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短励志文章
工作简短励志文章
在我们工作之余,不妨找一些工作简短励志文章来看看,那么工作简短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工作简短励志文章:职场人士直面“包装”之累
从服饰到手机、笔记本电脑,从写字楼环境到消费场所、交通工具的选择……别看一些与工作不相干的“细枝末节”,可对于一个办公室白领,一切都彰显着档次和品位,是身份的象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为工作、生计奔波之余,外在“包装之累”,正不同程度地侵浸着职场人士的生活。
曹波先生现在武汉一家外企从事销售工作,平日里他的穿着一律是白衬衣、打领带,只有周末才着休闲装。他告诉记者,现在职场人士衣着背后,往往蕴涵着众多“潜台词”:穿着严谨套装的,基本上是从事管理等非技术性领域工作人士,比如销售、客服和行政。搞IT、技术研发的人,穿着往往以休闲装为主,从事广告等创意类行业的人,则喜欢走“另类”路线;而时下最“酷”的简约风,并非人人有资本学:表面上衣着随意,但多半是老板级人物,其雄厚实力已不需衣着“抬桩”。
除了服饰,很多附属品包装也显得较为重要。一早,某媒体制片人陈先生赶到公司跟客户签订合同,出门时穿着近两千元的衣服,拿着近万元的手机,开着BMW318,他的办公室可180度观赏湖景,办公桌上,左边一个IBM电脑包,右边一个LV手袋,万宝龙金笔一挥,数十万的合同到位。“这是个注重包装的年代,很多人说我是成功人士,没有好‘行头’,哪儿来的钱挣?没有钱哪儿来的好‘行头’?”陈先生打趣道。
“买衣服在新世界,开豪华私家车,在高档写字楼办公,出差乘飞机,住五星级酒店,用最新手机、笔记本电脑、到国外旅游……这样的生活,从表面上看,的确可体现一定的生活质量,如果真是力所能及可以达到,倒也无可厚非,但实际上,很多人因攀比、或场面需要而强撑面子去‘包装’,浪费精力和财力,就是现代职场的负累了。”在外企从事技术工作的姜先生说。
“有时连学历都成为包装的行头。”就读某高校MBA班的范先生坦言,在商圈里,这已然成为一种公认的资历,充电之余,也便于结交更多更广的社会关系。
工作简短励志文章:办公室中的省时小秘诀
1.了解你的精力充沛期。通常人们在早晨9点左右工作效率最高,可以把最困难的工作放到这时来完成。
2.集中一天中的头两个小时来处理手头的工作并不接电话、不开会、不受打扰。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3.立刻回复重要的邮件,将不重要的丢弃。若任它们积累成堆,反而更费时间。
4.做个任务清单,将所有的项目和约定记在效率手册中。手头一定要带着效率手册以帮助自己按计划行事。
5.学会高效地利用零碎时间,用来读点东西或是构思一个文件,不要发呆或做白日梦。
6.把琐碎的工作写在单子上,以便有零碎时间时马上去做。
7.并非每件工作都值得精工细做,有些事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一遍又一遍地写些琐碎的备忘录不是高效利用时间的做法。
8.减少回电话的时间。如果你需要传递的只是一个信息,不妨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在录音电话上留言,或是发个电子邮件。
9.如果有人在电话中喋喋不休地讲话,你可以礼貌地结束电话。
10.对可能打来的电话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你接到所期待的电话后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不必当时乱翻乱找。
11.学习上网高效搜寻的技能,以节省上网查询的时间。把你经常要浏览的网站收集起来以便随时找到。
12.用国际互联网简化商业旅行的安排。多数饭店和航线可以网上查询和预订。
13.只要情况允许就可委派别人分担工作。事必躬亲会使自己疲惫不堪,而且永远也做不完。不妨请同事帮忙,或让助手更努力地投入。
14.做个灵活的日程表,当你需要时便可以忙中偷闲。例如,在中午加班,然后早一小时离开办公室去健身,或是每天工作10个小时,然后用星期五来赴约会、看医生。
15.在离开办公室之前开列次日工作的清单,这样第二天早晨一来便可以全力以赴。
工作简短励志文章:细节,往往是最重要的东西
那件事至今一想起来,我就脸红,一脸红就羞愧。
三年前,初入职场。那时的我,新鲜的不行,见到老板的车就闪躲不及,见到老板本人简直像老鼠见了猫。那天中午,刚吃完单位统一订送的盒饭,一抬头就撞到老板。老板笑容可掬地问:"sunny,你帮我问问快餐店还有没有盒饭送?或者,你联系一下周主任,,拜托他回来时给我带一份。"
"哦……哦。"对老板的交代我受宠若惊,此前,老板可从未直接给我交代过什么任务。我很兴奋。
赶紧抬头看钟,已经是午后一点,时间不早了。迅速给快餐店打电话,真是不巧,他们准备的盒饭早已卖完。我急得满头冒汗,哦,对了再联系周主任。更不巧,周主任外出就餐,他的手机放在办公桌上。天啊!
事后,我不时地想起那次的尴尬。其实我只要变换一下方式---如果我向其他同事多要几家快餐店的电话,如果我索性放下电话亲自跑到快餐店去,来回也不过半小时。只要我多动一点脑筋,灵活一点,主动一点,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原封不动地踢给老板,都不至于使老板在两点之后才去就餐,我的心情也不会变得灰溜溜的了。
为什么我不主动一点啊?!这次事件之后,我得到了一个很深刻的教训。
不久以后,我再次遇到了相似的情形。老板打电话要接李助理,是我接的电话。我看看李助理的办公室,说:"她外出尚未回来。"先前的事情在脑袋里一闪,我马上想到自己又在犯老毛病了,总不至于要老板自己翻电话簿联系李助理吧。我立即补充一句:"我马上Call她,请她与您联系。"老板说:"我找她是有急事,不过换别人也行。"我响亮地说:"我们这里有小张、小池、还有我,您需要哪一位?" 老板的声音听起来很悦耳:"就你吧,你把……准备好给我。"
我在客户服务部工作了三年,接了三年电话。但我发现:渐渐地,我和同事们接电话的方式有了些微妙的差别。我听到他们习惯说"没有","不清楚","不是","时间安排不过来",诸如此类。三年前,我和他们一样,而一个人在三年里不可能没有一点变化。
有一次,我接到一个电话,这个客户希望我们能派出最有经验的王工为他们解决产品故障,而王工恰好被派出去还没有返回。客户是这样问的:"请问王工在吗?"
三年前的我习惯这样回答:"他出去了,什么时候能回来还不一定。"
三年后的我这样回答:"他出去了,请问您有什么事吗?"
三年后的我还会这样回答:"我们这里还有几位有经验的工程师,他是张工、郑工、程工。张工的特长是…… 程工的特长是…… "
主动地为客户提供更多信息,尽可能让对方有更多选择,这就是我在接电话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秘诀。当然,客户会在我的劝说下欣然选择一位工程师,而我也不会被动地干着急,一味傻等着王工回来。
三年后,老板找我谈话,问我愿不愿担任客服部主管。我诧异,我不过是一直在接电话,没什么特长。 老板却说:"不同的人,哪怕接一个小小的电话也会有大大的不同。就冲你接电话的方式,我相信你能领导好一个客服部。我看你的第一把火就从接电话培训开始吧。"
不由分说,我成了主管。当我把我的那次盒饭经历跟下属分享时,我发现,职场上不乏接电话、订盒饭等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可谁又敢说,这些小事不能炼就一个优秀的职业人?
老板给出的只是一个命令或吩咐。怎么琢磨,怎么做,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如果只需要一个命令与吩咐,就能够做好事情,解决问题,那便是真正的能力。
细节,往往是成就一个人素质的最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