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学设计方案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最新教学设计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1
《春联》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中一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课文用精练的语言,生动地说明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春联的好处。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带领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春联,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秘,激发学生爱春联、学春联、用春联的思想感情。
一、知春联,激兴趣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偶尔见过一些春联,但却缺少深入系统的了解。因此,在本课教学的初始,我以一曲《新年好》导入新课,充满节日欢快气氛的乐曲伴随着声声爆竹,将学生带入入了新年的氛围中。最后,多媒体将画面定格在一个倒帖的福字和一幅大红春联上。同学们仔细看着春联,有的情不自禁地诵读起来: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开始,声音是杂乱的、没有节奏的,慢慢地就整齐、响亮了起来。有的学生边读边摇头晃脑,感觉是那么有滋有味。见时机已到,我就趁势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读的是什么吗?你们了解春联吗?同学们马上安静下来,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他们的兴趣已经被调动了起来,这节课的学习将会非常投入的。
二、读春联,拓视野
春联的特点是讲究对仗,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能给节日增添许多欢快祥和的气氛。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春联的这些特点呢?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能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能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1、读春联想意境
本课课文中一共介绍了四大类内容的春联:展现祖国欣欣向荣景象的,描绘美丽春光的,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的。我先请学生自己轻声朗读这四副春联,做到正确流利;然后在自己的头脑中想象一下,这副春联在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如第一幅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学生朗读之后是这么说的:我仿佛看见了地里的小草又长出了嫩芽,钻出了地面,经受了一个冬天寒风雨雪考验的的他们又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在果园里,在山前村后,杏花也热热闹闹地赶春来了,在枝头尽情绽放。这翠绿、这杏红,让我们又感觉到春天来了,多么美好的春天啊!这么美的描述,让其他学生不禁鼓起了掌,也让我们对这副春联描绘的景象更加清晰了。
其余的三副春联,我组织学生组内交流。由于春联语句短小,语言浅显,学生朗读感悟,互相交流,兴趣浓,效率高,效果好。从教学过程来看,由导到放,很好地培养了自主学习的精神,极富实效。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个问题,个别学生对春联的朗读顺序不是很明白,我及时给予了指导:春联应该先读右边的上联,再读左边的下联,如有横批的,则最后读。
2、读春联明对仗
春联的另一特点是讲究对仗。由于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从对对子、找对仗句等练习中了解的对仗的特点及要求。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简单地讲述了一下,让学生知道在春联中,对对仗的要求更为严格:不仅要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然后着重让学生通过朗读把对仗的特点表现出来。
学生认真地读,细心地揣摩,从停顿的长短、声调的高低、语音的轻重上把对仗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3、读春联表情感
春联是用来来烘托新年的气氛,表达人们美好祝愿的。因此,在学生了解了春联的有关知识后,我让学生读春联,结合春联展现的意境,把人们的美好情感表达出来。文中出示的五副表达不同内容的春联,被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演绎。
从“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中,同学们读出了春光的美好,表达了人们迎接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从“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中,同学们读出了对祖国欣欣向荣景象的赞美与歌颂,美好的祝愿表露无遗;从“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中,同学们衷心赞美朴实勤劳的人们,一幅幅和和美美的天伦之乐画面展现于眼前;从“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中,同学们寄托了对新年的良好祝愿,祝愿所有的人新年幸福安康;而从“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中,同学们将春来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出来。
人们说,诗中有画,春联又不何尝如此呢!一副春联一副画,而且是一副充满美好感情的一副画,是人们喜看爱读的一副画。学生们的朗读,将画面读活了,将情感读懂了,将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读到了心灵深处。
三、找春联,重积累
苏教版语文注重积累,厚积累尚能博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积累优秀语言文字的机会。
春联的内容广泛,正是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良好素材。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春联,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我感觉学生在两方面的积极性非常高。一个是搜集的途径广、内容丰富。他们有的从新华书店购买了相关书籍,在阅读的基础上找出了认为内容比较优秀的;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鼠标轻轻一点,春联就源源不断而来;有的请教爷爷奶奶,把他们见过的春联记录下来;还有的专门在人家的大门上找去年贴的春联。
第二是交流的积极性高。在交流过程中,没有谁胆小怕羞,都是踊跃参加。交流时不但大声朗读了自己找的春联,还都要补充说明几句,这个春联讲了什么,好在哪里。
内容丰富、各不相同的春联,让学生收益匪浅。学生在展示自己搜集的春联的同时,也在积累别人搜集的春联。
四、写春联,尝乐趣
在备本课的时候,我总览了一下本单元的内容,看到练习7中有个练习:把春联上漏缺的字补上,看补个什么字好,并说说理由。这个练习给了我启发:何不让学生试着写写春联呢?为了减低本环节的难度,使学生顺利完成练习,品尝写春联的乐趣,我把本环节分为两步。
1、补春联
为了使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把练习7中的补春联一题提了上来,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来讨论:风拂千条柳,雨□万朵花”中的方框内该补个什么字最为恰当?意在让他们能够明白春联中用词要精当,一字变化,整个春联的韵味就完全变了。问题一出来,学生就开始小声讨论起来。第一个学生的回答就让我吃了一惊。“老师,这里该填个‘润’字。”“为什么呢?”“这个说不上来,我是看到图上有个三点水,就想到了这个润字。”“你真聪明。那你再想想,润是什么意思,用这个字好不好呢?”一阵寂静,接着一阵小声议论,有人自告奋勇站了起来。“我觉得这个字用得很好。‘润’就是‘滋润’的意思,讲春雨滋润着花儿,花儿都开放了,春天来临了。而且‘润’在这里作动词,和‘拂’相对仗。”
精彩的回答之后,没有人举手了。好象大家都觉得“润”字是最恰当的,都不敢再去想其他的字了。这样的话,不就缺少了一种“百家争鸣”的气氛了吗?还从三点水入手,我引导学生:刚才那个同学由三点水想到了“润”字,那么还有其他三点水的可以用在这里吗?大家再想想。
一句话激起前层浪。“可以用‘滴’,雨点滴落在花儿上。”“和‘润’相比,哪个好呢?”“‘润’好。‘滴’只是落下来,感觉没有给花儿足够的水分。”
“可以用‘洒’。雨点飘飘洒洒下来。”“和其他的字比较一下呢?”“‘洒’比‘落’好,比较轻柔,春雨就是软绵绵的。但是没有‘润’好。”
“可以用‘洗’。春雨洗去了花儿上的灰尘,让花儿更漂亮。”“但是没有‘润’好,洗去的只是外表的灰尘,滋润是一直到花儿体内的。”另一个学生给他评价。
“可以用‘沐’,花儿被春雨笼罩,就像在洗澡呢。但是我自己觉得也没有‘润’好。”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了,我的心里真是高兴。
“可以用‘落’。”“‘落’字太重了,会把花儿打坏的。”小家伙真细心。
学生的思路越来越宽。
“可以用‘打’。”“‘打’字不好,比‘落’还重。”
“可以用‘抚’,这个字就温柔了。”“对,‘抚摩’的‘抚’,春雨对花儿多好啊!”
“可以用‘助’。”“可以用‘飘’”
“可以用‘吻’”。真是了不得,一句话出来,全班同学都在叫好。“这个字好,春雨和花儿密不可分。”“他们多亲密啊!”……
一个空格,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的思考,不同的尝试,不同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了春联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2、写春联
有了补春联的基础,学生对写春联没有了担心。他们从用现成的词语组成春联开始练习:“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两个成语就是一副春联,看学生脸上的开心样,我的心里也喜洋洋的。“国泰民安,人寿年丰。”“家庭和睦,事业有成。”“百鸟争鸣,百花盛开。”
接着,学生开始自编春联了。“春风细雨入大地,桃红柳绿迎新春”。虽然还不够工整对仗,但这是学生迈出的第一步。“龙腾虎跃迎新年,莺歌燕舞庆佳节。”“春风送暖佳节到,锣鼓喧天新年至。”
读着这一副副春联,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与智慧,也体会到了他们心中那份美好的感情。
风拂千条柳雨润万朵花。春联,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以他独特的魅力,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2
1、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精妙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品味精妙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品味精妙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1、文章里面有你不熟悉的字词吧,通过努力,你能掌握吗?赶快动笔吧,亲爱的孩子!
水zǎo( ) chéng( )清 宽chǎng ( ) 水藻( )
狭窄 ( ) 宽敞 ( ) 贮蓄( ) 澄清( ) 济南( ) 镶上 ( ) 髻 ( ) 看护妇( )
2、解释下列词语
响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选出下面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吗?(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4、《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___。
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提起冬天,我们脑子里浮现的恰是北风怒号、白雪皑皑、万木萧条的画面。但济南的冬天却是与众不同的,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更是别有情趣,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那么济南的冬天到底有什么特别的美感呢?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美的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板书课题)
※朗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效果。
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
(一)听读课文,感受济南美景
请大家借着美妙的音乐,循着课文的范读录音,驰骋你丰富的想象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的美。 想想,济南的冬天给你的总体印象如何?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来吗? 温晴、慈善
(二)美读课文,欣赏冬天美景
1.浏览课文,想想作者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来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呢?这些景物又各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以“济南冬天美,美在……”的句式为开头说一段话吗?
比如:济南冬天美,美在温晴的天气,没有呼呼的风声,没有浓重惨淡的灰雾,没有毒辣辣的烈日,是响晴的宝地。
(学生自主探究)
济南冬天美,美在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温情可爱,像个小摇篮;美在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秀美迷人,像位害羞的少女,美在城外的 远山素淡雅致,像幅小水墨画。
济南冬天美,美在耀眼的雪光、娇艳的雪色、娇美的雪态,翠松白雪相映生色,蓝天白雪相映生辉,白雪黄草,相映成趣。它娇美、秀气,情态可掬。
济南冬天美,美在小雪点染后的山色,树尖上顶着白雪,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上的白雪,好似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白 雪黄草组成彩色美景,又像是给山们穿上一件花衣,山腰上的雪被阳光斜射,好像害了羞,微露粉色。
济南冬天美,美在清亮透绿的水,它冒着点儿热气,水藻更
与碧蓝的晴交相辉映,像块蓝水晶,蕴蓄蓬勃生机,洋溢无限温情。
济南冬天美,美在秀美的睡态,它“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多么美妙的理想境界!
三、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三)悟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古人曰: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服务的。那么作者把济南冬天的山水写得如此之美,是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从哪些语言可以看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时,处处流露出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直接抒发感情)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创造意境,流露深情) “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3
教学内容:
教材P50~~P51上的内容。和P53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
教学重点:
1、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道具:(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5×()<16()×6<254×()<23
133×()47>()×6()×8<26
2、计算:
8÷4=45÷5=
二、新知。
1、教学教材P50例1。
(1)利用情境引出计算问题。
15÷5=[](组)
(2)利用学过的表内出发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各称,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除数……5/ˉˉ1ˉˉ5ˉˉ…………………被除数
15…………………5和3的乘积
ˉˉˉˉ0ˉˉ
(3)自主探索,汇报结果。(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
2、学P51例2。(有余数的除法)
(1)采取例1情境的延续。
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
23÷5=4(组)…………3(盆)
4∶
5/ˉˉ2ˉˉ3ˉˉ∶
20∶
ˉˉˉˉ3ˉˉ…………………余数
(2)横式与竖式对比,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3)注意:[1]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
商和余数的不同单位名称。
三、巩固。
1、教材P51。“做一做”。
(1)先填一填。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3)订正错误。
2、试一试自己的能力。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7÷6=33÷8=
小组讨论
通过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2]、[3]略
3、作业练习。
(1)找病因(并改正)
(2)把横式改写成竖式,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60÷7=()…………()
4、完成教材P53第一题。
5、小组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错题)
四、全课小结。
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又学会了那些本领?
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4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2、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你想了解这奇观吗?
二、快速读课文,说说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12)镜泊湖的形成和传说。
二(3)镜泊湖自然朴实而又绚丽多变的景色特点。
三(4)重点描写吊水楼瀑布的景色。
四(5)重点写地下森林的景色。
四、词语质疑。
五、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全文,并用一句或几年来句话概括自己的感想,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也可以自己概括。
2、学生自由读。
3、同桌相互交流。
4、集体交流。
六、分工合作,自主探究。
1、镜泊湖的景色的确奇妙,让我们来仔细欣赏一下。
2、分工:每小组负责研究一段。
研究要求:认真研究,相互合作,把你所领略到的美与大家一起分享,发现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研究讨论后再向大家交流汇报。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朗读、交流体会、互相质疑解疑。
4、大组交流讨论。(同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他组同学可以提问。)
交流方式:(1)通过交流感受体验美;(2)通过提问发现美;(3)通过朗读感悟美、表现美。
第一段交流重点:镜泊湖的地点、形成、及名称是否名副其实。
第二段交流重点:理解镜泊湖景色的自然朴实和绮丽多变。
第三段交流重点:体会吊水楼瀑布的形成以及它磅礴的气势。体会雄壮的确良瀑布与幽静的确良镜泊湖形成的鲜明对照。
第四段交流重点:了解地下森林的形成过程及壮丽的景色,感受地下森林的欣欣向荣、充满活力。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指导朗读。)
七、总结全文。
八、作业 :
摘录文中优美片段。
板书设计 :
景点 景物 特色
镜泊湖 山湖花树 自然朴实
绮丽多变 静态
吊水楼瀑布 瀑布 万斛珍珠 动态
千朵银花
千军万马
地下森林 森林 郁郁葱葱 静态
野生动物 活动 动态
火山口 峭壁如屏 静态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5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2、小组合作学习:
⑴ 每个小组课前准备一套生字词卡片。
⑵ 组内互相检查,字字落实。
3、重点指导:
“涨”和“间”是多音字。
4、要求写的字,学生先自己字形,然后临写,比较。纠正。
5、教师根据学生写字时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你觉得哪些词写出了老人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行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3、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⑴ 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么样?
⑵ 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
⑶ 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4、学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
5、指导感情朗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⑴ 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⑵ 讨论:
作者是怎样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的?
“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⑶ 引导体会“构成了家乡的地道风景”。
2、学习第4自然段: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 思考:
作者写了哪两个事例?
⑶ 指导回答。
⑷ 交流:
从“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直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中,我们不但能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够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3、学习第5自然段:
让学生结合前文畅谈对这段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赞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个性美。
三、指导朗读全文
四、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
五、小组交流
六、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