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会议校长讲话
教学工作会议校长讲话(精选27篇)
教学工作会议校长讲话1
各位校长、同志们:
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今天召开20xx-20xx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学年度教育工作成绩,表彰先进,同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下一阶段教育工作思路、目标和举措,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振信心,全面推进我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打造和谐优质教育。会上,对今秋开学检查情况、两起违规收费情况和一起安全事故进行了通报,对20xx-20xx年度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考评先进单位、教研协作区、教育宣传工作和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辅导教师进行了表彰。借此机会,向获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祝贺!刚才,垂海主任做了符合我县当前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的主题报告,我都同意。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再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总结成绩,深感欣慰
20xx-20xx年度,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科学指导下,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立足点,扎实开展“创先争优一推进”活动,坚持 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教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管理,全县教育体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扎实推进“两基”工作。20xx年,全县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100%和99.97%,巩固率均为100%,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2.4%,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为95.3%,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全省前列。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精选范文网乡差距、地域差距、校际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县中小学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各学校档案建设、“六室”管理和校园卫生工作都得到大力加强。
(二)稳步发展高中教育。坚持内涵式发展,积极推进高中新课改,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明显提高。今年全县一本进线人数206人,较上年增长25%;各类本科总计进线2050人,较上年增长36.7%。其中,县高中一本进线人数增长105.4%,高中分校应届生进线人数增长124%,县职业高中对口类本科进线人数占全省计划的10%,千斤高中本科进线28人,创历史最好水平。
(三)统筹发展职成教育。20xx年,全县职高招生人数达整个高中阶段招生人数的58.3%,超额完成职普招生数、在校生数1:1目标。职教攻坚效果明显:完成110亩职高实训基地的征地任务;投资近3000万元的职高实训大楼建成即将投入使用;职业教育其它项目全年投入1260万元,顺利通过省“职教攻坚”督导检查。完成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任务46500人次,占市县下达培训任务的100.1%,“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
(四)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依法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加强招生管理,严格规范招生秩序;严禁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加强高(中)考信息管理;切实加大《义务教育法》宣传力度,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快速、均衡发展;建立和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校各项工作运转正常;认真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年发放“两免一补”资金3535.255万元,资助学生103310人次。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落实资金420.1万元,春秋两季受助学生5613人;积极开展中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工作,受助学生2308人,减免资金117.53万元。认真落实国家资助高中家庭贫困学生政策,资助学生2391人次,金额179.3万元。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强化校级财务管理,严格坚持“收支两条线”,实行会审会签制度,坚持财务公开,建立集体采购制度,确保有限资金用于教育教学。
(五)教师队伍不断优化。一是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今年招聘重点师范高校毕业生28人,特岗教师120名,经培训后安排到学校任教,进一步缓解了全县教师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二是加大培训力度。举办三期中小学干部培训班,对全县中小学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全员培训;组织远程教育技术培训、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新课改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新教师岗前培训,全年共培训教师近4000人次。三是开展教研协作区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协作区带动城乡资源共享,帮助城乡教师共同成长。四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暑假期间,继续开展了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推动广大教师师德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系统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行风评议工作取得新成绩。
(六)大力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狠抓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争取县财政资金3万元,为全县各学校配发安全教育教材,将安全教育正式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全系统集中开展法制安全教育69次,聘请法制副校长做法制安全报告43场,举行各类应急演练102场,学校主办安全板报877期,学生上交安全征文、手抄报等作品5644篇,师生安全防护技能显著提高;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会同公安、工商、文化、建设、卫生、环保、交通、城管等部门多次联合开展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全年出动人(车)200余次(台),累计排查校园周边店铺260余家,出租房屋220间,接送学生车辆500多台(次),协调解决各类隐患79处,消除较大消防安全隐患3处,处理网吧违规业主5人;会同县“六城联创”办公室,对全县中小学不定期督导检查,校园环境进一步改善。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周边环境,构建了平安校园,一年来,全县教育系统没有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维护了教育稳定。
(七)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一推进”活动。全县教育系统45个基层党组织,1057名党员创争热情不减,涌现出吴祖满、孔德峰等十余名市级先进典型,局党委被评为“信阳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党组织”。进一步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坚持重大问题和决策集体研究制度;建立严格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党委成员各负其责,二级机构和各学校负责人具体负责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落实一岗双责。一年来,全县教育系统基本杜绝了违反党风廉政建设、有损教育形象的事件发生;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共处理各类信访件94次,接访58次,全年无一起到省、市上访事件,有力地促进信访工作和教育大局的稳定。
(八)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一是加强了全民健身的组织工作和网络建设。二是广泛组织开展群体赛事。先后组织“金星杯”新县第五届钓鱼比赛、第二十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兵乓球比赛、跆拳道比赛、老年人文体运动会,成功举办鄂豫皖体育协作区“宏桥杯”篮球赛,组织参加信阳市老人门球赛并获优秀奖。三是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投资十多万元完善新建青少年活动中心健身园及对校外活动中心进行绿化,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农民体育建设工程项目14个。
(九)重点工程推进顺利。一是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 20xx-20xx年,国家批复我县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试点项目共三批,规划总投资3056万元,规划建筑面积26037平方米。项目共46个,其中新建项目32个,改扩建项目14个,乡镇中心幼儿园15个,村级幼儿园31个。规划新增入园幼儿4225人。截止目前,已竣工20个,投入使用14个,在建16个,余下10个正在办理建设手续。二是20xx年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21个,新建项目20个,改扩建项目1个,项目资金2100万元,土建工程1860万元,设备购置240万元。规划建筑面积15850平方米,其中新建面积14350平方米,改扩建面积1500平方米;购置设备3654台套件。项目资金已到位,正在办理相关建设手续,近期可招投标建设。三是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校舍建筑类改造项目6个,项目资金62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10万元,省级资金310万元,规划建筑面积4785平方米;食堂建设项目16个,新建项目15个,新建食堂3670平方米,改扩建项目1个,改扩建食堂340平方米,项目资金481.2万元。两项薄弱学校改造项目22个,共计项目资金1101.2万元,规划建筑面积8795平方米。截止目前,校舍建筑类改造项目已完工项目4个(东江环保小学综合楼、城关一小综合楼,福和希望小学教学楼、第一初级中学厕所),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项目1个(郭家河初级中学综合楼),正在办理前期建设手续项目1个(城关明德小学综合楼),16个食堂建设项目正在办理前期建设手续。四是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 18个,项目资金953.85万元,规划建筑面积9049平方米,共消除D级危房6055平方米。截止目前,已竣工项目8个,主体完成项目3个,20xx年7个项目已上报省校安办,待省校安办批复,资金已到位。五是春苗营养厨房工程项目:国家关工委将我县16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确定为为该项目学校,根据学校规模大小,配发总价值80万元的餐厨设备,帮助改善学校食堂条件。六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工程平稳启动,共有26252名农村中小学生受益,其中23974名采用课间加餐的方式,2278名学生采用食堂供餐的方式。七是复羚未来星希望小学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规划建设校舍面积4023平方米,项目正在实施中。八是新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8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2万元,县级配套资金30万元,新征土地17亩,建设校舍面积4060平方米,项目建设已完成,待国家对项目验收后即将招生。
此外,办公室信息工作、招生考试、工会、老干部、计生、妇女、档案、勤工俭学及政务公开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一年来教体局荣获河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宣传十优县、全市教育系统平安建设先进单位、信阳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省市县荣誉50余项。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我县已成长出一批具有明显办学特色、形成自我风格的学校,如新县高中、新县职高、八里初中、新县三中、宏桥小学、新星小学、新星幼儿园、陡山河初中、代咀九年一贯制学校、周河中心校等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重视、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结果,更是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各位校长、局机关干部职工为教育发展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心血汗水,广大一线教师,不论条件优劣,不论待遇高低,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潜心教书,精心育人,呕心沥血,默默耕耘,对教育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奉献了青春年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全社会的尊敬。在此,我代表局党政班子向同志们及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查找问题,任务艰巨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面对现实和未来,我县教育事业依然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打造教育强县的发展目标的确任重道远。当前,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查找和对待这些问题,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消化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在座的每一个同志,尤其是每一个校长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前一段时间,局里组织10个组利用4天时间对全县所有中小学(包括教学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检查,从检查汇报的情况看,确实达到了预期效果:摸清了底子,熟悉了情况,发现了亮点,找出了不足。归纳起来,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先进教育理念缺失。当前,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教学方式从适应教师向适应学生转变的新特点。新的形势催生新的理念,但是,很多同志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教育思想依然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教育视野狭窄,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教育教学活动中缺少先进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的指引。个别校长甚至认为,现在学校工作只要抓好安全就行了,没有必要抓质量,忽视教育的根本职责,这是很危险的。
(二)科学发展思路不清。一些学校缺少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缺少催人奋进的发展蓝图,教职工凝聚力不强;有些学校办学定位不准确、不清晰,学校日常工作开展缺少方向明确的指针;还有的学校教学、政教、后勤和校园管理思路不清、特色不明,学校管理多年无特色、无亮点,教育教学、校容校貌多年无变化。
(三)学校管理力度不够。一些学校校园卫生管理不到位,常年存在卫生死角,特别是一些村小的卫生状况更差,忽视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应急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能到边到角,安全工作还存在漏洞;办学行为不够规范,违规收费、搭车收费,向学生强推学习资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补课等现象时有发生;教育经费管理、使用不够合理,用于教育教学、教研和教师培训的经费支出比例偏低。
(四)教育教学水平不高。一些学校在教师教育、管理,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工作滞后,措施乏力,导致青年教师成长缓慢,责任心和上进心不强,教师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一些学校教师配置、分工不合理,村小或教学点教师老龄化现象在一些乡镇还没有根本改观,教非所学、农村小学英语、体、音、美及微机课开课不足情况较为普遍;一些学校干部教师学习劲头不足,教研教改氛围不浓,集体备课不能持之以恒,对新课标、新教材学习领会不全不深不精,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水平偏低;一些学校教学器材管理使用不力,器材长期闲置、毁损情况严重,演示课、实验课不能正常开展,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的的培养;一些学校激励机制不健全,缺少对把关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难以满足尖子生、特长生的教育需求。
(五)工作作风不实。经调研检查发现,不少学校校长、校级干部不带课或不带主课,不能置身教育教学和教研一线,对本校教学发展状况、教师专业水平、教师思想意识缺少深入了解,更谈不上进行专业指导和引领了。一个山区中心校的一名年轻教师,刚刚被评为师德标兵,并被提为中层干部,今年就不带主课了,一些同志工作激情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工作目标不高,满足现状,原地踏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常年不见起色。一个县城学校,课程表三年不换,规章制度很多是六年前的。有些校长和学校干部不能敏锐的发现学校内部存在的问题,矛盾化解不及时;有些学校问题、矛盾已经出现,但学校领导不愿正视这些,总是绕开或避开矛盾,任其发展,导致问题堆积,矛盾加深,最终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障碍。
(六)教育发展不够均衡。一方面,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各乡镇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校园管理和教育质量上还存在着明显差距。另一方面县城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学前教育方面,目前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和两所较大的私立幼儿园,其余近50所民办幼儿园多数办学条件简陋,保育水平不高;义务教育阶段,城区小学、初中大班额问题十分突出。
以上这些问题,在全县各学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只是有多少、轻重之分,希望各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查找,认真分析,深刻反思,并拿出整改措施,全面清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轻装前进。
三、明确目标,扎实工作
面对新的发展形式,我们全体教育人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心、火热的激情和扎实的作风,以对孩子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项教育工作,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打造河南省教育强县为目标,着力抓好“四条线”的工作:即强化学校安全管理,规范教育收费行为,确保不触碰安全和收费这两条“高压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良好师德风尚,筑牢师德这条底线;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使新县全面进入全省教育强县行列。
工作目标为:学前教育扩规模、抓规范、推普及;义务教育抓素质、强内涵、彰特色;高中教育抓教研、提质量、创名校;职业教育稳规模、强技能、拓市场,最终达到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
为落实以上工作目标,要重点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重视学习,全面提升素质。学习是时代永恒的主题,是提高干部、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让学习成为自己的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习惯,让学习、充电陪伴终生。一是要营造学习氛围。腹有诗书气自华。校长要发挥带头学习、热爱学习的示范作用,争当学习型、书香型、专家型校长。校长要为教职工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和环境,让教职工要读书、有书读、读好书。要健全学习制度,做到时间有安排、内容有规定、激励有措施,拒绝走过场。二是要明确学习内容。要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学会依法从教、依法办学。要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用科学的理念引导教育教学工作,抽出时间读一些中外教育名著,中国的如《陶行知文集》、《叶圣陶教育文集》、《新教育之梦》(朱永新)、《陈鹤琴教育论著选》、《爱心与教育》(李镇西)、《素质教育学习提要》、《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外国的如《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明日之学校》(杜威)、《教育过程最优化》(巴班斯基)、《教育过程》(布鲁纳)等。要深入学习研究改版后的新课标、新教材,把握新大纲。三是要灵活学习方法。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通过召开集中学习研讨会、专题培训班、专家辅导等方式组织干部教师集中学习,或以教研组为单位,采取分组学习、个人自学、分散交流等形式进行深化学习,或组织教师读理论原著潜学、机关干部下基层调查研学、开展讨论评学,灵活学习方法,把握精神实质。特别是要利用教育系统内部资源进行交流学习非常重要,县高中的四大主题教育(快乐教育、博雅教育、创新教育和感恩教育)、县职高的特色教育模式(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职普渗透、逐步分流)、八里初中干部教师持之以恒的责任意识、情感意识和质量意识,县三中高度程序化、精细化、包容性的集体备课,代咀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上 “管与不管”的探索,宏桥小学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新星小学自成特色的晨读午练,福和希望小学蔚为大观的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和利用,陡山河初中班子成员“火车头效应”等特色做法,都值得各学校学习借鉴。当然,还有不少学校也形成了一些亮点或特色,这里没有一一列举。关于学习,我送给大家几句话共勉:
“读书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象。”
“读书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终(中)点。””
“读书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命长度,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厚度。
(二)跑项争资,夯实办学条件。近年来,虽然我们实施了一系列教育工程,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观,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过于薄弱,原有校舍规划不尽合理,我县中小学办学条件总体仍然处于落后状态,比如与我们县情有相似性的栾川县相比,差距就非常明显。所以这方面的工作一点也不能放松。当前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特别是紧紧抓住国家加大中西部、革命老区开发力度和大别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等一系列政策机遇,科学编制教育发展规划,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县教育发展扶持。要认真实施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薄弱学校改造、校舍维修改造、教师周转宿舍等工程,切实改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要进一步整合、利用好农村中小学特别是村级小学资源,既解决仍然存在的大班额问题,又防止资源浪费。要扩大县城中小学办学规模、新建或改建城区中小学,并通过疏堵并举的办法,切实解决县城中小学超大班额的问题。要研究寻求解决高中债务过大、负债运营的问题,争取上级党委政府支持,化解欠债,理顺关系,推动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三)创新形式,强化队伍建设。教师培训和队伍建设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今后一个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努力培养一批省内有名、市内知名、全县闻名的学科带头人、名师和校长。一是继续做好教师引进工作。按照“缺一进一”、符合需求、优质优秀的基本原则招聘教师,确保教师队伍稳定和活力。同时,积极与省编委联系,争取支持理解,力求增加新县教师编制,解决边远山区学校布局分散、教师不足的问题。二是开展多渠道多途径的教师培训工作。完善工作计划和制度,继续抓好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新教师岗前教育、新课标及学校干部任职既提高等常规培训,不折不扣完成各项培训任务,达到既定工作目标,整体提升干部教师素质。同时,要创新培训培养方式方法,通过开展“县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十佳教师”、“优秀校长”等活动,尽快培养出一批理念先进、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学骨干名师和名校长,推动全县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三是统筹做好教师管理工作。按照岗位需要、学科对口的原则做好教师分配、调配工作,鼓励支持年轻教师、优秀教师到边远山区学校、薄弱学校任教和支教,可将年轻教师职务晋升、评模评先、职称评定与到村小或教学点任教年限和绩效结合起来,并逐渐形成长效机制制度,确保边远学校正常开课,让阳光雨露普照山区每一个孩子。四是持之以恒做好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守住师德底线。
(四)健全机制,规范管理行为。一是筑牢安全防线。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工作保障机制,完善组织,明确职责,防微杜渐,要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对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确保不发生校园安全责任事故。二是加强财务管理。各学校要严格执行《新县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等制度,认真执行“财务月报”制度和预算审批制度。财务支出要严格程序,重大支出要通报学校教代会和理财小组知晓,报局计财股审批。教育经费支出应向教育教学倾斜,保证教学教研需要、教师培训需要,可根据工作需要对做出贡献的教职工进行适当奖励,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中心学校要合理合法管理教育资金,在中心校设立财务结算中心,村级小学只设报帐员,对村小或教学点的资金安排要本着保证正常运转、提高工作积极性的原则。三是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坚决杜绝教育乱收费行为,确保教辅读物、教育报刊、学生保险和作业本等服务性项目,符合政策要求,对这些服务性项目实行零服务费原则。四是狠抓校园管理。首先是卫生管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卫生都抓不好,怎能抓好教育教学呢?其次是校容校貌建设。要因校制宜、分步骤做好校园的硬化、绿化和美化工作。重点是校园文化建设。这一点表面看,体现的是学校的财力,深层看是校长的理念和品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条标语、一声叮咛、一块板面,体现的是教育的关怀和校长的理念,校长必须重视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五是打造特色学校。学校工作是教学教研、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德育工作、后勤工作、校园管理等多条线组成的整体,能在多个方面做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学校自然就是名校。我们如果不能够都创名校,但至少可结合学校实际,在一至二个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打造特色学校,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要当了多年、十几年校长后,却在办学上一无所成、一无所长,那就真的对不起组织培养了。
(五)全力以赴,提升教育质量。教育工作关系千家万户,能否尽快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是全县上下普遍关注的焦点。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名校,出名师,育名生,牢牢把握住教育质量这条生命线。一是要开齐开全课程,现在各学校都分配了不少年轻教师,村小可通过开展巡回教学等手段保证体音美和英语课的正常开设,让村小和教学点的孩子感受到现代教育的新鲜空气,“爷爷奶奶教小学”的现象必须改观。二是常规教学要夯实。对“备讲辅批考”等各环节教学工作实行严格量化管理,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通过建立明确的管理规范,开展定期检查,夯实教学基础,实现无缝链接;要加强对教学结果的管理,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奖励激励机制。三是要切实开展集体备课。各学校要把坚持集体备课作为大面积提升教育质量的秘密武器来开发。三中之所以教学成绩突出,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了集体备课,各学校教师年龄结构、专业对口、敬业精神等方面与三中相比均存在差距,如不能坚持集体备课,那怎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呢?四是要切实加强教研工作。教研室、各学校要强化教研科研能力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并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教学成果。教研室要根据新县实际设置县级教研课题,各学校也可根据实际自报教研课题,由教研室选用后,定为县级课题,并做好课题的跟踪开发、研究、总结和运用。校长要亲自参与到学校教研工作中来,当教研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正确把握教育教学动向,准确寻求教学教研规律,科学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说到这里,我想就校长带课谈点看法,提点要求。据了解,目前仍在教学一线带课的校长不在少数,如八里畈初中、陡山河初中两校校长和校级干部多年来全部带毕业班主课,这种示范作用已通过两校的综合考评成绩上得以体现。校长是业务单位负责人,不是行政官员,校长“去行政化”是社会的要求,师生的呼唤。当前,更新人才观念,回归教育本真,打造有灵魂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理想愿景,是时代赋予校长的历史重任,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校长独具慧眼,学识过人,身体力行。校长必须抓根学校,身置教学,参与教研,与全校教师打成一片。要做到这一点,适当带点课,特别是主课,尤为必要。五是切实加强毕业班工作。健全新县高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高中教育教学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加强对高三毕业班的备考指导和巡视工作,为各高中提供必要的服务。各高中要进一步密切与省内外名校的联系与合作,加强高考备考研究,努力实现高考成绩的持续提升。局机关和二级机构干部职工要切实转变作风,严格禁止在学校打牌,在上班时间打牌,要积极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请校长做好监督。
以上是一些不成熟的的想法,目的是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扎扎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并在全县教育系统形成更加浓厚的学习之风、更加深入的教研之风、更加扎实的干事之风和更加清纯的教育之风。
各位校长、同志们,为了我们的教育理想,让我们把平凡的事做得更精采,把普通的事做得更经典,把教育当做育人事业来追求,当做灵魂工程来建设,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更高一些,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因教育而更加精彩!
教学工作会议校长讲话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感谢会议组织者与教学主管部门的约请!以下,就我院音乐学专业的教学问题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教学理念
国家规划的核心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此推想,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则无疑是高等教育规划的核心,我们究竟以什么样的姿态去接近这一核心呢?
20xx.4.21-22,我受学校教务处委派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进行本科专业评估,受到颇多启发,遂在专家反馈意见会上提出了绿色哺育的理念。
几天之后,又于20xx.4.25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杭州举办的新时期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上作特约演讲,就此理念做进一步的展开阐述。
其核心:给孩子喂他该吃的东西。
具体落实在教学上,则就是按不同学历层级实施不同的教案。
为此,我提出这样一个结构范式:
1.哺乳结构:给本科生众多营养须通过母体乳汁摄入。
2.配餐结构:给硕士研究生搭配健康熟食。
3.原料结构:给博士研究生提供寻找生食来烹调的方案。
4.转基因结构:给博士后合作者建议如何通过集成创新的可能性。
5.剩余结构:原始创新永远属于无须通过教育的天才。
如果说,高等教育的真正意义主要是为先进生产力不断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如是理念的真正意义也就是为培育和成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造一个合式的生态条件。
二、回望与前瞻
自本院创始人萧友梅博士引进现代形态的音乐学学科理念至今已经90年,之后,在沈知白、钱仁康先生等前辈引领下,经过数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上音音乐学学科专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并获得极好的国内外声誉,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1996年以来,经过上海市教委第三、四期重点学科建设和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建设,已经奇迹般地实现了三步跨越进入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建设行列,目前,依托音乐文化史、音乐人类学、当代音乐文化批判三大方向以及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仪式研究中心、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教育高地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上海市教委系列个人成才计划(曙光、晨光等)、本院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成员青年骨干教师等等建设项目,进行统筹运作,向国家级、部级、市级、院级等等各类科研课题延伸扩充,其中,个别学科专业成绩尤为突出。本科专业主干课程音乐学写作,经过近一年的改革,成效显著,目前正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调整步骤、编写教材,并有望通过院际交流加以推广。研究生学位质量充足,然而,相应的教学与科研问题则相对复杂,有待进一步调研之后再选择策略加以提升。对此,似乎可以毫不夸张地如是估计:上音音乐学系和音乐学学科专业乃目前国内最强的学科团队,并具最合理的学科配置。
20xx.7.16,桑秀藩书记在乌镇举行的院部分专家教授规划框架制定讨论会上提出包括重点发展、快速发展、大量发展、有限发展等等在内的分类发展思路,我听了之后颇受启发。我想,我们也应该对音乐学学科专业在上音整体发展格局中的角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我以为,在上音教学研究型的基本定位前提下,音乐学学科专业应该是属于小规模重点发展或者优先发展的研究型系科和方向,同时,也是支撑学校学科高地的绝对主力。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需要有足够的忧患意识,以积极的姿态抓住规划这一历史机遇,在学院领导分类发展思路的指导下,谋划未来发展,即在总结以往、正视问题,尤其是在如是学科专业定位的基础上,以打造一流学科基地为目标。为此,我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1.什么是音乐学学科专业安身立命的职业标准?
2.上音音乐学学统的绝对尺度在哪里?
3.在全力推进学科建设并力争进入国内外学术前沿的进程中,如何建立常态长效的专业认证与学术论证机制?
4.如何通过体制创新解决眼下并长久存在的一系列再生派生滋生性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就是追问原生的结构性矛盾在哪里?
三、以学科名义重建
毫无疑问,在当今高校语境中对学科的真正理解,就是如何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教学、学术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之所以提出以学科名义重建,我的理解,与单一的专业教学或者学术研究相比,学科建设显然具有整合性结构力。换言之,专业教学的目的与结果在学人培养,学术研究的目的与结果在学理长进,而两者合力则成就学科本身。由此逆向溯流探源,如果以学科名义引领甚至统领专业教学与学术研究,就有可能形成良性循环与创新增长,从而实现重建的目标。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音乐学学科专业的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
为适应学科建设的发展态势,进而与国内外学科强势进行互动较量,上音音乐学学科专业在历史久、传统好、起点高的基础上,在整体结构优势、局部结构失调的前提下,完全有必要在教学与科研方面作一定的优化调整。在教学方面,除了保持传统学科专业优势之外,更应该注重对新兴学科专业的推进。在科研方面,则要不失时机地不断孵化催化新的学科增长点。然后,尽快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换,使上音的音乐学专业学生始终处在学术中心与学科前沿,一方面有效借助日益强势的学科建设动力,一方面充分享受持续出新的学科建设成果。
进一步,在这样的学科格局中再考虑专业教学链问题,比如:本科以史论基础教学与音乐学写作为主干,硕士研究生以史论扩充教学与专题综述作为主干,博士研究生以具有创新内涵的专题研究作为主干。在这里,除了不同学历层级之间的学术逻辑关系之外,在专业教学链中有两个体制性环节值得探索,一是本科与硕士研究生之间的无台阶斜坡衔接(无障碍通道),二是相关学科专业教授工作室的结构性保障。
再进一步,关联人才策略与学科梯队的发展前景,从深层次问题着眼,我们的教师因教学与科研或者理论与实践的不同任务而有所侧重的情况要彻底改变,尤其从学科建设的高度看,未来的发展绝对要求高校教师(特别是理论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教学与科研或者理论与实践的多重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和尖锐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说,这就是原生的结构性矛盾所在:因分工造成的教学与科研分立,以及由此阻碍通过学科整合的可能性。因此,对吾辈以降的新一代学科中人来讲,究竟该用什么回馈给学科至少应该成为我们内心操守的一把当下标尺。作为一个有高校教师资格的职业音乐学家,我们在守护职业尊严的同时,更应该不断增生惟我不可并独一无二的精神附加值。我想,这不仅是关乎音乐学学科专业安身立命及其学统不间断持续的重大问题,同样也是关乎音乐学学科专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四、核心竞争力
当今国际经济竞争的三个层阶,分别是产品、技术和标准。如果依此进行结构移项,我们则需要重点关注:以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主干课程音乐学写作为主的产品竞争,以教学与科研质量为主的技术竞争,以整体学科水准为主的标准竞争。
那么,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呢?
毫无疑问,钱仁康先生等老一辈开创者在建系时立下的传统——在基础教学中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学生对音乐的分析能力,坚持立足音乐本体基础之上的理论建树——是上音音乐学学科专业有别于其他院校的基本特色,我们期待通过规划,在一个有更新意义的历史拐点上再上一层楼。
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甚至于通过制度创新去探索乃至实现本硕博一条龙的规模作业与有机衔接。
一方面则在已有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强化艺术审美感官,不断深化理论历史视点,不断拓展学术理念智慧,不断提升创新思想境界,进而,通过全面推进音乐学学科建设,去合理规划音乐学学科扎实的小学基础(知识奠基)、出色的中学能力(理论架构)、崇高的大学精神(思想升华)。
我个人以为,完全可以把建立继往开来、代有薪传的有上音特色的音乐学学统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既定目标。
由此前提,再进一步去探索学科专业以及人才结构整合的可能性。
目前,上音音乐学专业的本科课程和研究生方向,在国内同类院校系科中是属于多而复杂的,然而,从科学发展的集约型范式角度考虑,内涵建设的结构依托主要在学科专业的有机整合。
对此,我曾经设想,以音乐史论整合以下专业课程: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作品分析四大件、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古琴、乐律学,其教学对象主要在本科层面,以音乐人类学整合东方音乐和世界音乐,以音乐美学整合音乐批评、当代音乐研究、音乐概论、音乐学导论,其教学对象主要在研究生层面。
此外,我还设想以发展态势作为依据进行学科专业的类别划分,比如:一正在强势发展并在国内甚至于国外处于优势地位的学科,二有相当特色并在国内具相当影响力的学科,三有深厚悠久传统并在基础教学方面有相当实力的学科。进一步,依此来确定音乐学学科专业自身进行分类发展的规模和力度,以及相应的人才结构和成就目标,形成更加良好的学术生态和可进行规模作业的学科条件。
五、教学成果个案
以我主持的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分会所辖系统音乐学理论相关专业为例。
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学科专业,通过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和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研究中心建设以及上海市教委教学团队建设,采取以下措施:
1.逐渐建立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有目的地选用国内外经典与前沿文献,通过课堂研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上海城市音乐和仪式音乐研究的论文选题与课题项目,打造中国实验和经验的学科特色,通过理论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3.有计划的田野考察课程增强学科的社会实践意义,
4.积极参与会议讲座等学术交流,包括直接参与国际交流,自20xx至今有10人次学生参加两届ICTM世界大会,直接与国际一流学者对话,使教学与学科始终处于学科前沿。
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学科专业,通过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当代音乐文化批判方向建设和中国音乐美学学会,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并围绕作品进行相关美学哲学问题研究,尤其重视基本问题与历史问题的结合,通过专题研讨提取深度学科问题,不断扩大学生的学科视野,增强学生的学科意识。
2.积极组织全国性学术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及跨学科乃至院际交流,不断融汇多重学术资源。
3.广泛参与社会性音乐批评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升学科建设的理论内涵。
4.教学与科研同步互动、并轨作业,及时将科研成果转换成教学资源,通过国家级、市级课题项目,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下一步设想,对一些比较成熟的课程考虑通过网络工作室的方式进行传播推广。
更加长远的计划,作为学科专业基本建设,考虑通过课题方式进行传统教材的更新换代和新兴课程的教材编写。
六、加强本科主干课程教研活动和研究生培养专业指导委员分会职能并教学自身建设
一年前,音乐学系启动了本科主干课程音乐学写作的改革,主要措施就是将教师个别指导和师生集体讨论以及具进程监控作用的教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经过全系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学生专业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学状况也有了积极的变化,尤其在培养目标和施教方法方面逐渐形成了一些有相当学术含量的共识。
在研究生教学与科研方面,自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分会成立至今,同属音乐学学科的三大方向(中国音乐史论、外国音乐史论、系统音乐学理论),经常就有关问题包括常规工作与突发事件进行沟通协调,在分工不分家的前提下运行十分正常。与此同时,分会与研究生部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可行性方案,基本思路是根据学科要求增加相关专业研究生指定选修课程,初步设想每个相关方向研究生每学年指定选修两门专业课程。此外,我们希望与研究生部进一步沟通,就招生、教学和毕业等环节的诸多事务达成谅解,以更好地提高工作质量与实际效能。与此同时,也希望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与培养指导委员分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并强烈要求配备专职人员落实工作责任。
七、若干建议
1.招生名额配置:在考生资源与学科发展的双重关照中,考虑更加合理的名额配置方案。这对于提高我院办学质量,避免生源不必要的流失,真正平衡、顾及各学科共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提议:硕士研究生在录取环节上可以考虑按照考生比例,在名额配置上给某些专业方向予以适当倾斜。博士研究生涉及专业方向较少,能否考虑先不预分名额,而在复试阶段按照考生比例配置名额,给考生比例较多和学科发展强势的专业方向予以适当倾斜。
2.分值权重配置: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政治10%,外语10%,专业基础一15%,专业基础二15%,专业课30%,口试20%。根据若干专业对外语的特殊要求,拟在专业考试中增加相关考项。或者调整分值权重,如外国音乐史论分会:政治分不占权重,外语20%,专业基础一15%,专业基础二15%,专业课30%,口试20%。专业导师阅卷分数与另一位阅卷者分数平均计算,口试时导师不再单独打分,其分数与其他考官分数相加取平均值。音乐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外语10%,专业基础一15%,专业基础二15%,专业课40%,口试20%。根据若干专业对外语的特殊要求,拟在专业考试中增加相关考项。或者调整分值权重,如外国音乐史论分会:外语20%,专业课30%,专业基础一15%,专业基础二15%,口试20%。专业导师阅卷分数与另一位阅卷者分数平均计算,口试时导师不再单独打分,其分数与其他考官分数相加取平均值。
3.不同专业方向根据学科现状和实际需要,重新设定专业基础类考项。
4.在顾及入学研究生不平衡状况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有必要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推行分类分级教学方式。
5.制定相应措施要求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开设选修课程,相应措施应包括数量要求和提高课时工作量的内容。
6.对新开设课程可以采取由招标方式确定,凡通过招标确定者,经有关部门审核后,拨付开课教师不低于人民币2万元的课程建设经费。
7.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规定,可以适当弱化,建议至少取消核心刊物发表规定。
8.真正能够提高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质量的举措,主要在相应课程的开设。
以上意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教学工作会议校长讲话3
尊敬的县局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
我发言的题目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近年来,在县局领导的关怀下,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明确构建和谐校园、打造特色品牌、注重内涵发展、促进整体提高的工作思路,做了点滴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总结,敬请指正。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致力构建和谐校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是立校之本,是兴校之基。
为构建和谐校园,我们把和谐校园建设分为六大板块,即:班子成员和谐、领导和教师和谐、教师之间和谐、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学校和家庭社会和谐,编写《干部素质三字经》、《教师公约》、《学生家校双十要》等规章,为构建和谐提供了行动指南。
深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印发三期学习资料,统一建立和谐专题学习笔记。为构建和谐提供了理论支撑。
现在,全乡师生争相为和谐列车保驾、为和谐篝火添柴。在学校的工作蛋糕里,有我的糖、有你的面、有他的盐,形成人心思齐、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曾说过:一个学校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一代代教师的质量。
打造一支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团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联校从心性修炼、人格提升等几个方面对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认真实施了三环路铺设、三维空间发展、四轮驱动培养工程。
1、三环路铺设:
开展教师大练基本功活动,激励教师写规范字,讲普通话,熟练操作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铺设一条专业发展的外环路。
开展校本培训,引导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为教师铺设一条专业发展的中环路。
开展校本研究,激励教师集思广益,凝结提炼,个性发展,为教师铺设一条专业发展的内环路。
这样就形成外环路强壮筋骨,中环路丰满血肉,内环路塑造灵魂的教师培养模式。几年来,联校不断强化管理,确保了三环路的畅通运行
2、三维空间发展:
学习空间洗脑子。
联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专著、订一份报刊,奖励教师也由钱物变为书籍。20xx年联校教学工作会上,一次奖给40多位教科研成员100多本教育书籍,让教师与书为友、和大师对话。每年至少给教师创设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不断让他们领略外面的精彩世界,享受外面的七彩阳光。
实践空间搭台子。
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在学校教育教学这个真实的实践情景中实现。五个一为教师搭建了飞翔的舞台,即:每人每学期执教一节研讨课、制作一节全乡使用的电子教案、出一套全乡使用的试卷、写一篇教育故事、研究一位名师或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并写出研究报告。
展示空间压担子。
教育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其实真正的内涵是教师素质。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我们悉心创设展示平台。人人上公开课,展示教学风采;人人为学校献策,展示治校才能;人人才艺展示,追求才艺绝伦;人人上台讲演,尽情抒发激情
3、四轮驱动:
第一个轮子是名师引领。我乡不足40人的青年教师队伍中,有市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教学能手、优质课教师10人。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组织开展拜师活动,要求每位青年教师主动拜一位有成就的教师为导师,青年教师写出拜师申请,导师写出指导计划,学有楷模,结对发展,进步显著,今年又有2人参加市级优质课评选。
第二个轮子是课题带动。郝校长挂帅承担4个市级课题研究任务,要求小学校长每人承担一个县级课题,教师至少参加一个乡、校级课题的研究。各课题组周周都有详细的活动计划,每周一期《教科研通讯》,每学期编印一本课题组学习材料、结集一本《教苑新绿》,从而激发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三个轮子是网络互动。去年初,我乡校校开通网络,办公室每台微机能上网,每位教师建有自己的邮箱和博客,联校教研室负责协调,教师足不出户就可联通我和你,探究教学问题,切磋教学技艺。
第四个轮子是制度牵动。近两年,我乡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文化考试和信息技术考试。文化考试包括一卷和二卷,一卷考察教师的知识储备,二卷考察教师的理论水平,信息技术考试包括word文档的建立、Excel表格的制作、邮箱的使用,考试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基本功比赛,内容分课堂教学、说评课、教学随笔等,比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校初赛,第二阶段是联校复赛,根据结果对全乡教师分类记分。通过几轮比赛教师底蕴明显增强。教师有底蕴,教学才有底气,学校才有灵气。
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倾力打造特色品牌
教育之美在于塑造人的灵魂。20xx年秋季以来,我乡注重特色办学,先后确立3个学生素养特色,3个学生管理特色。
三个学生素养特色,即:古诗文诵读、语文知识积累、写字教学。
1、诵读经典伴我行,书香溢校园。中华经典博大精深。小学阶段,孩子们拥有阅读经典的兴趣和闲暇,是走进经典的黄金花季。在古诗文诵读活动中,我乡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是创设适宜读书的人文环境。校校悬挂各种图版,内容涉及古诗、警句、名人传记;中高年级班班建立图书角,开辟读书园地,把图书室内的书请出来分发到各个班级,开展学生捐书活动,联校统一购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中外名著,编印古诗文诵读校本教材。
二是营造读书的立体时空。每天开设30分钟的阅读课,倡导师生同读一本书,读完整的书,把读书活动向家庭、社会延伸,倡导亲子共读,假日阅读。
三是开展星级诵读大王、诗配画、诗配歌舞等活动,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
四是制定《古诗文诵读考核办法》,把诵读纳入对学校、教师的考核。
才知源海文为始,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我乡校校有古诗文诵读兴趣小组,班班有古诗文诵读档案。低年级生均背诵古诗近百首,中高年级生均达200首,多的达800多首,部分学生可以熟诵《三百千》、《论语》等。
借此机会呼吁:如果我们只看眼前利益,那就让孩子拼命做练习题吧;如果着眼孩子一生的发展,那就让孩子们诵读经典吧!
2、积累博观而略取,厚积而薄发。我乡统一为中高年级学生建立语文知识积累专用本,每周积累2次,每次内容涉及到难以识记的字词、格言警句、歇后语、古今诗文等。截至目前,每个学生已经积累十多本,习作时引经据典、名言警句信手拈来,跃然纸上。20xx年秋,我们把语文知识积累更名为百科知识积累,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古今中外都成为学生积累的素材。
3、写字书品即人品、写字学做人。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会使学生终身受益。为此,联校喊响一句口号:我们都是中国人,必须写好方块字;
每天下午最后10分钟师生携手汉字天天练;
每个教室一块小黑板:班内学生轮流练字,提笔即是练字时;
校内、班内分别开辟 小小书法家展台:每周展览一次优秀作品;
书写也是教学质量,联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写字检测,把结果纳入学校评估、教师考核。
现在我乡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写字工整,百分之五十的写字入体,中心小学的乔治豪、王楠等同学的毛笔书法多次获得县小学生书画比赛一等奖。
三个学生管理特色,即:学生成长档案盒、星级学生评选、快乐大课间。
1、学生成长档案盒由学生自行设计个性化的封面,联校统一发放目录表,内容有我很棒(获得奖励)、我最满意的(试卷、日记、手抄报等)、我的进步等。成长盒放在教室书架上,学生随时可以更换自己盒中内容,翻阅别人的成长情况,人人可以体验成长的快乐,被人悦纳的幸福,奋发向上的冲动。2、星级学生评选。依照守则和规范,从言语、行动、习惯、品德等方面制定十条评价标准,班班建立星级榜,每月开展一次星级学生评选,结果在星级榜上公布。每班推选六分之一的多星学生报学生会在学校展板通报表扬,并存入个人成长档案。
3、快乐大课间。我们把每天下午体育活动30分命为快乐大课间,联校投资3万余元购置体育器材,发放到各班,以班为单位组织户外活动,班班有活动计划,有活动特色,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校生活的幸福和愉悦。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乡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年一大步,一步一重天,稳步向前发展。
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的一生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还;今天已经开始,将很快消失;还是让我们乘此会议东风,加倍努力,共同展望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教学工作会议校长讲话4
同志们:
为了贯彻落实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精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这是渝北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下面,我结合实际,代表区委区政府就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抓好职教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渝北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大会,这是重庆职教发展史上规格最高、目标任务最具体、措施最实的一次大会,给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渝北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重点把握好四点:一是必须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德江书记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适应重庆特殊市情、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迫切需要,是改善民生、实现充分就业的根本举措,对社会、家庭、个人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二是要准确把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导向。会议指出,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面向产业发展、面向市场、面向就业、面向社会,这是立足重庆特殊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是我们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必须坚持的四个方向。三是要认真把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目标。会议出台的《重庆市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决定》对重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作了定性定量要求,到20xx年基本形成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高职院校达到40所、在校生达到25万人;中职学校优化调整到180所、在校生达到55万人,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到20xx年建成职业技术教育强市。四是明确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主要任务。会议强调,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以服务为宗旨,全力抓好人才培养、产教对接和校企合作、发展投入、民办职教和规范管理等工作,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保障民生的能力。渝北作为重庆内陆开发高地建设的主战场、重要的产业基地,尤其要吃透会议精神,抢抓战略机遇,肩负发展重任,扎扎实实推进职教发展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职教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有五点值得肯定:一是中职由小到大、高职从无到有,中职学校达到6所,其中民办职校3所,区职教中心成功创建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发展成为万人职校;在区高职院校达到2所,重庆工职学院整体入驻并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海联学院航空服务专业体系基本建成,全区职业技术教育总规模达到2.7万人、位居全市前列。二是职教基础得到加强,累计完成学校建设投入近10亿元,生均校舍面积达到13平方米,建成国家级示范专业1个、市级示范专业2个,以及电子电器、汽车应用与维修、数控等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统景职中、企业管理学校成为市级重点中职学校,蜀都职校达到中职学校标准。三是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到43%,近年来中职学生获国家级奖项49项、市级奖项45项,毕业生就业率、双证率分别达到95%、85%,4000余人升入高职院校。四是职业技能培训成效显著,新增培训机构12个,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7个,累计培训农转城人员、企业职工、下岗职工、农民工、三峡移民22万人次,培训后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五是职教民生得到充分体现,过去五年职教民生投入达1.6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在全市率先建立免费中职教育制度,全面实施中职学生生活费、住宿费补助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水平与市委市政府要求和社会需要、群众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发展基础薄弱,办学质量有待提高,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不相适应、与渝北经济社会发展地位不相称。
当前,渝北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发展高水平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十分迫切。未来五年渝北将形成6000亿元工业、20xx亿元服务业的产业规模,需要百万计的技能型人才作支撑,每年新增需求达5万人以上;未来几年也是渝北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关键期,若一个人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掌握技能实现稳定就业,不仅能支撑一个家庭,也能实现个人自身价值。区委区政府制定的《实施意见》,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体现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思路,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牢记责任,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扎扎实实抓好基础建设、质量提升、就业培训等各项工作,切实把这项发展要务、民生工作抓实抓好。
二、准确把握目标任务,加快建设重庆职业技术教育强区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渝北打造成为重庆市职教强区,并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及推进措施。重点把握以下方面:
(一)一定要把建设职教强区作为战略目标。渝北是内陆开放高地,目前正在推进国家级产业基地、开放新区、国家中心城市展示区和统筹城乡示范区建设,这些战略任务需要大量人才支撑,必须把打造职业技术教育强区作为重要目标推进,才能与“三区一基地”相适应。为此,我们的工作思路是:抢抓内陆开发高地建设机遇,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规划,以面向市场、面向就业、面向人人、面向社会为导向,以提升基础能力、办学质量为主抓手,坚持公办与民办相促进、中职与高职相衔接,大力挖潜提质、推进内涵发展,加快建成重庆职教强区。这里特别强调,要坚持就业优先,围绕市场、围绕就业,转变办学观念,调整专业设置,完善产教对接机制,稳定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针对性,让技能人才“能就业、就好业、有奔头”。
(二)务必明确建设职教强区的目标任务。《实施意见》明确,到20xx年,基本形成与产业发展相匹配、与充分就业和市场需求相适应、面向全体劳动者终身培训的职教发展体系,基本建成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强区。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的定性定量要求。一是职教学校建设得到加强,新引进1所高职学校,6所中职学校全面达到国家办学标准,新增30个培训机构,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二是职教规模稳步提升,在校生达到3万人,其中中职学校每年招生5500人以上;每年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万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20xx人次,人力资源优势更加明显。三是职教品牌发展壮大,调整发展新兴专业10个、建设市以上重点专业10个,每年培养“渝北技师”500名,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校和校长、专业和教师。四是办学质量大幅提高,“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85%以上,每年输送技能人才3万人以上,毕业生双证率、就业率分别稳定在90%、98%以上,更多的人通过职业教育走上成才之路。
(三)建设职教强区的基本要求。主要把握四个方面:一是要围绕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抓职教,必须坚持“四个面向”的发展导向,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支持社会资本举办职业教育或培训机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及产业规划设置专业、更新课程,真正办成群众满意、社会有用、终身受益的职业技术教育。二是要把握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坚持校企联合、产教对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坚持从企业、从生产一线选聘兼职老师,围绕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现代农业、临空产业发展设置专业,切实提高整体教育水平。三是要让人人拥有一技之长,加快构建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打通学历教育、技能人才成长、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转换“三个通道”,广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确保全覆盖。四是要牢记职责使命,各级各部门要主动服务,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和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各职业学校要主动肩负重任,全力培养社会有用之才,共同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三、扎实抓好基础工作,加快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渝北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目前关键是找准方向、突出重点、强化基础、提升质量,实现职业技术教育整体推进、有序发展。
(一)全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基础建设。必须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积极支持在区高职院校建设。建立与在区高职院校定期对接互动机制,加快完善学校周边基础配套和环境整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重点支持重庆工职学院扩大办学规模,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创建重庆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打造航空服务品牌,争创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依托两江新区开发平台和优势职教资源,力争引进1所高职院校来区落户。二是扎实推进中职学校建设。巩固创建成果,把区职教中心全面建成国家示范中职学校,实施统景职中扩建、建成标准化市级重点中职学校。支持企业管理学校和蜀都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学校功能配套,改善学生实训条件,争创国家、市级重点中职学校。积极发展职教集团,建成重庆装备制造等职教集团2个。三是加快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市级平台的战略合作,规划建设临企型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大力引进优质职业学校及培训机构;推动各职教学校与长安、阿兴记等工业、商贸和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就业基地,到20xx年建成三峡移民培训基地,创建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国)竞赛集训基地1个、市级实训基地6个,支持区内重点企业面向职业技术学校建设专业实训基地16个。
(二)大力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我区现有的30多所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已成为全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补充,但需进一步规范、提升质量。一是积极支持民办职教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在用地、规划、建设等方面给予服务支持,指导学校加强发展规划和日常管理,做到每个学校实现“五有”,即有规划、有校区、有基地、有设施、有队伍,两年内完成民办职校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的中职学校。二是认真落实民办职教发展政策,加强民办职校招生计划编制、生源配置、信息发布的统筹力度,保障民办职校在基础建设、招生就业、学生待遇、教师职称评聘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权利。三是广泛吸引各类社会力量办学,鼓励民资、重点企业集团举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引进发达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到20xx年建成大型企业培训中心5个以上。
(三)提升发展质量打造职教品牌。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是根本和关键。我们必须瞄准一流、找准标杆,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是创新专业设置。围绕重庆发展,结合渝北实际,优先发展信息技术、加工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专业,积极发展航空服务、飞机制造、会展、商贸、物流、汽修、学前教育、家政服务等专业,鼓励职业院校申报适应市场需求的目录外专业。区教委要加强专业设置统筹管理,建立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对连续2年学生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全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到20xx年新增重点专业10个。二是创新办学方式。全面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构建“产教互动”协调模式、“二元双制”校企合作模式、“园校互动”办学模式,实现校长与厂长、学校与工厂、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招生与招工的深度融合。全力支持和推进各职业技术院校与园区、新城及市级开发平台开展战略合作,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技能培养基地和就业创业基地。三是创新职教文化品牌。依托中华职教社历史陈列馆职教品牌,大力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加强职业技术院校文化建设,推动先进文化、企业文化、产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促进职教文化与专业设置相结合。
(四)扎实推进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技能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完善面向人人的培训机制。要依托区内职业技术培训资源,建立面向农转城人员、初高中毕业生、三峡移民、农民工等各类人群的免费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机制,完善工作推进办法,确保有培训愿望的人员都有机会参加培训。鼓励企业完善培训制度,每年开展职工岗位提升培训,对新员工开展岗前培训。二是坚持开展“三进”培训活动。要积极组织培训机构、技术人员进车间、社区、农村,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和现场技能指导,每年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农转城人员1万人次;要组织技能培训进社区,对“4050”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促进充分就业;要组织技能培训进企业,推行“学校+企业”、“日校+夜校”培训模式,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培训机构或联合举办培训学校,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三是全力培养“渝北技师”。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技能比武、岗位练兵活动,鼓励行业、企业和职业技术院校参加国家和国际技能竞赛。完善技能人才成长链条,每年选择1000名优秀中职、高职毕业生进入“渝北技师”后备人才库,每年在各行各业评选一批“渝北技师”,打响“渝北技师”品牌。四是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加强技能鉴定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职业技术鉴定的工作模式及政策措施,确保每年完成职业技能等级鉴定7000人以上,不断扩大技能人才总量。全面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充分发挥渝北职教中心、重庆工职学院等职业技能鉴定优势,提高毕业生“双证书”比例。以上由区人社局牵头,相关部门、镇街负责,各职业学校参与,共同抓好落实。
(五)深入推进职教改革。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创新“1+X”培养模式,积极实施“2+1”和“2.5+0.5”的技能培训方式,支持学生在拿到1个学历毕业证书的同时考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保证实践教学比重达到总学分(学时)的50%以上。二是改进招生方式,依托在区高职院校采取对口招生、“五年一贯制”、“3+2”等多种形式,为广大中职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提高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的比例;要加强普通教育与职教的有机衔接,对初高中毕业生未进入高中和大学学习的,全部纳入职教培训范围,全面拓宽技能型人才的入口、出口通道。三是深化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在加强专业课的同时,适当增加普通高中的基础课程,提高职教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特色专业课程研究,力争开发2门以上具有渝北特色的创新型课程。
四、立足当前实际,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各项工作抓落实
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要尽快分解落实《实施意见》及会议明确的各项任务,细化措施抓好落实。
(一)抓好职教学校建设。加快统景职中迁扩建前期工作,尽快完成规划选址、启动征地工作。加快区职教中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训设施设备,确保建成3个市级中职专业实训基地;支持重庆工职学院建成2个市级高职专业实训基地。加快三峡移民培训基地立项、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确保明年10月底前开工建设,并全力争取挤入市级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以上由区教委负责,区发改、规划、国土、建设、移民等部门及相关镇街主动服务,促进项目有序推进。
(二)积极推进产教合作、校企合作。结合我区产业发展实际和专业设置情况,尽快制定全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结构和布局方案,扩大信息技术、加工制造等类别专业规模,确保明年底前完成职教专业整合5个以上,开设会展、航空服务等新兴专业2个以上。扎实推进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园区(新城)的互动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技能培养基地和就业创业基地,确保明年底前建成校外实习基地10个以上。以上由区教委牵头,相关单位配合,各学校参与推进落实。
(三)切实抓好农转城人员培训。我区征地农转城人员已超过20万,必须把技能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区人社局、各镇街要认真清理准确掌握本辖区农转城人员数量、就业状况、培训意愿等基本情况,编制详细的培训工作方案,有序推进实施。要在全区选择合适的培训学校、培训机构及专业,作为农转城人员的培训基地,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培训,确保x年培训5000人次以上,实现人人有技能、人人能就业。相关单位要多渠道筹措农转城人员培训经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四)全面加强就业服务。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就业上。区人社局、区教委要加强对各职教学校的联系指导,开展专题就业辅导,组织企业进校园活动;加强区人力资源市场与各学校的紧密衔接,实现用工信息与各学校毕业生信息互通共享。各学校也要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组织服务和跟踪服务,面向企业开展毕业生推介活动,确保就业率稳步提升。
五、强化工作保障,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顺利推进
《实施意见》已明确了各项目标任务,关键是加强统筹调度、强化措施保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认真落实发展规划。区委区政府已经制定了全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区教委要及时分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加紧完善相关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并强化工作目标考核和监督,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镇街及相关部门要按照规划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助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区教委、区发改委要认真策划职业技术教育重点建设项目,细化年度实施计划,确保任务、主体、责任、时限“四明确”。
(二)全面落实各项发展政策。为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区财政加大了发展投入,将教育财政资金增量部分向职教倾斜,建立了中职学校生均财政公用经费拨付和补助制度。进一步强化职教民生保障力度,继续实施学生资助惠民工程,全面实施就读中职学校免学费政策。加大民办职教的扶持力度,将中职学生资助范围扩大到民办学校。区相关部门要用好用活政策,切实支持职教发展。
(三)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机制,实施全员培训和名校长、名师培养计划,严格执行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支持学校积极选派专业教师进行高学历进修,派往企业顶岗实习或挂职锻炼;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从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中引进专业教师,多渠道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各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活动,在学校内或与企业共建研究所、技能名师工作室,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四)加强职教发展管理。区政府将建立职业教育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常务副区长担任第一召集人,及时研究解决职教改革发展中高职与中职的统筹、实训基地建设、办学等重大问题。区教委要加强职教办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测,做到发展规划、招生平台、政策支持、人才培训评价标准和就业指导“五统一”,中职学校招生计划编制、生源配置、信息发布、宣传发动、志愿填报、新生录取和学籍注册“七个统筹”,坚决防止注册造假、套取资助资金等行为。各级各部门都要关心职教发展,按照工作职责全力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教学工作会议校长讲话5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镇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主要是回顾20xx年教育工作,表彰先进,贯彻落实全市年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部署20xx年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下面,根据镇教办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团结拼搏,科学实干,20xx年工作取得很好成绩
过去的一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广大干部教师团结实干,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是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田柳一中投资6万多元对教学楼进行粉刷外墙和内部装饰,暑假期间投资3.8万元拓宽硬化中甬路人行道,改造学生宿舍、伙房、购置学生用床、购置后勤设施,总计投入二十多万元。
田柳二中用于教学楼整体维护、翻建厕所、地面硬化、购餐桌、课桌凳等的资金投入也达20万元。
实验小学投资10万元完成了108间水泥檩条房屋更换,新建厕所一座。
郎家小学争取资金65400元,更换水泥檩条、翻建厕所、硬化校园、装饰教室。
刘家小学筹资6万元更换水泥檩条、装修教室及办公室、硬化学校门口路面,购进图书和教学器材、更新50套学生桌凳。
邢姚小学投资5万元完成了校外土路硬化,购置了微机、课桌凳等。
王高小学投资37000元,翻建学校厕所、新铺彩砖甬路、进行校园文化氛围建设。
后疃小学争取资金3万元,更换水泥檩条8间,改造厕所12间。
常宋小学购买桌凳65套,安装不锈钢防盗门窗100平方米,购买电脑4台,打印机一台,投入资金达3万元。
舍黎小学投入27000元更换水泥檩条、校舍维修、设施维护、购买新课桌凳、制作文化版面和标语牌。
植庭小学投资23000元更换水泥檩条13间,装饰所有教室、办公室。
张僧小学新建蓄水池、改造学校围墙、大门、新上微机和实验桌,总投入达两万多元。
袁家小学筹资两万元翻建了厕所。
田柳、朱崖、王里等小学也都投资万元以上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为争取资金,各位校长做了大量工作,受了累,受了难为。有付出就有收获,各学校的面貌大为改观,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为后一步我镇教育取得更大成绩积蓄了后劲,奠定了基础。
二是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一是20xx年中考比上一年有了提高。各中小学紧紧抓住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不断规范办学行为,以考风促学风,以考风促教风,促进了全镇各学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在上学期期中、期末两次统考中,初一级部的孙明玉、张林周、梁立祥、唐兰华、李兰芬、徐爱云、李春艳、张玉香、陈淑君;初二级部的李晓建、李晓静、房艳玲、王丽华、朱相军、隋洪安、王玉霞、马金玲、李君清、任学芹;初三级部的李爱美、张敏、李友春、李桂玲、李艳花、李建福、朱少荣、苗雪凤、吴美霞;初四的李俊芳、尹金红、朱美花、刘金霞、马金红、杨翠艳、锡桂美、王荣之、唐桂芬等老师潜心从教、扎实能干,任教科目成绩突出。
小学教学成绩比较好的单位有:植庭、田柳、王高、朱崖、常宋、阇黎、邢姚等小学。
个人教学成绩比较突出的有:田柳小学的刘江明、李建梅、 刘素娥 许惠英;植庭小学的李惠杰、唐爱玲、李建燕、苗桂娥、李利军;舍黎小学的刘庆之;朱崖小学的陈相红、刘兰美;邢姚小学的王建栋、王寿军;刘家小学的王效荣;王里小学的王树法;张僧小学的王在美、李英;王高小学的王芳、刁光山、丁凤云、张金兰、刘彩玉;常宋小学的刘清凤、朱秀香、冯福香;后疃小学的王勇;郎家小学的丁洪;实验小学的张美玲、张瑞兰;袁家小学的孙新峰等老师。
二是名生培养有较大进展。在各科奥赛、生物竞赛、全国中小学英语能力竞赛、英语风采大赛等比赛中,我镇有100多名选手参加,取得优异成绩。在寿光市中小学电脑作品大赛、科技创新大赛、新年征文评选、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等各项各类比赛中,也有了大的进步。
三是学前教育迈步扎实,定位一流,赢得较高的社会信誉。
我镇幼儿园从提高自身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入手,坚持走内涵发展的路子,以“八个一活动”为载体,科学地开展教育活动,各幼儿园保教质量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有三项课题被评为省市“”重点规划研究课题,田柳中心幼儿园、朱崖、王高、崔家四个幼儿园成为重点实验研究单位;田柳中心幼儿园研究的“克服小学化倾向”是潍坊市十六个重大项目单位中唯一的一家学前教育单位,获得潍坊市二等奖,并为潍坊市提供活动现场;田柳中心幼儿园选送的幼儿艺术体操获得全省一等奖,文艺节目获得一等奖,从全镇各园选拔的幼儿体操队在通讯比赛中获得全省第一名。田柳中心、朱崖、王高、崔家、张僧、邢二、袁家、刘家、舍里、西朱等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历次在全镇评估中名列前茅。中心幼儿园被评为全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三是学校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田柳一中以打造书香校园为依托,加强细节管理,促进和谐创建,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综合办学水平全面提升。田柳二中扎实落实各项制度,创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跨上了新的台阶。
田柳小学、王高小学以构建系列校园文化为主线,丰富文化内涵,优化育人环境,强化学生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刘家小学、袁家小学加强对学生大课间活动的指导和管理,使大课间成为学生强身健体的多彩舞台。
舍黎小学定期开展“师生法制宣传周”活动,强化了师生法律意识,为平安校园建设做出了表率。
植庭小学在教师中开展课堂教学比武,狠抓教学常规落实,在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教学管理达到了新的境界。
常宋小学强化绿化美化,加强校园管理,学校整洁亮丽,学校文化氛围浓厚。
张僧小学开展以“五项流动红旗”竞赛为中心的良好班集体评比,形成领导、教师、学生三结合的督查机制,学生教学、活动秩序、个人卫生、行为习惯有了明显进步。
后疃小学、实验小学在学生中开展各项竞赛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朱崖小学、王里小学狠抓学生一日常规落实,学生养成教育收到明显成效。
郎家、邢姚等小学狠抓学校管理,学校面貌都有了较大改观。
一年来,我镇各中小学、幼儿园狠抓管理, 促规范,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管理品位等都上了一个新的档次。田柳一中被评为“寿光市文明单位”、“20xx年度潍坊市初级中学教学创新50强学校”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田柳二中、田柳小学、王高小学、植庭小学先后荣获“寿光市数字化学校”、“电脑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田柳小学被评为“寿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20xx年全镇综合督导评估成绩居全市前列。
四是干部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20xx年,我镇一中、二中各有一个课题获国家级一等奖,6名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论文、教学设计获国家一、二等奖;中小学有4名教师被评为潍坊市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手,二十多位教师在寿光市级教学能手、电教能手、优质课评选中获奖,有10多篇论文获县级以上奖励。我镇被评为20xx年寿光市“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单位”。
广大中小学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带领教师埋头苦干,成为我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力量源泉。葛汝霞、董洪涛、王德杰刘好德、毕玉东、李永强、梁立祥、朱相军、王鹏、陈庆春等同志,抓教学促管理,真正起到了带头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正是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广大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空前高涨,广大教师发扬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积极参与课堂创新,努力提高自身授课水平、业务素质,涌现出了杨翠艳、李俊芳、李爱美、徐爱云、冯福香、郭秀霞、李英娥、刘风文、刘江明、田凤荣等一批德能勤绩全优的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李素华、唐兰华、李君清、李效健、王荣之、陈小玲、王香蛾、李建燕、苗桂蛾、尹来欣等班主任联系学校与班级、教师与学生,工作任劳任怨,从早到晚,一心扑在班级管理上,真正起到了纽带桥梁作用,班级管理成效显著,教学成绩优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植庭小学的杨国梅、张爱军,常宋小学的冯效和、王梅春,张僧小学的王清亮,王高小学的王树柱、李世鸿、刁光山,袁家小学陈德全、刘春清,朱崖小学的陈相文,王里小学的董同礼,实验小学朱云瑞、李德会、丁明月等老教师,辛苦耕耘几十年,都已年过半百,工作兢兢业业,顾全大局,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校的前头,充分发挥了老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年轻教师崔慧敏、李桂玲、隋晓杰、王欣美等同志,参教不久,进入角色快,工作虚心,干劲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后勤是教学工作的保障。初中人多事杂,摊子大,崔勤、李春会、张本国、王嘉训、王明泽、朱建军、王庆先等后勤人员.树立服务育人意识,勤勤恳恳,无怨无悔,为学校前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刘家小学刘克森、王高小学常怀孝、植庭小学王宗会、张僧小学苗西智,年过半百,为学校工作牺牲节假日是常事,从不叫苦不喊累。袁家小学张学宾早来晚走、任劳任怨。常宋小学常子亮、舍黎小学袁延忠、后疃小学王振文、郎家小学韩华等老师工作量大,甘于吃苦,默默奉献,为