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信光明就在远方
要坚信光明就在远方
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和各种书籍的影响下,我立下了一个志向。那就是成为一名科学家。要坚信光明就在远方!
如今回想起这个志向,总会想到小时候的两个情景。情景一:我凭一时兴趣买了一本介绍多位科学家的书,因为只是一时兴起,所以很快就粗粗的看完了。父亲拿着书考我,我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当然做不到过目不忘,所以考的结果自然很糟糕。于是我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非常认真地把内容大概背了下来。情景二:小学四年级时,班主任问我们的志向,我凭着在我仅了解的有限职业中对科学家的向往十分肯定地选了它。现在想想当时那些不着边际的志向,还真是有些感慨。不过想通之后也便释然,我大概并不是真的想成为一位科学家,而是想要像科学家一样能够为了自己喜欢的事业而奋斗一生。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有时很骨感。家里虽不能说是没钱供我上大学的那般困难,但因为家中我与姐姐都在读书,加之父母工资并不算高,而且,还有爷爷奶奶需要赡养,所以生活不是很富裕
从小在父母的教育下,我就养成了不乱花钱的习惯,当然也没有吃零食的习惯。在那些离开零食就不行的同学眼里,我简直是一个怪胎,不过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我知道我和他们不太一样,他们多家境殷实,又大多只有一个孩子需要上学,而我家里并不富裕,家里又有两个人在上学。父母赚钱来之不易,而且父母为了让我们能有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总是对自己很苛刻,能省则省。所以怀着对父母的愧疚之情,我对于金钱向来都是十分谨慎,不敢大手大脚。
当同学们吃完晚饭后有说有笑地走向校园里的小超市时,我都会和他们分开,然后直接回到教室学习。当同学们在放短假的时候一起去小饭馆吃饭时,我会来到学校的餐厅吃那些习惯的饭菜。当同学们在买一袋又一袋零食吃的时候,我都不会斜视,其实我并不倾向于他们那样的消费习惯,即使在我有钱的情况下。只是在我的头脑里,那样的习惯不适合我,或者说我觉得自己现在还不能赚钱,现在花的都是父母幸幸苦苦赚来的钱,所以不能随便乱花。
有一次,我见到一位同学花了1000多元买了一副耳机,而且还是借钱买上的,忍不住和他说:我们现在都还是“消费者”,怎么能花着父母的钱买这么贵的东西呢,等到自己能赚钱了,用自己的钱买不好吗?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就这样被你随便花了出去,你就觉得心里好受吗?当时说出的话,后来回头一想,其实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训诫,每次自己要买一些较贵的东西之前,都要用这几句话来提醒自己一遍,确定这样做对得起父母之后才能买下来。
除此之外,对父母的愧疚也成了激励我努力学习的动力,每次成绩不理想时我都会反思,先从思想层面反思,觉得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花过的那些钱,更对不起为我赚钱的父母。然后才是战术方面反思,查找学习方法的弊端,以及知识的漏洞。于是便能继续努力,加倍用功,因为我觉得现在的我只有这样做才能回报父母。
高中的时候,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我拿到了国家助学金。虽然不是自己赚来的钱,但是可以帮家里减轻一些负担,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现在高中毕业了,马上就是一名光荣的大学生了,讲述了一些自己的关于理想和现实的故事。想起那个能够让自己在高中三年都坚持的大学,心中仍是激动难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