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结大会讲话稿:真与假·本地班·感谢微博
期末总结大会讲话稿:真与假·本地班·感谢微博
各位老师,早上好!
我的总结想说三个话题,第一个话题是“真与假”
这个话题想从《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说起。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耳熟能详,这段时间不知为何,脑海里总是浮现那个光着屁股游街的皇帝,以及穿在他身上那件并不存在的“新衣”。当然我说的这个皇帝,不是指校长,校长你可千万别想歪了。
之所以想到安徒生的这个童话,是因为我发现自己也正穿着一件件并不存在的衣服而自我陶醉,猛然发现自己正什么都没穿的时候,心里一阵悲凉与失落。这是一个关于“真与假”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纯真与浮躁的故事。
听说咱温州人是靠做假皮鞋起家,这种说法是否准确,还有待商榷。但是我们常常面临“造假”,却是不争的事实:教学常规要考核了,这学期没写的教案赶紧造;进修学校校本培训要检查了,没弄好的资料赶紧抄;学校要迎接其它各种检查了,也赶紧造,没有没关系,只要能造得起来……
“造假”已经成了学校、教师工作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了,大家也习惯了,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而最令人感到悲哀的是:造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仅在行为上“造假”,更在意识形态中认可了造假。
前年乐清市抽考,抽到我所在的年级,抽到班里考试成绩差的几个学生,最后我让成绩好的学生替换了。这件事情至今令我无法释怀。这几个代替别人去靠的孩子,在卷子上写上同学的名字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将来他们想起这件事情,想起我的时候,他们心中的老师是怎样的形象?甚至将来他们面临同样的情境的时候,会做怎样的选择?今年的抽考,虽然没有换学生,但也是谎报了学生,每个班去掉了一两个成绩不好的学生。想来心中一阵悲哀。
就拿老师们都有切身体会的教学常规中的“备课”这个项目来说,试问现在能有几位老师能做到每课必备?一位教师备课写教案,写得好不好是教学专业技能层面决定的,而面对每一节课会不会去备课,这涉及教师的职业道德中的敬业层面,与教学技能无关。教学常规考核只针对教师提供的教案进行考核,既无法评价教师的专业技能,也无法评价教师是否敬业,当老师可以提供一份完全下载的学期教案时,考核纯属笑话。
教学常规要求要走出“四项规范达标”要求的束缚,常规评价应从简、从实、从效。在一个完全统一,面面俱到的细致规定里,失去的是教师的个人教学追求的空间。教师竭力去适应死板的要求,只能为“匠”,而无法为“师”。继而延伸出的是达要求而弄虚作假,资源浪费,精神消磨。
我想起我常常在别人面前炫耀一件衣服,去年教导处负责的校本培训评定是“优秀单位”,昨晚写这份讲话稿的时候,想起这件“皇帝的新装”,心中已没有任何自豪,更多的悲哀。由此想到,以前参加论文案例评比时,从网上找,从同学那里借,拿别人的改;学生参加作文比赛,自己亲自操刀,模仿孩子的语气扮幼稚装童真;学生参加写字比赛,请别的老师帮忙写,自己学过点书法,换几种笔法多些几张……诸此种种,最终不都是为了那一件件“新装”吗?
穿“皇帝的新装”,不仅人喜欢,社会也喜欢,和谐社会更喜欢。打开新闻联播,对比网络评论,你会发现这社会穿的新装更多、更华丽、更令人遐想无限。今天我之所以要说这个话题,我知道我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也无法改变别人的想法和选择,但我想改变自己,努力不再去穿这“皇帝的新装”。
第二个话题是关于“本地班”与“外地班”。
有一句话,我们常常听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听到这句话我总会想到很多,也会想到我们学校的本地班和外地班,我们是为了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除此之外,也伤害到了一部分的老师,增加了老师之间的矛盾。而本地班就真的比外地班要好吗?大家可以对比下我们学校现有的本地班和外地班,基本上每个年级的一班和二班是本地班,三班和四班是外地班,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自己的衡量和答案。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我们学校去做这个事情?是家长的要求,是社会的目光,是学校要提高社会影响。一些本地的家长常常会问:“今年一年级哪几个班级好些,学校有没有本地班?老师啊,你一定要把我的孩子放在本地班里!”于是我们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开设了本地班,却忽略了孩子的伤害。
我们为了这一少部分学生,却伤害了大多的孩子和老师,失去了教育公正,失去了人文精神,值吗?
就像谈恋爱,你越是为了满足对方而改变自己,对方反而越不在乎你,越是觉得你好欺负,只有树立了自己的个性与魅力,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八小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不是为了成为“名校“,也不是像公立育英一样,吸引全市的孩子入学,而是教好我们片区内的孩子,为他们提供完整的教育。在满足片区内孩子适龄孩子入学需求的前提下,再选择片外的孩子,不管本地外地,一视同仁。共2页,当前第1页12
期末总结大会讲话稿:真与假·本地班·感谢微博
所以我建议下学期学校不要分本地班和外地班片区内三个村就分三个班,片外市内再分一个班或者平均分到各个班,外地孩子可以根据地域、男女比例平均分摊。
关于这个话题,还想说几句,每逢六七月份,大家都津津乐道某某考上某重点校,某重点班、实验班,虽然教育部明文规定不准以任何形式开设各类重点班、提高班,但是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各种班就像打不死的小强雨后的春笋,旺盛并且烂漫。这些班之所以生命力旺盛,是因为有一把名为叫“高考”的屠刀,在这把屠刀的淫威下,高中已经成为一个战场,高中影响初中,初中影响小学,其中的影响和利害关系,层层相关,丝丝相连,环环相扣,真是比《甄嬛传》还要“步步惊心”。
第三个话题我想谈感谢。
常常听见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时,总会感谢自己的父母、爱人、孩子,身边的朋友,工作的同事,还有cctv、mtv等颁奖单位。今天的教导处的工作总结,我也要感谢在座的每一位。感谢黄海芳老师,除了她本职负责的学籍工作之外,在本学期教导处工作中,尤其是期末的一些琐碎事务,额外为帮我做了很多;感谢蒋仕玉老师这位细心的长辈,打理平日教导处工作中的细节;感谢陈秀慧、林箐、赵赛芬、万静静四位教研组长在教研组、校本培训工作中的努力和付出;当然更要感谢在座每一位老师对教导处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本学期教导处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大家的努力。谢谢你们!
在此我还要感谢一位特殊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微博”。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
他让我知道一些以往无法知道的事情,使我去想一些不曾想过的问题。他把我的目光和心灵从一个狭隘的角落里,带向世界和历史这个广大时空里。在历史这条纵向坐标里,穿过层层的灰雾,隐隐约约看到近一百年历史的背面。在世界这个横向的坐标里,他让我知道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的神奇的事情,接着就会有一些神奇的解释,也会很神奇地被告知那是谣言,叫我们不要相信。
他让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是“yanlun自由”,以前这四个字对我来说只是一个主谓关系的词语,而今它是一种鲜活的感觉和生活的细节。以前我看到“本条微博已删除,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之类的信息时,没有什么感觉,比较麻木。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发的微博被毫无痕迹的删除,没有任何提示,想重新发布时提示我“你发的内容含有敏感词语”而无法发表时,才明白,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所拥有的“yanlun自由”是被阉割的,是不完整的。
各位老师,这三个话题是我这半年来一直在想的,纯属个人观点,若 能引起老师的一些共鸣,我就心满意足了;若觉得想做进一步交流,我和乐意和大家交流这些话题;若觉得我在痴人说梦,就当花了点时间听了些无聊的牢骚。权当抛砖引玉,茶余饭后,以供消遣。
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