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励志的名人经典故事
好看的励志的名人经典故事
想必每天都会有很多朋友在找一些好看的励志的名人经典故事来看,那么好看的励志的名人经典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好看的励志的名人经典故事:漫步云月之上的女子
作者:林天宏
慈禧刚刚驾崩,有“华北第一报”之称的《大公报》上,就登出了一篇炮轰这个独裁者的奇文,题为《百字令》,作者是《大公报》的第一个女编辑,名为吕碧城。
文中大意,慈禧在主持朝政的近半个世纪中,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边疆大片领土、国库中大把银钱,全都送给西洋诸国,她到阴曹地府后,哪有脸面去见汉朝的吕后与唐朝的武则天?文边还配有作者手绘慈禧画像,亦是丑态可掬。
此时正值大清帝国摇摇欲坠之际,这篇不到百字的小文,如同滴落油锅中的火星,炸起了一片喧嚣。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甚至动了杀心,吕碧城闻讯,不得不离开报馆,前往欧美游历。
《大公报》并未因这个女编辑的离去而失色,但在这家中国新闻史上寿命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盛的报馆的历史上,吕碧城无疑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名字。
1904-1920xx年,在任《大公报》主笔期间,吕碧城发表了大量尊重女权、倡导妇女解放的杂文,一时间,“坊间皆传吕碧城”,人们在纷纷猜测,这个横空出世的女编辑,究竟是何许人?
有人把她和当时名噪一时的“鉴湖女侠”秋瑾画上了等号,因为秋瑾出道初期,也曾使用过“碧城”的笔名。但少有人知的是,当秋瑾看过吕碧城的文章后,击掌叫好,从此再不使用这个名字。
1920xx年,这两个民国史上的奇女子在天津见面。两人相见恨晚,当晚,两人便同卧一床,彻夜长谈,由此结为知己。同年,秋瑾创办《中国女报》,吕碧城为其撰写首期发刊词。
秋瑾蒙难后,中国报馆“皆失声”,吕碧城用英文写了《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地的报纸上,让整个世界认识了这个中国女革命家。此时,无人敢为秋瑾收尸,吕碧城冒着极大风险安葬了好友。看守清军得知此人就是誉满华夏的吕碧城,也无可奈何。
出游欧美后,她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美术,兼上海《时报》特约记者,撰写她看到的美国之种种情形,让中国人与她一起看世界。数年后,吕碧城再度只身出国,漫游欧美,达七年之久,她的文章先后连载于北京《顺天时报》和上海《半月》杂志,字字珠玑,脍炙人口,传诵一时。
她的身边从不缺乏追求者,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上,有袁世凯之子袁寒云以及李鸿章的后辈等。不过,这个眼光颇高的女人,只看上了梁启超和汪精卫,但她又嫌弃梁启超年纪太大(比她大九岁),汪精卫年纪太小(与她同岁)。
在报人声誉最为鼎盛时,她应时任大总统袁世凯之邀,入新华门任其机要秘书。但政治并非报人所长,袁世凯及其追随者之所为令吕心灰意懒。辞职后,她携母移居上海,后信佛避世。
中国新闻史上再也见不着这个女报人的名字。她动辄口诵“南无阿弥陀佛”,自号圣因法师。晚年时,她有机会重游北京,在新华门前,有人听到,她反复吟诵李清照的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943年,这个终身未婚的民国奇女子,在香港九龙孤独辞世。遗命不留尸骨,火化成灰后将骨灰和面为丸,投于香港海面。中国第一女报人,便随着滔滔海潮,自此消失无踪。
好看的励志的名人经典故事:英国王子有多忙
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刚刚结束了访问中日两国的亚洲之行引发广泛关注。环顾全球,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王室大概有30个左右,分布在实行君主立宪制或君主制的国家中。与沙特等国的王子同时能担任政府要职不同,英国的王子们几乎没有太多实权,故有时被戏称为“花瓶”。不过,英国的王子们也并非闲人,依然有不少工作要做。他们要在军队服役,为女王“分忧”,还要从事公共服务与慈善事业,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
替女王“分忧”是首要工作
英国的王子们是女王的至亲,替女王“分忧”自然是他们的首要工作。王室官方网站上这样介绍王室成员的职责:支持女王在英联邦和国内的工作,同时从事公共和慈善领域的工作,维护和强化国家的团结稳定。
英国女王虽无实权,但作为英国的元首以及15个英联邦国家的元首,工作依然烦琐。据英国王室的官方数据,每年女王需要出席的活动是20xx多个。对内,主持议会开幕、御准议会法案等;对外,接待来访的国家元首、出访等。女王还会主持“花园派对”,邀请社会各界嘉宾出席,其中大多数是慈善机构或公共部门的代表。这么多活动,女王分身乏术,这时就需要女王最亲密的家人替女王履行王室职责。
作为王位第一继承人,查尔斯的职责最重,参与的活动也最多。他经常代表女王欢迎来宾并出席国宴。在20xx年5月的英国议会开幕式上,伊丽莎白二世如常主持并宣读“女王讲话”。她身边坐着的,除丈夫菲利普亲王外,还有查尔斯和他的夫人卡米拉。这是查尔斯自从与戴安娜王妃离婚后第一次出席议会。观察人士都认为,这是女王让查尔斯替自己履行部分重大职责,为查尔斯的接班做好准备的开始。
查尔斯的长子威廉王子21岁时,就被任命为国务顾问的一员,这一职位将允许他在女王出国时担任临时摄政角色。20xx年1月,威廉王子对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这是威廉王子首次代表女王出访外国,履行英国王室的职责。20xx年3月,威廉王子的弟弟哈里王子访问伯利兹、牙买加和巴哈马群岛。这是其首次代表女王单独出访海外。
服役是在“履行王室职责”
虽然“还在受教育或者军事训练的年轻王室成员不会全职从事官方事务”,但服役并未妨碍王子们为当好女王的“替补”提前“热身”。
根据王室官方网站的说法,王子在军队服役本身就是在“履行王室职责”。17世纪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英国国王或女王是英国海陆空三军的最高统帅。因此,在传统意义上,王子们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到战场上指挥军队。另外,只要王子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还可以上前线。哈里王子就曾身处阿富汗战场的前线。
即使从军队退役,军事责任也是王室成员的一项重要职责。他们需要与军队的很多分支保持官方联系,并经常探访在国内外服役的士兵、水手及飞行员——这被视为王子们在接任三军统帅前的最佳锻炼方式。
查尔斯王储曾在军中服役5年,退役后依旧是名义上的军人,每过一段时间,其军衔就会得到晋升,直到最终成为英国国王,统领三军。如今,他在英国陆军、皇家空军、皇家海军都拥有中将军衔,还是若干军团的名义领袖。
20xx年1月,威廉王子进入位于桑德霍斯特的英国皇家陆军军官学院,同年年底毕业,获中尉军衔,此后加入英国皇家骑兵团装甲侦察部队受训。20xx年1月17日,威廉王子开始学习直升机与固定翼战斗机飞行。完成皇家空军的训练后,威廉被调派至北威尔士安格尔西岛担任搜救直升机副驾驶员,直至20xx年9月10日。在服役超过7年之后,威廉从军中退役。退役后,他在海陆空三军还有任职。他目前是克莱德海军基地总司令、英国皇家海军潜艇部总司令、苏格兰总司令、科宁斯比空军基地荣誉空军司令以及爱尔兰卫队陆军上校。
从事公共服务与慈善工作
公共服务和慈善工作是英国王子们的另一项重要工作。王室成员大概是3000家左右的慈善或者公共组织的赞助者或负责人。一些王室成员还建立了自己的慈善机构,如查尔斯王储的“王子信托基金会”。
查尔斯每年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他名下的20多家慈善机构筹得善款约1。3亿英镑,他的妹妹安妮公主同时以官方身份,参与到200多家慈善机构和组织的工作中。
做慈善需要巨资,王室成员如何承担这笔钱?王室的收入一部分来自政府的补贴,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王室成员各自领地上的收入。根据英国王室官网所述,查尔斯的收入主要来自他的康沃尔公爵领地,该领地占地面积约220平方公里。虽然查尔斯对康沃尔公爵领地名下的财产只有经营权并无买卖权,但领地所得都归其所有,而且他可以自愿缴纳所得税。凡经营所得,查尔斯必须像普通人那样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后所得的大部分用于慈善活动,剩下的部分用于一家人的日常生活。
威廉王子从军中退役后,在慈善方面花费了不少时间。宣布退役的当天,他就参加了英国皇家学会举行的动物保护公益活动,还录制了两条公益广告。同一天晚上,他又携妻子凯特王妃出席公益组织举办的“图斯克保护奖”颁奖典礼。该奖项主要针对那些在保护非洲野生资源中做出贡献的人和团体。20xx年8月,肯辛顿宫发表声明称,威廉王子将于20xx年春季担任空中急救飞行员,加盟东安格利亚空中急救队,白班夜班如常人安排。肯辛顿宫说,威廉王子将把他的工资所得全部捐给该慈善组织。他将至少在这个岗位上干两年,与医护人员并肩工作,处理交通事故救援或心脏病突发病人等紧急情况。
共2页,当前第1页12好看的励志的名人经典故事
好看的励志的名人经典故事:外部不停地在建,内心不停地在拆迁
作者:毕飞宇
只有一个办法应对这个不断膨胀的世界,那就是更加开心地活着、更加踏实地干活,用内心与外部世界周旋。否则,一个苹果就可以把你的人生毁了。
毕飞宇曾经是留着长发的校园诗人,坊间有一种说法,他能在三分钟内让女人对他产生好感。但是,毕飞宇应该是个传统的爷们。比如,当我赞扬他是最帅的中国男作家之一时,他便有些生硬地说,外貌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作用,既不能让我写出好作品,也不能让我的书卖得更好。其实我只是想说他长得不错,像赞扬女人的外貌一样。
有一次他去体育场看比赛,没有票,混进去后直接站在教练旁边看。检票的人观察了许久,问他是坐哪里的。他望着检票员,摇摇头说,没时间。对方犹豫半天还是走了,他抱着胳膊看完了整场比赛。这被他称为对话的力量。
第一天拿起笔来就伴随着莫名的压抑感。其实我天性并不压抑,相反,很乐观。但是,当我写小说时,那种压抑感就会跳出来。写完《青衣》,我发现压抑和痛感正是写作的动力。
二十多岁时,就是想用一句话把世界放倒。非常瞧不起小说,只想做诗人。我是1983年读的大学,那时候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是顾城、舒婷。不过,我很快就知道自己爱诗歌,但能力不在这里,我还是擅长叙事。大学毕业之后,当了教师,突然发现时间太多了,诗歌十分钟就写完了,需要找个能够“杀”时间的事情来做,于是开始写小说。表达欲一直伴随着我,这个很重要。跟语言的亲近感也是天然的。
我脾气急躁,从来都以为自己没有耐性。开始写小说之后,才知道原来那么急躁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做的事情。我常常一写小说就是十五六个小时,停下来之后,需要想一下:今天有没有吃晚饭啊?
虚构是小说家的基本功
从乡村、小镇到县城、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这样的成长经历让我一进入文学这个行当就有比较宽的“戏路”。35岁之后,我才敢走写实道路。45岁之后,如何面对急速变化的中国都市以及不停改头换面的文化形态,倒是一个新的问题。进入都市后,我们的生活的范围是很小的,视野受限。拓宽生活半径是当务之急,我常常需要通过朋友的关系到处去看,观察各色人等的生活。
以前,我的自信心有点不可思议。1994年,给张艺谋写《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剧本时,我都没去过上海,张艺谋拿了一本《上海滩秘史》给我,五六百页,我翻完就开始动笔。写《青衣》的时候就看了一本《京剧知识一百问》。小说出版后,有人以为我是一个老大爷,还有人认为我与某个京剧女演员有彻骨的痛。所以,新闻的本质是真实,宣传的本质是撒谎,而小说的本质则是虚构,小说家需要虚构的能力。
写作也凭运气
很多人认为我擅长写女性角色,我倒并不这么认为,只要我对某个人物感兴趣,就能将他/她写好。有时大家觉得某个人物特别出彩,很可能是我写这部作品的创作状态比较好,让人物有了光彩。
作为小说家,一定会有偏好的人物,一种是情感上的,一种是美学上的。比如,从小说美学上讲,《玉米》的主角玉米在各方面更饱满,但是,从情感上我更关注有庆家的。这个人一出现我就格外小心。我年轻时做老师,一直提醒自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但我也知道只要是一群人,就难免有亲疏。小说家对作品中人物的亲疏不是神秘的事情,而是人之常情。有庆家的善良、美丽,又是被损害的,自然我会站在她的一边。但小说家又不能被人之常情牵着走,小说有自己的逻辑,需要自己平衡。所以,福楼拜写到包法利夫人自杀后会大哭。
在矿业大学的那个假期,我完成了第一本小说。当时写小说的那支笔裂开了,缠了一层又一层的胶带,上面是一个假期的汗水和尘垢。当时觉得有种悲壮感,后来想,有什么好悲壮的呢?写完一个作品跟出租车司机拉完一天客也没有什么区别。
每一部作品的写作过程都是痛苦的,那些神来之笔对写作的人都是坎,是对作者的一次次折磨。我是一个宿命的人,很相信运气。33岁时,《哺乳期的女人》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得奖早对我来说是一个好事,因为很早就能看清这一点:有些作品自己写得很满意,但是发表之后默默无闻;有些作品写的时候没费什么劲,却能带来满堂彩。我得学会习以为常,无论什么结果都随它去吧。
宿命感与天性中的悲观情绪有关。但我本身是个乐观的人,悲观的是宏观的生命,很早就知道人总要死的。所以,无论瞬间有多么辉煌、快乐,最后都是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不需要有多深的哲学素养,而是某个神经类型决定的。
我们的文化是一个压抑的文化,我们的现状也是压抑的,在权力和资本面前,人们会觉得渺小。我在《推拿》和《玉米》中都写到了性压抑。性压抑其实是一个修辞手法,对写小说的人来说,性是一个公器,能够说明很多问题,有很多时代特征。《玉米》中的性压抑是“文革”时代集权政治的压抑,而《推拿》中的压抑是商品时代的压抑。对于中国人来说,能够压迫他们的也就是权力和资本这两座大山。
高速发展与战乱没有区别
时代发展太快了,中国处于快速的上升期,又遇上这个快速的时代,就是一个加速度。五年前的手机和iPhone放在一起,感觉一个时代过去了。所以,有人戏言,90后是怀旧的一代。当然,时间是恒定的,快与慢更是人心理的映照。
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与遇上一场战乱没有区别,每天都在和和美美地妻离子散。这对于小说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时代,有很好的素材。我们看到外部世界如此繁荣、强大,其实内心破烂不堪。外部不停地在建,内部不停地在拆迁。兵荒马乱,如何收场?我也不知道。大家都无法节制,今年收入三亿,明年一定要四亿。能力已经达到三亿了,内心的欲望告诉你没有四亿不行,只有得到四亿之后才能存活。
但是不发展又怎样呢?好像谁也不知道。未来像宇宙一样,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没有一个人会告诉你,到哪一点可以停止了。所以,我渴望的时代性就是尊重局限、尊重节制。但问题是没有人会选择克制。在外在的价值评判上,也与无节制发展有呼应。身价两亿的人得到的关注和肯定比两千万的多。人人都为着更高更强拼杀,文明社会便成了一个丛林。这几年,网络中最时髦的词都是表达负面的,“纠结”“悲催”成为全民使用率最高的词。这是时代的问题,人的幸福指数很低,一旦有一个表达负面的东西,就会广泛传播。
作为一个宿命的人,只有一个办法应对这个不断膨胀的世界,那就是更加开心地活着、更加踏实地干活,用内心与外部世界周旋。否则,一个苹果就可以把你的人生毁了。一会儿iPhone6,一会儿iPhone6p,不停地换,不停地追。所以,我觉得我儿子挺了不起的,我给他iPhone时,他说,不要,我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
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