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综合范文

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范文(精选17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4-06-04 19:30:1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意识形态是指以社会意识形式存在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的文章17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从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深刻分析了需要着力防范化解的各领域重大风险,对领导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维护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举措。

  1.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关乎国家安全

  近年来,受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式发展的影响,全球经济社会进入被互联网全面深度“渗透”的新阶段。据报道,截至20_年末,全球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41亿,互联网用户日均上网时长接近7小时。数据显示,我国以超8亿的网民规模和高达近60%的互联网普及率强势“领跑”全球。互联网在渗透式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深刻改变全球传播秩序和国际舆论格局。在这个全球互联、技术赋能的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传统现实场域向网络虚拟场域的延伸,“线下战”与“线上战”的交织,“明争”向“暗斗”的转向,阶段化斗争向常态化斗争的转变……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抢占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较之传统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更大、能级更高。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因此,要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重在科学预判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在“防”,要强化“治未病”的预防意识,加强对重大风险发生的及时预判。加强风险预判,首要在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绷紧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事关总体国家安全这根弦不放松,始终保持意识形态无小事的警惕心和警觉性,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守好网络空间主阵地。其次,要在提高前瞻性和预测力上下功夫,做到观大局、察大势,耳聪目明、心若明镜,准确把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并紧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前沿,持续加大对网络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洞察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及时性、精准性,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行动。最后,还要加强科学研判,确保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潜在性、苗头性的风险有防范的先手,一经发现风险,即能够对其性质、特点、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及时把脉、科学诊断、因“险”施“诊”,切实控制风险的发生频次和影响范围,努力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和早期阶段。

  3.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重在有效治理

  当前,互联网无疑是海量信息的第一集聚地和分发地,网民人数的持续攀升和网民群体结构的多样化也意味着网络空间还汇集着海量多元的民意。较之于传统舆论场,网络舆论场中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更加纷繁复杂,更加暗流涌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防控难度更大。***总书记强调指出:“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因此,在严把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预判关口、力求防患于未然的同时,还要做到有备无患,加强应对,切实提高风险处置力。具体来说,一是要做到分而治之。面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多发、复杂的风险,要能够拨云见日、化繁为简,根据内容、性质、特点、影响等因素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风险进行分类分级,找准引发风险的核心问题,再先后和分别采取有针对性、切中要害的处置措施。要注意合理区分境内外敌对势力挑衅攻击、错误社会思潮影响、民生问题和社会事件泛政治化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根源,有的放矢地破解难题,并在风险处置过程中切实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原则问题简单化。二是要做到依法治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也指出,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网。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是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在风险处置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持“管得住是硬道理”的工作理念和依法依规管网治网的工作原则,一方面要着力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法律法规,加强总体指导;另一方面要针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研究出台更加专门化、细化和更加具有操作性的治理方案,切实提高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违法违规“成本”,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动监管、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以更好发挥直击要害的威慑作用。

  4.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重在主动出击

  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做到科学预判、有效治理,是不打无准备之战,以防范和应对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多属于防御战。要切实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还要打好***总书记所强调的“战略主动战”。打好战略主动战,一是要加强顶层战略规划。要善于总结防御战经验,深入分析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各级各类风险的发生机理、演变规律和深层原因,追溯风险源头,将以往一个个相对零散、独立的应对处置措施加以整合,有效转化为指导主动作战的整体性战略指导方案。二是要积极抢占工作阵地。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具有的多发性特点,与作为信息和思想舆论载体的网络媒介的持续快速迭代更新不无关系。就国内而言,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网络意识形态的“战场”不断延伸、扩展、更迭,这就要求我们要紧跟技术发展前沿,坚持创新引领,主动抢占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战略制高点,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壮大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做到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多点联防、协同发力。三是要切实增强对象意识。人在哪里,意识形态争夺就在哪里,意识形态风险就会出现在哪里,风险防控的“战旗”就要插在哪里。打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战略主动战,颇为重要的是做到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要切实增强对作为网络意识形态争夺主体的互联网用户,特别是青年网民的思想和行为的深入研究,尊重互联网用户特有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性,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建设和手段创新,切实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亲和力和可接受度,让主旋律为更多人传唱、唱得更加响亮,让正能量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在消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潜在风险等方面发挥更为深远的作用。

第二篇: 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根据《市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市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排查工作的通知》,区委宣传部就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开展排查,通过实地检查以及各部门单位自查,深入了解全区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风险点,结合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区委巡察发现的问题以及区委关于意识形态专项督查情况,现将我区意识形态风险点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1.区委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极端重要工作,坚持全局一盘棋,凝聚工作合力,及时调整意识形态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充分调动全区各条战线、各个部门抓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干部述职、纳入区委巡察监督和民主生活会,推动各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履责,不断健全区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执纪监督、巡察监督范围,列入《20_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领导班子任务清单》和《20_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检查考核细则》,切实让意识形态工作底线变成带电的高压线。

  2.强化舆论阵地管理,围绕全区中心重点工作,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主流意识形态进一步巩固壮大。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推出专题专栏,多维度展现全区40年来的沧桑巨变,全景式报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作为。

  3.加强学校和各类讲座讲坛等阵地管理,健全《全区各类讲座讲坛备案管理办法》,规范各类讲座讲坛报备审批,杜绝错误思想的传播。

  4.强化文化阵地管理,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引导本土文艺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确保不踩红线,不破底线。加强文化市场执法检查,组织开展“秋风”、“固边”、“净网”、“清源”、“护苗”等专项行动,深入严打各类侵权盗版活动,不断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5.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加强宗教事务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假僧假道、非法传教”等一系列违法活动。今年以来梳理全区民间信仰场所32处、农村地区场所6处,印发反邪教宣传资料5万余份,刻录发放宣传光盘500余张,举办各类讲座20余场。

  6.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统领,以监督检查为抓手,强化党外人士、少数民族、宗教等领域的引导和管理,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加强对党外人士尤其是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通过座谈会、培训会等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政治认同教育,培育共同理想,树立精神旗帜。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全区干部群众对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衷心拥护,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四个意识”持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

  7.深入贯彻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舆情分析室工作机制,定期邀请社会网站编辑以及活跃自媒体人参与舆情预警并成立“智慧交换站”,“监测巡察、会商研究、应急处置、信息发布、跟踪反馈”的舆情处理联动机制不断完善。整合政务媒体、地方网站、自媒体等资源,组建全区“政务”和“自媒体”微矩阵,进一步发挥微信集群效应。今年以来,全区未发生舆论恶性炒作事件。

  8.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各级党委(党组)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更高的位置,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督查办法,通过专题督查与日常督查结合,及时掌握各部门单位意识形态工作推进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各部门单位全年绩效考评和领导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价、使用和奖惩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准。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区委巡察监督。对区委巡察组全体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违规界定、尺度把握、责任追究等内容。结合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区委巡察办采取常规巡察与专项巡察相结合的方式,抽调业务骨干,排出时间表,就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巡察,重点检查被巡察单位组织领导、制度建设与落实、阵地管理、队伍建设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意识形态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平衡。少数基层党组织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重视不够,对意识形态工作抓什么、怎么抓缺乏清晰思路和具体举措。部分基层单位“四个纳入”未实施到位。部分单位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未及时调整,民主生活会、目标考核办法中未将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其中。

  2.部分基层单位制度建设不健全。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讲座讲坛管理办法等未制定或不完善,举办的讲座、讲坛未及时报备。部分镇街未将意识形态工作检查纳入党的纪律监督检查。

  3.思想理论学习实效性不强。有的单位学习形式单一,以传达上级讲话精神、观看视频等为主,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吸引力感染力有待提升。基层中心组学习有待规范,学习记录不够详实,部分领导干部对应知应会理论知识不完全掌握。

  4.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须进一步占牢。一些党员干部观念更新慢,对网络存在畏惧心理,自觉通过各种新媒体、新工具传播党的声音,回应网民关切,引导网上舆论的意识不强。基层队伍业务水平不高,从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员大部分理论功底有限,流动性较快,思维观念跟不上新形势。新媒体舆情管理手段单一,应对新媒体舆情方面缺少有效手段,网络宣传品牌影响力不够。

  5.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效果良莠不齐。部分活动缺乏本土元素,针对性有待加强,吸引力有待提升,部分精神文明活动流于形式、千篇一律,不善于运用网络、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创新活动载体,导致载体陈旧。诚信缺失、占道经营、违章搭建、邻里纠纷、乱写乱贴等不文明现象仍然存在。

  6.农村宗教问题一定程度存在,对村民迷信思想教育引导力度不够,在前期区委巡察中发现,极个别村委会党建知识、法律法规等书柜中掺有佛经及配套磁带、光盘,一些社区、村党支部为新建土地庙提供便利。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落实好意识形态责任制,对照排查出的风险点,加大防范力度,确保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党性原则,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意识形态工作与其他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落实,强化“一盘棋”格局,推动形成“一呼百应”态势。全面加强宣传思想战线党的建设,提升干部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更好担负起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

  二是进一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话语权。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持续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不断深化理论大众化特色宣讲之路,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加强社会思潮和热点问题的辨析引导,进一步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旗帜鲜明批驳错误言论。

  三是进一步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领域各类阵地。强化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提高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正确区分和处理好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切实防范错误观点借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学校课堂传播扩散。严肃新闻宣传纪律,强化新闻内容审核把关,依法整治各类文化市场,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进一步排查民族宗教领域不稳定因素,加强对宗教及宗教思想传播的管理,坚决抵御宗教组织非法渗透活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四是进一步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坚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网络大V”的正面引导,激发网络正能量。完善网络舆情立体监测体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健全舆情处置流程,鼓励公众参与网络空间监督与管理,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

  五是进一步全面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深入抓好中央和省委巡视组相关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确保整改到位。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把落实责任制的压力层层传导下去,确保要求不变、标准不降、压力不减。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在执纪监督、巡察工作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充分发挥警示效应。统筹推进机关、企业、学校、农村、社区和“两新组织”等各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部门队伍建设,推动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不断强起来。

第三篇: 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当前,我们正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面临各种风险和重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

  本人意识形态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意识形态鉴别力不强,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二是意识形态学习力不强,没有系统地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理论,不了解当前思想领域的突出问题。三是意识形态思考力不强,不善于从政治角度去观察和认识问题。四是意识形态创新力不强,不善于打破思维,开展理论创新、内容创新和应用创新,日常工作中习惯于用老思维、老方法解决新问题。五是意识形态表达力不强。

  针对上述问题,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提升意识形态鉴别力。一是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所以要讲政治,要善于讲政治,要勇于讲政治。党组织首先是一个政治组织,党员身份是第一身份,政治是第一位的。二是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他又讲,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运用到意识形态领域,体现为一条基本的原则。三是心里装着几把尺子第一把要装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这把尺子,这把尺子是党员干部的看家本领,没有这把尺子就心中无数,心里就没底;第二要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把尺子,有了这把尺子,党就不会变色;第三要装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尺子,有了这把尺子,红色江山就不会变质;第四还要装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这把尺子,有了这把尺子,就不会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情出来。

  二、提高意识形态学习力。首先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其次要适当了解思想意识领域的热点问题。理论本身是一回事,理论的应用是一回事,理论在不同时空场景中的应用恐怕比理论本身的推演更重要,更加值得我们思考。

  三、提升意识形态思考力。一是要善于观察问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二是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三是要善于进行分析,要从理论上、事实上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观察当今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

  四、提升意识形态创新力。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主要是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和开放性,避免陷入思想的僵化和某种思维定势。关键是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善于进行理论创新;二是要善于进行内容创新;三是善于进行应用创新。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维护好意识形态健康和谐的发展。

  五、增强意识形态说服力。意识形态要有话语权、有吸引力需要从理想信念、价值关怀等方面打动人,真正的科学的意识形态必须紧扣时代,直面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因为,根据实践和时代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这个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现代化的正确理论,这样的理论能够说服人,这样的理论才是有话语权的。

  总之,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全力以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 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按照XXX要求,XX党委现将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排查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对意识形态的领导。

  成立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能职责,落实人员责任,加强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的重要意义,建立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即查即改,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领导小组严格履职尽责,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狠抓整改。对工作不落实,排查整治不力,敷衍作假的,进行通报批评;对发生责任事故的,严格追责问责。

  (二)隐患排查情况。

  一是严格党员干部纪律约束。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管理和教育,教育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抵制生活中、朋友圈的各类谣言,严禁在手机朋友圈造谣传谣,对在公共场合中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非议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部署,散布传播政治谣言的党员干部依法严肃查处。

  二是加强舆情监控。成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涉及卫生计生领域的重大舆情监控,对可能涉嫌发生重大舆情的,相关科室要第一时间介入,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迅速展开舆情事件调查和处置工作,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加强舆情会商和研判预警,控制舆情态势,严格把握信息发布工作。

  三是管控好信息传播途径。加强本系统内外网管理,严禁利用内外网发布、传播各类损害意识形态安全的信息,通过增加监控软件、硬件防火墙等设备,截断传播途径,发现相关隐患及时处理。

  四是管控好信息发布审核关。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类发布信息的审核和把关,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切实把控好“出口关”。

  (三)总体评价

  总体判断,XX能够深入学习贯彻XXX精神,坚决贯彻落实XX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署,强化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深入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通过对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分析认为,目前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总体向上向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比较到位。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坚强有力,中心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和普及、网上舆论阵地管控、对外宣传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等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取得明显成效。

  二、存在问题

  个别部门、人员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人认为意识形态工作离我们距离尚远,无需操心;有些领导干部忽视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协调发展,在理论武装、干部教育等方面投入不足,把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业务工作中,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投入较少;管理不到位,不善于研究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

  三、改进措施

  (一)勇于担责,补齐责任短板

  要“高处”发力。全面贯彻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建立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二)夯实基础,补齐保障短板

  要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已有规章制度落细落小落实,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高效落实。要配齐配强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全员轮训、专项进修等方式,提高基层宣传干部业务素养。

  (三)精准施策,补齐工作短板

  要注重长效。坚持制定年度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张弛有度、有的方矢。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将思想阵地的管理,文化阵地的拓展、网络阵地的维护等工作,以具体项目形式加以细化落实。要注重创新。要创新理念,确立宣传是生产力、文化是软实力、舆论是推动力的思想,努力以宣传工作新成效助推社会经济新发展。要注重考核。在加强年度考核的同时,要把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纳入到日常监督中,跟其他重点工作一起通报点评。

第五篇: 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建设的任务愈益紧迫。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积极、主动地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主要问题;网络监管;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_)10-0030-03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互联网在我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从“20_年中国互联网大会”获悉,截至20_年9月末,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到3.6亿,普及率达到27.1%,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9亿,境内网站达到了320万个。伴随网络技术的升级、网民规模的增长,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传媒手段,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的强大力量。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促进网络环境的良性互动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已经成为互联网产业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新时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后报纸时代”,传统的媒体正在面临着“链接经济”的挑战。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两大新趋势:一是由固定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延伸,二是以联合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互联网,而用户创造价值所推动的第三代互联网也开始显现。博客、维客、社会关系网站(SNS)、即时通讯、飞信、手机网站(WAP)、手机报、1户外大屏幕、列车公交移动滚屏等新媒体形态的出现并加速融合,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网络已经成为最为活跃、最值得关注的一块意识形态工作领域。

   互联网时代各种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高度开放性、交互性、广泛性、便捷性和隐匿性等特性和优势,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新手段和新平台。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作为一种价值中立的工具手段及平台,它可以为不同的价值主体所使用,服务于不同的目的,这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20_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因而,如何更好地利用固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就成为意识形态工作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二、新时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运行不顺畅。尽管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健全的管理体制,涵盖到内容规划、行业管理、安全监管等各个环节,但是这些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协调难度大的问题仍较突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比如,对于移动互联网、网络视频、IPTV等业务,现有的管理政策与行业发展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管理的有效有序与行业健康迅速地发展,仍是一对未能有效解决的矛盾。

   (二)功能任务缺乏明确界定。近年来,党中央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互联网的发展、运用、管理及其在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和网络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文件,为明确界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功能任务指明了方向。但在执行中,仍然存在着各主管部门对功能缺乏明确认识、网络内容管理人员对于自身职责认识不清等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职能管理部门对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理解不够,导致工作定位不科学、不全面。如只看到其传播功能,而看不到意识形态争夺的严峻性;或只看到其宣传教化功能,而看不到为广大网民服务的必然性。这两种倾向均不能体现新时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要求。第二,业内人员素质不高,对工作职责认识不清。如对“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具体任务的认识”一项调查中,有14.0%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对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任务不明确,认为网上不存在什么价值观的争夺,因而也没有必要把意识形态的弦绷得那么紧;有18.8%的人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简单化,以为只要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大计播发出去即可。种种消极防守的情性以及错误的认识,使网络管理人员不能主动运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发挥它在政府听取社情民意、公民参政议政,以及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等诸多方面的作用。

   (三)思想内容及表达方式缺乏吸引力。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通过丰富、优秀的内容吸引网民,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传播。尽管相关部门和主流网站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总体来看,目前的工作方法还显得比较滞后和乏力,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上大多仍处于被动应付、单兵作战、单点突破的状态,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当前思想理论性专业网站存在的不足:一是“缺乏足够的影响力”,二是“信息平台的利用不够充分”,三是“更新速度慢”,四是“信息量小”。

   (四)网民的媒体素质有待提高。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我国网民的文化素质正在向低文化水平倾斜。20_年9月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3.6亿网民当中,小学及以下占7.6%、初中占26.3%、高中/中专占41%、大专占12.7%、大学本科及以上占12.4%。目前网民重心在逐渐向低学历倾斜,呈低学历、年轻化趋势,即初高中以下文化已占到74.9%,年龄在39岁以下的网民占全部网民的84.1%。

   (五)管理队伍力量比较薄弱。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状况,与胡锦涛同志关于建设网络管理、舆论引导、技术研发等三支队伍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一是观念掣肘,大量优秀的内容制作人员还集中在传统媒体;二是职责模糊,不少从业者在单位内部身兼数职;三是缺乏既熟练网络操作技术又具较高思想素质、较强编采能力的“全才”。从而导致现有管理与舆论引导人员队伍对于网民行为及思想、心理特点缺乏了解,对有效利用网络传播规律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经验不足,创新能力不强。

   三、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

   面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在准确把握规律、预测趋势,以及科学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相统一,坚持依法治理与思想引导相统一,坚持尊重民主权利与优化网络秩序相统一,从体制法制建设、功能定位、方法改进、受众教育、队伍建设等方面科学制定工作对策。

   (一)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的体制和法制建设

   1体制建设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得以顺利展开的制度保障。为此,一是加强行政监管。要在建立健全网络公司及网站党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由宣传部门、网络技术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按照“谁主管、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抓紧 研究制定“网络监督”、“网络签名”等新的网络传播活动的管理办法,加强对网上论坛、博客播客、即时通信工具、社交网站等网络互动业务的监管力度,使相关主管部门认真落实有关网络管理的政策法规,切实履行好各自的监管职责。二是积极发挥互联网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制订并实施互联网行业规范和自律公约,更加深入组织开展有益于互联网发展的研讨、论坛等活动,倡导绿色办网,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和用户利益,促进行业服务质量的提高。三是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加大社会举报监督力度。要在已经开通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的基础上,细分工作平台和人员分工,为社会加强监督提供更多的新平台和新渠道支持。如20_年10月29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社会举报平台,就是拓宽网上参政议政渠道的重要举措,受到网民高度肯定。

   2法律法规建设是网络安全和正常网络秩序的法制保障。20_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有关因特网的问题时指出,中国对互联网实行依法管理,同时也倡导互联网业界行业自律,实行自我管理,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具体法律法规建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一要做到有法可依。由于网络的加速发展,现有的大量法律条文无法覆盖到网络虚拟世界的违法犯罪事实,存在取证复杂、定罪无据等难题,要加大现行法律的修改和解释力度,积极出台更为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细则,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尤其是对当前人肉搜索、侵犯隐私、网络诈骗等有害于网络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立法和查处打击力度,使网民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二要明确职责、联合执法。各级政府都应该把网络纳入治理的责任范围,合理解决网络的无区域性、跨区域性与政府设置的区域性之间的矛盾。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与其他执法部门要密切合作,以实现对网络内容的有效监管为共同职责。如20_年十部委联合开展的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活动专项行动,就是这类合作治理的有效尝试。三要积极借鉴国外立法有益经验,通过法律手段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以德国为例,其法律就明确对诸如煽动侵略战争、违宪组织的宣传、诋毁联邦总统、毁谤国家及其标志、公开和泄漏国家机密、侮辱外国机构及其代表人员、损害联邦国防军的宣传等等行为作出规定,如有违反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明确界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功能

   结合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技术特性,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应具有宣传教育、舆论导向、文化服务和民意反映等四项主要功能,各级政府及网络管理部门要明确界定并充分发挥网络意识形态的这些功能和作用。

   1宣传教育功能。互联网具有语种多、信息量大等特点,并能够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快速高效地传递给广大网民,使他们从思想意识到行为实践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舆论导向功能。网络舆论能及时把握舆论导向的先机,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导权。虽然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在舆论引导格局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在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对舆论的形成和走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文化服务功能。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竞争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加快,需要通过文化娱乐来获取信息、愉悦身心。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文化服务功能,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如网络新闻提供了新鲜、及时、快捷的资讯;网络学习提供了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提升自我的机会和条件;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带来最时尚流行的视听节目;网络游戏丰富了闲暇时光,有效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

   4民意反映功能。当前,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公民的利益诉求日益增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为网民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利益诉求平台,既能够引导广大网民自由地传递信息、发表言论、释放情绪,又能够使他们有序地参政议政,充分体现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三)改进传播方法,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感召力

   20_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关于党的新闻和宣传工作讲话时提出了“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和“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的创新要求。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就是要从网络的技术特征出发,着力在以下两个方面改进:

   1善于运用符号形象等丰富的表现手段,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善于使用真实、生动和具体的符号形象;善于运用事实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说话,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发布信息、传播思想;善于利用多样鲜活的网络表现手段搞好宣传教育。

   2善于设置“焦点话题”,有效引导网民关注。焦点设置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网民的注意力和传播效果。网络舆论引导者应善于设置焦点话题,并对其进行加工,以加大传播力度,最终形成焦点关注。要研究具体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学历、民族的受众,有针对性地设置信息传播的议题和方式。我国主流网络媒体更要在网络话题层出不穷的局面下,主动出击,赢得更多的发言权,争取更多的民心。

   (四)提高网民媒介素养,奠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大众基础

   加强对公民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发现和培养尽可能多的网民骨干,发挥他们在媒体改革和社会文明建设中的“民间舆论领袖”作用,吸纳他们参与舆论监督和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从国外先行的实践经验来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要帮助网民认识到网络传媒是社会公器、民众喉舌,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推进舆论监督的进程中作用重大;二要引导网民学会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介接收信息和传播信息,鼓励创造出更多、更高水准的网络作品,发表更多地真知灼见;三要帮助网民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四要积极探索开展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新途径,如高等院校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将教材编写、师资培养、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媒介素养》建设成为一门通识课程。

   (五)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壮大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实力

   要使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取得成效,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自身的素质非常重要。因此,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首先要具备比较全面、广泛的互联网方面的知识、技能与现代信息意识,同时还需要具备敏锐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素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0_年11月9日在中国记者节的讲话中强调,中国新闻工作者要切实担负起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做好舆论监督等基本职责,不断提高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班子、在队伍、在人才。首先,要加强网站领导班子建设,把思想政治坚定、组织能力突出、熟悉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其次,要加强队伍培养,特别是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网络管理和舆论引导专业队伍;第三,要加强对现有网络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网络信息把关能力,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敏感性、研判力和处置能力。

第六篇: 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当前,我们正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面临各种风险和重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措施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uò shī,意思是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处理办法。

  本人意识形态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意识形态鉴别力不强,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二是意识形态学习力不强,没有系统地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理论,不了解当前思想领域的突出问题。三是意识形态思考力不强,不善于从政治角度去观察和认识问题。四是意识形态创新力不强,不善于打破思维,开展理论创新、内容创新和应用创新,日常工作中习惯于用老思维、老方法解决新问题。五是意识形态表达力不强。

  针对上述问题,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提升意识形态鉴别力。一是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所以要讲政治,要善于讲政治,要勇于讲政治。党组织首先是一个政治组织,党员身份是第一身份,政治是第一位的。二是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他又讲,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运用到意识形态领域,体现为一条基本的原则。三是心里装着几把尺子第一把要装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这把尺子,这把尺子是党员干部的看家本领,没有这把尺子就心中无数,心里就没底;第二要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把尺子,有了这把尺子,党就不会变色;第三要装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尺子,有了这把尺子,红色江山就不会变质;第四还要装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这把尺子,有了这把尺子,就不会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情出来。

  二、提高意识形态学习力。首先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其次要适当了解思想意识领域的热点问题。理论本身是一回事,理论的应用是一回事,理论在不同时空场景中的应用恐怕比理论本身的推演更重要,更加值得我们思考。

  三、提升意识形态思考力。一是要善于观察问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二是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三是要善于进行分析,要从理论上、事实上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观察当今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

  四、提升意识形态创新力。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主要是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和开放性,避免陷入思想的僵化和某种思维定势。关键是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善于进行理论创新;二是要善于进行内容创新;三是善于进行应用创新。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维护好意识形态健康和谐的发展。

  五、增强意识形态说服力。意识形态要有话语权、有吸引力需要从理想信念、价值关怀等方面打动人,真正的科学的意识形态必须紧扣时代,直面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因为,根据实践和时代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这个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现代化的正确理论,这样的理论能够说服人,这样的理论才是有话语权的。

  总之,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全力以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七篇: 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用“十个始终坚持”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以“九个必须坚持”对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明确提出了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目标要求。***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三大里程碑”的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及其伟大历史意义,从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视角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三大里程碑”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和历史启示,能够为我们更好地从党的历史中汲取经验、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坚定信心、指明方向。

  1.“三大里程碑”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

  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百姓生灵涂炭。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两大历史任务。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但都壮志未酬。谁能够带领人民完成前一个历史任务并不断实现后一个历史任务,谁就能够成为决定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领导力量。1917年,在俄共(布)的领导下,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向世界宣布,“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这就是要在中国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社会主义,使全体人民过上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们党还提出要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又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成立以来,党的发展历史就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历史;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就是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其先进性纯洁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的历史。在近百年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于担负民族复兴重任,以生命与热血铸就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路,带领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三大里程碑”的重要论述,深刻论证了在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历史反复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在中国,事情非常明白,谁能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谁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仰。”我们党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伟大力量,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准备了物质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和伟大实践的过程,就是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正是由于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实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和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勃勃生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形势,将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人民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选择和培育指导自己前进的力量。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哪种政治力量能够承担起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就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历史和现实已经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当前,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3.“三大里程碑”的重要论述,清晰地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我们要立足当下,改革开放再出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后相继的奋斗历程。无论是在民族危亡之际举起救亡图存的大旗,还是在两个前途的命运抉择中引领广大人民寻求光明的前途,抑或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了这个伟大目标,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和英雄儿女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战胜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取得了一个个永载史册的胜利和成就,也铸就了我们党和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的伟大精神。不论是人类的进步史,还是中国的发展历程,都一再证明只有变革创新才是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原动力。我们今天所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都来自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作为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据当代中国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变化,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正如***总书记指出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今天,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各种利益诉求相互碰撞,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急流险滩。“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要深刻总结、大力弘扬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让它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第八篇: 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今年以来,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突然来袭,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师生心理问题有所增加,有心里恐慌和麻痹大意的情况出现。教育系统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和意识形态工作,突出抓好疫情防控正面宣传引导、构建舆情联系联动机制、发布权威防疫知识,积极推送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宣传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经验做法,正确引导舆论,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一、具体做法和成效:

  一是面向全市广大师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于出现心理恐慌等精神问题的,要开展对心理健康疏导抚慰工作,抚平他们的心理创伤;

   二是对于可能再次发生疫情担忧恐惧的,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预案,通过做细做实防控工作,实现防控措施得力到位、防疫物质充分到位,各项措施在时间划分、空间划分、工作岗位、人员分类、防疫工具、职责划分、一人一档、一人一案以及人员隔离措施到位和消杀彻底等方面做到精细化管控。三是责任落实明确。明确抗疫工作各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做到到岗、到位、到人,不留死角。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专门人员具体抓,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按照“全覆盖、无缝隙、零容忍、严督查、重实效”的工作原则,从源头抓起,建立健全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狠抓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四是及时公开发布真实信息,普及疫情知识,传播科学与社会常识,遏制虚假信息和谣言传播,稳定社会秩序。

    二、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

  一是师生可能出现出行防范不到位和失序的风险;

   疫情信息来源繁多,可能会出现疫情信息失真、谣言传播,进而影响师生情绪及教学秩序的稳定。

  二是经过超长“假期”的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调整、生活方式需要适应,学生的情绪困扰需要疏导。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工作方式需要改变,需要在宣传、教育、引导上采取多种措施,营造浓厚积极向上校园氛围,促进师生心理健康。

  三是开学后师生及家长对于社会、学校的疫情防控仍然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忧虑。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堵塞工作漏洞,防范化解风险;

   二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报告制度。三是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述职述廉述的重要内容。四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约谈提醒制度。五是加强阵地建设,净化舆论环境,坚决杜绝民族宗教问题进入校园;

   严格落实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的审批的和备案制度。

  复学后,疫情防控常态化,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对于疫情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要扎实做好做细做实学校防控工作,责任落实要明确。要明确各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做到到岗、到位、到人,不留死角,全方位做到精细化管控。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解决心理恐慌等精神问题。同时,把疫情当教材,上好开学第一课,给学生讲讲中国抗疫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了解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安全防范教育等。三是持续抓好疫情防控正面宣传引导,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做到全面排查、抓节点堵漏洞、抓思政重引导、抓网络强阵地、抓机制促联动、抓责任保落实,凝聚精气神、传播正能量,提升舆论引导力,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第九篇: 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就是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而产生的新问题,“是意识形态在网络范畴的延伸,其本质是意识形态的冲突问题”。新时代维护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引导网络生活。互联网作为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已经成为各种力量相互角逐的新场域,成为西方一些国家大搞文化霸权,向别国输出其价值观的新渠道。网络空间具有扁平化、垂直化、匿名化等特点,一些群众对网络上的错误思潮难以判断和识别,使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变得十分复杂。因此,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坚持以正确的治理原则为指导,不断探寻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有效路径。
  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各种错误思潮借助网络混淆视听,消解着人们的正确信仰
  网络空间在为人民生产和生活提供海量信息,极大地方便群众信息交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些错误思潮渗透的主要渠道。***指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各种错误思潮在网络上沉渣泛起,给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解构和歪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但在网络上,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此起彼伏。这些错误思潮往往是以文化多样性为幌子,肆意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构和歪曲。其根本意图在于混淆视听,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达到颠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险恶意图。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本质是以彩色的理论外衣为招牌,“企图通过抽象的、空洞的人性来掩盖现实的、固有的阶级性,粉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
  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否定。这些错误思潮本质上
  都是以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立场为出发点,把西方文明看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结点,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它们往往打着关注人权和民主的旗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进行恶意攻击,且经常以网络发生的偶然性事件为由头,大肆进行宣传和炒作,进而引发舆情热点、混淆视听,同我们党争夺阵地、人心,争夺群众。这些错误思潮在网络上的传播,严重威胁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引领力。
  (二)网络泛娱乐化倾向严重,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被“ 拒斥”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的指导地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与生活的联系越发紧密,网络空间泛娱乐化的倾向也越来越严重。这种泛娱乐化的倾向不断蔓延,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出现被搁置、被忽视乃至被拒斥的情况。“从媒介发展角度来看,舆论生态的‘泛娱乐化,是媒介产业市场化的结果。”①在自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全民消遣娱乐、尽情狂欢的数字化舞台。第 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 20_ 年 6 月,10~39 岁网民群体占网民整体的 65.1%,其中 20~29 岁网民群体占比最高,达 24.6%”②。青年的思想动向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网络思想文化的发展走向,影
  响着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重要靶点。
  自 1987 年我国正式接人国际互联网以来,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青年一代已经与互联网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力量,也成为西方敌对势力企图蛊惑和争取的主要对象。大量的网络信息对青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娱乐化、快餐式的消费方式使得网络空间呈现出浮躁、低俗化的特性。“网络空间价值凝练和信仰積淀本是一个洗尽铅华而渐成的过程。”③青年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一些肤浅和低俗的娱乐环境中,会导致其缺乏独立思考和反思的能力,这也将进一步影响广大青年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祟高理想信念的确立,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容易受到“拒斥”,科学的理论不能掌握群众。网络生活的“泛娱乐化”倾向客观上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影响力减弱,削弱了网民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防控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在网络空间中,网络主体的多元化以及网络传播渠道的广泛性,加大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管控难度。在信息渗透呈现倍增式发展的时代里,如何提高“内力”,增强防控和治理能力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其一,存在少部分工作人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甄别错误思潮能力较差的状况。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治理主体建设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关键。当前网络空间治理中,一些从事网络监管和网络防卫工作的领导干部对错误思潮的本质无法清晰地甄别,不能采取有效的举措予以回击,在网络空间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失声”“失语”的情况。网络信息瞬息万变,针对网络上的一些热点事件,如果理论上不能予以强而有力的回应,势必将产生连锁反应,使一些错误思潮在网络中肆意地传播开来。
  其二,存在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中工作方法单一化、机械化的问题。在网络空间中,一些从事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管理的部门与机构,不能有效地转换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仍存有“高位”“漠视”“消极”的心理,没有充分考虑广大网民的心理接受情况,未能以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网络宣传和引导,这就淡化了网络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简言之,在推进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过程中,广大干部要提高“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①的本领,充分掌握网民的心理,合理地利用网络传播规律,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原则遵循
  (一)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这也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②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时刻坚持党对网络舆论工作的绝对领导,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坚持人民性,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原则,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实现好网络为人民造福的重要使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上的根本利益。“从本质上说,党性和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体两面,即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
  其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战场,要充分发挥好党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引导广大网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在网络传播内容上,特别要把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意志品质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传播好、宣传好。
  其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作为
  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新领域,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和愿望,充分保障网络主体能够公平地使用网络资源,共享网络空间带来的发展红利。同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这部分人我们不去团结,人家就会去拉拢。”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团结好网络空间的各类主体,引导广大网民努力提高国家安全意识,明确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是非边界,做网络安全的积极守护者。
  (二)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与网信事业发展相结合
  ***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在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过程中,既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設,不断增强阵地意识,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化技术,以科技进步保障网络安全,坚持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与推进网信事业发展的有机统一。
  其一,要不断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好各网络主体的防护责任,构筑坚实的网络安全屏障。***指出:“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要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守土尽责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制度体制优势,坚持管用防并举,方方面面齐动手。”③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落实好意识形态
  责任制,“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
  其二,要不断推进网信事业的发展,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震慑能力。这是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要求。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对我国网络信息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加强网络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使用。正如***所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因此,在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加快科技创新,突破网络核心技术难题,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国网络空间的整体安全防控能力。
  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优化路径
  马克思深刻地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⑥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威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针和举措。
  (一)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空间话语权,增强主导力、引领力和传播力
  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共享的时空场域,各种思想共存于这一时空中,且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深刻指
  出:“大国网络安全博弈,不单是技术博弈,还是理念博弈、话语权博弈。”因此,加强网络空间话语权建设应侧重以下方面:
  其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提升话语主导力。在网络空间中,话语主体多元化、话语内容复杂化、话语载体个性化等特征,导致当前网络空间各种价值观念交织碰撞,沙石俱下、鱼龙混杂,使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威受到严峻挑战,面临着被解构的风险。网络空间话语权建设要求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铸牢网络话语的根基,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诠释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广泛认同,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话语环境。
  其二,要努力创新主流话语的传播形式,提高网络舆论引导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出要努力增强中国国家话语影响力。“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有效传播,离不开具有吸引力的传播形式和话语结构,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更有利于大众的接受与认同。因此,在推进网络空间主流话语权的建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宣传中的压
  舱石作用,在 5G 时代进一步加强主流媒体的融媒体平台建设。同时,要遵循互联网传播的内在规律,改变过去那种单一、机械式的说教灌输方式,转而采取互动式、体验式等方式,充分利用好各种新媒体平台,让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和教育,“真正激发网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实践认同与感情认同”,从而自觉参与到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中。
  (二)加强网络空间管理,优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治理环境
  网络中存在的错误思潮、极端言论、造谣污蔑等行为,严重地扰乱了网络的正常秩序,影响着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必须不断加强网络空间管理,进一步优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治理环境。
  其一,完善法律和制度规范,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有效地维护了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保障了广大网络主体的合法权益。加强网络空间的管理,必須不断加强网络空间制度和法律建设,对于那些危害国家意
  识形态安全的行为要依法进行查处和惩治,让互联网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其二,建立全方位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预警体系,依法建立和完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具体而言,一是要完善好事前预警机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根据网络意识形态发展规律,对不良信息的产生、发展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预测,并根据信息在网络空间中的蔓延规律,做出及时有效地应对。二是要完善好舆论引导机制。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以波浪式展开,具有广泛的传播效应,一些热点事件极易吸引群众的注意,并被不断放大,进而引发舆论热潮。因此,政府要对舆情进行实时监控,力争将不良舆论扼杀在摇篮中,对群众的不良情绪进行合理引导,从而保障舆论方向的正确性。
  其三,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面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主要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要不断加大依法管理网络的力度,加强互联网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一方面,要承担起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职责,积极探索网络安全防护的有效机制。政府部门要从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协调好互联网企业、安全部门、文化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
  关系,加强各方的合作与创新,推动我国互联网安全的共同治理。另一方面,要加快建构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准确把握网络安全风险发生的规律、动向、趋势,建立健全长效稳妥的网络安全维护机制。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技术上的改革创新,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以高科技的手段强化网络信息的巡查力度。
  (三)完善网络舆情事件的监测与管理,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
  当前,一些西方国家经常借助某些网络热点事件进行大肆宣传和炒作,对中国进行抹黑和攻击,其用意在于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秩序。要引导广大网民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认清西方炒作和抹黑中裹挟的政治意图。同时,更要通过加强和完善新时代网络舆情监测与管理,保障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在网络舆情事件中,要充分把握好舆情发展走势和信息传播规律,因势利导进行信息处理。舆情事件的发展要经历“突发、爆发、降温、失焦”四个阶段,政府要根据舆情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做好防控工作,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在对舆情引导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及时、有效地进行研判,因势利导防止舆情失控。同时,要做到充分的信息公开,以权威信息、真实信息对虚假消息及时辟谣,避免民众的恐慌心理。
  (四)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 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向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的贺信中指出:“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各国顺应时代潮流,共同推进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好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当前网络空间治理中,个别国家凭借着网络技术的垄断地位,大搞网络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使网络数字鸿沟持续拉大,网络空间秩序受到严重破坏。为了推进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变革,共同建构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环境,各国应秉持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建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符合大多数国家的核心利益,有利于共筑起网络安全的坚实防线,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也将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而言之,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要求。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和调整仍旧十分严峻,我们要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多措并举,坚持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事业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好人民群众在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切实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保护好政权安全和主权安全,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行稳致远,不断前行。

第十篇: 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当前,我们正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面临各种风险和重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
  本人意识形态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意识形态鉴别力不强,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二是意识形态学习力不强,没有系统地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理论,不了解当前思想领域的突出问题。三是意识形态思考力不强,不善于从政治角度去观察和认识问题。四是意识形态创新力不强,不善于打破思维,开展理论创新、内容创新和应用创新,日常工作中习惯于用老思维、老方法解决新问题。五是意识形态表达力不强。
  针对上述问题,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提升意识形态鉴别力。
  一是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所以要讲政治,要善于讲政治,要勇于讲政治。党组织首先是一个政治组织,党员身份是第一身份,政治是第一位的。二是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他又讲,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运用到意识形态领域,体现为一条基本的原则。三是心里装着几把尺子第一把要装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这把尺子,这把尺子是党员干部的看家本领,没有这把尺子就心中无数,心里就没底;第二要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把尺子,有了这把尺子,党就不会变色;第三要装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尺子,有了这把尺子,红色江山就不会变质;第四还要装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这把尺子,有了这把尺子,就不会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情出来。
  二、提高意识形态学习力。
  首先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其次要适当了解思想意识领域的热点问题。理论本身是一回事,理论的应用是一回事,理论在不同时空场景中的应用恐怕比理论本身的推演更重要,更加值得我们思考。
  三、提升意识形态思考力。
  一是要善于观察问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二是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三是要善于进行分析,要从理论上、事实上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观察当今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
  四、提升意识形态创新力。
  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主要是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和开放性,避免陷入思想的僵化和某种思维定势。关键是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善于进行理论创新;二是要善于进行内容创新;三是善于进行应用创新。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维护好意识形态健康和谐的发展。
  五、增强意识形态说服力。
  意识形态要有话语权、有吸引力需要从理想信念、价值关怀等方面打动人,真正的科学的意识形态必须紧扣时代,直面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因为,根据实践和时代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这个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现代化的正确理论,这样的理论能够说服人,这样的理论才是有话语权的。
  总之,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全力以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十一篇: 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领域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建立和完善信息通报和信息协调制度,及时向理论,新闻,出版,文艺界通报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情况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包括奖优惩劣,新闻阅评,新闻例会,理论例会等制度。

  加强阵地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及各级政府关于宣传文化事业发展的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精品创作,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坚持守土有责,切实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重要领域和重要环节的领导和管理。

  我国意识形态面临哪些风险:

  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各种社会思潮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

  苏东剧变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

  发展主题与现代化目标淡化了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

  多元价值取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信息网络化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形成挑战。

  一是西方敌对势力的

推荐阅读:

  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童谣3篇

  教师现实表现材料简短范文四篇

  语文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范文(精选6篇)

  高二心理素质展示1000字自述【17篇】

  党支部书记廉政党课讲稿【五篇】

  政治建设和政治表现自查报告集合6篇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