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十四篇
整改,汉语词汇,拼音zhěng gǎi,释义为整顿并改革。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十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可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以及病人的安危,其中消毒隔离措施又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能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关键在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措施。本文分析护理工作在消毒隔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并提出解决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对消毒隔离认识不足,意识淡薄护理人员对病人情况了解不深,没能发现潜在感染的危险性,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到位。加之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包有侥幸心理,在护理工作中对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未能落到实处,消极被动。
1.2医院感染知识欠缺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缺乏主动学习,了解和认识不足,导致措施落实流于表面形式,在思想及行动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以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对保洁员、护工的培训不到位,他们缺乏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1.3日常工作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导到致出现减化操作流程,产生游击作风的现象,加之对低危物品如体温计、血压计、压脉带、氧气湿化瓶等的日常消毒不严,就增加了各种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传播的机会。
1.4无菌观念差部分护士无菌观念差,在工作繁忙时无慎独精神,出现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现象。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如果违反操作规程,很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
1.5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够护理人员从事损伤性操作时不规范,如用过的针头未第1时间放入锐器盒,接触血液、体液时未戴手套等,工作时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大大的增加了护理人员感染的机会。
1.6手卫生规范执行不严,手卫生的依从性低、洗手时间短、洗手步骤不符合要求或认为麻烦而不按规定及时清洁消毒手部。有研究证明,不注意手部清洁消毒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0%。使天使之手变成了罪恶之手。
1.7保清人员配制消毒液保洁人员知识缺乏,培训不到位,无配制消毒液的资执,表现为消毒液配制随意性大、浓度不准确、不认真按规定监测等。医务人员对消毒液的浸泡时间掌握不准,在浸泡过程中随意取放物品。
2对策
2.1加强护理人员、保浩人员、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护培训护理人员、保浩人员、护工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在工作中不断地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和职业防护教育,加深思想认识,增强防范意识。医院管理者应建立建全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相应操作流程,提供合格的足量的职业防护用品,在工作中进行督导、奖惩,增强工作人员的慎独精神。牢固树立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2.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等知识,除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外,科室还应每月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使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程,并了解和掌握新进展及新技术。,从而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及相关制度和卫生行业标准,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3按编制配备工作人员,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士有充足的时间掌握病人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情况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措施。杜绝简化操作流程游击作风的现象发生。
2.4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科室进行检查和监测,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护士长每天检查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执行情况,定其组织召开院感防控工作会,通过以制度为目标、以管理为手段、以监测为依据的方法,保证消毒隔离的环节质量,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2.4.1加强对日常护理工作中消毒隔离的管理,对体温计、血压计、压脉带、网袋、等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应当每天更换消毒,各种管道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为患者扫床时要做到一床一套一清扫,治疗车、护理车上配速干洗手液,接触每个病人前后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加强病房管理,床单位定位放置,病床、床头、桌椅一床一巾一摸。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清扫用具各病室、各区域专用并有明显的标识,如有污染及时消毒处理。病室定时通风。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要进行终末消毒。各种污染物品不能在走廊或病室清理,必须放在处置室指定的容器内。
2.4.2合理正确使用合格的消毒液,必须是有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配制消毒液,严格按照消毒液浓度及作用时间对物品进行集中消毒,中途不能随意取放物品,消毒液现配现用,不可随添加,随时监测确保有效浓度,不能将物品保存在消毒液中。
2.4.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护士每天要从事损伤性操作,工作中必须集中精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正确处理污染物,禁止徒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禁止回套针帽、用手折弯针头、直接传递锐器及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等,要第l时间将使用后的针头等锐器丢弃到锐器收集容器内。常规执行标准预防,在接触污染或可疑污染时,按区域流程、按要求、按规定、按防护级别进行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发生职业暴露及时处理上报并监测和追踪。
2.5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不正确洗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的洗手方法是减少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在与患者接触前后、进行各种做操作前后按七步洗手法用皂液流动水清洗双手,并用无菌毛巾擦干,接触不同病人之间用甘油酒精快速免洗手消毒液洗手。工作中每人随身携带一瓶免洗手消毒液,以便及时洗手。院感科、护理部、护士长并不定期抽查护士执行手卫生规范情况,督促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有资料表明正确的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2
摘要:目的分析供应室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将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照常规进行,第二阶段则针对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应对策略改进。结果第二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知晓率、环保意识、防护意识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消毒隔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整改措施,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环保意识,提高工作的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供应室消毒隔离是医院医疗用品、护理用品的灭菌消毒场所,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对保护无菌物品的质量,防止院内的交叉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主要分析供应室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_年1月~20_年1月,将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20_年1月~6月;第二阶段为20_年7月~20_年1月。
其中,第一阶段中,在从事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中随机选取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为24~39岁,平均年龄为(30.09±2.54)岁。第二阶段中,另随机选取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30.15±2.56)岁。
参与研究的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人员工作经验均在2年以上。
经确认,两个阶段的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在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上,经过t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故两组间可进行比较和分析。
1.2方法对第一阶段的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然后依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对第二阶段的工作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并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落实,此外,还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严格监督相关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
1.3观察指标观察两个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消毒隔离知识知晓情况[2]、环境保护意识、自我防护意识。
1.4数据处理两个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研究数据,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使用例数(%)表示的为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当P<0.05,则表明两个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之间,对比供应室消毒隔离知识知晓情况、环境保护意识的数据存在着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第二阶段的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人员其消毒隔离知识知晓情况、环保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较第一阶段好,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对第一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其消毒隔离知识的知晓率不高。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消毒隔离工作已经向专业方向发展,而我院大部分工作人员其工作思维仍然停留在旧的工作模式之中,对消毒隔离知识的专业掌握不够,认识不足。②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不强,在消毒隔离过程中,存在着器械随意放置,对器械的搬运、关门等操作手套没有及时更换,经过病区时污水从车内漏出的情况,还有污染区工作人员身着防护服随意走动,垃圾未及时清理,对器械进行消毒前没有对消毒液的浓度监测等情况,工作人员的整体环保意识淡薄。③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差,主要表现在着装不严格,没有备齐装备,并且在对消毒器械进行分类清洗时,没有戴橡胶手套以及口罩、面罩等。④制度执行不严,主要表现在器械的清洁不认真,包装台面不干净,器械包装与敷料包装没有分开进行;此外,还有洗手的依从性不高,在接触无菌物品以及操作之前没有严格洗手;车内的无菌物品、无菌垫巾放置不统一,无菌物品在卸载时由于未充分散热导致成湿包。
第二阶段所给出的应对策略:①依据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验收要求对每个操作流程进行细化,对重点环节加强监督,细化操作步骤。②建立质控监督小组,对消毒隔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问题发现后进行责任承担,并且监督小组进行1次/w讨论与学习,并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制度,完善操作流程规范。③对消毒隔离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环保意识的教育与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每周开设知识学习班,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交流,并在培训学习完成之后对工作人员进行知识考核;制作环保宣传片,对工作人员进行环保意义的教育。④细化消毒隔离工作流程,首先,对回收流程进行细化,对病区使用过的器械进行污染程度分类,从轻度污染依次回收,并做好相关记录;严格要求着装配置整齐,包括帽子、口罩、防水鞋与防水衣等;对器械消毒前必须严格要求戴好橡胶手套;在分类之前要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对于消毒完成的物品要严格验收评审。⑤完善制度,制定敷料、器械、灭菌、包装、物品发放、卸载等操作流程的相关制度规定;并对地面、台面以及物品清洁的时间进行明确;制定空气消毒的注意事项,完善各项消毒隔离工作的制度规定。
综上所述,针对消毒隔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整改措施,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环保意识,提高工作的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爱华.供应室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_,15(6):156-157.
[2]莫惠梅.供应室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_,(42):260-261.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3
根据市卫计局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市医疗单位消毒隔离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有关内容,我院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人员对上述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规范。我院成立了以分管副院长为组长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制订了各层级院感监控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明确。院感科负责全院的消毒隔离督导工作,并及时对科室相关工作予以指导,认真抓好日常消毒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各科室的消毒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强调各科室消毒隔离小组的职责,加强对消毒隔离小组成员的培训,定期检查相关制度、规范的落实情况,使各科室对消毒隔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增强。
(二)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消毒隔离监控工作。
1、加强手术室、产房、人流室、供应室、口腔科、内镜室、注射室、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等重点部门对消毒隔离制
度及无菌操作技术的学习,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规程。手术室采用空气层流消毒、各室间能按各项消毒规定执行,每月做空气、手术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监测。各重点科室每季度进行消毒液、空气、医务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监测。紫外线灯消毒登记具体到每一支灯管,准确登记消毒时数、更换时间、每周酒精擦拭时间,每季度测试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保证消毒的有效性,并作好详细记录。
2、加强供应室的消毒管理工作
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供应室的建设,保证医院消毒工作的落实。供应室坚持做到“三区”“三分开”“三通道”。
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时,坚持在包外使用指示胶带、包内使用指示卡、每天进行工艺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
3、加强对消毒药械、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库房严格检查购入产品的证件是否齐全,包装及质量是否过关,把好关口,购进后对相关物品按照要求进行贮存管理。严格防止将不合格的消毒产品、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到病人身上,保证医疗安全。
4、加强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消毒隔离知识,从而使临床医务人员自发参与到消毒隔离管理工作中。对临床医生、护士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使每个人了解自己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
5、医院洗衣房工作人员能执行洗衣房卫生消毒制度,保持洗衣房环境清洁,工作人员上班着装整洁做好自身防护。每天对于定点收集污被物做到分检、浸泡、洗涤、缝补、折
叠、存放按照流程进行。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单独消毒清洗,消毒采用消毒剂有效氯含量≥500mg/L,时间不少于30分钟。
6、内镜室认真对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就诊的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的时间、消毒时间及操作者姓名。完善清洗内镜时使用防渗透围裙等防护设施,以及在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时间使用计时器控制。内镜室使用多酶清洗消毒剂。同时加强科室间沟通联系,协同做好内镜诊疗前的检查,进行疾病的初筛,严把诊疗适应症。
7、口腔科加强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管理,对口腔钳等消毒灭菌要求高的器械增加了数量,并采用高温高压的方式进行灭菌,达到了安全、确切、有效的消毒要求。此外,对科内的无菌物品摆设进行了整理,并作了相应的规定,使其存放井然有序及符合规范。
8、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管理,保障员工安全,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规范锐器的处置流程。对已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按暴露源的种类进行追踪监测及指导,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
9、认真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收集、归类,严禁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废物专人回收交接、运送至暂存点,避免造成泄漏、流失等不良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全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细节做得
不够,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消毒隔离意识有待加强,相关知识有所欠缺,消毒隔离措施方面有些细节仍需加强,制度执行力需进一步提升;重点部门(产房、内镜室)的布局与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科室消毒硬件配备不全,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还需加强等。
三、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
1、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对医务人员要加强相关知识学习。健全完善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报告、医疗废物处理等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健康极为重要。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2、继续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设立手术室、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及工作流程,清洁消毒流程。
(2)治疗处置病人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病床采用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一桌一抹布一消毒,病人出院后床单位按终末消毒处理。
(3)治疗室无菌物品与一次性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开启后记录开启时间,每日紫外线消毒空气,时间有累计,监测有记录。
3、已计划好产房重新规范建设和调整内镜的室间配套,将按相关设置要求配置内镜的候诊室、诊疗室,清洗消毒室等。
4、一次性物品管理
(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管理和使用后处理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2)凡购入我院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三证”齐全,有消毒灭菌标志,生产日期,失效期,产品包装符合要求。
(3)药库建立登记账册,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
良好的物架处。
5、医疗废物管理
(1)制定了医疗废物处理流程,消毒登记本,制定与处置单位人员交接、双签名制度。
(2)临床科设立医疗垃圾统计本,医院专管人员与医疗垃圾专收人员交接双签名。
(3)完善医院污水处理制度、流程,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由于我院领导重视,我院消毒隔离工作在自查中不断地自纠、整改、完善,对控制医院感染发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由于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待今后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医院消毒隔离工作、感染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4
摘要目的:总结消毒供应室中消毒隔离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细化工作流程,不断组织学习和总结改进工作,使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思想意识和知识水平,控制了污染的扩散和传播机会,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结论:重视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制定完善的、细化的防范措施,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是保证无菌物品质量和安全使用,实现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消毒隔离;意识;制度;质量;消毒供应室
文章编号:1009-5519(20_)09-1347-0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消毒供应中心是全院医疗护理用品消毒灭菌的场所,也是全院污染器械集中的地方,不论是保证无菌物品质量,还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以及保护工作人员本身,消毒隔离工作都显得非常重要。我院自20_年开始从各科分散消毒处理转变为将全院手术器械、诊疗护理中的可复用器械集中到消毒供应室统一处理。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复用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无菌物品的发放工作,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点部门,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就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加以论述。
1存在问题
1.1消毒隔离知识不足:工作模式的改变。工作范围的扩展,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供应已向着专业方向发展。原有的思维方式已跟不上形势的要求,护理人员的不稳定性,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认识不足,对所涉及的消毒隔离的知识掌握不够。
1.2环境保护和用具保护意识不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在操作中缺乏消毒隔离意识。临床科室用过的器械随意、敞开放置:下收人员从取污器械、搬运、关门均戴同一双手套操作。未注意车门把手的保护、在病区清点器械、污染器械盛装过满、搬运时蔽开、污水从车内溢漏;污染区工作期间穿着防护服随意走动、分类用的手套与清洗用的手套无分开、分类完毕未及时清理垃圾、消毒分类台、冲洗池和手套,器械浸泡消毒前未监测消毒液浓度。分类前未准备好盛装用具、器械串子。盛装着污染器械的容器置于存放清洁物品的区域,用完未及时消毒清洗,未严格控制浸泡消毒时间,未直接接触病人的槽、盅与污染的器械混放,分类台上污水滴落地上等。
1.3自我防护意识差:工作人员未严格着装:不穿防水衣、防水鞋,分类、清洗器械时不戴双层胶手套。不戴口罩、面罩或眼罩,每项操作完毕未洗手。
1.4执行制度不严:表现在包装台面不整洁,检查器械清洁度不认真,敷料包装与器械包装同室同时间进行,过期器械未重新清洗,未按要求装载,无菌物品御载时未充分散热造成湿包。启闭式容器未认真检查是否关严密。洗手依从性较差。操作前未严格清洗双手,接触无菌物品前未严格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手;车内无菌物品放置无统一,造成用手接触的机会增加:到病区发放无菌物品时无菌垫巾未垫好,取出柜的无菌包未用又放回。
1.5手卫生中的特殊性: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洗手。再用消毒毛巾抹干手后细菌培养,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人结果仍超标。
2整改措施
2.1优化流程,严格4区划分,并做好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的严格界定,各区域间建立实际隔离屏障。保证流程从污到洁不逆行,各区物品专用不跨区。并设置洗手干手设施,安装感应水龙头,保证各类必配防护用品。进入污染区、无菌区必须在缓冲间洗手、更鞋、更衣,通过卫生处理使缓冲间起到隔离污染的屏障作用。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无菌物品、人行各通道明确并严格分开。
2.2按照消毒供应室的评审验收要求以及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各室间操作流程和消毒隔离要求,并将流程细化到每一个操作步骤,加强重点环节。
2.2.1取消在病区清点交接污染器械,细化回收流程。病区医护人员用过器械应作初步冲洗后置人防水胶袋或有盖塑料箱中密闭保存。供应室工作人员到病区,先接收污染程度轻的盛装无菌物品的贮槽、盅、盒、持物品盅及过期物品等,确认交接单上登记种类及数量准确后签名;徒手打开回收车的上层门,戴上薄膜手套将这些物品收入上层中,脱手套关门并开下层柜门,取科室标识牌,戴上一次性乳胶手套,将牌置于病区盛装用过器械的密闭胶袋或箱中,将密闭袋或箱放入下层柜的大塑料箱中放好,脱去手套弃于感染性废物中,消毒双手关柜门,推车至下科室。
2.2.2污物御载流程与回收要求相同。对污染程度轻的物品与污染器械严格分开放置在分类台上。
2.2.3器械分类及清洗时消毒隔离。工作人员穿防护衣、口罩、帽子、防水胶鞋、面罩,戴乳胶手套后外戴厚质的长口黄色橡胶手套,准备好器械分类需要的相关用具。先将污染程度轻的物品等直接清洗;再进行污染器械分类,此时用大方盆盛托,防污水流往他处,逐袋、逐箱按科清点分类,注意锐器和精细器械的保护和防自身伤害。用具一经接触污染物品后只能在污染区域放置,或随器械浸泡消毒,或分类完毕与黄色胶手套等统一用消毒液浸泡或抹拭处理,分类人员亦在指定范围内活动。分类清点各科室器械数量时另一人记录,分类完毕,及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抹分类台、冲洗池,浸泡消毒盛具、大方盆及用过的黄色胶手套,自捞起浸泡消毒好的器械和清洗器械用红色橡胶手套。浸泡消毒时用定时报警器及时提醒,严格控制浸泡消毒时间,以免时间不足影响效果或时间过长损坏器械。戴黄色橡胶手套的手不得触及浸泡消毒池盖及其他清洁物品与清洁区域。
2.2.4进入清洗间、包装间、灭菌间工作均严格入室洗手,操作完毕洗手。
2.2.5严格按评审验收要求制定器械、敷料检查、包装,灭菌装载、御载,无菌物品的发放等流,器械清洗、无菌物品验收标准,各室间的工作制度和要求;严格每天使用前的消毒液浓度监测、第一炉BD试验,每周的无菌试验,每月的生物监测、空气培养、手、物表、消毒液的细菌培养。
2.2.6保证各室间特别是包装间、无菌问的台面、地面、物体表面及空气的清洁。详细制定各室台面、地面、物品的清洁内容及时间。制定各室的空气消毒的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确保各项清洁、消毒按时到位,保证室内空气和卫生质量。
2.3全面、系统组织全科人员专业知识和消毒隔离知识的学习、操作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相关操作流程和验收标准及每个环节上应的注意的问题,对新进人员一对一带教,逐项考核。对病区相关的用过器械的处理、存放要求及无菌物品存放、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则通过护理部组织全院性业务学习,将相关消毒隔离观念灌输到各使用科室。
2.4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学习培养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和慎独精神。使他们明白消毒供应室的消毒灭菌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严格的、有效的消毒隔离工作在控制院内感染和保护我们自身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5建立健全的质控小组,经常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周进行学习和讨论一次,定出整改措施和不断完相关流程和制度。及时表扬既定工作好的人员,对责任心不够,累出问题的人。员予耐心教育和严肃的批评指正。建立存在问题追踪记录薄,责任到人。
2.6对每位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的同时,进行每位人员的手卫生检查,对严格七步洗手仍手培养结果超标的人员必须再加用快速手消毒剂,特别在灭菌后御载、无菌物品的发放等环节及无菌室工作的人员,以保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
3效果
3.1各类工作人员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质量要求,物品分区定位放置较好。
3.2每次浸泡消毒前消毒液浓度有监测和登记,浸泡消毒时间有效控制在30分钟,特殊感染器械另行浸泡消毒,器械养护剂定期更换有记录。
3.3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器械组装检查认真,包内器械抽样检查清洁度合格率由原来的83%上升到95%,包布洁净率由原来的70%上升到86%。装载时保证包与包之间有一掌厚空隙,灭菌包标识清楚。
3.4无菌物品分类、分科存放有序,每周定期检查有效期制度落实好。
3.5无菌物品发放车内物品定位定量放置,每天检查补充,大大减少频繁手接触无菌包的机会。
3.6各项质量监测合格,记录完整。
3.71年多未发生职业暴露案例。
4讨论
回收、清洗环节重点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扩散和保护工作人员本身的安全;包装、灭菌、贮存、发放环节,重点是保证器械和物品的清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有正确、细化的操作流程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定期全面的检查和监测。才能确保器械的质量、无菌物品不被污染,以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5
1.医护人员工作时要着装整齐、清洁。
2.病人在指定区域候诊、检查和治疗,不得随处走动。
3.医护人员进入处置室、治疗室应戴帽子和口罩。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湿擦桌椅,用消毒液拖洗地面,紫外线照射或用消毒液喷雾消毒,痰盂内放1:200的“84”消毒溶液。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隔离伤口用物应立即消毒处理。
6.诊疗换药处置等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
7.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所有无菌物品有效期不超过一周,过期应重新消毒灭菌。
8.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塑料罐、持物钳等定期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并贴有更换标签。
8.体温计用后,应用消毒液浸泡。
9.污物箱应带盖,并经常消毒。
10.病人使用的床单被服等要定期更换和消毒,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得随意乱丢。被脓、血、排泄物所污染的敷料和布类等采用可靠的方法进行浸泡消毒后洗涤,必要时再行煮沸消毒,小件敷料可焚烧处理。
11.室内要经常进行消毒,如有污染,随即清除和消毒,对不明高热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在病人离开后要进行沏底消毒。
12.厕所必须保持洁净,每天由卫生员进行两次消毒,厕所地面及便池内外,不得有污染痕迹,如有病人排泄物等,应即消除和消毒。打扫厕所的清洁工具,与打扫其他场所的工具应严格分开。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6
质控组在护理部的领导下,经过小组人员共同讨论,针对20_年检查消毒隔离控制方面在我院做的比较薄弱的环节,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科根据新的指南、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二、加强手的卫生管理。按《医务人员手的消毒规范》要求,各科备足手消毒洗液,医务人员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在全院大力推广《七步洗手法》。加强督查,把手卫生落实到实处。
三、抗菌素现配现用落实到实处。抗菌素现在要求分线分级合理使用,抗菌素使用管理越来越严,如何保证抗菌素最大限度效力的使用很重要。制定抗菌素现配现用检查统一标准。
四、进一步加强控制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工作。定期开展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确保消毒灭菌效果及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进而保证全院的医疗安全。
五、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依法进行医疗废物的管理。监督指导临床科室按规定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密闭运送,有记录,按规定配备一次性锐器盒、黄色垃圾袋等。
六、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消毒隔离技术,认真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要求病房每日定时通风换气,搞好环境卫生,病室空气、病人床单位、走廊、洗漱间、卫生间,地面等每日按常规消毒。
七、传染病人隔离措施落实到位。
八、认真做好医务人员利器损伤、HTV、HBV、HCV等职业暴露的防护、应急处理,做到有制度、有措施,使各级各类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7
产房消毒隔离措施
1.产房包括办公室、一般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急诊手术间、无菌物品存放间。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各区有明显标志,严格执行“三关”管理。
2.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前,必须在工作人员通道的指定地点更换帽子、口罩、鞋子(或鞋套),洗手或消毒手后更换衣裤方可进入半限制区,进入半限制区后须进行二次更鞋更衣后方可进入限制区,外出必须更换外出衣、外出鞋,非工作人员一律不得随意进入,参观者应严格按照以上规定执行。
3.产妇进入产房需更换病员服、拖鞋(或鞋套)后经病人通道进入,个人物品不应带入产房。陪伴进入待产室,须戴口罩、帽子、更换衣裤、拖鞋(或鞋套)后方可进入。
4.产房清洁由专人管理,墙面和地面每天采用湿式清扫,随脏随扫。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病原菌感染时,立即用含氯(500mg/L)消毒剂拖洗。刷手池、水龙头、产床、对接车、辐射台、母婴监护仪等仪器设备的物表每天进行擦拭,无菌物品存放间、待产室、分娩室及急诊手术间每日进行一次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物表细菌学监测一次。产房专用的拖鞋,每天清洗消毒。
5.氧气湿化瓶、吸引瓶、各种导管、接头、雾化器、暖箱等接触皮肤和粘膜的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产妇使用后的软尺、骨盆测量仪用含氯(500mg/L)消毒剂浸泡消毒,干燥保存备用。
6.每周一进行袖带清洗、仪器保养各一次,每周更换消毒液、消毒消毒器械二次。
7.产房的清洁用品(如拖布、抹布)严格按照分区使用,并作好标志。
8.待产或分娩后的床单元及物品严格按照出院病人终末消毒处理,对患感染性疾病的产妇,安置在隔离待产室或分娩室,在待产或分娩过程中所用的物品、器械等按感染性医疗废物严格处理。
9.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标准预防执行职业防护,接生时须穿防护服、戴防护罩。
10.胎盘等病理性垃圾严格按相关规定处理,医疗废物经污物通道转运。
11.无菌物品存放在无菌物品间的无菌物品柜内,消毒标记清楚,并标明消毒日期及有效期,班班交接。产房所需器械进行高压灭菌,一人一用一灭菌。
12.抢救新生儿后的用物(如喉镜、气管插管等)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后备用。
13.使用后的LEEP刀器械由产房助产士严格按照清洗流程执行后,戊二醛浸泡消毒备用。使用后的床单元按照终末消毒处理。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8
1、凡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产房的衣、帽、口罩、裤、鞋,帽子必须盖住头发,穿戴符合要求后方可入内,私人物品不得入内。
2、严格参观、实习和陪产制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流动。除参加接产的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3、严格履行消毒隔离和卫生制度,防止交叉感染。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打扫,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一次,地面用含1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拖擦。产房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两次,每次30-60min,产房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4、产包及敷料送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凡15cm×15cm×20cm的敷料包内投入指示卡,包外贴上3m胶带指示卡,以证实是否已消毒灭菌。灭菌后的消毒有效期为1周,到期未用者,重新灭菌后再用,无菌罐、无菌镊(钳),盛碘酒、酒精瓶,灌肠筒、冲洗壶等,每周高压蒸汽灭菌二次,干无菌罐及持物钳每4小时更换一次。
5、用过的接生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消毒,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若用2%戊二醛溶液,灭菌浸泡时间为10小时,消毒为30分钟,其浸泡器械使用前必须用生理水彻底冲洗,溶液每周更换。
6、氧气湿化瓶及吸引器瓶每日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传染病产妇用过的器械以20_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60min后取出清洗擦干,打包送供应室高压灭菌后备用。一次性敷料送焚烧炉焚烧,非一次性布类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60min或送环氧乙烷室消毒后,送洗衣房清洗。
7、产床、接送病人的平车、器械车、凳、用具及地面均以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拖擦)消毒。平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用后严格消毒,可用20_mg/l有效氯消毒液刷洗。
8、凡患有或疑有传染性疾病,应按隔离技术规程接生。所用器具应用含有20_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洗、打包、灭菌。物体表面及地面用含有效氯20_mg/l的溶液擦拭,并用过氧乙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9、手术废弃物品须置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焚化处理。
10、每月进行微生物监测一次,空气中细菌总数≤200cfu/m3,每月对工作
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一次。每半年对紫外线的强度进行一次检测。
11.分娩室要求无尘,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每周大扫除,室内、家具、用品彻底消毒,对空气物品表面,每月作细菌监测,并记录。物品表面细菌少于8个/cm2。空气少于500个/m3。
12、每日通风2次,每日紫外线照射1小时,紫外线强度每半年监测1次,有记录。
13、每日用消毒液浸湿的抹布擦拭全部用具,每班用浸有消毒液拖把擦地面l~2次。
14、拖把、抹布分区专用,设有标识。
15、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抹洗,然后才能重复使用。
16、接生用的臀垫,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非一次性的,用后应用杀菌剂浸泡,刷洗晾干再用。
17、各类物品如体温表、剃毛刀、毛刷、洗手桶等,均按常规进形清洗、消毒或灭菌。
18、持物筒、持物镊、敷料缸、器械盘等冲洗用品,每周进行2次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更换消毒液。
19、接生后所用物品、器械、敷料应及时处理、更换、消毒。
20、浸泡消毒手术器械,应标明时间,一切无菌物品必须注有灭菌日期。
21、产妇用卫生纸,必须高压消毒、灭菌,方可使用。
22、患者便器应固定使用,用后刷净、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9
1.基层医院消毒隔离与灭菌存在的问题
1.1消毒隔离知识不足:工作模式的改变。工作范围的扩展,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供应已向着专业方向发展。原有的思维方式已跟不上形势的要求,护理人员的不稳定性,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认识不足,对所涉及的消毒隔离的知识掌握不够。
1.2环境保护和用具保护意识不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在操作中缺乏消毒隔离意识。临床科室用过的器械随意、敞开放置:下收人员从取污器械、搬运、关门均戴同一双手套操作。未注意车门把手的保护、在病区清点器械、污染器械盛装过满、搬运时蔽开、污水从车内溢漏;污染区工作期间穿着防护服随意走动、分类用的手套与清洗用的手套无分开、分类完毕未及时清理垃圾、消毒分类台、冲洗池和手套,器械浸泡消毒前未监测消毒液浓度。分类前未准备好盛装用具、器械串子。盛装着污染器械的容器置于存放清洁物品的区域,用完未及时消毒清洗,未严格控制浸泡消毒时间,未直接接触病人的槽、盅与污染的器械混放,分类台上污水滴落地上等。
1.3自我防护意识差:工作人员未严格着装:不穿防水衣、防水鞋,分类、清洗器械时不戴双层胶手套。不戴口罩、面罩或眼罩,每项操作完毕未洗手。
1.4执行制度不严:表现在包装台面不整洁,检查器械清洁度不认真,敷料包装与器械包装同室同时间进行,过期器械未重新清洗,未按要求装载,无菌物品御载时未充分散热造成湿包。启闭式容器未认真检查是否关严密。洗手依从性较差。操作前未严格清洗双手,接触无菌物品前未严格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手;车内无菌物品放置无统一,造成用手接触的机会增加:到病区发放无菌物品时无菌垫巾未垫好,取出柜的无菌包未用又放回。
1.5手卫生中的特殊性: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洗手。再用消毒毛巾抹干手后细菌培养,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人结果仍超标。
1.6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不完善:(1)压力蒸汽灭菌器工艺监测记录不全面,化学监测未能做到每包监测,生物监测只有3家单位是每月1次,6家单位为半年1次,1家单位为1年1次。(2)紫外线消毒监测记录不全,消毒时间过长。(3)对于戊二醛的监测,有4家单位没有进行化学监测,亦没有监测戊二醛的专用化学指示卡。:
1.7无菌物品管理有缺陷:(1)无菌包包皮不合格,3家单位有焦包现象,有的包皮有破损,甚至有的手术器械包双层包皮出现贯通伤,完全失去了屏障保护作用,却未引起工作人员足够的重视而仍被使用,埋下了医疗安全隐患。(2)别的无菌物品无灭菌标识。(3)有的塑封灭菌物品无灭菌日期。(4)无菌容器使用后无打开日期与时间。(5)有2家单位灭菌有效期为7天的物品天算错,实际变成了8天。:
1.8医疗器械清洗不彻底数医院都是人工清洗手术器械,且未使用多酶洗液,由于清洗人员不固定、不专业,时有器械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出现,器械上出现血渍或锈渍,从而影响了消毒灭菌效果。
2.对策
2.1加大消毒供应设施投入:对于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并不是一项短期的工作,而是长期、细致的工作。各医疗单位应加强医护人员的消毒业务培训,完善消毒设施,强化环境清洁和洗手的规范化操作,严格做好灭菌物品的规范化运送、保存和正确使用,确保消毒工作质量。有条件的医院则应该改善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以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
2.2科学布局消毒供应中心布局:中心消毒供应中心除满足较严格的作业流程和平而布局模式等之外,还应符合以下建筑技术要求:供应中心室内应做到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地面要求防腐蚀,清洁区耐冲洗、污染区耐酸碱。墙角宜采用弧形设计以减少死角。洗涤区域戊有良好排水系统,排水通道密闭,防鼠、防蟑螂。供应中心应有较好的宅内采光和通风设计,使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在35%~60%。4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应逐步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和止压空气净化装置。
2.3加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力度:一方面,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责任心。另一方面,要使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跟上卫生工作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有对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灭菌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的能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在不断的培训和监测中得到全面提高。
2.4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贯穿在各项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应从预防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健康出发,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同时加强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将质量与绩效挂钩,利用经济手段协同管理。
2.5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通过监测取得第一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现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措施的效果。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监测、灭菌效果监测、消毒污染检测、重点部门的监测、清洁卫生工作监测、规章制度执行监测等等。应把监测工作作为常规工作,定期、定点、定项目的进行。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0
1、护理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齐、清洁、穿护士鞋;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
2、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等按规定时间灭菌与更换消毒液。
3、手术室、产房、婴儿室、隔离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等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并遵照执行。
4、传染病人及保护性隔离病人所住的病室应定时进行消毒,所用的家具、器皿、被服、餐具等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再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物品,以便处理。
5、病区要求做到一床一套湿扫床,床头柜一桌一布,每次用后经消毒液浸泡后备用。
6、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用的拖把擦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严格区分(拖把应有明显标记)。
7、凡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均需经消毒液浸泡后送供应室清洗、消毒。(浸泡时要求液面满过注射器,拉开注射器内栓,使注射器内吸有消毒液)。
8、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病人,都要实行床边及用具等隔离制度,做到病人一览表有标记。
9、病人住院时使用的生活用品如便盆、尿壶用后进行消毒;暖水瓶、脸盆、拖鞋等,出院后必须经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10、病室冬季应每日清晨及下午打开气窗二次,每次15-30分钟进行通风,以保持空气清新。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1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我们于20xx年3~8月份先后对所属感染质控片儿内和我区的一、二级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院等10家医疗机构进行医院感染质控检查。现将检查中发现的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如下。
1存在问题
1.1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不完善
(1)压力蒸汽灭菌器工艺监测记录不全面,化学监测未能做到每包监测,生物监测只有3家单位是每月1次,6家单位为半年1次,1家单位为1年1次。
(2)紫外线消毒监测记录不全,消毒时间过长。
(3)对于戊二醛的监测,有4家单位没有进行化学监测,亦没有监测戊二醛的专用化学指示卡。
1.2无菌物品管理有缺陷
(1)无菌包包皮不合格,3家单位有焦包现象,有的包皮有破损,甚至有的手术器械包双层包皮出现贯通伤,完全失去了屏障保护作用,却未引起工作人员足够的重视而仍被使用,埋下了医疗安全隐患。
(2)个别的无菌物品无灭菌标识。
(3)有的塑封灭菌物品无灭菌日期。
(4)无菌容器使用后无打开日期与时间。
(5)有2家单位灭菌有效期为7天的物品天数算错,实际变成了8天。
1.3医疗器械清洗不彻底多数医院都是人工清洗手术器械,且未使用多酶洗液,由于清洗人员不固定、不专业,时有器械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出现,器械上出现血渍或锈渍,从而影响了消毒灭菌效果。
1.4有的医院口腔科牙钻数量不足不能保证一人一钻一灭菌的要求。
1.5环境卫生差个别医院手术室、产房内的空调扇叶、墙壁上有尘土,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存放柜内有尘土,这些均不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规定的要求。
1.6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有混放现象锐器盒的使用尚未普及。
1.7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相对薄弱洗手依从性较低。
2对策
2.1加大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力度一方面,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责任心。另一方面,更要使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跟上卫生工作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有对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灭菌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的能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在不断的培训和监测中得到全面提高。
2.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贯穿在各项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应从预防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健康出发,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同时加强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将质量与绩效挂钩,利用经济手段协同管理。
2.3加快医院消毒中心—供应室的建设医院领导应提高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从人力、物力、设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投入。加快中心供应室的建设,为供应室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备,最好将各科室所有的污物、器械集中到中心供应室由专业人员进行清洗-消毒-灭菌,既提高了功效、保证了工作质量,又加强了医院的物质管理,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1]。
2.4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通过监测取得第一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现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监测、灭菌效果监测、消毒污染检测、重点部门的监测、清洁卫生工作监测、规章制度执行监测等等。应把监测工作作为常规工作,定期、定点、定项目的进行。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2
医院是各种病人集中的地方,也是院内感染高发区,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是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因此,我院对临床科室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减少了院内感染发生的机会,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1存在问题
1.1医疗垃圾收集封口不规范,未贴封条。注射器垃圾桶内有针头。
1.2消毒物品未完全浸入消毒液中,未达到消毒目的。
1.3个别科室止血带未做到一用一消毒。
1.4灭菌棉球、敷料不能做到在有效期内用完。
1.5个别科室器械杯、持物钳清洗不干净,有锈迹或血迹,包布也没有做到一用一清洗。
1.6洗手后无擦手的设施,拖布无标识或挂错位置。
2对策
2.1首先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消毒技术规范》等文件要求,重新制定并完善《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2感染部门和护理部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清洗消毒灭菌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各项操作的检查,指导以及考核,使全体医护人员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引起高度重视。
2.3规范使用医疗废物封标识并规范管路;统一全院的3M胶贴使用方法;统一拖布消毒桶的标识,拖布分类标识,统一悬挂;增加洗手设施,医院购进速干手消毒剂等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4重复使用的器械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及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由供应中心统一回收,统一发放,器械清洗,包装完全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的执行标准执行,从物品的回收到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每锅次的灭菌物品全部在生物监测合格后发放到临床,保证灭菌合格率达100%。
2.5科室根据输液病人床数配置足够的止血带,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科室护士长或质控小组长定期检查,保证质量。
2.6针对临床科室棉球、敷料过期等问题,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购进塑封机,消毒供应中心根据临床科室不同需求,将棉球、敷料、棉垫等塑封成小包装供应临床使用。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落实,使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做到的扎实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3
摘要: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本文通过对护理人员在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使护理行为规范化,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消毒隔离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可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以及病人的安危,其中消毒隔离措施又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能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关键在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措施。本文分析护理工作在消毒隔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并提出解决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对消毒隔离认识不足,意识淡薄护理人员对病人情况了解不深,没能发现潜在感染的危险性,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到位。加之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包有侥幸心理,在护理工作中对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未能落到实处,消极被动。
1.2医院感染知识欠缺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缺乏主动学习,了解和认识不足,导致措施落实流于表面形式,在思想及行动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以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对保洁员、护工的培训不到位,他们缺乏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1.3日常工作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导到致出现减化操作流程,产生游击作风的现象,加之对低危物品如体温计、血压计、压脉带、氧气湿化瓶等的日常消毒不严,就增加了各种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传播的机会。
1.4无菌观念差部分护士无菌观念差,在工作繁忙时无慎独精神,出现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现象。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如果违反操作规程,很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
1.5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够护理人员从事损伤性操作时不规范,如用过的针头未第1时间放入锐器盒,接触血液、体液时未戴手套等,工作时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大大的增加了护理人员感染的机会。
1.6手卫生规范执行不严,手卫生的依从性低、洗手时间短、洗手步骤不符合要求或认为麻烦而不按规定及时清洁消毒手部。有研究证明,不注意手部清洁消毒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0%。使天使之手变成了罪恶之手。
1.7保清人员配制消毒液保洁人员知识缺乏,培训不到位,无配制消毒液的资执,表现为消毒液配制随意性大、浓度不准确、不认真按规定监测等。医务人员对消毒液的浸泡时间掌握不准,在浸泡过程中随意取放物品。
2对策
2.1加强护理人员、保浩人员、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护培训护理人员、保浩人员、护工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在工作中不断地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和职业防护教育,加深思想认识,增强防范意识。医院管理者应建立建全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相应操作流程,提供合格的足量的职业防护用品,在工作中进行督导、奖惩,增强工作人员的慎独精神。牢固树立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2.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等知识,除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外,科室还应每月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使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程,并了解和掌握新进展及新技术。,从而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及相关制度和卫生行业标准,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3按编制配备工作人员,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士有充足的时间掌握病人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情况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措施。杜绝简化操作流程游击作风的现象发生。
2.4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科室进行检查和监测,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护士长每天检查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执行情况,定其组织召开院感防控工作会,通过以制度为目标、以管理为手段、以监测为依据的方法,保证消毒隔离的环节质量,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2.4.1加强对日常护理工作中消毒隔离的管理,对体温计、血压计、压脉带、网袋、等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应当每天更换消毒,各种管道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为患者扫床时要做到一床一套一清扫,治疗车、护理车上配速干洗手液,接触每个病人前后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加强病房管理,床单位定位放置,病床、床头、桌椅一床一巾一摸。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清扫用具各病室、各区域专用并有明显的标识,如有污染及时消毒处理。病室定时通风。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要进行终末消毒。各种污染物品不能在走廊或病室清理,必须放在处置室指定的容器内。
2.4.2合理正确使用合格的消毒液,必须是有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配制消毒液,严格按照消毒液浓度及作用时间对物品进行集中消毒,中途不能随意取放物品,消毒液现配现用,不可随添加,随时监测确保有效浓度,不能将物品保存在消毒液中。
2.4.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护士每天要从事损伤性操作,工作中必须集中精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正确处理污染物,禁止徒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禁止回套针帽、用手折弯针头、直接传递锐器及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等,要第l时间将使用后的针头等锐器丢弃到锐器收集容器内。常规执行标准预防,在接触污染或可疑污染时,按区域流程、按要求、按规定、按防护级别进行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发生职业暴露及时处理上报并监测和追踪。
2.5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不正确洗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的洗手方法是减少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在与患者接触前后、进行各种做操作前后按七步洗手法用皂液流动水清洗双手,并用无菌毛巾擦干,接触不同病人之间用甘油酒精快速免洗手消毒液洗手。工作中每人随身携带一瓶免洗手消毒液,以便及时洗手。院感科、护理部、护士长并不定期抽查护士执行手卫生规范情况,督促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有资料表明正确的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4
一、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环境保护和用具保护意识不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在操作中缺乏消毒隔离意识。
临床科室用过的器械随意、敞开放置,分类用的手套与清洗用的手套无分开、分类完毕未及时清理垃圾、消毒分类台、冲洗池和手套,器械浸泡消毒前未监测消毒液浓度。分类前未准备好盛装用具、器械串子。盛装着污染器械的容器置于存放清洁物品的区域,用院未极时消毒清洗。
2、自我防护意识差:工作人员未严格着装。不穿防水衣、防水鞋,分类、清洗器械时不戴双层胶手套。不戴口罩、面罩或眼罩,每项操作完毕未洗手。
3、执行制度不严:表现在包装台面不整洁,检查器械清洁度不认真,敷料包装与器械包装同室同时间进行,过期器械未重新清洗,未按要求装载,无菌物品御载时未充分散热造成湿包。启闭式容器未认真检查是否关严密。
洗手依从性较差。操作前未严格清洗双手,接触无菌物品前未严格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手;车内无菌物品放置无统一,造成用手接触的机会增加:到病区发放无菌物品时无菌垫巾未垫好,取出柜的无菌包未用又放回。
4、手卫生中的特殊性: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洗手。用消毒毛帅抹干手后细菌培养,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人结果仍超标。
二、整改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保洁人员、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护培训护理人员、保洁人员、护工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在工作中不断地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和职业防护教育,加深思想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医院管理者应建立建全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相应操作流程,提供合格的足量的职业防护用品,在工作中进行督导、奖惩,增强工作人员的慎独精神。牢固树立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等知识,除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外,科室还应每月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使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程,并了解和掌握新进展及新技术。
从而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及相关制度和卫生行业标准,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科室进行检查和监测,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
护士长每天检查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执行情况,定其组织召开院感防控工作会,通过以制度为目标、以管理为手段、以监测为依据的方法,保证消毒隔离的环节质量,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4、加强对日常护理工作中消毒隔离的管理,对体温计、压计、压脉带、网袋、等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应当每天更换消毒,各种管道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为患者扫床时要做到一床一套一清扫,治疗车、护理车上配速干洗手液,接触每个病人前后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加强病房管理,床单位定位放置,病床、床头、桌椅一床一巾一摸。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清扫用具各病室、各区域专用胼有明显的标识,如有污染及时消毒处理。
病室定时通风。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要进行终末消毒。各种污染物品不能在走廊或病室清理,必须放在处置室指定的容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