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村级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三篇
***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_村级乡村振兴汇报材料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20_村级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去年以来,我县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科学编制《全县乡村振兴三年工作意见》《某某县乡村振兴五年战略规划(20_—20_年)》和五个振兴《工作方案》,努力打造具有鲁西南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方面:
第一,坚持把做强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打开通道,夯实基础。一是项目招商成效显著。产业振兴,项目是基础,我县把农业项目招商放在首要位置,全力引进大企业,落地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一批大型企业相继来我县投资“三农”项目,投资规模、质量水平均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3月份,我县集中开工乡村振兴项目8个,总投资62.7亿元,业态新、规模大、前景好,致力于打造百亿级新六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的肉鸭产业。其中,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投资13.5亿元的丝路东方田园综合体项目,实际投资规模名列山东省前三位,力争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样板。由江苏益客集团投资20亿元的益客产业园项目,围绕肉鸭生态养殖和食品加工两大主业,与我县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有机融合,鼓励引导养殖户发展生态肉鸭养殖,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肉鸭生产专业县、羽绒加工和食品深加工基地县。今年4月份,经益客集团研究决定,将迁往江苏10年的集团总部再迁回山东,落户某某,引凤回巢。二是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会战。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2万亩,划定粮食功能保护区75万亩、重要农作物保护区3.7万亩。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余亩,发展专业村37个、专业户2360个,大型中药材种植基地17处,年产中药材3.5万吨,产值达到14亿余元。大力发展毛木耳种植,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农产品”的经营模式,建设大棚3200个,栽培毛木耳1.08亿袋,年产值过亿元,成为全国毛木耳四大产区之一。三是农村电商提质增效。目前,全县形成淘宝村18个、淘宝镇3个,电商企业1100家,互联网品牌企业达到200余家,全县拥有活跃店铺1.2万个,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直接或间接受益人口超过25万人。依托阿里巴巴集团橙色培训基地作用,举办各类电商培训100余期,参训人员2万余人次,开启新零售时代,设立京东便利店22家、开设天猫优品店8家。利用京东中国某某馆积极宣传推介我县农特产品,目前已上线企业32家。开辟了我县传统特色农特产品商品的销售新渠道。“舜之药”中药材专业电商平台健康运行。全县形成由传统企业家、返乡大学生和当地青年农民为主的新兴电商创业群体,初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局面。
第二,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进一步释放农村的发展活力、改革红利。一是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指导意见和股权量化指导意见等,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环节、实施步骤、组织领导作出部署。目前,我县全面完成了清产核资并录入省清产核资系统,对集体资产进行了量化,核实资产总额11.58亿元,集体土地面积145.56万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567个,量化资产4.76亿元,量化股数85.2万股,完成率100%。基本建立健全村级会计账簿,实行了全县村集体三资代理,并逐步实施了会计电算化。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民摸清了“家底”,明晰了产权,逐步实现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唤醒沉睡多年的农村土地资产,促进了农村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二是全力做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县委、县政府成立“双组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按照每个乡镇的试点村不少于本乡镇辖区内行政村总数的10%,每个乡镇选定了不少于3个班子强、经济基础好、村民素质高的先行试点村庄,全县选取的52个试点村。研究制定了《某某县农村宅基地资格认定试行办法》和《某某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指导意见》,去年10月份,为AAA村部分村民颁发了不动产证书,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三,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关键小事”作为乡村振兴的大事来抓,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适应新情况新变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努力让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一是村镇建设不断提质。我县被列入省级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县、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AAAA被纳入全市“两新”融合发展试点乡镇。与鲁商集团、省土地集团、水发集团等大企业合作,新启动7个高标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美丽乡村A类村庄覆盖率达到14%以上。尤其是阎什镇舜耕历山社区,按照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新型社区集中的原则,与省土地集团合作,把17个村庄分期、分批拆迁,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鲁西南样板。依托鲁望农业集团,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集中打造1.2万亩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生产基地,高标准建设集特色种植、优质粮食生产、农产品加工、双创基地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区。二是公共服务不断加强。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6.05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舍37.56万平方米,全县98%以上的农村中小学校实现了楼房化。在某某广大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已成为群众公认的事实。全县设有乡镇卫生院1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卫生室(卫生服务站)394处,其中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208处,卫生院被国家确定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全力做好免费向全县城乡居民提供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县共建立电子健康档案64.9万人。
第四,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增强党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一是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党组织建设“头雁工程”,出台《关于正向激励农村(社区)干部的十条意见》,从拓宽晋升渠道、培树典型、提高待遇、关心关爱、教育培训、减轻工作负担、保障运转经费等10个方面,系统制定了正向激励具体措施,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提出推进“头雁工程”的“千人计划”,即每村培育1名后备支部书记、2名左右后备村“两委”成员,县委组织部优中选优,建立了947人的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在去年实现全县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会计培训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5月10日起组织100名村支部书记和乡镇组织委员赴浙江省组工培训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干部抓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清产核资工作,逐村制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建立了全县集体经济发展台账,统筹采取整合涉农资金、盘活闲置资产、推进土地流转等措施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转化为农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使乡村真正成为具有乡土气息、传承乡村文明的幸福家园。
某某县是农业大县,全县90多万人中有70多万在农村。当前,全县农业基础薄弱,现代农业还没有迈开步子,农业产业链条比较短,这些都制约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非常迫切,我们将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一、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着力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让乡村“强”起来。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增高产创建示范方10万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新增特色经济作物3万亩,发展特色经济林5000亩。大力培植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8000亩以上。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新建、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20家以上,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2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0个以上。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订单服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新建为农服务中心3处,完成测土配方智能配肥和飞防作业各20万亩。开展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争创国家级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积极培育壮大果蔬、食用菌、肉食加工、宠物食品等产业,争取打造几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力推进丝路东方田园综合体、益客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建设进度,发展生猪、肉鸭规模化养殖。积极推动山东上上滩田园综合体、深圳铁汉生态黄河滩区田园综合体项目尽快落地建设,争取打造成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走出一条规模经营、装备现代、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上提供“某某方案”。
二、以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为目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让乡村“美”起来。坚持点面结合、整县推进、特色打造,加快实现美丽乡村全域化。持续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整合农村“七改”、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庭院”等资源,建立多元化投入、常态化巡查、长效化管护机制,新增植树造林面积1.5万亩,创建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居34个,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新农村,助力全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力争综合利用率达到80%。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乡风,巩固强化殡葬改革成果。选好配强村委会班子,培育“新乡贤”,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综合运用政策激励、分类指导、产业扶持、规范管理等措施,加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方向,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让乡村“富”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在“减”字上下功夫,持续深化脱贫攻坚。深化脱贫攻坚“三个一”工程,加强扶贫车间管理,致力于扶贫车间向“致富车间”“发展车间”转化;加大涉农扶贫资金整合力度,集中抓好畜禽养殖、花卉、果蔬、食用菌等几个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扶贫基地。盯紧“黄河滩”,完成4个外迁社区搬迁,加快4个村台社区建设,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台一韵”,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逐步将“黄河滩”变成美丽的“花果园”。锁定“老病残”,实施资产收益、农村低保、实物供给、邻里互助等保障性扶贫措施,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生活有兜底。二是在“增”字上下功夫,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鼓励农民发展民宿产业,推动产品变精品、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不断打造农民增收新业态。借助京东中国某某馆、舜之药、药流通、“供销e家”等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上行。深入推进农村“双创”活动,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新农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支持金融资本、工商资本、企业主体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技术工人、创业农民、产业农民转型,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效益。三是在“均”字上下功夫,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多渠道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积极争取与北大培文、山师附中等院校的战略合作,培育教育知名品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有计划地完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增加师资力量。加快健康某某建设。全面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好市政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12条意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构建医疗联合体、医养联合体。抓好老弱病残群体的康复、养老工作,推进中心敬老院管理体制改革,完成50处农村幸福互助院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实施“十个一”文化惠民工程,让广大群众享受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2篇: 20_村级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20_年以深化基层民主管理为主线,以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自治组织为重点,统筹推进基层政权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制度和组织基础,民政局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肩负着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重要职能任务,必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奋勇当先、积极作为,切实履行好职责与使命,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贡献力量,现就我局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一、积极推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动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等各项任务落实,扎实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提升;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组织体系,突出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领导基层治理、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着力提高农村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保护和改善民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职责所系。我局全力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任务,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强化脱贫攻坚低保兜底保障作用,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完善制度、提高水平、加强衔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渐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保不低于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创新发展,探索构建困难群体分类救助、急难问题综合救助的梯次救助模式。探索建立贫困状况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加强低保、医疗、教育等救助政策统筹,健全社会救助的工作协调、信息核对、受理办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机制,“兜牢”民生底线。
三、切实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布局,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提高农村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建立动态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专业康复机构、支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农村社区,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活动;鼓励和引导专业社会组织进入农村社区开展精神障碍康复工作;推进农村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精准关爱行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进殡葬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乡村文明、移风易俗,促进乡村绿色发展。
第3篇: 20_村级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去年以来,我县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科学编制《全县乡村振兴三年工作意见》《某某县乡村振兴五年战略规划(20_—20_年)》和五个振兴《工作方案》,努力打造具有鲁西南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方面:
第一,坚持把做强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打开通道,夯实基础。一是项目招商成效显著。产业振兴,项目是基础,我县把农业项目招商放在首要位置,全力引进大企业,落地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一批大型企业相继来我县投资“三农”项目,投资规模、质量水平均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3月份,我县集中开工乡村振兴项目8个,总投资62.7亿元,业态新、规模大、前景好,致力于打造百亿级新六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的肉鸭产业。其中,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投资13.5亿元的丝路东方田园综合体项目,实际投资规模名列山东省前三位,力争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样板。由江苏益客集团投资20亿元的益客产业园项目,围绕肉鸭生态养殖和食品加工两大主业,与我县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有机融合,鼓励引导养殖户发展生态肉鸭养殖,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肉鸭生产专业县、羽绒加工和食品深加工基地县。今年4月份,经益客集团研究决定,将迁往江苏10年的集团总部再迁回山东,落户某某,引凤回巢。二是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会战。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2万亩,划定粮食功能保护区75万亩、重要农作物保护区3.7万亩。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余亩,发展专业村37个、专业户2360个,大型中药材种植基地17处,年产中药材3.5万吨,产值达到14亿余元。大力发展毛木耳种植,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农产品”的经营模式,建设大棚3200个,栽培毛木耳1.08亿袋,年产值过亿元,成为全国毛木耳四大产区之一。三是农村电商提质增效。目前,全县形成淘宝村18个、淘宝镇3个,电商企业1100家,互联网品牌企业达到200余家,全县拥有活跃店铺1.2万个,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直接或间接受益人口超过25万人。依托阿里巴巴集团橙色培训基地作用,举办各类电商培训100余期,参训人员2万余人次,开启新零售时代,设立京东便利店22家、开设天猫优品店8家。利用京东中国某某馆积极宣传推介我县农特产品,目前已上线企业32家。开辟了我县传统特色农特产品商品的销售新渠道。“舜之药”中药材专业电商平台健康运行。全县形成由传统企业家、返乡大学生和当地青年农民为主的新兴电商创业群体,初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局面。
第二,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进一步释放农村的发展活力、改革红利。一是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指导意见和股权量化指导意见等,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环节、实施步骤、组织领导作出部署。目前,我县全面完成了清产核资并录入省清产核资系统,对集体资产进行了量化,核实资产总额11.58亿元,集体土地面积145.56万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567个,量化资产4.76亿元,量化股数85.2万股,完成率100%。基本建立健全村级会计账簿,实行了全县村集体三资代理,并逐步实施了会计电算化。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民摸清了“家底”,明晰了产权,逐步实现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唤醒沉睡多年的农村土地资产,促进了农村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二是全力做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县委、县政府成立“双组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按照每个乡镇的试点村不少于本乡镇辖区内行政村总数的10%,每个乡镇选定了不少于3个班子强、经济基础好、村民素质高的先行试点村庄,全县选取的52个试点村。研究制定了《某某县农村宅基地资格认定试行办法》和《某某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指导意见》,去年10月份,为AAA村部分村民颁发了不动产证书,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三,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关键小事”作为乡村振兴的大事来抓,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适应新情况新变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努力让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一是村镇建设不断提质。我县被列入省级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县、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AAAA被纳入全市“两新”融合发展试点乡镇。与鲁商集团、省土地集团、水发集团等大企业合作,新启动7个高标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美丽乡村A类村庄覆盖率达到14%以上。尤其是阎什镇舜耕历山社区,按照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新型社区集中的原则,与省土地集团合作,把17个村庄分期、分批拆迁,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鲁西南样板。依托鲁望农业集团,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集中打造1.2万亩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生产基地,高标准建设集特色种植、优质粮食生产、农产品加工、双创基地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区。二是公共服务不断加强。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6.05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舍37.56万平方米,全县98%以上的农村中小学校实现了楼房化。在某某广大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已成为群众公认的事实。全县设有乡镇卫生院1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卫生室(卫生服务站)394处,其中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208处,卫生院被国家确定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全力做好免费向全县城乡居民提供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县共建立电子健康档案64.9万人。
第四,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增强党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一是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党组织建设“头雁工程”,出台《关于正向激励农村(社区)干部的十条意见》,从拓宽晋升渠道、培树典型、提高待遇、关心关爱、教育培训、减轻工作负担、保障运转经费等10个方面,系统制定了正向激励具体措施,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提出推进“头雁工程”的“千人计划”,即每村培育1名后备支部书记、2名左右后备村“两委”成员,县委组织部优中选优,建立了947人的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在去年实现全县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会计培训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5月10日起组织100名村支部书记和乡镇组织委员赴浙江省组工培训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干部抓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清产核资工作,逐村制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建立了全县集体经济发展台账,统筹采取整合涉农资金、盘活闲置资产、推进土地流转等措施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转化为农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使乡村真正成为具有乡土气息、传承乡村文明的幸福家园。
某某县是农业大县,全县90多万人中有70多万在农村。当前,全县农业基础薄弱,现代农业还没有迈开步子,农业产业链条比较短,这些都制约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非常迫切,我们将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一、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着力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让乡村“强”起来。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增高产创建示范方10万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新增特色经济作物3万亩,发展特色经济林5000亩。大力培植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8000亩以上。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新建、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20家以上,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2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0个以上。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订单服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新建为农服务中心3处,完成测土配方智能配肥和飞防作业各20万亩。开展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争创国家级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积极培育壮大果蔬、食用菌、肉食加工、宠物食品等产业,争取打造几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力推进丝路东方田园综合体、益客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建设进度,发展生猪、肉鸭规模化养殖。积极推动山东上上滩田园综合体、深圳铁汉生态黄河滩区田园综合体项目尽快落地建设,争取打造成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走出一条规模经营、装备现代、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上提供“某某方案”。
二、以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为目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让乡村“美”起来。坚持点面结合、整县推进、特色打造,加快实现美丽乡村全域化。持续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整合农村“七改”、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庭院”等资源,建立多元化投入、常态化巡查、长效化管护机制,新增植树造林面积1.5万亩,创建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居34个,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新农村,助力全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力争综合利用率达到80%。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乡风,巩固强化殡葬改革成果。选好配强村委会班子,培育“新乡贤”,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综合运用政策激励、分类指导、产业扶持、规范管理等措施,加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方向,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让乡村“富”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在“减”字上下功夫,持续深化脱贫攻坚。深化脱贫攻坚“三个一”工程,加强扶贫车间管理,致力于扶贫车间向“致富车间”“发展车间”转化;加大涉农扶贫资金整合力度,集中抓好畜禽养殖、花卉、果蔬、食用菌等几个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扶贫基地。盯紧“黄河滩”,完成4个外迁社区搬迁,加快4个村台社区建设,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台一韵”,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逐步将“黄河滩”变成美丽的“花果园”。锁定“老病残”,实施资产收益、农村低保、实物供给、邻里互助等保障性扶贫措施,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生活有兜底。二是在“增”字上下功夫,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鼓励农民发展民宿产业,推动产品变精品、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不断打造农民增收新业态。借助京东中国某某馆、舜之药、药流通、“供销e家”等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上行。深入推进农村“双创”活动,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新农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支持金融资本、工商资本、企业主体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技术工人、创业农民、产业农民转型,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效益。三是在“均”字上下功夫,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多渠道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积极争取与北大培文、山师附中等院校的战略合作,培育教育知名品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有计划地完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增加师资力量。加快健康某某建设。全面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好市政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12条意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构建医疗联合体、医养联合体。抓好老弱病残群体的康复、养老工作,推进中心敬老院管理体制改革,完成50处农村幸福互助院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实施“十个一”文化惠民工程,让广大群众享受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