气温18.7℃,极端最高温度35.9℃,极端最低气温-36.6℃,夏季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地方。全年降雨量为365.1毫米,而且主要集中在7、8、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90%。全年的无霜期104天,冬天有180天的冰雪期。
候鸟迁徙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特别是其境内的查干诺尔湖、浑善达克沙地一带,更是候鸟的栖息、繁育地。
每年三、四月份,湖水刚一化开,大批候鸟从南方飞回,来到查干诺尔湖栖息,在浑善达克沙地的小湖、泡子的芦苇、蒲草中产卵、育仔。但是,近年来,在那里栖息的候鸟已大大减少。据在那里生活多年、后来又在那里进行了详细考察的原轻工业部退休干部郑柏峪先生说,这主要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再加上人为的搅扰捕杀加剧,候鸟再也不敢在那里产卵繁育。它们走投无路,甚至不得不到北京的公园、湖泊、河流繁育后代。浑善达克沙地在锡林郭勒草原的中南部,呈东西走向,绵延三百多公里,总面积二点一四万平方公里。沙地中沙丘起伏,间有丘间低地和滩地。
这个沙地是中国著名的有水沙漠,在沙地中分布着众多的小湖、水泡子和沙泉,泉水从沙地中冒出,汇集入小河。这些小河大部分流进了高格斯太河,也有的只流进水泡子里,还有的只是时令性河流。浑善达克沙地水草丰美,景观奇特,风光秀丽,有人称它为“塞外江南”,也有人称它为“花园沙漠”。那里野生动植物资源比较多,是候鸟的产卵繁育地,还有很多珍稀的植物和药材。在沙窝子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水呢?刚接触浑善达克沙地的时候,人们都会提出这个问题,后来当人们更详细了解了之后,也不禁为浑善达克沙地的未来担心,因为近些年气候变化,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消失,河水断流。一些地方沙化加重,树木枯死,草场退化,正严重地威胁着这片美丽的花园。对生态的这一变化,人们不但束手无策,而且不了解其原因,例如有人提出是降水减少的缘故,但是生长在水里的红柳为什么也会死亡呢?浑善达克沙地有许多神奇的地方。德格力图在沙窝子的边上,是一个长满芦苇和蒲草的小湖,在它的周围还有几个类似的小湖。它们是由地下水直接形成的,湖水清澈见底,冰凉刺骨,人们都不敢下去。茂密的苇草长在离湖岸几米远的水里,由于有水的保护,德格力图成了候鸟产卵育仔的好地方。每年四、五月份,大批的候鸟来到那里产卵育仔,此时鹤鸣鸭叫,好不热闹。在浑善达克沙地的水泡子里,扎汉宫是最神奇的了。它位于德格力图南方二公里的一个大沙丘脚下,是一个直径不到五十米的圆圆的小湖。扎汉宫的神奇表现在它的深上(在蒙古语里,宫就是深的意思),倘若问当地老乡它有多深,他们会点着头说:“深,深!没底。”曾有人用十五米长的绳子系了块大石头,没有能探到底。更奇怪的是,扎汉宫周围全是沙窝子,流沙会流进湖里,草原的大风也会把沙土 吹进湖里,可是多少年来,扎汉宫还是那么深,从来没有被淤塞过。它的水老是那么多,无论天旱天涝总是如此。在这么小的湖里,有很多的鱼,而且全是清一色的鲫鱼。这些鲫鱼比一般的鲫鱼颜色要黑,个体不算大,但肉味鲜美。在浑善达克沙地里,有很多这样的小湖,它们都有这种鲫鱼,在过去是给皇上的贡品。在浑善达克沙地的腹地,沙丘连绵不断,在这些沙丘的上面长着沙蒿、茅草和黄柳,而沙丘的下面则是美丽的红柳林。在红柳林中间,有许多奇花异草,有的地方甚至有上千亩的野生黄花菜,花开时节,金光耀眼,十分壮观。郑柏峪先生说,京城虽言美,终究不是鸟类的天堂。美丽的查干诺尔湖,神奇的浑善达克沙漠,才是它们栖息、繁育后代的最佳地。必须保护好那里的生态环境,减少人为的搅扰,还鸟儿们一片清静、一块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